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三单元 走向整体的世界第6课 全球航路的开辟 精练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三单元 走向整体的世界第6课 全球航路的开辟 精练,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有学者认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时作业6 全球航路的开辟A级——学考达标练1.随着蒙古帝国的分崩离析,丝绸之路的旅行不再像以前那么安全了,经过穆斯林和意大利商人之手,货物的价格往往已经涨得很高了,而欧洲人对亚洲商品的需要往往数量巨大。由此可推知,欧洲人开辟新航路的重要诱因是( )A.西欧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B.东西方贸易中的巨大诱惑C.丝绸之路被蒙古帝国切断D.欧洲人对黄金的狂热追求2.西班牙国王曾答应哥伦布享有新大陆十分之一的收入,后又允许麦哲伦船队拥有其所发现的岛屿和大陆的全部收入的二十分之一。这说明( )A.充当了新航路探索的先锋B.物质激励使探险卓有成效C.通过航海积累了大量资本D.封建君主热衷于海外探险3.有一位葡萄牙航海家和他的船队从西班牙港口出发,跨过东西不过“3 000公里”的“南海”,他的船队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环球航行。据此可知,这位“航海家”是( )A.迪亚士 B.达·伽马C.哥伦布 D.麦哲伦4.历史学者认为“史实”“史论”“史识”是构成史学的三要素,“史识”是对历史是非曲直的观察、鉴别和判断能力。下列叙述属于“史识”的是( )A.迪亚士在远洋航行中成功到达了“好望角”B.西班牙王室支持的麦哲伦实现了环球航行C.航海家远洋航行中的勇敢精神仍有现实意义D.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对印第安人来说是一种灾难5.17世纪初,在北太平洋和西伯利亚地区进行了多次海上和陆上探险,开辟了北太平洋到北冰洋的航线的是( )A.俄罗斯人 B.英国人C.荷兰人 D.法国人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葡萄牙人在非洲海岸、印度和整个远东寻找黄金;“黄金”一词是驱使西班牙人横渡大西洋到美洲去的咒语;黄金是白人刚踏上一个新发现的海岸时所需要的第一件东西。——恩格斯《论封建制度的瓦解和民族国家的产生》材料二 《马可·波罗游记》描写日本时说:“据有黄金,其数无限……君主有一大宫,其顶皆用精金为之……宫廷房室地铺金砖,以代石板,一切窗栊亦用精金,由是此宫之富无限……”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欧洲人在15、16世纪热衷于开辟新航路的原因。 B级——选考高分练7.有学者认为:“中世纪后期,十分重要的香料贸易并没有受到什么影响,关键问题是,意大利人和阿拉伯人垄断香料贸易引起了其他欧洲人极大的不满,他们热切地寻找能直接抵达东方的途径,以分享这笔厚利。”在此作者认为,新航路开辟的现实原因是( )A.西欧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B.欧洲社会对东方商品的渴求C.垄断贸易引发了激烈的商业竞争D.奥斯曼帝国控制了东西方主要商路8.1407年,郑和率船队来到古里(印度)后,赐给古里国王诰命银印,并对王公大臣赠送了丰厚礼物。而1498年,当达·迦马到达印度卡利卡特时,却试图霸占海洋控制权。这从本质上反映了( )A.中葡对外贸易理念有严重分歧B.两国对外政策的原则针锋相对C.农耕文明与工业文明存在差异D.两国远航性质和经济基础不同9.从不同角度看历史问题是史学研究的重要方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第一编 1500年以前诸孤立地区的世界……第二编 新兴西方的世界,1500~1763年第六章 西欧的扩张:伊比利亚阶段1500~1600年……二、哥伦布发现美洲——[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提取有关近代西欧新航路开辟的观点并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充分,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第6课 全球航路的开辟1.解析:材料“经过穆斯林和意大利商人之手,货物的价格往往已经涨得很高了,而欧洲人对亚洲商品的需要往往数量巨大”体现的是巨大的经济利益驱动是新航路开辟的重要诱因,B正确;资本主义萌芽出现是根本原因,A排除;传统贸易路线是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所切断,C排除;D与材料无关,排除。答案:B2.解析:材料反映了西班牙国王不惜给探险者一定的分成以鼓励探险,进而满足自己掠夺财富、殖民扩张的目的,这说明封建君主热衷于海外探险,故选D;材料无法体现西班牙是新航路探索的先锋,而且最早进行新航路探险的国家是葡萄牙,故排除A;材料没有反映出探险“卓有成效”,故排除B;材料没有反映出西班牙积累了大量的财富和资本,故排除C。答案:D3.