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新构造运动与地震~结合高考真题-备战高考地理之探讨大学地理知识
展开新构造运动与地震~结合2022年高考地理真题
一、新构造运动
主要表现有:火山、地震、断裂、褶皱、温泉和地热异常,对人类活动、经济建设意义重大,大型、长远工程建设必须掌握地区的新构造运动性质、数量及方向。从中国地形基本轮廓的形成看,新构造运动定义为从新近纪开始直到现在发生的构造运动较适宜。其中还可划分出现代构造运动,即发生在有人类历史记载时期的,可以用考古法、历史法及仪器法研究的构造运动。
(一)新构造运动的特点
1.方向与速度
既有垂直升降运动又有水平运动,且水平运动幅度和速度比垂直运动大得多。如从早中新世以后,加利福尼亚圣安德列斯断层的水平运动距离为260km;费尔干纳盆地与塔里木盆地间的断裂在新构造期水平移动达370km,新疆一般的山地水平错动也为20~30km。
据测量资料,天山地区的现代构造运动速度,升降运动为1mm/a,最大4.5mm/a,而水平运动最大可达10mm/a。但垂直升降较水平运动易于识别,在地形和沉积物中表现明显,所以历来对垂直升降运动的研究超过水平运动。构造运动的垂直升降有明显的振荡和节奏性。一个大的地壳升降运动,由次一级的振幅较小、周期较短的振动组成。次振动又由振幅更小、周期更短的振动组成。升降运动速度也变化,有时快、有时慢,快慢交替。
垂直升降运动的方向、性质及强度不同地区不一样。有的地区宁静,有的强烈。一些地区在周围不断上升中它断续下降;另一些地区在周围不断下降中它断续上升,因此区域地貌反映显著。垂直升降运动速度,分似速度和真速度。真速度是很短时间内,仪器测量的运动速度平均值,较接近当地当时地壳运动的实际速度。似速度是一个较长的地质时期内,根据保存下来的构造运动遗迹所代表的综合幅度计算得来。振荡运动的上升和下降互相交替,过程不易查清,只能根据上升和下降的代数和求计算速度。如利用平原中沉积层的累积厚度和时代计算地壳下降运动的幅度及速度。
2.新构造运动的类别
既有断裂,也有褶皱。断裂普遍,褶皱带、新老地台都发育。断裂变动与地块升降结合,表现为普遍的断块运动。褶皱变动包括大范围的拱曲及小规模的沉积层褶皱。
3.新构造运动的继承性和新生性
从构造发育系统看,中国东部表现出明显的新生性,西部以继承性为特征。东部地区新构造体系遵循北北东方向环绕太平洋西岸呈有规律的带状分布,如长白山、兴安岭、太行山等褶皱断块山系,显示了各单元在北北东延长方向上的构造一致性及东西方向上的构造差异。西部地区构造线的方向与老构造吻合。如天山、昆仑山、祁连山等老褶皱山系表现出强烈差异的大幅运动,而其间的塔里木地块差异性运动微弱。
(二)新构造类型
中国的构造以断裂为主。褶皱主要表现为大面积平缓的拱形构造。小型褶皱是由断块运动挤压新沉积物产生。类型如下:
1.大面积的拱形构造:内部差异性小,核部运动幅度最大的,大范围升降运动形成。面积可达100km2或更大。常伴有断裂构造,或在核部、翼部形成补偿性地堑。有的形成单斜状隆起(图4-108)。内部运动幅度不同,可通过年轻地层或夷平面有规律的倾斜变形表现。中国东部地区分布广泛,如内蒙古高原。
(a)简单拱形隆起;
(b)翘起或单斜断块隆起;
(c)拱形隆起边缘伴有断裂:
(d)地块隆起;
(e)、(f)补偿性地堑;
(g)波状隆起。
大面积的拱形构造,可以是上升运动形成的正向构造,也可以是下降运动造成的负向构造。
2.断块构造
