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新教材新高考)高中地理区域地理【状元桥】(55讲)一轮专题复习课件PPT+练习
第1编第7章第22讲 地质灾害与防御 课件PPT+练习-新教材+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展开
这是一份第1编第7章第22讲 地质灾害与防御 课件PPT+练习-新教材+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文件包含第1编第7章第22讲地质灾害与防御课件PPT-新教材+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pptx、课时达标22地质灾害与防御Word练习-新教材+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2页, 欢迎下载使用。
课时达标(二十二) 地质灾害与防御(建议用时:20分钟)一、选择题读我国西南地区地震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分布图,完成1—2题。1.我国滑坡和泥石流在地域上具有( )A.广泛和相对集中的分布特点B.类型齐全的特点C.暴发频繁的特点D.规模巨大的特点2.下列对该地区地质灾害多发原因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A.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B.地形复杂,山体坡度大C.降雨分配不均,暴雨集中D.气温日较差大,岩石破碎答案 1.A 2.D解析 第1题,滑坡和泥石流主要发生在我国的山区,西南地区是我国泥石流、滑坡的重灾区。滑坡和泥石流在地域上具有广泛和相对集中的分布特点,A项正确。第2题,西南地区主要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湿润,降水较多,气温日较差小,D项说法不合理,符合题意。西南地区地处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地形复杂,山体坡度大;降雨分配不均,暴雨集中,易引发地质灾害。(2022·广东茂名高州期末)当地时间2021年5月22日晚,非洲国家刚果(金)境内的尼拉贡戈火山突然喷发。火山灰喷向天空,造成空气质量急剧下降,周边地区多架次航班延误或改期。火山喷发后,附近地区经历了一系列的地震,其中最高为5.2级。据此完成3—4题。3.造成多架次航班更改航线或延误的原因是火山灰喷发导致( )A.太阳辐射减弱 B.大气反射减弱C.地面辐射增强 D.大气逆辐射增强4.若地震时不幸被埋在废墟下,此时应该( )A.不停地大声呼叫救援B.在地下挖条地道脱困C.室外寻找空旷地躲避D.用衣袖等掩口鼻防尘答案 3.A 4.D解析 第3题,航班被迫延误或改期的原因是地面能见度下降,而造成地面能见度下降的原因是太阳辐射减弱,A项正确。第4题,地震时被埋在废墟下,人类基本无法移动,所以无法寻找空旷地或挖地道;埋在废墟下,应尽可能用衣物捂住口鼻防尘;注意保持体力,不要大声呼救,用敲击的方法与外界联系,D项正确。(2022·江苏邗江期中)滑坡是我国山区常发生的一种地质灾害。图中的甲为某滑坡区域坡度与可能发生滑坡的面积关系图,乙为某滑坡区域土质分布图。读图回答5—7题。5.甲图显示( )A.坡度越大滑坡发生的频率越高B.滑坡发生频率与坡度呈负相关C.坡度15°左右滑坡发生的可能性最大D.坡度40°以上的陡坡不会发生滑坡6.从乙图可知( )A.滑坡发生频率与土质无相关性B.土质颗粒越大,发生滑坡的可能性越大C.土质颗粒越小,发生滑坡的可能性越大D.砂质土壤发生滑坡的可能性最大7.下列地区的人类活动中,可能加大滑坡灾害的发生频率的有( )①横断山区开荒 ②黄土高原采煤 ③云贵高原修筑公路 ④武汉扩大港口规模 A.①③④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②③答案 5. C 6.D 7.D解析 第5题,读甲图可知,坡度15°以下,随坡度增大滑坡发生的频率增大;坡度15°左右,滑坡发生的可能性最大;坡度15°以上,随坡度增大滑坡发生的频率降低;坡度40°以上,发生滑坡的频率很低,但不是不会发生滑坡。第6题,读乙图可知,不同土质滑坡发生的频率差异较大,说明滑坡发生频率与土质有明显的相关性;软岩颗粒最大,但软岩发生滑坡的频率不是最大的;黏土颗粒最小,但黏土发生滑坡的频率不是最大的;砂质土壤发生滑坡的可能性最大。第7题,由上题分析可知,地势起伏较大、土质较为疏松的地区发生滑坡灾害的频率较大。横断山区和云贵高原地势起伏都较大,黄土高原地势起伏较大且土质疏松,这些地区不合理的人类活动都可能加大滑坡灾害的发生频率,①②③正确。武汉位于江汉平原,地势平坦,不易发生滑坡灾害。读图,完成8—10题。8.图中所示的人工建筑工程,主要是用来( )A.实施小流域开发B.蓄水—灌溉—防洪等C.拦沙—泄水—防止泥石流D.固坡—护山—防止山体滑坡9.图示区域可能分布在我国的( )A.东北地区 B.西北地区C.西南地区 D.东南沿海10.该工程属于工程性防御中的( )A.改变地表环境B.阻隔或控制灾害与人口、财产等的直接相遇C.改变财物等的特征,提高抗灾性能D.