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桃花源记练习题
展开
9 桃花源记
1.(15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节选自《桃花源记》)
[乙] 遂至渤海界,移书敕属县:“悉罢逐捕盗贼吏,诸持锄、钩、田器者皆为良民,吏毋得问;持兵者乃为贼。”郡中翕然[注],盗贼亦皆罢。遂乃开仓廪假贫民,选用良吏。
遂见齐俗奢侈,不田作,乃躬率以俭约,劝民务农桑。数年之后,郡中皆有蓄积,狱讼止息。
(节选自《龚遂为渤海太守》)
[注] 翕(xī)然:一下子平静下来。
(1)解释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语。
①便要还家__________
②遂乃开仓廪假贫民____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
①遂与外人间隔。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乃躬率以俭约,劝民务农桑。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写出“世外桃源”有哪些吸引你的地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5分)雪夜访戴王子猷居山阴①.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②.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③.忽忆戴安道④;时戴在剡⑤,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⑥,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导读:雪夜喝酒、吟诗、忆好友、连夜冒雪乘舟访友,真是兴致极高。然而刚到门前却又抽身返回,真是高人雅致,此中真意,只可意会,不好言传。
注释 :①王子猷居山阴:王子猷住在山阴。王子猷,名徽之,字子猷,王羲之的儿子。山阴,今浙江绍兴。②命酌酒:命令(下人)斟酒来喝。③咏左思《招隐》诗:吟诵着左思的《招隐》诗。左思,字太冲,西晋大文人。④戴安道:名逵,字安道,名画家。⑤剡:今浙江省嵊县。⑥经宿方至:过了一夜才到。
(1)解释加点的词。
①夜大雪,眠觉______ ②四望皎然______
③因起彷徨______ ④经宿方至______
(2)翻译。
①造门不前而返。
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
(3)写出出自本文的成语。
3.(15分)己亥北行日记
戴名世
明日,宿旦子冈①。甫②行数里,见四野禾油油然,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盖江北之俗,妇女亦耕田力作;以视西北男子游惰不事生产者,其俗洵③美矣。偶舍骑步行,过一农家,其丈夫方担粪灌园,而妇人汲井且浣④衣;门有豆棚瓜架,又有树数株郁郁然,儿女啼笑,鸡犬鸣吠。余顾而慕之,以为此一家之中,有万物得所之意,自恨不如远甚也!
【注释】 ①旦子冈:在江苏省江宁县附近。②甫:刚。③洵:确实。④浣:洗衣服。
3-1.解释下列加下划线的词。
(1)老幼男女 俱耘于田间( )
(2)偶 舍骑步行( )
(3)其丈夫 方担粪灌园( )
(4)又有树数株郁郁 然( )
3-2.文中所展现的生活图景和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有哪些共同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文中画线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5分)
【甲】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
【乙】明日,过桃源县,至绿萝山下。诸峰累累,极为瘦削。至白马雪涛处,上有怪石,登舟皆踞①坐。泊水溪,与诸人步入桃花源,至桃花洞口。桃可千余树,夹道如锦幄,花蕊藉地寸余,流泉汩汩。溯源而上,屡陟弥②高,石为泉啮,皆若灵壁。
(选自袁中道《再游桃花源》)
【注释】①踞:蹲坐。②弥:更加。
4-1.解释下列加下划线词语。
(1)屋舍 俨然( )
(2)便 要还家( )
(3)处处 志之( )
(4) 过桃源县( )
4-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 (1)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4-3.乙文对桃花源的描写,与甲文的描写,有极为相似之处,请在下面提示下,填出《桃花源记》中与之相近的句子。
(1)“桃可千余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花蕊藉地寸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溯源而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4.两文中的桃花源都令人向往,但作者借此表达的情感是不一样的,请分别概括【甲】【乙】两文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5分)[甲]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选自《礼记▪礼运》)
[乙]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选自《桃花源记》)