十分普遍,有明显的差异性。断层绝大部分是老断裂在新构造时期重新活动。断块构造在中国有两种(图4-109)。一是大幅度具强烈分异运动的差异性断块构造。相邻两断块断距很大,把原始夷平面断开,使同一级夷平面处于不同高度。表现为高耸的断块山地与断陷盆地相间。中国西部大部分地区属于这种。
如秦岭为断块山地,渭河谷地为地堑盆地。如把其间次一级断裂忽略,秦岭山地和渭河平原可以看成一升一降的两个断块(图4-110)。秦岭断块“北仰南倾”,形成对渭河地堑高差达2000m以上的巨大断层崖。在渭河地堑盆地有巨厚的新生代地层,西安拗陷新生界达5000米,第四纪沉积达941m。太白山上新世夷平面断裂变位,一部分被断块抬升到秦岭山顶,一部分陷落在渭河平原之下,断裂幅度3000m。活跃的新构造运动,使渭河地堑盆地为一强烈地震带。
第二种是分异很小的“破裂构造”。断块间差异不大,运动幅度较小,但仍具有强烈的活动性,表现为沿断裂带有强烈地震、火山活动及温泉。中国东部沿海很多。如沿小兴安岭山麓西南侧从德都到铁力的近北西向断层,在地貌上不明显,但沿断层方向,大致与小兴安岭平行分布有沙秀火山群、五大连池火山群、尖山火山群、二克山火山群等第四纪期形成的火山。有五大连池火山群中的老黑山、火烧山1720年还喷发过。该地还是强烈地震带,1941年5月绥北地区8天发生18次破坏性地震。
3.挤压褶皱构造
一般规模较小,地形上不明显。多由断裂错动派生,常与大幅度差异性断块构造伴生。断块的升降使年轻沉积物遭受挤压形成系列平行排列的长丘、短轴背斜构造或拗曲,表层褶曲在深部往往转变为断层(图4-111)。在新近纪、第四纪地层中,特别是六盘山以西一些内陆盆地边缘的年轻沉积物中常见。
二、地震概念
岩石圈内能量积累和释放的地质作用,人为的原因也可以造成地震。地球上有感地震约5万次每年,能造成严重灾害的大地震平均每年10~20次。
地下发生地震的地方叫震源;震源在地面的垂直投影叫震中;从震中到震源的距离叫震源深度(图4-112)。地震按震源深度分为:
浅源地震一深度0~70km;
中源地震一深度70~100km;
深源地震一深度超过300km,目前已知最深地震为720km(1934年,印度尼西亚苏拉威西岛东边,6.9级。
震源不仅限于地壳和岩石圈,有些位于地幔。不过大多数地震属于浅源地震,约占72.5%,震源和震中释放的能量占地震总能量的85%;破坏性最大的地震震源深度多在10~20km,一般不超过100km。中源地震发震次数较少,占23.5%,释放能量约12%;深源地震仅4%,释放能量3%左右。中深源地震有的震级很大,但危害较小。
从观测点(如地震台)到震中的距离,叫震中距。震中距小于100km的地震叫地方震;100~1000km的叫近震;超过1000km的叫远震。一般距震中越远,地震危害越小。
地震不仅发生在大陆上,也常发生于大洋底部,称海震。同样级别的海震比陆震破坏性小,因为陆震横波和纵波都能传到地面,而海震只能把纵波传播上来(海水不能传播横波)。但是有时海震可以掀动上覆海水形成巨大的海浪,称海啸。海浪波长达数百米,振动周期很长,约15min到1h,在广阔的大洋中波浪不明显,波浪高度也较小,但一接近海岸,海底变浅,波浪受阻变高,能量集中冲上海岸,可产生极大的破坏力。2004年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发生9级强烈地震,引发海啸波及印度洋沿岸的南亚、东南亚及东非,死亡人数近30万,为近200年以来死亡人数最多的海啸灾难。据全世界2400年的记录,较大海啸约10年一次,多数是环太平洋海沟浅源地震引起(图4-113)。
