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4年江苏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14讲 实验仪器、装置、操作与实验安全 课时练(含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4年江苏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14讲 实验仪器、装置、操作与实验安全 课时练(含解析)第1页
    2024年江苏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14讲 实验仪器、装置、操作与实验安全 课时练(含解析)第2页
    2024年江苏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14讲 实验仪器、装置、操作与实验安全 课时练(含解析)第3页
    还剩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4年江苏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14讲 实验仪器、装置、操作与实验安全 课时练(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年江苏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14讲 实验仪器、装置、操作与实验安全 课时练(含解析),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实验室可用反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4讲 实验仪器、装置、操作与实验安全实验仪器、装置、操作1. (2022·苏州期末)下列由铜屑制取NO并回收Cu(NO3)2·6H2O的实验原理和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用装置甲制取NOB. 用装置乙除NO中的少量NO2C. 用装置丙收集NOD. 用装置丁蒸干溶液获得Cu(NO3)2·6H2O2. (2022·苏北四市期末)下列关于制取少量SO2并得到CuSO4·5H2O晶体的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用装置甲制取SO2B. 用装置乙收集SO2C. 用装置丙分离CuCuSO4溶液D. 用装置丁蒸干溶液获得CuSO4·5H2O晶体3. (2022·南通海门期末)下列装置用于实验室制NO2并回收硝酸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用装置甲制取NO2B. 用装置乙除去NO2中的少量HNO3C. 用装置丙收集NO2D. 用装置丁蒸干Cu(NO3)2溶液制Cu(NO3)2·6H2O4. (2022·海安期末)下列制取乙酸乙酯的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5. (2022·南通如东期末)实验室可用反应:2CuSO42KISO22H2O===2CuI2H2SO4K2SO4来制备CuI(CuI受热易被氧化)。下列实验装置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用装置甲制备SO2  B. 用装置乙制备CuIC. 用装置丙分离出CuI  D. 用装置丁干燥CuI固体6. (2022·南京、盐城二模)ClO2是一种黄绿色气体,易溶于水,在水中的溶解度约为Cl25倍。实验室制备ClO2的反应为2NaClO3SO2H2SO4===2ClO22NaHSO4。下列有关实验室制备ClO2的实验原理和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用装置甲获取SO2  B. 用装置乙制备ClO2C. 用装置丙吸收ClO2  D. 用装置丁处理尾气7. (2022·苏锡常镇一模)灼烧海带提取I2时,下列实验原理与装置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A. 用装置甲灼烧海带B. 用装置乙过滤得到浸出液C. 用装置丙反应生成I2D. 用装置丁萃取碘水中的I28. (2022·连云港二模)已知锰酸钾(K2MnO4)在浓的强碱溶液中可稳定存在,碱性减弱时易发生反应:3MnO2H2O===2MnOMnO24OH。下列用Cl2氧化K2MnO4制备KMnO4的实验原理和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用装置甲制取Cl2B. 用装置乙除去Cl2中的HClC. 