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6课 全球航路的开辟 图文ppt课件
展开课后素养落实(六)
1.(2021·盘锦高一检测)自从《马可·波罗行纪》在欧洲广泛传播后,欧洲人一直把东方看成是金银当瓦的“人间天堂”,有很多人沉迷于“寻金热”之中,上至国王贵族下至平民百姓都渴望去东方实现黄金梦。出现这一现象主要是由于( )
A.新航路的开辟 B.商品经济发展
C.中国逐渐落后世界 D.拜金主义盛行
B [根据材料“欧洲人一直把东方看成是金银当瓦的‘人间天堂’,有很多人沉迷于‘寻金热’之中”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欧出现寻金热的根本原因是商品经济发展对黄金的需求量大,B项符合题意;新航路开辟是这一现象出现的结果,A项排除;“中国逐渐落后世界”与材料内容无关,C项排除;拜金主义的出现属于表象,从根本上看仍然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D项排除。]
2.(2021·聊城高一检测)15世纪早期,1公斤胡椒在印度产地值1克到2克白银,在亚历山大港的价格达10克到14克,在威尼斯达14克到18克,在欧洲各消费国则达20克到30克。这说明( )
A.印度农业发达 B.白银大量流入欧洲
C.全球联系建立 D.新航路开辟的必要
D [根据材料可知,胡椒在欧洲价格高昂,这是由于传统的欧亚之间的商路受到控制,出现了商业危机,这成为新航路开辟的直接原因,故D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印度农业发达,也无法体现白银大量流入欧洲,排除A、B两项;新航路开辟后,全球联系建立,排除C项。]
3.15世纪的欧洲,是一个“充满饥渴”的欧洲。这使欧洲人走上发现新世界之路。这种“饥渴”产生的根源是( )
A.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
B.奥斯曼帝国控制了东西方之间的商道
C.统治者积极支持海外探险活动
D.教会鼓励人们去东方传播天主教
A [新航路的开辟,从根本上来说,是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体现,故A项正确;奥斯曼帝国控制了东西方之间的商道,是新航路开辟的直接原因,故B项错误;统治者的支持是新航路开辟的政治条件,故C项错误;教会鼓励是新航路开辟的重要原因,但不是根源,故D项错误。]
4.某学者指出,经过不懈的努力,葡萄牙人终于从非洲最北端沿非洲西海岸南下到达最南端,其中的艰难险阻是难以想象的。关于此次航海说法正确的是( )
A.达·伽马最早进入印度洋
B.迪亚士抵达好望角
C.推动了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D.从此发现了美洲新大陆
B [材料没有体现进入印度洋的相关信息,故排除A项;材料“葡萄牙人终于从非洲最北端沿非洲西海岸南下到达最南端”反映的是迪亚士到达非洲南端的好望角,故B项正确;C项在材料中未体现,故排除;美洲新大陆是哥伦布在西班牙王室的支持下发现的,故排除D项。]
5.他率船队进入欧洲人所说的“大南海”后,历经100多天的航行,一直没有遭遇到狂风大浪,他的心情从来没有这样轻松过,好像上帝帮了他大忙,他就给“大南海”起了个吉祥的名字叫“太平洋”。这位航海家最大的成就是( )
A.“发现”美洲大陆 B.发现了好望角
C.到达印度西海岸 D.完成环球航行
D [根据材料“太平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位航海家是麦哲伦,他最大的成就是完成环球航行,其航行路线是: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故D项符合题意;A项是哥伦布,B项是迪亚士,C项是达·伽马,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6.(2021·济南高一检测)“航行半年后,船队突然遭遇了一次罕见的风暴,在被风暴裹挟、被动地向东南方漂泊了13个昼夜之后,他意外地发现:船队已经绕过了非洲的最南端,为纪念这次九死一生的传奇经历,他给这个海角取名‘风暴角’。”文中的“他”是指( )
A.哥伦布 B.迪亚士
C.达·伽马 D.麦哲伦
B [根据材料“绕过了非洲的最南端”“风暴角”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位航海家是迪亚士,B项正确。]
7.(2021·烟台高一检测)在菲律宾马克坦岛有两座纪念碑,近处的一座纪念了酋长拉普这位土著英雄,远处的一座则纪念了新航路开辟中的航海家麦哲伦。他的船队主要贡献是( )
A.南行最远到达好望角 B.向西首次发现了美洲
C.第一次完成环球航行 D.开辟到达印度新航线
C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新航路开辟中,航海家麦哲伦船队的贡献是第一次完成环球航行,故C项正确;迪亚士船队最远到达好望角,故A项错误;哥伦布船队向西首次发现了美洲,故B项错误;达·伽马开辟到达印度新航线,故D项错误。]
8.(2021·烟台高一检测) 18世纪法国某地理学家如此评论地理大发现:“一个极大的错误导致了一次极其伟大的发现。”此处“伟大的发现”是指( )
A.在葡萄牙王室支持下美洲新大陆的发现
B.哥伦布船队到达美洲
C.达·伽马船队开辟到达印度的航线
D.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
B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哥伦布要远航到东方,结果到达美洲,故选B项。]
9. (2021·烟台高一检测)“直到1500年以前,它一直是一道栅栏,一个终点。到1500年左右,它一变而为一座桥梁,一个起程点了。”这里的“它”是指( )
A.地中海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太平洋
B [根据材料内容可以分析1500年前后世界的变化,而这个时期最大的事件是新航路的开辟。新航路的开辟使不同的文明逐渐连为一体。由此可以推断材料中“它”指的是大西洋,它把欧洲与美洲等连为一体,符合材料内容,故选B项;地中海在新航路中已经衰落,它是旧航路的中心,A项错误;印度洋和太平洋都不是单独连接文明的,C、D两项错误。]
