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第1节 植物生长素(课时作业)2022-2023学年高二新教材生物选择性必修1 稳态与调节【勤径学升·同步练测】(人教版)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396028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5章 第1节 植物生长素(课时作业)2022-2023学年高二新教材生物选择性必修1 稳态与调节【勤径学升·同步练测】(人教版)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396028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5章 第1节 植物生长素(课时作业)2022-2023学年高二新教材生物选择性必修1 稳态与调节【勤径学升·同步练测】(人教版)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3960285/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5章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第1节 植物生长素课时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5章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第1节 植物生长素课时练习,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用燕麦胚芽鞘做实验,如图所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训练十五 植物生长素1.1946年,科学家从高等植物中分离出了生长素,在这之前有很多科学家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了生长素相关内容的探讨。下列关于生长素发现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达尔文通过实验确定感光部位在尖端,弯曲生长部位在尖端以下B.鲍森·詹森的实验证明生长素可以通过琼脂片传递到尖端下部C.拜尔的实验在黑暗中进行,避免了光照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D.温特实验中放置空白琼脂块是为了证明琼脂块不是影响实验的因素解析 达尔文根据实验提出,胚芽鞘的尖端受单侧光刺激后,向下面的伸长区传递了某种“影响”,造成伸长区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A正确;鲍森·詹森通过实验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此时还没提出“生长素”的概念,B错误;拜尔的实验是在黑暗条件下进行的,避免了光照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C正确;温特实验中放置空白琼脂块是为了证明琼脂块不是影响实验的因素,D正确。答案 B2.(2022·武汉高二月考)生长素的发现应该追溯到达尔文父子,他们做的部分实验如图所示(②~⑥组均受单侧光照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①是对照组,②~⑥是实验组B.①②③的结果证明弯曲生长与幼苗尖端及单侧光有关C.④⑤⑥的结果证明背光侧生长素的浓度高于向光侧D.该一系列实验结果不能证明有某种化学物质从幼苗尖端传递到了下面解析 ①无光照或四周光照,幼苗直立生长;②单侧光照,幼苗向光弯曲生长;③单侧光照并切去尖端,幼苗不生长,不弯曲;④单侧光照,尖端戴不透明帽,幼苗直立生长;⑤单侧光照,幼苗尖端戴透明帽,幼苗弯曲生长;⑥单侧光照,幼苗尖端下面一段包不透明膜,幼苗弯曲生长。①是无光照或者四周光照幼苗,为对照组,②~⑥是施加不同实验变量的组,为实验组,A正确;①②③的结果证明弯曲生长与幼苗尖端及单侧光有关,B正确;④⑤⑥的结果证明能够感受光照的是幼苗尖端,在单侧光照射下,幼苗能弯向光源生长,但是不能证明背光侧生长素的浓度高于向光侧,C错误;题述一系列实验结果不能证明有某种化学物质从幼苗尖端传递到了下面,有可能是某种刺激导致幼苗弯向光源生长的,D正确。答案 C3.(2022·枣庄高二月考)下列关于生长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温特首次从人尿中分离出吲哚乙酸,并命名为生长素B.胚芽鞘尖端受单侧光刺激,向光侧生长素合成慢C.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往形态学下端,不能横向运输D.植物茎的向光生长不能体现生长素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的特点解析 温特实验证明了胚芽鞘的尖端确实产生了某种化学物质,这种物质可由尖端向下运输,促进尖端下面一段的生长,并把这种物质命名为生长素,但温特并没有从人尿中分离出吲哚乙酸,A错误;胚芽鞘尖端受单侧光刺激,使生长素在尖端内由向光侧向背光侧运输,但是不影响向光侧生长素的合成,B错误;生长素既能从形态学上端运往形态学下端(极性运输),也能横向运输,C错误;植物茎的向光生长过程中,向光侧和背光侧都促进了生长,因此不能体现生长素在低浓度时促进生长,高浓度时抑制生长,D正确。