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八年级数学下册课件(冀教版)
初中数学冀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十二章 四边形22.1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精品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冀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十二章 四边形22.1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精品ppt课件,共5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课前导入,新课精讲,学以致用,课堂小结,情景导入,探索新知,知识点,典题精讲,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易错提醒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如果从泽当出发,向南行进,以穿越藏南分水岭遇到的第一个小镇哲古为起点,做一个连线游戏,往西南,连接洛扎;往东,连接隆子;往东南,连接错那.于是我们看到,一个标准的平行四边形清晰地镶嵌在山南南端.你想了解平行四边形的知识吗?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对角线互相平分
如图 ,在▱ABCD 中,连接 AC,BD,并设它们相交于点O,OA与OC,OB 与OD 有什么关系?你能证明发现的结论吗? 我们猜想,在▱ABCD中,OA=OC,OB=OD.
与证明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对角相等的方法类似,我们也可以通过三角形全等证明这个猜想.请你结合图完成证明.
已知:如图,在▱ABCD 中,对角线AC,BD 相交于点O.求证: OA=OC,OB=OD.证明:在△AOB 和△COD 中,∵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 ∠BAO=∠DOC. 又∵∠AOB=∠COD.∴△AOB ≌ △COD.∴OA=OC, OB=OD.
由此我们又得到平行四边形的一个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例1 已知:如图,O 为▱ABCD 两条对角线的交点,AC= 24 mm,BD=38 mm,BC= 28 mm.求△AOD 的周长.
解:在▱ABCD 中, ∵ AC= 24 mm,BD=38 mm,∴又∵BC=28cm,∴AD=BC=28cm.∴ △AOD 的周长=AO+OD+AD=12+19+28=59(mm).
在应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时,我们应从边、角、对角线这三个方面去考虑,解本例时,我们由“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可以得出“平行四边形被它的两条对角线分成四个小三角形,相邻两个小三角形的周长之差等于平行四边形中对应的两邻边之差”.
1 如图,在▱ABCD 中,AB=5 cm,AC=6 cm,BD=8 cm.求△AOB 和△AOD 的周长.
在▱ABCD 中,AC 与BD 互相平分.又因为AC=6 cm,BD=8 cm,所以OA=OC= AC=3 cm,OB=OD= BD=4 cm.因为AB=5 cm,且32+42=52,即OA2+OB 2=AB 2,所以∠AOB=90°,所以∠AOD=90°,所以AD= =5(cm).所以△AOB的周长为AB+OA+OB=5+3+4=12(cm),△AOD 的周长为OA+OD+AD=3+4+5=12(cm).
由▱ABCD 的周长是38,可知AB+AD= =19①,由△AOD 与△AOB 的周长之差是5,可知AD-AB=5②,由①、②联立成方程组,得 解得故AB 的长为7.
2 如图,▱ABCD 的周长是38,对角线AC,BD 相交于点O,△AOD 和△AOB 的周长差是5.求AB 的长.
3 如图,在▱ABCD 中,E 是AD 的中点,∠ABE = ∠EBC,AB=2.求▱ABCD 的周长.
在▱ABCD 中,AD=BC,AB=CD,AD∥BC.因为AD∥BC,所以∠AEB=∠EBC.又因为∠ABE=∠EBC,所以∠ABE=∠AEB,所以AB=AE=2.因为E 是AD 的中点,所以AD=2AE=4.所以▱ABCD 的周长为AD+BC+AB+CD=4+4+2+2=12.
如图,▱ABCD 的对角线AC,BD 相交于点O,则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A.AO=OD B.AO⊥OD C.AO=OC D.AO⊥AB
如图,▱ABCD 的对角线AC,BD 相交于点O,且AC+BD=16,CD=6,则△ABO 的周长是( )A.10 B.14 C.20 D.22
例2 如图,已知▱ABCD 与▱EBFD 的顶点A,E,F,C 在一条直线上,求证:AE=CF.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提供了边的平行与相等,角的相等与互补,对角线的平分,当所要证明的结论中的线段在对角线上时,往往利用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这一性质.因此本例要证对角线上的AE=CF,可考虑利用对角线互相平分这一性质,先连接BD 交AC 于点O,再进行证明.
如图,连接BD 交AC 于点O.∵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OA=OC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四边形EBFD 是平行四边形,∴OE=OF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OA-OE=OC-OF,即AE=CF (等式的性质).
