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第四章 第二节 地貌的观察课件PPT第1页
    第四章 第二节 地貌的观察课件PPT第2页
    第四章 第二节 地貌的观察课件PPT第3页
    第四章 第二节 地貌的观察课件PPT第4页
    第四章 第二节 地貌的观察课件PPT第5页
    第四章 第二节 地貌的观察课件PPT第6页
    第四章 第二节 地貌的观察课件PPT第7页
    第四章 第二节 地貌的观察课件PPT第8页
    还剩3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地貌的观察教课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地貌的观察教课ppt课件,共4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内容索引,课前篇自主预习,课堂篇主题探究,必备知识,自主检测,问题探究,关键能力,地貌观察的顺序,典例剖析,对应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地貌观察的顺序1.规模大小:规模较大的地貌往往由次一级的地貌组合而成。2.观察顺序(1)位置:选择视野比较广阔的地方。(2)原则:按照从宏观到微观、从面到点的顺序。(3)顺序:一般先观察视野内大的地貌,如山地、平原等;再观察和描述次一级地貌,如山岭、河谷等;最后描述河岸、陡崖等更小的地貌特征。(4)辅助观察:利用地形图、遥感影像等。
    思考感悟观察地貌时,如何选择视野开阔的地方?提示 海拔较高,周围没有山峰等地貌阻挡视线。
    二、地貌观察的内容1.重要内容:高度和坡度。2.高度
    3.坡度(1)坡度:坡度大小一般用坡度角或垂直距离和水平距离的比值表示。坡度对生产和生活影响巨大。(2)坡向:应重点关注阳坡和阴坡、迎风坡和背风坡。(3)高度和坡度组合:能够反映地貌的形态特征。4.其他观察内容:地貌的形状、面积、空间分布状况以及地面起伏状况和破碎程度等。
    实践链接一名游客在山区旅游时想及时获知所经地点的海拔并记录所经路线的大致坡度。请说明该如何操作。提示 可使用手机或定位系统获知当地的海拔;记录所经地区的路线长度,根据海拔可计算出当地的大致坡度。
    1.判断正误并纠错(1)视野内较大的地貌不包括山峰。(  )答案 √(2)地表的各种形态是由坡和近似水平的面组成。(  )答案 √(3)坡度大的地貌,相对高度也大。(  )答案 × 坡度大的地貌,相对高度不一定大。(4)一般情况下,绝对高度大,相对高度较小,坡度小,可以判断为高原。(  )答案 √
    观察地貌时,应选择最佳的观察地点,按照一定顺序观察地貌。下图为延安宝塔及附近景观图。据此完成2~3题。2.图示最佳的观察地点是(  )              A.延河大桥B.延安宝塔C.延安宾馆D.延河游船3.在最佳地点向四周望去,视野内主要的地貌为(  )A.河流地貌B.风沙地貌C.黄土地貌D.冰川地貌
    解析 第2题,观察地点应选择在地势较高处,且四周没有遮挡物。读图可知,延安宝塔位于山顶,地势高,视野广阔,故B正确。第3题,延安位于黄土高原,视野内主要的地貌为黄土地貌,故C正确。答案 2.B 3.C
    下图为我国某地公路分布示意图,该地地势北高南低,地势起伏较大。读图,完成4~5题。4.图中公路呈“之”字形的主要目的是(  )A.避开河流B.减少成本C.降低坡度D.保护植被5.图中四地,城市最可能分布在(  )A.①地B.②地C.③地D.④地
    解析 第4题,据材料可知,该地地势北高南低,地势起伏较大,公路呈“之”字形,可降低坡度,降低工程难度,故C正确。第5题,读图可知,①④两地公路弯曲度小。该地地势北高南低,故①地地形较平坦,交通便利。故城市最可能分布在①地,A正确。答案 4.C 5.A
    探究一 地貌观察的顺序
    某地理学习小组前往某地进行地理考察。下图为该地区等高线地形图。
    结合材料探究:(1)你认为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最佳观察点在哪里?说明你的判断理由。(2)观察该地地貌时,宏观地貌有哪些?(3)观察该地地貌时,微观地貌有哪些?
