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新教材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 第二节 地貌的观察 课件(20张PPT)

    新教材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 第二节 地貌的观察 课件(20张PPT)第1页
    新教材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 第二节 地貌的观察 课件(20张PPT)第2页
    新教材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 第二节 地貌的观察 课件(20张PPT)第3页
    新教材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 第二节 地貌的观察 课件(20张PPT)第4页
    新教材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 第二节 地貌的观察 课件(20张PPT)第5页
    新教材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 第二节 地貌的观察 课件(20张PPT)第6页
    新教材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 第二节 地貌的观察 课件(20张PPT)第7页
    新教材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 第二节 地貌的观察 课件(20张PPT)第8页
    还剩1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地貌的观察课文配套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地貌的观察课文配套课件ppt,共2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新知预习,自主检测,当堂检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地貌观察的顺序1.规模大小:规模较大的地貌往往由次一级的地貌组合而成。2.观察顺序(1)位置:选择视野比较广阔的地方。(2)原则:按照从宏观到微观、从面到点的顺序。(3)顺序:先观察视野内大的地貌;再观察和描述次一级地貌;最后描述河岸、陡崖等更小的地貌特征。(4)辅助观察:利用地形图、遥感影像等。链接生活五一期间小明班级的几位地质爱好者到南京六合国家地质公园对玄武岩地貌进行考察。请说明其考察的顺序。提示先从远处观察地质地貌总体分布及形状,再到地貌区仔细考察其微观情况。
    二、地貌观察的内容1.重要内容:高度和坡度。2.高度
    3.坡度(1)坡度:主要用坡度角或垂直距离和水平距离的比值表示,对生产和生活影响巨大。(2)坡向:根据与太阳光的关系可以分为阳坡和阴坡;根据与风向的关系可分为迎风坡和背风坡。(3)高度和坡度组合:可以反映地貌的形态特征。
    4.其他观察内容:地貌的形状、面积、空间分布状况以及地面起伏状况和破碎程度。链接生活一驴友在山区旅游时想及时获知所经过地点的海拔并记录所经过路线大体坡度。请说明其如何操作。提示可使用手机或定位系统获知当地的海拔;记录所经地区路线长度,根据海拔可计算出当地的坡度。
    1.判断正误(1)在一个区域中地貌类型往往差别不大,没有层次之分。 (  )(2)在考察时由于实际情况的需要,先观察较小的地貌特征,然后总结出本地地貌综合特征。 (  ) (3)地表的各种形态是由坡和近似水平的面组合而成。 (  )(4)在坡度较大的地方,发展种植业,可以减轻水土流失。 (  )(5)一般情况下,绝对高度大,相对高度较小,坡度小,可以判断为高原。 (  )答案(1)× (2)× (3)√ (4)× (5)√
    2.在山区,公路一般呈“之”字形延伸,主要原因是 (  )
    A.海拔高B.降低坡度C.降低速度D.减少能耗答案B3.山地阳坡和阴坡差异最显著的地理要素是(  )A.海拔B.地形C.降水D.光照答案D
    下图为某区域等高线示意图(等高距为50米)。读图完成4题。
    4.下列关于图中便道①②③④四处坡度大小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处坡度最小 B.②处坡度较①处大C.③处坡度较④处大D.④处坡度最大解析坡度的大小主要是根据等高线的密集程度进行判断,密度越大坡度越大。④处的等高线最密集,坡度最大。答案D
