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 第四节 俄罗斯 教案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10/1419047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 第四节 俄罗斯 教案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10/1419047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 第四节 俄罗斯 教案03](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10/14190472/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四节 俄罗斯教案及反思
展开“俄罗斯”教学设计
一、 教材分析
课标要求:
1.在地图上指出某国家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2.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概括某国家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
教材分析:
俄罗斯是教材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继日本、印度两个国家的学习后出现的又一个国家。教材这样安排是有特定的原因的:
首先它与前两个国家无论自然条件还是经济特征都有很多差异,比如日本地狭人稠,印度面积较大,人口众多,而俄罗斯地广人稀。俄罗斯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所以教材首先从这一特征入手,由于它面积广大所以影响到它的地形和气候的复杂性,资源的丰富,以至于影响到了它的人口、工业、交通的分布和工业的特点。
另外,俄罗斯又是我国一个重要的邻国,和我国有着相似的特征,地大物博、在世界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且与我国也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外交关系,学习这节内容,有利于学生掌握如何学习一个区域的方法,也有利于借鉴俄罗斯的发展经验,发展我国经济。
二、 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已经具备了地理学习的基本技能,比如前面学习了日本和印度,知道了解一个国家和地区的自然环境可以从位置、地形、气候、河流、自然资源等方面入手,对学习地理的兴趣也较浓厚,但是仍然缺乏空间分析能力,特别是对地理事物之间关系的分析能力欠缺,在上课时应加以适当的引导,降低问题的难度,提高学习的效率。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在地图上了解俄罗斯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湖 等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
2.能够通过具体的事例分析俄罗斯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产生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有关俄罗斯的资料和地图,了解俄罗斯的位置、地形等特点,培养读图、用图、提取有用地理信息的能力。
2. 通过对比俄罗斯的欧洲和亚洲部分自然环境,分析俄罗斯自然环境的利弊。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领略俄罗斯的自然环境,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和因地制宜的发展理念。
2.在学习俄罗斯的各自然地理要素间的相互影响中学会用联系的观点去看待问题。
四、教学重点
俄罗斯的自然环境特征
五、教学难点
俄罗斯各自然要素之间及自然要素和人文环境之间的关系。
六、课时安排
1课时
七、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法: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合作性,归纳俄罗斯的自然环境特点。
读图分析法:通过阅读俄罗斯地形图和气候类型图,分析俄罗斯的自然环境特点。
八、教学用具
【教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 世界国家地图
九、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 师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导入新课 (5分钟) | 【游戏】“摘取智慧果”:让根据图片和描述,参考世界的国家地图,逐步排除不符合条件的国家,说出判断理由,最终选出“智慧果”——俄罗斯。 【教师】接下来就让我们一同去了解我们的邻邦俄罗斯的自然地理环境。 板书:7.4.1俄罗斯——自然地理环境 | 【激趣导入法】以猜谜的形式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同时初步了解了俄罗斯的风土人情,从而成功导入新课。 |
