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全国各地中考化学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
甘肃省2020-2022三年中考化学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20-常见碱的主要性质及用途(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甘肃省2020-2022三年中考化学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20-常见碱的主要性质及用途(含解析),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推断题,科学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甘肃省2020-2022三年中考化学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20-常见碱的主要性质及用途(含解析) 一、单选题1.(2021·甘肃金昌·统考中考真题)常温下,下列物质的水溶液 pH<7的是A.HCl B.NaCl C.Na2CO3 D.NaOH2.(2021·甘肃金昌·统考中考真题)小明向如图所示的烧杯中加入一种物质,充分搅拌后,发现烧杯底部的塑料片与烧杯粘在一起了。他加入的物质可能是 A.蔗糖 B.食盐 C.硝酸铵固体 D.氢氧化钠固体3.(2020·甘肃兰州·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关于化学学科基本观念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能量观﹣﹣金属与酸的反应是放热反应B.转化观﹣﹣纯碱可一步转化为烧碱C.微粒观﹣﹣氢氧化钠是由分子构成的D.守恒观﹣﹣某物质含有碳、氢元素,完全燃烧后一定会生成二氧化碳和水4.(2020·甘肃兰州·统考中考真题)物质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下列因果关系判断不正确的是( )A.一氧化碳气体有可燃性﹣﹣可用于燃料B.氢氧化钠能与酸反应﹣﹣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C.金刚石很硬、石墨很软﹣﹣是由于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D.铜可制成铜片﹣﹣铜有良好的延展性5.(2020·甘肃金昌·统考中考真题)下列物质露置在空气中,质量会减少的是A.生石灰B.苛性钠C.浓硫酸D.浓盐酸6.(2020·甘肃天水·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图像分别与选项的操作相对应,其中合理的是A.向两份等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分别不断加入镁粉和锌粉B.向一定质量二氧化锰固体中加入一定质量的过氧化氢溶液C.温度不变,向一定质量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氧化钙D.向一定质量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二、填空题7.(2022·甘肃金昌·统考中考真题)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在H、C、O、C1、Na、Ca六种元素中,选择适当元素组成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用化学式填空。(1)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气体___________。(2)可用作改良酸性土壤的碱___________。(3)厨房中常用的食盐___________。(4)有毒性的气体___________。 三、推断题8.(2020·甘肃兰州·统考中考真题)某同学在归纳梳理物质间关系时,应用如图所示的七巧板分别代表初中化学常见的七种纯净物,拼搭出行走的人形图案。拼图中相连物质间可发生化学反应,A是水垢中含有的难溶碱,化合物B不含氧元素,C、G是黑色固体单质,D、F是农药波尔多液的主要成分。请回答下列问题:(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未标出)(1)D物质的化学式是______;E的用途为______(任写一种)。(2)写出B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3)当A和B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_(写化学式)。(4)图中7种物质间的反应,共涉及______种基本反应类型。 四、科学探究题9.(2021·甘肃兰州·统考中考真题)某实验小组同学在帮助实验员整理化学试剂时发现了一瓶标签破损的无色溶液,他们猜想瓶内原有的液体只能是 Na2CO3溶液、NaOH 溶液、BaCl2溶液、CuSO4溶液中的一种。为了判断瓶内是何种溶质,并确定试剂瓶的标签,实验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查阅资料】1.碳酸钠溶液显碱性2.氯化钡溶液显中性【实验探究 1】(1)大家认为该瓶溶液不可能是______,原因是______。(2)甲同学设计了如下文字探究瓶内溶质的成分: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少量瓶内液体于试管中,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色溶质不是______向上述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足量稀盐酸______溶质是 Na2CO3 【讨论质疑】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实验方案不严谨,小组同学讨论后一致认为还需要进行下一步探究。【实验探究 2】另取少量瓶内液体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 CaCl2 溶液(中性),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静置后,取上层清液,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得出结论】该溶液的溶质有______;该试剂瓶标签上的物质为______。【反思拓展】造成该溶液出现上述实验现象的原因是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10.(2021·甘肃甘南·统考中考真题)某化学兴趣小组发现实验桌上的氢氧化钠溶液没有塞上橡胶塞。