5.下列句中加下划线字解释有误的一项( )
A. 选贤 与能(通“举”,选拔) B. 男有 分,女有归(职分,指职业、职守)
C. 盗窃乱 贼而不作(小偷) D. 货 恶其弃于地也(憎恶)
6.下列句中加下划线字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
A. 讲信 修睦 盖简桃核 修狭者为之 B. 其中往来种作 其真无马邪
C. 天下 为公 不必 为己 D. 祗辱于奴隶人 之手 能以径寸 之木
7.对文中划线语句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A. (呈现在他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舍。还拥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沼,桑树竹林。
B. 土地平坦宽广,房舍庄重肃穆,有良好的田地、美丽的池沼,桑树竹林之类的。
C. (呈现在他眼前的是)一片平坦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舍。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沼和自种的桑竹。
D. 土地平坦宽广,房舍整整齐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沼,桑树竹林之类的。
8.下列对文章内容和写法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大道之行也》的主旨是阐明儒家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B. “天下为公”是说所有的社会成员都要有公心,为人民多做好事。
C. 《桃花源记》选段写了渔人进入桃花源,看到源内优美的环境,源中人快乐、幸福、安定的生活,并体会到他们的心情。
D. “男女衣着,悉如外人”不太合乎实际。桃花源人是秦朝时进入此“绝境”的,是与外人“间隔”的。从秦到晋太元年间有五百多年,桃花源外的人衣着变化很大,桃花源中人衣着不可能“悉如外人”。
9.(15分)【甲文】
①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②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③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文】
①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②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
9-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2.甲乙文段中划线句子都是环境描写,它们分别体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15分)(甲)桃花源记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乙)秦时妇人
唐开元中,代州都督以五台多客僧①,恐妖伪事起②,非有住持者,悉逐之。客僧惧逐,多权③窜山谷。
有法朗④者,深入雁门山。幽涧之中有石洞,容人出入。朗多赍⑤干粮,欲住此山,遂寻洞入。数百步渐阔,至平地,涉流水,渡一岸,日月甚明。
更行二里,至草屋中,有妇人,并衣草叶,容色端丽。见僧惧愕,问云:“汝乃何人?”僧曰:“我人也。”妇人笑云:“宁⑥有人形骸⑦如此?”僧曰:“我事⑧佛。佛须摈落⑨形骸,故尔。”因问:“佛是何者?”僧具言之。相顾笑曰:“语甚有理。”复问:“宗旨如何?”僧为讲《金刚经》。称善数四。僧因问:“此处是何世界?”妇人云:“我自⑩秦人,随蒙恬筑长城。恬多使妇人我等不胜其弊⑪逃窜至此。初食草根,得以不死。此来亦不知年岁,不复至人间。”遂留僧,以草根哺之,涩不可食。
僧住此四十余日,暂辞,出人间求食。及至代州,备粮更去,则迷不知其所矣。
【注释】①客僧:外来和尚。②妖伪事起:兴妖作怪,蛊惑人心。③权:权且,暂且。④法朗:和尚法号。⑤赍:携带。⑥宁:难道。⑦形骸:形体。⑧事:侍奉,供奉。⑨摈落:剃光头。⑩自:本是。⑪弊:压迫。
10-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相顾笑曰:“语甚有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2.以下两题选做一题(如两题都做以第一题为准)。
(1)《桃花源记》中人们来到桃源村和《秦时妇人》中人们来到雁荡山的原因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说说两篇文章在内容上的相似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15分) 齐之国氏大富,宋之向氏大贫。自宋之齐,请其术。国氏告之曰:“吾善为盗。始吾为盗也,一年而给,二年而足,三年大穰。自此以往,施及州闾。”向氏大喜,喻其为盗之言,而不喻其为盗之道,遂逾垣凿室,手目所及,亡不探也。未凡,以赃获罪,没其先居之财。
向氏以国氏之谬己也,往而怨之。国氏曰:“若为盗若何?”向氏言其状。国氏曰:“嘻!若失为盗之道至此乎?今将告若矣。吾闻天有时,地有利。吾盗天地之时利,云雨之滂润,山泽之产育,以生吾禾,殖吾稼,筑吾垣,建吾舍。陆盗禽兽,水盗鱼鳖,亡非盗也。夫禾稼、土木、禽兽、鱼鳖,皆天之所生,岂吾之所有?然吾盗天而亡殃。夫金玉珍宝,谷帛财货,人之所聚,岂天之所与?若盗之而获罪,孰怨哉?”
