所属成套资源:全套2023届人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单元检测(不定项)含答案
2023届人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生物与环境单元检测(不定项)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届人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生物与环境单元检测(不定项)含答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单元质检卷九 生物与环境
(时间:75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21山东泰安模拟)某科技小组调查一块方圆为16 hm2的森林里灰喜鹊和画眉的种群密度,在该区域内随机设置了若干捕鸟网。一天捕获鸟共306只,将捕获的鸟做好标记后在原地放10 d后,在同一地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鸟网,捕获鸟共298只,捕获结果统计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项目
捕获总鸟数/只
灰喜鹊/只
画眉/只
第一次捕捉
306
48(标记后放生)
37(标记后放生)
第二次捕捉
298
43(其中6只标记)
32(其中8只标记)
A.为了结果的可靠性,标记物对标记对象的生理习性不能有影响
B.根据统计结果估算该区域灰喜鹊大约有344只,画眉大约有148只
C.由于标记的个体被再次捕获的概率下降,所以鸟的实际数量可能更少
D.若第二次捕获引起鸟死亡,会直接影响估算的结果
答案:D
解析:如果标记物对标记对象的生理习性有影响,会造成实验误差,A项正确;根据标记重捕法中的相关计算公式,进行调查的某区域内的种群数量=第一次捕获的某种生物的数量×第二次捕获的该种生物的数量÷第二次捕获的该种生物的标记个体数量,则该区域灰喜鹊大约有=48×43÷6=344(只),画眉大约有=37×32÷8=148(只),B项正确;进行调查的某区域内的种群数量=第一次捕获的某种生物的数量×第二次捕获的该种生物的数量÷第二次捕获的该种生物的标记个体数量,由于标记的个体被再次捕获的概率下降,分母减小,所以计算的结果应偏大,C项正确;第二次捕获引起鸟死亡,可以进行计数,不影响估算的结果,D项错误。
2.(2021山东潍坊三模)种群密度效应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当种群的个体数目增加时,就必定会出现相邻个体之间的相互影响。种群密度效应包括两个重要的法则:①在一定范围内,当条件相同时,物种个体平均重量W与密度d的乘积是个常数Ki,最后Ki总是基本一致,即产量恒定法则;②随着密度增加,种内斗争加剧,引起种群个体死亡而密度减少,即自疏现象。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植物主要是集群生长,其密度效应主要反映在个体产量和死亡率上
B.动物具有活动能力,其密度效应主要表现在领域性、等级制、集群和分散等行为上
C.出现产量恒定法则的原因是自然生态系统的资源和空间都是有限的
D.自疏现象是正反馈调节的结果,也是对不利生长环境的一种适应
答案:D
解析:植物一般靠无性繁殖或种子繁殖,主要是集群生长,其密度效应主要反映在个体产量和死亡率上,A项正确;动物活动范围比较广,活动能力比较强,其密度效应主要表现在领域性、等级制、集群和分散等行为上,B项正确;出现产量恒定法则即种群的环境容纳量,这一规律出现的原因是高密度下资源有限,种内斗争加剧,C项正确;当种群密度增加,种内斗争加剧,引起种群个体死亡而密度减少,这是负反馈调节的结果,也是对不利生长环境的一种适应,D项错误。
3.(2021吉林长春一模)同域共存是指一些生物生存在同一个区域,由于竞争关系而导致对环境的需求发生错位的现象,譬如共同生活在加勒比海地区岛屿上的两种安乐蜥,通过摄取食物不同的方式实现了同域共存。下列不属于同域共存的是( )
A.杜鹃在林冠层栖息,画眉在林下层生活
B.高海拔田鼠和鼢鼠在不同时间出来觅食
C.为躲避狐狸,兔子选择与狐狸不同区域活动
D.不同温度喜好的蜥蜴,选择不同阳光照射度的灌木栖息
答案:C
解析:杜鹃和画眉是不同的生物,在同一区域生存,杜鹃在林冠层栖息,画眉在林下层生活,属于同域共存,A项错误;田鼠和鼢鼠生活在高海拔地区,选择在不同的时间取食,属于同域共存,B项错误;狐狸和兔子之间是捕食关系,不是竞争关系,不属于同域共存,C项正确;不同温度喜好的蜥蜴之间存在竞争关系,选择不同阳光照射度的灌木栖息,属于同域共存,D项错误。
4.(2021湖北十堰模拟)生态位是指物种在生物群落或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角色,表现了物种对各种资源(食物、空间等)的利用以及不同物种之间的关系。生态位的重叠和分离状况与种间竞争、种内斗争具有密切的关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种间竞争会促使不同物种的生态位分化
