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2023年高考化学模拟题汇编-11化学平衡
展开山东省2023年高考化学模拟题汇编-11化学平衡
一、单选题
1.(2023·山东·统考一模)在Fe+催化作用下,C2H6与N2O制备乙醛的反应机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为C2H5OH,是中间产物之一
B.过程①~⑥,Fe元素的化合价均发生了变化
C.增加Fe+的量,C2H6平衡转化率不变
D.每消耗1molN2O,可制备0.5molCH3CHO
2.(2023·山东淄博·统考一模)两个均充有H2S的刚性密闭容器,起始压强均为pkPa,以温度、Al2O3催化剂为条件变量,进行实验:2H2S(g)2H2(g)+S2(g),反应相同时间,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温度升高,H2S分解的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
B.900℃,ts后达平衡,H2的平均生成速率为pkPa∙s−1
C.Al2O3催化剂使得正反应的活化能小于逆反应的活化能
D.1100℃,曲线II、III重合,说明Al2O3催化剂失去活性
3.(2023·山东菏泽·统考一模)的配位化合物较稳定且运用广泛。它可与、、、等形成配离子使溶液显色。如:显浅紫色的、红色的、黄色的、无色。某同学按如下步骤完成实验:
已知与、在溶液中存在以下平衡:(红色);(无色)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Ⅰ中溶液呈黄色可能是由水解产物的颜色引起的
B.与的配位能力强于
C.为了能观察到溶液Ⅰ中的颜色,可向该溶液中加入稀盐酸
D.向溶液Ⅲ中加入足量的KSCN固体,溶液可能再次变为红色
4.(2023·山东日照·统考一模)铬与铝性质相似,但活泼性比铝弱、熔点比铝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可用铝热反应制备铬
B.常温下铬在浓硝酸中发生钝化
C.可直接蒸发溶液制备无水
D.已知碱性条件下,Cr(Ⅲ)可被氧化为Cr(Ⅵ),则其氧化产物为
5.(2023·山东·日照一中校联考模拟预测)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
(ⅰ)
(ⅱ)
25℃时,溶液中随pH的变化关系如图。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错误的是
A.加入过量烧碱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B.当pH=8.8时,
C.加入少量水稀释,平衡时与的比值减小
D.当pH=9.0时,溶液中的平衡浓度约为
二、多选题
6.(2023·山东·潍坊一中校联考模拟预测)工业生产中利用方铅矿(主要成分为PbS,含有FeS2等杂质)制备PbSO4晶体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PbCl2难溶于冷水,易溶于热水;PbCl2(s)+2Cl-(aq)PbCl(aq) △H>0;Ksp(PbSO4)=1×10-8,Ksp(PbCl2)=1.25×10-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浸取”的主要离子反应:MnO2+PbS+4H++4Cl-=PbCl2+S+MnCl2+2H2O
B.“沉降”时加入冰水,是为了减缓反应速率,防止反应过快
C.“滤液a”经过处理后可以返回到浸取工序循环使用
D.PbCl2经“沉淀转化”后得到PbSO4,若用1LH2SO4溶液转化5mol的PbCl2(忽略溶液体积变化),则H2SO4溶液的最初物质的量浓度不得低于5.08mol•L-1
三、原理综合题
7.(2023·山东潍坊·统考模拟预测)甲醇合成丙烯有“一步法”和“两步法”两种合成方式,“一步法”是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由甲醇直接合成丙烯;“两步法”则分两步合成,其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反应I:甲醇醚化反应(DME)
反应II:含氧化合物制丙烯反应(OTP)
已知部分键能数据如下:
化学键
C-C
C=C
C-H
H-H
O-H
C=O
C-O
键能/
356
615
413
436
462
745
360
回答下列问题:
(1)“一步法”合成丙烯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合成丙烯时有乙烯等副产物,若选择作载气时,保持总压不变,调控甲醇和的不同分压,各产物的选择性如下表所示(其他产物略):
分压/MPa
分压/MPa
丙烯选择性/%
乙烯选择性/%
0.10
0
30.9
7.51
0.08
0.02
32.0
7.42
0.04
0.06
34.8
7.03
0.02
0.08
36.7
6.48
0.01
0.09
39.4
5.43
分析表中数据:要合成得到更多的丙烯,应控制甲醇的最佳分压为___________MPa。
(2)已知:。温度为500K时,在密闭反应器中加入2mol ,若只发生反应Ⅰ,达平衡状态时,体系中的物质的量分数为___________(填序号)。A. B. C. D.
(3)“两步法”中,在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甲醇,初始压强为,反应达到平衡时压强为,则平衡混合体系中,丙烯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___(用含、的式子表示,下同),若平衡时甲醇的转化率为60%,则反应II(OTP)的平衡常数___________。
(4)“两步法”中存在反应Ⅲ: △H,同时也会有芳香烃等副产品,其中丙烯和芳香烃选择性与不同温度下反应I进行的程度的关系如图所示。要提高丙烯的选择性,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当温度高于285℃后,丙烯的选择性降低,其原因是___________。
8.(2023·山东枣庄·统考二模)船舶柴油机发动机工作时,反应产生的尾气是空气主要污染物之一,研究的转化方法和机理具有重要意义。
已知:
(1)氧化脱除NO的总反应是 ________。
(2)该反应过程有两步:,反应中各物质浓度变化如图所示。则速率常数___________(填“>”、“<”或“≈”),原因是___________。
(3)已知:的反应历程分两步:
步骤
反应
活化能
正反应速率方程
逆反应速率方程
I
(快)
II
(慢)
①则反应I与反应II的活化能:___________(填“>”“<”或“=”)。
反应的平衡常数___________(用、、、表示)。
②在400k、初始压强为的恒温刚性容器中,按通入NO和,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达平衡时NO转化率为90%,转化率为40%。则的平衡常数___________(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4)某研究小组将、和一定量的充入2L密闭容器中,在催化剂表面发生反应(),NO的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①5min内,温度从420K升高到580K,此时段内NO的平均反应速率___________(保留3位有效数字)。
②无氧条件下,NO生成的转化率较低,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
9.(2023·山东青岛·统考一模)与的干法重整(DRM)反应可同时转化两种温室气体,并制备CO和。主要反应如下:
反应I:;
反应Ⅱ:;
反应Ⅲ:
已知:反应I、Ⅱ的自发均需高温条件。
(1)上述三个反应的平衡常数、与温度T关系如图1所示。图中a点代表的是_______(填“Ⅰ”、“Ⅱ”或“Ⅲ”)反应的,_______。
(2)向密闭容器中,通入和,若仅考虑上述反应,平衡时、、、的物质的量随温度T的变化如图2所示。
时,的物质的量分数为_______,用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分数表示反应Ⅲ的平衡常数_______。后随温度升高,物质的量减少的原因为_______。
(3)DRM反应目前普遍存在的一个难题是积碳,该过程与两个反应有关①;②。目前积碳问题的解决方案主要有两种: A.提高原料气中的占比;B.在常规的催化剂中添加,使其在催化剂表面与形成共熔物。试解释这两种方法可以有效抑制积碳的原因_______(答出两条即可)。
(4)使用复合催化剂,可显著提高二氧化碳的转化率,实现碳氢分离,并得到富含的产物,催化机理如图3所示。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循环的原理_______。
10.(2023·山东·统考一模)甲烷在化学工业中应用广泛。回答下列问题:
(1)H2捕集CO2合成CH4涉及下列反应:
I.4H2(g)+CO2(g)⇌CH4(g)+2H2O(g) △H1平衡常数K1
II.H2(g)+CO2(g)⇌CO(g)+H2O(g) △H2平衡常数K2
①相关物质相对能量大小如图所示,则△H1=_______kJ·mol-1,升高温度,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
②起始物=3时,反应在不同条件下达到平衡。240℃甲烷的物质的量分数x(CH4)与压强p的变化关系、5×105Pa时(CH4)与温度T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对应A、B两点的速率:vA(正)_______vB(逆)(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若C点CH4与CO的分压相同,则p(H2O)=_______Pa,反应I以物质的量分数表示的平衡常数KxI=_______。
(2)CH4还原CO2是实现“双碳”经济的有效途径之一、恒压、750℃时,CH4和CO2反应经如下流程(主要产物已标出)可实现CO2高效转化。
其中过程II主要发生如下反应:
i.CaO(s)+CO2(g)⇌CaCO3(s)
ii.2Fe3O4(s)+8H2(g)⇌6Fe(s)+8H2O(g)
iii.Fe3O4(s)+4CO(g)⇌3Fe(s)+4CO2(g)
过程II平衡后通入He,反应iii的化学平衡将_____(填“正向移动”“逆向移动”或“不移动”),重新平衡时,n(CO2)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p(CO)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1.(2023·山东泰安·统考一模)烯腈( )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以 为原料通过脱水、腈化合成丙烯腈的主要反应如下:
(1) 的名称为_______。
(2)某科研小组在盛有催化剂、压强为的恒压密闭容器中按体积比充入和,通过实验测得平衡体系中含碳物质(乙醇除外)的物质的量分数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例如A的物质的量分数w%%)。
①随着温度的升高,平衡的物质的量分数先增大后减小的原因是_______。
②a点对应反应的压强平衡常数__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③在实际生产中,充入一定量(不参与反应)可以提高丙烯腈的平衡产率,原因是_______。
(3)家研究腈化反应的机理,通过DFT计算发现反应分2步进行:
反应ⅰ:
反应ⅱ:
恒温恒容条件下,向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和,图甲为该体系中B、M、C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乙为反应ⅰ和ⅱ的曲线(,k为速率常数,为反应活化能,R、C为常数)。
①在时刻之后,反应速率、、的定量关系为_______。
②结合图乙,反应ⅰ、ⅱ正反应的活化能、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填序号,下同),反应ⅰ、ⅱ的、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
a.前者大于后者 b.前者小于后者 c.无法比较
12.(2023·山东潍坊·统考一模)丙烯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其用量仅次于乙烯,研究丙烯的制取工艺具有重要意义。丙烷催化脱氢制取丙烯的过程中涉及的主要反应有:
Ⅰ.