    地貌的观察问题探究有一学生在《北碚嘉陵江小三峡地质构造考察(以观音峡为例)》考察报告中这样写道:观音峡,又名文笔峡,位于毛背沱和施家梁之间,全长3.7千米,下、中三叠统(飞仙观组、嘉陵江组和雷口坡组)石灰岩和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厚层长石石英砂岩。谷深330~530米,谷宽200~300米。枯水期江面最窄处为150米。岸壁陡峭,伴多层溶洞;植被繁茂,育万种生灵。河水泉水沿崖飞泻直下,汽车火车借江擦肩而行。江轮汽笛声声,渔船应和绵绵,更增添了峡之情趣,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结合材料探究:在这一部分考察报告中,主要分析地貌哪一方面的内容?提示相对高度、坡度、地质组成等情况。
    名师精讲地貌的观察与分析1.地貌形态的观测
    2.分析地貌的成因——以堆积地貌为例第一步,查明组成该地貌的沉积物的成因和年代,同时认真观察其地貌形态、地貌组合,并结合与其相关的侵蚀地貌进行综合分析。第二步,对于侵蚀地貌,要根据地貌形态特征与动力作用、地质构造和岩性的关系,以及相关沉积物的成因进行综合分析研究。3.确定地貌形成的顺序:根据不同地貌形态的分布、相对高度等划分出地貌形成的相对顺序。地貌形成的相对顺序是确定地貌形成地质年代的基础。
    拓展延伸地形特征的描述
    典例剖析例题下图为我国东南某地区等坡度线(地表坡度值相等的点连成的线)图,图中数字代表坡度(坡面与水平面的夹角)。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示甲、乙、丙、丁四处中,水流最平缓的是(  )A.甲处B.乙处C.丙处D.丁处(2)图示区域(  )A.P地为阳坡,光照条件较好 B.丙处河流流速比乙处快C.Q地为阳坡,光照条件较好 D.甲处河流流速比丁处快
    素养立意本题主要通过等坡线的数据判断坡度及坡向的综合思维。解析第(1)题,从图中等坡度线可以判断甲地坡度最小,水流最平缓,故选A。第(2)题,结合指向标可以判断图中坡向面向西(或西南),PQ不是阳坡也不是阴坡,丙处坡度大于乙处,丙处河流流速比乙处快,甲处坡度比丁处小,甲处河流流速比丁处慢,故选B。答案(1)A (2)B
    图甲是某校学生到甘肃省嘉峪关市社会实践时拍摄的照片(拍摄时间5月16日17时),图乙是拍摄地附近的遥感图像。读图,完成1~3题。
    1.当地的地貌特点是(  )A.平坦开阔B.山河相间C.奇峰林立D.冰川广布
    2.与拍摄点所在地区地貌特点形成相关的作用力有(  )①冰川侵蚀 ②风力侵蚀 ③流水侵蚀 ④流水堆积A.①② B.②③C.①②③D.②③④3.照片中河流(  )A.此时水流湍急B.流量季节变化较大C.终年含沙量少D.冬季无明显结冰期
    解析第1题,读图乙可知,图示地区位于祁连山北侧,应为祁连山的河流冲积扇,该地形平坦开阔;由于纬度及海拔均不是太高,不会有冰川广布;山河相间、奇峰林立,从图中无法获取相关信息。故选A。第2题,由材料可知,结合上题分析,拍摄地点位于河流冲积扇上,是流水携带的泥沙堆积形成的地貌,由于位于西北地区,气候干旱,风力侵蚀强烈,拍摄点无冰川活动,故选D。第3题,图中河流应以祁连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汛期在夏季,一般7、8月份流量大,A错;河流的水量受气温影响较大,河流流量的季节变化大,B对;该地区植被覆盖率较低,含沙量较大,C错;冬季气温较低,有结冰期,D错。故选B。答案1.A 2.D 3.B
    陕西靖边波浪谷是北方典型的丹霞地貌,由一种在内陆盆地发育的红色砂岩形成。读该地区地貌景观图,完成4~5题。
    4.图中地貌景观观察方式主要属于(  )A.站在高点总览全貌B.观察河谷状况C.测量其坡度大小D.明确地质状况

    相关课件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四章 地貌第二节 地貌的观察课文配套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四章 地貌第二节 地貌的观察课文配套ppt课件,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二节地貌的观察,大小不等,次一级,比较广阔,从宏观到微观,从面到点,地形图,坡度角,水平距离,划分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地貌的观察作业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地貌的观察作业ppt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基础演练精准突破,核心素养综合探究,地理思维科学建模,学业质量达标检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地貌的观察教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地貌的观察教课ppt课件,共4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内容索引,课前篇自主预习,课堂篇主题探究,必备知识,自主检测,问题探究,关键能力,地貌观察的顺序,典例剖析,对应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