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化石的奥秘》教案(共3课)(2022秋)
展开第三单元 化石的奥秘
8.消失的恐龙
【教材分析】
本课是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3单元中的第1课。
本课教学内容分三个部分,通过举办展览、阅读资料、观察模型等一系列活动,引导学生从科学研究的角度认识恐龙,激发对化石的探究兴趣。第一部分,从学生喜闻乐见的恐龙模型、图片入手,引导学生经历办“恐龙展”的过程,在观察多姿多彩的恐龙世界时,收集和整理与恐龙有关的信息,并思考这些已经在地球上消失了的恐龙形象是如何复原出来的。第二部分,通过阅读资料,了解科学家对恐龙化石的发现与研究。第三部分,为恐龙寻找相对应的化石模型,引导学生发现科学家对恐龙的研究都是建立在对恐龙化石研究的基础之上的,同时体会恐龙的多样性。
【教学目标】
通过举办“恐龙展”,收集、整理与恐龙有关的信息,激发学生研究恐龙的兴趣。
通过阅读资料,了解恐龙化石的发现与研究。
在为恐龙寻找相对应的化石模型的过程中,体会化石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重点]恐龙化石的发现与研究。
[难点]在为恐龙寻找相对应的化石模型的过程中,体会化石的作用。
【教学准备】
恐龙化石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课本25页的恐龙图片,学生观察这张图片,了解图片上的恐龙。
2.出示课本25页的一首小诗:
没有人见过恐龙,
为什么
能复原出它们的模样?
没有人能穿越时空,
为什么
能找到人类的祖先?
……
答案
究竟藏在哪里?
让我们一起
去探寻
那些遥远的秘密!
3.学生认真阅读这首小诗,想一想这首小诗中提出的问题。
4.全班交流:为什么没有人见过恐龙,却能复原出他们的模样?
5.从今天开始,我们开始学习第三单元,一起去探寻化石的奥秘。
6.这一课,我们先来学习第8课——消失的恐龙。
7.板书课题:8.消失的恐龙
二、学习新课
活动一:举办恐龙展
1.教师引导:我们有很多同学都喜欢恐龙。课前老师布置同学们把我们各人拥有的各种恐龙模型和图片带到教室,来举办一个恐龙展。下面就请大家拿出我们课前准备的各种恐龙模型和图片。
2.学生拿出各种恐龙模型和图片,把模型分门别类的摆放在桌子上,将图片粘贴在周围的墙上,恐龙展就可以开始了。
3.学生在教室里面自由走动,观看恐龙展,观察各种恐龙模型和图片,初步了解各种形态的恐龙。
4.教师引导:在我们的恐龙展中展示出了各种各样的恐龙,天上飞的,地上走的,水里游的,树上爬的……这些恐龙千姿百态,大小不一。大家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这些模型图片中的恐龙形象是根据什么复原出来的呢?是设计师们凭空设计出来的吗?
5.过渡:原来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恐龙都是人们根据考古学家发掘出来的恐龙化石复原出来的。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探索人类发现与研究恐龙化石的历程。
活动二:人类发现与研究恐龙化石的历史
1.出示课本27页“恐龙化石的发现与研究”这段文字资料,学生认真阅读这段文字资料,初步了解人类发现与研究恐龙化石的历史。
2.全班交流,指生说一说人类发现与研究恐龙化石的历史。
3.出示有关巨齿龙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初步了解巨齿龙的外形特点。
4.科学家又是如何发掘和复原恐龙化石的呢?让我们一起去了解恐龙化石的发掘和复原过程。
5.出示课本27页下面4幅图片,学生观察这些图片并读一读下面的文字,初步了解科学家是怎样发掘和复原恐龙化石的?
6.全班交流,指生说一说科学家发掘和复原恐龙化石的步骤。
7.教师小结:有的化石发现于坚硬的岩层中,需要一点一点凿去外面的围岩;有的则从松软易碎的悬崖边掉落下来。研究化石的科学家称为古生物学家,他们使用一些基本的挖掘工具,比如锤子、凿子和镘刀等把化石挖出地表,刷子则用来除去化石上的沙土。
活动三:连接恐龙和相对应的恐龙化石模型
1.教师引导:正是因为在科学家的不懈努力之下,我们才看到了今天各种各样的恐龙形象。
2.出示课本28页上面三角龙、似鸡龙、马门溪龙、霸王龙和剑龙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这5种恐龙,分别说一说自己了解的有关这5种恐龙的知识。
3.这些恐龙又是根据下面哪一种恐龙化石模型复原出来的呢?
