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遗传与变异》素养测评试卷(单元测试)六年级上册科学苏教版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5/1382087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二单元《遗传与变异》素养测评试卷(单元测试)六年级上册科学苏教版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5/1382087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二单元《遗传与变异》素养测评试卷(单元测试)六年级上册科学苏教版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5/13820877/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二单元《遗传与变异》素养测评试卷(单元测试)六年级上册科学苏教版
展开这是一份第二单元《遗传与变异》素养测评试卷(单元测试)六年级上册科学苏教版,共13页。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遗传与变异》素养测试细目表
模块一:基础测试
题型 |
题目 |
测试目的 |
参考答案及赋分标准 (总分30分) |
| |||
选择题 (10分) |
1.右边小男孩的长相与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左边成年男子非常相似,这种现象是( ) A.繁殖 B.变异 C.遗传 D.都不是 |
了解对遗传现象的理解。 |
答案:D 本题2分,答错不得分
|
|
2.我们通过分别观察人类、动物、植物家庭发现子代与亲代、子代不同个体之间有很多特征是不同的,发现生物体普遍存在变异现象,得出结论的过程中应用到的科学思维方法有( ) ①模型建构 ②比较与分类 ③分析与综合 ④归纳概括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
了解科学的思维方法 |
答案:C 本题2分,答错不得分
|
3.2022年12月5日,一批珍贵的水稻种子随神舟十四号3位航天员一起抵京,这是人类经过空间站里120天的培育生长,首次在太空收获稻种。关于太空育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太空的宇宙射线、微重力等特殊环境会使生物的基因发生改变。 B.太空育种带回来的种子不一定优于地球原有的作物。 C.经太空育种使生物所获得的变异特征,是不可遗传变异 D.太空培育的水稻跟地球原有的水稻存在不相似的特征。 |
综合考察学生对变异及遗传变异原因的理解 |
答案:C 本题2分,答错不得分
|
|
4.韭黄的培育是农民将新生的韭菜叶用土或麦秸等物体覆盖,使其缺乏光合作用而变得嫩黄,关于韭菜颜色特征的变异,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环境导致的变异,不可遗传 B. 基因导致的变异,可遗传 C. 因为缺乏光合作用,导致韭菜的基因发生了改变,所以发生了变异 D. 韭黄继续繁殖的话,下一代的叶子仍然是黄色 |
考察对变异分类的理解 |
答案:A 本题2分,答错不得分
|
5.有观点认为人工干预生物变异培育的新品种不能吃,下列说法你比较认同的是( ) A. 很多人都这么认为,我也觉得不能吃 B. 应该认真调查收集科学证据,再做出判断 C. 很多人点赞、评论和转发,所以我觉得这个说法是可信的 D. 观点出自一个非常有权威的专家,所以我选择相信 |
考察学生的科学态度 |
答案:B 本题2分,答错不得分
|
填空题
填空题 (10分) |
1.“桐实生桐、桂实生桂”“物生自类本种”“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是对_____现象的描述。 | 对概念的理解 | 答案:遗传 本题2分,答错不得分 |
2.“龙生九子、各有不同”“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是对_____现象的描述。 | 对概念的理解 | 答案:变异 本题2分,答错不得分 | |
3.小红的母亲有耳垂、大拇指向背侧弯曲、体型肥胖;父亲有耳垂、大拇指不能向背侧弯曲、体型较瘦;小红无耳垂、大拇指向背侧弯曲、体型正常。
请你从①有无耳垂 ②大拇指能不能向背侧弯曲 ③体型胖瘦三个方面的特征进行分析。
(1)父母有耳垂,小红无耳垂,说明了生物的___现象。 |
在理解的基础上用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
答案:变异 本题2分,答错不得分 | |
(2)母亲的大拇指向背侧弯曲,小红的大拇指也能向背侧弯曲,说明了生物的_____现象。 | 在理解的基础上用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 答案:遗传 本题2分,答错不得分 | |
(3)可遗传的变异特征是_____,不可遗传的变异特征是_____(填代号)。
| 对概念的理解和辨析 | 答案:① ②,③ 每空1分,答错不得分
|
判断题 (10分) | 1.“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句谚语说明了生物的遗传现象。 | 对概念的理解 | 答案;√ 本题2分,答错不得分 |