B.种内斗争的加剧会使不同物种的生态位重叠减少
C.各物种生态位的分化利于群落稳定性与多样性的维持
D.两个物种的生态位重叠增加,则种间竞争加剧
答案:B
解析:种间竞争使不同物种对资源的利用出现差异,所以会促使不同物种的生态位分化,A项正确;种内斗争的加剧会使种群内的个体占据更多的资源,从而使不同物种的生态位重叠增加,B项错误;各物种生态位的分化有利于生物对资源的利用,有利于群落稳定性与多样性的维持,C项正确;两个物种的生态位重叠增加,相似的生存空间和资源越多,则种间竞争加剧,D项正确。
5.(2021山东泰安模拟)下图表示甲、乙两种群先后迁入某生态系统后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种群迁入的某生态系统可能存在甲种群的天敌
B.乙种群和甲种群的种间关系是捕食,其中甲种群是被捕食者
C.乙种群迁入该生态系统后,使甲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变小
D.甲种群的出生率随着种群数量的增加而降低,在K值时降为0
答案:D
解析:甲种群迁入该生态系统后数量增长呈“S”形曲线,可知可能存在甲种群的天敌,A项正确;根据甲、乙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呈现先增加者先减少的变化趋势,可知乙种群和甲种群的种间关系是捕食,其中甲种群是被捕食者,B项正确;乙种群迁入该生态系统后,作为甲的天敌,使甲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变小,C项正确;甲种群的种群数量在K值上下波动,故出生率不会降为0,D项错误。
6.(2021四川巴中模拟)为防治农田鼠害,研究人员选择若干大小相似、开放的大豆田,在边界上每隔一定距离设置适宜高度的模拟树桩,为肉食性猛禽提供栖息场所。设桩一段时间后,测得大豆田中田鼠种群密度的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与曲线Ⅰ相比,曲线Ⅱ所示环境中猛禽的密度更大
B.田鼠的种群密度是空间特征的表述,由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决定
C.b点以后田鼠种群密度大幅上升的原因,与株冠形成有利于躲避天敌和食物来源逐渐增多有关
D.猛禽同化量的一部分在呼吸作用中以热能形式散失,一部分用于生长
答案:C
解析:与曲线Ⅰ相比,曲线Ⅱ所示环境中设桩距离大,猛禽栖息场所少,猛禽的密度更小,A项错误;田鼠的种群密度是种群数量特征,B项错误;b点以后由于株冠形成有利于躲避天敌和食物来源逐渐增多,田鼠种群密度大幅上升,C项正确;猛禽同化量的一部分在细胞呼吸中以热能形式散失,一部分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D项错误。
7.(2021湖北襄阳四中模拟)下图表示一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间的相互关系。图中各种生物均生活在退潮后暴露出的岩石上,其中海藻、藤壶、贻贝和海葵固着于岩石表面,海星、石鳖和石槭则在岩石表面来回爬动找寻食物。图中的数字表示海星食物中各种类所占的比例(单位:%)。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
A.此食物网中属于次级消费者的生物有海星、荔枝螺、海葵
B.既有捕食关系又有竞争关系的种类是海星和荔枝螺
C.当除去全部海星一年后,石鳖、石槭数量增加
D.当除去全部海星一年后,藤壶成为优势种,进而导致石鳖、石槭数量减少
答案:C
解析:图中次级消费者,处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有海星、荔枝螺、海葵,A项正确;图中海星和荔枝螺都以藤壶为食,二者有竞争关系,同时海星以荔枝螺为食,所以二者又有捕食关系,B项正确;图中数字表示海星食物中各种类生物所占比例,从图中看出,藤壶提供了海星食物的64%,当除去全部海星一年后,这部分藤壶得以生存,并迅速繁殖,占据大量岩石表面,成为优势种,从而使海藻在竞争中处于劣势,石鳖和石槭因食物减少而减少,C项错误,D项正确。
8.(2021天津耀华中学二模)下图是湖泊生态系统存在捕食关系的三个鱼种群一年内能量流动统计的部分数据。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种群Ⅱ全部生物的呼吸消耗能量小于5.45×107 kJ
B.Ⅰ、Ⅱ、Ⅲ种群和该湖泊其他动物及所有植物构成一个生物群落
C.种群Ⅰ储存在有机物的能量占流入能量的比例与种群Ⅲ相同
D.不同营养级之间的能量流动以有机物为载体
答案:B