4.出示课本28页下面的5种恐龙的化石模型,提出要求:找出与上面5种恐龙相对应的化石模型,并说出自己判断的依据。
5.学生仔细观察上面的5种恐龙图片以及下面的5种恐龙化石模型,将恐龙与相对应的化石模型连接起来,并且说一说自己判断的依据。
6.教师引导:通过刚才比较的这5种恐龙,我们发现恐龙的形态差异真的很大。其实科学家们发现的恐龙远远不止这5种。
7.相机出示其他种类的恐龙,学生仔细观察这些恐龙,并且了解一些相关的知识。
8.教师出示相应的恐龙图片,引导学生认识更多的恐龙,了解更多的有关恐龙的知识。
三、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了解了人类之所以能够复原恐龙是因为化石的存在,人类对于恐龙化石的发现与研究可以追溯到1677年,随着恐龙化石的不断发掘和科学家的不懈努力,人们对恐龙的认识也越来越多,化石在恐龙的研究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课后,同学们可以查阅资料,了解更多的有关恐龙以及恐龙化石的知识。
【教学后记】
9.化石告诉我们什么
【教材分析】
本课教学内容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通过阅读文字、图片、视频等各类资料,引导学生知道什么是化石,它是什么样的,以及它的形成过程。第二部分,化石中隐藏着丰富多样的信息,发现这些信息是读懂化石的前提。在这一部分,通过对恐龙头骨化石、恐龙蛋化石、恐龙足迹化石图片的观察,引导学生学会从化石中获取信息,尝试读懂化石。第三部分,科学家通过对化石的研究有了很多发现:有的生物灭绝了,有的生物不断进化改变,有的生物被称为活化石。通过以上学习,引导学生发现虽然化石中的生物早已死亡,但是它们与当今生物之间仍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体会生命与生命之间、生命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教学目标】
通过阅读资料,知道什么是化石,识别常见化石,了解化石的形成过程。
观察几组化石图片,学会从中获取信息,并加以分析。
在分析化石资料和古生物复原图的过程中,发现古生物与当今生物之间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从化石中获取信息,知道化石告诉我们什么
[难点]分析古生物与当今生物之间的联系
【教学准备】各种各样的化石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上一课,我们通过学习、了解了人类发现与研究恐龙化石的历史,以及取得的巨大成就,知道科学家根据恐龙化石复原出了形态各异的恐龙。
2.出示各种各样的恐龙图片。
3.化石究竟是什么?除了恐龙化石,还有哪些化石?化石又是怎样形成与被发现的?科学家研究化石又有哪些重大的意义?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这些问题。
4.板书课题:9.化石告诉我们什么
二、学习新课
活动一:化石及化石的种类
1.化石的定义及分类
(1)出示课本29页上面的一段文字,学生读一读这段文字,初步了解什么是化石。
全班交流
(2)什么是化石?
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或遗迹。
(3)常见的化石有哪些?
常见的化石有骨骼化石、外壳化石、叶子化石、脚印化石等等。
(4)在上一课的学习中,科学家发掘的恐龙化石就是属于哪一种化石呢?
恐龙化石属于骨骼化石。
2.自然界中的化石
(1)除了恐龙化石之外,大自然中还有没有其他的化石呢?
是的,除了恐龙之外,大自然中还有许多其他生物的化石。
(2)出示课本29页下面的6幅化石图片,学生仔细观察这6幅画时图片,了解图片里的化石是什么?
(3)除了书上出示的这6种化石之外,还有许许多多的化石。
(4)相机出示一些其他化石的图片,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并辨别一下他们是什么化石。
3.刚刚我们了解了什么是化石,还观察了一些化石的图片。化石是如何形成的?又是如何被发现的呢?下面我们继续探究。
活动三:化石的形成与发现
1.出示课本30页“化石的形成与发现”这段文字资料,学生认真阅读这段资料,初步了解化石是怎样形成的?又是怎样被发现的?
全班交流
2.化石是如何形成的?
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里,地球上曾经生活过无数的生物,这些生物的遗体、遗物或遗迹,被当时的泥沙掩埋起来。在随后的岁月中,生物的有机质被分解,遗体、遗物的坚硬部分和痕迹被沉积物包裹,并被矿物化。
3.化石又是如何被发现的呢?
由于地壳运动的作用,已经形成的化石有些上升到接近地表的地方,随着岩石的侵蚀或坍塌,化石便暴露出来。
4.出示课本30页“动物骨骼化石的形成与发现”一组图片,学生仔细观察这组图片,并且结合化石的形成与发现的文字资料进一步体会化石是怎样形成与发现的?