答案 D4.下列有关生长素的合成、分布、运输及生理作用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吲哚乙酸是由温特发现并命名的B.生长素在细胞水平上促进侧根和不定根发生C.生长素在从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的极性运输过程中会消耗能量D.生长素只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分解析 生长素是由温特发现并命名的,A错误;生长素在器官水平上影响器官的生长、发育,如促进侧根和不定根发生,B错误;生长素从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的运输属于极性运输,极性运输是一种主动运输,此过程中会消耗能量,C正确;生长素在植物体各器官中都有分布,但相对集中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分,D错误。答案 C5.用燕麦胚芽鞘做实验,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胚芽鞘生长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胚芽鞘直立生长B.②胚芽鞘直立生长C.③胚芽鞘不弯曲不生长D.④胚芽鞘向右弯曲生长解析 由于生长素无法透过玻璃片,胚芽鞘尖端产生的生长素只能从左侧向下运输,无法从右侧向下运输,致使尖端下部左侧生长素分布多于右侧,故①胚芽鞘向右弯曲生长,A错误;由于生长素可以透过琼脂块,胚芽鞘尖端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尖端下部两侧生长素分布均匀,故②胚芽鞘直立生长,B正确;由于生长素无法透过云母片,阻碍了生长素由单侧光照射而引起的横向运输,胚芽鞘尖端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尖端下部两侧生长素分布均匀,故③胚芽鞘直立生长,C错误;在单侧光的刺激下,胚芽鞘尖端产生的生长素进行横向运输,致使尖端下部左侧生长素分布少于右侧,故④胚芽鞘向左弯曲生长,D错误。答案 B6.下列关于生长素作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生长素在植物体内起作用的方式和动物体内激素起作用的方式类似,不能为细胞提供能量B.生长素能促进细胞伸长生长,也能诱导细胞分化C.生长素通过促进细胞的伸长生长,而促进果实的生长,因此生长素浓度越高促进作用越明显D.生长素首先与细胞内的生长素受体特异性结合,引发细胞内发生一系列信号转导过程,进而诱导特定基因的表达,从而产生效应解析 生长素具有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的作用特点,C错误。答案 C7.对4株具有顶端优势的植株分别进行下列四种处理,有一株侧芽长成枝条,请指出是哪种处理 ( )A.去顶后在断口上放上富含生长素的琼脂小块B.去顶后在断口上放一空白琼脂小块C.不去顶,在顶芽尖端竖插入一云母片D.不去顶,在侧芽涂以高浓度的生长素解析 去顶芽,解除顶端优势,再在断口上放一富含生长素的琼脂小块,又产生顶端优势,侧芽不易发育成枝条,A错误;去顶芽后,在断口上放一空白琼脂小块,侧芽处生长素来源减少,则侧芽能发育成枝条,B正确;不去顶芽,存在顶端优势,抑制侧芽生长发育,C错误;不去顶芽,顶芽产生的生长素使侧芽浓度过高抑制生长,再在侧芽上涂以含低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则生长素浓度更高,更不利于侧芽发育成枝条,D错误。故选B。答案 B8.(2022·河北高三模拟)将不同光照下培养的两个胚芽鞘(在光照处理前,大小、生理状况相同)尖端切下,分别放在A、B和C、D四个大小相同的空白琼脂块上,几小时后移除胚芽鞘尖端,再将四个琼脂块分别放在切去尖端的甲、乙、丙、丁四个胚芽鞘切面的一侧,如图所示。在自然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四个胚芽鞘的生长状况。下列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 )A.甲与乙弯曲方向相同B.甲与丁弯曲程度相同C.丙弯曲程度大于甲和乙D.丁既不生长也不弯曲解析 由题图分析可知:由于胚芽鞘尖端是感光部位,在单侧光的刺激下,生长素从向光侧向背光侧运输,所以C处生长素浓度大于D处,而A处生长素浓度等于B处,故生长素浓度大小为C>A=B>D。甲的左侧有含生长素的琼脂块,右侧没有,左侧生长速度快于右侧,甲应该向右弯曲生长,同理乙向左弯曲生长,A错误;通过分析可知,生长素浓度大小为C>A=B>D,故丙弯曲程度大于甲和乙,甲的弯曲程度大于丁,B错误,C正确;丁处的琼脂块含有生长素,所以会向右弯曲生长,D错误。答案 C9.为了验证植物向光性与植物生长素的关系,有人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1)方法步骤:取6个小花盆,各栽入一株品种、生长状况相同的玉米幼苗(要求幼苗的真叶未突破胚芽鞘)。