10.新航路开辟后,英国、荷兰等国为发展海上贸易,寻找通往亚洲的航路,欧洲人在主要航线之外,开辟了众多重要的新航线。其中俄罗斯人在17世纪初开辟的是( )
A.发现了一块“新发现的大陆”即纽芬兰岛
B.向西北航行,探索经北冰洋通向亚洲的航路
C.多次探险,开辟了北太平洋到北冰洋的航线
D.探寻南半球的新世界,到达美洲南端的合恩角
C [题干限定17世纪初,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俄罗斯人在北太平洋和西伯利亚地区进行了多次海上和陆上探险,开辟了北太平洋到北冰洋的航线,故选C项。]
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15世纪的帆船
(1)材料一图中上方题诗“无数铃声遥过碛(沙漠),应驮白练(丝绸)到安西”,表达了作者对什么历史景象的追思?这种历史景象的空前繁荣说明了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欧洲航海家利用“帆船”完成了哪一历史壮举?指出完成这一壮举的历史条件及意义。
[解析] 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图片中穿越沙漠的骆驼和题诗中“应驮白练(丝绸)到安西”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作者追思的是丝绸之路的繁荣景象。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从丝绸之路的繁荣可以看出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和中外之间经济文化的交流。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5世纪欧洲航海家利用帆船完成的壮举是新航路的开辟。第二小问,包括航海技术、造船技术、天文地理知识、西班牙、葡萄牙王室的支持、文艺复兴对人的解放。第三小问,结束了世界各地相互封闭孤立的状态,世界各文明开始会合交融。
[答案] (1)历史景象:丝绸之路的繁荣景象。说明:古代中国商业的兴盛、发展;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加强。
(2)壮举:新航路的开辟。历史条件:造船和航海技术的进步;指南针、星盘的应用;地理知识的进步;葡萄牙和西班牙王室的支持;航海家具有人文精神。意义:丰富了人类的地理知识,开辟了众多重要的新航线,建立起世界主要大洋和大陆之间的直接联系。
12.《马可·波罗行纪》中描述:“古老的东方‘黄金遍地,充溢于野’,快到东北去吧,哪怕路途再遥远,路途再艰辛!”下列关于新航路开辟原因的表述,与之最为吻合的是( )
A.科技条件:航海技术的进步
B.社会根源:人们对黄金的渴望
C.商业危机:奥斯曼帝国阻碍东西商道
D.经济根源:西欧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B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马可·波罗行纪》在西欧流传以后,人们对书中关于东方国家遍地黄金的描述深信不疑,很多人渴望到东方“寻金”,故B项正确。]
13.据记载,西班牙国王与麦哲伦签订的远洋探险协定上明确提道:“从你们发现的岛屿和大陆获得的一切利润和收入,以及捐税和替朕征收的其他进款中,除去你们负担的开支后,给你们留下二十分之一。”这一记载说明( )
A.西班牙最早开展了航海探险
B.航海人才受到西班牙的重视
C.契约精神推动了新航路开辟
D.新航路开辟得益于王室支持
C [由材料可知,西班牙国王通过签订具有契约精神的远洋探险协定给予了航海家相当丰厚的利益许诺,这必然会激发航海家外出探险的热情,从而推动了新航路的开辟,故选C项;葡萄牙比西班牙更早开展航海探险,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西班牙国王与哥伦布所签订的协议,排除B项;材料不是强调王室的支持,排除D项。]
14.15世纪前期,葡萄牙的亨利王子得知在北非阿拉伯市场上出售的黄金、象牙、鸵鸟羽毛和奴隶,是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跨越沙漠运来的,于是他思考为什么不能从海路到几内亚,把这些有利可图的贸易由葡萄牙抢过来呢?为将这项有利可图的贸易抢过来,他推动葡萄牙( )
A.探索通往东方的新航路 B.向美洲进行殖民扩张
C.与西班牙展开殖民争夺 D.扩大地中海沿岸贸易
A [根据材料“15世纪前期”“葡萄牙”“海路”“有利可图的贸易”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垄断贸易,追求高额财富,葡萄牙探索了通往东方的新航路,故选A项;15世纪前期西方的殖民扩张尚未开始,排除B项;葡萄牙与西班牙展开殖民争夺主要是在16世纪,排除C项;D项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
15.1596年到1598年,一个叫巴伦支的荷兰船长,试图找到从北面到达亚洲的路线,但是他们被冰封的海面困住了8个月。险境之下,17名水手中有8人死去。但他们丝毫未动别人委托给他们的、可以挽救他们生命的衣物和药品。最终,幸存的商人把货物完好无损地送到委托人手中,从上述事件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人性的启蒙迫在眉睫 B.地理大发现仍在继续
C.西方的商人唯利是图 D.商业成功取决于诚信
B [材料中水手和商人的行为体现了人性的高尚,A项不符合题意;根据题干“1596年到1598年”“荷兰船长”“试图找到从北面到达亚洲的路线”等信息可知,荷兰在崛起的过程中依然在探索新的航线,地理大发现仍在继续,故B项正确;“幸存的商人把货物完好无损地送到委托人手中”体现了商人的诚信,而非唯利是图,故C项错误;“商业成功取决于诚信”表述过于绝对,D项错误。]
16.据统计,麦哲伦船队的船员来自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其中葡萄牙37人,意大利30多人,法国19人,此外还有佛兰德(今属比利时)人、英国人等。这表明当时( )
A.葡、意、法成为航海活动的领导者
B.各国间加强了航海方面的合作
C.航海活动具有一定的社会基础
D.地圆学说的科学性已得到证实
