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巩固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巩固练习,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解析题,和睦乡里,教训子孙,各安生理,毋作非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测试题一、单选题1、西晋时期,法律规定“竣礼教之防,准五服以制罪”,处理亲属相犯的刑事案件时,需要按照“五服”之内的血缘关系,依据当事人之间的尊卑、长幼、亲疏定罪。这体现出( )A. 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B. 约法省禁,慎刑慎罚
C. 引礼入律,礼法合流 D. 律为正文,例为附注2、下表为先秦传统文化中忧患意识演变的情况。这种演变反映了()时期忧患意识主体忧患意识表现商周统治者所忧在于失天命春秋孔子等儒家知识分子所忧在于失“道”、失“德”战国以孟子为代表的知识分子所忧在于统治者失“民心”A. 民本思想成为当时社会的主流思想 B. 统治者重视天人关系旨在教化百姓
C. 社会变革推动天人关系重心的变化 D. 早期政权日益重视以神权维护统治3、《礼记》载:“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纷争辨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宦学事师,非礼不亲。”这里强调“礼”具有( )A. 约定俗成的特征 B. 协调社会的功能 C. 宗教仪式的性质 D. 明辨是非的效果4、北魏律规定,祖父母或父母年迈,家中又无成年子孙或期亲近属进行赡养,该罪犯可以依法暂时不执行所判徒、流、死刑,责成其回家尽孝,待为老人养老送终后,再执行原来的刑法。这一材料可以用来证明当时( )A. 统治者对法律控制严格 B. 法律与儒家伦理相结合
C. 儒家思想成为主流意识 D. 民本思想为统治者追捧5、《大唐开元礼·序例(下)》中规定:凡身亡者,“六品以下达于庶人称死”,关于墓田、坟高、明器等规定中均不见涉及庶人;宋高宗绍兴十二年(1142年)制定的庶民墓田法令规定:“庶人墓田,依法置方一十八步。”这一变化表明了( )A. 传统等级秩序的基本崩溃 B. 礼治秩序趋向平民化
C. 唐宋政府较重视丧葬仪式 D. 古代丧葬制度的完善6、《唐律疏议》规定:诬告期亲尊长、外祖父母、夫、夫之祖父母,及奴婢、部曲诬告主之期亲、外祖父母者,虽引虚(诬告人主动认罪)各不减。这表明唐朝()A. 儒家伦理思想影响法律制定 B. 家族门第观念根深蒂固
C. 通过维护宗法制度强化皇权 D. 以严刑峻法为指导思想7、董仲舒以《春秋》中的事例补充汉代法律;长孙无忌用经、义解释法律,编成《唐律疏议》,后来被唐高宗赋予同等的法律效力。这一变化表明()A. 独尊儒术已成定势 B. 儒学理念渐趋法制化C. 文官阶层主导立法 D. 仁政思想等同于法律8、明朝时,朝廷规定了由地方府、州、县举行“乡饮酒礼”的内容和程序,既要宣讲“为臣竭忠,为子尽孝,长幼有序”等内容,也包含“为民读律”的环节。由此可见明朝举行乡饮酒礼的目的是()A. 辩论德治与法治的优劣 B. 总结礼仪制度并编制法典
C. 鼓励宗族内的扶贫济困 D. 将礼法结合进行基层教化9、明代,赵瓮“常念丽江丧祭过侈,乃取考亭(书院名,朱熹曾于此讲学)《家礼》,酌以俗宜,编次为书,名曰《丧礼仪节》。发梓以遗乡闾,乡人翕然从之”。此外,“如冯善、汪缇、吕坤、宋氟、吕维祺等人无不如此”。这反映出明代部分学者( )A. 助长了基层社会奢靡之风 B. 恪守程朱理学的人伦规范
C. 注重儒家伦理原则的践行 D. 力推社会主流观念的转变10、朱元璋认为,“礼乐者,治平之膏粱;刑政者,救弊之药石”,“刑政二者,不过辅礼乐为治耳”。这表明他()A. 强调严刑峻法的统治方式 B. 兼采儒法二家为统治思想
