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9页未读,
继续阅读
所属成套资源:最新备战高考地理之探讨大学地理知识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12 海气相互作用、环流输送与气候异常~结合相关高考真题-备战高考地理之探讨大学地理知识
展开
海气相互作用、环流输送与气候异常~结合相关高考真题
气候形成的环流因子包括大气环流和洋流,这二者间有密切的关联。本节首先阐明海气相互作用与环流,再依次论述环流在热量交换和水分循环中的作用。最后以厄尔尼诺事件为例,说明环流变异导致气候的变异。
一、海气相互作用与环流
海洋与大气之间通过一定的物理过程发生相互作用,组成一个复杂的耦合系统。海洋对大气的主要作用在于给大气热量及水汽,为大气运动提供能源。
大气主要通过向下的动量输送(风应力),产生风生洋流和海水的上下翻涌运动,两者在环流的形成、分布和变化上共同影响着全球的气候。
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70.8%,海洋的比热(4186.8J/kgK)约为空气比热(718J/kgK)的6倍,全球10m深的海洋水的总质量就相当于整个大气圈的质量。
如前所述,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能约有80%为海洋所吸收,且将其中85%左右的热能储存在大洋表层(约自表面至100m深处),这部分能量再以长波辐射、蒸发潜热和湍流显热等方式输送给大气。
图6·11给出年平均逐日从海洋输入大气的总热量。海洋还通过蒸发作用,向大气提供大约86%的水汽来源。在图6·11的总热量中,平均而言,潜热约占显热的8倍强。
这种热量的输送,不仅影响大气的温度分布,更重要的是它是驱使大气运动的能源,在大气环流的形成和变化中有极为重要的作用。由此可见,海洋是大气环流运转的能量和水汽供应的最主要源地和储存库。
此外,在CO₂循环中,海洋是CO₂的巨大贮存库,它也通过调节大气中的CO₂含量来影响气温和环流。
海洋是从大气圈的下层向大气输送热量和水汽,而大气运动所产生的风应力则向海洋上层输送动量,使海水发生流动,形成“风生洋流”,亦称“风海流”。
由图6·12可见,世界洋流分布与地面风向分布密切相关。
洋流形成的原因很多,除风生洋流外,还有因海洋水温、盐分及密度不均引起的“密度流”以及因某地海水流去,相邻海区的海水流入补充的“补偿流”等。但以风生海流最为重要。
在热带、副热带海洋,北半球洋流基本上是围绕副热带高压作顺时针向流动,在南半球则作反时针向流动。
由图6·12可见,因信风的推动,在赤道具有由东向西的洋流,在北半球称北赤道洋流,在南半球称显热:使物体温度升高、但不发生相变化(固、液、气态转化)的热量。
南赤道洋流。
副高是反气旋,在北半球顺时针旋转,其外围风吹拂形成的洋流亦是顺时针旋转。
为维持海水的连续,于是在南北赤道洋流间自然就发展一种补偿洋流,方向与赤道洋流相反,由西向东流,称赤道逆流。
在副热带高压西侧,具有流向中高纬度方向的洋流。因海水来自低纬度,其温度比流经地区的水温高,所以是暖流。
例如,大西洋中的湾流水温就很高,势力也很强,它不仅有北赤道洋流的水流汇入墨西哥湾,而且还有一部分南赤道洋流注入,然后出佛罗里达海峡,沿美国东岸北流。这支暖洋流流量大,对沿岸气候影响特别显著。
与此相对应,在北太平洋西部有黑潮暖流,在南太平洋有东澳大利亚暖流、在南印度洋有莫桑比克暖流,南大西洋有巴西暖流。
在副热带高压北侧盛行西风,上述暖洋流在副高西侧向极地方向流到纬度40°附近,乃受西风影响折向东流,遇到大陆,分向南北流动,在北半球向南的一支沿副高东侧南流,因为这种洋流是从高纬向赤道方向流动,其温度比流经地方的水温低,所以是冷流。
例如,在北大西洋沿北非西岸有加那利冷流,在北太平洋沿美国西岸有加利福尼亚冷流,在南太平洋有秘鲁冷流。
在纬度40°以上的洋面,洋流绕着副极地低压流动,这在北半球表现最显著。
例如,北大西洋的湾流受冰岛低压东南部西南风的影响,就有一支长驱向东北方向流动,称北大西洋暖流,沿欧洲海岸伸入到巴伦支海。在冰岛低压的西部盛行北风和西北风,形成格陵兰冷流和拉布拉多冷流。
这些冷流来自北冰洋,携有冰块和巨大的冰山,冷流的密度大,当它与湾流相遇时,就潜入湾流之下。
北太平洋副极地低压中心位于阿留申群岛附近,环绕此低压也有类似北大西洋的逆时针向洋流。在北美西岸有阿拉斯加暖流,在亚洲东岸有堪察加冷流。
不过由于阿留申低压没有冰岛低压强,再加上北太平洋的地形与北大西洋不同,所以这里东西岸洋流强度比较弱。
南半球中高纬度的洋面是开阔的,它的西风漂流很强,水温亦较低。
印度洋季风盛行,洋流也随着发生季节的改变。在北半球冬季,印度洋中盛行东北季风,因此在阿拉伯海具有西向洋流,称东北季风洋流;在北半球夏季因西南季风盛行,所以洋流方向转变180°,称西南季风洋流。
综上所述,海洋提供给大气大量的潜热和显热,成为大气运动的能源,使大气环流得以形成和维持。而大气环流又推动海水流动,产生风生洋流。
这里必须指出:洋流的流向除受风力作用外还受地转偏向力和海水摩擦力的作用,因此洋流的流向并不和风向一致,在北半球要向右偏,南半球要向左偏。
洋流的流速远比风速小。从铅直方向而言,洋流的速度以海洋表面为最大,因摩擦力的影响,愈向下层流速愈小,至一定深度减弱为零。
由于海洋不是无界的,风场也是不均匀的,风生洋流会产生海水质量的辐合和辐散,特别是在海岸附近,由于侧边界的作用这种辐合和辐散作用尤为明显。
例如在热带、副热带大陆西岸,因离岸风的作用,把表层海水吹流而去造成海水质量的辐散,必然引起深层海水上翻(Up welling),由于深层海水水温比表层水温低,因此在上翻区海水水温要比同纬度海洋表面的平均水温为低。
相反,如果风向改变,海水质量在此辐合,必然引起海水下翻(down welling),海面水温将显著增高,厄尔尼诺事件(后详)就与此有密切关系。
在暖海水表面一般是水温高于它上面的气温,海面向空气提供的显热和潜热都比较多,不仅使空气增温,且使气层处于不稳定状态,利于云和降水的形成。热带气旋大都源出于低纬度暖洋流表面即系此故。
在冷洋流表面,空气层结稳定,有利于雾的形成而不易产生降水,因此在低纬度大陆西岸往往形成多雾沙设问:评价寒洋流对沿岸水分条件的影响?
