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部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第2课 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 作业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部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第2课 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 作业第1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部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第2课 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 作业第2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部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第2课 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 作业第3页
    还剩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2课 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课后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2课 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课后练习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有人说,波斯国王大流士一世宣称,下面是影片《斯巴达克斯》的海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时素养评价

     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

    (30分钟·100)

    (选择题每小题6,非选择题40,100)

    1.人类文明的发展是从分散隔绝走向整体融合的。以下属于人类文明交往的主要方式的是(  )

    专制集权  和平往来

    暴力冲突  民主政治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B。古代世界的交往方式既有和平往来又有暴力冲突,在碰撞中共同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因此,答案为B

    2.有人说:爱琴海区域海陆交错,东通阿拉伯半岛,南望埃及,西对亚平宁半岛,北通黑海,因而成为融通亚非欧不同文明的加工厂。这句话揭示了(  )

    A.爱琴海区域的航海业发达

    B.爱琴海地区的地形、地貌

    C.地理环境对爱琴文明的影响

    D.爱琴文明源于古埃及

    【解析】C。本题依据所学可知,希腊半岛四方为不同区域文明,从而形成了融合各种文明的特征,也就是材料中加工厂的含义, C符合题意,故选C

    3.从公元前8世纪初开始的二百多年间,由于人口增多,希腊的众多城邦组织本邦的部分居民向外迁移,另立家园,建立起140多座新的城邦,奠定了古代希腊的广阔疆域。这些行动(  )

    A.形成了众星捧月的政治格局

    B.具有殖民扩张、争夺霸权的特征

    C.扩大了地中海贸易圈

    D.瓦解了城邦民主政治

    【解析】C。新城邦拓展了古希腊的疆域,扩大了对外贸易即扩大了地中海贸易圈,C正确;材料不能体现众多城邦与希腊本土城邦有从属关系,A错误;材料没有体现争夺霸权的特征,故排除B;这些行动并没有体现出对希腊城邦民主政治的瓦解,故排除D

    4.波斯国王大流士一世宣称: 凡忠信之士,我赐予恩典;凡不义之人,我严惩不贷……凡我给他们的一切命令,他们都遵行不误。……靠阿胡拉马兹达之佑,我统治了这个王国。材料主要说明(  )

    A.国王是波斯帝国的核心和最高主宰

    B.大流士以严酷法律治国

    C.波斯帝国建立起较完善的官僚体系

    D.波斯国王相信君权神授

    【解析】A。从材料信息赐予恩典”“严惩不贷”“我统治了这个王国等可知,国王是波斯帝国的核心和最高主宰,故选A。法律治国、建立完善的官僚体系、君权神授和题干主旨不符,排除BCD

    5.从希腊半岛兴起,征服了波斯帝国,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庞大帝国的亚历山大帝国,前身是(  )

    A.斯巴达   B.雅典  C.马其顿  D.阿拉伯

    【解析】C。根据所学知识,希腊北部的马其顿王国强大起来,打败希腊联军,控制了希腊。亚历山大即位扫荡小亚细亚,攻入埃及,回师占领两河流域,灭掉波斯帝国,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亚历山大帝国。故亚历山大帝国的前身是马其顿王国。故选C

    6.在希腊哲学里,学者们直到最近才发现来自美索不达米亚的原型,《伊索寓言》中的几个故事在苏美尔传说中都有原型,公元前18世纪两河流域人民编写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农书——《农人历书》,其开导词与赫西奥德的《田功农时》惊人类似。这表明(  )

    A.两河流域是古代西方文化源头

    B.两河流域与希腊文化相互影响

    C.两河流域对西方世界文化影响广泛

    D.两河流域对希腊文化产生一定影响

    【解析】D。材料信息体现了两河流域文化对希腊哲学、文学和农学等方面产生一定影响,D正确。

    7.下面是古代罗马发展演变的线索示意图,其中处应填写的是(  )

    A.罗马共和国   B.罗马帝国

    C.西罗马帝国   D.拜占庭帝国

    【解析】B。公元前8世纪罗马城建立,公元前509年罗马建立共和国,公元前27年罗马帝国取代罗马共和国,395年罗马帝国分裂,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1453年东罗马帝国灭亡。所以公元前27-395年是罗马帝国时期。答案为B

    补偿训练】

      公元2世纪,地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已成了帝国的内海,地中海各地之间的交通畅通无阻。这里所指的帝国是(  )

    A.罗马帝国     B.波斯帝国

    C.阿拉伯帝国   D.亚历山大帝国

    解析】A。公元2世纪,地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已成了帝国的内海,地中海各地之间的交通畅通无阻,这里所指的帝国是罗马帝国。公元前27年以后,罗马帝国在屋大维统治下,发动多次侵略战争,疆域不断扩大,2世纪达到最大规模,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广袤的地中海成为它的内海。

    8.下面是影片《斯巴达克斯》的海报。该影片是一部大制作的古代史诗式的电影,它叙述了公元前73年古代罗马的奴隶因不堪奴隶主的暴虐而在斯巴达克的领导下奋起反抗,但最终被镇压的史实。这部电影反映的史实(  )

    A.体现罗马奴隶制迅速发展

    B.促使罗马帝国达到顶峰

    C.导致了罗马帝国最终分裂

    D.加速了西罗马帝国的灭亡

    【解析】A。斯巴达克起义是奴隶对奴隶主的反抗,发生在罗马共和国时期,反映的史实体现了罗马奴隶制迅速发展起来,A正确,BCD错误。

    9.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曾经说,希腊人原来没有文字,是腓尼基人把文字带给他们的。这说明腓尼基文字(  )