按如图所示方法进行实验处理,并编号。接通白炽灯电源24 h后,打开纸盒,观察并记录6株玉米幼苗的生长情况。(2)实验结果预测(填编号):在以上装置中,玉米幼苗保持直立生长的是装置 ,而玉米幼苗基本停止生长的是装置 。 (3)部分实验结果的分析与推论:①根据1号与3号装置实验记录的对照分析,可以说明 。 ②根据 号与 号装置实验记录的对照分析,可以说明玉米幼苗的向光性生长与玉米幼苗尖端的存在与否有关。 ③根据 号与 号装置实验记录的对照分析,可以说明玉米幼苗感光部位在尖端。 ④根据5号和6号装置实验记录的对照分析,可以说明 。 解析 (2)玉米要直立生长必须有生长素,而且分布均匀,1、6号装置中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均向右弯曲生长;2号装置中无生长素,停止生长;3、4、5号装置中均有生长素且分布均匀,为直立生长。(3)①1号和3号装置的单一变量为单侧光照射,通过上述实验可说明单侧光是植物产生向光性的外界原因。②要说明尖端与向光性有关,则单一变量是尖端的有无,而且都要有单侧光,所以应选1号和2号装置。③1号和4号装置对比,都有单侧光照射,尖端是否感光决定了其是否弯曲生长。④5号和6号装置中都有含生长素的琼脂块,只是放置位置不同,所以生长素分布不同,进而引起生长情况不同。答案 (2)3、4、5 2(3)①玉米幼苗的向光性生长是由单侧光照射引起的②1 2 ③1 4④玉米幼苗发生弯曲生长与生长素在玉米幼苗胚芽鞘两侧分布不均匀有关10.甲图是一株盆栽植物,乙图表示该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浓度的敏感程度(a~g表示相应的生长素浓度,①②③代表芽,④⑤代表茎)。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乙图中曲线体现生长素的作用特点是 ,三种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从高到低分别为 。 (2)乙图g点浓度可表示甲图②处生长素浓度,此时②处的生长状况与①处不同的原因是 。 如果去掉①, (填“②”或“③”)会优先发育。 (3)将甲图中植物③⑤侧向下水平放置较长时间后,若d点表示④侧生长素浓度, (填字母)点可表示⑤侧生长素浓度。此时生长素的分布不均是由 导致的。 (4)若想以发芽的玉米粒为材料证明植物根向地性的感受部位在根冠,应对实验组的发芽玉米粒进行 处理,为了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培养发芽玉米粒的温度和光照环境最好是 。 (5)为探究生长素对根的生理作用特点,实验室提供了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单位:mol/L):10-10、10-8、10-6、10-4、10-2,其他材料用具齐全,则最好选用哪三种浓度的溶液?解析 (1)乙图中的每一条曲线都能说明生长素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的作用特点。结合图乙可知,根对生长素最为敏感,其次是芽,然后是茎。(2)由于生长素具有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的作用特点,①处(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积累在②处(侧芽),会抑制②生长。如果去掉①,②会优先发育。(3)将甲图植物③⑤侧向下水平放置较长时间后,由于重力的作用,④处生长素向⑤侧运输,⑤侧生长素浓度高于④侧,生长速度快于④侧,若d点表示④侧生长素浓度,g点可表示⑤侧生长素浓度。(4)若想以发芽的玉米粒为材料证明植物根向地性的感受部位在根冠,应对实验组的发芽玉米粒进行去除根冠处理,为了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培养发芽玉米粒最好在适宜的温度和黑暗的环境中进行。(5)探究生长素对根的生理作用特点,结合图乙和题干给出的生长素浓度,最好选择10-10mol/L、10-8mol/L、10-6 mol/L三种浓度的生长素溶液,10-10mol/L时为低浓度促进生长,10-8mol/L时既不促进也不抑制,10-6mol/L时为高浓度抑制生长。答案 (1)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根>芽>茎(2)①处(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积累在②处(侧芽),抑制②生长 ②(3)g 重力(4)去除根冠 适宜的温度和黑暗的环境(5)最好选用浓度为10-10mol/L、10-8mol/L、10-6mol/L的生长素溶液。11.植物的向光性是由生长素分布不均匀造成的,分析下列单子叶植物幼苗的生长状态(注:K暗箱中幼苗随暗箱旋转,L暗箱中幼苗能转而暗箱不旋转),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幼苗保持直立生长的只有A、EB.幼苗向左弯曲生长的只有F、GC.幼苗向右弯曲生长的只有C、D、JD.