解析:种群Ⅱ同化的能量=呼吸消耗的能量+被种群Ⅰ同化的能量+被分解者分解的能量+未被利用的能量,根据图中数据可知,种群Ⅱ全部生物的呼吸消耗的能量应小于(111-15-41.5)×106=5.45×107(kJ),A项正确;一定区域中所有生物构成群落,图示存在捕食关系的生物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其与该湖泊其他动物及所有植物不能构成一个生物群落,B项错误;种群Ⅰ同化量为15,呼吸消耗量是9,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为15-9=6,占流入能量的百分比为6÷15×100%=40%,而种群Ⅲ同化量为3.0,呼吸消耗的能量为1.8,则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为3.0-1.8=1.2,占流入能量的百分比为1.2÷3×100%=40%,即种群Ⅰ储存在有机物的能量占流入能量的比例与种群Ⅲ相同,C项正确;物质是能量的载体,生态系统中的能量以有机物的形式在不同营养级之间流动,D项正确。
9.(2021湖南雅礼中学二模)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对某池塘生态系统中几种生物的捕食关系及食性比例进行了调查,图1表示鲤鱼、沼虾和藻类的捕食关系,图2为该池塘中不同体长鲤鱼的食性比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池塘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及食物链和食物网
B.鲤鱼从藻类和沼虾中同化的能量中部分通过呼吸散失,部分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
C.若体长为4.2 cm的鲤鱼群体增加1 kJ的能量,理论上最少需要藻类提供10 kJ的能量
D.在藻类爆发季节为控制藻类数量,最佳方案是向该池塘适量投放体长为2.8 cm的鲤鱼
答案:D
解析: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A项正确;鲤鱼从藻类和沼虾中同化的能量有两个去向,通过呼吸散失,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B项正确;据图2可知,体长为4.2 cm的鲤鱼群体中植食性比例为75%,肉食性比例为25%,即75%的同化量来自藻类,25%的同化量来自沼虾,若体长为4.2 cm的鲤鱼群体增加1 kJ的能量,理论上最少需要藻类提供1×75%÷20%+1×25%÷20%÷20%=10(kJ)的能量,C项正确;据图2可知,与体长为2.8 cm的鲤鱼相比,投放到池塘中的鲤鱼体长大于4.2 cm时,鲤鱼藻类食性比例更高,沼虾食性比例更低,故在藻类爆发季节,向该池塘中投放体长大于4.2 cm的鲤鱼,比投放体长为2.8 cm的鲤鱼效果要好,D项错误。
10.(2021山东模拟)调查发现小型湖泊中的绿藻、蓝细菌是露斯塔野鲮鱼和罗氏沼虾的食物,罗氏沼虾又是露斯塔野鲮鱼的食物。图甲表示露斯塔野鲮鱼在10年内种群数量变化的情况,图中λ表示该种群数量是上一年种群数量的倍数;图乙表示绿藻和蓝细菌对水体中N、P吸收量及其体内藻毒素含量。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露斯塔野鲮鱼从罗氏沼虾获得的能量比从绿藻、蓝细菌获得的能量少
B.图甲内A~E五个点中,C、D点的种群密度几乎相同
C.该湖泊受到富含P的生活用水的污染,据图乙分析最好选择蓝细菌来治理
D.D点种群年龄组成为衰退型,前8年种群数量最大的点是B点
答案:D
解析:不知道露斯塔野鲮鱼的食物来源比例,因而能量大小无法比较,A项错误;只要λ小于1,则种群数量持续降低,所以D点种群密度小于C点,B项错误;绿藻和蓝细菌吸收P相同,但绿藻藻毒素较少,最好选择绿藻来治理,C项错误;D点λ小于1,所以种群密度下降,为衰退型,根据图中曲线,种群大约从第5年开始下降,所以前8年种群数量最大的是B点,D项正确。
11.(2021重庆巴蜀中学模拟)温室效应和雾霾天气是当今地球生态环境面临的两大问题。高密度人口的经济及社会活动必然会排放大量细颗粒物(PM2.5),一旦排放超过大气循环能力和承载度,细颗粒物浓度将持续积聚,引起大范围雾霾。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导致雾霾天气的细颗粒物和温室气体均属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B.治理温室效应和雾霾天气都需要解决煤炭燃烧污染问题
C.雾霾天气和温室效应的出现说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丧失
D.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还包括水资源短缺、生物多样性锐减等
答案:C
解析:导致雾霾天气的细颗粒物和温室气体均属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属于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部分,A项正确;化石燃料的燃烧形成一些碳粒、烟尘、PM2.5等,是形成雾霾的主要原因,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也是化石燃料燃烧引起的,因此,治理温室效应和雾霾天气都需要解决煤炭等化石燃料污染问题,B项正确;雾霾天气和温室效应的出现说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具有一定的限度,并不意味着自我调节能力丧失,C项错误;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包括全球气候变化,水资源短缺、臭氧层破坏、酸雨、土地荒漠化、海洋污染和生物多样性锐减等,D项正确。
