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全套沪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3课时作业含答案
高中生物沪科版 (2019)选修3一、从微生物群体中分离出目标微生物当堂检测题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沪科版 (2019)选修3一、从微生物群体中分离出目标微生物当堂检测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图甲是果醋发酵装置,变酸的果酒表面长的一层膜,下列关于实验室果酒,在制果酒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精品】一、从微生物群体中分离出目标微生物-2课时练习一.单项选择1.图甲是果醋发酵装置。发酵初期不通气,溶液中有气泡产生;中期可以闻到酒香,后期接种醋酸菌,适当升高温度并通气,酒香逐渐变成醋香。图乙中能表示整个发酵过程中培养液pH变化的曲线是A.① B.③ C.② D.④2.下列关于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制作果酒时瓶口要密闭,而制作果醋时中断通氧可能会引起醋酸菌死亡B.在变酸的果酒表面观察到的菌膜是乳酸菌在液面大量繁殖而形成的C.温度对酵母菌进行酒精发酵的影响很大,而对醋酸菌进行的发酵影响也大D.制作果酒和果醋时都应用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对发酵瓶进行消毒,并注意无菌操作3.MRSA菌是一种引起皮肤感染的“超级细菌”,对青霉素等多种抗生素有抗性。为研究人母乳中新发现的蛋白质H与青霉素组合使用对MRSA菌生长的影响,某兴趣小组的实验设计及结果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组别培养基中的添加物MRSA菌1100 μg/mL蛋白质H生长正常220 μg/mL青霉素生长正常32 μg/mL青霉素+100 μg/mL蛋白质H死亡 A.细菌死亡与否是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其细胞核的有无来确定的B.第2组和第3组对比表明,使用低浓度的青霉素即可杀死MRSA菌C.实验还需设计用2 μg/mL青霉素做处理的对照组D.蛋白质H有很强的杀菌作用,是一种新型抗生素4.下列评价果酒和果醋制作是否成功的方法中不合理的是 A.通过观察相关微生物的数量变化进行鉴定B.通过向果酒发酵液中加入酸性重铬酸钾试剂进行鉴定C.通过检测果醋发酵前后发酵液的pH值变化进行鉴定D.通过检测果酒发酵前后发酵液的温度变化进行鉴定5.下图为某同学设计的酿制苹果醋的基本流程图和发酵装置示意图。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 ①过程要先切块后清洗以减少杂菌的污染B. ②过程加入蛋白酶可以提高苹果的出汁率C. ③过积发酵瓶中留1/3的空间可防止发酵时培养液溢出D. ④过程需要将发酵装置中的充气口开关关闭并适当提高温度6.下列关于测定亚硝酸盐含量实验操作的叙述,错误的是A. 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形成玫瑰红色染料B. 制备标准显色液是为了进行目测比色C. 制备样品处理液,加入氢氧化铝乳液的目的是除去色素等杂质,得到澄清溶液D. 泡菜腌制时间长短会影响亚硝酸盐含量,温度和食盐的用量也会影响其含量7.变酸的果酒表面长的一层膜.泡菜坛内长的一层白膜.腐乳外部的一层白色致密的“皮”,它们分别是由哪种菌的繁殖形成的( )A. 醋酸菌.酵母菌.毛霉 B. 酵母菌.毛霉.醋酸菌C. 醋酸菌.乳酸菌.毛霉 D. 酵母菌.醋酸菌.乳酸菌8.如图为苹果酒的发酵装置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发酵过程中酒精的产生速率越来越快B.集气管中的气体是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的 CO2C.发酵过程中酵母种群呈“J”型增长D.若发酵液表面出现菌膜,最可能原因是发酵瓶漏气9.下列关于实验室果酒.果醋制作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果酒制作的菌种属于真核生物,而果醋制作的菌种属于原核生物B.果酒制作需要的温度比果醋制作温度高C.果酒和果醋制作过程中,相应菌种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D.醋酸菌在糖源充足和缺少糖源时都能产生醋酸10.在制果酒.果醋.泡菜.腐乳时,所用微生物的代谢类型分别是A. 兼性厌氧型.需氧型.厌氧型.需氧型B. 厌氧型.厌氧型.厌氧型.需氧型C. 