5.教师引导:化石的形成和被发现其实是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据科学家不完全统计,一般化石的形成时间需要上万年,有的甚至需要上千万年乃至上亿年。
活动4:研究古生物化学的意义
教师引导:化石的形成和被发现其实是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那么我们现在去研究这些古生物的化石又有哪些意义呢?
意义一:从化石中获取信息
1.出示课本30页两种恐龙的头骨化石图片,提出要求:仔细观察这两种恐龙的头骨化石图片,猜一猜哪种是食肉恐龙,哪种是食草恐龙?并说一说你的依据。
2.出示课本30页恐龙蛋化石图片,提出要求:仔细观察恐龙蛋化石图片,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3.出示课本31页上面两幅插图,提出要求:观察两种恐龙的足迹化石图片,判断哪一种是二足行走恐龙,哪一种是四足行走恐龙?并说一说自己的判断依据。
4.教师引导:通过刚才观察和比较三组恐龙化石图片,想一想科学家研究化石的意义是什么呢?
意义二:古生物复原图和化石图片能告诉我们什么
1.教师引导:远古时期曾经在地球上生活过的一些古生物,现在已经在地球上消失了,我们只能通过化石图片了解他们的样子,并且通过化石来复原他的原来的样貌。
2.出示课本31页下面的4幅图片,学生观察这4幅图片,了解4幅图片上的生物分别是什么?想一想我们现在还能看到他们吗?地球上是否还有与他们相似的生物呢?
3.教师引导:虽然这些东西看不见了,但是有一些我们还能看到与他们相似的生物,也许这些相似的生物可能与这些远古生物有一定的亲戚关系,比如说马。
4.出示课本32页现代马的进化过程图片,学生观察这组图片,了解现代马是怎样进化而来的?又是由什么马进化而来的?
5.始祖马经过近5,000万年的进化,终于进化成了现代马。我们从图片可以看出现代马和始祖马有相似之处,但也有很大的不同之处。大家想一想,马在进化的过程中,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马在进化的过程中,发生了很大有变化,是不是所有的生物在进化中都会有这样大的差别呢?
6.出示课本32页下面的三组插图,引导学生分别观察这三组插图,比较蟑螂化石与现在的蟑螂、银杏化石与现在的银杏、鲎(hòu)化石与现在的鲎,看一看这些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变化大吗?
7.被人类称为“活化石”的动植物除了银杏、蟑螂、鲎(hòu)之外,还有什么呢?
教师出示水杉、香果树、国宝大熊猫、中华鲟等生物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进一步了解这些动植物在千百万年的进化过程中,仍然保留了过去原始的特性。
8.教师引导:通过刚才几组图片的对比,大家想一想科学家现在研究化石又有哪些意义呢?
三、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什么是化石,知道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或者遗迹,如骨骼、外壳、叶子、脚印化石等等。同时我们还了解了化石是怎样形成,又是怎样被发现的,探讨了科学家研究化石的重大意义。课后,同学们可以查阅更多有关古生物化石的资料,了解更多的知识。
【教学后记】
10.用化石做证据
【教材分析】
本课是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3课。
本课教学内容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呈现了三则用化石作证据的科学研究资料——用化石证明鸟类起源于恐龙、用化石证明大陆漂移说、用化石证明生物进化论,引导学生发现化石除了在古生物领域的研究中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外,还有着广泛的科学价值。第二部分,生命演化史不仅是生物进化史,实际上它也是整个自然界的历史,是地球演化史。它是一个真实、漫长、仍未终止的历史过程。基于化石的研究,人类不断丰富和完善着对生命演化史的研究。引导学生将目光聚焦到漫长的生命演化史上,从宏观的角度思考与生命有关的话题。第三部分,撰写一篇有关化石是如何为“人猿同祖论”提供证据的短文是一个较为开放的活动,需要学生综合运用本单元学习的知识和科学研究的方法。引导学生将化石证据运用到对科学假说的研究中,体会到科学研究是建立在科学证据的基础之上的。
【教学目标】
通过阅读用化石作证据的各种科学假说的资料,更加全面地认识化石的科学价值。
通过分析有关生命演化史的信息,从宏观的角度认识生命世界。
运用化石证据,证明“人猿同祖论”
【教学重难点】
[重点]更加全面地认识化石的科学价值。
[难点]通过分析有关生命演化史的信息,从整体的角度认识生命世界。
【教学准备】
用化石作证据的各种科学假说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上一课,我们通过学习,了解了化石的有关知识,请同学们回忆上一节课所学的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什么是化石?
