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期末总复习】人教版(2019)化学选择性必修1-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卷(A卷)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解析
      【期末总复习】人教版(2019)化学选择性必修1-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卷(A卷)(解析版).docx
    • 原卷
      【期末总复习】人教版(2019)化学选择性必修1-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卷(A卷)(原卷版) .docx
    【期末总复习】人教版(2019)化学选择性必修1-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卷(A卷)(解析版)第1页
    【期末总复习】人教版(2019)化学选择性必修1-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卷(A卷)(解析版)第2页
    【期末总复习】人教版(2019)化学选择性必修1-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卷(A卷)(解析版)第3页
    【期末总复习】人教版(2019)化学选择性必修1-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卷(A卷)(原卷版) 第1页
    【期末总复习】人教版(2019)化学选择性必修1-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卷(A卷)(原卷版) 第2页
    【期末总复习】人教版(2019)化学选择性必修1-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卷(A卷)(原卷版) 第3页
    还剩1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期末总复习】人教版(2019)化学选择性必修1-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卷(A卷)

    展开

    这是一份【期末总复习】人教版(2019)化学选择性必修1-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卷(A卷),文件包含期末总复习人教版2019化学选择性必修1-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卷A卷解析版docx、期末总复习人教版2019化学选择性必修1-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卷A卷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年高二上学期化学期末模拟卷(A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考试内容:人教2019版选择性必修1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S-32
    一、选择题:本题共16个小题,每小题3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和科技都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天宫二号”使用的碳纤维,是一种新型有机高分子材料
    B.施肥时,草木灰不能与铵盐混合使用,是因为它们之间发生反应会降低肥效
    C.明矾常用作净水剂,是因为它能够消毒杀菌
    D.14C可用于文物年代的鉴定,14C与12C互为同素异形体
    【答案】B
    【详解】A.碳纤维主要成分为碳的单质,不是有机物,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A错误;
    B.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钾,碳酸钾是强碱弱酸盐,水解使溶液显碱性,铵盐和OH-离子会发生反应:,从而使肥效降低,B正确;
    C.明矾是常用净水剂,其原理是:明矾内的铝离子水解后生成氢氧化铝胶体,具有吸附作用,可以吸附水中的杂质形成沉淀而使水澄清,但是它没有强氧化性,所以不能杀菌消毒,C错误;
    D.12C和14C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互为同位素,D错误;
    2.下列有关电解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碳酸氢钡是强电解质
    B.乙醇是弱电解质
    C.石墨能导电,所以石墨是电解质
    D.食盐水能导电,所以食盐水是电解质
    【答案】A
    【详解】A.碳酸氢钡为化合物,在水溶液中能够完全电离,属于强电解质,故A正确;
    B.乙醇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均以分子形式存在,不导电,属于非电解质,故B错误;
    C.石墨是单质,能够导电但不是电解质,故C错误;
    D.食盐水为混合物,不属于电解质,故D错误;
    3.下列化学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描述合理的是
    A.和催化重整可制备合成气,该反应为放热反应,生成物总能量大于反应物总能量。
    B.化学反应速率是化工生产研究的主要问题之一,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光照、超声波、压强和催化剂等。
    C.工业制硫酸中一步重要反应是在下催化氧化:, 使用催化剂是为了加快反应速率,提高原料转化率。
    D.电池是人类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能量来源,原电池反应均是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
    【答案】D
    【详解】A.放热反应中生成物总能量小于反应物总能量,A错误;
    B.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物质的本身的性质,光照、超声波、压强和催化剂等是次要因素,B错误;
    C.使用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但不能影响平衡,不能提高原料转化率,C错误;