幼苗既不生长又不弯曲的只有B、H、G解析 A没有单侧光照射,直立生长;B没有尖端,既不生长也不弯曲;C左侧生长素浓度较高,向右弯曲生长,因其没有尖端,无法感受单侧光,单侧光对其生长素分布不起作用;D受单侧光影响,弯向光源生长;E尖端无法感受单侧光的刺激,直立生长;F尖端感受单侧光,弯向光源生长;G左侧部分被切除,生长素运输阻断,右侧生长素浓度较高,弯向左侧生长;H尖端被云母片隔断,生长素无法向下运输,停止生长;I右侧被云母片隔断,右侧生长素向下运输被阻断,左侧生长素浓度较高,弯向右侧生长;J尖端感受单侧光的刺激,生长素能透过琼脂块向下运输,弯向光源生长;K幼苗随暗箱旋转,幼苗只能接受来自小孔的光照,弯向小孔生长;L暗箱中幼苗旋转而暗箱不转,故幼苗尖端各部位受光机会均等,幼苗直立生长。幼苗保持直立生长的有A、E、L,A错误;幼苗向左弯曲生长的有F、G,B正确;幼苗向右弯曲生长的有C、D、I、J,C错误;幼苗既不生长又不弯曲的有B、H,D错误。答案 B12.(不定项)经实验检测出某一植株的不同器官对不同生长素浓度的反应如下图所示,横坐标表示生长素的浓度。根据实验结果,可以获得的正确结论是 ( )A.当生长素浓度为10-9mol·L-1时,促进根、芽、茎的生长B.若解除顶端优势,应确保侧芽的生长素浓度低于10-6mol·L-1C.低浓度生长素促进根、芽的生长,高浓度生长素则促进茎的生长D.根向地生长的原因是其远地侧生长素浓度高于10-8mol·L-1解析 图中可以看出,当生长素浓度为10-9mol·L-1时,对根芽和茎的生长均起促进作用,A正确;生长素浓度大于10-6mol·L-1时抑制芽生长,生长素浓度小于10-6mol·L-1时促进芽生长,B正确;图中根、芽、茎的三条曲线均能体现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C错误;根对生长素特别敏感,由于重力原因,背地侧生长素浓度低于向地侧,背地侧生长快、背地侧生长素浓度应低于10-8mol·L-1,D错误。答案 AB13.(2022·湖南高二期中)如图所示,图1是将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一侧后胚芽鞘弯曲生长的情况(弯曲角度用α表示);图2是生长素对胚芽鞘生长的作用示意图,由此可以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琼脂块中生长素浓度在B点时,α具有最大值B.当生长素浓度小于B点浓度时,随生长素浓度的增加α逐渐减小C.只有生长素浓度大于C点浓度时,生长素才会抑制胚芽鞘生长D.由图2可知,生长素对胚芽鞘的生长作用具有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的特点解析 图1:胚芽鞘弯曲程度越大,α越小。图2:横坐标以上的部分代表促进作用,横坐标上的C点代表既不促进也不抑制,而横坐标以下部分(C点以后)代表抑制作用。琼脂块中生长素浓度在B点时,促进作用最大,胚芽鞘放置琼脂块的一侧生长最快,其弯曲程度最高,α具有最小值,A错误;当生长素浓度小于B点浓度时,随生长素浓度的增加,促进作用增强,胚芽鞘弯曲程度增大,α逐渐减小,B正确;由图2可知,只有当生长素浓度高于C点浓度时,生长素才会抑制胚芽鞘的生长,C正确;由图2曲线可知,低浓度生长素促进生长,高浓度生长素抑制生长,D正确。答案 A14.请完成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实验。(1)验证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发生在尖端。实验操作如图:则上述实验现象应该为: 。 (2)探究重力和单侧光对生长素分布的影响程度。实验操作如图(注:A盒下侧有开口,可以进光)。则上述实验结果预测及结论为:①若A、B中幼苗都向上弯曲生长,只是B向上弯曲程度大,说明 。 ②若 , 说明单侧光对生长素分布的影响大于重力。③若 , 说明 。 解析 (1)本实验是验证实验,单侧光会使生长素在尖端发生横向运输,装置a中胚芽鞘尖端纵向插入云母片,阻挡了单侧光照射引起的生长素的横向运输,所以装置a中胚芽鞘直立生长;装置b因云母片插在胚芽鞘的尖端下部,所以不影响生长素的横向运输,装置c没有做处理,所以装置b和c中胚芽鞘均弯向光源生长。(2)本题为探究实验,实验结果需分情况进行讨论,本实验的结论有3种可能:重力对生长素分布的影响大于单侧光、重力对生长素分布的影响小于单侧光、重力对生长素分布的影响与单侧光相等,再根据结论写出相关结果。答案 (1)装置a中胚芽鞘直立生长,装置b和c中胚芽鞘弯向光源生长(2)①重力对生长素分布的影响大于单侧光②A中幼苗向下弯曲生长,B中幼苗向上弯曲生长③A中幼苗水平生长,B中幼苗向上弯曲生长 单侧光对生长素分布的影响与重力相等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5章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第1节 植物生长素优秀当堂检测题,文件包含51植物生长素讲义原卷版docx、51植物生长素讲义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第1节 植物生长素课后测评,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第1节 植物生长素精练,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