Ⅱ. kJ·moL⁻¹
Ⅲ. kJ·moL⁻¹
已知:①温度高于600℃时,C-C键比C-H键更容易断裂;
②平衡状态下:
丙烯选择性
丙烯收率
回答下列问题:
(1)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反应Ⅰ的化学平衡常数与温度T关系的是_______(填序号)。
a. b. c. d.
(2)在100kPa的恒压条件下,将1 mol 加入密闭容器中,在催化条件下发生上述反应,实验测得温度对平衡状态下丙烯的选择性和收率的影响如图所示。
①温度高于600℃时丙烯的选择性降低幅度增大的原因是_______。
②580℃,min时,反应体系达到平衡,丙烷的平衡转化率为_______,_______kPa·min⁻¹。反应Ⅰ的压强平衡常数_______kPa(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平衡分压=总压×体积分数)。
(3)工业上在保持100kPa的恒压条件下,通常在原料中掺混一定量惰性气体,掺混一定量惰性气体的原理是_______。
13.(2023·山东临沂·统考一模)以CO2、H2为原料合成CH3OH的反应是研究热点之一,该反应体系涉及的反应如下:
I.CO2(g)+3H2(g)CH3OH(g)+H2O(g) △H1=-49kJ•mol-1
II.CO2(g)+H2(g)CO(g)+H2O(g) △H2
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25℃和101kPa下,H2(g)、CO(g)的燃烧热分别为285.8kJ•mol-1、283.0kJ•mol-1,H2O(l)=H2O(g) △H=+44kJ•mol-1,则△H2=_____kJ•mol-1。
(2)在恒压密闭容器中,按照n(CO2):n(H2)=1:3投料进行反应,反应Ⅰ、Ⅱ以物质的分压表示的平衡常数Kp随温度T的变化关系如图1所示(体系总压为10kPa)。
①反应Ⅱ对应图1中_____(填“m”或“n”);A点对应温度下体系达到平衡时CO2的转化率为80%,反应Ⅰ的Kp=_____kPa-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②通过调整温度可调控平衡时的值。B点对应温度下,平衡时=400,则p(H2)= _____kPa。
(3)在密闭容器中,保持投料比不变,将CO2和H2按一定流速通过反应器,一段时间后,测得CO2转化率(α)和甲醇选择性[x(CH3OH)=×100%]随温度(T)变化关系如图2所示。若233~250℃时催化剂的活性受温度影响不大,则236℃后图中曲线下降的原因是_____;若气体流速过大,CO2的转化率会降低,原因是______。
(4)向恒温恒压的两个密闭容器甲(T℃、P1)、乙(T℃、P2)中,分别充入物质的量均为amol的CO2和H2,若只发生反应Ⅱ,其正反应速率正=k正p(CO2)p(H2),p为气体分压。若甲、乙容器平衡时正反应速率之比甲:乙=16:25,则甲、乙容器的体积之比为______。
14.(2023·山东日照·统考一模)溴代烷的制备,常规工艺分“氧化”和“溴化”两个过程,通常以O2在合适温度下催化氧化HBr制备Br2(g)(溴易液化,注意控制温度和压强),再利用Br2完成溴代过程来制备;新工艺是将烷烃、HBr和O2混合,直接催化“氧化溴化”得到溴代烷。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T K时,部分物质的相对能量如下表:
物质
HBr(g)
(g)
(g)
(g)
相对能量/
x
y
z
w
此温度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4mol HBr(g)和1mol O2(g)发生“氧化”,测得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为60%。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改为绝热状态,平衡时测得放出热量为Q kJ,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_______(填标号)。A. B.
C. D.
(2)“溴化”时容器体积可变。在温度为T K时,向10 L容器中投入初始浓度均为0.1的(g)和(g),发生反应:。保持温度不变,压缩容器体积,测得不同容积下(g)的平衡浓度如下表:
容器体积V/L
10
3
m
0.09
0.25
当容器体积从10 L缩小到3 L时,测得此时容器内仅有四种气态组分,平衡_______移动(填“正向”“逆向”或“不”),m=_______;容器体积缩小到 L时,平衡_______移动(填“正向”“逆向”或“不”)。T K时,此反应在容积为10L和L时化学平衡常数分别为、,则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新工艺中,“氧化溴化”反应: 。反应起始物料n()、n(HBr)、n()分别为2mol、2mol、1mol时,在不同条件下达到平衡,设体系中的物质的量分数为x(),在T为500K下的x()~p、在p为下的如图所示。
a点对应的压强为_______;b点对应的反应条件为_______,此时_______(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15.(2023·山东济宁·统考一模)2022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加快新能源、绿色低碳等前沿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甲烷化是目前研究的热点方向之一,在环境保护方面显示出较大潜力。其主要反应如下:
反应Ⅰ:
反应Ⅱ:
回答下列问题:
(1)在体积相等的多个恒容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1 mol 和4 mol 发生上述反应Ⅰ(忽略反应Ⅱ),在不同温度下反应相同时间,测得、转化率与温度关系如图所示。已知该反应的速率方程为,,其中、为速率常数,只受温度影响。
图中信息可知,代表曲线的是_______(填“MH”或“NG”),反应Ⅰ活化能Ea(正)_______Ea(逆)(填“>”或“<”);c点的K(平衡常数)与Q(浓度商)的等式关系_______(用含、的代数式表示),温度下反应达到平衡,体系压强为p,则_______。
(2)向恒压密闭装置中充入5 mol 和20 mol ,不同温度下同时发生反应Ⅰ和反应Ⅱ,达到平衡时其中两种含碳物质的物质的量与温度T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图中缺少_______(填含碳物质的分子式)物质的量与温度的关系变化曲线,随温度升高该物质的变化趋势为_______,800℃时,的产率为_______。
16.(2023·山东菏泽·统考一模)二氧化碳的排放日益受到环境和能源领域的关法,其综合利用是研究的重要课题。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
反应Ⅰ:
反应Ⅱ:
则反应 _______。
(2)①向体积均为V L的恒压密闭容器中通入1 mol 、3 mol ,分别在0.1MPa和1MPa下发生上述反应Ⅰ和反应Ⅱ,分析温度对平衡体系中、CO、的影响,设这三种气体物质的量分数之和为1,其中CO和的物质的量分数与温度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能判断反应体系达到平衡的是_______(填标号)。
A.的消耗速率和的消耗速率相等
B.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发生变化
C.容器内气体压强不再发生变化
②图中表示1MPa时的物质的量分数随温度变化关系的曲线是_______(填字母),理由是_______;550℃、0.1MPa条件下,t min反应达到平衡,平衡时容器的体积为_______L,反应Ⅱ的_______。(以分压表示,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3)一种从高炉气回收制储氢物质HCOOH的综合利用示意图如图所示:
①某温度下,当吸收池中溶液的pH=8时,此时该溶液中_______[已知:该温度下,]。
②利用电化学原理控制反应条件能将电催化还原为HCOOH,电解过程中还伴随着析氢反应,若生成HCOOH的电解效率为80%,当电路中转移3 mol 时,阴极室溶液的质量增加_______g[B的电解效率]。
17.(2023·山东济南·统考一模)环氧丙醇(GLD)常用作树脂改性剂。在液相有机体系中,可通过碳酸二甲酯(DMC)和丙三醇(GL)制得,体系中同时存在如下反应:
反应Ⅰ:
反应Ⅱ:
反应Ⅲ:
已知:①敞口容器可看成恒压装置,体系压强在反应过程中与大气压(1105Pa)相等;
②反应中产生的物质的量相对于空气中很少,故可忽略不计,空气中的体积分数约为0.04%;
③气体和液体共存于同一体系,如在溶剂E中发生的反应,其平衡常数表达式可表示为(p为气体分压,为液相体系中物质的物质的量分数,)。
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Ⅰ、Ⅱ、Ⅲ的焓变随温度T的变化如图所示。据图判断,表示反应Ⅰ的焓变曲线为_______(填“a”“b”或“c”);反应Ⅱ在_______(填“高温”或“低温”)下可自发进行。
(2)为研究上述反应的平衡关系,向敞口反应容器中加入1.0 mol DMC和1.0 mol GL,控制温度为℃。平衡时,测得液相体系中GLD的物质的量分数,反应Ⅱ的平衡常数Pa,平衡时GLD的产率=_______%,体系放出热量=_______kJ,反应Ⅰ各组分以液相体系中物质的量分数表示的平衡常数_______。同温下,向上述体系中注入惰性四氯化碳稀释,重新达到平衡时,GLD的产率将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GLD与物质的量之比_______。
(3)以W表示体系中加入与反应物物质的量的比值。实验测定W不同时,DMC的平衡转化率和GLD的平衡产率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其中纵坐标表示GLD平衡产率的是图_______(填“甲”或“乙”);W最大的是_______(填“”“”或“”)。图丙为在不同催化剂下反应相同时间。DMC的转化率随温度变化的关系,图丙上的_______(填字母)点可能是甲、乙两图像所测绘时选取的位置。
18.(2023·山东菏泽·校考一模)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可将CO2催化加氢制甲醇。该反应体系中涉及以下两个主要反应:
反应I: CO2(g)+3H2(g)CH3OH(g)+H2O(g) ΔH1=-49kJ/mol
反应II: CO2(g)+H2(g) CO(g)+H2O(g) ΔH2=+41kJ/mol
(1)反应CO(g)+2H2(g) CH3OH(g)的反应热ΔH3=_______。
(2)在密闭容器中,上述反应混合体系建立平衡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增大压强,CO的浓度一定保持不变
B.降低温度,反应II的逆反应速率增大,正反应速率减小
C.增大CH3OH的浓度,反应II的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D.恒温恒容下充入氦气,反应I的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3)不同条件下,相同的时间段内CH3OH的选择性和产率随温度的变化如图。
CH3OH的选择性= 100%
①由图可知,合成甲醇的适宜条件为_______ (填标号)