    D.原电池是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将化学能变成电能,D正确;
    4.化学知识和技术的发展离不开伟大的化学家。下列人物与其贡献不匹配的是
    A.侯德榜——工业制备烧碱 B.勒夏特列——化学平衡的移动
    C.哈伯——利用氮气和氢气合成氨 D.盖斯——反应热的计算
    【答案】A
    【详解】A.侯德榜先生的贡献是联合制碱法制备纯碱,而不是烧碱,A符合题意;
    B.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又称勒夏特列原理,即化学平衡移动原理由勒夏特列提出,B不符合题意;
    C.哈伯利用N2与H2反应合成氨,哈伯因为在合成氨方面的巨大贡献而获得诺贝尔奖,C不符合题意;
    D.盖斯先生的贡献是提出了盖斯定律用于计算反应热,D不符合题意;
    5.mA(g)+nB(g)pC(g)+qQ(g)当m、n、p、q为任意整数时,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①体系的压强不再改变 ②体系的温度不再改变 ③各组分的浓度不再改变
    ④各组分的质量分数不再改变 ⑤反应速率A:B:C:D=m:n:p:q
    ⑥单位时间内m mol A断键反应,同时p mol C也断键反应
    A.③④⑤⑥ B.②③④⑥ C.①③④⑤ D.①③④⑥
    【答案】B
    【详解】①该反应的反应前后气体计量数之和如果相等,则反应压强始终不变,所以体系的压强不再改变时,该反应不一定达到平衡状态,错误;
    ②无论该反应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当体系的温度不再改变,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则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正确;
    ③各组分的浓度不再改变,则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正确;
    ④各组分的质量分数不再改变,则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正确;
    ⑤无论该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都存在反应速率A:B:C:D=m:n:p:q,所以该反应不一定达到平衡状态,错误;
    ⑥单位时间内m mol A断键反应,同时p mol C也断键反应,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正确;
    综上所述有②③④⑥符合题意;
    6.在配制中和滴定标准液时,需要用到的实验仪器是
    A. B. C. D.
    【答案】B
    【详解】A.为蒸发皿,用于蒸发溶剂,从而获得溶质或浓缩溶液,A不符合题意;
    B.为容量瓶,可用于配制中和滴定操作中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B符合题意;
    C.为分液漏斗,用于分离不互溶的液体混合物,C不符合题意;
    D.为漏斗,用于分离固、液混合物,D不符合题意;
    7.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已知12g石墨转化为CO时放出110.5kJ热量,则2C(石墨,s)+O2(g)=2CO(g) ∆H=+110.5 kJ∙mol−1
    B.已知强酸与强碱稀溶液生成1mol H2O的焓变为−57.3 kJ∙mol−1,则2NaOH(aq)+H2SO4(aq)=Na2SO4(aq)+2H2O(l) ∆H=−57.3 kJ∙mol−1
    C.30g NO在空气中完全氧化成红棕色气体时放出58.1kJ的热量,则2NO2=O2+2NO ∆H=+58.1 kJ∙mol−1
    D.32g硫粉完全燃烧生成SO2气体放出269.8kJ的热量,则S(s)+O2(g)=SO2(g) ∆H=−269.8 kJ∙mol−1
    【答案】D
    【详解】A.已知12g石墨即1mol,12g石墨转化为CO时放出110.5kJ热量,则2C(石墨,s) + O2(g)=2CO(g) ∆H=−221 kJ∙mol−1,故A错误;
    B.已知强酸与强碱稀溶液生成1mol H2O的焓变为−57.3 kJ∙mol−1,则2NaOH(aq)+H2SO4(aq)=Na2SO4(aq)+2H2O(l) ∆H=−114.6 kJ∙mol−1,故B错误;
    C.30g NO在空气中完全氧化成红棕色气体时放出58.1kJ的热量,则2NO2(g)= O2(g)+2NO(g) ∆H=+116.2 kJ∙mol−1,故C错误;
    D.32g硫粉完全燃烧生成SO2气体放出269.8kJ的热量,则S(s)+O2(g)=SO2(g) ∆H=−269.8 kJ∙mol−1,故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D。
    8.在25℃、101kPa下,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放热akJ,下列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B
    【详解】A.反应的产物呈气态,,A不正确;
    B.1molH2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热2akJ/mol ,则2molH2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热4akJ/mol ,热化学方程式为 ,B正确;
    C.反应的产物呈气态,,C不正确;
    D.反应中,燃烧物H2为2g,则,D不正确;
    9.将等物质的量的A、B混合于2L的刚性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3A(g)+B(g)xC(g)+2D(g),经5min后反应达到平衡,测得D的浓度为0.5mol/L,c(A):c(B)=1:3,以C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v(C)=0.2mol/(L·mi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方程式中,x=3
    B.以B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v(B)=0.1mol/(L·min)
    C.达平衡时,A转化率为75%
    D.反应前后容器内气体的压强之比为3:4(不考虑温度的变化)
    【答案】C
    【详解】