以上都不符合答案 8.C 9.C 10.B解析 第8题,图示为格栅坝预防地质灾害图,依据图示工程可以拦截较大固体物质,排走泥沙和水流,因此建设的目的应是预防泥石流,C项正确。实施小流域开发涉及工程、技术、生物措施,图示工程不是实施小流域开发,而是治理。格栅坝拦蓄泥石流中的大部分较大固体物质,排走泥沙、细砾和流体中的自由水,不是为了蓄水。图示工程治理的是沟,不是坡,因此不是固坡。第9题,西南地区地势起伏大,多暴雨,多发泥石流灾害,C项正确。第10题,格栅坝拦蓄泥石流中的大部分较大固体物质,排走泥沙、细砾和流体中的自由水,使进入坝库的泥石流很快被疏干,做到水土分离。可以减小下泄泥石流的密度、流量和规模,降低下游遭受泥石流危害的程度。属于工程性防御中的阻隔或控制灾害与人口、财产等的直接相遇,B项正确。该工程影响范围小,不能改变地表环境;该工程属于防御性工程,不能改变财物等的特征。(2022·湖北黄冈调研)青藏高原甲地某年7月30日发生了一次大型泥石流(如图1),甲地附近海拔低于其2 000米处有一气象站,该气象站记录了该年7月天气状况(如图2)。据此完成11—12题。图1图211.甲地此次泥石流形成的气候原因是( )A.人类活动破坏植被B.山高谷深落差巨大C.气温高冰川融水多D.持续暴雨冲刷山坡12.防御泥石流对山区公路危害的主要工程措施有( )①构筑护坡工程 ②设立监测站 ③建设排导设施 ④修筑拦水坝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答案 11.C 12.D解析 第11题,读图可知,7月的日均温绝大多数比常年月均温高,导致大量冰川融化,提供了泥石流发生的条件,C项正确。9—11日、21—25日有两次降水集中且偏多时段,导致地表径流量大,为泥石流发生提供充足的地表径流,但两次降水并没有形成持续性。第12题,山区公路多沿等高线修建,泥石流顺坡流下会导致道路被冲毁。防御措施包括:构筑护坡工程,用以抵御或消除泥石流对主体建筑物的冲刷、冲击、侧蚀和淤埋等的危害;修建排导工程,建设排流、导流设施,用以改变泥石流流势,增大桥梁等建筑物的排泄能力,使泥石流按设计意图顺利排泄;修建拦水坝等拦挡工程,用以控制泥石流的固体物质和暴雨、洪水径流,削弱泥石流的流量、下泄量和能量。设立监测站是从技术层面进行预防,不属于工程措施。二、非选择题13.读福建省的滑坡、泥石流和地震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试分析福建省滑坡、泥石流和地震空间分布的特点。(2)你对预防滑坡、泥石流灾害有哪些具体建议?解析 第(1)题,读图可知,福建滑坡、泥石流主要分布在山区,地形崎岖、山体坡度大,降水丰富,容易引发滑坡、泥石流;地震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沿海地区靠近板块的交界地带,多发地震。第(2)题,预防滑坡、泥石流灾害的具体措施应该从工程措施、生物措施、方针政策、监测和预报等方面分析。答案 (1)滑坡、泥石流主要分布在山区,地震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2)加强对滑坡、泥石流的科学研究,建立灾情监测预警系统,及时准确发布灾害信息;提高建筑物的抗灾能力(强度),建设护坡工程;植树造林;建立健全防灾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应急处置机制);增强民众的防灾减灾能力(意识),加强灾害的宣传教育。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第1编第7章第21讲 气象灾害与防御 课件PPT+练习-新教材+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文件包含第1编第7章第21讲气象灾害与防御课件PPT-新教材+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pptx、课时达标21气象灾害与防御Word练习-新教材+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9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第1编第6章第18讲 植被和土壤 课件PPT+练习-新教材+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文件包含第1编第6章第18讲植被和土壤课件PPT-新教材+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pptx、课时达标18植被和土壤Word练习-新教材+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第1编第3章第9讲 气压带、风带 课件PPT+练习-新教材+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文件包含第1编第3章第9讲气压带风带课件PPT-新教材+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pptx、课时达标9气压带风带word练习-新教材+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4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