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扬州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含解析 试卷 0 次下载
- 2022扬州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英语含解析(含听力) 试卷 0 次下载
- 2022扬州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含解析 试卷 2 次下载
- 2022扬州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含解析 试卷 1 次下载
- 2022扬州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含解析 试卷 1 次下载
2022扬州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含解析
展开2021-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检测试题
高二化学
一、单项选择题:共13题,每小题3分,共39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 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以聚氯乙烯为原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聚氯乙烯是食品级塑料制品的主要成分 B. 聚氯乙烯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C. 氯乙烯通过缩聚反应可转化为聚氯乙烯 D. 聚氯乙烯完全燃烧产生的气体无害
【答案】B
【解析】
【详解】A.聚氯乙烯可释放出有害物质,不能用作食品级塑料制品,A项错误;
B.聚氯乙烯为加聚反应产物,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B项正确;
C.氯乙烯通过加聚反应可转化为聚氯乙烯,C项错误;
D.聚氯乙烯含有氯元素,完全燃烧产生的气体有害,D项错误;
答案选B。
2. 反应可用于食品加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的电子式:
B. Na的结构示意图为
C. 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
D. 的空间填充模型:
【答案】C
【解析】
【详解】A.水是共价化合物,只含有共价键,O与H原子共用1对电子对,H2O的电子式为,故A错误;
B.钠是11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数为11,电子排布为2、8、1,Na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故B错误;
C.中钠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之间存在离子键、碳酸氢根离子中存在共价键,故C正确;
D.CO2为直线形分子,且碳原子半径大于氧原子半径,二氧化碳的充填模型为 ,故D错误;
故选:C。
3. 下列有关金属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 金属钠质地柔软,可用于冶炼金属钛
B. 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C. 过氧化钠呈淡黄色,可用作供氧剂
D. 次氯酸钠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作环境消毒剂
【答案】D
【解析】
【详解】A.金属钠有较强还原性,可用于冶炼金属钛,A项错误;
B.碳酸氢钠可以与酸反应,对人体伤害小,故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B项错误;
C.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故可用作供氧剂,C项错误;
D.次氯酸钠具有强氧化性,可以杀菌消毒,故可用作环境消毒剂,D项正确;
答案选D。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的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 B. NO可用排空气法收集
C. 与水反应仅体现的还原性 D. 常温下可用铝制容器盛装稀硝酸
【答案】A
【解析】
【详解】A.氨气中N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4,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A正确;
B.NO与O2可以反应且密度与空气相近,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B错误;
C.NO2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和NO,既有氧化性也有还原性,C错误;
D.常温下铝与稀硝酸可以反应,不能用制容器盛装稀硝酸,D错误;
故选A。
5. 对于反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使用高效催化剂能提高的平衡转化率
B. 升高温度,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减小