    有 ,解c=4a,2a=0.5mol/L ,则a=0.25mol/L,c=1mol/L, ,则x=4。
    A.经计算,x=4,A错误;
    B.以B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v(B)=0.05mol/(L·min),B错误;
    C.达平衡时,A转化率为 ,C正确;
    D.反应前后容器内气体的压强之比为 ,D错误;
    10.温度为时,向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CO(g)和,发生反应: 。数据如下:
    反应物
    CO

    起始时物质的量(mol)
    1.2
    0.6
    平衡时物质的量(mol)
    0.9
    0.3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平衡时,CO的转化率为25%
    B.平衡时,反应放出的热量为12.3kJ
    C.平衡时,CO的浓度是浓度的3倍
    D.时,反应的平衡常数
    【答案】D
    【详解】A.平衡时CO的转化率为,A正确;B.热化学方程式表达的是消耗了1mol CO,反应放热41kJ,达到平衡CO消耗的物质的量为,反应放热,B正确;
    C.平衡时,,,则,C正确;
    D.把平衡的浓度代入平衡常数表达式计算:,D错误;
    11.依据下列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A
    向两支盛有少量溴水溶液的试管中分别加入适量苯和通入足量乙烯
    溶液均褪色
    溴与苯和乙烯都能发生反应
    B
    测定等浓度的溶液和溶液的pH
    前者的pH比后者的大
    元素的非金属性:S>C
    C
    向溶液中加入5滴同浓度的KI溶液,再加入几滴KSCN溶液
    溶液显血红色
    与KI的反应是可逆反应
    D
    向的溶液中滴加几滴同浓度的NaCl溶液后,滴加KI溶液
    先产生白色沉淀,后出现黄色沉淀
    证明
    【答案】B
    【详解】A.乙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苯不能,溶液褪色的原理不同,选项A错误;
    B.比较非金属性,应根据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判断,等浓度的溶液和溶液的,前者的比后者的大,所以非金属性:,选项B正确;
    C.氯化铁过量,不能判断是否为可逆反应,如判断是否为可逆反应,溶液应过量,选项C错误;
    D.硝酸银过量,则不能比较、大小,选项D错误。
    12.在体积可变的恒温密闭容器中按充入和,发生反应: ,在时刻达到平衡状态Ⅰ;在时刻向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时刻达到平衡状态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时刻达到平衡时,
    B.时刻达到平衡时反应放出的热量小于
    C.达到平衡时,的体积分数:ⅠⅡ
    D.过程中,υ(逆)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
    【答案】D
    【详解】A.时刻达到平衡时,,即,故A错误;
    B.按充入和,但充入的物质的量不清楚有多少,因此时刻达到平衡时反应放出的热量无法计算放出的热量,故B错误;
    C.体积可变的恒温密闭容器中,又加入氨气,达到平衡时,是一个等效平衡,因此的体积分数:Ⅰ=Ⅱ,故C错误;
    D.过程中,υ(逆)逐渐增大至平衡状态,在时刻向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υ(逆)突然变大再逐渐减小,最后减小到处于平衡状态,由于放入体积可变的恒温密闭容器中,加入氨气前后处于等效平衡,最后与原平衡的速率相等即在υ(逆)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故D正确。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室温下,某溶液中的c(H+)=1.0×10-12mol/L,该溶液可能为酸溶液
    B.pH=3的HNO3与pH=11的KOH溶液等体积混合的溶液中:c(H+)<c(OH-)
    C.pH<7的溶液也可能是中性溶液
    D.室温下,0.1的溶液中:
    【答案】C
    【详解】A.室温下Kw=c(H+)c(OH-)=10-14,溶液中c(H+)=1.0×10-12mol/L,故c(OH-)==10-2 mol/L,因此溶液为碱性,A错误;
    B.由于没有说明温度,因此pH=3的HNO3与pH=11的KOH中的c(H+)和c(OH-)无法计算,故混合后溶液中c(H+)和c(OH-)的大小关系无法确定,B错误;
    C.常温下水的pH=7,pH=-lg c(H+),对于纯水,电离平衡为H2OH++ OH-,温度升高平衡正向移动,c(H+)增大,pH减小,即pH<7,但纯水中c(H+)=c(OH-),为中性,C正确;
    D.NH3∙H2O为弱电解质,弱电解质的电离是微弱的,因此0.1mol/L的NH3∙H2O中c(NH3∙H2O)>c(OH-)>c(H+),D错误;
    14.燃料电池以熔融的金属氧化物为电解质、CH4为燃料,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b极加入的物质为空气(O2),发生还原反应
    B.O2—向a极移动
    C.正极电极反应式为:O2+4H++4e—=2H2O
    D.标准状况下,每消耗11.2L甲烷,导线中转移的电子数为4NA
    【答案】C
    【详解】A.由分析可知,b极加入的物质为空气,空气中的氧气在正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氧离子,故A正确;
    B.由分析可知,a极为燃料电池的负极,b极为正极,燃料电池工作时,阴离子O2—向负极a极移动,故B正确;
    C.由分析可知,b极为正极,空气中的氧气在正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氧离子,电极反应式为O2+4e—=2 O2—,故C错误;
    D.由分析可知,a极为燃料电池的负极,甲烷在氧离子作用下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电极反应式为CH4+ 4O2——8e—=CO2+2H2O,则标准状况下,每消耗11.2L甲烷,导线中转移的电子数为×8×NAmol—1=4NA,故D正确;
    15.最新研究的锌铈液流电池具有储能高、污染小等优点,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其中电极为惰性材料,不参与电极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放电时,电池外接负载,将储存在电解质溶液中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其储能容量取决于电解液的容量和浓度