C. 宣扬休养生息的政治主张 D. 重视礼乐制度的教化作用二、材料解析题1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汉代皇帝授年七十岁以上者以王杖,考古出土的“王杖十简”和“王杖诏书令册”中所反映的儒家刑法思想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宽刑主义,宽刑的对象是七十岁以上并接受减免刑法之人,这是对西周以来“明德慎罚”传统的继承;另一方面是重刑主义,重刑的对象是那些殴辱王杖主的人,他们均已“逆不道”的罪名被处死,这是对破坏儒家伦理秩序之行为的惩治。无论宽刑主义还是重刑主义,都可以说是儒家尊老敬长、维护皇权思想在刑法领域中的体现。----摘编自崔永东等《简帛文献与古代法文化》(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代儒家刑法思想的特点。(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代儒家刑法思想形成上述特点的原因。12、(立德树人)家规、家训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王艮,泰州学派的创始人。他师承王阳明,写下了《孝悌箴》,其后人发展为《王氏宗祠六规训》,部分内容如下:一、孝顺父母。生我育我苦万千,朝夕顾复不离手。二、尊敬长上。分定尊卑不可逾,辈分前后毋相亢。三、和睦乡里。见人争斗莫挑唆,闻人患难犹己事。四、教训子孙。纵使不才休遽弃,教育还须父母恩。五、各安生理。黄金本从勤俭生,安居乐业荣无比。六、毋作非为。白昼纵逃三尺法,暗中犹有鬼神知。材料二 晚清是家训的革新时期。此时家训已经不是以传统的专著作为支撑门户的柱子了,而是以家书为主要形式。左宗棠在给长子孝威的信中说:“试看近时人才,有一从八股出身者否?八股愈做得入格,人才愈见庸下。”李鸿章在《示文儿》中说:“(国人)受人凌辱之原因,莫外乎不谙世事,默(墨)守陈法,藏身于文字之间,而卑视工商。岂知世界文明,商业较重于文字,窥各国之强盛,无独不然。”
——摘编自朱明勋《中国传统家训研究》(1)根据材料一,概括《王氏宗祠六规训》所体现的传统思想。(2)根据材料二,指出晚清中国传统家训“革新”的表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时代背景。(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家训文化现实价值的认识。13、家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魏晋时期,门阀大族颇重家风、家训,强调“雅有家风,政事规为”。唐代士人阶层编撰家训的风气日盛,如王方庆《王氏训诫》,柳玭《戒子孙》,唐太宗作《帝范》也可视为帝王之家的家训。家训内容多以“忠孝”教育为主,“名门右族,莫不由祖考忠孝勤俭以成立之”。唐代家训开启中国古代“诗书传家”的文化传统,富贵、财产不再恒久,“读书便是随身宝,高官卿相在朝廷”成为人们的最高追求。 ——金滢坤《中国童蒙文化研究》
材料二 明清时期许多家境殷实的民间大家庭,因“累世同居……‘孝义持家’”而受到最高统治者的旌表。如浙江浦江郑氏,在官方倡导下,经过多次修订、增删,最终完成《郑氏规范》,凡168条,在全国发行,成为明代社会教化的重要教本。《郑氏规范》内容庞杂,除倡导忠孝、积善、行德等传统伦理,还有《劝惩簿》,按月记录族人功过,规定“荒废学业、赌博无赖,鞭二十”,“既仕,赃墨枉法,死后不入祖宗祠堂”。 ——施克灿《明清之际江南地区家训研究》(1)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代家训的特点,并分析原因。(2) 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唐代家训相比,《郑氏规范》有哪些变化,并分析其影响。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早期国家时期,治国犹如治家以安定、和睦为先。在当时的社会结构下,社会的每一分子通过血缘关系这一纽带联系在一起。“礼之用,和为贵”,诸子百家均认为社会成员之间应和睦相处,不争、无讼。……自汉代独尊儒术以后,孔子所说的“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这一观点,“成为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一以贯之的基本诉讼理念,深深影响着中国古代的诉讼立法和司法实践.成为千百年来司法活动和诉讼实践的行动指南……”“无讼”理想的渊源也包括“天人合一”的理念,即天人感应相通,合而为一,天道自然和谐的秩序应该为社会秩序所效仿。