C. 反应中每消耗22.4L,转移电子的数目约为
D. 断裂1molN-H键的同时形成1molH-O键,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答案】B
【解析】
【详解】A.催化剂参与反应,改变反应的途径,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从而加快反应速率,但催化剂不能使平衡发生移动,故使用高效催化剂不能提高的平衡转化率,A错误;
B.温度改变,则平衡常数改变,升高温度,该反应逆向移动,平衡常数减小,B正确;
C.未给定标准状况,不能计算,C错误;
D.断裂1molN-H和形成1molH-O键都是正反应,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D错误;
答案选B。
6. 实验室制备、干燥、收集并进行尾气处理,下列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用装置甲制备 B. 用装置乙干燥
C. 用装置丙收集 D. 用装置丁吸收尾气
【答案】D
【解析】
【详解】A.氯化铵受热分解产生的HCl和NH3在试管口遇冷重新化合为氯化铵,A选项错误;
B.浓硫酸能与氨气反应,不能用于干燥氨气,应使用碱石灰干燥氨气,B选项错误;
C.氨气密度小于空气,应采用短进长出的排空气方式收集,C选项错误;
D.NH3极易溶于水,在导气管末端安装一个倒扣漏斗为防止发生倒吸现象,可以使用水作吸收剂,D选项正确;
答案选D。
7. X、Y、Z、W、Q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前四周期元素,基态时X原子2p原子轨道上有2个电子,Z是地壳内含量(质量分数)最高的元素,W为短周期元素,且与Z同主族,Q元素基态原子的内层电子全充满,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第一电离能:
B. 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X的弱
C. Z的简单氢化物的沸点比W的高
D. Q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四周期第ⅠA族
【答案】C
【解析】
【分析】基态时X原子2p原子轨道上有2个电子,故X为C;Z是地壳内含量(质量分数)最高的元素,Z为O;W为短周期元素,且与Z同主族,W为S;Q元素基态原子的内层电子全充满,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Q为Cu;Y的原子序数在C和O之间,故Y为N。
【详解】A.同周期从左往右第一电离能呈增大趋势,N的核外电子排布半满,故N的第一电离能最大,故第一电离能: I1(C)
C.Z和W的简单氢化物为H2O和H2S,水中存在分子间氢键,沸点高,C正确;
D.QCu,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四周期第ⅠB族,D错误;
故选C。
8. 催化某反应的机理如题8图所示(·OH表示羟基自由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反应①为
B. ·OH与HCHO的反应速率快于与HCHO的
C. 反应④生成的物质X是
D. 理论上反应消耗的HCHO与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答案】A
【解析】
【详解】A.反应①为,故A错误;
B.化学反应先由基态原子吸收能量转化为活化分子,再参与反应,·OH是活化分子能量较高,·OH与HCHO的反应速率快于与HCHO的,故B正确;
C.反应④反应方程式为,则生成的物质X是由图可知,故C正确;
D.在催化剂条件下,HCHO被氧气氧化最终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总反应为,则反应消耗的HCHO与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故D正确,
故选:A。
9. 广泛用于生产和生活,工业上制备的原理如图1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为电源负极
B. 从A极区域迁移到B极区域
C. A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D. 晶体的晶胞如图2所示,1个O周围距离最近的I有1个
【答案】C
【解析】
【详解】A.由KI转化为KIO3可知碘元素化合价升高,则A为阳极,连接电源正极,则a为电源正极,A错误;
B.A为阳极,B为阴极,由于存在阴离子交换膜,阳离子不能通过,则不能从A极区域迁移到B极区域,B错误;
C.A为阳极,KI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KIO3,A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正确;
D.1个O周围距离最近的I有3×8÷2=12,D错误;
故选:C。
10. 抗氧化剂香豆酰缬氨酸乙酯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分子中的含氧官能团有酯基、酰胺基、羟基
B. 该分子不存在顺反异构现象
C. 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可能共平面
D. 1mol该物质最多能与1mol反应
【答案】A
【解析】
【详解】A.由结构简式可知,该分子中的含氧官能团为羟基(—OH)、酯基()和酰胺基(),A正确;
B.该分子存在顺反异构现象,为反式结构,为顺式结构,B错误;