A.CZT催化剂 B.CZ(Zr-1)T 催化剂 C.230°C D.290 °C
②在230°C以上,升高温度,CO2的平衡转化率增大,但甲醇的产率降低,原因是_______。
(4)恒温恒压密闭容器中,加入2molCO2和4molH2,发生反应I和反应II,反应达平衡时,CO2的转化率为50%,气体体积减小10%,则在达到平衡时, CH3OH的选择性=_______,反应II的平衡常数K=_______。
(5)利用电催化可将CO2同时转化为多种燃料,装置如图:
①铜电极上产生HCOOH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
②若铜电极上只生成5.6gCO,则铜极区溶液质量变化了 _______g。
19.(2023·山东·日照一中校联考模拟预测)随着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确定,含碳化合物的综合利用备受关注。CO2和H2合成甲醇是CO2资源化利用的重要方法。以CO2、H2为原料合成CH3OH涉及的反应如下:
反应Ⅰ:
反应Ⅱ:
反应Ⅲ:
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Ⅰ的=_______;已知由实验测得反应Ⅰ的,(、为速率常数,与温度、催化剂有关)。若平衡后升高温度,则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2)①下列措施一定能使CO2的平衡转化率提高的是_______(填字母)。
A.增大压强 B.升高温度 C.增大H2与CO2的投料比 D.改用更高效的催化剂
②恒温(200℃)恒压条件下,将1mol CO2和1mol H2充入某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时,CO2的转化率为a,CH3OH的物质的量为b mol,则此温度下反应Ⅲ的平衡常数Kx =_______[写出含有a、b的计算式;对于反应为物质的量分数。已知CH3OH的沸点为64.7℃]。其他条件不变,H2起始量增加到3 mol,达平衡时,平衡体系中H2的物质的量分数为_______(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反应Ⅲ可能的反应历程如图所示。
注:方框内包含微粒种类及数目、微粒的相对总能量(括号里的数字或字母,单位:eV)。其中,TS表示过渡态、*表示吸附在催化剂上的微粒。
①反应历程中,生成甲醇的决速步骤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
②相对总能量_______eV(计算结果保留2位小数)。(已知:)
20.(2023·山东·济宁一中校联考模拟预测)氢气在工业上具有重要的应用,从炼钢到食品无处不在,未来随着“碳中和”战略的推进,氢气的使用率必将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1)用H2可以将CO2转化为CH4,该过程中涉及的反应如下。
①CO2(g)+H2(g)CO(g)+H2O(g) △H1=+41kJ•mol-1
②CO2(g)+4H2(g)CH4(g)+2H2O(g) △H2=-205kJ•mol-1
③CO(g)+H2(g)C(s)+H2O(g) △H3=-131kJ•mol-1
④C(s)+2H2O(g)CH4(g)+CO2(g) △H4=-25kJ•mol-1
则反应CO(g)+3H2(g)CH4(g)+H2O(g)的△H=_____,反应③、④的存在会导致甲烷的产率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微观动力学研究表明,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CO(g)+3H2(g)CH4(g)+H2O(g)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吸附在催化剂表面的物质用“*”标注)。
在该反应历程中,最大的能垒E正=_____eV,请写出该步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在一定条件下,向某2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CO2、4molH2,发生反应②,测得反应10min时,不同温度下氢气的转化率如图所示。
①a、b、c三点对应的v(CH4)逆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用a、b、c表示),请解释原因:_____;T2温度下,若起始时容器内的压强为3MPa,前10min内v(H2)=_____MPa•min-1,该温度下反应的Kp=_____(MPa)-2(保留一位小数,Kp为以分压表示的平衡常数,分压=总压×物质的量的分数)。
②已知速率方程v正=k正•p4(H2)•p(CO2)、v逆=k逆•p2(H2O)•p(CH4),k正、k逆只与温度有关。若T2时,k逆=2(MPa)-2•min-1,则该温度下k正=_____(MPa)-4•min-1。
(4)科学家一直研究开发氢能源,我国科学家研发的循环制氢和贮氢的新工艺如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
A.ZnFe2O4中Fe为+6价
B.ZnFe2O4降低了H2O分解的活化能
C.反应2中需要不断地补充ZnO、Fe3O4
D.反应3通入氩气作为保护气是因为氩气的化学性质稳定
E.贮氢过程可表示为3H2+2Mg2Cu=3MgH2+MgCu2
21.(2023·山东·潍坊一中校联考模拟预测)环戊烯()无色液体,主要用作共聚单体、溶剂,也可用于有机合成。在催化剂作用下,可通过环戊二烯()选择性氧化制得,体系中同时存在如下反应:
反应I:(g)+H2(g)(g) △H1=-100.3kJ•mol-1
(g)反应II:(g)+H2(g)(g) △H2=-109.4kJ•mol-1
反应III:(g)+(g)2(g) △H3
已知:选择性=×100%
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III_____(“是”或者“不是”)自发反应。
(2)为研究上述反应的平衡关系,在T℃下,向某密闭容器中加入amol环戊二烯和4molH2,测得平衡时,容器中环戊二烯和环戊烷()的物质的量相等,环戊烯的选择性为80%,此时H2的转化率为_____%,反应III以物质的量分数表示的平衡常数Kx3=_____。
(3)为研究不同温度下催化剂的反应活性,保持其他条件不变,测得在相同时间内,上述反应的转化率和选择性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环戊二烯氢化制环戊烯的最佳温度为_____;30℃以上时,环戊烯的选择性降低的可能原因是_____(填字母)。
A.催化剂活性降低 B.平衡常数变大 C.反应活化能减小
(4)实际生产中采用双环戊二烯()解聚成环戊二烯:(g)2(g) △H>0。若将3mol双环戊二烯通入恒容密闭容器中,分别在T1和T2温度下进行反应。曲线A表示T2温度下n(双环戊二烯)的变化,曲线B表示T1温度下n(环戊二烯)的变化,T2温度下反应到a点恰好达到平衡。
①曲线B在T1温度下恰好达到平衡时的点的坐标为(m,n),则m_____(填“>”、“<”或“=”)2,由图像计算n的取值范围是_____。
②T2温度下,若某时刻容器内气体的压强为起始时的1.5倍,则此时v(正)_____(填“>”、“<”或“=”)v(逆)。
四、工业流程题
22.(2023·山东菏泽·统考一模)五氧化二钒广泛用于冶金、化工等行业,用作合金添加剂、石油精炼用的催化剂等。科研人员研制了一种从废钒催化剂中(含有、、、、等)回收钒的工艺,其主要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滤渣1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填化学式)。
(2)已知有机萃取剂萃取的能力比萃取的能力强。滤液2中的含钒离子为_______(填化学式);实验室进行萃取操作时,需要不时打开分液漏斗活塞放气,正确的放气图示_______(填标号)。
A. B. C.
(3)“酸浸”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反应”时,加入的不宜过量,其原因是_______。
(4)已知溶液中与可相互转化:,且为沉淀,“沉钒”时通入氨气的作用是_______。
(5)该工艺流程中,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有_______。
23.(2023·山东日照·统考一模)一种从含银、铼的废催化剂(含、MgO、、和等)中回收银和铼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高铼酸()是白色片状结晶、微溶于冷水、溶于热水的一元强酸。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I”和“操作II”均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操作x”选用_______结晶(填“蒸发”或“降温”)。
(2)“氧化浸出”时,铼(Re)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将浸出温度控制在70℃,其目的除加快反应速率和减少反应物的分解、挥发外,还有_______。
(3)用石墨电极进行“电沉积银”,所得沉积液可循环到_______中使用(填操作单元名称)。
(4)“氧化浸出”时有AgCl生成,“还原”时,与AgCl反应生成和一种无毒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若生成的AgCl用溶解,则100mL 6 最多能溶解AgCl_______g(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已知:)的平衡常数称为稳定平衡常数,;AgCl的。
24.(2023·山东临沂·统考一模)钪是一种稀土金属元素,在国防、航天、核能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工业上利用固体废料“赤泥”(含FeO、Fe2O3、SiO2、Sc2O3、TiO2等)回收Sc2O3的工艺流程如图。
已知:TiO2难溶于盐酸;Ksp[Fe(OH)3]=1.0×10-38。
回答下列问题:
(1)为提高“酸浸”速率,对“赤泥”的处理方式为_____;滤渣I的主要成分是_____(填化学式)。
(2)“氧化”时加入足量H2O2的目的是______;氧化后溶液中Fe3+浓度为0.001mol•L-1,常温下“调pH”时,若控制pH=3,则Fe3+的去除率为______(忽略调pH前后溶液的体积变化)。
(3)已知25℃时,Kh1(C2O)=a,Kh2(C2O)=b,Ksp[Sc2(C2O4)3]=c。“沉钪”时,发生反应:2Sc3++3H2C2O4Sc2(C2O4)3↓+6H+,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用含a、b、c的代数式表示)。
(4)Sc2(C2O4)3·6H2O在空气中加热分解时,随温度变化如图所示。已知:M[Sc2(C2O4)3·6H2O]=462g·mol-1。
250℃时固体的主要成分是_____(填化学式);550~850℃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5.(2023·山东·日照一中校联考模拟预测)我国冶铅工艺迅猛发展,底吹炉烟灰中除含有主金属铅外,还含有锌、镉(Cd)等有价金属元素,一种对该烟灰中有价金属综合回收工艺研究如下:
已知:Ⅰ.
