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全套人教版(2019)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三作业含答案
生物选择性必修3一 微生物的基本培养技术第1课时课后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生物选择性必修3一 微生物的基本培养技术第1课时课后练习题,共6页。
1.下列有关培养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按功能划分培养基,有液体培养基和固体培养基
B.所有培养基都含有水、无机盐、碳源和氮源
C.培养乳酸菌时需要在培养基中添加维生素
D.牛肉膏蛋白胨只能提供氮源,不能提供碳源和无机盐
【答案】C
【解析】按物理性质划分培养基,有液体培养基和固体培养基,A错误;并不是所有培养基都含有水、无机盐、碳源和氮源,如培养自生固氮菌的培养基不需要氮源,B错误;培养乳酸菌时需要在培养基中添加维生素,C正确;牛肉膏蛋白胨既能提供氮源,也能提供碳源和无机盐,D错误。
2.不同的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需要各不相同。下列有关一种以CO2为唯一碳源的自养微生物营养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氮源物质为该微生物提供必要的氮素
B.CO2既是碳源物质也是该微生物的能源物质
C.无机盐是该微生物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
D.水是培养该微生物的培养基成分之一
【答案】B
【解析】氮源物质为该微生物提供必要的氮素,A正确;CO2是碳源物质,不是能源物质,B错误;无机盐是该微生物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C正确;水是培养基的基本组成之一,D正确。
题组二 无菌技术
3.以下关于无菌技术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对实验操作的空间、操作者的衣着和手进行灭菌
B.将用于微生物培养的培养皿、接种用具和培养基等进行灭菌
C.为避免周围环境中微生物的污染,实验操作应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
D.实验操作时应避免已经灭菌处理的材料用具与周围物品相接触
【答案】A
【解析】对实验操作的空间、操作者的衣着和手进行消毒处理,A错误;用于微生物培养的培养皿、接种用具和培养基都应进行灭菌操作,B正确;实验过程中为了避免周围环境中微生物的污染,实验操作应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C正确;实验操作时应避免已经灭菌处理的材料用具与周围物品相接触,D正确。
4.下列有关消毒和灭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接种环、接种针、镊子等金属用具以及玻璃器皿只能用灼烧灭菌
B.干热灭菌法是利用高温使蛋白质等变性,从而使微生物丧失活性
C.针对某些实验器具、餐具、饮用水可以采用巴氏消毒法
D.用酒精擦拭双手、用氯气消毒水源属于物理消毒法
【答案】B
【解析】接种环、接种针、镊子等金属用具常采用灼烧灭菌,但也可采用干热灭菌,玻璃器皿适用干热灭菌,A错误;干热灭菌法是利用高温使微生物体内的蛋白质等变性,酶失去活性,达到灭菌的目的,B正确;针对某些实验器具、餐具、饮用水可以采用煮沸消毒法,C错误;用酒精擦拭双手、用氯气消毒水源属于化学消毒法,D错误。
题组三 微生物的纯培养
5.下列关于倒平板及对菌种纯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倒平板时左手将灭过菌的培养皿盖完全打开,右手将锥形瓶中培养基倒入培养皿(10~20 mL),左手立即盖上培养皿盖
B.使用已灭菌的接种环及培养基之后不需要再灭菌
C.平板冷凝后要将平板倒置,以防皿盖上的冷凝水流入培养基
D.平板划线法是首先进行梯度稀释,然后将稀释的菌种通过接种环在固体培养基上连续划线,从而将聚集的菌种逐渐分散形成单个菌落
【答案】C
【解析】倒平板时用左手的拇指和食指将培养皿打开一条稍大于瓶口的缝隙,而不是直接将盖完全打开,A错误;使用灭过菌的接种环及培养基之后仍需进行灭菌处理,以免污染环境或感染操作者,B错误;平板冷凝后要倒置放置,防止皿盖上的冷凝水珠落入培养基,C正确;平板划线法不需要梯度稀释,直接通过接种环在固体培养基上连续划线,从而将聚集的菌种逐渐稀释、分散,形成单个菌落,D错误。
6.下列有关微生物的分离与培养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防止杂菌污染
B.倒置平板可防止培养皿盖上的冷凝水滴落造成污染