向氏大惑,以为国氏之重罔己也,过东郭先生问焉。东郭先生曰:“国氏之盗,公道也,故亡殃;若之盗,私心也,故得罪。”
(选自《列子•天瑞第一》,有删节)
11-1.解释下列句中加线的词。
(1) 喻其为盗之言( )
(2)遂 逾垣凿室( )
(3)以生吾禾, 殖吾稼( )
12.(15分)陶潜,字元亮,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尝著《五柳先生传》曰:“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其自序如此,时人谓之实录。其亲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每一醉,则大适①融然②,未尝有喜愠之色惟遇酒则饮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裰。性不解音,而畜③素琴一张,弦徽④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选自《晋书•陶潜传》)
【注释】①适:满足。②融然:和悦快乐的样子。③畜:同“蓄”,储蓄。④弦徽:琴弦与琴徽,琴徽即琴弦音位的标志。
12-1.解释下列句中加线的词。
(1)潜亦无所 辞焉( )
(2)尝 著《五柳先生传》曰( )
(3)颖脱不 羁( )
(4)亦雅咏不 辍( )
12-2.文中有许多带“之”的句子,请找出一个与例句加线“之”字用法相同的句子。
例句: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3.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未尝有喜愠之色惟遇酒则饮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
12-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陶潜,字元亮,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5.请在文中找出最能概括陶渊明性格特征的8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15分)【桃花源记】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穴中人语】
老人引杨氏入山之大穴。鸡犬陶冶,居民之大聚落也。至一家,老人谓曰:“此公欲来,能相容否?”对曰:“老人肯相引至此,则必贤者矣。吾此间凡衣服、饮食、牛畜、丝纩、麻枲(xǐ,麻)之属,皆不私藏,与众共之,故可同处。子果来,勿携金珠锦绣珍异等物,所享者惟薪米鱼肉,此殊不缺也。惟计口授地,以耕以蚕,不可取食于人耳。”杨谢而从之。又戒曰:“子来或迟,则封穴矣。”迫暮,与老人同出。 选自南宋.康与之《昨梦录》
13-1.解释下列加横线词的意思。
(1)渔人甚 异之 ___________________ (2)便 要还家 ____________
(3)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____________ (4)麻枲之属 ________
13-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汉语。
①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惟计口授地,以耕以蚕,不可取食于人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3.请赏析《桃花源记》中的划线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4.“桃花源”是陶渊明虚构的理想境界,既然是不存在的,作者为什么还要写它?请用简单的语言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15分)【甲】谢公①与人围棋,俄而谢玄淮上信至看书竟默然无言徐向局。客问淮上利害,答曰:“小儿辈大破贼。”意色举止,不异于常。
(选自《世说新语•雅量》)
【乙】陆象山②少年时,常坐临安市肆观棋,如是者累日。棋工曰:“官人日日来看,必是高手,愿求教一局。”象山曰:“未也。”三日后却来,乃买棋局一副,归而悬之室中。卧而仰视之者两日,忽悟曰:“此《河图》③数也。”遂往与棋工对,棋工连负二局。乃起谢曰:“某是临安第一手棋,凡来着者,皆饶一先。今官人之棋,反饶得某一先,天下无敌手矣。”象山笑而去。
(选自葛虚存《清代名人轶事》)
【注释】①谢公:即东晋名相谢安,谢玄是他的侄子,当时在前线指挥著名的淝水之战(即文中的“淮上利害”)。②陆象山,南宋哲学家。③河图:介绍占卜等内容的书。
14-1.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俄而谢玄淮上信至看书竟默然无言徐向局。
14-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意色举止,不异于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3.结合语境,品味下列句中加线词语,指出其表达效果。
今官人之棋,反饶得某一先,天下无敌手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4.上面两篇短文,从内容上看都写下棋,但它们借此表现了不同的人物特点。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和解析
1.【答案】(1)①同“邀”,邀请 ②授,给予
(2)①于是就同外界人隔绝了。②就亲自带头勤俭节约,鼓励百姓从事耕作和养蚕种桑的工作。
(3)(示例)自然环境优美,人们生活幸福和谐,民风淳朴谦和……
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可知桃花源民风淳朴谦和。这些都是吸引人的地方。;
【解析】
(1)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学会用课内学过的文言词语迁移解释课外文言词语,还要学会结合具体语境弄清句子的意思来辨析推断,揣摩词语意思。