讲授新课 (30分钟) | 一、 俄罗斯的位置与范围 (一)俄罗斯的面积 【教师】展示世界面积前六位的国家 【学生】比观察中、俄面积和国家面积排序状图,得出:俄罗斯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的结论。 【教师】俄罗斯面积广大,有1700多万平方千米,但是只有1.4亿人口,可以说是“地广人稀”。我们以前学过一个国家与俄罗斯的情况正好相反,它是? 【学生】日本——“地狭人稠”。 (二)俄罗斯的位置 【学生】运用掌握的学习国家的一般方法,小组合作探究俄罗斯的三大地理位置。 【展示】展示学生的合作探究成果。 板书: 一、俄罗斯的位置与范围 经纬位置:50°N以北,30°E以东 半球位置:北半球,东半球(大部分) 海陆位置:三面临海,邻国众多 【活动】小试牛刀:在空白地图中填写俄罗斯的临海和邻国。(给积极举手,回答正确的同学加课堂表现分) 【过渡】指出乌拉尔山位于俄罗斯境内,它是地跨两大洲的国家 【设疑】俄罗斯是属于欧洲国家还是亚洲国家呢?(学生众说纷纭,各执己见) 【教师】那就让我们进行一次亚欧PK赛吧! 【活动】通过研究俄罗斯的各类自然要素,比较欧洲部分和亚洲部分各自的优势,帮助俄罗斯人民选择宜居的区域,分析俄罗斯的归属。 【亚欧PK赛第一回合】亚洲面积大,胜出! |
【观察法】从最简单的问题和地图入手,树立学生的学习自信。
【对比记忆法】通过对比日、俄,加深记忆。
【学以致用】用日本、印度的学习方法探究俄罗斯的位置。
【及时巩固】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对学过的知识及时复习有利于巩固记忆。
【对比学习】采用竞赛的形式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生探究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
二、 俄罗斯的地形与地势
【引导1】辨颜色,判地形。 【学生】观察分层设色地形图,分辨出绿色的平原和棕黄色的高原、山地。 【引导2】找山河,划界限; 【学生】在图中找出四大地形区的天然分界线(乌拉尔山脉,叶尼塞河,勒拿河),圈画出来,做好标记。 【引导3】填模版,巧记忆。 【学生】填写课本38页的活动表格 板书: 二、俄罗斯的地形 (地形模版) 【教师】通过地形,请同学们判断俄罗斯的地势。 【学生】因为西部以平原为主,东部以高原山地为主,所以地势东高西低。 【亚欧PK赛第二回合】欧洲地形较平坦,土壤肥沃,胜出! |
【读图引导】根据老师的三步引导,指导学生学会识图、判图。
【模型记忆法】利用模版简图增强记忆效果,加深印象。
| |
三、俄罗斯的河流 【教师】展示亚洲部分三条大河,请同学们判断河流的流向,并说出判断依据。 板书: 画出三条河流(模版上) 【学生】因为南部地势高,北部地势低,所以三条大河均为自北向南注入印度洋。 【总结】地势影响河流的流向。 【拓展延伸】伏尔加河位于东欧平原上,发源于西北部的丘陵,向南注入里海,可以实现“五海通航”,被俄罗斯人民誉为“母亲河”。 板书: 画出伏尔加河(模版上) 请思考:亚洲部分的三条大河的航运价值? 【合作探究】三条大河虽然流程长,但是下游地区纬度较高,气温低,结冰期长,且多流经高原、山区,航运价值较低。 【亚欧PK赛第三回合】欧洲河流航运价值高,胜出! 【过渡】在大河的下游和河口地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一般情况下农业发达,人口和城市密集,但俄罗斯亚洲部分三大河口地区却人迹罕至,为什么?—因为纬度高,气候严寒。 |
【联系的观点】各种地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要引导学生树立普遍联系的观点。
【对比研究】通过比较河流的航运价值,为亚欧PK赛增添依据。 | |
四、俄罗斯的气候 【学生】读俄罗斯气候分布图 【教师提问】 北极圈以内——寒带气候 东部沿海地区——温带季风气候 大高加索山区——高原山地气候 大部分内陆地区——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最广范) 【教师】出示俄罗斯温带大陆性气候图 【学生】读图回答问题,总结气候特点: 1、 夏季最高气温?冬季最低气温? 2、 一年中有几个月月均温在0℃以下? 板书: 四、俄罗斯的气候特征 温带大陆性气候广布: 冬季寒冷而漫长,夏季温暖而短促。 【情景体验】“雅库茨克的冬天”分别描述当地-10℃、-20℃、-35℃和-45℃下人体的的奇特体验,感受俄罗斯的寒冷。当学生们看到这些可怕的现象时,表现出了惊愕的表情,但同时也对探访俄罗斯充满了恐慌与期待的矛盾心理。 【拓展延伸】对比莫斯科与雅库茨克的温带气候类型图,分析差异和影响因素。 【学生】莫斯科年温差小,降水量较多,受海洋的影响大。雅库茨克年温差大,降水较少,大陆性更强。 【活动】请你帮助俄罗斯人民选择适宜耕作的农田。 【亚欧PK赛第四回合】欧洲部分气候温暖适宜,更有利于农作物生长,胜出! |
【自主学习】 简单的问题,自主探究,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读图训练】提高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提高地理术语表达能力。
【体验教学】通过情景描写,让学生仿佛置身俄罗斯,感受到了寒冷的空气,同时也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从学生们的课堂反应来看,该环节效果很好。 【对比分析】增强观察分析能力。 | |