12.(2021山东烟台二模)野生稻不但抗病、抗虫害能力特别强,而且可与现有栽培水稻杂交。其杂交子代在长势、适应性和产量等性状上优于双亲。人们一方面加强对该濒危野生稻的保护,另一方面通过杂交、转基因等方式来对现有栽培水稻进行品种改良,提高栽培水稻的抗逆性和产量。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通过杂交育种的方式改良现有栽培水稻,可增大栽培水稻的基因库
B.通过转基因的方式来改良现有栽培水稻,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潜在价值
C.保护濒危野生稻的方式有多种,最好的方式是就地保护并建立种子库
D.栽培稻是野生稻经长期自然和人工选择形成的,与野生稻不存在生殖隔离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中“野生稻不但抗病、抗虫害能力特别强,而且可与现有栽培水稻杂交,其杂交子代在长势、生活力、适应性和产量等性状上优于双亲”,可推出通过杂交育种的方式改良现有栽培水稻,可以增大栽培水稻的基因库,A项正确;通过转基因的方式来改良现有水稻,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B项错误;保护濒危野生稻的方式有多种,最好的方式是就地保护并建立种子库,C项正确;野生稻可与现有栽培水稻杂交,其杂交子代在长势、生活力、适应性和产量等性状上优于双亲,说明杂交后代可育,因此栽培稻与野生稻不存在生殖隔离,属于同一个物种,D项正确。
13.(2021江苏徐州模拟)为治理城市某区域被污染的水体,科研人员通过引进河水、设计湿地景观、优化植物种植等,建成了城市湿地景观公园(如下图),其中箭头代表水流方向,折水涧为阶梯式进水道。一段时间后,污染的水体环境明显改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出水口水样中溶氧量比进水口低
B.该湿地景观公园未体现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C.该系统的维持需要外界能源的持续输入
D.污水中的有机物可以为A、B、C区域植物的生长提供物质和能量
答案:C
解析:该湿地公园对引进的河水有净化作用,则与进水口水样相比,出水口水样中溶氧量比进水口高,A项错误;该湿地景观公园能净化水质,调节生态,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B项错误;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所以要维持该系统,需要外界能量的持续输入,C项正确;污水中的有机物被微生物分解后产生的无机盐可以为植物的生长提供物质,但不能为植物的生长提供能量,D项错误。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2021山东日照一中模拟)根据生活史的不同,生物学家将生物分为r对策生物和K对策生物。下图两条曲线分别表示r对策和K对策两类生物当年的种群数量(Nt)和一年后的种群数量(Nt+1)之间的关系,虚线表示Nt+1=Nt。K对策物种的种群动态曲线有两个平衡点,即稳定平衡点(S点)和绝灭点(X点),当种群数量高于X点时,种群可以回升到S点,但是种群数量一旦低于X点就会走向绝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r对策的有害生物由于没有X点,很难被人们彻底清除
B.在种群基数较少时,K对策生物种群增长率也不可能为负值
C.K对策的珍稀濒危物种的种群数量可能低于X点
D.K对策生物的种群数量高于或低于S点时,都会趋向该平衡点,因此该平衡点的种群数量就是环境容纳量
答案:ACD
解析:由图可知,r对策的有害生物只有稳定平衡点S点,没有绝灭点X点,很难被人们彻底清除,A项正确;由图可知,当种群基数较少时,K对策生物可能出现负增长,走向灭亡,B项错误;K对策的珍稀濒危物种的种群数量可能低于X点,这时要采取就地保护措施,保护其栖息环境,C项正确;由图可知,K对策生物的种群数量高于或低于S点时,都会趋向该平衡点,在该平衡点上下波动,生物种群数量呈“S”形增长,因此该平衡点的种群数量就是环境容纳量,D项正确。
15.(2021江苏连云港模拟)高山树线是树木分布的海拔上限,是气候变化对高寒生态系统影响的敏感指示器(如图1)。生态学家研究了全球变暖环境下树线之上植被厚度对树线上升幅度的影响(如图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生态学家可以通过调查不同样地内的植被类型,确定树线的上升幅度
