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高二生物同步练习(2019人教版 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一 微生物的基本培养技术课后复习题
展开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一 微生物的基本培养技术课后复习题,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微生物的基本培养技术,目的要求,材料用具,方法步骤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2节 微生物的培养技术和应用
一、微生物的基本培养技术
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 | 目标解读 |
获得纯净的微生物培养物是发酵工程的基础。 |
|
教学重点
- 微生物纯培养的基本操作要求。
- 酵母菌的纯培养。
教学难点
酵母菌的纯培养。
知识点01 培养基及配制
1.培养基:人们按照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不同需求,配制出供其生长繁殖的营养基质。
2.培养基的类型及用途
(1)按物理性质分:
固体培养基 用于菌种分离、鉴定、计数
液体培养基 用于工业生产、连续培养
半固体培养基 用于菌种保存
(2)按化学组成分:
天然培养基 用于工业生产
合成培养基 用于菌种分离、鉴定
(3)按目的用途分:
选择培养基 添加或缺少某种化学成分 用于菌种分离
鉴别培养基 添加某指示剂或化学药剂 用于菌种鉴别
3.培养基的营养成分
培养的基本配方:不管哪种培养基,一般都含有碳源、氮源、水和无机盐等营养物质,另外还需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pH、特殊营养物质(例如:生长因子)以及氧气的要求。
知识点02 无菌技术
1.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防止外来杂菌的入侵,防止外来杂菌入侵的保证是无菌技术。
2.无菌技术(操作)泛指在培养微生物的操作中,所有防止杂菌污染的方法。
无菌技术包括:实验操作空间消毒;操作者的手、衣着消毒;实验用具、器皿、培养基灭菌;实验操作过程,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实验操作时,避免已经灭菌处理的材料用具与周围物品相接触。
无菌技术目的:防止实验室的培养物被其它外来微生物污染;避免操作者被微生物感染。
3.消毒与灭菌的概念及两者的区别
(1)消毒:指使用较为温和的物理或化学方法仅杀死物体表面或内部一部分对人体有害的微生物。(不包括芽孢和孢子)
(2)灭菌:使用强烈的理化因素杀死物体内外所有的微生物,包括芽孢和孢子,而达到完全无菌之过程。
4.常用的消毒与灭菌的方法
(1)消毒的方法:
煮沸消毒法:100℃煮沸5-6min
巴氏消毒法:62-65 ℃下煮30min 或 80-90 ℃ 处理30s-1min
化学药剂消毒法:用75%酒精进行皮肤消毒;氯气消毒水源
紫外线消毒
(2)灭菌的方法:
灼烧灭菌:在酒精灯火焰的充分燃烧层灼烧
干热灭菌:160-170 ℃下加热1-2h。灭菌时保证热空气流通。
湿热灭菌:利用沸水、流通蒸汽、高压蒸汽灭菌(常用)。高压蒸汽灭菌,100kPa、121 ℃下维持15-30min.它可以杀灭所有的生物,包括最耐热的某些微生物的休眠体,同时可以基本保持培养基的营养成分不破坏。
知识点03 微生物的纯培养
培养物:将接种于培养基内,在合适条件下形成的含特定种类微生物的群体称为培养物。
纯培养物及纯培养:由单一个体繁殖所得的微生物群体称为纯培养物,获得纯培养物的过程称为纯培养。
纯培养步骤:配制培养基、灭菌、接种、分离、培养
知识点04 酵母菌的纯培养
一、实验原理