本例易受全等三角形思维定式的影响.欲证的两线段相等且又属于不同的三角形,习惯上就联想到证这两个三角形全等,这样虽然能达到证明的目的,却忽视了平行四边形特有的性质,易走弯路.因此在解决平行四边形的有关问题中,应注意运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1 已知:如图,▱ABCD 的对角线AC,BD 相交于点O,AE⊥BD,CF⊥BD,垂足分别为E,F.求证:OE=OF.
证明:在▱ABCD 中,OA=OC.因为AE⊥BD,CF⊥BD,所以∠AEO=∠CFO=90°.在△AOE 和△COF 中,所以△AOE ≌△COF.所以OE=OF.
2 已知:如图,▱ABCD 的对角线AC,BD 相交于点O,M 是OA 的中点,N 为OC 的中点, 求证:BM=DN,BM∥DN.
证明:在▱ABCD 中,OA=OC,OB=OD,又因为M 是OA 的中点,N 为OC 的中点,所以OM=ON.在△MOB 和△NOD 中,所以△MOB ≌△NOD.所以BM=DN,∠MBO=∠NDO.所以BM∥DN.
3 已知:如图,E 为▱ABCD 的边AD 延长线上一点,且AD=DE,EB 交DC 于点F. 求证:DF=FC.
证明:在▱ABCD 中,AD=BC,AD∥BC,因为AE∥BC,所以∠E=∠FBC.因为AD=BC,AD=DE,所以DE=BC.在△DEF 和△CBF 中,所以△DEF ≌△CBF.所以DF=FC.
如图,▱ABCD 的对角线AC 与BD 相交于点O,AE⊥BC,垂足为E,AB=3,AC=2,BD=4,则AE 的长为( )A. B. C. D.
如图,EF 过▱ABCD 对角线的交点O,交AD 于E,交BC于F,若▱ABCD 的周长为18,OE=1.5,则四边形EFCD的周长为( )A.14 B.13 C.12 D.10
在平行四边形中,从一条边上的任意一点,向对边画垂线,这点与垂足间的距离(或从这点到对边垂线段的长,或者说这条边和对边的距离),叫做以这条边为底的平行四边形的高.这里所说的“底”是相对高而言的.在平行四边形中,有时高是指垂线段本身,如作平行四边形的高,就是指作垂线段.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高,在作图时一般是指垂线段本身.在进行计算时,它的意义是距离,即长度.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它的底和高的积,即S ▱ABCD =a ·h.其中a 可以是平行四边形的任何一边,h 必须是a 边与其对边的距离,即对应的高,如图(1).要避免学生发生如图(2)的错误.为了区别,有时也可以把高记成ha、hAB ,表明它们所对应的底是a 或AB.
1. 面积公式: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底为平行四边 形的任意一条边,高为这条边与其对边间的距离).2. 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要点精析(1)求面积时,底和高一定要对应,必须是底边上的高;(2)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与三角形面积间的关系: 三角形面积=与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例3 已知:如图,在▱ABCD 中,对角线AC,BD 相交于点O,直线EF 过O 点,交DA 于点E,交BC 于点F. 求证:OE=OF,AE=CF,DE=BF.
证明:∵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且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OA=OC,∠EAO=∠FCO.又∵∠AOE=∠COF,∴△AOE ≌△COF.∴OE=OF,AE=CF.又∵AD=CB,∴DE=AD -AE=CB -CF=BF.
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要知道平行四边形的一边的长及这条边上的高.平行四边形的高不一定是过顶点的垂线段,因为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如图,▱ABCD 的对角线AC,BD 相交于点O,过点O 的直线分别交AD 和BC 于点E,F, ▱ABCD的面积为24. 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在▱ABCD 中,OD=OB,AD∥BC.因为AD∥BC,所以∠EDO=∠FBO,在△DOE 和△BOF 中,所以△DOE ≌△BOF.所以S△DOE=S△BOF 所以阴影部分的面积为S△AOE+S△BOF+S△DOC=S△AOE+S△DOE+S△DOC=S△ADC= S▱ABCD= ×24=12.
如图,若▱ABCD 的周长为36 cm,过点D 分别作AB,BC 边上的高DE,DF,且DE=4 cm,DF=5 cm,▱ABCD 的面积为( )A.40 cm2 B.32 cm2 C.36 cm2 D.50 cm2
如图,过▱ABCD 的对角线BD上一点M 分别作平行四边形两边的平行线EF 与GH,那么图中的▱AEMG 的面积S1与▱HCFM 的面积S2的大小关系是( )A.S1>S2 B.S1<S2C.S1=S2 D.2S1=S2
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AC 和BD 相交于点O,OE⊥AD 于点E,OF⊥BC 于点F.试说明:OE=OF.
