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3年山西中考化学专题突破提升
2023年山西中考化学专题突破提升【滚动迁移】课后小卷·课题3 酸碱盐科学探究(化学)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年山西中考化学专题突破提升【滚动迁移】课后小卷·课题3 酸碱盐科学探究(化学),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题 3 酸碱盐科学探究[测试时间:40分钟 满分分值:46分]科学探究题(化学方程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46 分)1.(原创)某同学去饭店吃饭时,看到服务员点燃一块像果冻一样的固体酒精,他对此产生了好奇,于是与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一起进行了如下探究。任务一:制取固体酒精【实验步骤】将9.0 g硬脂酸、65 mL酒精加热至约60 ℃,并保温至固体溶解为止,再加入3.0 g氢氧化钠、23.5 g水和25 mL酒精,搅匀,冷却即得到固体酒精。【问题交流】(1)量取65 mL酒精时,应选用 (填“50 mL”或“100 mL”或“200 mL”)量筒。(2)称量3.0 g氢氧化钠时应放在烧杯中称量,原因是 。任务二:探究固体酒精燃烧【实验探究】取少量固体酒精,用火柴点燃,燃烧时无烟尘,火焰温度均匀,熄灭后残留有少量白色固体。酒精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2H5OH + XO2 点燃 2CO2 + 3H2O,X为 。【信息检索】硬脂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的硬脂酸钠作为凝固剂,酒精填充在硬脂酸钠的 间隙中。固体酒精在燃烧过程中,硬脂酸钠可完全转化为硬脂酸和氢氧化钠,硬脂酸也可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经分析,小华认为残留物白色固体为氢氧化钠;小李产生疑问,认为氢氧化钠已变质。为探究白色固体成分,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并进行相关实验。【进行实验】实验步骤现象结论Ⅰ. 取少量固体残留物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稀盐酸 已变质Ⅱ. 另取少量固体残留物于试管中,加足量水充分溶解, 有白色沉淀产生,溶液呈红色部分变质步骤Ⅱ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任务三:研讨固体酒精优点及残留物的处理【拓展交流】(1)火锅是我国独创的美食,历史悠久。传统用的燃料有木炭、液体酒精等, 使用固体酒精作火锅燃料的优点是 。(2)为保护环境,固体酒精燃烧后的残留物的处理方法是 。2. 实验课上,同学们发现实验室澄清的石灰水试剂瓶口处有许多白色固体。这些白色固体 的成分是什么呢?化学研究小组的同学们根据所学知识展开了如下探究:【提出问题】白色固体的成分是什么?【猜想假设】小晋认为可能是Ca(OH)2,原因是 。小文认为可能是CaCO3,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解释)。 小源认为可能是 。【实验验证】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小文同学取少量白色固体,向其中加入稀盐酸,振荡 白色固体为CaCO3【提出质疑】小源对该结论提出了质疑,理由是 。【实验补充】小组同学经过讨论,继续进行如下探究。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1)取少量白色固体,向其中加入足量的蒸馏水,充分搅拌 后,静置烧杯底部有固体未溶解白色固体的成分为Ca(OH)2和CaCO3(2)取(1)中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 【反思交流】在保存氢氧化钙溶液时,应 保存。3.(2022昆明模拟)为探究盐酸的化学性质,某化学小组做了如右图所示实验:将反应后两支试管中的废液倒入一个洁净的烧杯中,观察到烧 杯中先有气泡产生,后有白色沉淀出现。将烧杯中的混合物过滤,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滤液。同学们对滤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提出问题】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假设与猜想】猜想一:NaCl 猜想二:NaCl和CaCl2 猜想三:NaCl、Ca(OH)2 猜想四: 【讨论与交流】经讨论,同学们一致认为猜想 是错误的。【实验与结论】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 猜想二成立【总结与分析】两支试管中的废液倒入一个洁净的烧杯中,观察到烧杯中先有气泡产生, 后有白色沉淀出现,请写出产生气泡的化学方程式: 。 为了避免造成环境污染,实验室应该调节废水的酸碱度,当废水的pH (填“<”“=”或“>”)7,再排放。 (2022朝阳)化学实验活动课上,同学们进行了下图所示实验,请你参与他们的探究活动:(1)通过A实验验证了氢氧化钙溶液显碱性。(2)B实验试管中无明显现象,为证明两者反应,某同学向A实验试管中逐滴滴加足量的稀盐酸,当观察到 时,证明两者发生了反应。【提出问题】取B实验试管中反应后的溶液进行分析,溶液中所含溶质是什么?【猜想与假设】猜想一:CaCl2 猜想二:CaCl2、Ca(OH)2和HCl 猜想三: 猜想四:CaCl2、Ca(OH)2【查阅资料】CaCl2溶液呈中性。【交流讨论】经过讨论,同学们一致认为,猜想二是不成立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回答)。【进行实验】为进一步探究溶质成分,确定其他猜想是否成立,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甲同学取B实验试管中反应后的溶液少许于另一试管中,向里面加入适量碳酸钠溶液 有气泡产生猜想 不成立乙同学取B实验试管中反应后的溶液少许,测定其pHpH (填“<”“=”或“>”)7猜想三成立【反思评价】实验过程中,丙同学取B实验试管中反应后的溶液少许于另一试管中,向里面加入适量硝酸银溶液,现象是 ,他也得出猜想三成立的结论。