1.菌落:分散的微生物在适宜的固体培养基表面或内部可以繁殖形成肉眼可见的、有一定形态结构的子细胞群体,即菌落。
2.方法: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
采用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能将单个微生物分散在固体培养基上,之后经培养得到的单菌落一般是由单个微生物繁殖形成的纯培养物。
3.培养基:马铃薯琼脂培养基
二、目的要求
三、材料用具
四、方法步骤
1.制备培养基
配制培养基
加琼脂的目的是什么?作为凝固剂
灭菌 调pH:pH7.6(用 0.1%的氢氧化钠或盐酸溶液把培养基调节到所要求的值)
分装:分装过程中注意不要使培养基沾在管口或瓶口上,以免沾污棉塞而引起污染。分装三角瓶的量以不超过三角烧瓶容积的一半为宜。
在灭菌前, 用牛皮纸、旧报纸包紧盛有培养基的锥形瓶的目的是什么?在灭菌时能避免水蒸汽凝结时浸湿棉塞,在取出培养基锥形瓶时也起到隔绝空气中杂菌污染的作用。
倒平板 待培养基冷却到50 ℃左右时,在酒精灯火焰附近倒平板。
无菌检查 将灭菌的培养基放入37℃的温室中培养24—48小时,以检查灭菌是否彻底。如果有菌落生长,说明培养基已被污染。
2.接种和分离酵母菌
原理:通过接种环在固体培养基表面连续划线的操作,将聚集的菌种逐步稀释分散到培养基的表面。经数次划线后培养,可以分离得到单菌落。
接种方法:平板划线法
- 培养酵母菌
完成平板划线后,待菌液被培养基吸收,将接种后的平板和一个未接种的平板倒置,放入28℃左右(培养温度因酵母菌种的不同而稍有差异)的恒温培养箱中培养24-48h,分别观察记录结果。
考点01 选择培养基和鉴别培养基
一、定义不同
选择培养基是指一类根据特定微生物的特殊营养要求或其对某理化因素抗性的原理而设计的培养基。
鉴别培养基是指一类在成分中加有能与目的菌的无色代谢产物发生显色反应的指示剂,从而达到只须用肉眼辨别颜色就能方便地从近似菌落中找到目的菌菌落的培养基。
二、用途不同
选择培养基用于抑制大多数其他微生物的生长,或者造成有利于该菌生长的环境,一段时培养间后使得该菌成为优势菌。鉴别培养基用于鉴定不同微生物。
选择培养基 | 应用 |
加入青霉素 | 分离酵母菌、霉菌等真菌 |
加入高浓度食盐 | 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 |
不加氮源 | 分离固氮菌 |
不加含碳有机物的无碳培养基 | 分离自养型微生物 |
只加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 | 分离尿素分解菌 |
只加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 | 分离纤维素分解菌 |
鉴别培养基 | 应用 |
加入伊红美蓝 | 大肠杆菌在伊红美蓝培养基(EMB培养基):黑色光亮金属光泽 |
加入刚果红 | 纤维素分解菌在刚果红培养基上形成的透明圈 |
加入酚红指示剂 | 加了酚红指示剂的培养基,指示剂变红,鉴别尿素分解菌 |
【典例1】在微生物学中,将允许特定种类的微生物生长,同时抑制或阻止其他种类微生物生长的培养基称做( )
A. 鉴别培养基 B. 加富培养基 C. 选择培养基 D. 基础培养基
考点02 无菌技术、消毒和灭菌
无菌操作,是指在无菌室或超净台中进行以防止微生物进入人体或污染供试菌的操作技术。无菌操作是各种生物实验和生产实践中一项重要的基本操作。
无菌操作的要求是:操作前将操作空间中的细菌和病毒等微生物杀灭;操作过程中保证操作空间与外界隔离,避免微生物的侵入。
无菌操作原则:
1、环境要清洁,进行无菌操作前半小时,须停止清扫地面等工作。避免不必要的人群流动,防止尘埃飞扬。
2、在执行无菌操作时,必须明确物品的无菌区和非无菌区。
3、执行无菌操作前,先戴帽子、口罩、洗手,并将手擦干,注意空气和环境清洁。
4、夹取无菌物品,必须使用无菌镊子等无菌器具。 进行无菌操作时,凡未经消毒的手、臂、均不可直接接触无菌物品或超过无菌区取物。