(2)翻译文言句子要注意词类活用等文言现象,注意特殊的文言句式,关键词的翻译要准确。①遂,于是;外人,外界的人;间隔,隔绝,不通音讯。②乃,于是,就;躬,亲自;俭约,勤俭节约;劝,鼓励;民,百姓;务,从事;农桑,耕作和养蚕种桑。
(3)此题主要考查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理解能力。根据题干要求梳理相关内容,概括重要信息即可。由“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可知,桃花源的自然环境优美;由“黄发垂髫,并佁然自乐”可知桃花源的人们生活幸福和谐;由“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可知桃花源民风淳朴谦和。这些都是吸引人的地方。
2.【答案】醒;洁白的样子;徘徊;一夜;
【解析】(1)该题考查常见文言词(实、虚词)意义的理解及知识的迁移能力.解答本题要词语在句子里的意思,词义可根据知识的积累结合原句进行推断.
①句意为:他从睡眠中醒来.觉:醒.
②句意为:他四下一望洁白一片.皎然:洁白的样子.
③句意为:于是起身徘徊.彷徨:徘徊.
④句意为:过了一夜才到.宿:一夜.
(2)此题主要考查的是重点句子的翻译,做该题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顺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义为辅.
①中重点词语有返:返回;句意为:到了门口不进去却返回.
②中重点词语有之:代词,他;句意为:就连夜乘小船去拜访他.
(3)该题考查了学生对成语的积累,值得注意的是,不要出现错别字.
答案:
(1)①醒 ②洁白的样子 ③徘徊 ④一夜
(2)①到了门口不进去却返回.
②就连夜乘小船去拜访他.
(3)乘兴而来、兴尽而返.
译文参考:
王子猷住在山阴.有一次夜里下大雪,他从睡眠中醒来,打开室门,命令下人斟酒来喝.他四下一望洁白一片,于是起身徘徊,吟诵左思的《招隐》诗,忽然想起戴安道;当时戴在剡地,王子猷就连夜乘小船去拜访他.过了一夜才到,王子猷到了门口不进去却返身而走.有人问其中的原因,王子猷说:“我本来是乘着兴致而来,现在兴致尽了就回去,何必一定要见戴安道?”
极
此乐何极(尽头,穷尽)
南极潇湘(尽,到)
尝极东方(穷尽)
真是兴致极高(非常,最)
3.【答案】(1)全,尽
(2)放下,丢下
(3)正
(4)……的样子
;环境和谐安宁,生活自得其乐;表达了作者对和谐安宁的田园生活的羡慕与向往之情。;
【解析】1.此题主要考查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能力。文言词语的意义,一般要联系语境推断,将各个选项的解释代入原文,看是否合理。再者还可通过其在文中的语法位置来推断。本题结合语境写出答案即可。
2.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概括能力。解答时,先要疏通文意,反复阅读,整体感知文本;然后按照题目要求,结合甲乙两段文字中的相关语句,进行分析、比较,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即可。根据文中的“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和“其丈夫方担粪灌园,而妇人汲井且浣衣,门有豆棚瓜架,又有树数株郁郁然,儿女啼笑,鸡犬鸣吠”等语句,可以看出两文段展现了一幅和谐安宁、自得其乐的生活图景。
3.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理解文章主题的能力。作答此类题,应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结合作者生活的时代和写作背景进行分析。结合作者生活的时代,可知画线句表达了作者对和谐安宁的田园生活的羡慕与向往之情。
4.【答案】(1)整齐的样子
(2)同“邀”,邀请
(3)做记号
(4)经过
;
(1)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鸡鸣狗叫的声音可以互相听到。
(2)(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汉朝,更不必说魏晋朝了。;(1)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
(2)落英缤纷
(3)缘溪行;【甲】抒发了作者对黑暗现实生活的不满,对和平自由生活的向往;【乙】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游览时的喜悦之情。;
【解析】1.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的理解能力。理解文言文中词语的意思,要联系原句来理解,不可孤立地分析,还要注意词语的特殊用法,比如古今异义词、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同时,平时要做好词语的积累。本题注意“要”是通假字,“志”是词类活用。
2.此题主要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本题翻译时要注意“交通”“无论”的解释。
3.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及提取关键性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要阅读文章内容,理解大意;然后一定要注意审题,根据题干中的问题,抓住关键性信息;最后在文章中找出原句即可。阅读《桃花源记》可知,本题依次填入:(1)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 ;(2)落英缤纷;(3)缘溪行。