但其他同 学认为,丙同学的方案无法证明猜想三是成立的,原因是 。【拓展与应用】除以上方法外,要证明猜想三成立,以下选项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填 字母)。A. 氢氧化钠溶液 B. 氧化铜 C. 锌(3)C实验试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工业上常用该反应制取烧碱。5.(2022六盘水)为使无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可视化”,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开展了下列实验。Ⅰ. 按图1进行实验,使氢氧化钠与硫酸反应“可视化”。(1)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说明氢氧化钠溶液pH (填“>”“=”或“<”)7。(2)将稀硫酸缓慢注入瓶中并振荡,观察到红色褪去,说明氢氧化钠与硫酸发生了反应, 此时瓶中溶质(酚酞除外)一定有 。Ⅱ. 按图2进行实验,使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可视化”。(3)将注射器中相同体积的 NaOH 溶液和水同时注入锥形瓶中,观察到 的现象,说明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发生了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Ⅲ.进行下列实验,使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可视化”。 查阅文献得知:①NaOH 溶解于乙醇的速率较慢,20 ℃时其在乙醇中的溶解度为14 g/100 mL;②乙醇密度为0.8 g/mL;③氯化钠难溶于乙醇。(4)20 ℃时,用小烧杯称取2.0 gNaOH 固体,加入50.0 mL乙醇,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约20分钟,静置,烧杯底部有少量固体,此时上层清液为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20 ℃时,NaOH 的乙醇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 (保留到0.1%)。(5)取按下表比例配制的乙醇— 蒸馏水混合溶剂各20.0 mL于三只烧杯中,分别加入NaOH固体,充分搅拌,至有固体未溶解时,停止加入NaOH。烧杯编号乙醇体积∶蒸馏水体积溶解NaOH的质量/g①4∶11.1②3∶11.4分析上表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 在上述三只烧杯中均加入10.0 mL相同浓度HCl的乙醇溶液。搅拌并静置后,发现三只烧杯中均有固体,说明氢氧化钠与盐酸发生了反应,且烧杯③中固体最少,③中固体最少的主要原因是 。【总结反思】对于没有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为了证明反应的发生,可以借助指示剂、 、测量温度变化、借助传感器等,提供间接的实验证据。 参考答案1. 任务一:【问题交流】(1)100 mL(2)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或固体氢氧化钠易潮解)任务二:【实验探究】3【进行实验】固体逐渐溶解,有气泡产生 加入足量的氯化钙溶液,充分反应后,静置,向上层清液中滴几滴酚酞溶液(合理即可) CaCl2+Na2CO3=CaCO3↓+2NaCl任务三:【拓展交流】(1)携带方便(或使用安全,或污染小等,合理即可)(2)加入适量稀硫酸处理至中性后排放(合理即可)2.【猜想假设】溶液中的水蒸发后溶质析出Ca(OH)2+CO2=CaCO3↓+H2OCa(OH)2和CaCO3【实验验证】有气泡产生【提出质疑】如果白色固体成分为氢氧化钙和碳酸钙的混合物,加入稀盐酸也会有气泡产生【实验补充】Na2CO3溶液 生成白色沉淀【反思交流】密封3.【假设与猜想】NaCl和Na2CO3【讨论与交流】三【实验与结论】碳酸钠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总结与分析】Na2CO3+2HCl=2NaCl+H2O+CO2↑ =4.(2)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猜想与假设】CaCl2、HCl【交流讨论】Ca(OH)2+2HCl=CaCl2+2H2O【进行实验】一、四 <【反思评价】产生白色沉淀 氯化钙与硝酸银反应也生成白色沉淀氯化银【拓展与应用】BC(3)Ca(OH)2+Na2CO3=CaCO3↓+2NaOH5.(1)>(2)硫酸钠(3)红墨水液面左边高于右面 2NaOH+CO2=Na2CO3+H2O(4)不饱和 14.9%(5)当乙醇和水的比例减小时,溶解氢氧化钠的质量增大 HCl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氯化钠难溶于乙醇,易溶于水【总结反思】利用物质的溶解性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年山西中考化学专题突破提升【滚动迁移】课后小卷·课题14 科学探究题——项目化学习(化学),共6页。
这是一份2023年山西中考化学专题突破提升【滚动迁移】课后小卷·课题18 化学与生活(化学),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生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山西中考化学专题突破提升【滚动迁移】课后小卷·课题4 空气氧气(化学),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生活,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