2.父母有一方是双眼皮,孩子是双眼皮的概率很小。 | 对规律的理解 | 答案;× 本题2分,答错不得分 | |
3.生物的遗传现象是普遍存在的,而变异现象则不是普遍存在的。 | 对概念的掌握 | 答案;× 本题2分,答错不得分 | |
4.北方栽培的又香又甜的苹果移栽到广东后,其苹果变得又酸又涩,因为苹果的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 | 在理解的基础上用知识解释和解决基本问题 | 答案;× 本题2分,答错不得分 | |
5.Delta是新冠病毒变异株,科学家发现它有16处刺突蛋白突变,这属于生物的变异现象。 | 在理解的基础上用知识解释和解决基本问题 | 答案;√ 本题2分,答错不得分 |
模块二:表现性评价
题目 |
测试目的 |
赋分标准 (共30分) |
园区流浪猫产下三只小猫仔,可迟迟不见猫“爸爸”的出现,请你根据图片和所学知识推断猫“爸爸”的长相,并设计一份《寻猫启事》粘贴在园区各单元楼公告栏处,帮助小猫仔寻找猫“爸爸”。(30分)
1.绘制猫“爸爸”的长相,能够呈现主要特征即可。 2.用文字详细描述猫“爸爸”的外貌特征。 3.《寻猫启示》要求语言简练、信息明确且完整。 |
考察学生应用遗传和变异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以及写作能力。 | 参考答案:以学生实际观察为准
赋分标准: 优秀(21-30分) 《寻猫启事》内容完整,设计精美;语言表达清晰、明确;猫“爸爸”画像推断符合规律,且绘制细节丰富。 良好(11-20) 《寻猫启事》内容完整,设计合理;语言表达清晰、明确;猫“爸爸”画像推断符合规律,主要的特征能够绘制出来。 一般(0-10) 《寻猫启事》内容不完整,设计一般;语言表达不清晰、不明确;猫“爸爸”画像推断不合理,绘制潦草,特征不凸显。 |
模块三:过程性资料评价
题目 |
测试目的 |
赋分标准 (总共40分) |
|
通过调查收集信息 | 参考答案:以学生实际观察为准
赋分标准: 优秀(14-20分) 调查表填写完整,没有遗漏,结论部分能准备地总结概括。
良好(6-13分) 调查表填写完整,没有遗漏,结论部分总结概括不准确。
一般(0-5分) 调查表填写不完整,有遗漏观察项目,结论部分总结概括不准确。
|
|
处理信息并得出结论的能力。 | 参考答案:以学生实际观察为准
赋分标准: 优秀(14-20分) 能够多途径收集丰富的信息;能够用简练的语言整理信息;能够基于证据提出合理的观点。
良好(6-13分) 能够多途径收集丰富的信息;能够对信息进行整理,不够精简;能够基于证据提出观点,但合理性欠佳。
一般(0-5分) 收集信息途径单一,信息不够丰富;信息只是复制粘贴,没有整理;不能够建立证据和观点的联系。
|
附录1:
家庭成员特征调查表
特征 | 我 | 父亲 | 母亲 | 兄弟姐妹 (没有可不填) | |
| 眼皮(A.双眼皮 B.单眼皮) |
|
|
|
|
舌头(A.会卷舌 B.不会卷舌) |
|
|
|
| |
头发(A.自然直发 B.自然卷发) |
|
|
|
| |
耳垂(A.有耳垂 B.无耳垂) |
|
|
|
| |
酒窝(A.有酒窝 B.无酒窝) |
|
|
|
| |
拇指(A.拇指能向后弯 B.拇指不能向后弯) |
|
|
|
| |
下颌(A.下颌中央有 B.下颌中央无沟) |
|
|
|
| |
眉毛(A.浓 B.淡) |
|
|
|
| |
脸型(A.长脸 B.圆脸 ) |
|
|
|
| |
眼睛(A.大 B.小) |
|
|
|
| |
血型(A.A型 B.B型 C.AB型 D.O型) |
|
|
|
| |
肤色(A.偏白 B.中等 C.偏黑) |
|
|
|
| |
其 他 | 音色(A.音调高 B.中等C.音调低) |
|
|
|
|
惯用手(A.左利手 B.右利手) |
|
|
|
| |
性格 |
|
|
|
|
1.我发现我和父亲相似的特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发现我和父亲不相似的特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发现我和母亲相似的特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发现我母亲不相似的特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发现我和兄弟姐妹相似的特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发现我和兄弟姐妹不相似的特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
附录2:
人工干预生物变异利弊分析研究报告 | |||||||||||||||||||||||||||
研究主题 | 人工干预生物变异,对生物本身以及对人类生活的利弊影响。 | ||||||||||||||||||||||||||
研究方法 (可使用多种方法) | □网络搜索 □查阅书籍 □询问专业人士 □纪录片(视频) | ||||||||||||||||||||||||||
资料整理 (根据自己的情况觉得物种数量) |
| ||||||||||||||||||||||||||
你的观点 |
|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