    B.充电时,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
    C.充电时,当外电路中通过电子时,极室中溶液的质量减少
    D.选择性离子交换膜应为质子交换膜,电池放电时从极室移向极室
    【答案】A
    【详解】A.电池是将化学能变成电能,其储能容量取决于电解液的体积和浓度,A正确;
    B.锌为负极,则充电时,a为阴极,b电极为阳极,发生氧化反应,B错误;
    C.充电时,a极是锌离子变成锌单质,当外电路中通过电子时,极室中溶液中有的锌离子变成锌单质,但溶液中有阳离子流入,故溶液的减少质量不是,C错误;
    D.充电和放电过程中正极电解液和负极电解液不能混合,故加入氢离子平衡电荷,故为质子交换膜,电池放电时,从a极室移向b极室,D错误;
    16.下列物质性质实验对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钠与CuSO4溶液反应:2Na+Cu2+=Cu↓+2Na+
    B.用碳酸钠溶液处理水垢中的硫酸钙:CO+Ca2+=CaCO3↓
    C.硫酸铝溶液中滴加少量氢氧化钾溶液:Al3++4OH-=AlO+2H2O
    D.酸性KMnO4溶液中滴加H2O2溶液:2MnO+5H2O2+6H+=2Mn2++5O2↑+8H2O
    【答案】D
    【详解】A.Na先与水反应,生成的NaOH再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则钠与CuSO4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a+2H2O+Cu2+═Cu(OH)2↓+H2↑+2Na+,故A错误;
    B.用碳酸钠溶液处理水垢中的硫酸钙,离子方程式为:CO+CaSO4═CaCO3+SO,故B错误;
    C.硫酸铝溶液中滴加少量氢氧化钾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和硫酸钾,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Al3++3OH-=Al(OH)3↓,故C错误;
    D.H2O2溶液中滴加酸性KMnO4溶液,离子方程式:2MnO+5 H2O2+6H+═2Mn2++5O2↑+8H2O,故D正确;
    二、非选择题:包括第17题~第21题5个大题,共52分。
    17.某化学兴趣小组用50mL0.50mol•L-1盐酸与50mL0.55mol•L-1NaOH溶液进行中和反应的反应热测定实验,实验装置如图。试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时玻璃搅拌器的使用方法是___;不能用铜丝搅拌器代替玻璃搅拌器的理由是__。
    (2)某学生记录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已知:实验中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密度均为1g•cm-3,中和反应后溶液的比热容c=4.18J•g-1•℃-1)
    实验序号
    起始温度T1/℃
    终止温度T2/℃
    盐酸
    氢氧化钠溶液
    混合溶液
    1
    20.0
    20.2
    23.3
    2
    20.2
    20.4
    23.4
    3
    20.4
    20.6
    23.8
    依据该学生的实验数据计算,该实验测得反应放出的热量为__J。
    (3)下列操作会导致实验结果出现偏差的是___(填标号)。
    a.用量筒量取盐酸的体积时仰视读数
    b.把量筒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分多次倒入盐酸中
    c.将50mL0.55mol•L-1氢氧化钠溶液取成了50mL0.55mol•L-1氢氧化钾溶液
    d.做本实验的当天室温较高
    e.大烧杯的杯盖中间小孔太大
    (4)某同学为了省去清洗温度计的麻烦,建议实验时使用两支温度计分别测量酸和喊的温度,你是否同意该同学的观点,为什么?___。
    (5)如果将NaOH溶液换成等量的NaOH固体,那么实验中测得中和反应的反应热(△H)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6)如果用60mL0.50mol•L-1盐酸与50mL0.55mol•L-1NaOH溶液进行实验,与上述实验相比,二者所放出的热量___(填“相等”或“不相等”,下同),所求的中和反应H+(aq)+OH-(aq)=H2O(1) △H的反应热(△H)___。
    【答案】
    (1) 上下搅动 Cu是热的良导体,传热快,热量损失大
    (2)1337.6
    (3)abe
    (4)不同意,因为不同的温度计误差不同
    (5)偏小
    (6) 不相等 相等
    【解析】
    (1)实验时为防止打断温度计,玻璃搅拌器的使用方法是上下搅动;Cu是热的良导体,传热快,热量损失大,所以不能用铜丝搅拌器代替玻璃搅拌器,故答案为:上下搅动;Cu是热的良导体,传热快,热量损失大;
    (2)三次温度差分别为:3.2℃、3.1℃、3.3℃,温度的平均值为3.2℃,溶液的总质量为100g,该实验测得反应放出的热量为Q=,故答案为:1337.6;
    (3)a.用量筒量取盐酸的体积时仰视读数,使盐酸的体积不准确,会导致实验结果出现偏差,故a选;
    b.把量筒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分多次倒入盐酸中,会使热量散失,会导致实验结果出现偏差,故b选;
    c.将50mL0.55mol•L-1氢氧化钠溶液取成了50mL0.55mol•L-1氢氧化钾溶液,氢氧根的量不变,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故c不选;
    d.做本实验的当天室温较高,但测量的是温度差,与室温无关,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故d不选;
    e.大烧杯的杯盖中间小孔太大,会使热量散失,会导致实验结果出现偏差,故e选;
    故答案为:abe;
    (4)因为不同的温度计误差不同,所以不能使用两支温度计分别测量酸和喊的温度,故答案为:不同意,因为不同的温度计误差不同;
    (5)如果将NaOH溶液换成等量的NaOH固体,由于氢氧化钠固体溶解会放出热量,导致放热增多,使实验测得中和反应的反应热(△H)偏小,故答案为:偏小;
    (6)如果用60mL0.50mol•L-1盐酸与50mL0.55mol•L-1NaOH溶液进行实验,由于试剂的量不同,所放出的热量与上述实验不相等,但中和热是换算成生成1mol水时放出的热量,所求的中和反应的反应热(△H)与上述反应相等,故答案为:不相等;相等。