B.影响树线之上和之下植被分布的因素是阳光,树线变化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C.树线上升过程中,群落发生了次生演替,演替过程中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增加
D.目前调节碳循环却不能实现碳中和时,树线上升幅度大小与树线之上植被厚度呈负相关
答案:ACD
解析:生态学家可以通过调查不同样地内的植被类型,确定物种的种类,从而确定树线的上升幅度,A项正确;树线以上为高山灌丛和草甸,树线之下为森林,这种空间结构与地势起伏有关,影响树线之上和之下植被分布的主要因素是温度,B项错误;树线上升过程中,群落发生了次生演替,演替过程中,树木越来越多,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增加,C项正确;据图2分析可知,全球变暖环境下,树线之上植被厚度越大,树线上升幅度越小,即树线上升幅度大小与树线之上植被厚度呈负相关,D项正确。
16.(2021山东省实验中学二模)小麦秸秆是一种常见的农业废弃物,为了解决秸秆降解难题,某科研团队将我省当年收获的小麦秸秆切割成小段,于6月下旬开始分别进行露天堆放、水泡和土埋3种方式的处理,3次重复,每隔15 d检测一次秸秆腐解残留量,结果见下图。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A.翻耕土埋是利用秸秆的合理方法,此过程未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B.土壤中的空气和水分等条件有利于多种微生物对秸秆的分解
C.如果将处理开始时间延迟30 d,则最终秸秆残留量均高于图中数据
D.由堆放、水泡两条曲线可以推测好氧型微生物分解能力高于厌氧型微生物
答案:ABC
解析:由图可知,土埋方式秸秆残留量最少,即分解最快,因此是利用秸秆的合理方法。能量多级利用是原本直接流向分解者的,可以再度被利用,如肥料原本直接回田,通过沼气池微生物发酵将一部分能量转换为沼气让人们再次利用,而此过程未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A项正确;微生物对秸秆的分解包括体外有机物分解和体内呼吸作用,土壤中的空气和水分等条件有利于细胞呼吸,B项正确;将处理开始时间延迟30 d,即时间由6月下旬至10月初变成7月下旬至11月初,整个过程温度将变低,温度影响酶的活性,导致分解速率变慢,最终秸秆残留量均高于图中数据,C项正确;由堆放、水泡两条曲线可以推测好氧型微生物分解能力低于厌氧型微生物,D项错误。
17.(2021江苏泰州中学模拟)长江十年禁渔令颁布后,人们把目光投向了人工养殖。下图是一个生态环境改善型鱼塘物质循环流程图。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螺蛳位于食物链的第三、四营养级,可以促进该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B.增加沉水植物的种类有利于促进其对鱼、虾、蟹粪便中有机物的吸收
C.对鱼、虾、蟹的捕捞强度过大会导致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下降
D.不同年龄段的某种草食性鱼分布在不同水层,说明群落具有垂直结构
答案:ABD
解析:螺蛳在这个生态系统中可以分解青虾、鱼类等产生的有机废弃物,属于分解者,不进入食物链,A项错误;植物无法直接吸收鱼、虾、蟹粪便中的有机物,植物吸收的是无机营养,B项错误;对鱼、虾、蟹的捕捞强度过大,会使生物数量减少,影响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易导致该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下降,C项正确;不同年龄段的某种草食性鱼属于同一种群,它们分布在不同水层,不属于群落的结构,D项错误。
18.(2021江苏模拟)《庄子·内篇·人间世》中,庄子对弟子说:“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从中可见,我国古人很早就已经意识到生态文明的重要意义。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庄子的话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都体现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B.“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体现了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功能
C.《韩非子》“人民众而货财寡,事力劳而供养薄”体现了节制人口增长的重要性
D.“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体现了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功能