C.分子中含有,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共平面,C错误;
D.1mol该分子中的碳碳双键与Br2发生1:1加成反应,酚羟基邻位氢原子能与溴水发生取代反应,消耗2molBr2,故1mol该物质最多能与含3Br2的溴水反应,D错误;
答案选A。
11. 室温下,通过下列实验探究、溶液的性质。
实验
实验操作和现象
1
用pH试纸测定浓度为溶液的pH,pH约为10
2
用pH试纸测定浓度为溶液的pH,pH约为4
3
向溶液中滴加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溶液紫红色褪去
4
向溶液中滴加几滴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实验1可得溶液中:
B. 实验2可得溶液中:
C. 实验3说明溶液具有漂白性
D. 实验4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答案】B
【解析】
【详解】A. 实验1可得溶液中亚硫酸根水解产生亚硫酸氢根,但水解程度是微弱的,故:,A错误;
B. 溶液的pH约为4,故溶液中亚硫酸氢根的电离大于其水解,故,故,B正确;
C. 实验3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说明溶液具有还原性,C错误;
D. 实验4中氢氧化钡的量少,能完全反应,故离子方程式为:,D错误;
故选B。
12. 室温下,某小组设计下列实验探究含银化合物的转化。
实验1:向溶液中加入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实验2:向实验1所得悬浊液中加入溶液,产生淡黄色沉淀,过滤。
实验3:向实验2所得淡黄色沉淀中滴入一定量溶液,产生黑色沉淀,充分反应后过滤。
实验4:向实验1所得悬浊液中加入足量氨水,得澄清溶液。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实验2的现象能够说明
B. 实验3所用液中存在
C. 实验3过滤后所得清液中存在:且
D. 实验4中AgCl溶解的离子方程式为:
【答案】D
【解析】
【详解】A.实验1所得上层清液中含有过量的Ag+,Ag+也能直接与Br-反应生成AgBr沉淀,则不能据此比较Ksp(AgCl)、Ksp(AgBr)大小,故A错误;
B.Na2S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为c( Na+)+c(H+)=c(OH-)+c(HS-)+2c(S2-),物料守恒为c(Na+)=2c(S2-)+2c(HS-)+2c(H2S),消去c(Na+)可得c(OH-)=c(H+)+c(HS-)+2c(H2S),故B错误;
C.实验3过滤后所得清液是Ag2S的饱和溶液,一定存在c2(Ag+)×c(S2-)=Ksp(Ag2S),但可能是AgBr的饱和溶液,也可能是AgBr的不饱和溶液,所以c(Ag+)×c(Br-)≤Ksp(AgBr),即实验3过滤后所得清液中存在:且,故C错误;
D.实验4中AgCl沉淀转化为[Ag(NH3)2]+,离子方程式为:,故D正确;
故选:D。
13. 二甲醚()催化制备乙醇主要涉及以下两个反应:
反应Ⅰ:
反应Ⅱ:
在固定CO、、的原料比及体系压强不变的条件下,仅考虑发生反应Ⅰ、Ⅱ,平衡时部分物质的物质的量分数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任何条件下都能自发进行
B. 测得X点的物质的量分数是10%,则X点反应Ⅱ有:
C. 图中物质A可以是CO或
D. 其他条件不变,选用对反应Ⅱ催化性能更好的催化剂能提高平衡混合物中乙醇含量
【答案】B
【解析】
【详解】A.由题干信息,反应的,该反应为气体分子数减少的反应,,在高温下,可有,反应不能自发进行,A错误;
B.从图像可知,平衡时X点的的物质的量分数大于10%,该温度下并未达到平衡,故X点反应Ⅱ有:,B正确;
C.随着温度的升高,CH3CH2OH的物质的量分数减小,反应II平衡逆向移动,CH3OH的物质的量分数减小,故A不可能为CH3OH;随着温度的升高,600oC之后,反应I逆向移动,CO的物质的量分数增大,A可能为CO,C错误;
D.温度不变时,平衡常数不变,延长反应时间不会影响平衡状态,平衡混合物中乙醇的含量不变,选用对反应Ⅱ催化性能更好的催化剂只会加快反应速率,不影响平衡混合物中乙醇的含量,D错误;
故选B。
二、非选择题:共4题,共61分。
14. 二氧化氯()是一种高效的饮用水消毒剂。
(1)在酸性条件下,可与反应生成。写出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2)某泡腾片的有效成分为、、,其溶于水时反应可得到溶液,并逸出大量气体。和反应生成和,每生成1mol消耗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mol,逸出气体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填化学式)
(3)消毒时会产生少量的,可利用将转化为除去。控制其他条件相同,去除率随温度变化如图所示。温度高于50℃时,ClO去除率随温度升高而降低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
(4)为测定某二氧化氯溶液中的浓度,进行如下实验:准确量取5.00mL溶液,酸化后加入过量的KI溶液,充分反应,加入几滴淀粉溶液,用溶液滴定至终点。重复上述操作2~3次,平均消耗溶液27.50mL。已知:,
①滴定终点的现象为_______。
②计算该二氧化氯溶液中的物质的量浓度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1)
(2) ①. 1.25 ②.