4.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言文中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能力。分析文言文中作者的思想感情,就要紧扣文章的主要内容;抓住重点词、句,分辨感情色彩,弄清用意;分析重点段落,理解中心。要注意结合文章内容、中心来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结合作品时代背景,结合作者的思想、生活经历理解作者思想感情。有的是直接表述,明显集中;有的是分散多处,需要对相关内容进行综合分析;有的隐含在字里行间,需要仔细分析概括。本题要在阅读文章内容基础上,理解文章大意,结合写作背景,作者的思想、生活经历可知,【甲】抒发了作者对黑暗现实生活的不满,对和平自由生活的向往;【乙】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游览时的喜悦之情。
5.【答案】C;D;D;B;
【解析】1.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意思的理解能力。文言词语,包括实词和虚词两类。文言词语的考查以实词居多。考查的词语,一般为通假字、一词多义词、古今异义词、词性活用词等。当然仍以课文下面的注解为主。学习中要注意理解,避免死记硬背,并做到重点突破,对于易错、易混词要加以积累。课外的文言词语解释时,要把词语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ABD解释正确。
C.“贼”意思是“害人”。故C解释有误。
故选C。
2.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含义和用法的理解能力。实词与虚词的积累,是培养阅读文言文能力的基础,理解文言文中词语的含义时,要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联系上下文来理解,不可孤立地理解单个字词的含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要根据语境判断字词的含义和用法。
A.“修”前一个意思是“建立,培养”;后一个意思是“长”。故A含义和用法不同。
B.“其”前一个是代词,意思是“这”;后一个加强反问语气,意思是“难道”。故B含义和用法不同。
C.“为”前一个意思是“是”;后一个意思是“为了”。故C含义和用法不同。
D.“之”都是结构助词“的”。故D含义和用法相同。
故选D。
3.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理解翻译能力。翻译文言句子要注意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要落实重点字词,不能遗漏,句意要通顺连贯。还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特殊用法的词语,注意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等特殊句式的翻译。可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语句畅达。
ABC翻译不正确。
D.“平旷”意思是平坦宽广;“俨然”意思是整整齐齐的样子;“属”意思是类。“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的正确翻译是:土地平坦宽广,房舍整整齐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沼,桑树竹林之类的。故D翻译正确。
故选D。
4.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及写作手法的理解能力。文言文阅读与现代文阅读的相通之处在于都要读懂文章,准确的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中心主旨、思想感情、人物形象、写作方法,详略安排等,在读懂的基础上抓住各项的表述要点,逐项与文章内容相对照,然后理解分析判断。
ACD理解正确。
B.“天下为公”是说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故B理解有误。
故选B。
6.【答案】(1)溪岸的形状像犬牙那样互相交错,不知道它的源泉在那里。
(2)他们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代的战乱,带妻子儿女邻居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甲文:悲凉凄苦,悲伤寂寥的心情。
乙文:轻松愉悦的心情。;
【解析】1.此题主要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本题中注意“犬牙”“妻子”“绝境”等字词的翻译。
2.此题主要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应先根据问题确定原文信息所在的位置,并结合上下文语境进行理解,再把答案与原文内容对照,看有没有于文无据、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的错误。本题中甲文表现作者悲凉凄苦,悲伤寂寥的心情;乙文表现作者轻松愉悦的心情。
7.【答案】(1)这里面的人告诉(他)说:“(这里的情况)不值得向外人说啊。”
(2)女人们互相看了看,笑着说:“他的话很有道理。”;(1)前者是“避秦时乱”,后者是“恬多使妇人,我等不胜其弊”。
(2)①都描写了一个美好的世外仙界;②里面住着一群为避难而来的人;③无意间被外人发现;④结果是再寻而不得,极为神秘。;
【解析】1.此题主要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本题翻译时需要注意的有:不足、顾。注意语意准确连贯。
2.(1)此题主要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筛选整合文章信息的能力。解答本题,应根据对文意的理解,从文本中筛选出主要信息,然后运用文中词语概括作答。《桃花源记》中人们是“避秦时乱”,《秦时妇人》中人们是“恬多使妇人,我等不胜其弊”。
(2)此题主要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筛选整合文章信息的能力。解答本题,应根据对文意的理解,从文本中筛选出主要信息,然后运用文中词语概括作答。两篇文章都描写了一个美好的世外仙界;里面住着一群为避难而来的人;无意间被外人发现;结果是再寻而不得,极为神秘。