答案:ABC
解析:庄子的话意思是:桂树因为可以吃,所以被人砍伐;漆树因为可以用,所以被人割皮。人们只知道有用的好处,哪里知道无用的好处啊。庄子的话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都体现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价值,A项正确;“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体现了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功能,题中涉及的是物理信息,B项正确;“人民众而货财寡,事力劳而供养薄”强调了物质生产的有限性与人口增长过快产生了矛盾,体现了节制人口增长的重要性,C项正确;“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描述植物的枝条能够长成植物体,属于无性生殖中的营养生殖,D项错误。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9分。
19.(2021广东惠州三模)(12分)大亚湾红树林城市湿地公园位于大亚湾中心区,淡澳河入海口处,为咸淡水交汇的河口湿地,这里保存有一片茂盛的红树林群落(如图1)。
图1 红树林生态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 该生态系统中营养级之间的能量流动示意图
(1)红树植物具有特殊的适应海水高盐环境的特征。从进化的角度看,这些适应环境的特征的形成是长期 的结果。惠州诗人用“抗风消浪兼淤土,固岸延潮且护堤”来赞美红树林,诗句中体现的是生物多样性的 价值。
(2)图1中,红树林群落中的物种从低潮线到陆地具有明显的差异,这种区域差异分布体现了群落具有 结构。藻类→招潮蟹→夜鹭→黑耳鸢是该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的一条食物链,如果这片湿地长期受到有机汞的污染,在这条食物链中,体内有机汞含量最高的是 ,判断理由是 。
(3)图2是该生态系统中营养级之间的能量流动示意图,请从图2中选用合适的字母、运算符号组成代数式表示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传递效率。 。
(4)因人口压力、经济发展等原因,红树林在过去几十年遭到严重破坏,世界各地采取一系列措施对红树林进行恢复。在恢复红树林物种多样性方面,有哪些需要注意的问题? (回答两点)。
答案:(1)自然选择 间接 (2)水平 黑耳鸢(或第四营养级或三级消费者) 有机汞随着食物链的延长逐渐积累 (3)D1/(A1+B1+C1+D1)〔或(A2+B2+C2+D2)/(A1+B1+C1+D1〕 (4)引入合适的红树品种尤其是本地物种;引入红树品种不能太单一;引入物种期间注意避免引入外来入侵物种;要有相应的害虫监控机制等。
解析:(1)红树植物具有特殊的适应海水高盐环境的特征。从进化的角度看,这些适应环境的特征的形成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诗人用“抗风消浪兼淤土,固岸延潮且护堤”来赞美红树林,诗句中体现的是生物多样性的生态功能,即间接价值。(2)红树林群落中的物种从低潮线到陆地具有明显的差异,这种区域差异分布体现了群落具有水平结构。由于富集作用,有机汞随着食物链的延长逐渐积累,故在食物链藻类→招潮蟹→夜鹭→黑耳鸢中,体内有机汞含量最高的是黑耳鸢。(3)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传递效率等于初级消费者的同化量占生产者固定太阳能的百分比,故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传递效率为D1/(A1+B1+C1+D1)或(A2+B2+C2+D2)/(A1+B1+C1+D1)。(4)要恢复红树林物种多样性,可引入合适的红树品种尤其是本地物种;引入红树品种不能太单一;引入物种期间注意避免引入外来入侵物种;要有相应的害虫监控机制等。
20.(2021山东日照一模)(12分)蝗虫喜温暖干燥的环境,我国古代有“旱极而蝗”的记载。土壤含水量在10%~20%时,最适合其产卵。蝗虫呈两种生活状态,数量多时是群居型,体色较深,背部黑色;数量少时是散居型,体呈绿色。蝗灾主要是由群居型蝗虫引起的。回答下列问题。
(1)进入干旱季节,科研人员常通过 (方法)调查蝗虫幼虫跳蝻的种群密度来预测蝗灾,为保证结果准确,调查时应注意 。蝗灾爆发时遮天蔽日,其空间特征为 。
(2)严重干旱导致蝗灾爆发时,群居型蝗虫释放的苯乙腈对大山雀等天敌不利,而不易被捕食,散居型蝗虫不释放苯乙腈易被大山雀等鸟类捕食。若从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角度分析,散居型蝗虫易被捕食的原因是 。
(3)科研人员指出,植被破坏、鸟类减少也是蝗灾爆发的重要原因。采取禁牧休牧、植树造林可以减少蝗灾的发生,从种群数量特征和种间关系角度分析,其原因是 (答出两点)。
