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2 腊八粥练习题
展开(基础篇) 2腊八粥
一.选择题(共3小题)
1.下面加点字的读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油腻(nì) 腊肉(là)
B.肿胀(zhǒng) 沸腾(fèi)
C.锅铲(chǎn) 搁置(gē)
D.唾沫(tuò) 焖饭(mē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蜡八粥 细腻 栗子 塞灌
B.搅和 浓绸 褐色 染缸
C.脏水 筷子 糊涂 搅和
D.解释 腊肉 搅伴 深褐
3.下面四组成语中,与神态无关的一项是( )
A.神采奕奕 眉开眼笑 B.目瞪口呆 笑逐颜开
C.大惊失色 垂头丧气 D.仪表堂堂 囫囵吞枣
二.填空题(共5小题)
4.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腊八粥(zhū zhōu) | 酒盏(zhǎn zǎn) | 搅和(jiǎo jué) |
咽唾沫(yān yàn) | 浓稠(chóu zhōu) | 脏水(zāng zhāng) |
5.给下面的形近字组词。
腊 | 咽 | 脏 | 肿 |
蜡 | 烟 | 桩 | 种 |
6.选字填空。
(1)腊 蜡
笔 八粥
(2)搅 扰
和 打
(3)稠 绸
缎 浓
(4)褐 渴
色 望
7.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到横线上。
虽……但……; 单……就……; 要是……那就……; 如果……就……
(1) 看它那叹气样儿,闻闻那香味, 够咽三口以上的唾沫了。
(2) 真的干红枣也有那么大, 妙极了!
(3) 说是枣子同饭豆搁得多了一点儿, 大家都承认味道是比普通的粥要好吃得多了。
8.请你说出一个中国的传统节日及其习俗。
节日:
习俗:
三.语言表达(共1小题)
9.填空。(《腊八粥》)
课文主要写了 和 两部分内容,其中, 写得详细, 写得简略。之所以这样安排,是因为 。
四.判断题(共1小题)
10.判断,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难道还能设什么法来反抗吗?”这个句子是设问句,意思是“可以设什么法来反抗”。 (判断对错)
(2)主人公“八儿”的心理活动变化构成了本课的线索,从“迫不及待”到“苦苦等待”到“美妙的猜想”再到“亲见时的惊讶”,侧面表现出腊八粥的美味。 (判断对错)
(3)本文通过对人物的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等的描写,表现了“八儿”一家的其乐融融。 (判断对错)
(基础篇) 2腊八粥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3小题)
1.下面加点字的读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油腻(nì) 腊肉(là)
B.肿胀(zhǒng) 沸腾(fèi)
C.锅铲(chǎn) 搁置(gē)
D.唾沫(tuò) 焖饭(mēn)
【解答】A、B、C正确。
D.有误,“焖饭”中“焖”的正确读音为“mèn”。
故选:D。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蜡八粥 细腻 栗子 塞灌
B.搅和 浓绸 褐色 染缸
C.脏水 筷子 糊涂 搅和
D.解释 腊肉 搅伴 深褐
【解答】A.有误,腊八粥:又称“七宝五味粥“、“佛粥“、“大家饭“等,是一种由多样食材熬制而成的粥。故“蜡八粥”的“蜡”错误。
B.有误,浓稠:液体的密度大、浓度高,粘稠。故“浓绸”的“绸”错误。
C.正确。
D.有误,搅拌:用手或器械在混合物中转动。故“搅伴”的“伴”错误。
故选:C。
3.下面四组成语中,与神态无关的一项是( )
A.神采奕奕 眉开眼笑 B.目瞪口呆 笑逐颜开
C.大惊失色 垂头丧气 D.仪表堂堂 囫囵吞枣
【解答】A.有关,神采奕奕:形容精神旺盛,容光焕发。眉开眼笑:形容高兴愉快的样子。
B.有关,目瞪口呆:瞪大眼睛说不出话来。形容受惊而愣住的样子。笑逐颜开:眉开眼笑,十分高兴的样子。
C.有关,大惊失色:非常害怕,脸色都变了。垂头丧气:形容失望或受到挫折时情绪低沉的样子。
D.无关,仪表堂堂:仪表:人的外表,风度;堂堂:仪容庄严大方的样子。形容人的容貌端正。 囫囵吞枣:把枣子整个吞下去。比喻读书等不经消化理解,笼统接受。
故选:D。
二.填空题(共5小题)
4.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腊八粥(zhū zhōu) zhōu | 酒盏(zhǎn zǎn) zhǎn | 搅和(jiǎo jué) jiǎo |
咽唾沫(yān yàn) yàn | 浓稠(chóu zhōu) chóu | 脏水(zāng zhāng) zāng |
【解答】咽:[yān]口腔后部主要由肌肉和黏膜构成的管子。[yàn]使嘴里的食物或别的东西通过咽头到食管里去。[yè]声音受阻而低沉。故“咽唾沫”的“咽”应读“yàn”。
脏:[zāng]不干净。[zàng]内脏。故“脏水”的“脏”应读“zāng”。
故答案为:
zhōu zhǎn jiǎo
yàn chóu zāng
5.给下面的形近字组词。
腊 腊月 | 咽 咽喉 | 脏 心脏 | 肿 肿胀 |
蜡 蜡烛 | 烟 吸烟 | 桩 一桩 | 种 种子 |
【解答】故答案为:
腊月 咽喉 心脏 肿胀
蜡烛 吸烟 一桩 种子