提示:气温低,空气对流弱,少垂直降水;近地面温度低,下沉的水汽易冷凝成雾,多水平降水。
漠。
典例
(2020年江苏卷)选择大洋航线时,应在确保航行安全的前提下,充分考虑气象、海况条件和岛礁等因素,尽可能沿地球表面大圆(以地心为圆心过地表两点的圆)航行。图4为“異他海峡西行好望角的大洋航线示意图”。据此回答7-8题。
7.60°E以东航线的选择,主要考虑的是
A.航程最短 B.风阻最小
C.逆水最短 D.岛礁最少
8.7月航线西段明显北移,主要是为了
A.避开南极冰山 B.减少西风带影响
C.远离热带风暴 D.便于沿途补给
【答案】7.A 8.B
【解析】7.读图可知,60°E以东航线无论1月还是7月航线都基本不变,因此该航线对风阻和逆水等不是主要考虑因素,故B、C错。
从图文信息不能看出该航线的岛礁的多少,D错。
从题干信息可知,海上航行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充分考虑气象、海况条件和岛礁等因素,尽可能沿地球表面大圆航行,因为大圆劣孤球面距离最短,故A对。
8.读图可知,该航线西段纬度较低,不受南极冰山影响,A错。
7月太阳直射点北移,西风带北移,此时该段航线受西风带影响大,航线北移可以减少西风带影响,降低风阻,B对。
航线北移,纬度更低,受热带风暴影响更大,C错。
航线北移,并没有明显靠近陆地,D错。
二、环流与热量输送
大气环流和洋流对气候系统中热量的重新分配起着重要作用。
它一方面将低纬度的热量传输到高纬度,调节了赤道与两极间的温度差异,另一方面又因大气环流的方向有由海向陆与由陆向海的差异和洋流冷暖的不同,使同一纬度带上大陆东西岸气温产生明显的差别,破坏了天文气候的地带性分布。
(一)赤道与极地间的热量输送
由前所述地球约在南北纬35°间,地-气系统的辐射热量有盈余,在高纬则相反。
但根据多年观测的温度记录,却未见热带逐年增热,也未见极地逐年变冷,这必然存在着热量由低纬度向高纬度的传输,这种传输是由大气环流和洋流来进行的。
根据南北方向上的风速矢量V,当时的气温T,空气的比湿q,可以按下式计算显热(Qp)和潜热(LE)在南北方向上的水平输送。
取与V垂直的一小块面积ABCD(图6·13),高为δz,底边长为δx,设空气在单位时间内由ABCD流到积分的几何意义:求曲边图形的面积。
A'B'C'D',以ρ示空气的密度,Cp示其定压比热。
则单位时间通过ABCD截面积的空气质量为:ρVδxδzCpT,通过的显热为:ρV6δxδzxCpT。
根据静力学方程ΔP/Δz=—ρg
因(ΔP/Δz)δz=δP=—ρgδz,则在水平方向为单位长度(δx=1),铅直方向气压差为δP(负值)的面内,单位时间输送的显热为:—VCpTδP/g
若计算从地面(气压为P₀)到大气上界(P=0)的铅直剖面,在南北方向单位时间的显热输送量(Qp),则应对上式积分,即
Qp=(Cp/g)×(由0到P₀对VTdP进行的积分)(6·11)
在实际计算时,常把大气分成n层,(6·11)式可近似地改写成
Qp=(Cp/g)×【从i=1到n,对TiViΔPi进行的求和) (6·12)
其中Ti(℃)和Vi(m/s)为从地面到第i层的平均温度和平均风速,△Pi为其间平均气压差值(hPa),Qp的单位为(J/ms)。
类似推导,从地面到大气上界潜热(LE)在南北方向上的水平输送公式在具体计算时可写成
LE=(L/g)×【从i=1到n,对ViqiΔPi进行的求和) (6·14)
上式中L为蒸发潜热,qi是从地面到第i层的平均比湿,其单位与显热相同。
图6·14是用上述公式计算所得的全球由低纬到高纬通过大气环流输送的显热、潜热及洋流输热的年平均值。
由赤道到极地的热量传输随纬度和季节而异。就年平均而论,热赤道约在5°N左右,其中显热的传输即从此热赤道分别向北、南输送。
低纬度洋流输送的热量多,中高纬度大气环流输热较多。
从图6·14中的曲线看,其输送在纬度分布上有两个高点,一在20°附近,一在50°—60°间;在高度分布上亦有两个高点,一在近地面层,一在200hPa等压面上。
潜热的输送几乎全在近地面2—3km的大气底层,约在回归线附近潜热分别向高、低纬度输送。向高纬度输送的潜热通量以40°附近为最高峰,向低纬度输送的潜热通量以10°附近为另一高峰。
由南半球回归线向北输送的潜热可跨越赤道直至5°N附近。洋流热通量约自2°N左右的洋面分别向南北输送,在20°附近达最高峰。
据气象卫星探测的资料计算,图6·14中所表示的数量均太低,最新卫星资料表明在此高峰处,洋流由低纬向高纬传输的热量约占地-气系统总热量传输的74%,在30°—35°N间洋流传输的热量占传输量的47%。
综合以上各种热通量的输送,从年平均来讲,以纬度40°附近为最大。从季节来讲,冬季高低纬度间温度差异最大,环流亦最强,由低纬向高纬输送的热量亦最大。夏季南北温差小,热量的传送强度也较小。
从大气环流输送形式来讲,有平均经圈环流输送和大型涡旋输送两种。在显热输送上,两者具同一量级。潜热的经向输送在30°—70°N地带,则以大型涡旋输送为主,平均经圈环流次之,但在低纬度则基本上由信风与反信风的常定输送来完成。
大型涡旋指的是移动性气旋、反气旋、槽和脊等。
气旋移动的方向一般具有向北的分速,且在气旋的前部(反气旋的后部)常有暖平流,槽前(脊后)亦常有暖平流,所以能把热量由低纬度输送到高纬度。
反气旋的移动方向一般具有向南的分速,且在反气旋的前部(气旋的后部)常有冷平流,脊前(槽后)亦常有冷平流,它们能把冷空气从高纬度输送到低纬度,这是调节高低纬度间热量的一个重要途径。
据最新估计,在环流的经向热量输送中,洋流的作用占33%,大气环流的作用占67%。在赤道至纬度30°(低纬度地带)洋流的输送超过大气环流的输送。在30°N以北,大气环流的输送超过了洋流的输送。这样海洋大气“接力式”的经向热量输送是维持高低纬度能量平衡的主要机制。
由于环流的作用调节了高低纬度间的温度,表6·3列出了各纬圈上辐射差额温度与实际温度的比较。
由上表可见,由于环流经向输送热量的结果,低纬度降低了2—13℃,中高纬度却升高了6—23℃。
据最新资料,赤道实测温度比辐射差额温度降低了14℃,而极地则提高了25℃,因此大气环流和洋流在缓和赤道与极地间南北温差上,确实起了巨大的作用。
这种作用在海洋表面上比大陆上更为显著(见表6·4),尤其是冬季在北大西洋(经度0°线)上因暖洋流强度大,赤道至北极圈的气温差别只有22℃,比欧亚大陆(经度130°E线)上要小得多。
设问:与大陆相比,大洋上赤道到极圈的气温差异小,对此作出解释?