底吹炉含镉烟灰的主要化学成分
质量分数/%
37.40
15.88
2.51
0.15
0.28
0.15
①As元素以砷酸盐()形式存在;
②Pb元素主要以PbO和PbSO4形式存在,不溶于水;
③Cd元素主要以CdSO4形式存在,CdSO4易溶于水。
Ⅱ.水浸液初始pH=2~3;滤渣①返回冶铅系统;滤渣②主要成分为FeAsO4。
回答下列问题:
(1)为提高“水浸”效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任写一条)。
(2)为提高铅和镉的回收率,需综合分析浸出率、渣含金属、渣率。
温度/℃
浸出率/%
渣含金属
渣率/℃
25
86.06
65.48
55.48
3.27
1.28
67.69
45
84.19
63.95
54.63
3.69
1.33
68.04
65
85.51
62.45
55.63
3.37
1.38
68.30
85
84.15
65.08
54.70
3.82
1.33
65.90
液固比
浸出率/%
渣含金属
渣率/℃
1:1
75.22
54.65
51.26
5.29
1.53
74.39
2:1
80.59
58.62
53.98
4.28
1.47
70.66
3:1
85.51
62.45
55.63
3.37
1.38
68.30
4:1
86.82
65.02
57.06
3.14
1.32
66.52
根据以上实验数据选择合适的液固比和温度:_______,理由:_______。
(3)“中和除砷”阶段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该工序最终需加入试剂①调节溶液pH=5,下列最合适的是_______(填序号)。
A.NaOH B.NH3·H2O C.Zn2O D.H2SO4
(4)“电解”过程中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
26.(2023·山东菏泽·校考一模)钪是一种稀土金属元素,在国防、航天、核能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工业上利用固体废料“赤泥”(含FeO、Fe2O3、SiO2、Sc2O3、TiO2等)回收Sc2O3的工艺流程如图。
已知:TiO2难溶于盐酸;Ksp[Fe(OH)3]=1.0×10−38。
回答下列问题:
(1)为提高“酸浸”速率,对“赤泥”的处理方式为___________;滤渣I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氧化”时加入足量H2O2的目的是___________;氧化后溶液中Fe3+浓度为0.001 mol∙L−1,常温下“调pH”时,若控制pH=3,则Fe3+的去除率为___________(忽略调pH前后溶液的体积变化)。
(3)已知25℃时,Kh1(C2O)=a,Kh2(C2O)=b,Ksp[Sc2(C2O4)3]=c。“沉钪”时,发生反应:2Sc3++3H2C2O4Sc2(C2O4)3↓+6H+,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_(用含a、b、c的代数式表示)。
(4)Sc2(C2O4)3·6H2O在空气中加热至550℃时生成Sc2O3、CO2和H2O,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C
【分析】根据反应机理图示,是反应物,是生成物,其余为中间产物。
【详解】A.根据反应③,X为,是生成物,A错误;
B.根据反应③④,涉及的中间产物中Fe元素化合价相同,B错误;
C.是催化剂,增加的量时,实质是增加的量,催化剂只改变反应速率,不改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C正确;
D.反应③显示其是制备过程的副反应,会生成X(乙醇),因此每消耗1molN2O,制备不了0.5molCH3CHO,D错误;
故选C。
2.C
【详解】A.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均增大即H2S分解的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故A正确;
B.900℃,ts后达平衡,硫化氢的转化率为50%,则氢气的压强为0.5pkPa,则H2的平均生成速率为,故B正确;
C.根据图中曲线分析,升高温度,硫化氢的转化率增大,因此该反应是吸热反应,则正反应的活化能大于逆反应的活化能,而加入Al2O3催化剂使正反应和逆反应活化能都降低,但正反应的活化能仍大于逆反应的活化能,故C错误;
D.催化剂需要适宜温度,在1100℃,曲线II、III重合,说明Al2O3催化剂可能几乎失去活性,故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C。
3.C
【分析】步骤①加水溶解溶液含Fe3+,步骤②Fe3+与结合生成,步骤③发生平衡转化为;
【详解】A.为浅紫色,但溶液I却呈黄色,原因可能是Fe3+发生水解生成红褐色Fe(OH)3,与浅紫色形成混合体系,使溶液呈黄色,A正确;
B.加入NaF后溶液II由红色变为无色,说明转变为,反应更易生成,说明与的配位能力强于,B正确;
C.为了观察到浅紫色,需要除去红褐色,即抑制铁离子的水解,所以可向溶液中加稀硝酸,加稀盐酸会生成黄色的,C错误;
D.向溶液III中加入足量的KSCN固体,可使平衡的Q>,平衡正向移动,溶液可能再次变为红色,D正确;
故选C。
4.C
【详解】A.由题干信息可知,铬与铝性质相似,但活泼性比铝弱,故可用铝热反应制备铬,原理为:2Al+Cr2O3Al2O3+2Cr,A正确;
B.由题干信息可知,铬与铝性质相似,已知常温下铝在浓硝酸、浓硫酸中发生钝化,故常温下铬在浓硝酸中发生钝化,B正确;
C.由题干信息可知,铬与铝性质相似,故蒸发CrCl3溶液时由于CrCl3水解得到Cr(OH)3和HCl,HCl易挥发,促进水解正向进行,故直接蒸发CrCl3溶液不能制备无水CrCl3,C错误;
D.已知碱性条件下,Cr(Ⅲ)可被氧化为Cr(Ⅵ),由+H2O2+2H+可知,则其氧化产物为,D正确;
故答案为:C。
5.C
【详解】A.加入的NaOH与反应(ⅱ)电离产生的发生反应,促使两个平衡不断右移,最终生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正确;
B.当溶液pH=8.8时,,经计算可知,
溶液中,Cr原子总浓度为,根据Cr原子守恒得
,转化可得,B正确;
C.根据题给信息可知溶液显酸性,,温度一定时均为定值,稀释溶液时减小,增大,C错误;
D.由图可知,当溶液pH=9.0时,,因此可忽略溶液中的,即,
反应(ⅱ)的平衡常数,联立两个方程可
得,D正确;
故选C。
6.AB
【分析】方铅矿(主要成分为PbS,含有FeS2等杂质)和MnO2中加入盐酸浸取,盐酸与MnO2、PbS反应生成PbCl2和S,MnO2被还原为Mn2+,加入的NaCl可促进反应PbCl2(s)+2Cl-(aq)(aq)平衡正向移动,使更多的Pb元素存在于溶液中,加入MnO调节溶液pH,使铁离子转化成氢氧化铁沉淀除去,然后过滤得到滤渣2为氢氧化铁沉淀,PbCl2难溶于冷水,将滤液冷水沉降过滤得到PbCl2晶体,之后加入稀硫酸发生沉淀转化,生成硫酸铅晶体,滤液a中主要成分为HCl。
【详解】A.浸取时盐酸与MnO2、PbS反应生成PbCl2和S,MnO2被还原为Mn2+,加入的NaCl可促进反应PbCl2(s)+2Cl-(aq)(aq)平衡正向移动,使更多的Pb元素存在于溶液中,离子方程式为MnO2+PbS+4H++4Cl-=+S+Mn2++2H2O,A错误;
B.PbCl2(s)+2Cl-(aq) (aq)ΔH>0,加入冰水温度降低,化学平衡逆向移动,有利于PbCl2沉淀更完全,B错误;
C.滤液a中主要成分为HCl,经处理后可返回浸取工艺循环利用,C正确;
D.沉淀转化的方程式为PbCl2(s)+(aq)PbSO4(s)+2Cl-(aq),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沉淀转化后c(Cl-)=10mol/L,则沉淀转化后溶液中c()为0.08mol/L,反应生成的PbSO4为5mol,则初始的H2SO4的物质的量至少为5.08mol,浓度不得低于5.08mol/L,D正确;
故答案选AB。
7.(1) 0.01
(2)B
(3)
(4) 升高温度 反应III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副产物增多,丙烯的选择性降低
【详解】(1)已知:
反应I:
反应II:
由盖斯定律可知,I+II得:,反应的焓变等于反应物的键能和减去生成物的键能和,由图表数据可知,;
分析表中数据:要合成得到更多的丙烯,应控制甲醇的最佳分压为0.01MPa,此时丙烯的选择性最高,而副产物乙烯的选择性最低;
(2)温度为500K时,在密闭反应器中加入2mol ,若只发生反应Ⅰ,由于反应为可逆反应不可能进行完全,则体系中的物质的量分数小于;已知:,温度为500K时,,;假设某一时刻,甲醇、甲醚、水的物质的量相等,此时体系中的物质的量分数为,则,反应正向移动,故平衡是体系中的物质的量分数大于;故选B;
(3)在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甲醇,初始压强为,反应达到平衡时压强为;“两步法”中,反应I为气体分子数不变的反应,反应II为气体分子数增加1的反应,则总压强的变化是由反应II引起的,根据化学方程式II体现的关系可知,平衡混合体系中,丙烯的分液为,体积分数为;若平衡时甲醇的转化率为60%,则反应甲醇0.6、平衡是甲醇0.4;平衡时丙烯;则反应II生成水2、消耗甲醚,反应I消耗甲醇[0.6-]=(0.8-0.5)、生成甲醚(0.8-0.5)、水(0.8-0.5),故平衡时甲醚为(0.8-0.5)-=(1.8-1.5)、水为2+(0.8-0.5)=(1.5-1.2),故反应II(OTP)的平衡常数;