5、无菌物品不可暴露在空气中过久。无菌物与非无菌物应分别放置。无菌物品一经使用即不能视为绝对无菌,应尽早使用。凡已取出的无菌物品虽未使用也不可再放回无菌容器内。
无菌操作技术及注意事项
无菌技术包括:实验操作空间消毒;操作者的手、衣着消毒;实验用具、器皿、培养基灭菌;实验操作过程,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实验操作时,避免已经灭菌处理的材料用具与周围物品相接触。
在无菌操作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要保持工作区的无菌、清洁。因此,在操作前20~30分钟要先启动超净台和紫外灯,并认真洗手和消毒。在操作时,严禁喧哗,严禁用手直接拿无菌物品等。应在超净台内操作,并且在开启和加盖瓶塞时需反复用酒精灯灼烧。
消毒是指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的病原微生物,使之达到无害化的处理。
灭菌是指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的所有微生物(包括芽胞),使之达到无菌程度。经过灭菌的物品称“无菌物品”。
芽孢:有些细菌在一定的条件下,细胞里面形成一个椭圆形的休眠体,叫做芽孢。芽孢的壁很厚,对干旱、低温、高温等恶劣的环境有很强的抵抗力。芽孢又小又轻,可以随风飘散。当环境适宜(如温度、水分适宜)的时候,芽孢又可以萌发,形成一个细菌.例如,有的细菌的芽孢,煮沸3小时以后才死亡。
孢子:细菌、原生动物、真菌和植物等产生的一种有繁殖作用的生殖细胞。能直接发育成新个体。
最常用的灭菌方法是高压蒸汽灭菌,用高温加高压灭菌,100kPa、121 ℃下维持15-30min.它可以杀灭所有的生物,包括最耐热的某些微生物的休眠体,同时可以基本保持培养基的营养成分不被破坏,是最可靠、应用最普遍的物理灭菌法。主要用于能耐高温的物品,如培养基、金属器械、玻璃、搪瓷、敷料、橡胶及一些药物的灭菌。
高压蒸汽灭菌器的分类,按照样式大小分为手提式高压灭菌器、立式压力蒸汽灭菌器、卧式高压蒸汽灭菌器等。
灭菌时注意:①包裹不应过大、过紧;②高压锅内的包裹不要排得太密,以免妨碍蒸气透入,影响灭菌效果;③压力、温度和时间达到要求时,指示带上和化学指示剂即应出现已灭菌的色泽或状态;④易燃,易爆物品,如碘仿,苯类等,禁用高压蒸气灭菌;⑤锐性器械,如刀、剪不宜用此法灭菌,以免变钝;⑥瓶装液体灭菌时,要用玻璃纸包扎瓶口;⑦应有专人负责,每次灭菌前,应检查安全阀的性能,以防压力过高发生爆炸,保证安全使用;⑧注明灭菌日期和物品保存时限。另外,被灭菌物品应待干燥后才能取出备用;灭菌锅密闭前,应将冷空气充分排空;随时观察压力及温度情况;注意安全操作,每次灭菌前,应检查灭菌器是否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灭菌完毕后减压不要过猛,压力表回归“0”位后才可打开盖或门。
【典例1】下列有关无菌技术的说法,其中正确的有几项( )
①无菌技术的关键是杀灭实验室中所有的微生物
②煮沸消毒法中100℃煮沸5-6分钟可以杀死微生物细胞和所有芽孢、孢子
③经巴氏消毒法处理的食品因微生物未被彻底消灭,所以不能在常温长期保存
④高压蒸汽灭菌时若不将锅内冷空气排出则达不到预期的灭菌效果
⑤将接种环直接在酒精灯火焰的充分燃烧层灼烧,可以迅速彻底地灭菌
⑥无菌技术中,若处理对象为液体,则只能消毒,不能灭菌
A. 2项 B. 3项 C. 4项 D. 5项
【典例2】关于灭菌和消毒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接种环.接种针用灼烧的方法灭菌
B. 灭菌是杀死物体内外所有微生物
C. 消毒是杀死物体内外绝大多数的微生物
D. 高压蒸汽灭菌的原理是使细菌DNA变性
考点03 平板划线法
平板划线法是通过平板划线而获得微生物纯培养物的方法。是指把混杂在一起的微生物或同一微生物群体中的不同细胞,用接种环在平板表面上作多次由点到线的划线稀释而获得较多独立分布的单个细胞,并让其成长为单菌落的方法。通过反复划线分离,可获得微生物的纯种。