用装置丙使K2MnO4转化成KMnO4D. 用装置丁分离出溶液中的MnO29. (2022·南通通州期末)实验室以废铁屑、氨气和稀硫酸为原料,制备少量(NH4)2Fe(SO4)2·6H2O。下列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用装置甲制取FeSO4溶液B. 用装置乙制取NH3C. 用装置丙将氨气通入FeSO4H2SO4混合溶液D. 用装置丁蒸干溶液得到(NH4)2Fe(SO4)2·6H2O10. (2022·苏锡常镇二模)向苯酚钠溶液中通入CO2回收苯酚的实验原理和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用装置甲制备CO2气体B. 用装置乙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HClC. 装置丙中发生反应生成苯酚和Na2CO3溶液D. 从装置丁分液漏斗的下端放出苯酚层11. (2022·苏北苏中七市三模)实验室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模拟处理工业废气(主要含N2CO2SO2NOCO)。装置中生成NaNO3NaNO2两种盐,装置用于吸收CO。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实验时应先向装置中通工业废气,再向装置中通空气B. 装置中吸收SO2的化学方程式为2SO2Ca(OH)2===Ca(HSO3)2C. 装置中每吸收1 mol NO消耗1 mol NaOHD. [Cu(NH3)2]中,Cu提供孤电子对与NH3形成配位键12. (2022·盐城三模)下列由废铝粉、稀盐酸和氨气为原料制取Al2O3的实验原理和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用装置甲溶解废铝粉B. 用装置乙制取Al(OH)3固体C. 用装置丙过滤得到Al(OH)3固体D. 用装置丁灼烧Al(OH)3固体制得Al2O313. 下列实验仪器或装置的选择正确的是(  )试剂保存 实验安全1. (2022·南京六校联考)安全是顺利进行实验的保障,下列实验操作符合实验安全要求的是(  )A. 尾气(主要含氯气)用澄清石灰水吸收B. 氢气和氯气混合光照制氯化氢C. 导管口点燃一氧化碳时要先验纯D. 将鼻子贴近集气瓶口直接闻气体气味2.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液溴易挥发,存放液溴的试剂瓶的瓶口应加水液封B. 盛放NaOH溶液时,使用带玻璃塞的磨口瓶C. 易燃试剂与强氧化性试剂分开放置并远离火源D. 存放浓硝酸用棕色试剂瓶3. 实验室中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 用冷水贮存白磷B. 用浓硫酸干燥二氧化硫C. 用酒精灯直接加热蒸发皿D. 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金属钾的燃烧4. 下列操作不符合实验安全要求的是(  )A. 稀释浓硫酸时,将水注入浓硫酸中B. 点燃甲烷前,先验纯确认其纯净C. 实验结束后,将废液倒入指定容器中D. 制备有毒气体时,在通风橱内进行5. (2022·常州中学)下列盛放试剂的方法正确的是(  )A. 氢氟酸存放在带橡胶塞的棕色玻璃瓶中B. 汽油存放在带橡胶塞的棕色玻璃瓶中C. 氢氧化钙溶液存放在配有磨口玻璃塞的棕色玻璃瓶中D. 氯水或硝酸银溶液存放在配有磨口玻璃塞的棕色玻璃瓶中6(2022·通州中学)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或对事故的处理方法不正确的是(  )A. 给盛有液体的烧瓶加热时,需要加碎瓷片或沸石B. 发现实验室中有大量的可燃性气体泄漏时,应立即开窗通风C. 酒精灯内的酒精不能超过酒精灯容积的D. 不慎将少量浓硫酸溅到皮肤上,应立即用水冲洗,然后涂抹10%NaOH溶液7. (2022·苏州中学)水合肼(N2H4·H2O)是重要的氢能源稳定剂,其制备的反应原理为NaClO2NH3===N2H4·H2ONaCl。下列装置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在装置甲的圆底烧瓶中加入碱石灰制取NH3B. 用装置乙作为反应过程的安全瓶C. 制备水合肼时从装置丙的b口通入NH3D. 用装置丁吸收反应中过量的NH38. (2022·无锡天一中学)安全是顺利进行实验及避免伤害的保障。下列实验操作正确但不是从实验安全角度考虑的是(  )A. 操作:使用稍浸入液面下的倒扣漏斗检验氢气的纯度B. 操作:使用CCl4萃取溴水中的溴时,振荡后需打开活塞使漏斗内气体放出C. 操作:吸收氨气或氯化氢气体并防止倒吸D. 操作:用食指顶住瓶塞,另一只手托住瓶底,把瓶倒立,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水9. 