(4)要提高丙烯的选择性,可采取的措施是适当升高温度;当温度高于285℃后,丙烯的选择性降低,其原因是反应III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副产物增多,丙烯的选择性降低。
8.(1)
(2) > 含量先增大后减少
(3) < 415.7
(4) 催化剂产生作用需要有氧气参加
【详解】(1)已知:① ;② ;③ ;由盖斯定律可知,(②×2-3×③+①)得到 (×2-3×+)=。
(2)由图可知,含量先增大后减少,说明反应刚开始时反应的程度大于的程度,则速率常数>。
(3)①活化能越小,反应速率越快,则反应I与反应II的活化能:<;反应的平衡常数,当反应达到平衡时, =,则,=,则,则;
②根据已知条件列出“三段式”
达平衡时NO转化率为=x=0.9,转化率为y=0.4,平衡时气体总物质的量为3mol,则平衡时体系总压强为=,混合气体的总体积V=,则的平衡常数415.7。
(4)①5min内,温度从420K升高到580K,NO的转化率由2%上升到59%,此时段内NO的平均反应速率;
②无氧条件下,NO生成的转化率较低,原因可能是催化剂产生作用需要有氧气参加。
9.(1) Ⅱ
(2) 或2.1 后反应Ⅲ逆向进行的程度大
(3)增大浓度可以促使反应②平衡左移;在催化剂表面形成共熔物,减小了催化剂的表面积,减慢了反应①的速率;在催化剂表面形成共熔物,因其显碱性更易吸附有利于,有利于和C在催化剂表面的反应
(4)、、或
【详解】(1)反应I、Ⅱ的熵均增大,且自发均需高温条件,所以反应I、Ⅱ的正反应均为吸热反应,且反应Ⅱ的∆S更大,则∆H更大,故图中a点代表的是反应Ⅱ;反应I:;
反应Ⅱ:;
反应III的∆H3=(∆H1-∆H2)÷2=[+247KJ/mol-(+329KJ/mol)]÷2=+41KJ/mol;
(2)开始时向容器中加入3molCO2和1molCH4,据图可知900℃时容器中n(CO)=n(CO2)=1.85mol;n(H2)=0.95mol;根据C元素守恒,体系中CH4的物质的量:n(CH4)=1mol+3mol-1.85mol-1.85mol=0.3mol,根据H元素守恒,体系中n(H2O)=(1mol×4-0.95mol×2-0.3mol×4)÷2=0.45mol,体系中CH4的物质的量分数为:;反应体系的总物质的量n=1.85mol×2+0.95mol+0.45mol+0.3mol=5.4mol,反应Ⅲ的平衡常数:;反应Ⅲ为吸热反应,900K后升温逆向进行的程度大;
(3)增大浓度可以促使反应②平衡左移;在催化剂表面形成共熔物,减小了催化剂的表面积,减慢了反应①的速率;在催化剂表面形成共熔物,因其显碱性更易吸附有利于,有利于和C在催化剂表面的反应;
(4)结合催化机理如图3所示,每一步的反应分别为:、、或。
10.(1) -165 减小 大于 1.5×105
(2) 逆向移动 增大 不变
【详解】(1)①△H1=(-75 kJ·mol-1)+2×(-242kJ·mol-1) -(-394 kJ·mol-1) = -165 kJ·mol-1;△H2=(-111 kJ·mol-1)+ (-242kJ·mol-1) -(-394 kJ·mol-1) = +41 kJ·mol-1;由盖斯定律可知,I- II得:3H2(g)+CO(g)⇌CH4(g)+H2O(g),△H=-206 kJ·mol-1,其平衡常数,反应为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平衡逆向进行,平衡常数变小;
②由图可知,A点温度更高、压强更大,则平衡时A点的正逆反应速率更快,则速率:vA(正)大于B(逆);
假设氢气、二氧化碳投料分别为3mol、1mol,且C点CH4与CO的分压相同,则:
此时,反应后总的物质的量为(4-2a)mol;已知x(CH4)=0.1、压强为5×105Pa,则,,总的物质的量、水的物质的量为,则p(H2O)= ;
平衡时氢气、二氧化碳、甲烷、水分别为、、、,其物质的量分数分别为0.4、0.1、0.1、0.3,则反应I以物质的量分数表示的平衡常数KxI=;
(2)恒压、750℃时,过程II平衡后通入He,相当于增大容器体积,导致反应i逆向移动,使得二氧化碳增多,进而导致反应iii的化学平衡将逆向移动;反应i为气体分子数减小的反应、反应ii、iii为气体分子数不变的反应,故达到重新平衡时,n(CO2) 仍然增大;反应iii为气体分子数不变的反应,且反应物中只有一氧化碳为气体,其平衡常数只受温度影响,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则新平衡时p(CO)不变。
11.(1)3-羟基丙酸乙酯
(2) 脱水和腈化反应均为吸热反应,最高点前脱水进行程度大,最高点后腈化进行程度大 减小反应体系的分压,促进平衡正向移动
(3) b c
【分析】有机物系统命名法步骤:1、选主链:找出最长的①最长-选最长碳链为主链;②最多-遇等长碳链时,支链最多为主链;③最近-离支链最近一端编号;④最小-支链编号之和最小(两端等距又同基,支链编号之和最小);⑤最简-两不同取代基距离主链两端等距离时,从简单取代基开始编号;如取代基不同,就把简单的写在前面,复杂的写在后面;⑥含有官能团的有机物命名时,要选含官能团的最长碳链作为主链,并表示出官能团的位置,官能团的位次最小。
【详解】(1)由结构可知,名称为3-羟基丙酸乙酯;
(2)①脱水和腈化反应焓变均大于零,均为吸热反应,随着温度的升高,最高点前脱水进行程度大,最高点后腈化进行程度大,导致平衡的物质的量分数先增大后减小;
②有催化剂、压强为的恒压密闭容器中按体积比充入和,由图可知,a点只发生反应,假设充入A物质2mol,此时生成AB物质的量分数相等,则此时A、B、水均为1mol,总的物质的量为18mol,a点对应反应的压强平衡常数;
③反应为气体分子数增加的反应,在实际生产中,充入一定量(不参与反应) 可以减小反应体系的分压,促进平衡正向移动,可以提高丙烯腈的平衡产率;
(3)①恒温恒容条件下,向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B和,首先生成M,M又转化为C和,则B浓度一直减小,M先增大后减小,C一直增大,结合图像可知,在时刻M达到最大值,之后M减小,结合方程式系数可知,生成C的速率等于反应BM的速率之和,故之后,反应速率、、的定量关系为;
②,则斜率可以体现反应的活化能,斜率越大活化能越大,结合图乙,反应ⅰ、ⅱ正反应的活化能、的大小关系为b.前者小于后者;题干中物的判断反应中物质的能量关系,不能判断反应ⅰ、ⅱ的、的大小关系,故选c。
12.(1)d
(2) 温度高于600℃时,丙烷中C-C键比C-H键更容易断裂,导致副反应更容易发生 80% 1 120
(3)反应体系都是气体分子数增加的反应,恒压充入惰性气体,降低丙烯、氢气等气体的分压,利于平衡正向移动
【详解】(1)由盖斯定律可知,Ⅱ-Ⅲ得反应:,故=124.2kJ·moL⁻¹;反应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平衡常数变大,故选d。
(2)①已知,温度高于600℃时,C-C键比C-H键更容易断裂;温度高于600℃时,丙烷中C-C键比C-H键更容易断裂,导致副反应更容易发生,使得丙烯的选择性降低幅度增大;
②580℃,min时,反应体系达到平衡,由图可知,丙烯收率为60%,则平衡时丙烯为0.6mol,设有a mol C3H8裂解为C3H6和H2,有b mol C3H8裂解为CH4、C2H2和H2,由三段式可知:
此时丙烯选择性为75%,则,解得a+b=0.8mol,故丙烷的平衡转化率为;此时平衡是丙烷、丙烯、氢气、甲烷、乙炔分别为0.2mol、0.6mol、0.8mol、0.2mol、0.2mol,总的物质的量为2mol,则kPa·min⁻¹;反应Ⅰ的压强平衡常数kPa;
(3)反应体系都是气体分子数增加的反应,恒压充入惰性气体,降低丙烯、氢气等气体的分压,利于平衡正向移动,故利于提高丙烷的转化率。
13.(1)+41.2
(2) n 0.10 20
(3) 主反应放热,副反应吸热,升温使主反应平衡逆向移动程度大于副反应平衡正向移动程度,因而使CO2转化率和甲醇选择性下降 气体流速过大,使得气体在容器中未能充分反应,还未达到化学平衡就被排出,导致CO2的转化率降低
(4)5:4
【详解】(1)已知25℃和101kPa下,H2(g)、CO(g)的燃烧热分别为285.8kJ•mol-1、283.0kJ•mol-1,即反应①H2(g)+O2(g)=H2O(l) =-285.8kJ/mol,反应②CO(g
)+ O2(g)=CO2(g)=-283.0kJ/mol,③H2O(l)=H2O(g) △H=+44kJ•mol-1,则①-②+③得反应IICO2(g)+H2(g)CO(g)+H2O(g),根据盖斯定律可知,△H2=(-285.8kJ/mol)-( -283.0kJ/mol)+( +44kJ•mol-1)=+41.2kJ•mol-1,故答案为:+41.2;
(2)①由(1)反析结合题干信息可知,反应I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则平衡常数减小,而反应Ⅱ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则平衡常数增大,即反应I的lnKp随着的增大,即随着T的降低而增大,反应Ⅱ的lnKp随着的增大,即随着T的降低而减小,结合题干图示可知,反应Ⅱ对应图1中n,A点对应温度下体系达到平衡时CO2的转化率为80%,根据三段式分析:、,图中A点反应Ⅱ的平衡常数lnKp=1,即Kp=1.00,则有=1.0,解得x=0.5mol,故有反应Ⅰ的Kp==0.10kPa-2,故答案为:n;0.10;