(2)化石是如何形成并被发现的?
(3)我们可以从化石的研究中得到哪些信息?
2.研究化石还有哪些重大的意义呢?今天我们继续来探讨这个问题。
3.板书课题:10.用化石做证据
二、教学新课
活动一:化石的科学价值
用化石证明鸟类起源于恐龙
1.出示课本33页中华龙鸟化石图片,学生仔细观察这幅图片,了解中华龙鸟的外形特点。
中华龙鸟身体体型较小,是一种小型食肉恐龙,嘴里有牙齿,尾椎很长。前肢粗短,爪钩锐利,后腿较长,适宜奔跑。同时,它从头部到尾部都覆盖着像羽毛一样的东西。
2.中华龙鸟这样的外形与我们现代的什么生物比较相似呢?
3.学生自由读一读 课本33页“用化石证明鸟类起源于恐龙”的一段文字资料,初步了解这段文字的内容。
全班交流
4.英国的博物学家赫胥黎提出了怎样的假说?化石又为英国博物学家赫胥黎假说的成立提供了哪些证据?
赫胥黎提出的假说:鸟类是由恐龙演化而来的。
化石提供的证据:恐龙化石的骨骼与火鸡骨架非常相似。
古生物学家们在世界各地陆续发现了许多像鸟一样的恐龙化石。
20世纪90年代,在中国辽宁等地发现了一系列带羽毛的恐龙化石。
2.教师小结:这些化石都为英国博物学家赫胥黎假说的成立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用化石证明大陆漂移说
1.教师引导:化石不仅证明了鸟类起源于恐龙,还证明了“大陆漂移说”。
学生认真阅读课本33页“用化石证明大陆漂移说”这段文字资料,了解这段文字的内容。
全班交流
2.大陆漂移说的观点是什么?
大陆漂移说提出了起初全世界的大陆连在一起,是一块联合大陆的假说。
3.化石又为大陆漂移说的假说的成立提供了什么证据?
德国气象学家魏格纳收集到一块2.5亿年前横贯南部各大陆的相同的岩石和化石,证明了这一假说。
20世纪60年代初,发现了另一个证据——地壳之下缓慢移动的岩浆导致大陆板块的移动。
4.出示课本33页下面的一幅图片,学生观察这幅图片,想一想图片上几块化石的发现地分别在哪里?
5.这些化石的发现说明了什么?
科学家分别在印度、澳大利亚、南美洲、非洲南部、南极洲发现了舌羊齿植物群,这些在陆地上生长的植物不太可能跨越大洋进行迁徙。
如果我们将这几个大陆拼接起来,可以发现这一植物群呈现出连续的带状分布。一些陆生脊椎动物化石也提供了相似的证据。
说明了起初全世界的大陆是连在一起的,是一块联合的大陆。
三、用化石证明生物进化论
1.出示课本34页英国达尔文的图片,学生观察图片,并说一说达尔文的有关知识。
2.学生自由读一读课本34页“用化石证明生物进化论”这段文字资料,想一想达尔文的进化论的观点是什么?化石为生物进化论的成立提供了什么证据?
四、化石提供的证据:
1、1831年12月英国达尔文登上贝格尔号军舰,开始了一次环球科学考察,在航行中,他采集了大量的生物标本和化石。
2、后来的科学家通过对不同地层生物化石的研究证实了进化论。
3、教师小结:通过以上三段文字资料的阅读与分析交流,我们发现化石在这些科学假说的成立上提供了有力的证据,进一步说明了化石的科学作用,说明了研究化石的重要意义。
活动二:地球生命演化史
1.教师引导:地球的历史其实就是一部地球生命的演化史。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无数的生物在地球上生存,又从地球上消失。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地球的生命演化史。
2.出示课本34页生命演化史示意图,学生仔细阅读观察这幅生命演化史示意图,想一想从这幅生命演化史示意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3.教师小结:关于地球生命演化史内容非常丰富,资料众多。课后,同学们可以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更多的有关地球生命演化史的知识。
五、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通过学习,进一步了解了化石的科学价值,体会到了科学家研究化石的重大意义,懂得了化石为鸟类起源于恐龙、大陆漂移说、生物进化论等科学假说的成立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同时我们还了解了地球生命的演化史。课后,同学们可以查阅资料,了解更多的有关化石的科学价值,了解更多的有关生命演化史的知识。
【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