    A.属于象形文字

    B.推动了希腊文明发展

    C.是海外殖民的产物

    D.发展了楔形文字

    【解析】B。腓尼基文字传入希腊,形成希腊字母,有利于希腊文明的传承与发展,故选B

    10.文明的交流,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字母文字起源于西亚地区,字母文字具有书写简捷、易于记忆等优点,逐渐流行开来。字母文字向西传入希腊,形成希腊字母,再演化出来的字母是(  )

    A.腓尼基字母   B.印度字母

    C.阿拉马字母   D.拉丁字母

    【解析】D。字母文字向西传入希腊,形成希腊字母,再演化成拉丁字母,故选D

    11.(4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班超遣掾甘英穷临西海而还。皆前世所不至,《山经》所未详,莫不备其风土,传其珍怪焉。

    材料二 至桓帝延熹九年,大秦王安敦遣使自日南徼外(中印半岛海外)献象牙、犀角、玳瑁,始乃一通焉。

    ——以上均摘自《后汉书》

    (1)材料一中班超派甘英穷临西海的目的何在?结果如何?(30)

    (2)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两则材料反映了什么共同问题。(10)

    【解析】(1)题应结合材料一说明甘英出使大秦的目的及结果。第(2)题应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从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大秦遣使到汉朝可知表达了相互交往的愿望。

    答案:(1)目的:出使大秦,与欧洲直接沟通往来。结果:甘英受阻波斯湾,但了解了沿途的风土人情,奠定了中西交往的基础。

    (2)汉朝和大秦都迫切希望直接往来。

    (15分钟·40)

    (选择题每小题5,非选择题30,40)

    12.(2020·葫芦岛高一检测)在公元前4世纪,亚历山大大帝征服了地中海地区以及其他地区。之后的几个世纪里,罗马人开始借用希腊词汇。他们借用了字母YZ,并将它们放在自己的字母表的末位,因为只有在书写希腊词汇的时候才会用到这些字母。这表明(  )

    A.腓尼基字母的创制深受阿拉马字母的影响

    B.希腊字母是当今欧洲所有字母的唯一源头

    C.武力征服对文明交流具有一定影响

    D.拉丁字母形成后进一步演化出希腊字母

    【解析】C。根据材料他们借用了字母YZ,并将它们放在自己的字母表的末位”“在书写希腊词汇的时候才会用到这些字母等信息可知,武力征服客观上加强了不同地区和民族的文化交流和联系,对文明交流具有一定影响,C正确。

    13.公元前2世纪,在罗马征服希腊后,罗马官兵从希腊挑选并带回来的大批人质里面,包含有贵族、伦理学家、政治理论家、历史学家、诗人等,此外还有大量的奴隶、杂技演员,甚至还有主厨。这种现象会导致(  )

    A.希腊文化在罗马扩散

    B.希腊民主遭受致命摧残

    C.罗马法迅速发展

    D.罗马社会矛盾日趋尖锐

    【解析】A。由材料可知,罗马征服希腊并从希腊带回的人质中包含了各行各业的人物,这些人质到达罗马后对罗马社会将产生多方面的影响,使希腊文化在罗马扩散,进而促使罗马文化发展变化,故选A;希腊与罗马是基础与发展的关系,B表述与史实不符,排除;材料并未提及罗马法的发展,排除C;题干与社会矛盾无关,排除D

    14.(3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域都护定远侯班超遣掾甘英使大秦、条支,穷西海,皆前世所不至,莫不备其风土,传其珍怪焉。及安息西界,临大海,欲度,船人谓英曰:海水广大,往来者逢善风,三月乃得度,若遇迟风,亦有二岁者。故入海,人皆赍三岁粮。海中善使人思土恋慕,数有死亡者。英乃止。

    ——摘自《资治通鉴》

    材料二 (大秦)以金银为钱,银钱十当金钱一。与安息、天竺交市于海中,利有十倍。其人质直,市无二价。谷食常贱,国用富饶,邻国使到其界首者,乘驿诣王都,至则给以金钱。其王常欲通使于汉,而安息欲以汉缯彩与之交市,故遮阂不得自达。至桓帝延熹九年,大秦王安敦遣使自日南徼外献象牙、犀角、玳瑁,始乃一通焉。其所表贡,并无珍异,疑传者过焉。

    ——摘自《后汉书》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朝与罗马帝国交往的特点。(6)

    (2)根据材料二,概括罗马帝国的社会经济状况。(12)

    (3)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析汉朝与西亚(安息)、欧洲(大秦)通商关系发展起来的主要条件。(12)

    【解析】(1),通过材料二与材料一的比较,材料一以使者往来的政治交往为主,而材料二则以经济联系为主,从交往的方式、内容和交通等方面归纳。第(2),结合材料二信息,从物产、货币与商业、交通、外贸等方面概括。第(3),从经济条件、交通条件、机构管理、政府支持等方面概括。

    答案:(1)特点:从间接经贸和文化交流到直接交往;通过丝绸之路;以经济联系为主。

    (2)状况:经济繁荣,物产丰饶(谷食常贱,国用富饶);使用金银货币,市场管理规范(市无二价),商品经济发达;交通发达(乘驿诣王都);对外贸易发达(与安息、天竺交市)。

    (3)主要条件:汉朝丝织业等的发展;汉朝、波斯、罗马对道路开通的贡献(重点是张骞出使西域);汉朝在西域设西域都护府,保障丝绸之路畅通;大国间交往的愿望等。

     

     

     

     

    相关试卷

    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2课 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课时训练: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2课 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课时训练,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2课 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复习练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2课 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复习练习题,共5页。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2课 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课后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2课 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课后练习题,共6页。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