    18.温室气体的利用是当前环境和能源领域的研究热点,合理利用燃料废气中的CO2,也是实现“碳中和”的途径之一、回答下列问题:
    (1)CO2与CH4重整可以同时利用两种温室气体,过程中涉及如下反应:
    I.CH4(g)+CO2(g) 2CO(g)+2H2(g) ΔH1=+247.41kJ·mol-1
    Ⅱ.CO2(g)+H2(g) CO(g)+H2O(g) ΔH2
    Ⅲ.CH4(g)+O2(g) CO(g)+2H2(g) ΔH3=-35.6kJ·mol-1
    ①已知:O2(g)+H2(g)=H2O(g) ΔH=-241.8kJ·mol-1,则ΔH2=___________kJ·mol-1。
    ②一定条件下,向体积为V L的密闭容器中通入CH4、CO2各1.0mol及少量O2,测得不同温度下反应平衡时各产物产量如图所示,x曲线代表___________(填化学式)产量变化,1100K时,CH4与CO2的转化率分别为95%和90%,反应I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_(mol·L-1)2(写出计算式,用含a、b、V的代数式表示)。

    (2)在催化剂作用下CO2和H2合成甲酸涉及以下反应:
    I.CO2(g)+H2(g)HCOOH(g) ΔH1<0
    II.CO2(g)+H2(g)CO(g)+H2O(g) ΔH2
    刚性容器中CO2(g)和H2(g)按物质的量1:1投料,平衡时HCOOH和CO的选择性随温度变化如图所示。