划线的具体形式很多,一种有效的方法是将一个平板分成不同面积的4区,各区之间的交角应为120℃左右(平板转动一定角度约60℃),以便充分利用整个平板的面积,而且采用这种分区法可使D区与A区划出的线条相平行,并可避免此两区线条相接触。A区面积最小,作为待分离菌的菌源区,B和C区是逐级稀释的过渡区,D区面积最大,是关键区,以便有机会出现较多的单菌落供选用。
注意:平板应较硬、较厚、表面干燥;划完A区后必须烧去接种环上的残菌,待冷却后再划B区;线条宜平行、密集、整齐,以充分利用平板面积。具体分区及操作方法如下。
划线时,操作的第一步灼烧接种环是为了避免接种环上可能存在的微生物污染培养物;每次划线前灼烧接种环是为了杀死上次划线结束后,接种环上残留的菌种,使下一次划线时,接种环上的菌种直接来源于上次划线的末端,从而通过划线次数的增加,使每次划线时菌种的数目逐渐减少,以便得到菌落。划线结束后灼烧接种环,能及时杀死接种环上残留的菌种,避免细菌污染环境和感染操作者。划线后,线条末端细菌的数目比线条起始处要少,每次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能使细菌的数目随着划线次数的增加而逐步减少,最终能得到由单个细菌繁殖而来的菌落。
【典例1】微生物接种方法很多,平板划线法是最常用的一种。下图是平板划线示意图,划线的顺序为①②③④。下列操作方法错误的是()
A. 划线操作时,将沾有菌种的接种环插入培养基
B. 平板划线后培养微生物时要倒置培养
C. 不能将第④区域的划线与第①区域的划线相连
D. 在②~④区域中划线前后都要对接种环进行灭菌
题组A 基础过关练
单项选择题
1.在分解尿素菌的分离和鉴定中,对先后用到的两种培养基,叙述正确的是( )
A. 加入酚红指示剂作为选择培养基,再加入唯一碳源作为鉴别培养基
B. 加入唯一氮源作为选择培养基,再加入酚红指示剂作为鉴别培养基
C. 加入唯一氮源作为鉴别培养基,再加入酚红指示剂作为选择培养基
D. 加入唯一碳源作为选择培养基,再加入酚红指示剂作为鉴别培养基
2.下列无菌操作技术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消毒仅能杀死物体表面的芽孢和孢子
B. 液态的牛奶可用巴氏消毒法消毒
C. 培养皿、胶头吸管可用干热灭菌法灭菌
D. 高压蒸汽灭菌时间达到后立即排气降温
3.下列关于灭菌和消毒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灭菌是指杀灭环境中一切微生物的细胞、芽孢和孢子
B. 消毒和灭菌实质上是相同的
C. 用酒精擦拭双手只能消毒,不能起到灭菌作用
D. 常用的灭菌方法有灼烧灭菌、干热灭菌、高压蒸汽灭菌等
4.如图是平板划线法接种微生物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接种过程一般需灼烧接种环5次
B. 在第5区域中才可以得到单个菌体形成的菌落
C. 划线时,在火焰附近将皿盖打开一条缝隙
D. 该接种方法也能计数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
5.甲、乙、丙是三种微生物,表Ⅰ、Ⅱ、Ⅲ是三种培养基。甲、乙、丙都能在Ⅲ中正常生长繁殖;甲能在Ⅰ中正常生长繁殖,而乙和丙都不能;乙能在Ⅱ中正常生长繁殖,甲、丙都不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成分 | 含量 | Ⅰ | Ⅱ | Ⅲ |
粉状硫 | 10g | + | + | + |
K2HPO4 | 4g | + | + | + |
FeSO4 | 0.5g | + | + | + |
蔗糖 | 10g | + |
| + |
(NH4)2SO4 | 0.4g |
| + | + |
H2O | 100mL | + | + | + |
MgSO4 | 9.25g | + | + | + |
CaCl2 | 0.5g | + | + | + |