答案:(1)样方法 随机取样 集群分布 (2)干旱导致植物干枯,不利于绿色散居型蝗虫躲避天敌 (3)禁牧休牧、植树造林可以提高土壤含水量,不利于蝗虫产卵、出生率降低;禁牧休牧、植树造林使鸟类等天敌数量增加,增大了蝗虫被捕食的概率
解析:(1)蝗虫幼虫跳蝻的活动能力较弱,活动范围较窄,应该用样方法调查其种群密度,调查时要注意随机取样;空间特征包括均匀分布、随机分布、集群分布,蝗灾爆发时遮天蔽日,其空间特征为集群分布。(2)从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角度分析,严重干旱导致蝗灾爆发时,散居型蝗虫易被捕食,是因为干旱导致植物干枯,不利于绿色散居型蝗虫躲避天敌。(3)采取禁牧休牧、植树造林可以减少蝗灾的发生,是因为禁牧休牧、植树造林可以提高土壤含水量,不利于蝗虫产卵、出生率降低;同时禁牧休牧、植树造林使鸟类等天敌数量增加,增大了蝗虫被捕食的概率。
21.(2021江苏宿迁三模)(12分)空心莲子草属于多年生簇生草本植物,研究表明不同纬度地区温度和物种多样性差异导致空心莲子草的入侵程度不同。科研人员在不同纬度调查多个样地,探究物种多样性对空心莲子草盖度(茂密程度)的影响,得到图1所示结果。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1
(1)空心莲子草入侵某地区后,其生长呈“ ”形增长,导致当地动物多样性降低,其原因是 。空心莲子草入侵后发生的群落演替类型属于 。
(2)调查空心莲子草时一般统计盖度而不是统计种群密度的原因是 。结果表明,物种多样性高可 空心莲子草的入侵优势。
(3)马唐、苦苣菜、牛筋草是空心莲子草野外群落中3种常见的本土伴生植物。研究人员为进一步探究增温和植物多样性对空心莲子草入侵的影响,设置3种组合:1株空心莲子草(处理1);1株空心莲子草+2株马唐(处理2);1株空心莲子草+2株马唐+2株苦苣菜+2株牛筋草(处理3),并进行常温、增温对比实验。结果如下。
①本研究优先选择本土伴生植物为实验材料,这是因为 。
②图2结果表明:增温会 空心莲子草的入侵,随着物种多样性的升高,这种效应会 。
③图3中空心莲子草根冠比(地下部分与地上部分的比值)发生改变,其生理意义是 。
答案:(1)S 食物来源减少和生境破坏 次生演替 (2)空心莲子草簇生,从地面上难以辨别个体数量 削弱 (3)①本土物种不会导致新的物种入侵;空心莲子草伴生植物对空心莲子草具有一定的竞争力 ②抑制 减弱 ③根冠比增加,能从土壤中吸收更多营养物质,有利于生长繁殖
解析:(1)空心莲子草入侵的是自然生态系统,所以呈“S”形增长。由图1可知,空心莲子草盖度越高,物种多样性越低,当地动物多样性降低的原因是食物来源减少,生境破坏。空心莲子草入侵后发生的群落演替类型属于次生演替。(2)空心莲子草为单子叶植物,簇生,从地面上难以辨别个体数量,因此调查空心莲子草时一般统计盖度而不是统计种群密度。由图1可知,物种多样性越高,空心莲子草盖度越低,说明物种多样性高可削弱空心莲子草的入侵优势。(3)①优先选择本土伴生植物为实验材料进行研究,一方面是因为本土物种不会导致新的物种入侵,二是空心莲子草伴生植物对空心莲子草具有一定的竞争力,这样更好去研究植物多样性对空心莲子草入侵的影响。②由图2柱状图可知,增温会抑制空心莲子草的入侵,随着物种多样性的升高,这种效应会减弱。③根冠比增大,有利于吸收更多的水、无机盐,同时也有利于减少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有利于空心莲子草的生长繁殖。
22.(2021辽宁模拟)(11分)2020年8月8日,地球迎来了当年的“生态超载日”。这一天的到来意味着人类已经在这天之前将地球全年可产生的自然资源耗尽,向环境中排放的CO2的量也超过了森林和海洋的吸收能力,渔业和树木砍伐的强度也使大自然无法及时恢复。回答下列问题。
(1)生态系统受到外界干扰时,依靠其 可以维持自身的稳定,这一能力的基础是 。但生态系统的这一能力是有限的,例如历史上丰盈的塞罕坝由于人们的活动,退化成荒原沙丘。
(2)“恢复生态学”主要研究的是如何尽快恢复受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 。生态系统恢复后其 会提高。例如,最近几十年时间,塞罕坝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又从荒原沙丘变为森林。沙丘上群落发生的演替类型为 ,上述过程说明了人类活动可以影响演替的 。
(3)土地盐碱化已成为影响当代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某村因土地盐碱化而致贫,后来村民因在盐碱地大面积种植耐盐的芦苇、盐角草和碱蓬等重要工业原料而脱贫。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该做法的目的是 。
答案:(1)自我调节能力 负反馈调节 (2)生态系统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 抵抗力稳定性 初生演替 方向和速度 (3)使能量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解析:(1)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当外界(人为的或自然因素)干扰超过了这种限度时,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这一能力的基础是负反馈调节。