(二)海陆间的热量传输
大气环流和洋流对海陆间的热量传输有明显作用。
冬季海洋是热源,大陆是冷源,在中高纬度盛行西风,大陆西岸是迎风海岸,又有暖洋流经过,故环流由海洋向大陆输送的热量甚多,提高了大陆西岸的气温。
从图6·12可见,北大西洋和北太平洋东岸(大陆西岸)暖洋流水温正距平均在5℃以上,特别是北大西洋暖流势力最强,又由于北大西洋洋盆的有利形状,使得这支暖洋流流经冰岛、挪威的北角,一部分能远达巴伦支海,在盛行西到西南风的作用下,使西北欧的气温特别暖和。
从1月海平面等温线图上可以明显地看出,这里的等温线向极地凸出,并几乎与海岸线平行,愈靠近大西洋海岸气温愈暖,愈向内陆,气温乃逐渐变低,到了东西伯利亚维尔霍扬斯克附近,1月平均气温降到一50℃,成为世界“寒极”,在鄂霍次克海海面因位于亚欧大陆东侧,受西来大陆冷空气的影响,温度甚低,成为世界“冰窖”,北美大陆也有类似的西岸暖、东岸冷的现象,但海陆温差不像亚欧大陆那样突出。
在夏季,大陆是热源,海洋是冷源,这时大陆上热气团在大陆气流作用下向海洋输送热量。
从7月海平面等温线图上可见,在热带、副热带大陆上气温最高,在大陆热风影响下,使红海海面气温显得特别高(大于32℃)。这时大陆通过大气环流向海洋输送热量,但输送值远比冬季海洋向大陆的输送量小。
夏季在迎风海岸气温比较凉,在冷洋流海岸因系离岸风,仅贴近海边处,受海洋上翻水温的影响,气温比大陆内部要低得多。
这种海陆间的热量交换是造成同一纬度带上,大陆东西两岸和大陆内部气温有显著差异的重要原因。
三、环流与水分循环
水分循环的过程是通过蒸发、大气中的水分输送、降水和径流(含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四者来实现的。
如图6·15所示,由于太阳能的输入,从海洋表面蒸发到空中的水汽,被气流输送到大陆上空,通过一定的过程凝结成云而降雨。
地面的雨水又通过地表江河和渗透到地下的水流,再回到海洋,这称为水分的外循环(又称大循环),也就是海陆之间的水分交换。
水分从海洋表面蒸发,被气流带至空中凝结,然后以降水形式回落海中,以及水分从陆地表面的水体、湿土蒸发及植物蒸腾到空中凝结,再降落到陆地表面,这就是水分内循环(又称小循环)。
无论是在水分外循环或是水分内循环中,大气环流都起着重要作用。
就全球而论,水分循环各个分量的估计值如下:全球平均年降水量为1040mm,以此值为100个单位,由海洋蒸发的水汽相当于86个单位,降回到海洋的降水量约为80个单位,海洋蒸发的水汽有6个单位由大气径流输送到大陆上空,陆地表面从河流湖泊、潮湿土壤和植物等蒸发、蒸腾出来的水汽有14个单位,降落到陆地的降水约有20个单位,多出的6个单位由地表和地下径流流到海洋,以保持各自的水分平衡,全球水的总量约有97.2%储存在世界大洋之中,其次冰原、冰川和海冰约占2.15%,地下水占0.62%,大气圈中水分仅占0.001%。
据长期观测,地球上的总水量是不变的,维尔纳茨基认为,甚至在地球整个地质历史时期的总水量也是不变的,因而水分的收入与支出是平衡的,这就叫做地球上的水量平衡。
水量平衡是水分循环过程的结果,而水分循环又必须通过大气环流来实现。现根据水分循环中三个分量:蒸发、降水和大气中的全球的海上内循环、陆地内循环与海陆间循环水量之比为40:7:3。
蒸发量最大的纬度在在副热带高压带,而降水量最大的是赤道低压带和西风带。
水分输送(大气径流)的平均经向分布(图6·16)可说明大气环流与它们的关系。
首先在蒸发过程中,在水源充足的条件下(如海洋),蒸发的快慢和蒸发量的多寡要受环流方向和速度的影响。
从图6·16b可以看出海洋上年平均蒸发量最高峰出现在15°—20°N和10°—20°S的信风带,这是风向和风速都很稳定的地带。
信风又来自副热带高压,最有利于海水的蒸发,而赤道低压带因风速小,海面蒸发量反而相形见绌。
云和降水的形成以及降水量的大小与大气环流的形势更是息息相关,图6·16a明显地表示出世界降水的纬度带分布有两个高峰,一在赤道低压带,这里有辐合上升气流,产生大量的对流雨,一个在中纬度西风带,在冷暖气团交绥的锋带上,气旋活动频繁,降水量因之亦较多,是次于赤道的第二个多雨带。
在这两个高峰之间,是副热带高压带,盛行下沉气流,因此即使在海洋表面,降水却甚稀少,如果将图6·16(b)中全球年平均蒸发量曲线与(a)图年平均降水曲线相重叠,则可见在13°一37°N地带及7°一40°S地带蒸发量大于降水量,水汽有盈余,在赤道带和中、高纬度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水汽有亏损,因此要达到水分平衡,则需大气径流将水汽从盈余的地区输送到水汽亏损的地区。
从图6·16c中可以看出,以副热带高压为中心,通过信风和盛行西南风(北半球)将水汽分别向南和向北作经向的输送(见图中箭头方向)。
大气中水汽的输送可用类似(6·11)和(6·12)式的方法计算。因单位质量湿空气内包含的水汽质量为q(比湿),通过底边为单位长度,从地面到大气上界的铅直剖面,在风速矢量(V)方向单位时间的水汽输送量为
Qv=Qp=(1/g)×(由0到P₀对VqdP进行的积分) (6·15)
实际计算时单位为g/cm·s,就年平均而言则为kg/m·a。
就全球的水分输送计算证明,在低纬度哈特莱环流对水汽输送起的作用甚大,在中、高纬度也主要是通过大型涡旋运动进行水汽输送的,图6·16c是计算出的水汽经向输送值。
典例
(2018年江苏卷)30.[海洋地理]圣劳伦斯湾面积约23.8万平方千米,平均水深127米,海流从贝尔岛海峡流入,卡伯特海峡流出,中心地区表层海水盐度27‰~32‰,深层可达33.5‰,冬季完全冰封。每年5月至9月,这里是世界最佳的赏鲸地之一。图22为“圣劳伦斯湾位置略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圣劳伦斯湾表层海水盐度较同纬度大洋低的原因有 。(2分)
(2)圣劳伦斯湾表层海流呈 时针方向运动,主要影响因素是 。(2分)
(3)每年5月底海冰开始解冻,浮冰主要积聚于海湾的 ,这时鲸也开始向海湾聚集的原因有 (3分)
(4)目前,世界上许多种鲸数量减少,有的甚至濒临灭表层洋流运动方向的影响因素:海岸轮廓、入海河流流向、风向和地转偏向力。
绝,分析其原因。 (3分)
25.解析:(1)圣劳伦斯湾盐度低的原因,主要从河流、海湾的封闭程度和高纬度海水的影响三个角度作答。
(2)海流旋转的方向,可以从地转偏向力、海陆分布两个角度分析,由于地转偏向力以及海岸的阻挡促使海流向右偏,可以很容易判断,该海湾表层海流呈逆时针旋转。
(3)浮冰集聚的位置,主要结合浮冰的来源、海流流向和地形的阻挡来判断,很容易确定浮冰积聚于该海湾的南部;再从水温的变化和海流汇聚对饵料的影响两个角度分析鲸向海湾聚集的原因。
(4)鲸数量减少的原因,主要从人类捕杀及气候变化、环境污染、海上航行等对鲸生存环境的不利影响分析。
答案:(1)径流汇入;海域较封闭;高纬低温海水注入
(2)逆时针地转偏向力;海岸轮廓(陆地形状)
(3)南部 水温上升;不同性质水流交汇,饵料丰富
(4)全球气候变暖;过度捕杀;海上航行等人类活动;海洋环境污染。
四、环流变异与气候
如上所述,环流因子在气候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当环流形势在某些年份出现异常变化时,就会直接影响某些时期内的天气和气候,出现异常。近年来频繁出现的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SO)就是一个显著的实例。