A. 甲、乙、丙都是异养微生物
B. 甲、乙都是自养微生物、丙是异养微生物
C. 甲是固氮微生物、乙是自养微生物、丙是异养微生物
D. 甲是异养微生物、乙是固氮微生物、丙是自养微生物
6.下列关于微生物营养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凡是碳源都能提供能量 B. 碳源物质不可能同时是氮源
C. 无机氮源也能提供能量 D. 除水以外的无机物只提供无机盐
7.微生物培养过程中分别采用了高压蒸汽、酒精、火焰灼烧等不同方法杀灭细菌,这些方法可依次适用于
A. 接种环、手、培养基 B. 菌种试管、手、培养基
C. 培养基、手、接种环 D. 菌种试管、手、接种环
8.微生物(除病毒外)需要从外界吸收营养物质并通过代谢来维持正常的生长和繁殖,下列有关微生物培养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乳酸菌与硝化细菌所利用的氮源不同,碳源相同
B. 微生物培养基中通常需要加入一定量的抗生素
C. 培养基中的营养物质浓度越高对微生物的增殖越有利
D. 微生物的生长除受营养因素影响外,还受到pH、氧等的影响
9.下列有关倒平板的操作正确的是()
A. 待培养基冷却到室温时才能进行倒平板
B. 等待培养基冷凝后需要将平板倒置放置
C. 倒平板时培养皿盖打开,培养皿盖倒放在桌面上
D. 倒平板时左手拿装有培养基的锥形瓶,右手拔出棉塞置于桌面
题组B 能力提升练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关于纤维素分解菌分离和鉴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要从土壤中将纤维素分解菌分离出来,应该将它们接种在含指示剂的鉴别培养基上
B. 分离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时把纤维素作为唯一氮源
C. 对纤维素分解菌进行选择培养时,要选用液体培养基,原因是纤维素分解菌在固体培养基上不能生长
D. 刚果红染色法筛选纤维素分解菌使用的培养基属于鉴别培养基
2.下列关于微生物实验操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培养微生物的试剂和器具都要进行高压蒸汽灭菌
B. 接种前后,接种环都要在酒精灯火焰上进行灼烧
C. 接种后的培养皿要倒置,以防培养基污染
D. 菌种分离和菌落计数都可以使用固体培养基
3.微生物培养过程中,要十分重视无菌操作,现代生物学实验中的许多方面也要进行无菌操作,防止杂菌污染,请分析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
①煮沸消毒可以杀死微生物的营养细胞和部分芽孢
②接种操作要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
③无菌繁殖脱毒苗时,植物的外植体要进行消毒
④家庭制作葡萄酒时要将容器和葡萄进行灭菌
⑤培养基要进行高压蒸汽灭菌
⑥加入培养基中的指示剂和染料不需要灭菌.
A. ①③ B. ②④ C. ③⑤ D. ④⑥
4.下列有关微生物实验室培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在熔化琼脂时,需要控制火力并不断搅拌,以免发生焦糊
B. 灼烧、高压蒸汽灭菌、紫外线照射等都属于无菌技术
C. 样品中活菌数量统计时,接种方法应采用平板划线法
D. 用平板培养基培养微生物时,应将平板倒过来放置
5.广泛用于牛奶、奶酪、啤酒等产品的消毒方法是()
A. 高压蒸汽灭菌 B. 巴氏消毒法 C. 酒精消毒 D. 火焰灼烧
6.尿素是尿素分解菌的氮源,因此在配制培养基时()
A. 葡萄糖在培养基中含量越多越好
B. 尿素在培养基中含量越少越好
C. 尿素分解菌有固氮能力,故培养基中尿素为无机氮
D. 尿素分解菌无固氮能力,故培养基中的尿素为有机氮
- 如下表所示为某微生物培养基的配方,请回答错误的是()