②通过调整温度可调控平衡时的值,B点对应温度下,反应I和反应Ⅱ的压力平衡常数相等,即,即得p2(H2)=,平衡时=400,则p(H2)=20kPa,故答案为:20;
(3)CO2催化加氢制甲醇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甲醇选择性降低,二氧化碳转化率降低,竞争反应CO2(g)+H2(g)CO(g)+H2O(g)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二氧化碳转化率升高,但升高温度使CO2催化加氢制甲醇平衡逆向移动程度大于竞争反应CO2(g)+H2(g)CO(g)+H2O(g)平衡正向移动程度,因而使CO2转化率和甲醇选择性下降,若气体流速过大,使得气体在容器中未能充分反应,还未达到化学平衡就被排出,从而CO2的转化率降低, 故答案为:主反应放热,副反应吸热,升温使主反应平衡逆向移动程度大于副反应平衡正向移动程度,因而使CO2转化率和甲醇选择性下降;气体流速过大,使得气体在容器中未能充分反应,还未达到化学平衡就被排出,导致CO2的转化率降低;
(4)对于反应Ⅱ,由于两个体系的反应温度相同,压强不同,但压强不影响平衡移动,因此平衡时两个体系中CO2和氢气的物质的量均为amol相同,速率之比等于CO2的分压平方之比,而压强之比等于容器体积之反比,因此体积之比为5:4,故答案为:5:4。
14.(1)C
(2) 不 0.027 逆向 大于
(3) 500K、 65.2%或者0.652
【详解】(1)由题干表中数据可知,4HBr(g)+O2(g)=2Br2(g)+2H2O(g) =(2z+2w-4x-y)kJ/mol,此温度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4mol HBr(g)和1mol O2(g)发生“氧化”,测得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为60%,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改为绝热状态,随着反应进行容器温度升高,平衡逆向移动,则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小于60%,故平衡时测得放出热量为Q kJ,则,故答案为:C;
(2)根据反应方程式可知,当当容器体积从10 L缩小到3 L时,测得此时容器内仅有四种气态组分,反应前后气体的体积不变,即改变容器体积即改变压强,平衡不移动,m==0.027,;容器体积缩小到 L时,若平衡不移动,则平衡时c(CH3Br)==0.27mol/L,而实际为0.25mol/L,说明平衡逆向移动,T K时,此反应在容积为10L和L时化学平衡常数分别为、,由三段式分析10V0时,,K1==0.14,V0时,由于压强增大,Br2蒸气变为液体,导致平衡逆向移动,此时,K2==0.083,则大于,故答案为:不;0.027;逆向;大于;
(3)由题干反应方程式可知,恒温恒容下,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即x()随着压强增大而增大,故图像中曲线b为恒温在500K下随压强增大的曲线,而恒温恒压下,随着温度的升高,平衡逆向移动,即x()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题干图像中曲线a为下随着温度升高而改变的曲线,b点对应的条件为500K、,b点时x()=0.30,根据三段式分析可知,,则有:=0.30,解得x=mol,故b点=65.2%,故答案为:;500K、;65.2%或者0.652。
15.(1) NG <
(2) CO2 先升高后降低 76%
【详解】(1)图中信息可知,温度越高,则越小,MH和NG是与温度关系,abc是转化率与温度关系,从后往前看,温度升高,从b到a氢气转化率降低,说明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逆向是吸热反应,则升高温度时逆反应速率增大程度大于正反应速率增大程度即大于,则代表曲线的是NG;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反应Ⅰ活化能Ea(正)
16.(1)+206.1
(2) B a 温度升高,反应Ⅰ向逆反应方向移动,甲烷的物质的量分数降低;压强增大,反应Ⅰ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甲烷的物质的量分数增大 0.75V 1
(3) 4 55.2
【详解】(1)反应Ⅰ: ;反应Ⅱ: ;反应Ⅱ-反应Ⅰ可得,所以;故答案为+206.1。
(2)①A.反应Ⅰ+反应Ⅱ可得总反应方程式为,和的系数不同,所以的消耗速率和的消耗速率相等不能说明达到平衡,故A不符合题意;
B.和在恒压密闭容器中反应,且反应为气体分数该变的反应,所以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发生变化可以说明达到平衡,故B符合题意;
C.和在恒压密闭容器中反应,容器内气体压强不再发生变化不能说明达到平衡,故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选B。
②反应Ⅰ正反应放热,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CH4百分含量减小,所以a、c表示CH4物质的量分数随温度变化关系,增大压强,反应Ⅰ正向移动,CH4物质的量分数增大,所以表示1MPa时CH4物质的量分数随温度变化关系的曲线是a;所以b和c分别为0.1MPa时CO和CH4物质的量分数随温度变化关系的曲线。在550℃条件下,t min反应达到平衡,设反应生成了xmolCH4,则可知生成了0.4xmolCO,反应消耗了1-1.4xmolCO2,根据三种气体的关系可得= 0.5,解的x=0.5,所以达到平衡时,整个体系中含有0.3molCO2,0.5molCH4,0.2molCO,0.8molH2,1.2molH2O,所以平衡时容器的体积为=0.75V。因为反应Ⅱ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计量系数相等,所以反应Ⅱ的Kp==1。
(3)①已知该温度下,;,所以;故答案为4。
②生成HCOOH的电解效率为80%,当电路中转移3 mol 时,由B的电解效率可知,,阴极室发生反应为和2H++2e-=H2↑,消耗的H+会由阳极室的H+通过质子膜从而补充到阴极室,所以阴极室溶液的质量增加为,故答案为55.2。
17.(1) c 高温
(2) 25 3.68 0.4 增大 1∶4
(3) 乙 W1 bd
【详解】(1)根据盖斯定律,Ⅰ+Ⅱ=Ⅲ,即,因为、、,结合题图可知,同温时,曲线b对应的焓变数据为曲线a、c对应之和,所以曲线a代表反应Ⅱ,曲线b代表Ⅲ,曲线c代表反应Ⅰ。反应Ⅱ为,反应自发进行的条件是,所以在高温下可自发进行,故答案为:c;高温;
(2)令=R,由题意可知Pa,由已知:反应中产生的物质的量相对于空气中很少,故可忽略不计,空气中的体积分数约为0.04%,则p(CO2)=1105Pa0.04%=40Pa,代入上式,解得=1,即平衡时GLD与R的物质的量相等;设平衡时GLD和R的物质的量为x,则转化的DMC、GL的物质的量均为2x,剩余的物质的量为(1-2x),生成的CH3OH的物质的量为4x,平衡时液相体系中总的物质的量为:(1-2x)+ (1-2x)+4x+x+x=2+2x,已知,则,解得x=0.25,平衡时GLD的产率==25%;由小问1分析可知,曲线c代表反应Ⅰ,反应放热=5.9kJ,曲线a代表反应Ⅱ,反应吸热=2.22kJ,则体系放出热量=5.9kJ-2.22kJ=3.68kJ。反应Ⅰ各组分平衡时的物质的量分数分别为x(DMC)=x(GL)==0.2,x(R)= =0.1,x(CH3OH)= =0.4,以液相体系中物质的量分数表示的平衡常数==0.4。同温下,加入惰性四氯化碳稀释,反应物和产物浓度均降低,则反应向总物质的量浓度增大的方向移动,即正反应方向,GLD的产率将增大;GLD与物质的量之比0.25:1=1:4;故答案为:25;3.68;0.4;增大;1∶4;
(3)反应Ⅰ是放热反应,反应Ⅱ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反应Ⅰ逆向移动,而反应Ⅱ正向移动,DMC的平衡转化率降低,因此图甲表示DMC的平衡转化率,图乙表示GLD的平衡产率;由小问2分析可知,同温下,加入惰性四氯化碳稀释,GLD的产率增大,即W越大,GLD的产率增大,由图可知,W最大的是W1;甲、乙两图像所测绘时选取的位置均为平衡状态,而图丙中,DMC的转化率达到最大时,才达到平衡状态,后随温度升高,平衡逆向移动,转化率减小,各点都处于平衡状态,所以a、c没有达到平衡状态,b、d处于平衡状态,符合题意;故答案为:乙;W1;bd。
18.(1)-90kJ/mol
(2)C
(3) BC 230°C以上,温度升高,反应I的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反应II的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但温度对反应II的平衡影响更大
(4) 30%
(5) CO2+2e- +2H+ =HCOOH 3.6
【详解】(1);
(2)A.增大压强,反应II平衡不移动,反应I平衡正向移动导致二氧化碳浓度增大,从而使反应II平衡正向移动,一氧化碳浓度增大,A错误;
B.降低温度,反应II的正、逆反应速率均减小,B错误;
C.增大甲醇浓度,使反应I逆向移动,二氧化碳浓度增大,反应II正向移动,C正确;