厄尔尼诺一词源出于西班牙文“El Nino”,原意是“圣婴”。最初用来表示在有的年份圣诞节前后,沿南美秘鲁和厄瓜多尔附近太平洋海岸出现的一支暖洋流,后来科学上用此词表示在南美西海岸(秘鲁和厄瓜多尔附近)延伸至赤道东太平洋向西至日界线(180°)附近的海面温度异常增暖现象。
在常年,此区域东向信风盛行,在平均风速下,沿赤道太平洋海平面高度呈西高东低的形势。西太平洋斜温层深度约200m,东太平洋仅50m左右,这种结构与西暖东冷的平均海温分布相适应(图6·17a)。
但是在东风异常加强的情况下(图6·17b),赤道表面东风应力把表层暖水向西太平洋输送,在西太平洋堆积,那里的海平面就不断抬升,积累大量位能,斜温层加深。而东太平洋在离岸风的作用下,表层海水产生强的离岸漂流,造成这里持续的海水质量辐散,海平面降低,次层冷海水上翻,导致这里成为更冷的冷水带。
此冷水带有丰富的营养盐分,使得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为鱼类提供充足的饵料,鱼类又为鸟类提供丰盛的食物,所以这里鸟类甚多,鸟粪堆积甚厚,成为当地一项重要资源。
在冷水带上,气温高于水温,空气层结稳定,对流不易发展,雨量偏少,气侯干旱。
可是每隔数年,东向信风发生张驰(即减弱),此处的冷水上翻现象消失,并使西太平洋原先积累的位能释放,表层暖水向东回流,导致赤道东太平洋海平面升高,海面水温增暖,秘鲁、厄瓜多尔沿岸由冷洋流转变为暖洋流,海水温度出现正距平(图6·17c),下层海水中的无机盐类不再涌向海面,导致当地的浮游生物和鱼类大量死亡,大批鸟类亦因饥饿而死,形成一种严重灾害,与此同时,原来的干旱气候突然转变为多雨气候,甚至造成洪水泛滥,这就称为厄尔尼诺事件。
与厄尔尼诺事件密切相关的环流还有南方涛动(Southern Oscillation,简作SO)、沃克(Walker)环流和哈德莱(HadIey)环流。厄尔尼诺发生时:赤道东太平洋变暖(洪涝,信风减弱)、赤道西太平洋气压升高(暖水西流,冷水上泛,旱灾)、西南太平洋副高的气压下降,印度洋赤道低压带气压升高。总之,气压带之间压差减小甚至倒置,风带减弱甚至反向。
南方涛动是指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与印度洋赤道低压这两大活动中心之间气压变化的负相关关系。即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比常年增高(降低)时,印度洋赤道低压就比常年降低(增高),两者气压变化有“跷跷板”现象,称之为涛动。
为了定量地表示涛动振幅的大小,不少学者采用南太平洋塔希堤岛(143°05W,17°53'S)的海平面气压(代表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与同时期澳大利亚北部的达尔文港(130°59′E,12°20′S)的海平面气压(代表印度洋赤道低压)差值,经过一定的数学处理来计算南方涛动指数(SOI),将历年赤道东太平洋海面水温SST(指在纬度0°—10°S,经度180°W向东至90°W)与同时期南方涛动指数SOI进行对比,发现厄尔尼诺/南方涛动(合称为ESO)事件的主要特征是当赤道东太平洋海水温度(SST)出现异常高位相(增暖)时,南方涛动指数SOI却出现异常低位相(塔希堤岛气压与达尔文气压差值减小)。
图6·18给出1870-1990年的SST(0°-10°S,90°-180°W)与SOI的年平均距平曲线,为了便于比较,图中SOI的坐标向上为负,以适应两者的负相关。关于赤道东太平洋海水温度SST达到怎样的正距平,才算厄尔尼诺出现,目前尚无公认的统一标准,但大体上连续三个月SST正距平在0.5℃以上或其季距平达到0.5℃以上,即可认为出现一次厄尔尼诺事件,达到上述数值的负距平时,则为反厄尔尼诺事件。
厄尔尼诺/南方涛动现象是低纬度海气相互作用的强信号,近年观测研究表明,在低纬度太平洋上不仅在南半球存在着以180°日界线为零线的东西气压的反相振荡,在北太平洋亦有类似的振荡称为“北方涛动”(其强度比南方涛动小),可总称为“低纬度涛动”。
它是由两种基本状态和其间的过渡状态所组成(图6·19)。在涛动的低指数时期,赤道低气压主体减弱,但前端向东伸展,此时南、北太平洋上副热带高压减弱,并向较高纬度移动,其结果必然导致信风减弱,赤道西风发展,在这样的大气环流条件下,有利于赤道西太平洋暖水的向东扩展和输送,同时赤道东太平洋冷水上翻的现象亦相应减弱乃至停止,造成中、东太平洋海面水温升高,出现厄尔尼诺事件。
沃克环流是赤道海洋表面因水温的东西向差异而产生的一种纬圈热力环流。在常年赤道东太平洋表面水温低(又称“冷舌”)气压高,沃克环流是下沉的(图4·41);在赤道西太平洋表面水温高(又称“暖池”)气压低,沃克环流是上升的。
在海面高水温作用下,低层大气湿度加大,湿不稳定得以发展,因此沃克环流发生变化,其上升分支向东移,西太平洋对流减弱,中、东太平洋对流发展。原先的赤道太平洋干旱带变为多雨带,印度洋和西太平洋的雨量却大为减少。
在低纬度涛动的高指数时期,情况完全相反(图6·19c),南北太平洋副高加强且向赤道靠拢,赤道低压主体加强,但其东端西撤,由于经向气压梯度大,必然导致信风加强。
哈德莱环流就是三圈环流中的低纬环流,由副高、赤道低压和信风带构成;沃克环流是信风导致的暖水西流和冷水补偿破坏赤道低压带后形成的东西方向环流;但赤道低压被破坏后与副热带高压压差减小,又使得信风减弱,大洋西岸暖水、东岸冷水减少,赤道低压又加强,低纬环流恢复,如此循环,大约4年一个周期。
在强离岸风作用下,赤道东太平洋海水上翻现象强烈发展,且向西平流,造成大范围海面降温,低层大气变干,层结稳定,赤道主要对流区萎缩在西太平洋,沃克环流上升分支西移,东太平洋又出现少雨气候。
这两种状态之间的转换主要通过副热带高压强度和位置变化这个重要环节。
如图6·19b所示,在低纬度涛动低指数时期,在海面温度增暖作用下,副热带与赤道间海水温度的经向差别增大,必然导致哈德莱环流加强,这个加强环流的下沉分支,将产生副热带高压由弱变强的趋势。
这种过程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将出现南方涛动(低纬度涛动)由低指数向高指数转变。
同样在高指数时期,低的赤道水温又使海面经向温度梯度变小,促使哈德莱环流减弱,从而使副热带高压减弱,产生由高指数向低指数的转变(图6·19),实现整个过程转变所需要的时间,即南方涛动(低纬度涛动)的平均周期,约为40个月左右。
近百年来出现的ENSO主要振荡周期在2一7年内变化,峰值为4年左右。
由以上分析可见,所谓ESO现象,并不是哪一个半球的行为,而是两半球大气环流作用下,低纬度大气海洋相互作用的现象,其形成原因尚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厄尔尼诺对气候的影响以环赤道太平洋地区最为显著。在厄尔尼诺年,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印度次大陆和巴西东北部均出现干旱,而从赤道中太平洋到南美西岸则多雨。
许多观测事实还证明,厄尔尼诺事件通过海气作用的遥相关,还对相当远的地区,甚至对北半球中高纬度的环流变化亦有一定的影响。
据研究,当厄尔尼诺出现时,将促使日本列岛及我国东北地区夏季发生持续低温,并在有的年份使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降水有偏少的趋势。
典例
(2022年湖北卷)智利竹筴鱼是世界上主要的海洋经济鱼种之一,广泛分布于南太平洋水域。图3示意智利竹筴鱼洄游路线。据此完成10~12题。
10.影响智利竹筴鱼洄游路线的最主要因素是( )
A.盛行风向 B.海水温度
C.距陆远近 D.种群规模
11.推测智利竹筴鱼的生活习性是( )