课堂小结 (5分钟) | 通过四次激烈的亚欧PK赛,我们可以看出,俄罗斯的欧洲部分更具有自然环境的优势: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灌溉便利,水运发达,气候更加温暖湿润。所以智慧的俄国人民大部分选择在东欧平原繁衍生息,虽然亚洲在面积上占了国土的四分之三,但人口却只有四分之一,因此,从自然环境条件分析,我们认为俄罗斯是一个欧洲国家。下节课我们还会继续探索俄罗斯的工业和交通,到时候我们再让亚洲部分和欧洲部分一决高下吧! | 【总结归纳,画龙点睛】 以亚欧PK赛为活动主线,串联知识点,对俄罗斯的自然环境特征进行小结,进而揭示竞赛结果:俄罗斯是一个欧洲国家。 |
随堂练习 (5分钟) | 【单选】: 1. 俄罗斯大部分地区的气候特点是( ) A.全年寒冷干燥 B.东部终年寒冷,西部全年暖湿 C.冬季寒冷而漫长,夏季温暖而短 D .冬季短而温暖, 夏季长而寒冷 2.下列关于俄罗斯地形叙述错误的是( ) A .地形以平原、高原为主 B.东西分为四大地形区 C.地势南高北低 ,东高西低 D.有世界上最大的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 3.俄罗斯的海岸线漫长,在四大洋中,不濒临的大洋只有一个,它是( ) A .太平洋 B .北冰洋 C .大西洋D .印度洋 4.与俄罗斯南部接壤且与俄罗斯互为最大邻国的国家是( ) A.芬兰 B.朝鲜 C.萨克斯坦 D. 中国 【判断】: 1.俄罗斯受地势影响,所有大河均由南向北流。( ) 2.俄罗斯把伏尔加河称为“母亲伏尔加”。( ) 3.俄罗斯的亚洲部分面积大,所以一直被认为是亚洲国家。( ) 4.俄罗斯由于纬度高,大部分河流结冰期长,航运价值小。( ) | 【趁热打铁】 采用了选择题和判断题两种比较简单的题型,涉及俄罗斯的位置、气候、地形、河流、临海和邻国等内容,比较全面地检验了学生的课堂掌握情况。 |
布置作业 | 1、完成练习册《俄罗斯》第一课时:自然地理环境 2、绘制俄罗斯简图,标明临海、邻国、主要地形、河流及主要城市。 | 【地图是地理的语言】通过绘图,让学生增强动手能力和读图识图能力,把所学知识落实到地图上。 |
板书设计 | 板书: 7.4.1 俄罗斯的自然地理环境 一、俄罗斯的位置与范围 经纬位置:50°N以北,30°E以东 半球位置:北半球,东半球(大部分) 海陆位置:三面临海,邻国众多 二、俄罗斯的地形与地势(地形模版) 三、俄罗斯的河流与地势 四、俄罗斯的气候特征 温带大陆性气候广布: 冬季寒冷而漫长,夏季温暖而短促。 | 【简明扼要,条理清晰】 有条理地书写概括本课的主要内容,简明扼要,帮助学生梳理归纳本节课的要点,同时这也是学习国家地理的一般思路。同时,运用模型帮助学生加深印象,学会用简图总结归纳要点。 |
教学反思 | 这节课主要讲述 俄罗斯的自然地理环境 。总体感觉较好,但仍有些不足之处需要改进。 成功之处: 本节课准备充分,在教学设计上,从“摘取智慧果”开始导入,以亚欧PK赛为活动主线,知识点全面细致,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方法上,注重对学生学法的指导、对读图能力的培养和小组合作探究,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另外,总体结构条理清晰,板书框架结构合理,注重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一目了然。 不足之处: 首先,本节课选取内容量大,时间紧凑,课件内容安排需做出进一步调整,使知识点之间联系更加顺畅、紧凑。整节课流程也需要调整,平时加强对学生的知识积累,让学生多运用网络和课外书充分搜集国家地理的知识,提高地理素养,厚积薄发。 此外,还应预留一部分时间让学生复习巩固,质疑问难,及时为学生答疑解惑。 | 教学反思是教师进步的阶梯,是教师进步的重要途径。通过教学反思能够不断地提高教师自我的教学监控能力,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 |
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第四节 俄罗斯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第四节 俄罗斯教案,共4页。
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第七章 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第四节 俄罗斯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第七章 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第四节 俄罗斯教案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图片导入,初识俄罗斯,探究深入,走近俄罗斯,完成课堂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第四节 俄罗斯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第四节 俄罗斯教案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