兼性厌氧型.需氧型.需氧型.厌氧型D. 厌氧型.兼性厌氧型.需氧型.厌氧型11.葡萄糖在毛霉细胞质内分解至丙酮酸的过程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在线粒体中进行无氧呼吸 B. 有[H]产生C. 需在有氧条件下进行 D. 反应速率不受温度影响12.甲.乙.丙三位同学将葡萄榨成汁后分别装入相应的发酵瓶中,在温度等适宜的条件下进行发酵,如图所示。发酵过程中,每隔一段时间均需排气一次。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发酵过程甲同学的发酵液将从充气管流出B. 丙同学排气时发酵液会从排气管流出C. 发酵过程结束后,乙同学得到的发酵产品是葡萄醋D. 若乙同学不及时排气,则会出现瓶塞被冲开现象13. 将酵母菌的培养液由富氧状态变为缺氧状态,下列过程加快的一项是A. 葡萄糖的利用 B. 二氧化碳的释放C. 丙酮酸的氧化 D. ATP的生成14.下列有关果醋制作的原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果醋制作利用的是醋酸菌,它是一种能进行有氧呼吸的原核生物B.当糖源不足时,醋酸菌先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C.当氧气和糖源充足时,醋酸菌可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D.实验表明,醋酸菌对氧气的含量不是很敏感,可以短时间内中断通气15.豆腐发酵过程中,毛霉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哪种物质的分解A. 脂肪 B. 磷脂 C. 葡萄糖 D. 蛋白质16.“格瓦斯”是由酵母菌和乳酸菌双菌发酵的传统谷物发酵饮料。传统做法是采用俄式大面包为基质,加入菌种发酵生成微量乙醇.一定量的CO2以及丰富的有机酸物质。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发酵过程需要密闭条件 B. 两菌种的代谢类型相同C. CO2由两菌种共同产生 D. 两菌种间为互利共生关系17.下列四种微生物都参与了腐乳制作过程的发酵,代谢类型上与其他三种微生物有明显区别的是( )A. 青霉 B. 酵母菌 C. 曲霉 D. 毛霉18.用酵母菌酿制果酒时,先往塑料装置中通入一定量的18O2,然后密封进行发酵,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发酵初期进行有氧呼吸,产物中只有水含有18OB.发酵初期进行有氧呼吸,需经常拧松瓶盖避免装置内气压过高C.发酵后期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二氧化碳中含有18OD.发酵后期进行无氧呼吸,需经常拧松瓶盖避免装置内气压过高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1.【答案】C【解析】【分析】在果醋的发酵过程中,首先瓶中进行的是有氧呼吸产生CO2,会使pH下降;一段时间后由于氧气消耗殆尽,开始进行无氧呼吸,也可产生CO2,会使pH继续下降;最后进行醋酸发酵生成醋酸,会使pH迅速下降。【详解】果醋发酵初期,发酵罐是密闭的,不需要通气,但发酵装置中仍有部分氧气,此时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产生大量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溶于水,pH下降,随着氧气的消耗,到发酵中期,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较少的二氧化碳和酒精,pH下降有所减缓,后期接种醋酸菌并通气,醋酸菌大量繁殖,生成醋酸,pH迅速下降;故选C。2.【答案】B【解析】【分析】3.【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实验方案设计及真.原核生物区别等知识。细菌属于原核生物,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故A项错误。第2组和第3组对比,实验变量不唯一,不能说明低浓度青霉素有杀死MRSA菌的作用,应是青霉素与蛋白质H共同起作用。若要证明这一点,需设计用2 μg/mL青霉素单独作用的对照组。故B项错误,C项正确。该实验设计和结果不能证明蛋白质H有很强的杀菌作用,故D项错误。4.【答案】D【解析】【分析】果酒和果醋制作成功,溶液中会存在酵母菌和醋酸菌,且数量会增加;酸性条件下重铬酸钾溶液与酒精反应呈现灰绿色,可以用重铬酸钾溶液检测酒精;果酒制作过程中,酵母菌进行细胞呼吸产生的CO2溶解在发酵液中生成碳酸,醋酸发酵过程中,醋酸菌会将糖分转化为醋酸,碳酸和醋酸都会使发酵液的pH下降。