D.恒温恒容下通入氦气,对于反应I来说各物质浓均不变,平衡不移动,D错误;
故选C。
(3)由图可知在相同温度下CZ(Zr-I)T催化剂对甲醇的选择性更高,温度为230oC时甲醇的产率最高,故合成甲醇的适宜条件选BC;
在230°C以上,升高温度,反应I为放热反应,平衡逆向移动,甲醇的产率降低;反应II为吸热反应,平衡正向移动,CO2的平衡转化率增大;升高温度对反应II的影响更大,导致CO2的平衡转化率增大,甲醇的产率降低;
(4)设反应I中二氧化碳转化了xmol,反应II中二氧化碳转化了ymol,可列出三段式:
反应达平衡时,CO2的转化率为50%,即x+y=1,气体体积减小10%,即平衡时气体的物质的量比原来少了10%,即,解得x=0.3,y=0.7,在达到平衡时, CH3OH的选择性:; 平衡时反应II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为:
,
设容器的体积为VL,平衡常数。
(5)该装置为电解池,Pt为阳极,Cu为阴极。铜电极上为二氧化碳得电子被还原,制备甲酸的电极反应式为:;铜电极上只生成5.6gCO时,电极反应为,即CO2变成CO,溶液增加质量为氧原子质量。生成5.6gCO时,增加氧原子质量为:,该电解池装置用了阳离子交换膜,同时会有氢离子迁移到铜极区,增加的氢离子质量为:,共增重3.6g。
19.(1) +41.0 减小
(2) AC 0.56
(3) 或 -0.51
【详解】(1)根据盖斯定律,由Ⅲ-Ⅱ可得
;反应Ⅰ属于吸热反应,反应Ⅰ达平衡时,升温,平衡正向移动,K增大,则减小;
(2)①A.Ⅲ为气体分子总数减小的反应,加压能使平衡正向移动,从而提高的平衡转化率,A正确;
B.反应Ⅰ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反应Ⅲ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的平衡转化率不一定升高,B错误;
C.增大与的投料比有利于提高的平衡转化率,C正确;
D.催剂不能改变平衡转化率,D错误;
故选AC;
②200 ℃时是气态,1 mol 和1mol H2充入密闭容器中,平衡时的转化率为a,则消耗,剩余,的物质的量为,根据碳原子守恒,生成CO的物质的量为,消耗,剩余,生成,此时平衡体系中含有和,则反应Ⅲ的;其他条件不变,H2起始量增加到3 mol,达平衡时,则平衡时
的物质的量分别为0.5 mol、1.9 mol、0.5 mol、0.2 mol、0.3 mol,平衡体系中H2的物质的量分数为1.9/3.4=0.56;
(3)①决速步骤指反应历程中反应速率最慢的反应。反应速率快慢由反应的活化能决定,活化能越大,反应速率越慢。仔细观察并估算表中数据,找到活化能(过渡态与起始态能量差)最大的反应步骤为,
;
②反应Ⅲ的,指的是和的总能量与和的总能量之差为49 kJ,而反应历程图中的E表示的是1个分子和1个分子的相对总能量与1个分子和3个分子的相对总能量之差(单位为eV),且将起点的相对总能量设定为0,所以作如下换算即可方便求得相对总能量。
20.(1) -246kJ•mol-1 减小
(2) 1.35 CH3*+H*=CH4*
(3) c>b>a 温度越高,浓度越大,则速率越大,由于转化率c>b>a,故甲烷的浓度c>b>a,且对应温度c>b>a,综上所述,v(CH4)逆由大到小顺序为c>b>a 0.16 16.7 33.4
(4)DE
【详解】(1)由盖斯定律可知,由反应“②—①”可得目标方程式,,反应③中碳元素转化为碳单质,反应④中碳单质转化为甲烷和二氧化碳,故反应③、④的存在会导致甲烷的产率减小。
(2)该反应历程中最大的能垒为,该步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①反应速率与温度和浓度等有关,温度越高,浓度越大,则速率越大,c点甲烷的浓度大、温度高,故v(CH4)逆最大,其次为b点,最小的为a点的v(CH4)逆;初始总压为3MPa,其中氢气的分压为2MPa,T2温度下H2的转化率为80%,故10min时;根据题意可知T2时为平衡态,设反应后的压强为P总,可得:,恒容条件下,气体的压强比等于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则,解得,
平衡时各组分的物质的量分数分别为、、、,则平衡分压为0.6Mpa、0.4Mpa、0.4Mpa、0.8Mpa,。
②由,故。
(4)A.中Fe为+3价,A错误;
B. 由图可知在制氢过程中、为催化剂,为中间产物,ZnFe2O4不能降低了H2O分解的活化能,B错误;
C. 、为催化剂,理论上不需要补充、,C错误;
D.反应3通入氩气作为保护气是因为氩气的化学性质稳定,D正确;
E. 由图所示贮氢过程可表示为3H2+2Mg2Cu=3MgH2+MgCu2,E正确;
答案选DE。
21.(1)不是
(2) 25a 16
(3) 30℃ A
(4) < 4.8<n<6 >
【详解】(1)反应Ⅲ=反应Ⅰ-反应Ⅱ,ΔH3=ΔH1-ΔH2=[-100.3-(-109.4)]kJ·mol-1=+9.1kJ·mol-1,△H3大于零,熵变小于零,自由能大于零,非自发,答案为:不是;
(2)设平衡时容器中的环戊二烯和环戊烷的物质的量为xmol,则反应中消耗的环戊二烯的物质的量为(a-x)mol,因为环戊烯的选择性为80%,所以环戊烯的物质的量为,根据碳原子守恒可得,解得,所以H2的转化率为;平衡时容器内环戊二烯和环戊烷的物质的量均为,环戊烯的物质的量为,则环戊二烯、环戊烷、环戍烯的物质的量分数分别为、、,则;故答案为:25a;16;
(3)根据图象可知,该体系温度为30℃左右时,环戊烯的选择性和环戊二烯的转化率都很高,因此最佳温度为30℃;
A.催化剂的活性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最大,高于或低于这个温度范围,催化剂的活性降低,导致选择性降低,A正确;
B.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移动无影响, B错误;
C.使用催化剂,降低反应活化能,催化剂的活性降低,活化能应增大,C错误;
故选A
故答案为:30;A;
(4)①根据图象可知,相同时间段内,环戊二烯表示的反应速率大于双环戊二烯表示的反应速率,因此T1>T2,温度高,反应速率快,达到平衡时所用的时间短,即m<2;在T2温度下,达到平衡,消耗双环戊二烯的物质的量为(3-0.6)mol=2.4mol,此时生成环戊二烯的物质的量为2.4×2mol=4.8mol,因为T1>T2,该反应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n>4.8mol,假设双环戊二烯全部反应,则生成环戊二烯的物质的量为6mol,但该反应为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到底,因此n<6mol,综上所述,得出n的范围为4.8<n<6;故答案为<,4.8<n<6;
②由①的分析可知,T2温度下,达到平衡时,生成环戊二烯的物质的量为4.8mol,容器内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为0.6mol+4.8mol=5.4mol,相同条件下,压强之比等于气体物质的量的之比,则平衡时,容器内的气体压强为起始时容器内压强的1.8倍,该反应为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由于1.8>1.5,当容器内气体的压强为起始时的1.5倍时,反应正向进行,即v(正)>v(逆);故答案为:>。
22.(1)SiO2
(2) C
(3) 过量的将氧化,影响萃取,造成损失
(4)使正向移动,将转化为,同时增大浓度,使逆向移动使NH4VO3尽可能沉淀析出
(5)有机物(有机萃取剂)、NH3和H2O
【分析】从废钒催化剂中回收,由流程可知,“酸浸”时转化为,转成VO2+,FeSO4可使转化为VO2+,氧化铁、氧化铝均转化为金属阳离子,只有SiO2不溶,则过滤得到的滤渣1为SiO2,滤液中加过氧化氢将Fe2+氧化,再加KOH时,铁离子、铝离子转化为Fe(OH)3、Al(OH)3沉淀,同时中和硫酸,过滤得到的滤渣2为Fe(OH)3、Al(OH)3,滤液2萃取、分液,水相中蒸发结晶分离出硫酸钾,有机相1反萃取分离出有机萃取剂,水相含VO2+,氧化时发生3H2O+ClO+6VO2+=6+Cl−+6H+,溶液中与可相互转化:+H2O+2H+,“沉钒”得到偏钒酸铵(NH4VO3)沉淀,“煅烧”时分解生成V2O5,以此来解答。
【详解】(1)据分析可知,渣1的主要成分是SiO2,故答案为SiO2。
(2)已知有机萃取剂萃取的能力比萃取的能力强,且根据流程分析可知,滤液2中的含钒离子为;分液漏斗活塞放气时从下口放弃,所以正确的放气图示为C,故答案为;C。
(3)“酸浸”时转成VO2+,发生反应的离子反应为;“反应”时,加入的不宜过量,过量的将氧化,影响萃取,造成损失;故答案为;过量的将氧化,影响萃取,造成损失。
(4)溶液中存在平衡,通入氨气,使溶液中OH−浓度增大,消耗了H+,该平衡正移,从而使尽可能都转化为,另外溶液中存在平衡,通入氨气,使溶液中浓度增大,该平衡逆移,从而使NH4VO3尽可能沉淀析出,则目的为使正向移动,将转化为,故答案为使正向移动,将转化为,同时增大浓度,使逆向移动使NH4VO3尽可能沉淀析出。
(5)NH3和H2O可循环使用,“萃取”和“反萃取”时,有机萃取剂也可循环使用,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有有机物(有机萃取剂)、NH3和H2O,故答案为有机物(有机萃取剂)、NH3和H2O。
