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教案整册汇编
- 9《哦,香雪》教案 教案 2 次下载
- 15《不求甚解》教案 教案 0 次下载
- 十六 文艺随笔二篇 > 咬文嚼字 朱光潜 教案 教案 0 次下载
- 13《读书人是幸福人》教案 教案 0 次下载
- 《我的母亲》教案 教案 8 次下载
高中语文高教版(中职)基础模块 上册第四单元阅读与欣赏十五 拿来主义 鲁迅教案设计
展开这是一份高中语文高教版(中职)基础模块 上册第四单元阅读与欣赏十五 拿来主义 鲁迅教案设计,共1页。
1、导入:喜欢看韩剧、日本动画片,喜欢用外国电器的,请举手。说说什么原因喜欢外国的东西。如何正确对待外来文化呢?请看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
2、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是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呐喊》《彷徨》
3、体裁:杂文
4、朗读课文,文章可以划分为几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至第四段):揭露批判“送去主义”的实质及其严重的后果。这一部分回答了“为什么要拿来” 的问题。
第二部分(第五至第九段)阐明“拿来主义”的内容,批判在对待文化遗产问题上的错误倾向。这一部分提出“拿来主义”的主张,回答了“什么是拿来” 的问题。
第三部分(第十段)总结全文,指出实行“拿来主义”的人应具有的胆识和品质,以及“拿来主义”对于创造民族新文化的重要意义。
5、国民党政府奉行“送去主义”的实质是什么?正确的主张应该是什么?
实质:媚外求辱和欺世惑众。我们必须针锋相对,实行“拿来” !
6、一二两段中的引号有什么作用?(有特指,有引用,有讽刺,有反语)
7、 “送去”之后会导致什么惨重后果呢?其后果必然会导致亡国灭种
8、提问:第五段中“摩登”和“吝啬”两个词的运用有什么妙处?(一是有讽刺效果,一是贬词褒用。)
9、这一段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承上启下,由上文揭露批判“送去主义”转入下文提倡实行“拿来主义”。)
10、阅读第八段,鲁迅用“大宅子”比喻什么?(“大宅子”比喻文化遗产。)对待文化遗产的三种错误态度是什么?
错误态度 | 表 现 | 比 喻 义 |
孱 头 | “ 徘徊不敢走进门。” | 比喻懦弱无能害怕继承、拒绝借鉴的逃避主义者 |
昏 蛋 | “勃然大怒,放一把大火烧光,算是保存自己的清白。” | 比喻割断历史盲目排斥的虚无主义者和貌似彻底革命的“左”派幼稚病患者 |
废 物 | “羡慕旧宅子”“接受一切”,“欣欣然的蹩进卧室,大吸剩下的鸦片” | 比喻崇洋媚外,主张“全盘西化”的投降主义者 |
提问:对待文化遗产的正确态度是什么呢?请齐读第九段。
“他占有,挑选。”怎样“占有”、怎样“挑选”呢?
喻 体 | 本 体 | 态 度 |
鱼翅 | 文化遗产中的“精华” | “吃掉”(即吸收) |
鸦片 | 文化遗产中的“精华”和“糟粕”互现 | 加以批判吸收 |
烟枪和烟灯 | 文化遗产中的旧形式 | “存放”一点,其余毁掉 |
一群姨太太 | 色情文化之类 | “走散为是”(即彻底抛弃) |
本文是一篇杂文,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犀利和幽默)
【作业】写一篇学习本文的读后感。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语文必修 上册12 拿来主义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苏教版必修三拿来主义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简介本文的写作背景,分析比喻论证,最后一节总结全文,总结本文的论证艺术,拓展延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苏教版必修三拿来主义教学设计,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