中国有辽阔的海域,也常有海震发生。如渤海自1548一1983年共发生4.7级以上的地震39次。东海和台湾海峡自古至今地震频繁。1604年夜间泉州海外发生8级大地震,泉州和蒲田一带破坏惨重,“庐舍倾圮”。南海区域也常发生地震,1915一1983年地震仪记录4.7级以上地震70余次。但中国沿海大陆架宽阔,加上西太平洋岛弧缓冲,很少发生海啸。历史记录上只有一次海啸,1867台湾省基隆北海中,发生6级地震、台风引起海啸,“沿海山倾海涨”。
三、地震的成因和类型
引起地震的原因很多,据此可分为构造地震、火山地震和冲击地震,人类活动也可诱发地震,如水库地震。
(一)构造地震
由构造变动特别是断裂活动产生。全球绝大多数地震是构造地震,约90%。且多属浅源地震,影响范围广,对地面及建筑物的破坏强烈,危害大。
中国的强震绝大部分是浅源构造地震,80%以上与断裂活动有关。如1970年云南通海地震(7.7级),是曲江断裂重新活动造成。1973年四川甘孜、炉霍地震(7.9级),是鲜水河断裂重新活动造成,地震后在地面形成走向NW310°、长100多千米的地裂缝。
世界著名大地震也都属于构造地震。1906年美国旧金山大地震(8.3级)与圣安德列斯大断裂活动有关。1923年日本关东大地震(8.3级)与穿过相模湾的NW一SE向的断裂活动有关。1960年智利发生系列强震(3次8级以上,10余次7级以上),都发生在南北长达1400km的秘鲁海沟断裂带。
1.构造地震的成因和震源机制
在地壳及上地幔,物质不断运动,常产生互相挤压和推动岩石的巨大力量,即地应力。岩石在地应力作用下,积累了大量应变能;当这种能超过岩石能承受的极限时,使岩石在一刹那断裂,释放大量能量,一部分以弹性波(地震波)的形式传播出来,当地震波传到地面,地面震动。地震的发生跟已经存在的活动构造(活断层)有关,许多强震的震中都分布在活动断裂带上。如从全球范围看,地震带的分布与板块边界相关。这些边界也是张性的、挤压性的或水平错开的断裂构造。
断裂产生地震的活动方式有若干假说。
(1)弹性回跳说:地壳中岩石断裂错动,岩石本身具有弹性,断裂发生时已经发生弹性变形的岩石,在力消失后向相反的方向整体回跳,恢复到未变形前的状态。速度和力量惊人,把长期积蓄的能量于霎时间释放,造成地震。
如图4-114,岩层受力发生弹性变形(b),力量超过岩石弹性强度,发生断裂(©),断层两盘岩石整体弹跳回去,恢复到原来状态,地震发生。这一假说能较好地解释浅源地震,但无法解释中、深源地震。因为在地下相当深的地方,岩石已具有塑性,不可能弹性回跳。
(2)蠕动说:又称潜移。地表土石层在重力作用下长期缓慢地向坡下移动,其移动体和基座没有明显界面,形变量和移动量属过渡关系,称蠕动;速率每年最多数厘米。人们发现活动断层上的建筑物和活动断层本身在没有地震时也有蠕动,即相对缓慢稳定的滑动。如土耳其安卡拉以北110km处有一条安纳托里亚活动断层带,此断层带上的建筑物墙壁被发现错断,蠕动量每年约2cm。也有人对中东一带发生地震后的断层进行观测,发现有些地段伴有无震蠕动,每年约lcm。实验表明,高压低温,岩石孔隙度高(含水),含软弱性矿物,如白云石、方解石、蛇纹石时,容易产生蠕动。也有人认为在更高的围压或更高温度下容易蠕动。
但事实逐渐证明,岩层中长期蠕动地段或活动断层中蠕动占比高的地段,由于能量通过缓慢的蠕动释放,反而很少发生强烈地震。中国阿尔金山有规模很大的剪切断层,且正在活动,通过卫星影像发现蠕动现象,现代水系被切穿,位移明显,错距也大,但有史以来少有地震,推测此断层的活动方式以无震蠕动为主。
(3)粘滑说:在地下较深部位,断层两侧的岩石若要滑动必须克服强大的摩擦力,因此通常情况下两盘岩石好像互相粘在一起,谁也动弹不了。但当应力积累到等于或大于摩擦力,两盘岩石发生突然滑动。能量释放,两盘又粘结不动,直到能量再积累到一定程度,导致下一次突然滑动。实验证明,物体在高压下的破坏形式,沿断裂面粘结和滑动交替进行,断面发生断续的急跳滑动,经多次应力降落,把积累的应变能释放,叫粘滑说。