易错点:容易把未知条件当作已知条件使用.
∵四边形ABCD 为平行四边形,∴AD∥BC,OA=OC,∴∠EAO=∠FCO,∵OE⊥AD,OF⊥BC,∴∠AEO=∠CFO=90°,∴△AOE ≌△COF,∴OE=OF.
如图,在▱ABCD 中,对角线AC,BD 相交于点O,AE⊥BD 于点E,CF⊥BD 于点F,连接AF,CE,则下列结论:①CF=AE;②OE=OF;③DE=BF;④图中共有四对全等三角形.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A.4 B.3 C.2 D.1
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AC,BD 为对角线,BC=6,BC 边上的高为4,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A.3 B.6 C.12 D.24
如图,▱ABCD 的对角线AC,BD 相交于点O,E,F分别是OA,OC 的中点,连接BE,DF.(1)根据题意,补全图形;(2)求证:BE=DF.
(2)∵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对角线AC, BD 交于点O, ∴OB=OD,OA=OC. 又∵E,F 分别是OA,OC 的中点, ∴OE= OA,OF= OC. ∴OE=OF. 在△BEO 与△DFO 中, ∴△BEO ≌△DFO (SAS). ∴BE=DF.
如图,▱ABCD 的对角线AC,BD 相交于点O,EF 过点O 且与AB,CD 分别相交于点E,F,连接EC.(1)求证:OE=OF;(2)若EF⊥AC,△BEC 的周长是10,求▱ABCD 的周长.
∵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 ∴OD=OB,DC∥AB. ∴∠FDO=∠EBO. 在△DFO 和△BEO 中, ∴△DFO ≌△BEO (ASA). ∴OE=OF.
(2)∵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 ∴AB=CD,AD=BC,OA=OC. ∵EF⊥AC,∴AE=CE. ∵△BEC 的周长是10, ∴BC+BE+CE=BC+BE+AE=BC+AB=10. ∴▱ABCD 的周长=2(BC+AB )=20.
如图,四边形ABCD 为平行四边形,∠BAD 的平分线AE 交CD 于点F,交BC 的延长线于点E.(1)求证:BE=CD;(2)连接BF,若BF⊥AE,∠BEA=60°,AB=4,求▱ABCD 的面积.
(1)∵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 ∴AD∥BC,BA=CD. ∴∠DAE=∠E. 又∵AE 平分∠BAD, ∴∠BAE=∠DAE.∴∠BAE=∠E. ∴BA=BE,∴BE=CD.
(2)∵∠BEA=60°,BA=BE,∴△ABE 为等边三角形. ∵BF⊥AE,∴F 为AE 的中点,∴AF=EF. 在△AFD 和△EFC 中, ∴△AFD ≌△EFC (ASA). ∴△AFD 的面积等于△EFC 的面积. ∴▱ABCD 的面积等于△ABE 的面积. 在Rt△ABF 中,AB=4,AF=EF=2, ∴BF=2 .∴△ABE 的面积为 ×4×2 =4 . ∴▱ABCD 的面积为4 .
如图①,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过点O 作直线EF 分别交AD,BC 于点E,F. (1)求证:OE=OF.(2)如图②,若过O 点的直线EF 与BA,DC 的延长线分别交于点E,F,能得到(1)中的结论吗?由此你能得到什么样的一般性结论?
(1)证明:∵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 ∴AD∥BC,AO=CO. ∴∠EAO=∠FCO. ∵∠AOE=∠COF, ∴△AOE ≌△COF.∴OE=OF.(2)解:能得到OE=OF,方法同(1).一般性结论:经 过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的交点的直线被平行四 边形的对边或对边的延长线截得的线段被平行 四边形的对角线的交点平分.
1.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几何语言:如图 ∵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 ∴AO=CO,BO=DO.知识解析:(1)对角线互相平分是平行四边形所特有的性质;(2)在平行四边形中证明线段相等,一般都与边和对角线有关系.而在证明两线段互相平分时,也常常要先证明由这两条对角线所组成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冀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十二章 四边形22.1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作业课件ppt,共23页。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冀教版八年级下册22.1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作业课件ppt,共20页。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冀教版八年级下册22.1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优质ppt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课前导入,新课精讲,学以致用,课堂小结,情景导入,探索新知,知识点,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典题精讲,AE=CF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