为探究敞口的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该组同学进行了如下的探究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提出问题1】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实验探究1】实验步骤实验现象解释与结论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稀盐酸______该溶液已变质。氢氧化钠变质的原因是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提出问题2】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完全变质?【提出猜想】猜想一:已完全变质,该溶液中溶质不含NaOH。猜想二:部分变质,该溶液中溶质是______。【查阅资料】氯化钡溶液呈中性,碳酸钡为白色沉淀。【实验探究2】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先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氯化钡溶液有______生成猜想二成立静置,取上层清液于另一支试管中,加入2~3滴酚酞溶液上层清液______ (3)【提出问题3】怎样提纯该样品得到纯净的氢氧化钠固体?【实验探究3】为得到纯净的氢氧化钠固体,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方案。①操作a的名称为______。②根据实验流程分析,最终所得氢氧化钠固体的质量______变质样品中所含氢氧化钠的质量(填“>”“<”或“=”)。11.(2021·甘肃金昌·统考中考真题)经调查,市场上有一种食品专用发热包。发热包中物质的主要成分是生石灰、碳酸钠、铝粉。某化学小组为探究发热包中各物质的成分,进行了如下实验。查阅资料:①H2在加热条件下能还原金属氧化物;②无水硫酸铜遇水会变成蓝色。探究一:发热包发热的原理(1)取少量发热包中物质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水;小明用手触摸试管外壁,发烫,说明发热包中的物质含有__________。探究二:为了进一步探究发热包中各物质的成分。小亮向上述试管中加入稀盐酸,并对产生的气体展开进一步探究。【猜想与假设】(2)a.H2;b.__________;c.CO2和H2的混合气体。【实验设计】小明同学设计如下图所示实验装置,对气体成分进行探究。【实验验证](3)A装置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D装置中黑色粉末逐渐变为红色,E装置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证明猜想c正确。【总结与反思](4)B装置的作用是______,写出D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五、计算题12.(2021·甘肃甘南·统考中考真题)氢氧化钙是一种常见的碱,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如处理含硫酸的工业污水、配制波尔多液等。回答下列问题:(1)氢氧化钙的俗称是______(填一种即可)。(2)已知氢氧化钙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钙和水。计算740 kg氢氧化钙能中和工业污水中硫酸的质量是多少?(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参考答案:1.A【分析】根据pH小于7,则溶液显酸性,pH大于7,则溶液显碱性,pH等于7,则溶液显中性判断。【详解】A、氯化氢的水溶液是盐酸,属于酸显酸性,故pH小于7,符合题意;B、氯化钠的水溶液显中性,pH=7,不符合题意;C、碳酸钠的水溶液显碱性,pH大于7,不符合题意;D、氢氧化钠的水溶液显碱性,pH大于7,不符合题意;答案为:A。2.C【分析】本题考查物质溶于水后能量的变化;蔗糖溶于水后溶液温度不变;食盐溶于水后溶液温度不变;硝酸铵溶于水后溶液温度降低;氢氧化钠溶于水后溶液温度升高。【详解】A、蔗糖溶于水后溶液温度不变,不能使熔化的石蜡油凝固,故错误; B、食盐溶于水后溶液温度不变,不能使熔化的石蜡油凝固,故错误;C、硝酸铵溶于水后溶液温度降低,能使熔化的石蜡油凝固,故正确;D、氢氧化钠溶于水后溶液温度升高,不能使熔化的石蜡油凝固,故错误;故选C正确。3.C【详解】A、金属与酸的反应是放热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纯碱可一步转化为烧碱,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故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C、氢氧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的,故选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D、某物质含有碳、氢元素,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完全燃烧后一定会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4.B【详解】A、一氧化碳气体有可燃性,所以一氧化碳可用作燃料,因果关系判断正确;B、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不能用于酸性土壤的改良,因果关系判断不正确;C、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金刚石很硬、石墨很软是由于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因果关系判断正确;D、铜具有良好的延展性,所以铜可制成铜片,因果关系判断正确。故选B。5.D【详解】A、生石灰氧化钙和空气中水蒸气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质量增大,A错。B、苛性钠吸水,还可以吸收空气中二氧化碳,质量增大,B错。C、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吸收空气中水蒸气质量增大,C错。D、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溶液质量减少,D正确。故选:D。6.D【详解】A、金属与酸反应时氢气来源于酸中的氢元素,因为酸的量相同,金属过量,则生成的氢气相等,镁的活动性比锌强,反应速率快,反应时间短,故A不正确;B、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故B不正确;C、向一定质量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氧化钙,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水减少导致部分氢氧化钙析出,溶液质量减小,故C不正确;D、向一定质量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先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溶液的pH值逐渐增大,硫酸反应完全,此时的溶液为中性,pH=7,随着氢氧化钠溶液的继续加入,溶液pH逐渐升高,故D正确。