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 金属钠着火时使用泡沫灭火器灭火B. 用试管加热碳酸氢钠固体时使试管口竖直向上C. 浓硫酸溅到皮肤上时立即用稀氢氧化钠溶液冲洗D. 制备乙烯时向乙醇和浓硫酸的混合液中加入碎瓷片10. 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 金属钠着火,用干燥的沙土扑灭B. 用铝制炊具蒸煮酸性食物C. 将洁厕灵和漂白液混合,增强漂白效果D. 将新制氯水存放在带橡胶塞的无色玻璃试剂瓶中      14讲 实验仪器、装置、操作与实验安全实验仪器、装置、操作1. A 【解析】 铜与稀硝酸反应得到NOA正确;气体应从长导管进入,B错误;NO易与空气中的O2反应,故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C错误;直接蒸干Cu(NO3)2溶液无法得到带有结晶水的硝酸铜,D错误。2. A 【解析】 铜与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SO2A正确;SO2的密度比空气大,可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SO2应从长导管进入,B错误;过滤时应用玻璃棒引流,C错误;直接蒸干CuSO4溶液无法得到带有结晶水的硫酸铜,D错误。3. C 【解析】 稀硝酸和铜反应生成的气体是一氧化氮,A错误;硝酸会和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引入二氧化碳杂质,B错误;二氧化氮的密度大于空气,且不和空气反应,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正确;加热蒸干Cu(NO3)2溶液无法得到Cu(NO3)2·6H2O晶体,D错误。4. C 【解析】 混合乙醇和浓硫酸时,应该将浓硫酸加入乙醇中,A错误;乙酸乙酯在氢氧化钠溶液中会发生水解,且导管末端不能伸入液面以下,B错误;分离乙酸乙酯和水层可采用分液的方法,有机层在上层,水层在下层,C正确;温度计的水银球应位于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D错误。5. D 【解析】 将二氧化硫通入硫酸铜和KI的混合溶液中搅拌,二氧化硫将Cu2还原成Cu,得到CuI沉淀,能达到实验目的,B正确;CuI受热易被氧化,所以不能用装置丁干燥CuI固体,D错误。6. B 【解析】 二氧化硫通入时,应该从长导管进气,B错误。7. D 【解析】 H2O2可以在酸性条件下将I氧化为I2C正确;由于乙醇易溶于水,故不能用作萃取剂萃取碘水中的I2D错误。8. B 【解析】 装置甲制取Cl2的化学方程式为Ca(ClO)24HCl()===2Cl2CaCl22H2OA正确;NaHCO3溶液与Cl2HCl均反应,不能用于除去Cl2中的HClB错误;由题目信息可知,Cl2可以氧化K2MnO4制备KMnO4C正确;MnO2为不溶于水的固体,可以用过滤的方法除去,D正确。9. A 【解析】 收集NH3的试管口应该放一团棉花,不应该用橡皮塞,B错误;氨气极易溶于水且可与硫酸反应,容易引发倒吸,C错误;由于产品带结晶水,故不能直接将溶液蒸干,应该采取蒸发浓缩、降温结晶的操作,D错误。10. D 【解析】 长颈漏斗的下口应插入到液面以下,A错误;NaOH能将CO2HCl同时吸收,B错误;CO2与苯酚钠溶液反应生成苯酚的同时,还生成NaHCO3C错误;苯酚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从分液漏斗的下端放出的是苯酚层,D正确。11. C 【解析】 应先向装置中通入空气,再向中通入工业废气,确保废气能完全反应,A错误;石灰乳足量,通入SO2后,应该生成CaSO3B错误;装置发生反应:2NOO22NaOH===NaNO2NaNO3H2O,每吸收1 mol NO消耗1 mol NaOHC正确;在配离子[Cu(NH3)2]中,Cu提供空轨道,NH3中的N原子提供孤电子对,D错误。12. D 【解析】 灼烧时,Al(OH)3应放在坩埚中,D错误。13. B 【解析】 应选用50 mL容量瓶配制,A错误;HCl极易溶于水,Cl2难溶于饱和食盐水,B正确;蒸馏时应选用直形冷凝管,C错误;装Na2SiO3(矿物胶)溶液的试剂瓶应使用橡胶塞,防止粘连,D错误。试剂保存 实验安全1. C 【解析】 澄清石灰水浓度较小,不能充分吸收尾气中的氯气,A错误;氢气和氯气的混合物在光照条件下发生爆炸,B错误;闻气体气味时,不能将鼻子贴近瓶口,应该使用招气入鼻法,D错误。