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部编版5年级下册第1单元第1课古诗三首分层作业(基础版)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2/1403410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语文部编版5年级下册第1单元第1课古诗三首分层作业(基础版)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2/1403410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分层作业】语文部编版五年级下册(含答案)
语文部编版5年级下册第1单元第1课古诗三首分层作业(基础版)(含答案)
展开
语文部编版5年级下册第1单元第1课 古诗三首 分层作业(基础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加点字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昼出耘田夜绩麻(把麻搓成线) B.也傍桑阴学种瓜(山阴)C.敲成玉磬穿林响(一种打击乐器) D.短笛无腔信口吹(随口)2.理解下列诗句,选择正确的答案填空。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A.牧童横骑在牛背上,缓缓地往家走,一支短笛随口吹着,也没有固定的曲调。B.牧童横坐在牛背上回家,一支短笛因为没有口,但他还是乱吹着。C.牧童横骑在牛背上回家,只有一只短笛还在信口吹着。3.理解下列诗句,选择正确的答案填空。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A.小孩子虽然不会耕田织布,也在那桑阴下学着种瓜。B.童家的孙子虽然不懂得耕田织布,也在那桑阴下学着种瓜。C.小孙子虽然不会耕田织布,但在桑阴下学种瓜。4.下列对诗句“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昼”“夜”这两个表示时间的字,让我们感受到了村庄儿女的辛苦和勤劳。B.“各当家”蕴含着“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一道理。C.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赞美之情。D.诗句大意是说白天在田间锄草,夜晚搓麻线农家男女各自忙着自己的事情,各有自己的本事。给下面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5.草满池塘水满陂( )A.池塘 B.山坡 C.池岸6.短笛无腔信口吹( )A.曲调 B.说话的腔调 C.动物身体内部空的部分7.也傍桑阴学种瓜( )A.靠近 B.傍晚 二、填空题8.填空。(1)《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通过描绘________(填时节)热烈的劳动场面和农村孩童_________________的形象,流露出诗人对乡村生活和儿童的______________之情。(2)《稚子弄冰》作者_____代诗人__________。诗选取的是古代儿童有趣的生活片段,表达了孩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格特点。9.先解释加点的字,再写写句子的意思。(1)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耘田:_______________ 绩麻:__________ 各当家:__________句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稚子:__________ 钲:__________句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陂:_________________ 衔:__________________浸:_________________ 漪:_________________句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诗词曲鉴赏课内古诗阅读,完成练习。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宋] 范成大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 。10.补充古诗。11.这首诗题目中的“兴”指的是( )A.举办,发动 B.流行,盛行 C.兴致,兴趣12.这首诗中描写了哪些人?他们分别做了哪些劳动?请你填一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写儿童“学种瓜”的细节有两层含义,一是表明农家孩子养成了___________的习惯;二是用幼童的形象衬托出________________。14.这首诗后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情景?请你发挥想象写一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稚子弄冰》,完成练习。稚子弄冰(宋)杨万里稚子①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铮②( )。敲成玉磬( )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注释】①稚子:小孩子。②铮:古代行军时用的打击乐器,形状像钟。15.查字典,给画线的字注音。16.“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A.夸张 B.比喻 C.拟人17.根据注释,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每句诗的意思。(1)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铮。_________________(2)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_________________阅读《村晚》,完成练习。村晚(宋)雷震草满池塘水满陂①,山衔落日浸寒漪②。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③信口吹。18.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①陂(bēī):___________②漪:___________③腔:___________19.“衔”字运用了( )手法,写活了山,写出落日将沉未沉的情态。A.比喻 B.拟人 C.夸张 D.设问20.“牧童归去横牛背”中的“横”字写出了牧童的什么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这首诗融情于景,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B 2.A 3.A 4.C 5.C 6.A 7.A 8. 夏季 天真勤劳 喜爱 宋 杨万里 无忧无虑 天真浪漫9. 在田间锄草。 把麻搓成线。 各人都担任一定的工作。 白天在田间锄草,夜晚在家中搓麻,村庄男男女女都在忙着干各自的事情。 幼小的孩子。 一种金属打击乐器。 满脸稚气的小孩,早晨从金属盆里把冰取出来,用彩丝穿起来当钲来敲。 池岸。 口里含着。本诗中指落日西沉,半挂在山腰,像被山咬住了。 淹没。 水中的波纹。 池塘四周长满了绿草,池水几乎溢出了池岸,远远的青山衔着彤红的落日,一起把影子倒映在水中,闪动着粼粼波光。10.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11.C 12. 村庄女儿 耘田、绩麻 童孙 学种瓜 13. 热爱劳动 农民的辛苦和繁忙 14.孩子们不会耕地也不会织布,却也不闲着。他们从小耳濡目染,喜爱劳动,于是就在茂盛成荫的桑树底下学大人的样子种瓜。15.zhēng qìng 16.B 17. 清晨,儿童将铜盆里冻的冰剜下来,用带来的丝线穿起当铮。 敲得响声穿过树林,突然听见一声清脆的水玉落地的响声,原来是孩子们把它敲摔碎了。18. 水岸。 水波纹。 曲调。 19.B 20.“横”字表明牧童不是规矩地骑,而是随意横坐在牛背上,表现了牧童的调皮可爱(天真活泼、淳朴无邪等)。 21.抒发了诗人对乡村晚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或:表达了诗人对悠然宁静的乡村生活的向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