材料二 在任何一个国家,社会的和谐稳定、秩序的井然有序都是为政者追求的目标之一。中国古代社会亦然。统治阶级鼓吹构造一个无讼、狱空的理想社会,从具有神秘色彩的《周易》所谓的“讼,终凶”,到后世一以贯之的儒家思想所提倡的忍让、不争,都极力反对争讼。封建统治者为了达到“无讼”的目标,采取各种手段劝民息讼。清代某地地方官的《劝民息讼告示》说:“本府不忍见你如此,所以苦口劝你”,若进行诉讼“家产先已典卖空了,你的身子先已折磨坏了”,“枷杖收卡”“败了身家,送了性命”。此外,审判程序严格(形式化)、诉讼成本高等,也是劝诫民众息讼的理由。调处息讼是州县官的政绩和“大计”(考察地方官)的重要指标。因此州县官对于自理案件,首先着眼于调处,调处不成时,才予以审决。——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张建峰《古代民事司法领域怜贫扶弱现象研究》(1)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古代“无讼”理想的思想渊源及其产生的意义。(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地方官员热衷于追求“无讼”的原因及其常见手段。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准五服以制罪”是指九族以内的亲属之间的相互侵害行为,依据当事人之间的尊卑、长幼、亲疏定罪,体现出引礼入律,礼法合流,故C项正确。题干无法体现以吏为师,故排除A项;约法省禁即法令要简约,刑网要宽疏,题干信息无法体现,题干也无法体现慎刑慎罚,故排除B项;题干无法体现律为正文,例为附注,故排除D项。
2.【答案】CA.材料仅是部分思想家的主张,体现不出主流,故不选A。
B.统治者重视天人关系旨在维护统治而非教化百姓,故不选B。
C.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先秦时期的忧患意识实质上就是在“忧患”统治权力的合法性,担心统治权力失去合法性的基础,即“天命”“道”“德”“民心”。而合法性依据从天命向人,从人向民的转变在于社会变革的力量,故C正确。
D.这种演变反映了社会变革推动天人关系重心的变化,D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故不选D。
3.【答案】B据题干信息可知,道德仁义、教训正俗、纷争辨讼、君臣、上下、父子、兄弟、宦学事师等,都需要礼来调节,礼可以协调社会矛盾,故选B项;约定俗成,指事物的名称或社会习惯往往是由人民经过长期社会实践而确定或形成的,强调其形成的过程,而题干强调的是礼的功能,排除A项;儒家的礼是为协调人际关系服务,非为宗教服务,排除C项;明辨是非,即分清楚是和非、正确和错误,明辨是非的应该是科学,排除D项。
4.【答案】BB.依据题干并结合所学可知,尽孝是古代儒家伦理道德主要内容,让罪犯尽孝后再服刑,体现了法律与儒家伦理相结合的理念,故B项正确。
A.题干反映的是法律与儒家伦理的结合,不能说明统治者对法律控制严格,故A项错误。
C.儒家思想成为主流意识是在汉代,故C错误。
D.统治者重视民本,但不可能追捧民本思想,故D项错误。
5.【答案】B唐代法令与礼典中并没有庶民享有墓田之规定,墓田只有六品之上官家才能享受,即是说庶民百姓无权以墓田祭祀自己的祖先与亲人,礼制是贵族化的。到了南宋时期,制定庶民墓田法令,在全宋推行。宋代庶民享有墓田的法令是得到司法的支持与保护的。这样一来,礼治秩序趋向了平民化与生活化,B项正确。
等级秩序的基本崩溃不准确,排除A项;
题干不能说明政府是否重视丧葬祭祀,排除C项;
题干说明丧葬习俗由贵族扩展到平民,不能说明这一制度完善,排除D项。
6.【答案】A 儒家主张尊卑有序,重视血缘亲情,诬告主人和长辈违背儒家伦理, 《唐律疏议》中规定对诬告主人和长辈的行为进行严惩,表明唐律的制定受儒家伦理思想的影响,故答案为A项。材料强调的是儒家伦理对法律的影响,并非家族门第观念根深蒂固,B项排除;材料并未提及皇权的信息,不能体现皇权加强,故C项错;。D项违背史实,故排除。7.【答案】BA.题干强调法制的儒家化,与.独尊儒术已成定势无关,故不选A。