影响断层活动方式的因素:一是温度,温度低于500℃,断层面两侧岩体易粘滑;温度高于500℃,易蠕动。二是岩石成分,岩性脆硬(石英岩、石英砂岩),断层两侧岩石以粘滑为主;岩性柔软,以蠕动为主。三是岩石的孔隙度和水分含量,岩石孔隙度高,含水分多,容易蠕动;岩石孔隙小,孔隙度低,含水分少,多呈粘滑形式。围压大小也影响断层的活动方式。如断层两盘连续发生粘滑,地震频繁。
实际同一活动断层在不同深度有不同的活动方式,同一断层在不同的时期也有不同的活动方式。如圣安德列斯断层,深度在4km以上为无震稳定蠕动;4~12km为伴随地震的粘滑运动;12km以下(高温)以稳定的蠕动为主。因此圣安断层带上的地震震源深度均不超过20km。
(4)相变说:地下物质在高温高压下,岩石的矿物晶体结构突变,岩石体积骤然收缩或膨胀,形成爆发式振动源,于是发生地震。此说没能具体论证,因而不流行。近年根据地震纵波在地下深部传播情况分析,深源地震所在部位也发生了断裂和错动,证明地震发生与断裂活动有关。同时,板块构造学说指出,岩石圈板块向地下俯冲时,中、深源地震发生在向地幔消减的板块内部,而非发生在地幔软流圈物质,相变说没有依据。
典例
(2022年高考地理-浙江卷)下图为世界局部图。完成下面小题。
11. 图中海沟的成因是( )
A. 欧亚板块张裂 B. 美洲板块抬升
C. 太平洋板块张裂 D. 太平洋板块俯冲
12. 与海沟相伴的宏观地形有有( )
①海岭 ②裂谷 ③山脉 ④岛弧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11. D 12. C
【解析】【11题详解】据图可知,北部为美洲板块,南部为太平洋板块,阿留申海沟位于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之间的消亡边界,受碰撞挤压,太平洋板块位置较低,俯冲插入美洲板块底部,太平洋板块一侧挤压下沉,形成海沟,故D正确; 美洲板块一侧受抬升形成岛弧或海岸山脉,B错误; 海沟区域不临欧亚板块,且欧亚板块属大陆板块,张裂应形成裂谷,A错误; 太平洋板块张裂在海底形成海岭,C错误。故选D。
【12题详解】据所学可知,生长边界受张裂在海洋中形成海岭,在陆地上张裂形成裂谷,二者不与海沟相伴,①②错误; 据上题分析可知,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在消亡边界挤压碰撞,大洋板块一侧下沉形成海沟,大陆板块一侧受抬升,形成岛弧或海岸山脉,岛弧或海岸山脉与海沟相伴,③④正确。故选C。
【点睛】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全球岩石圈不是一个整体,而是由六大板块构成,大板块又可以划分为若干小板块,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之中,两个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频繁,多火山地震发生,板块内部相对稳定。
2.构造地震的特征
活动频繁,延续时间长,波及范围广,破坏大。
(1)地震序列:地震的发生经过长期的孕育,即应力积累过程,可以长达十几年、几十年甚至几百年。但一定时间内(几天,几周,几年),同一地质构造带上或同一震源体内,可发生系列大小、成因联系的地震,叫地震序列。如果有一次地震特别大,称主震;主震之前往往发生系列微小地震,称前震;主震之后也常发生小于主震的系列地震,称余震。