C.倒平板时将培养皿的盖拿开,以便于将锥形瓶中的培养基倒入培养皿
D.检验培养基是否被杂菌污染的最有效方法是将未接种的培养基放在恒温箱中培养
【答案】C
【解析】微生物培养中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防止杂菌污染,A正确;倒平板后需要将培养皿倒置,目的是防止培养皿盖上的冷凝水滴落,造成污染,B正确;倒平板时左手拿起一套培养皿,用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托住培养皿底部,用食指和大拇指夹住皿盖并开启一缝,恰好能让三角瓶伸入,随后倒出培养基,C错误;检验培养基是否被杂菌污染的最有效方法是将未接种的培养基放在恒温箱中培养,一段时间后若有菌落,说明培养基被污染,若无菌落,说明培养基没有被污染,D正确。
7.有关纯化酵母菌实验操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第二区域内划线时,接种环上的菌种直接来源于菌液
B.第一步灼烧接种环是为了避免接种环上可能存在的微生物污染培养物
C.每次划线前,灼烧接种环是为了杀死上次划线结束后接种环上残留的菌种
D.划线结束后,灼烧接种环能及时杀死接种环上的菌种,避免细菌污染环境和感染操作者
【答案】A
【解析】在第二区域内划线时,接种环上的菌种直接来源于第一区域的划线末端,A错误;为避免杂菌的污染,第一步操作时需要灼烧接种环,B正确;每次划线前,灼烧接种环是为了杀死上次划线结束后接种环上残留的菌种,C正确;为避免细菌污染环境和感染操作者,划线结束后,灼烧接种环能及时杀死接种环上的菌种,D正确。
8.如何判断制作的培养基是否灭菌彻底( )
A.看培养基是否透明
B.有没有消灭细菌菌体
C.未接种的培养基在恒温箱中保温1~2天后有无菌落生长
D.是否消灭了微生物的芽孢、孢子
【答案】C
【解析】判断配制好的培养基,是否灭菌彻底,通常在使用前将培养基放在恒温箱中保温1~2天后检验有无菌落生长,若无则说明灭菌彻底,C正确。
[能力提升]
9.下列有关细菌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琼脂固体培养基上长出的单个菌落含有多种细菌
B.在培养基中加入青霉素可抑制真菌而促进细菌生长
C.向液体培养基中通入氧气能促进破伤风杆菌的生长
D.在半固体培养基中接种细菌培养后可以观察其运动
【答案】D
【解析】菌落就是由单个细菌或同种细菌繁殖成的具有一定形态结构等特征的子细胞群体,所以单个菌落只含一种细菌,A错误;在培养基中加入青霉素可以抑制细菌的生长而促进真菌的生长,B错误;破伤风杆菌的异化代谢类型属于厌氧型,通入氧气会抑制其生长,C错误;半固体培养基中可以观察细菌的运动,D正确。
10.下面是微生物平板划线示意图,划线的顺序为1、2、3、4、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五个区域中划线前后都要对接种环和培养基进行灭菌
B.划线操作时完全打开皿盖,划完立即盖上以防杂菌污染
C.接种时不能划破培养基,否则会影响菌落的分离和观察
D.1、5区的划线最终要连接起来,以便比较前后的菌落数
【答案】C
【解析】在五个区域中划线前后都要对接种环进行灭菌,但培养基只是在接种前进行灭菌即可,A错误;划线时皿盖打开一条缝,右手于火焰近处将接种环迅速伸入平板内,划三至五条平行线,盖上皿盖,以防杂菌污染,B错误;接种环不应划破培养基表面,否则得到的菌落形态会有所改变,C正确;划线时注意不要将最后一区(5区)的划线与第一区(1区)相连,D错误。
11.某研究小组从有机废水中分离微生物用于废水处理。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培养基先灭菌后分装到培养皿
B.转换划线角度后需灼烧接种环再进行划线
C.接种后的培养皿须放在恒温培养箱中培养
D.培养过程中每隔一周观察一次
【答案】D
【解析】培养基灭菌后再分装到培养皿中,A正确;转换划线角度后要灼烧接种环,冷却后再从上次划线的末端开始进行划线,B正确;接种后的培养皿必须放在恒温箱中进行培养,一般每隔12 h或24 h观察一次,C正确、D错误。
12.下表为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的成分列表,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蛋白胨在培养基中提供的主要营养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要用此材料配制观察细菌菌落状况的培养基,还需添加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_。
(3)表中各成分含量确定的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培养基配制好后,分装前应进行的工作是__________________。