B.由“《春秋》中的事例”、“长孙无忌用经、义”皆体现儒学理念;而这些事例、经、义却具有和法律同等的效力,其所反映的本质问题只能是儒学理念渐趋法制化,故B正确。
C.该项在题干中无法体现,故不选C。
D.思想要成为法律还需要一个过程,故不选D。
8.【答案】D“乡饮酒礼”的内容要宣讲“为臣端忠,为子尽孝,长幼有序”“为民读律”,说明明朝举行乡饮酒礼的目的是对民众进行道德教化和使民众遵守法令,即将礼法结合进行基层教化,故选D项。材料是宣讲而不是辩论,是礼法结合而不是探讨孰优孰劣,排除A项;宣讲不等于总结;“为民读律”不等于编制法典,排除B项;扶贫济困与“为臣端忠,为子尽孝,长幼有序”“为民读律”无关,排除C项。9.【答案】C据材料“丽江丧祭过侈,酌以俗宜,编次为书,发梓以遗乡闾,乡人翕然从之”可知,面对丽江丧祭过于奢华的习俗,赵翁将《家礼》和俗宜相结合,编写地方礼仪规范,收到较好的效果,表明明代部分学者注重儒家伦理原则的践行,故选C项;据材料赵瓮将《家礼》与地方风俗相结合,制定礼仪规范,有效制止了丧祭奢靡之风,排除A项;据所学知识可知《家礼》规范的是民间日常生活礼仪,材料重在强调将《家礼》与地方习俗结合规范地方的日常行为,重在对理学的实践,不仅是遵守程朱理学,排除B项;明朝时期社会主流观念仍然是理学,排除D项。
10.【答案】DA.题干信息中没有强调要严刑峻法,故A错误。
B.汉武帝起,儒家思想就成为官方正统思想,所以“兼采儒法二家为统治思想”不符合史实,故B项错误。
C.题干中体现不出休养生息的政治主张,故C项错误。
D.根据所学可知,礼乐代表的是儒家思想,刑政代表的是法家思想。在题干中,朱元璋认为“礼乐在治国中起到膏粱的作用,刑政在治国中起到药石的作用,而法家则起到了辅助儒学治国的作用”,这说明了朱元璋在治国理念上是“礼乐为先,刑政为辅”。故D正确。
11.【答案】【小题1】特点:宽刑与重刑相结合;儒家思想法律化。【小题2】原因:受传统“明德慎罚”思想的影响;维护儒家伦理秩序的需要;社会矛盾尖锐;出于加强皇权的政治目的。12.【答案】(1)传统思想:仁爱忠孝;尊卑有序;修身立德,强调社会责任;节俭持家;奉公守法。
(2)表现:以家书为主要形式;内容上强调学以致用,反对八股;学习西方,工商强国。时代背景:列强侵略,民族危机严重;西方思想传入;具有革新思想的汉族知识分子的崛起。
(3)认识: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有利于家庭和谐、社会和谐;有利于中华文化传播;促进世界文化的进步。13.【答案】【小题1】特点:以士人群体为主;以儒家忠孝思想为主要内容;诗书传家的文化传统。
原因:大一统局面的形成;受魏晋门阀政治的影响;科举制的实行;儒家思想的影响。【小题2】变化:家训编撰的家族范围扩大,内容丰富;操作性更强;统治者的支持;社会教化功能日益显著;突出惩戒功能。
影响:对明清家训文化的发展意义重大;维护封建统治;稳定社会秩序(具有社会教化的功能);巩固儒家思想的主导地位。14.【答案】【小题1】思想渊源:家国同构观念;“以和为贵”天人合一”的传统思想;先秦诸子思想论;上古时期的吉凶观念。
意义:为中国封建时代的司法实践提供了指导;有利于封建政府推行社会教化;对缓和社会矛盾有一定作用。【小题2】原因:践行儒家治国理念;维护地方统治秩序的需要;争取政绩、致力升迁。
手段:开展社会教化;调解社会纠纷;通过告示警示民众,恐吓争讼者;严格审判程序,提高诉讼成本。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随堂练习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素养达标,能力提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三单元 法律与教化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课时训练,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达标测试,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