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 九年化学下 第八单元 第2节 海水“晒盐”第3课时 精盐的提纯(课件+教案+练习)
展开第八单元 第2节 海水“晒盐” 第3课时 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分析讨论,能设计出分离食盐中难溶性杂质的方案。
(2)学习蒸发操作技能,巩固溶解、过滤操作技能。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讨论、分析、归纳,掌握粗盐中难溶杂质去除的基本步骤及每一步的操作要点。
(2)感受固体混合物初步提纯的实验过程,能总结出混合物分离方法并归纳出一般思路。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探究过程,学生逐渐养成耐心、细致的学习习惯,并善于用所学化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问题从而提高化学学习的兴趣。
(2)体验小组合作的乐趣,树立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1)学习蒸发操作技能,巩固溶解、过滤操作技能。
【教学难点】
(1)通过问题解决,巩固本节重点,并构建知识体系。
【课前准备】
多媒体、蒸馏水、粗盐;托盘天平、烧杯、玻璃棒、蒸发皿、坩埚钳、酒精灯、漏斗、药匙、量筒、铁架台(带铁圈)、滤纸、剪刀。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能说出海水晒盐的具体过程吗?
[将海水(或海边地下卤水)引入蒸发池,经日晒蒸发水分到一定程度时,再导入结晶池,继续日晒,海水就会成为食盐的饱和溶液,再晒就会逐渐析出食盐来。这时得到的晶体就是我们常见的“粗盐”。剩余的液体称为母液]
我们得到的粗盐中有杂质,包括不溶性杂质和可溶性杂质。
海水“晒盐”得到的粗盐,往往含有可溶性杂质(如氯化镁、氯化钙等)和不溶性杂质(如泥沙等),必须对其进行分离和提纯,才能用于工业生产和人们的日常生活。
使用什么方法可将粗盐中的泥沙除去?
除去泥沙后,再怎样操作才能得到纯净的食盐?
二、新课学习
三、粗盐的提纯
食盐的精制过程为:先将粗盐晶体溶解在水中,过滤后再通过蒸发结晶得到比较纯净的氯化钠晶体,从而将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除去。
大体过程是:溶解→过滤→结晶
下面我们到实验室去——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明确任务
1.学会除去少量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的方法。
2.初步学习使用过滤、蒸发的方法对混合物进行分离。
做好准备
1.你需要准备以下实验用品:蒸馏水、粗盐;托盘天平、烧杯、玻璃棒、蒸发皿、坩埚钳、酒精灯、漏斗、药匙、量筒、铁架台(带铁圈)、滤纸、剪刀。
2.你需要熟悉过滤器的制作和过滤基本操作。
[一贴:
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二低:
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
液面低于滤纸边缘
三靠:
烧杯口紧靠玻璃棒
玻璃棒斜靠三层滤纸处
漏斗颈紧靠烧杯内壁]
友情提示
加热蒸发时要小心操作,避免液体溅出后灼伤皮肤,尤其要保护好眼睛(佩戴护目镜)。加热前请将蒸发皿外壁擦干;当蒸发皿内有大量晶体析出时,即停止加热。
视频:粗盐中杂质的去除
动手实验
1.溶解
用量筒量取10 mL水,倒入烧杯中。称取3.0 g粗盐,加入水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直至粗盐不再溶解为止。
因粗盐里含有不溶性杂质,得到的液体可能呈浑浊状态。
在搅拌时:玻璃棒不要碰到烧杯壁!
2. 过滤
将烧杯中的液体沿玻璃棒倒入过滤器,进行过滤。
如果两次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应该找出原因,并重新过滤
过滤操作需注意哪些事项?
[一贴、两低、三靠]
3. 蒸发
将蒸发皿放到铁架台的铁圈上,将滤液倒入蒸发皿中,用酒精灯加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待蒸发皿中出现较多晶体时,即停止加热。用玻璃棒将蒸发皿中的晶体转移到指定的容器内。
蒸发时为什么不等蒸发皿中的水全部蒸干,再停止加热?
[利用余热蒸干剩余的水份,不能完全蒸干。]
反思交流:
1. 请说出粗盐提纯的每步操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溶解:搅拌,不要碰器壁。过滤:一贴二低二靠,不净则重新过滤。结晶:不断搅拌,至大量固体出现。]
2. 在本次实验中你用到了哪些分离混合物的方法?
[过滤和蒸发结晶]
3. 你有哪些成功的经验要与同伴分享?有哪些教训值得大家引以为戒?