(5)从配制培养基直到培养完成,所采用的预防杂菌污染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氮源、维生素
(2)琼脂(凝固剂)
(3)依据所培养微生物对各营养成分的需要量
(4)调整pH
(5)高压蒸气灭菌、灼烧接种环、酒精擦洗灭菌、在火焰旁接种、棉塞塞试管口等
【解析】蛋白胨中有大量的蛋白质降解而成的多肽类等物质,因而在培养基中提供的主要营养物质是氮源和维生素。微生物菌落的形成是在固体培养基上,所以此培养基还需加琼脂。营养成分含量必须依据所培养微生物的需要而定。配好后,必须先调pH,再分装,整个过程要严格无菌操作。
13.某化工厂的污水池中含有一种有害的、难以降解的有机化合物A。研究人员用化合物A、磷酸盐、镁盐以及微量元素配制的培养基,成功筛选到能高效降解化合物A的细菌(目的菌)。实验的主要步骤如图所示。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培养基中加入化合物A的目的是____________,这种培养基属于________培养基。
(2)目的菌生长所需的氮源和碳源是来自培养基中的________。实验需要振荡几次进行培养,由此推测目的菌的代谢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转为固体培养基时,常采用平板划线的方法进行接种,在进行下一区域划线前要将接种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研究人员统计污水池中“目的菌”的总数,选用1×10-4、1×10-5、1×10-6倍稀释液进行涂布平板,每种稀释液都设置了3个培养皿。从设计实验的角度看,还应设置的一组对照实验是__,
设置此对照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
(5)研究人员采用平板划线法纯化水样中分离出的细菌。操作时,在第二次及以后的划线,总是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划线,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划线的某个平板培养后,第一划线区域的平行线上都不间断地长满了菌落,第二划线区域所划的第一条平行线上无菌落,其他平行线上有菌落。造成第一条平行线无菌落可能的操作失误有______________。
(6)在示意图A和图B中,________表示的是用平板划线法接种培养后得到的结果。
【答案】(1)筛选目的菌 选择
(2)化合物A 异养需氧型
(3)灼烧并冷却
(4)不接种的空白培养基 检验培养基制备过程中是否被杂菌污染
(5)将聚集的菌种逐步稀释以便获得单个菌落 接种环灼烧后未冷却或划线未从第一划线区域末端开始
(6)A
【解析】(1)培养基中加入化合物A是为分解化合物A的微生物提供碳源和氮源,分离出能分解化合物A的微生物;这种培养基从功能上分属于选择培养基。(2)分析培养基的配方可知,该培养基由化合物A、磷酸盐、镁盐以及微量元素配制而成,因此化合物A为目的菌提供了碳源和氮源;目的菌是需氧微生物,因此在培养过程中应该振荡培养,增加培养液中的溶氧量满足微生物对氧气的需求。(3)平板划线操作的工具是接种环,对于接种环的灭菌方法应该是灼烧灭菌。(4)实验设计过程应遵循对照原则,该实验还应增设一组不接种的空白培养基作为对照,以证明培养基制备是否被杂菌污染。(5)对接种环常用的灭菌方法是灼烧灭菌;在第二次及以后的划线时,总是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划线,其目的是将聚集的菌种逐渐稀释分散以便获得由单个细胞繁殖而来的菌落。接种环在使用前和每一次划线后要进行灼烧灭菌,造成划线无菌落可能的操作失误是接种环灼烧后未冷却而烫死菌种或划线未从第一区域末端开始。(6)分析题图可知,A培养皿采用的接种方法是平板划线法。
成分
牛肉膏
蛋白胨
NaCl
H2O
含量
0.5 g
1 g
0.5 g
100 mL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三 第1章 第2节 第1课时 微生物的基本培养技术 课件练习题,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营养物质,生长繁殖,凝固剂,芽孢和孢子,杂菌污染,酒精灯火焰,周围的物品,纯培养物,培养基,特定种类微生物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版 (2019)一 微生物的基本培养技术精练,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一 微生物的基本培养技术复习练习题,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