20℃左右最适合酵母菌繁殖,因此果酒制作时一般将温度控制在18?25℃;醋酸菌的最适生长温度为30~35℃,所以在果醋的制作需将培养温度控制在30~35℃。【详解】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利用的菌种分别是酵母菌和醋酸菌,若发酵成功,则发酵液中酵母菌和醋酸菌的数量会发生变化,因此可通过观察相关微生物的数量变化进行鉴定,A正确;果酒发酵是利用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的原理,而在酸性条件下重铬酸钾溶液与酒精反应呈现灰绿色,所以通过向果酒发酵液中加入酸性重铬酸钾试剂进行鉴定的方法是可行的,B正确;醋酸菌将糖分转化成的醋酸会使发酵液的pH下降,因此可通过检测果醋发酵前后发酵液的pH值变化进行鉴定,C正确;果酒制作时一般将温度控制在18?25℃,所以不能通过检测果酒发酵前后发酵液的温度变化进行鉴定,D错误。5.【答案】C【解析】过程①如果先切块,则内部组织容易被杂菌污染,所以应先清洗后切块,A错误;由于细胞壁的成分主要是纤维素和果胶,所以为了使②过程得到更多的苹果汁,可以在过程②过滤之前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处理苹果泥,B错误;发酵瓶中留1/3的空间目的是先让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快速繁殖,耗尽O2后再进行酒精发酵,同时可防止发酵过程中产生的CO2造成发酵液溢出,C正确;④过程为果醋发酵,是有氧发酵,需要打开发酵裝置的充气口;酒精发酵的最佳温度是在18℃~25℃,醋酸菌生长的最佳温度是在30℃~35℃,故果醋发酵时要适当提高温度,D错误。
故选C。6.【答案】A【解析】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形成玫瑰红色染料,A项错误;制备标准显色液是为了进行目测比色,B项正确;氢氧化铝乳液具有吸附作用,制备样品处理液,加入氢氧化铝乳液的目的是除去色素等杂质,得到澄清溶液,C项正确;泡菜腌制时间过短,亚硝酸盐含量增加,一般腌制10天后,亚硝酸盐含量下降;温度过高.食盐用量较低,也会增加其含量,D项正确。7.【答案】A【解析】醋酸菌是好氧菌,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可以将酒精转化成乙醛并进一步转化成醋酸,因此密封不严的酒会变酸,且表面形成醋酸菌的菌膜;在泡菜制作过程中,泡菜发酵液的营养丰富,其表面往往含有适量的氧气,适合酵母菌生长繁殖,产膜酵母的生长繁殖会在泡菜坛液面形成一层白膜;腐乳外部的一层白色致密的“皮”是前期发酵时在豆腐表面上生长的毛霉的匍匐菌丝。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故选A。8.【答案】D【解析】发酵过程中由于营养物质的消耗.pH的改变等,酒精的产生速率会越来越慢,A项错误;因果汁并未装满发酵瓶,故开始时酵母菌能利用瓶中的氧气进行有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所以集气管中的气体是酵母菌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B项错误;发酵过程中酵母菌种群受营养物质等影响呈“S”型增长,C项错误;发酵液表面出现的菌膜可能是醋酸菌在有氧条件下繁殖产生的,说明发酵瓶可能漏气,D项正确。9.【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果酒制作所用菌种主要是酵母菌,为真核生物,而果醋制作的有关微生物为醋酸杆菌,属于原核生物,故A正确;果酒发酵温度为18~25 ℃,而果醋发酵温度为30~35 ℃,因此果醋制作需要温度较高,B错误;果酒和果醋制作过程中相应的菌种数量都是先增加后基本不变,即呈S型,C正确;醋酸菌在糖源充足或缺少时,都能产生醋酸,故D正确。10.【答案】A【解析】果酒.果醋.泡菜和腐乳的制作,所选用的菌种依次为酵母菌.醋酸菌.乳酸菌和毛霉,其中酵母菌是兼性厌氧菌,醋酸菌为需氧型微生物,乳酸菌是厌氧型微生物,毛霉是需氧型微生物。综上分析,A项正确,B.C.D三项均错误。11.【答案】B【解析】葡萄糖在细胞质基质中(不在线粒体中,故A错误)进行的无氧呼吸分解成两分子丙酮酸和少量[H]及少量的能量,这一阶段也是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因此不需氧的参与,故B正确,C错误。温度影响酶的活性,所以反应速度与温度肯定有关,故D错误。12.【答案】C【解析】A. 甲同学未夹住发酵瓶的充气管,导致发酵液从充气管流出,A正确;B. 丙同学瓶中发酵液过多,淹没了排气管在瓶内的管口,导致排气时发酵液从排气管中流出,B正确;C. 发酵过程结束后,乙同学得到的发酵产品是葡萄酒,C错误;D. 乙同学由于未及时排气,导致发酵瓶中气压过大而冲开瓶塞,D正确。