2. B 【解析】 盛放液溴的试剂瓶瓶口应加少量水液封,以减少溴的挥发,A正确;NaOH能与玻璃成分中的SiO2反应,生成具有黏性的硅酸钠,使瓶口不易打开,所以盛放NaOH溶液时应使用带橡胶塞的试剂瓶,B错误;易燃试剂与强氧化剂混在一起容易引起火灾或爆炸,故应分开放置并远离火源,C正确;浓硝酸见光易分解,应盛放在棕色试剂瓶中,D正确。3. D 【解析】 白磷的着火点较低,为防止其自燃,通常将其贮存在冷水中,A正确;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且不与SO2反应,可用于干燥SO2B正确;蒸发皿可直接用酒精灯加热,C正确;金属钾燃烧生成的K2O2KO2等产物均能和CO2反应并放出O2O2又能促进金属钾的燃烧,因此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金属钾的燃烧,可直接用干燥的沙土盖灭,D错误。4. A 【解析】 浓硫酸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稀释时,应将浓硫酸慢慢注入水中,并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散热,若将水注入浓硫酸中会暴沸,使液滴飞溅,造成安全事故,A符合题意。5. D 【解析】 氢氟酸会与玻璃中的二氧化硅反应,不能存放在玻璃瓶中,A错误;汽油会使橡胶塞溶胀,B错误;氢氧化钙会与玻璃塞中的二氧化硅反应,不能用玻璃塞,C错误;氯水或硝酸银溶液存放时,为防止氯水腐蚀(氧化)橡胶塞,用磨口玻璃塞,为了避免氯水或硝酸银见光分解,应存放在棕色玻璃瓶中,D正确。6. D 【解析】 给盛有液体的烧瓶加热时,需要加碎瓷片或沸石以防暴沸,A正确;开窗通风以减小可燃性气体的浓度以防爆炸,B正确;酒精灯内酒精量过多,易造成酒精灯内酒精被引燃,出现酒精灯内发生剧烈燃烧而爆炸的现象,C正确;NaOH具有强腐蚀性,会造成二次伤害,应涂抹3%5%NaHCO3溶液,D错误。7. C 【解析】 浓氨水遇碱放出氨气,在装置甲的圆底烧瓶中加入碱石灰可以制取NH3A正确;氨气极易溶于水,为防止倒吸,用装置乙作为反应过程的安全瓶,B正确;氨气密度比空气小,为有利于氨气和NaClO溶液反应,制备水合肼时应从装置丙的a口通入NH3C错误;氨气会污染环境,用装置丁可以吸收反应中过量的NH3,并能防止倒吸,D正确。8. D 【解析】 由于连通氢气发生装置的导管在液面以下,燃烧的氢气在液面上,故该装置可以防止点燃不纯氢气时发生爆炸,该操作是从安全角度考虑的,A不符合题意;打开活塞使漏斗内气体放出以防止分液漏斗内压强过大引起危险,该操作是从安全角度考虑的,B不符合题意;水层在下层,不能防止倒吸,应该使用四氯化碳和水,该操作不正确,C不符合题意;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水的操作正确,该操作不是从实验安全角度考虑的,D符合题意。9. D10. A 【解析】 铝及氧化铝都能与酸反应,不能用铝制炊具蒸煮酸性食物,B错误;洁厕灵(主要成分为HCl)与漂白液(主要成分为NaClO)能反应生成剧毒气体Cl2,二者不能混合使用,C错误;新制氯水具有强氧化性,会腐蚀橡胶塞,且氯水中的次氯酸见光会分解生成HCl和氧气,氯水应保存在棕色玻璃试剂瓶中,D错误。 

    相关试卷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时分层提升练三十10.1化学实验的常用仪器和基本操作(含解析):

    这是一份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时分层提升练三十10.1化学实验的常用仪器和基本操作(含解析),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强化练8 实验装置与操作 (含解析)江苏省2023高考化学三轮冲刺突破强化练:

    这是一份强化练8 实验装置与操作 (含解析)江苏省2023高考化学三轮冲刺突破强化练,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高考)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时练习第10章第1讲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及基本操作(含解析):

    这是一份(新高考)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时练习第10章第1讲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及基本操作(含解析),共3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常用仪器的识别与使用,化学实验基本操作,防倒吸装置的创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