构造地震通常呈有序列的发生。这可能和产生过程有关。一般地应力即将加强到超过岩石能承受的强度时,岩层首先产生系列小错动(或沿断层带开始粘滑交替),从而形成许多小震、前震。接着地应力继续增大,岩层承受不了,整体滑动或断裂滑动,形成大震,即主震。主震发生后,岩层间的平衡状态还需要一段时间调整,把岩层中剩余能量释放,从而引起系列小余震。
地震现场常见破裂地面上,又出现许多次一级裂隙,错杂其间,表明运动没有完全停止,直到许多尚未破坏的地点彻底破坏,所剩应变能才全部释放。这类似压紧弹簧,作用力消失,所蓄位能转化为动能反跳回来,但又难于一下复原,还需经过一段时间慢慢颤动调整,才能恢复平衡位置,即弹簧效应。岩石也具有弹性,1920年宁夏海原大地震,余震3年未消。强度、频度时高时低,但总的趋势是逐渐衰减到平静。
(2)根据1949年以来中国发生强震的分析研究,地震序列可以归纳为3种:
①单发型地震,又称孤立型地震。前震和余震都很少且微弱,并与主震震级相差悬殊,能量几乎全部通过主震释放。此类地震较少,1966年安徽定远地震、1967年3月山东临沂地震,震级很小,只有4~4.5级,且均未观测到前震和余震。
②主震型地震最常见,主震震级突出,释放能量占全系列的90%以上;前震或有或无,但余震很多。1975年辽宁海城地震(7.3级),发震前24h内共发生500次前震,主震后又多次余震。1976年唐山大地震(7.8级),基本没有前震,但余震数年不断。
③震群型地震。许多次震级相似的地震组成,没有突出主震。前震和余震多且较大,常成群出现,活动时间长,衰减慢,活动范围大。如1966年邢台地震,从2月28日至3月22日,震级由3.6、4.6、5.3、6.8、6.8逐步升到7.2,发生大震。有时两个主震型地震组合或混淆,序列复杂,像若干单发型、主震型、震群型组合。如1971年四川省马边地震。
地震序列与岩石和构造的均匀度及复杂性有关。当介质均匀,且介质内应力不集中时,主破裂前无小破裂,主破裂后也很少;当介质不均一且应力有一定的局部或高度集中时,主破裂前后都产生很多小破裂。研究地震序列类型有助于预报地震活动。如1967年河间地震,主震发生后,根据其前震少和震级小(2.3级),判断为主震型地震,不会有较大余震,符合事实。
(二)火山地震
火山爆发引起;也可能是火山活动引起构造变动引起;或构造变动引起火山喷发,导致地震。火山地震与构造地震有密切关系。火山地震不多,约占7%。震源深度不大,一般不超过10km。有些地震发生在火山附近,震源深度1~10km,其发生与火山喷发没有直接关系,但与地下岩浆或气体状态变化产生的地应力分布变化有关,称A型火山地震。还有些地震集中发生在活火山口附近的狭小范围,震源深度浅于1km,影响范围小,称B型火山地震。有时地下岩浆冲至接近地面,但未喷出地表,也可产生地震,称潜火山地震。
现代火山带如意大利、日本、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堪察加半岛易发生火山地震。
(三)冲击地震
山崩、滑坡引起,或碳酸盐岩地区岩层受地下水长期溶蚀形成地下溶洞,洞顶塌落引起,也称塌陷地震。为数少,约占3%。震源浅,影响范围小,震级也不大。1935年广西永福县发生塌陷,面积4万m2,地面崩落成深潭,声闻数十里,屋瓦震动。1972年山西大同西部煤矿采空区,大面积顶板塌落引起地震,最大震级3.4级,震中区建筑物轻微破坏。
(四)水库地震