A.冬季产卵 B.顺流洄游
C.成鱼更能适应低水温海域 D.幼鱼更倾向深水环境生活
12.与正常年份相比,该海域幼鱼的活动范围( )
①厄尔尼诺年,向南偏移 ②厄尔尼诺年,向北偏移 ③拉尼娜年,向南偏移 ④拉尼娜年,向北偏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10.B 由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区域受盛行西风带影响,南半球盛行风向为西北风,竹筴鱼的洄游方向主要由东南向西北,与盛行风向恰好相反,A项错误;
冬春季节西风漂流带来的南极冷水势力加强,导致海水表面温度降低,冷暖水混合区向北移动,鱼群向北洄游,夏秋季节冷水势力减弱,混合区向南移动,鱼群向南洄游,B项正确;
读图中洄游路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路线与距陆远近无明显关联,C项错误;
从材料中无法推测种群规模对洄游路线的影响,D项错误。故选B。
12.C 由图可知,成渔洄游路线偏高纬、偏西,幼鱼洄游路线偏东、偏低纬,高纬处受西风漂流带来的冷水影响较大,低纬处受寒流影响较弱,高纬海区温度较低纬海区温度偏低,因此推测成鱼更能适应低水温海域,C项正确。
13.B 厄尔尼诺年,该海域水温会较往常年份偏高,幼鱼活动范围应向高纬方向扩展,即向南偏移,①正确,②错误;
拉尼娜年,该海域水温会较往常年份偏低,幼鱼活动范围应向低纬方向收缩,即向北偏移,③错误,④正确。故选B。
【点晴】厄尔尼诺,是指赤道中、东太平洋海域发生的大范围持续性海表温度(简称海温)异常偏高的主动洄游:出于生理需求,多横向;被动洄游,环境影响,多垂直。洄游原因有生殖、索饵和越冬等。
现象,也就是海水异常偏暖。与这一现象相反的,该海域海温异常偏低,即异常偏冷,则称为拉尼娜现象。
气候形成的环流因子包括大气环流和洋流,这二者间有密切的关联。本节首先阐明海气相互作用与环流,再依次论述环流在热量交换和水分循环中的作用。最后以厄尔尼诺事件为例,说明环流变异导致气候的变异。
一、海气相互作用与环流
海洋与大气之间通过一定的物理过程发生相互作用,组成一个复杂的耦合系统。海洋对大气的主要作用在于给大气热量及水汽,为大气运动提供能源。
大气主要通过向下的动量输送(风应力),产生风生洋流和海水的上下翻涌运动,两者在环流的形成、分布和变化上共同影响着全球的气候。
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70.8%,海洋的比热(4186.8J/kgK)约为空气比热(718J/kgK)的6倍,全球10m深的海洋水的总质量就相当于整个大气圈的质量。
如前所述,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能约有80%为海洋所吸收,且将其中85%左右的热能储存在大洋表层(约自表面至100m深处),这部分能量再以长波辐射、蒸发潜热和湍流显热等方式输送给大气。
图6·11给出年平均逐日从海洋输入大气的总热量。海洋还通过蒸发作用,向大气提供大约86%的水汽来源。在图6·11的总热量中,平均而言,潜热约占显热的8倍强。
这种热量的输送,不仅影响大气的温度分布,更重要的是它是驱使大气运动的能源,在大气环流的形成和变化中有极为重要的作用。由此可见,海洋是大气环流运转的能量和水汽供应的最主要源地和储存库。
此外,在CO₂循环中,海洋是CO₂的巨大贮存库,它也通过调节大气中的CO₂含量来影响气温和环流。
海洋是从大气圈的下层向大气输送热量和水汽,而大气运动所产生的风应力则向海洋上层输送动量,使海水发生流动,形成“风生洋流”,亦称“风海流”。
由图6·12可见,世界洋流分布与地面风向分布密切相关。
洋流形成的原因很多,除风生洋流外,还有因海洋水温、盐分及密度不均引起的“密度流”以及因某地海水流去,相邻海区的海水流入补充的“补偿流”等。但以风生海流最为重要。
在热带、副热带海洋,北半球洋流基本上是围绕副热带高压作顺时针向流动,在南半球则作反时针向流动。
由图6·12可见,因信风的推动,在赤道具有由东向西的洋流,在北半球称北赤道洋流,在南半球称显热:使物体温度升高、但不发生相变化(固、液、气态转化)的热量。
南赤道洋流。
副高是反气旋,在北半球顺时针旋转,其外围风吹拂形成的洋流亦是顺时针旋转。
为维持海水的连续,于是在南北赤道洋流间自然就发展一种补偿洋流,方向与赤道洋流相反,由西向东流,称赤道逆流。
在副热带高压西侧,具有流向中高纬度方向的洋流。因海水来自低纬度,其温度比流经地区的水温高,所以是暖流。
例如,大西洋中的湾流水温就很高,势力也很强,它不仅有北赤道洋流的水流汇入墨西哥湾,而且还有一部分南赤道洋流注入,然后出佛罗里达海峡,沿美国东岸北流。这支暖洋流流量大,对沿岸气候影响特别显著。
与此相对应,在北太平洋西部有黑潮暖流,在南太平洋有东澳大利亚暖流、在南印度洋有莫桑比克暖流,南大西洋有巴西暖流。
在副热带高压北侧盛行西风,上述暖洋流在副高西侧向极地方向流到纬度40°附近,乃受西风影响折向东流,遇到大陆,分向南北流动,在北半球向南的一支沿副高东侧南流,因为这种洋流是从高纬向赤道方向流动,其温度比流经地方的水温低,所以是冷流。
例如,在北大西洋沿北非西岸有加那利冷流,在北太平洋沿美国西岸有加利福尼亚冷流,在南太平洋有秘鲁冷流。
在纬度40°以上的洋面,洋流绕着副极地低压流动,这在北半球表现最显著。
例如,北大西洋的湾流受冰岛低压东南部西南风的影响,就有一支长驱向东北方向流动,称北大西洋暖流,沿欧洲海岸伸入到巴伦支海。在冰岛低压的西部盛行北风和西北风,形成格陵兰冷流和拉布拉多冷流。
这些冷流来自北冰洋,携有冰块和巨大的冰山,冷流的密度大,当它与湾流相遇时,就潜入湾流之下。
北太平洋副极地低压中心位于阿留申群岛附近,环绕此低压也有类似北大西洋的逆时针向洋流。在北美西岸有阿拉斯加暖流,在亚洲东岸有堪察加冷流。
不过由于阿留申低压没有冰岛低压强,再加上北太平洋的地形与北大西洋不同,所以这里东西岸洋流强度比较弱。
南半球中高纬度的洋面是开阔的,它的西风漂流很强,水温亦较低。
印度洋季风盛行,洋流也随着发生季节的改变。在北半球冬季,印度洋中盛行东北季风,因此在阿拉伯海具有西向洋流,称东北季风洋流;在北半球夏季因西南季风盛行,所以洋流方向转变180°,称西南季风洋流。
综上所述,海洋提供给大气大量的潜热和显热,成为大气运动的能源,使大气环流得以形成和维持。而大气环流又推动海水流动,产生风生洋流。
这里必须指出:洋流的流向除受风力作用外还受地转偏向力和海水摩擦力的作用,因此洋流的流向并不和风向一致,在北半球要向右偏,南半球要向左偏。
洋流的流速远比风速小。从铅直方向而言,洋流的速度以海洋表面为最大,因摩擦力的影响,愈向下层流速愈小,至一定深度减弱为零。
由于海洋不是无界的,风场也是不均匀的,风生洋流会产生海水质量的辐合和辐散,特别是在海岸附近,由于侧边界的作用这种辐合和辐散作用尤为明显。
例如在热带、副热带大陆西岸,因离岸风的作用,把表层海水吹流而去造成海水质量的辐散,必然引起深层海水上翻(Up welling),由于深层海水水温比表层水温低,因此在上翻区海水水温要比同纬度海洋表面的平均水温为低。
相反,如果风向改变,海水质量在此辐合,必然引起海水下翻(down welling),海面水温将显著增高,厄尔尼诺事件(后详)就与此有密切关系。
在暖海水表面一般是水温高于它上面的气温,海面向空气提供的显热和潜热都比较多,不仅使空气增温,且使气层处于不稳定状态,利于云和降水的形成。热带气旋大都源出于低纬度暖洋流表面即系此故。
在冷洋流表面,空气层结稳定,有利于雾的形成而不易产生降水,因此在低纬度大陆西岸往往形成多雾沙设问:评价寒洋流对沿岸水分条件的影响?