A. 依物理性质,该培养基属于液体培养基
B. 依用途划分,该培养基属于选择培养基.
C. 根据培养基原料,所培养微生物的同化作用的类型是自养生物
D. 该培养基中的碳源是(CH2O)
8.下列关于培养基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配置培养基时要依据微生物的营养需求
B. 培养细菌时一般需调整pH为中性或酸性
C. 是碳源的物质不可能同时是氮源
D. 配置液体培养基的目的是为了观察菌落特征
9.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过程中,培养基配制后的分装一般有两种:一种为分装至试管;一种分装至培养皿,称为倒平板。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倒平板一般先分装后灭菌,而分装至试管,则应先灭菌后分装
B. 倒平板应在分装前调pH值,分装至试管应在分装后调pH值
C. 无论哪种分装方式都要进行高压蒸汽灭菌
D. 分装时,培养基温度一般控制在80℃为宜
二、填空题
10.为提高作物产量,种植业往往使用大量的氮素化肥,既增加了生产成本,又易造成环境污染。自生固氮菌营独立生活,为改变这种现状带来了希望。某科研小组利用下面的培养基尝试从土壤中分离固氮能力强的自生固氮菌,以便生产菌肥替代传统化肥。请回答下列问题:
培养基配方表:
成分 | 葡萄糖 | KH2PO4 | MgSO4 | NaCl | CuSO4 | CaCO3 | 琼脂 | 蒸馏水 |
用量 | 10g | 0.2g | 0.2g | 0.2g | 0.2g | 5g | 3.5g | IL |
(1)配制培养基时,按配方表称量、溶化、定容后需经________________法灭菌后再倒平板。此培养基能分离自生固氮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分离纯化自生固氮菌及观察并计数自生固氮菌的菌落数,需将土样经梯度稀释后,用灭菌后的__________________(填接种工具名称)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菌液接种到平板上培养。
(3)已知固氮酶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不同的蛋白质在不同浓度的盐溶液中溶解度不同。为检测分离得到的自生固氮菌的固氮酶活性。可将固氮菌细胞破碎后采用盐析法分离出固氮酶,该方法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为了减轻废弃农作物秸秆对农村环境污染,某科研小组使用如下图所示接种方法分离纯化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并用于生产。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图中接种工具的名称是____,制备培养微生物的培养基时,灭菌与调pH的先后顺序是_____。
(2) 步骤②中,将接种工具冷却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3) 图示接种方法是____________。
(4) 为从富含纤维素的土壤中分离获得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单个菌落,某同学配制了一个培养基(成分见下表):
成分 | 酵母膏 | 无机盐 | 淀粉 | 纤维素粉 | 琼脂 | 水 |
培养基 | + | + | + | + | + | + |
注:“+”表示有。 |
据表分析,该培养基含有微生物所需的____、氮源、水、无机盐四大类营养物质。该培养基____(选填“能”或“不能”)用于分离纤维素分解菌,原因是_。
(5) 对该微生物的优良菌种进行长期保存,可以采用______的方法。
题组C 培优拔尖练
一、单项选择题
1.用来判断选择培养基是否起到了选择作用需要设置的对照是()
A. 未接种的选择培养基
B. 未接种的牛肉膏蛋白胨(全营养)培养基
C. 接种了的牛肉膏蛋白胨(全营养)培养基
D. 接种了的选择培养基
2.某些土壤细菌可将尿素( CH4N2O) 分解为 CO2和 NH3供植物吸收和利用,但分解产物 CO2不能为该菌提供营养。 下列关于配置分离这一菌种的选择培养基的成分符合要求的是( )
A. 仅尿素 B. 尿素+葡萄糖 C. 仅葡萄糖 D. 牛肉膏蛋白胨
3.关于微生物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将允许特定种类的微生物生长的培养基称作选择培养基
B. 利用加入刚果红的含纤维素培养基培养细菌,根据透明圈大小来筛选出能分解纤维素的细菌
C. 可以根据伊红美蓝培养基上红棕色菌落的数目,计算出水样中大肠杆菌的数量
D. 用加入酚酞指示剂且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培养细菌,若培养基变红,则该细菌能够分解尿素
4.高中生物学实验中,在接种时不进行严格无菌操作对实验结果影响最大的一项是( )
A. 将少许干酵母加入到新鲜的葡萄汁中
B. 将毛霉菌液接种在切成小块的鲜豆腐上
C. 将转基因植物叶片接种到无菌培养基上
D. 将土壤浸出液涂布在无菌的选择培养基上
5.微生物培养过程中消毒和灭菌环节非常重要,以下灭菌或消毒方法不正确的是( )
| A | B | C | D |
仪器或试剂 | 固体培养基 | 接种环(针) | 菌种稀释液 | 滴管 |
消毒或灭菌方法 | 高温高压 | 火焰灼烧 | 紫外光照射 | 酒精消毒 |
A. A B. B C. C D. D
6.为纯化菌种,在鉴别培养基上接种纤维素降解细菌,培养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倒平板后需间歇晃动,以保证表面平整