【点睛】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离提纯实验,为高频考点,把握制备流程、发生的反应、物质的性质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元素化合物知识与实验的结合,题目难度中等。
23.(1) 分液漏斗和烧杯 降温
(2) 2Re+7H2O2=2ReO+6H2O+2H+ 溶解高铼酸
(3)酸溶
(4) 4AgC1+5=4Ag↓+N2↑+4+5H2O 7.18g
【分析】含银、铼的废催化剂(含、MgO、、和等),稀盐酸条件下双氧水溶解废催化剂中的铼生成高铼酸,、、MgO和Fe2O3也被溶解转化为对应价态的金属阳离子进入浸液,用树脂进行萃取分液分离金属离子和高铼酸,再用氨水萃取获得高铼酸铵。Ag和SiO2为浸渣,加入还原获得银,酸溶后分离二氧化硅,再经过电沉积后获得Ag,副产物中含有稀硝酸,可重复使用。
【详解】(1)“操作I”和“操作II”是萃取分液,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是分液漏斗和烧杯;铵盐受热容易分解,故“操作x”选用降温结晶;
(2)“氧化浸出”时,铼(Re)被双氧水氧化生成高铼酸,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Re+7H2O2=2ReO+6H2O+2H+;高铼酸()是白色片状结晶、微溶于冷水、溶于热水的一元强酸。将浸出温度控制在70℃,其目的除加快反应速率和减少反应物的分解、挥发外,还有使高铼酸溶解的目的;
(3)滤液主要含硝酸银,通过电解得纯银,副产物中含有稀硝酸,可重复使用到酸溶过程;
(4)“还原”时,与AgCl反应生成和一种无毒气体氮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AgC1+5=4Ag↓+N2↑+4+5H2O;
已知:①) ;
②AgCl(s)Ag+(aq)+Cl-(aq) ;
①+②可得AgCl(s)+2NH3(aq)[Ag(NH3)2]+(aq)+Cl-(aq) 。设100mL 6 最多能溶解AgCl的物质的量为nmol;
n(AgCl)=0.05mol,m(AgCl)=0.05mol143.5g/mol7.18g。
24.(1) 将“赤泥”粉碎 SiO2、TiO2
(2) 将Fe2+氧化为Fe3+便于后续调节pH来除去Fe3+ 99%
(3)
(4) Sc2(C2O4)3·H2O 2Sc2(C2O4)3+3O22Sc2O3+12CO2
【分析】本工艺流程题是从固体废料“赤泥”里回收Sc2O3,由题干流程图结合题干已知信息可知,“熔炼” 时主要是将Fe2O3、SiO2分别还原为Fe和Si,并将大部分Fe和Si转化为熔融物分离出来,则固体为Sc2O3、TiO2和少量的Fe、S等,加入盐酸后将Fe转化为 Fe2+、Sc2O3转化为Sc3+、过滤的滤渣主要成分为TiO2、S和C,滤液中加入H2O2将Fe2+氧化为Fe3+便于后续调节pH来除去Fe3+,过滤得固体沉淀物为Fe(OH)3沉淀,向滤液中加入草酸,得到草酸钪晶体,过滤洗涤干燥后,在空气中加热可得Sc2O3固体,据此分析解题。
【详解】(1)将“赤泥”粉碎,可增大其与酸的接触面积,加快化学反应速率,故“酸浸”前对“赤泥”的处理方式为将“赤泥”粉碎;“赤泥”含有Fe2O3、SiO2、Sc2O3、TiO2等,用盐酸酸浸时,SiO2、TiO2难溶于盐酸,故滤渣1的主要成分为SiO2、TiO2;
(2)由分析可知,氧化时,加入H2O2将Fe2+氧化为Fe3+便于后续调节pH来除去Fe3+;当pH=3时,溶液中氢氧根离子的浓度=10-11mol/L,此时三价铁的浓度=,则Fe3+的去除率=;
(3)已知25℃时,Kh1(C2O)=a,Kh2(C2O)=b,Ksp[Sc2(C2O4)3]=c,则反应2Sc3++3H2C2O4=Sc2(C2O4)3+6H+的平衡常数K=;
(4)设有1mol草酸钪晶体(462g)在空气中受热,250℃时,剩余固体质量为462g´80.5%=371.91g,失水重量为462g-371.91g=90.09g≈90g,即250℃时,1mol晶体失去5mol水,则此时晶体的主要成分是Sc2(C2O4)3·H2O;550℃时,剩余固体质量为462g´76.6%=353.89g,相比于250℃时的剩余固体质量,250~550℃,失水重量为371.91g-353.89g=18.02g≈18g,则250~550℃,1mol Sc2(C2O4)3·H2O失去1mol水变为1mol Sc2(C2O4)3;850℃时,剩余固体质量为462g´29.8%=137.68g≈138g,由于M(Sc2O3)=138g/mol,故可知550~850℃,1mol Sc2(C2O4)3分解产生1mol Sc2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Sc2(C2O4)3+3O22Sc2O3+12CO2。
25.(1)适当提高温度,搅拌
(2) 3:1、25 ℃ 液固比为3:1时镉的浸出率比较高,同时渣率较高、且渣含金属中铅的含量较高;温度变化对回收率影响不大,常温浸出有利于节约能源
(3) C
(4)=
【分析】由已知I可知,氧化锌烟灰经水浸、过滤,滤渣是PbO和PbSO4,滤液中含锌、铜、镉、砷元素;经过中和除砷,,砷元素转化为沉淀除去,同时也将铜元素转化为氢氧化铜沉淀除去;过滤后加入锌粉还原,可将镉元素分别转化为高品位海绵镉和低品位海绵镉,滤液主要含有 ,电解可生成高纯度锌。
【详解】(1)可以通过适当提高温度、搅拌等操作提高“水浸”效率。
(2)渣含金属与渣率的乘积即为渣中所含金属的量,据信息Ⅱ可知铅元素以滤渣的形式回收,即铅的浸出率要低,渣含金属与渣率的乘积要高,据流程中物质流向分析,镉要进入溶液,故其浸出率要高。温度变化对二者回收率影响不大,考虑能源节约,选择常温(25 ℃);由几组液固比对比可知液固比由3:1改为4:1,Cd的浸出率增加很小,Pd的渣含金属与渣率的乘积相差也很小,故选液固比3:1。
(3)由信息Ⅱ知,滤渣②的主要成分为FeAsO4,“中和除砷”阶段溶液显酸性,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为不引入杂质选择试剂ZnO来调节溶液pH。
(4)“电解”制锌时,锌离子得电子生成Zn,故阴极的电极反应式:=。
26.(1) 将“赤泥”粉碎 SiO2、TiO2
(2) 将Fe2+氧化为Fe3+便于后续调节pH来除去Fe3+ 99%
(3)
(4)2Sc2(C2O4)3·6H2O+3O22Sc2O3+12CO2+12H2O
【分析】“赤泥”含有FeO、Fe2O3、SiO2、Sc2O3、TiO2等,用盐酸酸浸时,SiO2、TiO2难溶于盐酸,FeO、Fe2O3、Sc2O3与盐酸反应生成 Fe2+、Fe3+、Sc3+,过滤的滤渣主要成分为SiO2、TiO2,滤液中加入H2O2将Fe2+氧化为Fe3+便于后续调节pH来除去Fe3+,加氨水调节pH值沉淀铁离子,过滤得固体沉淀物为Fe(OH)3沉淀,向滤液中加入草酸,得到草酸钪晶体,过滤洗涤干燥后,在空气中加热可得Sc2O3固体。
【详解】(1)将“赤泥”粉碎,可增大其与酸的接触面积,加快化学反应速率,故“酸浸”前对“赤泥”的处理方式为将“赤泥”粉碎;“赤泥”含有FeO、Fe2O3、SiO2、Sc2O3、TiO2等,用盐酸酸浸时,SiO2、TiO2难溶于盐酸,故滤渣1的主要成分为SiO2、TiO2;故答案为:将“赤泥”粉碎;SiO2、TiO2。
(2)由分析可知,氧化时,加入H2O2将Fe2+氧化为Fe3+便于后续调节pH来除去Fe3+;当pH=3时,溶液中氢氧根离子的浓度c(OH-)=10−11 mol∙L−1,此时三价铁的浓度为,则Fe3+的去除率为;故答案为:将Fe2+氧化为Fe3+便于后续调节pH来除去Fe3+;99%。
(3)已知25℃时,Kh1(C2O)=a,Kh2(C2O)=b,Ksp[Sc2(C2O4)3]=c,则反应2Sc3++3H2C2O4=Sc2(C2O4)3+6H+的平衡常数;故答案为:。
(4)Sc2(C2O4)3·6H2O在空气中加热至550℃时生成Sc2O3、CO2和H2O,草酸根被氧化为二氧化碳,说明氧气参与反应,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Sc2(C2O4)3·6H2O+3O22Sc2O3+12CO2+12H2O;故答案为:2Sc2(C2O4)3·6H2O+3O22Sc2O3+12CO2+12H2O。
近年(22-23)北京高考化学模拟题-化学平衡汇编: 这是一份近年(22-23)北京高考化学模拟题-化学平衡汇编,共11页。
新疆高考化学三年(2021-2023)模拟题汇编-11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这是一份新疆高考化学三年(2021-2023)模拟题汇编-11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共3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原理综合题,工业流程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吉林高考化学三年(2021-2023)模拟题汇编-11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这是一份吉林高考化学三年(2021-2023)模拟题汇编-11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共4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原理综合题,工业流程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