提示:气温低,空气对流弱,少垂直降水;近地面温度低,下沉的水汽易冷凝成雾,多水平降水。
漠。
典例
(2020年江苏卷)选择大洋航线时,应在确保航行安全的前提下,充分考虑气象、海况条件和岛礁等因素,尽可能沿地球表面大圆(以地心为圆心过地表两点的圆)航行。图4为“異他海峡西行好望角的大洋航线示意图”。据此回答7-8题。
7.60°E以东航线的选择,主要考虑的是
A.航程最短 B.风阻最小
C.逆水最短 D.岛礁最少
8.7月航线西段明显北移,主要是为了
A.避开南极冰山 B.减少西风带影响
C.远离热带风暴 D.便于沿途补给
【答案】7.A 8.B
【解析】7.读图可知,60°E以东航线无论1月还是7月航线都基本不变,因此该航线对风阻和逆水等不是主要考虑因素,故B、C错。
从图文信息不能看出该航线的岛礁的多少,D错。
从题干信息可知,海上航行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充分考虑气象、海况条件和岛礁等因素,尽可能沿地球表面大圆航行,因为大圆劣孤球面距离最短,故A对。
8.读图可知,该航线西段纬度较低,不受南极冰山影响,A错。
7月太阳直射点北移,西风带北移,此时该段航线受西风带影响大,航线北移可以减少西风带影响,降低风阻,B对。
航线北移,纬度更低,受热带风暴影响更大,C错。
航线北移,并没有明显靠近陆地,D错。
二、环流与热量输送
大气环流和洋流对气候系统中热量的重新分配起着重要作用。
它一方面将低纬度的热量传输到高纬度,调节了赤道与两极间的温度差异,另一方面又因大气环流的方向有由海向陆与由陆向海的差异和洋流冷暖的不同,使同一纬度带上大陆东西岸气温产生明显的差别,破坏了天文气候的地带性分布。
(一)赤道与极地间的热量输送
由前所述地球约在南北纬35°间,地-气系统的辐射热量有盈余,在高纬则相反。
但根据多年观测的温度记录,却未见热带逐年增热,也未见极地逐年变冷,这必然存在着热量由低纬度向高纬度的传输,这种传输是由大气环流和洋流来进行的。
根据南北方向上的风速矢量V,当时的气温T,空气的比湿q,可以按下式计算显热(Qp)和潜热(LE)在南北方向上的水平输送。
取与V垂直的一小块面积ABCD(图6·13),高为δz,底边长为δx,设空气在单位时间内由ABCD流到积分的几何意义:求曲边图形的面积。
A'B'C'D',以ρ示空气的密度,Cp示其定压比热。
则单位时间通过ABCD截面积的空气质量为:ρVδxδzCpT,通过的显热为:ρV6δxδzxCpT。
根据静力学方程ΔP/Δz=—ρg
因(ΔP/Δz)δz=δP=—ρgδz,则在水平方向为单位长度(δx=1),铅直方向气压差为δP(负值)的面内,单位时间输送的显热为:—VCpTδP/g
若计算从地面(气压为P₀)到大气上界(P=0)的铅直剖面,在南北方向单位时间的显热输送量(Qp),则应对上式积分,即
Qp=(Cp/g)×(由0到P₀对VTdP进行的积分)(6·11)
在实际计算时,常把大气分成n层,(6·11)式可近似地改写成
Qp=(Cp/g)×【从i=1到n,对TiViΔPi进行的求和) (6·12)
其中Ti(℃)和Vi(m/s)为从地面到第i层的平均温度和平均风速,△Pi为其间平均气压差值(hPa),Qp的单位为(J/ms)。
类似推导,从地面到大气上界潜热(LE)在南北方向上的水平输送公式在具体计算时可写成
LE=(L/g)×【从i=1到n,对ViqiΔPi进行的求和) (6·14)
上式中L为蒸发潜热,qi是从地面到第i层的平均比湿,其单位与显热相同。
图6·14是用上述公式计算所得的全球由低纬到高纬通过大气环流输送的显热、潜热及洋流输热的年平均值。
由赤道到极地的热量传输随纬度和季节而异。就年平均而论,热赤道约在5°N左右,其中显热的传输即从此热赤道分别向北、南输送。
低纬度洋流输送的热量多,中高纬度大气环流输热较多。
从图6·14中的曲线看,其输送在纬度分布上有两个高点,一在20°附近,一在50°—60°间;在高度分布上亦有两个高点,一在近地面层,一在200hPa等压面上。
潜热的输送几乎全在近地面2—3km的大气底层,约在回归线附近潜热分别向高、低纬度输送。向高纬度输送的潜热通量以40°附近为最高峰,向低纬度输送的潜热通量以10°附近为另一高峰。
由南半球回归线向北输送的潜热可跨越赤道直至5°N附近。洋流热通量约自2°N左右的洋面分别向南北输送,在20°附近达最高峰。
据气象卫星探测的资料计算,图6·14中所表示的数量均太低,最新卫星资料表明在此高峰处,洋流由低纬向高纬传输的热量约占地-气系统总热量传输的74%,在30°—35°N间洋流传输的热量占传输量的47%。
综合以上各种热通量的输送,从年平均来讲,以纬度40°附近为最大。从季节来讲,冬季高低纬度间温度差异最大,环流亦最强,由低纬向高纬输送的热量亦最大。夏季南北温差小,热量的传送强度也较小。
从大气环流输送形式来讲,有平均经圈环流输送和大型涡旋输送两种。在显热输送上,两者具同一量级。潜热的经向输送在30°—70°N地带,则以大型涡旋输送为主,平均经圈环流次之,但在低纬度则基本上由信风与反信风的常定输送来完成。
大型涡旋指的是移动性气旋、反气旋、槽和脊等。
气旋移动的方向一般具有向北的分速,且在气旋的前部(反气旋的后部)常有暖平流,槽前(脊后)亦常有暖平流,所以能把热量由低纬度输送到高纬度。
反气旋的移动方向一般具有向南的分速,且在反气旋的前部(气旋的后部)常有冷平流,脊前(槽后)亦常有冷平流,它们能把冷空气从高纬度输送到低纬度,这是调节高低纬度间热量的一个重要途径。
据最新估计,在环流的经向热量输送中,洋流的作用占33%,大气环流的作用占67%。在赤道至纬度30°(低纬度地带)洋流的输送超过大气环流的输送。在30°N以北,大气环流的输送超过了洋流的输送。这样海洋大气“接力式”的经向热量输送是维持高低纬度能量平衡的主要机制。
由于环流的作用调节了高低纬度间的温度,表6·3列出了各纬圈上辐射差额温度与实际温度的比较。
由上表可见,由于环流经向输送热量的结果,低纬度降低了2—13℃,中高纬度却升高了6—23℃。
据最新资料,赤道实测温度比辐射差额温度降低了14℃,而极地则提高了25℃,因此大气环流和洋流在缓和赤道与极地间南北温差上,确实起了巨大的作用。
这种作用在海洋表面上比大陆上更为显著(见表6·4),尤其是冬季在北大西洋(经度0°线)上因暖洋流强度大,赤道至北极圈的气温差别只有22℃,比欧亚大陆(经度130°E线)上要小得多。
设问:与大陆相比,大洋上赤道到极圈的气温差异小,对此作出解释?