有些地方原来很少地震,后来由于修了水库,经常地震。说明与水的作用有关,也与一定的构造和地层条件有关,水是诱发因素。如广东河源新丰江水库,自1959年蓄水,库区周围地震频度逐渐增加,1962年3月发生了一次6.4级地震,震中烈度8度,是已知最大水库地震。截至1972年,该区共记录了26万次地震(图4-115)。
又如埃及阿斯旺水库,坝高110m,库容165亿m3,1960年开工,1964年截流蓄水,1968年投入运行。此地区在建库前历史上无地震,从1980年出现小震、微震,1981年11月坝址西南60km库区发生了5.6级地震;1982年同一地点又发生5级和4.6级地震。
此外,深井注水、地下抽水也可触发地震。如美国科罗拉多州有落基山军工厂,为处理废水凿了一口3614m的深井,用高压注水于地下,1962年频繁地震。后停止注水,地震减弱;恢复注水,地震增加。在有利于发震的地质构造条件下(活动断层、密集或交叉的断裂,或升降差异运动的过渡部位),水库蓄水可诱发地震。某些自然因素如太阳黑子活动期,阴历的朔、望期,也容易诱发地震。
四、地震强度
震级和烈度表示,二者概念不同。
(一)震级
地震本身大小,与地震释放的能量大小相关。根据地震仪记录的地震波最大振幅计算求出。每次地震所积蓄的能量有一定限度,地震的震级也不会无限大。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目前已知最大地震是2004年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发生的9级地震。震级相差1级,能量差很多倍(表4-4)。如一个7级地震相当于32个6级,或1000个5级。
按震级大小,地震分超微震、微震、弱震、强震和大地震。
(1)超微震:震级小于1的地震,人们不能感觉,只能仪器测出。
(2)微震:震级大于1小于3,人们也不能感觉,仪器测出。
(3)弱震:又称小震,震级大于3小于5,人们可以感觉,但一般不会造成破坏。
(4)强震:又称中震,震级大于5小于7,可造成不同程度破坏。
①震级的标度是美国地震学家里克特1935年研究加利福尼亚地方性地震时提出,规定以震中距100km处“标准地震仪”记录的水平向最大振幅(单振幅,以微米计)的常用对数为该地震震级。水平向最大振幅为10mm时,其常用对数为4,则震级为4级。如为14μm,则为0级。根据计算依据,又分面波、体波震级。目前一般都用面波震级,即里氏震级,用M表示。
(5)大地震:7级及其以上,常造成极大破坏。释放能量巨大,一个8.5级地震释放能量,相当于一个100×10kW的大型发电厂,10年发电的总和。
(二)地震烈度
地震对地表和建筑物的破坏程度。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如海城-营口地震是7.3级,唐山地震是7.8级。但同一次地震对不同地区的破坏程度不同,地震烈度也不一样。炸弹所含炸药量相当于震级,爆炸后对不同地点的破坏程度有大有小,相当于地震烈度。
地震烈度是根据人的感觉、家具及物品振动情况、房屋及建筑物受破坏程度和地面破坏现象划分。新中国第一个烈度表发表于1957年,根据中国历史地震资料编制,共分Ⅻ度,与世界各国Ⅻ度表相当。1980年重新修订,制成“中国地震烈度表”(表4-5)。
地震烈度调查后,把各调查点的烈度标在地图上,把烈度相同的点连成封闭曲线,叫等震线,不同等震线组成等震线图(图4-116)。等震线就是不同烈度区的分界线。利用等震线图可确定宏观震中位置、估计震源深度、了解各地烈度变化。对于破坏性地震,等震线包围的最高烈度区称极震区,也就是震中区。根据震中区形状可推断产生地震的断层走向。