解析:根据材料“他的船队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环球航行”并结合所学可知,1519~1522年,麦哲伦完成了人类历史上首次环球航行,故选D;迪亚士发现好望角、达·伽马到达印度、哥伦布发现美洲,三者均与材料信息不符,故排除ABC。答案:D4.解析:“史识”是对历史是非曲直的观察、鉴别和判断能力,“航海家远洋航行中的勇敢精神仍有现实意义”是对航海家远洋航行的评价判断,属于“史识”,故选C;A、B属于“史实”,D属于“史论”,排除A、B、D。答案:C5.解析:根据题目中“17世纪初”“北太平洋和西伯利亚地区”“海上与陆上探险”等重要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17世纪初,俄罗斯人在北太平洋和西伯利亚地区进行了多次海上和陆上探险,开辟了北太平洋到北冰洋的航线,故A项正确;B、C、D三项与题意不符,故都排除。答案:A6.解析:“原因”,根据材料一信息“葡萄牙人在非洲海岸、印度和整个远东寻找黄金”得出:为了获取亚洲的黄金,满足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由材料二信息“《马可波罗游记》描写日本时说:‘据有黄金,其数无限……君主有一大宫,其顶皆用精金为之……宫廷房室地铺金砖,以代石板,一切窗栊亦用精金,由是此宫之富无限……’”得出:《马可波罗游记》吸引着西欧商人对东方“黄金”的渴望;结合所学知识得出:基督教会为了传教。答案:为了获取亚非美洲的黄金,满足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马可波罗游记》吸引着西欧商人对东方“黄金”的渴望;基督教会为了传教。7.解析:根据题干材料“意大利人和阿拉伯人垄断香料贸易引起了其他欧洲人极大的不满,他们热切地寻找能直接抵达东方的途径,以分享这笔厚利”可知,垄断贸易引发了激烈的商业竞争,促进了新航路的开辟,故C项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欧洲社会对东方商品的态度,故A、B两项排除;材料提到的是“意大利人和阿拉伯人”,与奥斯曼帝国无关,故D项排除。答案:C8.解析:根据材料“1407年,郑和率船队来到古里(印度)后,赐给古里国王诰命银印,并对王公大臣赠送了丰厚礼物。而1498年,当达·迦马到达印度卡利卡特时,却试图霸占海洋控制权”,并结合所学可知,东西方国家的远航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中国郑和下西洋是自然经济占主导的封建国家炫耀国威的远航;达·迦马的远航是资本主义经济驱使下的进行资本原始积累的航行,故D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贸易理念,故A项错误;材料未提及对外政策,故B项错误;当时的远航与工业文明无关,故C项错误。答案:D9.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观点:近代位于西欧伊比利亚半岛的西班牙和葡萄牙走在了新航路开辟的前列。结合所学知识,从1500年前后西欧的经济、政治、思想、技术等方面论述新航路开辟的动因及条件;从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区位优势、率先完成中央集权等条件,论述西班牙和葡萄牙走在开辟新航路前列的原因;同时列举在西班牙和葡萄牙王室的支持下的航海活动加以论述。最后总结升华。(也可以从哥伦布发现美洲的原因、新航路开辟的世界影响、新航路开辟促使近代西欧崛起等角度来提取观点并加以论述。)答案:示例:观点:近代位于西欧伊比利亚半岛的西班牙和葡萄牙走在了新航路开辟的前列。论述:1500年前后,伴随着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欧洲人对黄金和香料的需求日益迫切。地处伊比利亚半岛的西班牙和葡萄牙拥有先进的航海技术和大量的航海人才,同时建立了中央集权的西班牙和葡萄牙王室为增加财富和传播基督教积极支持海外冒险。于是,在葡萄牙王室的支持下,迪亚士和达·伽马最终开通了从欧洲到亚洲的新航路,在西班牙王室的支持下,哥伦布开通了从欧洲到美洲的新航路,麦哲伦船队完成了环球航行。因此,受经济、政治、思想、技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地处伊比利亚半岛的西班牙和葡萄牙走在了新航路开辟的前列。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三单元 走向整体的世界第6课 全球航路的开辟 同步达标检测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新航路开辟的动因, 新航路开辟的条件,下图为新航路开辟示意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第6课 全球航路的开辟 练习题,共5页。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统编版第6课 全球航路的开辟 当堂检测题,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正误判断,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