(3)温度高于50℃时,水解程度增大,的浓度减小,故去除率降低
(4) ①. 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不恢复原来颜色 ②. 0.11
【解析】
【小问1详解】
在酸性条件下,可与反应生成,同时生成氧气、氯化钠和水,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小问2详解】
NaHSO4溶液完全电离得到H+,NaC1O2和NaHSO4反应生成ClO2和C1-,即发生歧化反应生成ClO2和C1-, 结合酸性条件配平的离子方程式为,根据反应可知,每生成1mol消耗的物质的量为1.25mol,因溶液显酸性与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故逸出气体的主要成分是;
【小问3详解】
FeSO4是强酸弱碱盐,升高温度促进了Fe2+水解,使更多的Fe2+水解生成Fe(OH)2,导致参与氧化还原反应的Fe2+减少,故去除率降低;故答案为: 温度高于50℃时,水解程度增大,的浓度减小,故去除率降低;
【小问4详解】
①用溶液滴定至终点,产生的碘恰好完全反应后溶液蓝色褪去,故滴定终点的现象为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不恢复原来颜色;
②依据反应原理得关系式:,,,。
15. 新型降糖药利拉江的关键中间体Y的合成路线如下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A分子中采取杂化原子的数目为_______。
(2)D→E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
(3)E→F的反应中有副产物(分子式)生成,该副产物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
(4),X的一种同分异构体同时满足下列条件,该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
①分子中共有4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
②红外光谱表明:分子中有,氯原子直接连在苯环上,除苯环外不含其它环状结构。
(5)已知:①
②
设计以苯和乙酸为原料合成有机物的路线图_______(无机试剂和有机溶剂任用,合成路线流程图示例见本题题干)
【答案】(1)4 (2)取代反应
(3) (4) (5)
【解析】
【分析】A与NaNO2发生反应得到B,B和Na2S2O3发生还原反应得到C,对比C和E的结构可知D为,D和在DFF、DIPEA作用下发生取代反应得到F和HBr,可知X为。
【小问1详解】
A分子中甲基C和3个N均采取杂化,即A分子中采取杂化原子的数目为4;
【小问2详解】
由分析可知D和溴发生取代反应生成E和HBr,反应类型取代反应;
【小问3详解】
E→F时,实质是N上的H被取代,结合副产物分子式可知副产物的结构简式为;
【小问4详解】
由分析可知X为,不饱和度为6,其同分异构体满足:
①分子中共有4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则具备一定的对称性;
②红外光谱表明:分子中有−NH2,氯原子直接连在苯环上,除苯环外不含其它环状结构,则侧链含4个C且4个C要组成不饱和度为3的结构,即一定含-C≡C-C=C-结构;
综上,符合条件的结构为;
【小问5详解】
对比原理苯、乙酸的结构可知关键是苯环上要引入氨基和乙酰基,氨基可由苯环先发生硝化反应引入硝基然后还原得到;乙酰基可由已知①引入,故合成路线为 。
16. 叠氮化钠()常用于制造汽车安全气囊。实验室制备水合肼()并利用其还原性进一步反应制取的流程如下:
已知:①一定条件下,碱性NaClO溶液与尿素溶液反应生成;
②室温时在水中的溶解度为42g,其微溶于乙醇,向饱和溶液中加入乙醇会析出固体。
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一定温度下,吸收塔中可提高吸收率的措施为_______(答出一点即可)。
(2)反应器1中生成水合肼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为提高水合肼的产率,反应器1中NaClO和尿素的添加顺序为_______。
(3)亚硝酸乙酯()、NaOH和水合肼()反应生成,其原理如下:,若生成7.8g,则该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mol。
(4)实验室也可以与制备,所得固体粗产品中含有少量的,已知与水反应生成NaOH和,写出以21g粗产品获得固体的实验步骤:_______,低温干燥。(须用试剂:乙醇、蒸馏水)
【答案】(1)缓慢通入;适当增加NaOH溶液的浓度;或者采用气液逆向吸收
(2) ①. ②. 向尿素中加入NaClO溶液
(3)0.4 (4)向固体中加入约50mL蒸馏水(1分,50~55 mL即可),搅拌至固体完全溶解后,向溶液中加入适量的乙醇至不再生成沉淀,过滤,用乙醇洗涤
【解析】
【分析】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在吸收塔中反应生成NaClO,反应器1中碱性NaClO溶液与尿素在硫酸锰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合肼和碳酸钠,蒸馏脱盐后得到水合肼;反应器2中制备NaN3,经过结晶、抽滤、洗涤和重结晶后得到纯净的NaN3。
【小问1详解】
在一定温度下,吸收塔中可提高吸收率的措施为:缓慢通入;适当增加NaOH溶液的浓度;或者采用气液逆向吸收(任写一条);
【小问2详解】
反应器1 中NaClO与尿素在硫酸锰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合肼和碳酸钠,化学方程式为:;反应中需要控制NaClO的用量,因其具有强氧化性,能与水合肼反应,故为提高水合肼的产率,反应器1中NaClO和尿素的添加顺序为:向尿素中加入NaClO溶液;