影响地震烈度的因素很多,先是地震等级(震级),其次依次为震源深度、震中距、土壤和地质条件、建筑物的性能、震源机制、地貌和地下水位。其他条件相同时,震级越大,震中烈度越大,地震波及范围越广。如震级相同,震源越浅,对地表破坏性越大。如1960年摩洛哥发生一次只有5.8级的地震,但震源深度仅2~3km,震中烈度达到X度,造成严重破坏。
深源地震常震级很大,而烈度很小。表4-6说明震中烈度与震级和震源深度(浅源地震)的关系。
地震烈度与震中距有很大关系。如1975年海城地震(7.3级),震中烈度X度,在沈阳减为I度,北京为V度,长江以南不受任何影响。
震中距相同,地质构造、建筑结构不同,也出现不同烈度。如地质基础坚实,烈度就小些;地质基础薄弱,或有断层、古河道通过,烈度就提高。如1976年唐山地震,玉田、丰润距离震中只有几十千米,但破坏程度较轻;而距唐山较远的平谷、通县、大兴,反遭较重破坏。以北京平谷县将军关为例,那里正好有一条断层,坐落于断层上的民房多有倒塌。
基于上述原因,在高烈度区会出现小范围的低烈度区(称“安全岛”);在低烈度区也会出现小范围的高烈度区(如图4-116,在V度烈度区中出现有小片的Ⅵ度区)。统称地震烈度异常。根据地震资料准确划出“安全岛”范围,对建设规划有重要意义。
房屋建筑的地基坚固程度、设计好坏、抗震结构及施工质量,都影响破坏程度。如唐山市某工厂的一座三层宿舍楼(处于X度烈度区),其周围建筑物普遍倒塌,它地基牢固、设计好,完好无损。重灾区中有轻灾,轻灾区中有重灾,地震烈度的大小往往是许多因素决定的。
典例
(2022年高考地理山东卷) 18.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古雅斯河发源于澳大利亚大分水岭西侧,构造运动导致其水系发生了演变(左图)。乔治湖水位波动大,有时连年干涸,湖底覆盖着不同类型的沉积物(右图)。
(1)指出与古河道形成有关的主要内、外力作用。
(2)说明左图中水系的演化过程。
【答案】(1)板块运动;断层;流水侵蚀;流水沉积。
(2)板块挤压碰撞,形成大分水岭,山脉西部发育多条支流;地势东高西低,支流向西汇集;地壳抬升,形成科拉林地垒,大分水岭以西支流被阻断;被阻断支流汇集成乔治湖,原有古河道和科拉林地垒成为雅斯河上游地区。
【分析】本题以澳大利亚大分水岭西侧古雅斯河地壳运动及乔治湖湖区剖面图为材料,涉及地壳运动、内外力作用、河流水文水系特征、补给类型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综合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点,培养图表分析、地理原理应用等地理学科综合素养的能力。
【小问1详解】大分水岭为板块挤压运动形成,使得其河流水系沿大分水岭向西流动;从图中可以看到科拉林地垒,说明该地曾在地质时期受断层运动影响,地壳抬升;图中河流自大分水岭向西流动,地势起伏大,流速快,受流水侵蚀作用影响,形成河谷地貌;河底有大量沉积物,说明其还存在流水沉积作用。
【小问2详解】受板块挤压碰撞影响,澳大利亚东侧形成大分水岭,其山脉西部发育多条支流;东部为大分水岭,西部为大自流盆地,地势东高西低,支流向西汇集,形成雅斯河;受断层作用影响,地壳抬升,形成科拉林地垒,大分水岭以西支流无法注入雅斯河,支流被阻断;被阻断支流汇集逐渐汇集形成乔治湖,原有古河道及科拉林地垒成为雅斯河上游地区,水系被分割成两个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