B. 接种过程中接种环共需四次灼烧处理
C. 可选择Ⅲ区的单菌落数在30~300的平板进行计数
D. Ⅲ区菌落周围的纤维素被降解后,可被刚果红染成红色
7.下列有关微生物培养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培养基灭菌常用的方法是高压蒸汽灭菌法
B. 培养基中必须包含碳源、氮源、水、无机盐及琼脂等成分
C. 纯化培养微生物常用的接种方法有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
D. 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可以选择培养分解尿素的微生物
- 下图是高压蒸汽灭菌锅结构示意图。有关操作正确的是()
A. 灭菌桶内加入的水量要适中
B. 软管应置于灭菌桶内
C. 灭菌时,压力控制在121kPa
D. 灭菌完成后,立即打开盖子
9.下列有关菌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每个菌落可由一种或多种细菌大量繁殖而成
B. 各种霉菌在面包上生长形成不同颜色的斑块也是菌落
C. 噬菌体能使固体培养基上的细菌裂解,菌落变得透明
D. 细菌和真菌在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形态不同
10.有关倒平板的操作错误的是()
A. 将灭过菌的培养皿放在火焰旁的桌面上
B. 使打开的锥形瓶瓶口迅速通过火焰
C. 将培养皿打开,皿盖需倒置在桌上
D. 等待平板冷却凝固后需要倒过来放置
二、填空题
11.某学习小组为调查湖水中细菌的污染情况进行了如下相关实验,实验包括制备培养基、灭菌、接种及培养、观察统计菌落数。请回答:
(1)制备培养基时,在进行称量、溶化、定容后,灭菌之前还需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对培养基进行灭菌,一般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整个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过程,一定要注意在______________条件下进行。
(3)图甲和图乙是采用两种接种方法接种培养后得到的菌落分布图,图甲对应的接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乙对应的接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使该实验所得结果可靠,还应该实施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获取目的菌后如要临时保存,可将其接种在__________上,等长出菌落后放在________的冰箱中保存。
12.甲、乙图为两种常见的平板划线法:连续划线法和四区划线法。前者适用于纯化目的菌较少的样品,后者适用于纯化目的菌较多的样品。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某兴趣小组欲从土壤中分离枯草芽孢杆菌,以制备某碱性蛋白酶,宜选择图_____(填“甲”或“乙”)所示方法划线培养。若要分离和统计枯草芽孢杆菌,则应采用_______法接种微生物。
(2)在制备甲所需的培养基时,当培养基温度降至______左右时适合倒平板;乙培养基在划线时,接种环至少要灼烧________次。图乙中依次进行四区划线,四区的面积要求为C<D<E<F,F区面积较大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利用固定化技术提高上述碱性蛋白酶的利用率,且减少产物中的杂质,通常采用_______法对蛋白酶进行固定。
(4)在最适温度下,一定时间内碱性蛋白酶催化分解1 mL 10%脱脂奶粉的酶量为一个酶活力单位(U)。图丙为A0~A6七组碱性蛋白酶的活力检测结果,其中酶催化能力最强的是______组。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一 微生物的基本培养技术第1课时随堂练习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同步讲义】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选修第三册--1.2《微生物的培养技术及应用(二)》讲义,文件包含同步讲义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选修第三册--12《微生物的培养技术及应用二》讲义学生版docx、同步讲义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选修第三册--12《微生物的培养技术及应用二》讲义教师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同步讲义】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选修第三册--1.2《微生物的培养技术及应用(一)》讲义,文件包含同步讲义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选修第三册--12《微生物的培养技术及应用一》讲义学生版docx、同步讲义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选修第三册--12《微生物的培养技术及应用一》讲义教师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