(二)海陆间的热量传输
大气环流和洋流对海陆间的热量传输有明显作用。
冬季海洋是热源,大陆是冷源,在中高纬度盛行西风,大陆西岸是迎风海岸,又有暖洋流经过,故环流由海洋向大陆输送的热量甚多,提高了大陆西岸的气温。
从图6·12可见,北大西洋和北太平洋东岸(大陆西岸)暖洋流水温正距平均在5℃以上,特别是北大西洋暖流势力最强,又由于北大西洋洋盆的有利形状,使得这支暖洋流流经冰岛、挪威的北角,一部分能远达巴伦支海,在盛行西到西南风的作用下,使西北欧的气温特别暖和。
从1月海平面等温线图上可以明显地看出,这里的等温线向极地凸出,并几乎与海岸线平行,愈靠近大西洋海岸气温愈暖,愈向内陆,气温乃逐渐变低,到了东西伯利亚维尔霍扬斯克附近,1月平均气温降到一50℃,成为世界“寒极”,在鄂霍次克海海面因位于亚欧大陆东侧,受西来大陆冷空气的影响,温度甚低,成为世界“冰窖”,北美大陆也有类似的西岸暖、东岸冷的现象,但海陆温差不像亚欧大陆那样突出。
在夏季,大陆是热源,海洋是冷源,这时大陆上热气团在大陆气流作用下向海洋输送热量。
从7月海平面等温线图上可见,在热带、副热带大陆上气温最高,在大陆热风影响下,使红海海面气温显得特别高(大于32℃)。这时大陆通过大气环流向海洋输送热量,但输送值远比冬季海洋向大陆的输送量小。
夏季在迎风海岸气温比较凉,在冷洋流海岸因系离岸风,仅贴近海边处,受海洋上翻水温的影响,气温比大陆内部要低得多。
这种海陆间的热量交换是造成同一纬度带上,大陆东西两岸和大陆内部气温有显著差异的重要原因。
三、环流与水分循环
水分循环的过程是通过蒸发、大气中的水分输送、降水和径流(含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四者来实现的。
如图6·15所示,由于太阳能的输入,从海洋表面蒸发到空中的水汽,被气流输送到大陆上空,通过一定的过程凝结成云而降雨。
地面的雨水又通过地表江河和渗透到地下的水流,再回到海洋,这称为水分的外循环(又称大循环),也就是海陆之间的水分交换。
水分从海洋表面蒸发,被气流带至空中凝结,然后以降水形式回落海中,以及水分从陆地表面的水体、湿土蒸发及植物蒸腾到空中凝结,再降落到陆地表面,这就是水分内循环(又称小循环)。
无论是在水分外循环或是水分内循环中,大气环流都起着重要作用。
就全球而论,水分循环各个分量的估计值如下:全球平均年降水量为1040mm,以此值为100个单位,由海洋蒸发的水汽相当于86个单位,降回到海洋的降水量约为80个单位,海洋蒸发的水汽有6个单位由大气径流输送到大陆上空,陆地表面从河流湖泊、潮湿土壤和植物等蒸发、蒸腾出来的水汽有14个单位,降落到陆地的降水约有20个单位,多出的6个单位由地表和地下径流流到海洋,以保持各自的水分平衡,全球水的总量约有97.2%储存在世界大洋之中,其次冰原、冰川和海冰约占2.15%,地下水占0.62%,大气圈中水分仅占0.001%。
据长期观测,地球上的总水量是不变的,维尔纳茨基认为,甚至在地球整个地质历史时期的总水量也是不变的,因而水分的收入与支出是平衡的,这就叫做地球上的水量平衡。
水量平衡是水分循环过程的结果,而水分循环又必须通过大气环流来实现。现根据水分循环中三个分量:蒸发、降水和大气中的全球的海上内循环、陆地内循环与海陆间循环水量之比为40:7:3。
蒸发量最大的纬度在在副热带高压带,而降水量最大的是赤道低压带和西风带。
水分输送(大气径流)的平均经向分布(图6·16)可说明大气环流与它们的关系。
首先在蒸发过程中,在水源充足的条件下(如海洋),蒸发的快慢和蒸发量的多寡要受环流方向和速度的影响。
从图6·16b可以看出海洋上年平均蒸发量最高峰出现在15°—20°N和10°—20°S的信风带,这是风向和风速都很稳定的地带。
信风又来自副热带高压,最有利于海水的蒸发,而赤道低压带因风速小,海面蒸发量反而相形见绌。
云和降水的形成以及降水量的大小与大气环流的形势更是息息相关,图6·16a明显地表示出世界降水的纬度带分布有两个高峰,一在赤道低压带,这里有辐合上升气流,产生大量的对流雨,一个在中纬度西风带,在冷暖气团交绥的锋带上,气旋活动频繁,降水量因之亦较多,是次于赤道的第二个多雨带。
在这两个高峰之间,是副热带高压带,盛行下沉气流,因此即使在海洋表面,降水却甚稀少,如果将图6·16(b)中全球年平均蒸发量曲线与(a)图年平均降水曲线相重叠,则可见在13°一37°N地带及7°一40°S地带蒸发量大于降水量,水汽有盈余,在赤道带和中、高纬度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水汽有亏损,因此要达到水分平衡,则需大气径流将水汽从盈余的地区输送到水汽亏损的地区。
从图6·16c中可以看出,以副热带高压为中心,通过信风和盛行西南风(北半球)将水汽分别向南和向北作经向的输送(见图中箭头方向)。
大气中水汽的输送可用类似(6·11)和(6·12)式的方法计算。因单位质量湿空气内包含的水汽质量为q(比湿),通过底边为单位长度,从地面到大气上界的铅直剖面,在风速矢量(V)方向单位时间的水汽输送量为
Qv=Qp=(1/g)×(由0到P₀对VqdP进行的积分) (6·15)
实际计算时单位为g/cm·s,就年平均而言则为kg/m·a。
就全球的水分输送计算证明,在低纬度哈特莱环流对水汽输送起的作用甚大,在中、高纬度也主要是通过大型涡旋运动进行水汽输送的,图6·16c是计算出的水汽经向输送值。
典例
(2018年江苏卷)30.[海洋地理]圣劳伦斯湾面积约23.8万平方千米,平均水深127米,海流从贝尔岛海峡流入,卡伯特海峡流出,中心地区表层海水盐度27‰~32‰,深层可达33.5‰,冬季完全冰封。每年5月至9月,这里是世界最佳的赏鲸地之一。图22为“圣劳伦斯湾位置略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圣劳伦斯湾表层海水盐度较同纬度大洋低的原因有 。(2分)
(2)圣劳伦斯湾表层海流呈 时针方向运动,主要影响因素是 。(2分)
(3)每年5月底海冰开始解冻,浮冰主要积聚于海湾的 ,这时鲸也开始向海湾聚集的原因有 (3分)
(4)目前,世界上许多种鲸数量减少,有的甚至濒临灭表层洋流运动方向的影响因素:海岸轮廓、入海河流流向、风向和地转偏向力。
绝,分析其原因。 (3分)
25.解析:(1)圣劳伦斯湾盐度低的原因,主要从河流、海湾的封闭程度和高纬度海水的影响三个角度作答。
(2)海流旋转的方向,可以从地转偏向力、海陆分布两个角度分析,由于地转偏向力以及海岸的阻挡促使海流向右偏,可以很容易判断,该海湾表层海流呈逆时针旋转。
(3)浮冰集聚的位置,主要结合浮冰的来源、海流流向和地形的阻挡来判断,很容易确定浮冰积聚于该海湾的南部;再从水温的变化和海流汇聚对饵料的影响两个角度分析鲸向海湾聚集的原因。
(4)鲸数量减少的原因,主要从人类捕杀及气候变化、环境污染、海上航行等对鲸生存环境的不利影响分析。
答案:(1)径流汇入;海域较封闭;高纬低温海水注入
(2)逆时针地转偏向力;海岸轮廓(陆地形状)
(3)南部 水温上升;不同性质水流交汇,饵料丰富
(4)全球气候变暖;过度捕杀;海上航行等人类活动;海洋环境污染。
四、环流变异与气候
如上所述,环流因子在气候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当环流形势在某些年份出现异常变化时,就会直接影响某些时期内的天气和气候,出现异常。近年来频繁出现的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SO)就是一个显著的实例。
厄尔尼诺一词源出于西班牙文“El Nino”,原意是“圣婴”。最初用来表示在有的年份圣诞节前后,沿南美秘鲁和厄瓜多尔附近太平洋海岸出现的一支暖洋流,后来科学上用此词表示在南美西海岸(秘鲁和厄瓜多尔附近)延伸至赤道东太平洋向西至日界线(180°)附近的海面温度异常增暖现象。
在常年,此区域东向信风盛行,在平均风速下,沿赤道太平洋海平面高度呈西高东低的形势。西太平洋斜温层深度约200m,东太平洋仅50m左右,这种结构与西暖东冷的平均海温分布相适应(图6·17a)。
但是在东风异常加强的情况下(图6·17b),赤道表面东风应力把表层暖水向西太平洋输送,在西太平洋堆积,那里的海平面就不断抬升,积累大量位能,斜温层加深。而东太平洋在离岸风的作用下,表层海水产生强的离岸漂流,造成这里持续的海水质量辐散,海平面降低,次层冷海水上翻,导致这里成为更冷的冷水带。
此冷水带有丰富的营养盐分,使得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为鱼类提供充足的饵料,鱼类又为鸟类提供丰盛的食物,所以这里鸟类甚多,鸟粪堆积甚厚,成为当地一项重要资源。