13.【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酵母菌属于兼性厌氧性生物,在氧气充足的时候进行有氧呼吸,在无氧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而与有氧呼吸相比,无氧呼吸没有将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因此放能少,产生的二氧化碳也少,所以将酵母菌的培养液由富氧状态变为缺氧状态时,酵母菌为了获得更多的能量,会加速分解葡萄糖,故本题答案选A。14.【答案】D【解析】【分析】果醋的制作,使用的菌种为原核生物中的醋酸菌。醋酸菌是一种好氧菌。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果汁中的糖分分解成醋酸;当氧气充足.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可以先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详解】果醋制作利用的醋酸菌是一种好氧菌,而且为原核生物,能进行有氧呼吸,A正确;当糖源不足时,醋酸菌先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B正确;当氧气和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可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C正确;实验表明,醋酸菌对氧气的含量很敏感,即使短时间中断通入氧气,也会引起醋酸菌死亡,D错误。15.【答案】C【解析】糖类是细胞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豆腐发酵过程中,毛霉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葡萄糖氧化分解,故选C。16.【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酵母菌的发酵和乳酸菌的呼吸方式为无氧呼吸,因此发酵过程需要密闭,故A正确;乳酸菌只能进行无氧呼吸,而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微生物,故B错;乳酸菌的无氧呼吸产物是乳酸,没有二氧化碳,故C错;乳酸菌和酵母菌之间是竞争关系,故D错。17.【答案】B【解析】青霉的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酵母菌的同化作用属于异养型,异化作用是兼性异氧型;曲霉的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毛霉的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故代谢类型上与其他三种微生物有明显区别的是酵母菌,综上所述,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18.【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发酵初期进行有氧呼吸,产物中的水和CO2中均含有180,A错误;发酵初期进行有氧呼吸,由于消耗的O2与产生的CO2量相等,故无需拧松瓶盖避免装置内气压过高,B错误;发酵后期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二氧化碳中不含180,C错误;发酵后期进行无氧呼吸,因有二氧化碳的产生,故需经常拧松瓶盖避免装置内气压过高,D正确。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沪科版 (2019)选修3一、从微生物群体中分离出目标微生物课后练习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图甲是果醋发酵装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生物选修3一、从微生物群体中分离出目标微生物一课一练,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关于实验室果酒,下列有关果酒,下面是利用微生物制作果酒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生物选修3第一章 发酵工程利用微生物进行规模化生产第二节 获取纯净的微生物培养物一、从微生物群体中分离出目标微生物测试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有关果酒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