8.【答案】(1)明白;
(2)越过 ;
(3)种植。;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理解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即可。本题中“殖”是古今异义字。
9.【答案】(1)推辞
(2)创作、写作
(3)束缚,约束
(4)停止;“未尝有喜愠之色”或“每朋酒之会”;未尝有喜愠之色/惟遇酒则饮/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1)陶潜,字元亮,年少时便志向高远,学识渊博又善于写作。天资聪明而不拘小节,追求率真而自得其乐,被乡里邻居所看重。
(2)只要能领会琴中的乐趣,为什么非要有琴的声音呢!;颖脱不羁,任真自得。;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根据平时的文言词汇积累,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解释,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特殊用法的字词。另外还要掌握一些常用实词含义推断的方法,如:字形推断法,语境推断法,结构推断法,成语对照法等。本题要注意“著”理解为“创作、写作”。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之”的用法的能力。“之”是文言文中常见的虚词, “之”的用法有:(1)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2)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3)用在时间名词或动词后面,凑足音节,没有实在意义;(4)用作动词,到……去;(5)用作代词,可以代人,代事,代物;(6)放在倒置的动(介)宾短语之间,作为宾语提前的标志。这里解答时,需要在疏通文意、整体感知文本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来理解。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要注意积累,加强记忆。本题例句加线“之”字是助词“的”,用法相同的句子有:“未尝有喜愠之色”或“每朋酒之会”。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断句方法:①通读文段,弄懂大意,在此基础上,将能断开的先断开,一步一步缩小范围,然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句与上下文的联系;②抓住“曰”“云”“言”等表示对话的词语进行断句;③根据虚词进行断句;④根据固定句式断句;⑤根据句子的结构成分断句。画线部分语句意思是:不曾有高兴或生气的表情,只是遇到有酒的时候就喝,有时没有,也没有停止写诗咏叹。据此断句:未尝有喜愠之色/惟遇酒则饮/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的能力。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本题翻译时需要注意的字词有:(1)“高尚”“贵”;(2)“但”。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把握文本人物形象的能力。分析人物形象,要学会抓住人物的各种刻画手法来分析,学会从故事情节中来分析,学会把人物放到一定的背景环境中去分析,最后还要注意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文本中的陶渊明年少时便志向高远,学识渊博又善于写作。天资聪明而不拘小节,追求率真而自得其乐,被乡里邻居所看重。因此,最能概括陶渊明性格特征的8个字是“颖脱不羁,任真自得”。
10.【答案】(1)对……感到惊奇;
(2)通“邀”,邀请;
(3)与世隔绝的地方;
(4)类。;①其余的人又各自邀请渔人到他们家里去,都拿出酒菜饭食来款待他。
②只是按人口分给土地,用来耕种或者养蚕,不能从别人那里得到食物(或白吃人家的)。;环境描写,这部分景物描写带有神秘色彩,暗示将会出现奇境,为渔人进入桃花源渲染气氛,也为桃花源的美好作铺垫。;因为“桃花源”寄托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黑暗的现实社会的否定和批判。;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理解常见文言词语意思的能力。文言词语,包括实词和虚词两类。文言词语的考查以实词居多。考查的词语,一般为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词性活用词等。当然仍以课文下面的注解为主。学习中要注意理解,避免死记硬背,并做到重点突破,对于易错、易混词要加以积累。课外的文言词语解释时,要把词语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是一种较好的方法。本题要注意“异”是词类活用,对……感到惊奇;“要”是通假字,通“邀”,邀请;“绝境”意思是“与世隔绝的地方”。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理解翻译能力。翻译文言句子要注意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要落实重点字词,不能遗漏,句意要通顺连贯。还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特殊用法的词语,注意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等特殊句式的翻译。可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语句畅达。本题翻译时要注意“延、至、皆、惟、于”等词的正确翻译。