故选D。7.(1)H2(2)Ca(OH)2(3)NaCl(4)CO##Cl2 【解析】(1)氢气的相对分子质量最小,氢气的相对分子质量等于2;故填:H2;(2)氢氧化钙是碱,能和土壤中的酸性物质反应,可以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故填:Ca(OH)2;(3)食盐是氯化钠,故填:NaCl;(4)所给的元素中能形成的有毒气体的是一氧化碳或氯气,故填:CO或Cl2。8. CuSO4 支持燃烧 Fe+2HCl=FeCl2+H2↑ MgCl2 3【分析】因为A是水垢中含有的难溶碱,所以A为氢氧化镁;化合物B不含氧元素,能和氢氧化镁反应,则B为盐酸;C是黑色固体单质,能和盐酸反应,则C为铁粉;G是黑色固体单质,铁粉和木炭都能和氧气反应,则G为碳,E为氧气;D、F是农药波尔多液的主要成分,分别是硫酸铜和氢氧化钙,因为D能和铁粉反应,则D为硫酸铜,F为氢氧化钙。【详解】(1)根据分析,D为硫酸铜,化学式为:;E为氧气,氧气的用途之一是支持燃烧。(2)B与C分别是盐酸和铁粉,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HCl═FeCl2+H2↑。(3)氢氧化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故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中的溶质为生成物氯化镁,化学式为: MgCl2。(4)铁、碳和氧气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氢氧化镁和稀盐酸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铁和硫酸铜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没有涉及到分解反应,故涉及到的基本反应类型是三种。9. CuSO4溶液 硫酸铜溶液蓝色 BaCl2溶液 有气体生成 CaCl2+Na2CO3=CaCO3↓+2NaCl NaOH、Na2CO3 NaOH##氢氧化钠 2NaOH+CO2=Na2CO3+H2O【详解】[实验探究1](1)硫酸铜溶液是蓝色,该溶液是无色溶液,不可能是硫酸铜溶液,故填:CuSO4溶液;硫酸铜溶液蓝色。(2)取少量瓶内液体于试管中,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色,说明溶液显碱性,不可能是是氯化钡溶液。结论为该溶液溶质是碳酸钠,碳酸钠和稀盐酸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现象为有气体生成。[实验探究2]氯化钙和碳酸钠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化学方程式CaCl2+Na2CO3=CaCO3↓+2NaCl。[得出结论]加入过量氯化钙后,静置后,取上层清液,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说明还含有氢氧化钠,溶质为氢氧化钠和碳酸钠,说明氢氧化钠发生了变质,标签上物质为氢氧化钠。[反思拓展]溶液中出现碳酸钠,因为氢氧化钠发生变质,化学方程式,故填:2NaOH+CO2=Na2CO3+H2O。10. 有气泡产生 CO2+2NaOH=Na2CO3+H2O NaOH、Na2CO3 白色沉淀 变为红色 过滤 >【详解】[实验探究1]氢氧化钠会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而发生变质,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钠和水,碳酸钠和稀盐酸生成氯化钠和水和二氧化碳,若氢氧化钠已变质,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稀盐酸,有气体生成,故填:有气泡产生;CO2+2NaOH=Na2CO3+H2O。[提出猜想]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钠和水,氢氧化钠部分变质,该溶液溶质是碳酸钠和氢氧化钠,故填:NaOH、Na2CO3。[实验探究2]部分变质,该溶液中溶质是碳酸钠和氢氧化钠,加入过量氯化钡溶液氯化钡和碳酸钠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静置,取上层清液于另一支试管中,加入2~3滴酚酞溶液,溶液显碱性,上层清液变为红色,故填:白色沉淀;变为红色。[实验探究3]①固液分离是过滤操作,故填:过滤。②氢氧化钙和碳酸钠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氢氧化钠质量会增加,故填:>。11. 氧化钙##CaO 二氧化碳## CO2 石灰水变浑浊 白色固体变蓝色 吸收二氧化碳 【详解】(1)氧化钙和是反应放出大量的热,试管外壁,发烫,说明发热包中的物质含有氧化钙;(2)碳酸钠和稀盐酸生成二氧化碳气体、铝和稀盐酸生成氢气;结合ac猜想可知,猜想b:CO2;(3)实验结论为猜想c正确,则气体为二氧化碳和氢气混合物;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A装置中的实验现象是石灰水变浑浊,反应为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D装置中黑色粉末逐渐变为红色,氢气和氧化铜生成铜和水,水能使无水硫酸铜变为蓝色,E装置中的实验现象是白色固体变蓝色;(4)氢氧化钠能和二氧化碳反应,B装置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D装置中发生反应为氢气和氧化铜在加热下生成铜和水,。12.(1)熟石灰(或消石灰)(2)解:设能中和工业污水中硫酸的质量为x。 解得x=980kg答:硫酸的质量980kg。 【解析】(1)氢氧化钙俗称熟石灰或消石灰,故填:熟石灰(或消石灰)。(2)见答案。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江苏省扬州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59常见碱的主要性质及用途,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广东省广州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43常见碱主要性质及用途,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苏省盐城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58常见碱的主要性质及用途,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