(2)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包括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恢复后,生物种类增多,营养结构复杂,抵抗力稳定性会提高。沙丘上群落发生的演替类型为初生演替,人类活动可以影响演替的速度和方向。
(3)芦苇、盐角草和碱蓬等重要工业原料是对人类生产生活有利的作物,因此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该做法的目的是使能量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23.(2021安徽模拟)(12分)东部沿海地区积极发展“海洋牧场”进行海洋渔业生产,“海洋牧场”是将人工放养的鱼、虾、贝、藻等聚集起来,进行有计划的海上放养和系统管理,达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某研究小组建立贝—鱼—藻复合生态系统,在贝类养殖区开展网箱养鱼,间养大型海藻,其物质循环如图所示。请回答相关问题。
(1)用标记重捕法调查水体中某种的鱼种群密度,若调查期间有些个体身上的标记丢失,则该种群密度的估测数值会 。
(2)据图判断珠母贝可能属于生态系统的 (填成分),与传统网箱养鱼相比,此生态系统中鱼类的粪便和残饵为海藻和珠母贝提供营养物质,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和环境保护的角度分析,其意义是 。
(3)生态系统稳定性是指 。与贝—鱼—藻复合生态养殖相比,传统网箱养鱼往往受自然灾害及病害影响较大,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角度分析,原因是 。
(4)分析贝—鱼—藻复合生态养殖需要不断有人工进行物质投入的原因: 。
答案:(1)偏大 (2)消费者、分解者 实现对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能量利用率,同时减少N、P等物质直接排放至海水中,避免水体富营养化(或赤潮)的发生 (3)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 传统网箱养鱼的生态系统中的组分较少,营养结构简单,自我调节能力弱,抵抗力稳定性低 (4)人工生态系统不断有产品输出,带走了部分元素,根据物质循环原理,需要不断投入物质
解析:(1)根据标记重捕法的计算公式:种群中个体数(N)∶标记总数=重捕总数∶重捕中被标记的个体数可知,若某种鱼身上的标记物脱落,则会导致重捕中被标记的个体数偏小,最终导致实验所得到数值比实际数值偏大。(2)由题图信息分析可知,珠母贝可取食有机碎屑,是分解者,也可能捕食浮游动植物,是消费者,故珠母贝可能属于生态系统的消费者、分解者。与传统网箱养鱼相比,此生态系统中鱼类的粪便和残饵为海藻和珠母贝提供营养物质,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鱼类的粪便和残饵为海藻和珠母贝提供营养物质,意义在于提高能量利用率,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3)生态系统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与贝—鱼—藻复合生态养殖相比,传统网箱养鱼往往受自然灾害及病害影响较大,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角度分析,原因是传统网箱养鱼的生态系统中的组分较少,营养结构简单,自我调节能力弱,抵抗力稳定性低。(4)贝—鱼—藻复合生态养殖需要不断有人工进行物质投入的原因是人工生态系统不断有产品输出,带走了部分元素,根据物质循环原理,需要不断投入物质。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届人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遗传的分子基础单元检测(不定项)含答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届人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细胞的基本结构单元检测(不定项)含答案,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届人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细胞的代谢单元检测(不定项)含答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