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环境描写作用的分析理解能力。解答这类问题时,首先要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环境描写的作用一般有:交代事情发生的地点或背景,增加事情的真实性;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心情;寄托人物的思想感情;反映人物的性格或品质;推动情节的发展;深化作品主题;为下文做铺垫。《桃花源记》中的划线句子属于环境描写,这部分景物描写带有神秘色彩,暗示将会出现奇境,为渔人进入桃花源渲染气氛,也为桃花源的美好作铺垫。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及主题的理解能力。文言文阅读与现代文阅读的相通之处在于都要读懂文章,准确的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在读懂的基础上善于表达自己的理解。做此类题,一要了解写作背景,通晓文意,二要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句,受其启发,深入思考,加以概括表达。“桃花源”是陶渊明虚构的理想境界,既然是不存在的,作者还要写它是因为:“桃花源”寄托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黑暗的现实社会的否定和批判。
11.【答案】俄而谢玄淮上信至/看书竟/默然无言/徐向局。;(谢公)神色、举动和平时没有两样。;“矣”字表示感叹,文章通过棋工的惊叹写出陆象山棋艺的高超。;前文中的谢安,知道了前方大捷而神色举止无异于常,表现他喜怒不形于色的冷静、沉着,借此让读者一睹一代名相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卓群风度及举重若轻的名士风采。后文着重写陆象山观摩他人下棋并从棋局中悟得棋理从而棋艺精进的过程,表现他聪颖过人,善于学习,善于领悟。;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文言断句能力。读清句读,正确停顿是诵读文言文的要求之一。读是语言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而句中停顿,特别是文言文中的阅读停顿是阅读能力的重要体现。有以下六种情况注意停顿:主谓之间要停顿;谓宾之间要停顿;谓语中心语和介宾短语之间要停顿;“古二今一”之间要停顿;关联词后面要停顿;总领性词语后面要停顿。根据句子的意思“一会儿谢玄从淮水战场上派出的信使到了,谢安看完信,默不作声,又慢慢地下起棋来”,结合语句结构及限断三处的要求,文中画线的句子正确断句是:俄而谢玄淮上信至/看书竟/默然无言/徐向局。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理解及翻译能力。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要落实重点字词,不能遗漏,句意通顺连贯。还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特殊用法的词语,以及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等特殊句式的翻译。本题注意“意色”“异”“于”等词的正确翻译。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重要词语的品析能力。“词不离句,句不离篇”,解答此题,先要理解词语的本义,然后再在通读全文、整体感知文本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分析词语的表达效果。阅读文章内容,分析可知,“矣”字表示感叹,文章通过棋工的惊叹写出陆象山棋艺的高超。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能力。这类题目要借助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把握人物基本特征。包括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它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人物形象分析题表述要点:性格、品质特征+身份 +形象的意义。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前文中的谢安,知道了前方大捷而神色举止无异于常,表现他喜怒不形于色的冷静、沉着,借此让读者一睹一代名相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卓群风度及举重若轻的名士风采。后文着重写陆象山观摩他人下棋并从棋局中悟得棋理从而棋艺精进的过程,表现他聪颖过人,善于学习,善于领悟。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古诗文专练(5)《桃花源记》: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古诗文专练(5)《桃花源记》,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翻译句子,用现代汉语翻译下而的句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鱼我所欲也同步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鱼我所欲也同步达标检测题,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9 桃花源记同步练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9 桃花源记同步练习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演练,同步解读,拓展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