[经验:水的温度高可使溶解速率加快。蒸发搅拌要按一个方向。教训:过滤倾倒液体时不可过快,蒸发时将要出现大量固体时,搅拌速度要加快]
工业上为什么常用饱和的食盐水来洗涤粗盐(即去掉粗盐中的部分MgCl2、CaCl2 、Na2SO4等) ?
[饱和的食盐水不可再溶解氯化钠,但可以继续溶解MgCl2、CaCl2、Na2SO4等,这样反复冲洗可以洗涤粗盐,去除杂质。]
通过溶解、过滤、蒸发操作之后,得到的通过溶解、过滤、蒸发操作之后,得到的固体就是纯净的食盐了吗?固体就是纯净的食盐了吗?
得到的氯化钠晶体中仍含有较多的可溶性杂质,工业上是利用化学方法除去这些可溶性杂质而得到精盐的。
除去难溶性杂质后的食盐水中还含有SO42-、Ca2+和Mg2+等杂质离子。为了去除这些杂质离子,应向食盐水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钡(BaCl2)、氢氧化钠(NaOH)和碳酸钠(Na2CO3)等物质,将杂质离子转化为沉淀。过滤去除沉淀后,再加入适量的盐酸,将溶液的pH调为7,除去多余的CO32-和OH-,得到精盐水,最后经蒸发结晶即得精盐。
加氯化钡是除硫酸根,加氢氧化钠是除镁离子,加碳酸钠是除钙离子。
在这里要注意顺序:
1. BaCl2要在Na2CO3之前,利用Na2CO3除去多余的BaCl2 。
2.过滤之后加盐酸。
我们看这是几种离子的去除顺序。
总结:可溶性杂质的除法
(1)原则:
除去杂质的同时不引入新的杂质
(2)方法:
加入化学试剂,让杂质离子转化成气体、沉淀或水除去
你能总结提纯混合物的方法和思路吗?
分析杂质种类、选择除杂方法、可有物理方法或化学方法,物理方法考虑过滤、蒸发、蒸馏等。化学方法一般用转化法,转化为沉淀、气体、水。这样混合物就可以转化为纯净物。
食盐是人体进行正常新陈代谢的必需品,是重要的调味品和食品添加剂。食盐还是制造烧碱、氯气、盐酸和纯碱等的基本原料,被广泛用于制造化学肥料、塑料、合成橡胶和染料等。
课堂练习:
1.下列可按溶解、过滤、蒸发的操作顺序,将它们分离的是( C )
A.水和酒精 B.硝酸钾和氯化钠
C.粗盐(含泥沙) D.碳酸钙和氧化铜
2.在下列叙述中的横线上,填写适宜分离操作的编号:
A.蒸发结晶 B.降温结晶 C.过滤
①食盐水混有泥沙,欲分离出食盐,应先( C )再( A );
②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混有少量的食盐,应用( B );
③欲从含有泥沙的水里得到较纯净的水,应用 ( C );
④石灰水中通入适量的CO2气体后要从混合物中分离出CaCO3,应用( C )。
3.重结晶法提纯粗盐的,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D )
A.粗盐溶液过滤后,如果滤液仍然浑浊,应该再过滤一次
B.把蒸发皿放在铁圈上,直接用酒精灯加热
C.加热过程中,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D.当蒸发皿中的水全部蒸干时,再停止加热
4.为了除去粗盐中的Ca2+、Mg2+、SO42﹣及泥砂,可将粗盐溶于水,然后进行下列五项操作①过滤;②加过量NaOH溶液;③加适量盐酸;④加过量Na2CO3溶液;⑤加过量BaCl2溶液.下列操作顺序中最合适的是( D )
A.②④⑤①③ B.⑤④②③①
C.⑤②④③① D.②⑤④①③
课堂小结:
本节我们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除去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步骤有:溶解、过滤和蒸发。]
【板书设计】
三、粗盐的提纯
溶解:可溶性固体溶解
过滤:固、液分离
蒸发结晶:可溶性固体、水分离
除去食盐中可溶性杂质的方法
【作业布置】
P42挑战自我1
【教学反思】
学生已经系统地学习了酸碱盐知识,知道了海水晒盐的原理;在水的净化的学习中,接触了过滤操作;在实验活动5中进行了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的分组实验 。所以对于过滤和溶解的方法和操作比较熟悉,为顺利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打下了基础。少部分学生的认知基础不牢固,不能自主完成探究,在活动中比较被动,这部分学生应受到额外关注。
要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要把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科学素养放在首要位置;要从促进学生发展的角度出发去制定教学目标。三维目标应是紧密联系的一个有机整体,学生学会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