    ①曲线a随温度升高而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_,为同时提高CO2的平衡转化率和平衡时HCOOH的选择性,应选择的反应条件为___________(填标号)。
    A.低温、低压 B.高温、高压
    C.高温、低压 D.低温、高压
    ②240℃时,容器内压强随温度的变化如下表:
    时间/ min
    0
    20
    40
    60
    80
    压强/ MPa
    P0
    0.91 P0
    0.85 P0
    0.80 P0
    0.80 P0
    反应I的速率可表示为v=k·p(CO2)·p(H2)(k为常数),则反应在60min时v=___________(用含p0、k的式子表示)。
    【答案】(1) +41.21 kJ·mol-1 CO
    (2) CO2(g)+H2(g)HCOOH(g)正反应放热,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 D
    【解析】(1)I.CH4(g)+CO2(g) 2CO(g)+2H2(g) ΔH1=+247.41kJ·mol-1
    Ⅲ.CH4(g)+O2(g) CO(g)+2H2(g) ΔH3=-35.6kJ·mol-1
    ①O2(g)+H2(g)=H2O(g) ΔH=-241.8kJ·mol-1,
    根据盖斯定律I+①-Ⅲ得,则CO2(g)+H2(g) CO(g)+H2O(g) ΔH2 =+247.41kJ·mol-1-241.8kJ·mol-1+35.6kJ·mol-1=+41.21 kJ·mol-1;
    ②一定条件下,向体积为V L的密闭容器中通入CH4、CO2各1.0mol及少量O2,根据元素守恒,碳元素生成CO、氢元素除生成氢气外还生成少量水,所以产物中CO物质的量最多,x曲线代表CO;
    根据图示,1100K时,CO的物质的量是amol、氢气的物质的量是bmol,CH4与CO2的转化率分别为95%和90%,则平衡体系中CH4的物质的量是1mol×5%=0.05mol、CO2的物质的量是1mol×10%=0.1mol,反应I的平衡常数K= (mol·L-1)2;
    (2)①CO2(g)+H2(g)HCOOH(g)正反应放热,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所以HCOOH的选择性随温度升高而下降;CO2(g)+H2(g)HCOOH(g)正反应放热,降低温度,平衡正向移动,CO2的平衡转化率和平衡时HCOOH的选择性增大;CO2(g)+H2(g)HCOOH(g)正反应气体物质的量减少,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CO2的平衡转化率和平衡时HCOOH的选择性增大;为同时提高CO2的平衡转化率和平衡时HCOOH的选择性,应选择的反应条件为低温、高压,选D;
    ②反应在60min时压强变为0.80 P0,即气体物质的量变为原来的0.8倍,

    ,x=0.4a;
    v=k·p(CO2)·p(H2)=k×=。
    19.氯乙烯是制备塑料的重要中间体,可通过乙炔选择性催化制备。已知:
    I.C2H2(g)+HCl(g) C2H3Cl(g) △H1
    II.C2H2(g)+2HCl(g)C2H4Cl2(g) △H2<0
    III.C2H2(g)2C(s)+H2(g) △H3>0
    回答下列问题:
    (1)计算机模拟单个乙炔分子和氯化氢分子在催化剂(HgCl2)表面发生反应I的反应历程如图所示:

    ①上述单个乙炔分子和氯化氢分子的反应历程中决速步骤的活化能为___________eV。
    ②由上述反应历程可推算反应I的反应热△H1,则△H1=___________eV•mol-1.
    (2)在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以物质的量之比为1:1充入C2H2(g)和HCl(g),分别在不同压强下发生反应,实验测得乙炔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Pa、Pb、Pc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随温度升高,三条曲线逐渐趋于重合的原因为___________。

    (3)一定温度下,向盛放催化剂的恒容密闭容器中以物质的量之比为1:1充入C2H2(g)和HCl(g),假设只发生反应I和II。实验测得反应前容器内压强为p0Pa,10min达到平衡时C2H3Cl(g)、HCl(g)的分压分别为p1Pa、p2Pa。
    ①0~10min内,反应I和反应IIHCl的总的消耗速率v(HCl)=___________Pa•min-1(用分压表示)。
    ②反应I的平衡常数Kp=___________。(用含P0、P1、P2的代数式表示)
    (4)电化学腐蚀法可有效将废水中的三氯乙烯转化为乙烯。利用活性纳米Fe电化学腐蚀处理酸性三氯乙烯废水的过程如图。定义单位时间内纳米Fe释放的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nt,其中用于有效腐蚀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ne。