C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因素的成长,欧洲社会出现一股“寻金热”,对黄金的追求成为开展航海活动的主要动力,欧洲人的这一热情成为推动航海活动的基础,故C项正确;当时领导航海活动的是葡萄牙和西班牙,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各国政府的关系,故B项错误;材料无法反映地圆学说的科学性已得到证实,D项错误。]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洲和东印度航路的发现扩大了交往,从而使工场手工业和整个生产的发展有了巨大的高涨。从那里输入新的产品,特别是投入流通的大量金银,冒险的远征、殖民地的开拓,首先是当时市场已经扩大,而且规模愈来愈大地扩大为世界市场——所有这一切产生了历史发展的一个新阶段。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材料二 1500年以前,人类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中。各种族集团实际上以完全与世隔绝的方式散居各地。直到1500年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才第一次有了直接的交往。从那时起,它们才终于联系在一起,无论是南非的布须曼人、有教养的中国官吏,还是原始的巴塔哥尼亚人。因此,1500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你是怎样理解材料一中“美洲和东印度航路的发现”的?它们是怎样被发现的?
(2)有人说:“1500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原因。
[解析] 第(1)问,应从两个方面简述新航路开辟的过程,一方面是哥伦布和迪亚士分别发现美洲和东印度航路,另一方面是“怎样被发现”,应指出达·伽马和麦哲伦船队的贡献。第(2)问,材料二中“彼此隔绝”“第一次有了直接的交往”说明了人类交往与联系的加强。
[答案] (1)“美洲的发现”是指哥伦布发现了美洲新大陆,1492年,哥伦布开辟了通往美洲的新航路;“东印度航路”是指从欧洲绕过非洲直通印度的航路和绕过南美洲、穿越太平洋到达印度的航路。这两条航路,前者由达·伽马在1497—1498年开辟,后者由麦哲伦及其船队于1519—1522年开辟。
(2)新航路开辟加强了欧洲同亚洲、非洲及“新发现”的美洲等地的联系,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各地的文明开始会合交融,日益连成一个整体。
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二单元 中古时期的世界第5课 古代非洲与美洲图片ppt课件: 这是一份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二单元 中古时期的世界第5课 古代非洲与美洲图片ppt课件,文件包含统编版高中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第2单元第5课古代非洲与美洲课件ppt、统编版高中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第2单元第5课古代非洲与美洲学案doc、统编版高中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课后素养落实5古代非洲与美洲含答案doc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54页, 欢迎下载使用。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二单元 中古时期的世界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 课文内容ppt课件: 这是一份(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二单元 中古时期的世界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 课文内容ppt课件,文件包含统编版高中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第2单元第4课中古时期的亚洲课件ppt、统编版高中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第2单元第4课中古时期的亚洲学案doc、统编版高中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课后素养落实4中古时期的亚洲含答案doc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60页, 欢迎下载使用。
历史人教统编版第7课 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图片课件ppt: 这是一份历史人教统编版第7课 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图片课件ppt,文件包含统编版高中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第3单元第7课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课件ppt、统编版高中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第3单元第7课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学案doc、统编版高中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课后素养落实7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含答案doc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58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