    提示 (1)④地。④地海拔最高,视野最广阔。(2)山地、丘陵、平原等。(3)山峰、河谷等。
    要点笔记 地貌是地球表面各种形态的总称,也称为地形。地貌按形态特征分为山地、丘陵、高原、平原、盆地等。按成因分为构造地貌、侵蚀地貌、堆积地貌等。
    典例1读我国某地地貌景观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图示地貌类型为(  )A.平原B.丘陵C.峡谷D.河岸(2)观察图示地貌全景,最佳方式是(  )A.游船上观察 B.观光亭里观察C.大型客机上观察D.乘坐直升机观察
    思维导引解答该题应从以下两点入手。(1)根据景观图识别图示区域内的微观地貌类型。(2)熟练掌握地貌观察的顺序。观察地点应选择在四周没有遮挡物的地势较高处。如果地势很高,视野虽然广阔,但看不清楚全景,也不是最佳的地点。
    解析 第(1)题,根据景观图可知,图示地貌为峡谷。第(2)题,观察地貌全景,应选择在地势较高的位置;大型客机飞行高度过高,直升飞机飞行高度适中且机动灵活。答案 (1)C (2)D
    读某地等高线(单位:米)地形图,完成1~2题。1.图示区域内的宏观地貌为(  )A.平原B.丘陵C.山地D.山峰2.某游客想观察全景,应选择的最佳位置是(  )A.中部偏北B.中部偏南C.东部 D.西部
    解析 第1题,根据海拔和山峰图例可知,图示区域内的宏观地貌为山地。第2题,图示山峰为最佳观察位置,结合指向标可知,应选择中部偏南。答案 1.C 2.B
    陕西靖边波浪谷是北方典型的丹霞地貌,由一种在内陆盆地发育的红色砂岩形成。读该地区地貌景观图,完成3~4题。
    3.图中地貌景观观察方式主要属于(  )A.站在高点总览全貌B.观察河谷状况C.测量其坡度大小 D.明确地质状况4.图中地貌景观的形成主要是由于(  )A.岩石风化和冰川侵蚀B.风力侵蚀和流水侵蚀C.岩石风化和生物作用D.风力侵蚀和冰川侵蚀
    解析 第3题,读景观图可知,图中观察方式属于站在景观的高点,对其总体状况进行了解。第4题,由于该地处于半干旱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交界处,其地貌是在长期的风力侵蚀和流水侵蚀下形成的,故B正确。答案 3.A 4.B
    探究二 地貌观察的内容
    黄土高原是地球上分布最集中且面积最大的黄土区,总面积约64万平方千米。暑假期间,某中学高二年级组织地理研学团队到黄土高原进行研学活动。下面左图是黄土高原某处的景观图,右图是该研学团队绘制的黄土高原某地的等高线地形图。
    结合材料探究:(1)应按怎样的地貌观察顺序观察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2)分析右图中b、c坡的坡度大小,并分析怎样开发利用这两处坡。(3)探讨甲、乙、丙三处哪一处适合建窑洞。
    提示 (1)先观察视野内黄土高原的整体地貌状况,再观察和描述黄土塬、黄土梁、黄土峁等次一级地貌,最后描述黄土沟谷等更小的地貌。最终得出黄土高原地表千沟万壑的结论。(2)b坡等高线密集,坡度大,应封坡育林育草;c坡等高线稀疏,坡度小,可修筑梯田加以利用。(3)主要观察三处的高度、坡度和坡向。从图中可知,与甲处相比,乙、丙两处位于阳坡,采光条件好;且位于冬季风的背风坡,防风条件好。丙处与乙处相比,丙处海拔较高,不易积水。所以,丙处适合建窑洞。
    3.借助等高线地形图进行地貌观察(1)宏观地貌的观察
    (2)微观地貌的观察
    4.关于坡(1)坡度大小的判断技巧①野外根据树木与坡面的夹角判断坡度大小。树木大多是竖直向上生长的,在坡面上可以观察树木与坡面之间的夹角,判断坡度的大小。如下图所示,树木与坡面之间的夹角为60°,那么该坡的坡度为30°。
    ②利用等高线地形图判断坡度大小a.同一等高线地形图上坡度的大小在同一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分布越密集,坡度越大;分布越稀疏,坡度越小。可根据“坡度=垂直距离/水平距离”来确定。b.不同等高线地形图上坡度的大小比例尺和等高距相同,看等高线的疏密程度,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大;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小。
    例如,下图(单位:米)中的坡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A>D>B。
    比例尺相同,等高距不同,则相同的水平范围内,等高距越大,坡度越大;等高距越小,坡度越小。例如,下图(单位:米)中的坡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B>D>A>C。