    ①上述电化学腐蚀过程①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
    ②在处理过程中,当消耗amol纳米Fe时,产生bL的乙烯气体(标准状况),则该电化学腐蚀过程的电流效率η=___________(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已知:η=×100%]
    【答案】
    (1) 2.11×10-24 -2.24×10-24NA
    (2) Pa>Pb>Pc 反应III前后气体分子数相等,高温下以反应III为主
    (3)
    (4) C2HCl3+3H++6e-→C2H4+3Cl-
    【解析】
    (1)反应速率由慢反应决定,反应中最大的活化能就是决速步骤的活化能为1.68×10-24eV-(-0.43×10-24eV)=2.11×10-24eV;由上述反应历程可推算反应I的反应热△H1,则△H1=-2.24×10-24NAeV•mol-1;故答案为:2.11×10-24eV;-2.24×10-24NA;
    (2)增大压强使平衡正向移动,乙炔转化率增大,故Pa>Pb>Pc,随温度升高,反应I、II、III都向逆向移动,乙炔的转化率逐渐减小,当温度升到一定程度时,压强对乙炔转化率无影响,说明高温下以反应III为主,因为反应III前后气体分子数相等,故答案为:Pa>Pb>Pc;反应III前后气体分子数相等,高温下以反应III为主;
    (3)①恒容密闭容器中以物质的量之比为1:1充入C2H2(g)和HCl(g),实验测得反应前容器内压强为p0Pa,则反应前p(HCl)=Pa,v(HCl)==Pa•min-1
    ②,平衡时,则反应I的平衡常数Kp====故答案为:;
    (4)①根据腐蚀过程图可知,过程①三氯乙烯失去电子得到乙烯,电极反应为:C2HCl3+3H++6e-→C2H4+3Cl-;
    ②腐蚀过程中,Fe→Fe2+,因此当消耗a mol纳米铁时,单位时间内纳米Fe释放的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nt=2a,过程①为有效腐蚀,产生标况下bL的乙烯气体时,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ne=mol,因此电流效率η=×100%=。
    20.原电池原理的发现是储能和供能技术的巨大进步,是化学对人类的一项重大贡献。
    (1)现有如下两个反应:A.NaOH+HCl=NaCl+H2O;B.Zn+H2SO4=ZnSO4+H2↑。上述反应中能设计成原电池的是______(填字母代号),负极Zn发生了_____反应(填“氧化”或“还原”)。
    (2)将纯锌片和纯铜片按如图所示方式插入100 mL相同浓度的稀硫酸中一段时间,回答下列问题:

    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字母代号)。
    A.甲、乙均为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 B.乙中铜片上没有明显变化
    C.甲中铜片质量减少、乙中锌片质量减少 D.两烧杯中溶液的pH均增大
    ②在相同时间内,两烧杯中产生气泡的速度:甲______乙(填“>”、“<“或“=”)。
    ③请写出图中构成原电池的装置负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
    ④当乙中产生1.12 L(标准状况)气体时,将锌、铜片取出,再将烧杯中的溶液稀释至1 L,测得溶液中c(H+)=0.1 mol·L-1(设反应前后溶液体积不变)。试确定原稀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
    【答案】(1)B  氧化 (2)①BD ② > ③ Zn-2e-=Zn2+ ④ 1 mol·L-1
    【解析】 (1)原电池原理必须是氧化还原反应,伴随着电子转移,则能设计成原电池的是B反应,B反应中Zn失去电子,作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2)①A.由装置图可知,甲装置形成了闭合回路,具备原电池的条件,可以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乙装置中未形成闭合回路,没有构成原电池,所以不能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故A错误;
    B.乙装置未构成原电池,铜与稀硫酸不反应,所以铜片上没有明显变化,故B正确;
    C.甲装置构成了原电池,锌作负极,锌片质量减小,铜作正极,铜片上有氢气生成,铜片质量不变,乙装置中Zn片溶解,锌片质量减少,故C错误;
    D.两烧杯中均发生了锌与稀硫酸的反应,溶液酸性减弱,pH均增大,故D正确,故答案选BD。
    ②甲装置构成了原电池,促使反应速率加快,所以反应速率:甲>乙;
    ③活泼金属锌作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Zn-2e-=Zn2+;
    ④消耗的硫酸的物质的量为n(H2SO4)=n(H2)=,则硫酸浓度减少为:c(H2SO4)=,则原硫酸浓度为:c(H2SO4)=0.05mol/L+(0.1mol/L)/2=0.1mol/L。
    21.(12分)氢氧燃料电池是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新型发电装置。下图为电池示意图,该电池电极表面镀一层细小的铂粉,铂吸附气体的能力强,性质稳定。请回答:

    (1)氢氧燃料电池的在导线中电流的方向为由______(用a、b表示)。
    (2)负极反应式为______,正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
    (3)该电池工作时,H2和O2连续由外部供给,电池可连续不断提供电能。因此,大量安全储氢是关键技术之一。金属锂是一种重要的储氢材料,吸氢和放氢原理如下:
    Ⅰ 2Li+H22LiH Ⅱ LiH+H2O=LiOH+H2↑
    ①反应Ⅰ中的还原剂是_________,反应Ⅱ中的氧化剂是_____。
    ②已知LiH固体密度为0.82g·cm-3,用锂吸收224 L(标准状况)H2,生成的LiH体积与被吸收的H2体积比为______。
    ③由②生成的LiH与H2O作用,放出的H2用作电池燃料,若能量转化率为80%,则导线中通过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mol。
    【答案】(1)由b到a (2) 2H2+4OH--4e-=4H2O或H2+2OH--2e-=2H2O O2 + 2H2O + 4e-=4OH- (3)① Li H2O ②或8.71×10-4 ③ 32
    【解析】 (1)燃料电池是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氢气失去电子,为负极;氧气获得电子,为正极;电子由负极通过导线移向正极,即由a到b;
    (2)负极上氢气失电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电极反应式为2H2+4OH--4e-=4H2O或H2+2OH--2e-=2H2O。正极为氧气得到电子,由于电解质溶液为碱性,氧气得到电子和水生成OH-,方程式为O2 + 2H2O + 4e-=4OH-;
    (3) 2Li+H22LiH,氢化锂中,Li的化合价为+1,则反应中锂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锂是还原剂。Ⅱ LiH+H2OLiOH+H2↑,该反应中H2O得电子生成氢气,发生还原反应,H2O是氧化剂;
    ②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2n(H2)=n(LiH),用锂吸收224 LH2,为10mol,则生成的LiH为20mol,其质量为20mol×(7+1)=160g,。生成的LiH体积与被吸收的H2体积比为195cm3:224L≈8.7×10-4。
    ③20molLiH可以生成20molH2,实际参加反应的H2为20mol%80%=16mol,1molH2转化为1molH2O,转移2mol电子,所以16molH2可转移32mol的电子。

    相关试卷

    【期末总复习】人教版(2019)化学选择性必修1-高二上学期——第4章 化学反应与电能(知识串讲):

    这是一份【期末总复习】人教版(2019)化学选择性必修1-高二上学期——第4章 化学反应与电能(知识串讲),文件包含期末总复习人教版2019化学选择性必修1-高二上学期第4章化学反应与电能解析版docx、期末总复习人教版2019化学选择性必修1-高二上学期第4章化学反应与电能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0页, 欢迎下载使用。

    【期末总复习】人教版(2019)化学选择性必修1-高二上学期——第2章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1)(知识串讲):

    这是一份【期末总复习】人教版(2019)化学选择性必修1-高二上学期——第2章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1)(知识串讲),文件包含期末总复习人教版2019化学选择性必修1-高二上学期第2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1解析版docx、期末总复习人教版2019化学选择性必修1-高二上学期第2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1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1页, 欢迎下载使用。

    【期末总复习】人教版(2019)化学选择性必修1-高二上学期——第1章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知识串讲):

    这是一份【期末总复习】人教版(2019)化学选择性必修1-高二上学期——第1章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知识串讲),文件包含期末总复习人教版2019化学选择性必修1-高二上学期第1章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知识串讲解析版docx、期末总复习人教版2019化学选择性必修1-高二上学期第1章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知识串讲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