6.选字填空。
(1)腊 蜡
蜡 笔 腊 八粥
(2)搅 扰
搅 和 打 扰
(3)稠 绸
绸 缎 浓 稠
(4)褐 渴
褐 色 渴 望
【解答】(1)蜡笔:将颜料掺在蜡里制成的笔,可有数十种颜色,画画用。故选“蜡”。腊八粥:由多样食材熬制而成的粥。故选“腊”。
(2)搅和:搅拌。故选“搅”。打扰:打搅;搅扰。故选“扰”。
(3)绸缎:泛指丝织物。古时多是有钱人家作为衣物,其颜色光滑亮丽,五彩缤纷。故选“绸”。浓稠:指液体的密度大、浓度高,粘稠。故选“稠”。
(4)褐色:是处于红色和黄色之间的任何一种颜色。其特征含有适中的暗淡和适度的浅灰。故选“褐”。渴望:迫切地希望。故选“渴”。
故答案为:
(1)蜡 腊;
(2)搅 扰;
(3)绸 稠;
(4)褐 渴。
7.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到横线上。
虽……但……; 单……就……; 要是……那就……; 如果……就……
(1) 单 看它那叹气样儿,闻闻那香味, 就 够咽三口以上的唾沫了。
(2) 要是 真的干红枣也有那么大, 那就 妙极了!
(3) 虽 说是枣子同饭豆搁得多了一点儿, 但 大家都承认味道是比普通的粥要好吃得多了。
【解答】(1)两个分句间是条件关系,可以用“单……就……”相连。
(2)两个分句间是假设关系,可以用“要是……那就……”相连。
(3)两个分句间是转折关系,可以用“虽……但……”相连。
故答案为:
(1)单……就……:
(2)要是……那就……;
(3)虽……但……。
8.请你说出一个中国的传统节日及其习俗。
节日: 端午节
习俗: 吃粽子,赛龙舟。
【解答】故答案为:
端午节
吃粽子,赛龙舟。
三.语言表达(共1小题)
9.填空。(《腊八粥》)
课文主要写了 等粥 和 喝粥 两部分内容,其中, 等粥 写得详细, 喝粥 写得简略。之所以这样安排,是因为 这样写可以充分表现出八儿对腊八粥的渴望与喜爱,突出文章中心 。
【解答】《腊八粥》这篇课文主要写了等粥和喝粥两部分内容,其中“等粥”这部分详写,“喝粥”这部分略写。之所以这样安排,是因为这样写可以充分表现出八儿对腊八粥的渴望与喜爱,突出文章中心。
故答案为:
等粥 喝粥 等粥 喝粥 这样写可以充分表现出八儿对腊八粥的渴望与喜爱,突出文章中心
四.判断题(共1小题)
10.判断,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难道还能设什么法来反抗吗?”这个句子是设问句,意思是“可以设什么法来反抗”。 × (判断对错)
(2)主人公“八儿”的心理活动变化构成了本课的线索,从“迫不及待”到“苦苦等待”到“美妙的猜想”再到“亲见时的惊讶”,侧面表现出腊八粥的美味。 √ (判断对错)
(3)本文通过对人物的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等的描写,表现了“八儿”一家的其乐融融。 √ (判断对错)
【解答】(1)有误,“难道还能设什么法来反抗吗?”这个句子是反问句,意思是“不能设什么法来反抗”。
(2)正确。
(3)正确。
故答案为:
(1)×;
(2)√;
(3)√。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腊八粥课时练习: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a href="/yw/tb_c161231_t7/?tag_id=28" target="_blank">腊八粥课时练习</a>,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给下列加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品读句子,回答问题,拟人手法有妙处,写出下面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阅读短文,按要求作答,百字练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腊八粥同步练习题: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a href="/yw/tb_c161231_t7/?tag_id=28" target="_blank">腊八粥同步练习题</a>,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给下列加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品读句子,回答问题,拟人手法有妙处,写出下面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阅读短文,按要求作答,百字练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腊八粥一课一练: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a href="/yw/tb_c161231_t7/?tag_id=28" target="_blank">腊八粥一课一练</a>,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看一看,写一写,读拼音,写字词,查字典填空,课文综合回顾,按要求写句子,阅读《腊八粥》,回答下列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