    比例尺不同,等高距、等高线疏密程度相同,则比例尺越大,坡度越大;比例尺越小,坡度越小。例如,下图(单位:米)中的坡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A>C>D>B。
    典例2下图为我国东南某地区等坡度线(地表坡度值相等的点连成的线)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图示甲、乙、丙、丁四处中,水流最平缓的是(  )A.甲处B.乙处C.丙处D.丁处(2)图示区域(  )A.P为阳坡,光照条件较好B.丙处河流流速比乙处快C.Q为阳坡,光照条件较好D.甲处河流流速比丁处快
    素养立意试题主要考查通过等坡度线的数据判断坡度及坡向,考查学生的综合思维。解析 第(1)题,从图中等坡度线可以判断甲处坡度最小,水流最平缓,故选A。第(2)题,丙处坡度大于乙处,丙处河流流速比乙处快,故选B。答案 (1)A (2)B
    图甲是某校学生到甘肃省嘉峪关市社会实践时拍摄的照片(拍摄时间为5月16日17时),图乙是拍摄地附近的遥感图像。读图,完成1~3题。
    1.当地的地貌特点是(  )A.平坦开阔B.山河相间C.奇峰林立D.冰川广布2.与拍摄点所在地区地貌特点的形成相关的外力作用有(  )①冰川侵蚀 ②风力侵蚀 ③流水侵蚀 ④流水堆积A.①②④B.①③④ C.①②③D.②③④3.图甲中河流(  )A.此时水流湍急B.流量季节变化较大C.终年含沙量小D.冬季无明显结冰期
    解析 第1题,读图乙可知,图示地区位于祁连山北侧,应为祁连山的河流冲积扇,该地地形平坦开阔;由于纬度及海拔均不是太高,不会有冰川广布;山河相间、奇峰林立,从图中无法获取相关信息。故选A。第2题,读材料并结合上题分析可知,拍摄地点位于河流冲积扇上,是流水携带的泥沙堆积形成的地貌。由于位于西北地区,气候干旱,风力侵蚀强烈,拍摄点冰川活动较少,故选D。第3题,图甲中河流以祁连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汛期在夏季,一般7、8月份流量大,A错;河流的流量受气温影响较大,河流流量的季节变化大,B对;该地区植被覆盖率较低,河流含沙量较大,C错;该地区冬季气温较低,河流有结冰期,D错。故选B。答案 1.A 2.D 3.B
    1.(地理实践力、综合思维)下图为我国某地地形图,图中道路为某次山地自行车越野赛的线路。
    (1)简述图示地区的地形特征。(2)估算图示范围内山地自行车越野赛线路相对高度的范围。(3)若车手保持匀速骑行,判断AB、BC、CD段线路中骑行最省力的线路,并说明理由。
    提示 (1)东西高,中部低,地势起伏较大。(2)10—20米。(3)BC段。BC段线路未穿越图中等高线,且大致与等高线平行,地势起伏小,骑行最省力。
    2.(地理实践力、人地协调观)为了发展旅游经济,我国南方地区某市计划在当地某处进行旅游开发建设。下图为该处的旅游规划图。

    相关课件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四章 地貌第二节 地貌的观察课文配套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四章 地貌第二节 地貌的观察课文配套ppt课件,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二节地貌的观察,大小不等,次一级,比较广阔,从宏观到微观,从面到点,地形图,坡度角,水平距离,划分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第二节 地貌的观察备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第二节 地貌的观察备课课件ppt,共3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自主预习·悟新知,合作探究·提素养,随堂检测·精评价,地貌观察的顺序,地貌观察的内容,思维构建,即时训练,读图回答12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地貌的观察图文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地貌的观察图文课件ppt,共2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课前预习,遥感影像,②作用,起伏状况,垂直距离,地面起伏状况,预习过关检验,问题探究,变式训练,坡向的影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