【小问3详解】
方程式:中,只有N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中为+3价,中为-2价,中为价,发生了归中反应,生成转移了个电子,生成7.8g,即0.12mol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小问4详解】
先将混合物用蒸馏水溶解除去NaNH2,根据信息②,再加乙醇降低NaN3的溶解度使其析出,过滤后再用乙醇洗涤即可,故实验步骤:向固体中加入约50mL蒸馏水(1分,50~55 mL即可),搅拌至固体完全溶解后,向溶液中加入适量的乙醇至不再生成沉淀,过滤,用乙醇洗涤,低温干燥。
17. 利用加氢制甲醇等清洁燃料,是实现减排较为可行的方法。一定温度下,和在催化剂作用下可发生以下两个反应:
反应Ⅰ:
反应Ⅱ:
(1)相同温度下,反应的_______。
(2)在催化、恒压条件下,向密闭容器中投入一定量和。其他条件相同,升高温度,判断甲醇选择性以及的平衡转化率的变化,并说明理由:_______。已知:。
(3)氢气可通过水煤气法获得,原理为。在进气比不同时,测得平衡时CO转化率如图,A和B两点对应的温度关系:_______(填“<”、“>”、或“=”),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
(4)如图装置可将和甲醇转化为甲酸。阳极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
(5)加氢制甲醇的部分反应机理如图所示。
“”表示物质在催化剂表面被吸附,“ ”表示自由基中未成对电子。已知在催化剂表面会形成两种吸附态的H,一种显正电性,一种显负电性。
①根据元素的电负性变化规律分析,过程ⅰ中参与反应的显正电性与显负电性氢原子的数目比为_______;
②结合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过程ⅱ可描述为_______。
【答案】(1)
(2)温度升高,甲醇选择性降低,的平衡转化率无法判断。温度升高,反应Ⅰ平衡逆向移动,反应Ⅱ平衡正向移动。故甲醇选择性降低。若反应Ⅰ移动程度大于反应Ⅱ,则的平衡转化率降低;反之,则的平衡转化率升高
(3) ①. = ②. 由图中数据计算得等于,同一反应K只与温度有关,K相等温度相等
(4)
(5) ①. 1:1 ②. 被吸附的与被吸附的·作用,中H−O断裂,形成了中H−O,生成被吸附的与HO·
【解析】
【小问1详解】
反应Ⅰ:
反应Ⅱ:
反应Ⅰ-反应Ⅱ得反应,其-=;
【小问2详解】
反应Ⅰ放热,反应Ⅱ吸热,温度升高,反应Ⅰ平衡逆向移动,反应Ⅱ平衡正向移动。故甲醇选择性降低。若反应Ⅰ移动程度大于反应Ⅱ,则的平衡转化率降低;反之,则的平衡转化率升高。即温度升高,甲醇选择性降低,的平衡转化率无法判断。温度升高,反应Ⅰ平衡逆向移动,反应Ⅱ平衡正向移动。故甲醇选择性降低。若反应Ⅰ移动程度大于反应Ⅱ,则的平衡转化率降低;反之,则的平衡转化率升高;
【小问3详解】
设A点起始c(CO)=1mol/L,c(H2O)=2mol/L,列三段式:,KA==1;
设B点起始c(CO)=1mol/L,c(H2O)=1mol/L,列三段式:,KB==1;
即KA= KB,故=;判断的理由是由图中数据计算得等于,同一反应K只与温度有关,K相等温度相等;
【小问4详解】
由图可知二氧化碳转化为甲酸的电极C的价态降低,为阴极,则阳极甲醇失电子转化为甲酸,电极反应式为;
【小问5详解】
①过程ⅰ可表示为4H*+HCOO·=CH3O·+H2O*(*表示吸附态),反应后多了2个C-H形成CH3O·,2个H-O形成H2O*,电负性:O>C>H,则形成CH3O·的H显负电性,形成H-O的H显正电性,即过程ⅰ中参与反应的显正电性与显负电性氢原子的数目比=2:2=1:1;
②结合图可知过程ⅱ为被吸附的与被吸附的·作用,中H−O断裂,形成了中H−O,生成被吸附的与HO·。
2022扬州中学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化学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扬州中学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化学试题含解析,文件包含江苏省扬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化学试题含解析docx、江苏省扬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化学试题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2南充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南充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含解析,文件包含四川省南充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docx、四川省南充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0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2雅安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雅安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含解析,文件包含四川省雅安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检测化学试题含解析docx、四川省雅安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检测化学试题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