在冷水带上,气温高于水温,空气层结稳定,对流不易发展,雨量偏少,气侯干旱。
可是每隔数年,东向信风发生张驰(即减弱),此处的冷水上翻现象消失,并使西太平洋原先积累的位能释放,表层暖水向东回流,导致赤道东太平洋海平面升高,海面水温增暖,秘鲁、厄瓜多尔沿岸由冷洋流转变为暖洋流,海水温度出现正距平(图6·17c),下层海水中的无机盐类不再涌向海面,导致当地的浮游生物和鱼类大量死亡,大批鸟类亦因饥饿而死,形成一种严重灾害,与此同时,原来的干旱气候突然转变为多雨气候,甚至造成洪水泛滥,这就称为厄尔尼诺事件。
与厄尔尼诺事件密切相关的环流还有南方涛动(Southern Oscillation,简作SO)、沃克(Walker)环流和哈德莱(HadIey)环流。厄尔尼诺发生时:赤道东太平洋变暖(洪涝,信风减弱)、赤道西太平洋气压升高(暖水西流,冷水上泛,旱灾)、西南太平洋副高的气压下降,印度洋赤道低压带气压升高。总之,气压带之间压差减小甚至倒置,风带减弱甚至反向。
南方涛动是指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与印度洋赤道低压这两大活动中心之间气压变化的负相关关系。即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比常年增高(降低)时,印度洋赤道低压就比常年降低(增高),两者气压变化有“跷跷板”现象,称之为涛动。
为了定量地表示涛动振幅的大小,不少学者采用南太平洋塔希堤岛(143°05W,17°53'S)的海平面气压(代表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与同时期澳大利亚北部的达尔文港(130°59′E,12°20′S)的海平面气压(代表印度洋赤道低压)差值,经过一定的数学处理来计算南方涛动指数(SOI),将历年赤道东太平洋海面水温SST(指在纬度0°—10°S,经度180°W向东至90°W)与同时期南方涛动指数SOI进行对比,发现厄尔尼诺/南方涛动(合称为ESO)事件的主要特征是当赤道东太平洋海水温度(SST)出现异常高位相(增暖)时,南方涛动指数SOI却出现异常低位相(塔希堤岛气压与达尔文气压差值减小)。
图6·18给出1870-1990年的SST(0°-10°S,90°-180°W)与SOI的年平均距平曲线,为了便于比较,图中SOI的坐标向上为负,以适应两者的负相关。关于赤道东太平洋海水温度SST达到怎样的正距平,才算厄尔尼诺出现,目前尚无公认的统一标准,但大体上连续三个月SST正距平在0.5℃以上或其季距平达到0.5℃以上,即可认为出现一次厄尔尼诺事件,达到上述数值的负距平时,则为反厄尔尼诺事件。
厄尔尼诺/南方涛动现象是低纬度海气相互作用的强信号,近年观测研究表明,在低纬度太平洋上不仅在南半球存在着以180°日界线为零线的东西气压的反相振荡,在北太平洋亦有类似的振荡称为“北方涛动”(其强度比南方涛动小),可总称为“低纬度涛动”。
它是由两种基本状态和其间的过渡状态所组成(图6·19)。在涛动的低指数时期,赤道低气压主体减弱,但前端向东伸展,此时南、北太平洋上副热带高压减弱,并向较高纬度移动,其结果必然导致信风减弱,赤道西风发展,在这样的大气环流条件下,有利于赤道西太平洋暖水的向东扩展和输送,同时赤道东太平洋冷水上翻的现象亦相应减弱乃至停止,造成中、东太平洋海面水温升高,出现厄尔尼诺事件。
沃克环流是赤道海洋表面因水温的东西向差异而产生的一种纬圈热力环流。在常年赤道东太平洋表面水温低(又称“冷舌”)气压高,沃克环流是下沉的(图4·41);在赤道西太平洋表面水温高(又称“暖池”)气压低,沃克环流是上升的。
在海面高水温作用下,低层大气湿度加大,湿不稳定得以发展,因此沃克环流发生变化,其上升分支向东移,西太平洋对流减弱,中、东太平洋对流发展。原先的赤道太平洋干旱带变为多雨带,印度洋和西太平洋的雨量却大为减少。
在低纬度涛动的高指数时期,情况完全相反(图6·19c),南北太平洋副高加强且向赤道靠拢,赤道低压主体加强,但其东端西撤,由于经向气压梯度大,必然导致信风加强。
哈德莱环流就是三圈环流中的低纬环流,由副高、赤道低压和信风带构成;沃克环流是信风导致的暖水西流和冷水补偿破坏赤道低压带后形成的东西方向环流;但赤道低压被破坏后与副热带高压压差减小,又使得信风减弱,大洋西岸暖水、东岸冷水减少,赤道低压又加强,低纬环流恢复,如此循环,大约4年一个周期。
在强离岸风作用下,赤道东太平洋海水上翻现象强烈发展,且向西平流,造成大范围海面降温,低层大气变干,层结稳定,赤道主要对流区萎缩在西太平洋,沃克环流上升分支西移,东太平洋又出现少雨气候。
这两种状态之间的转换主要通过副热带高压强度和位置变化这个重要环节。
如图6·19b所示,在低纬度涛动低指数时期,在海面温度增暖作用下,副热带与赤道间海水温度的经向差别增大,必然导致哈德莱环流加强,这个加强环流的下沉分支,将产生副热带高压由弱变强的趋势。
这种过程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将出现南方涛动(低纬度涛动)由低指数向高指数转变。
同样在高指数时期,低的赤道水温又使海面经向温度梯度变小,促使哈德莱环流减弱,从而使副热带高压减弱,产生由高指数向低指数的转变(图6·19),实现整个过程转变所需要的时间,即南方涛动(低纬度涛动)的平均周期,约为40个月左右。
近百年来出现的ENSO主要振荡周期在2一7年内变化,峰值为4年左右。
由以上分析可见,所谓ESO现象,并不是哪一个半球的行为,而是两半球大气环流作用下,低纬度大气海洋相互作用的现象,其形成原因尚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厄尔尼诺对气候的影响以环赤道太平洋地区最为显著。在厄尔尼诺年,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印度次大陆和巴西东北部均出现干旱,而从赤道中太平洋到南美西岸则多雨。
许多观测事实还证明,厄尔尼诺事件通过海气作用的遥相关,还对相当远的地区,甚至对北半球中高纬度的环流变化亦有一定的影响。
据研究,当厄尔尼诺出现时,将促使日本列岛及我国东北地区夏季发生持续低温,并在有的年份使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降水有偏少的趋势。
典例
(2022年湖北卷)智利竹筴鱼是世界上主要的海洋经济鱼种之一,广泛分布于南太平洋水域。图3示意智利竹筴鱼洄游路线。据此完成10~12题。
10.影响智利竹筴鱼洄游路线的最主要因素是( )
A.盛行风向 B.海水温度
C.距陆远近 D.种群规模
11.推测智利竹筴鱼的生活习性是( )
A.冬季产卵 B.顺流洄游
C.成鱼更能适应低水温海域 D.幼鱼更倾向深水环境生活
12.与正常年份相比,该海域幼鱼的活动范围( )
①厄尔尼诺年,向南偏移 ②厄尔尼诺年,向北偏移 ③拉尼娜年,向南偏移 ④拉尼娜年,向北偏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10.B 由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区域受盛行西风带影响,南半球盛行风向为西北风,竹筴鱼的洄游方向主要由东南向西北,与盛行风向恰好相反,A项错误;
冬春季节西风漂流带来的南极冷水势力加强,导致海水表面温度降低,冷暖水混合区向北移动,鱼群向北洄游,夏秋季节冷水势力减弱,混合区向南移动,鱼群向南洄游,B项正确;
读图中洄游路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路线与距陆远近无明显关联,C项错误;
从材料中无法推测种群规模对洄游路线的影响,D项错误。故选B。
12.C 由图可知,成渔洄游路线偏高纬、偏西,幼鱼洄游路线偏东、偏低纬,高纬处受西风漂流带来的冷水影响较大,低纬处受寒流影响较弱,高纬海区温度较低纬海区温度偏低,因此推测成鱼更能适应低水温海域,C项正确。
13.B 厄尔尼诺年,该海域水温会较往常年份偏高,幼鱼活动范围应向高纬方向扩展,即向南偏移,①正确,②错误;
拉尼娜年,该海域水温会较往常年份偏低,幼鱼活动范围应向低纬方向收缩,即向北偏移,③错误,④正确。故选B。
【点晴】厄尔尼诺,是指赤道中、东太平洋海域发生的大范围持续性海表温度(简称海温)异常偏高的主动洄游:出于生理需求,多横向;被动洄游,环境影响,多垂直。洄游原因有生殖、索饵和越冬等。
现象,也就是海水异常偏暖。与这一现象相反的,该海域海温异常偏低,即异常偏冷,则称为拉尼娜现象。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