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3届中考语文高频考点专项练习
2023届中考语文高频考点专项练习:专题五 考点09 文言文阅读质检卷(A)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届中考语文高频考点专项练习:专题五 考点09 文言文阅读质检卷(A),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阅读两则文言文,回答后面小题,对比阅读,古诗文阅读,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语。
①俄而雪骤________
②撒盐空中差可拟________
③未若柳絮因风起____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
①白雪纷纷何所似?
②未若柳絮因风起。
3.用“\”划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要求划两处。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4.对“公大笑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说明谢太傅对两个答案都表示满意。
B.谢太傅“笑”前喻,而“乐”后喻。
C.为“柳絮”一喻而“笑乐”。
D.谢太傅认为后一喻没有前一喻好。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王蓝田性急,尝食鸡子,以箸刺之,不得,便大怒。举以掷地,鸡子于地圆转未止,仍下地以屐齿碾之,又不得。瞋甚复于地取内口中啮破即吐之。谢无奕性粗强,以事不相得,自往数王蓝田,肆言极骂。王正色面壁不敢动。半日,谢去。良久,转头问左右小吏曰:“去未?”答曰:“已去。”然后复坐,时人叹其性急而能有所容。
5.解释下列加粗字。
(1)尝食鸡子__________
(2)以箸刺之___________
(3)自往数王蓝田___________
(4)谢去___________
6.用斜线“/”标出两处停顿。
瞋甚复于地取内口中啮破即吐之
7.翻译下列句子。
①鸡子于地圆转未止,仍下地以屐齿碾之
②然后复坐,时人叹其性急而能有所容。
8.结合选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说王蓝田是个怎样的人。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来济,扬州江都人。笃志为文章,善议论,晓畅时务,擢进士。贞观中,累迁通事舍人。
显庆①初,兼太子宾客,进爵为侯。帝尝从容问驭下所宜,济曰:“昔齐桓公出游,见老人,命之食,曰:‘请遗天下食。’遗之衣,曰:‘请遗天下衣。’公曰:‘吾府库有限,安得而给?”老人曰:‘春不夺农时,即有食;夏不夺蚕工,即有衣。’由是言之,省徭役,驭下之宜也。”于时山东役丁,岁别数万人,又议取庸②以偿雇,纷然烦扰,故济对及之。
龙朔二年,突厥入寇,济总兵拒之,谓其众曰:“吾当以身报国。”遂不介胄而驰贼,没焉,年五十三。
初,济与高智周、郝处俊、孙处约客宣城石仲览家,仲览衍于财,有器识,待四人甚厚。私相与言志,处俊曰:“愿宰天下。”济及智周亦然。处约曰:“宰相或不可冀,愿为通事舍人足矣。”后济领吏部,处约始以瀛州书佐入调,济遽注曰“如志”,遂以处约为通事舍人。后皆至公辅云。
(选自《新唐书•来济传》)
【注】①显庆:唐高宗李治的年号。②庸:同“佣”,雇佣。
9.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字。
(1)笃志为文章_____________
(2)私相与言志______________
(3)故济对及之__________________
(4)济遽注曰“如志”_____________
10.翻译句子。
(1)突厥入寇,济总兵拒之。
(2)宰相或不可冀,愿为通事舍人足矣。
11.结合材料说说来济是一个怎样的人。
12.对来济领兵抗敌的内容写得较为简略,为什么?
四、阅读两则文言文,回答后面小题
【甲】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
徙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①,吾侪小人,当效命。”率其徒持畚锸②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③以守,卒全其城。复请调来岁夫增筑故城,为木岸,以虞水之再至。朝廷从之。
(节选自《宋史•苏轼传》)
【注】①涂潦,泥沼雨水。②畚锸,箕畚铁锹。③堵,古墙体单位,长与高各一丈为一堵。
13.解释加粗词的意思。
(1)相与步于中庭_____________
(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_____________
(3)轼诣武卫营_____________
(4)卒全其城__________
14.用斜线(/)为文中画框的句子断句,限两处。
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
15.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
16.【甲】文表现了苏轼安闲自适的心境,还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绪?【乙】文记述了苏轼率领官兵抗洪筑堤、保城安民的事迹,表现了他怎样的精神品质?
五、对比阅读。
【甲】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
宝元初,元昊①叛,时延安断被围,朝廷择帅,皆畏不行。仲淹奏请兼领延安军以待寇至,上嘉而从之。阅兵得万八千,选六将俾②领之,日夕训练,号为精兵焉。贼闻之,第戒曰:“无以延州为意,今小范老子腹中自有数万兵甲,不比大范老子可欺。”“大范老子”谓范雍也。
(张唐英《范仲淹传》)
【注】①元昊:人名,即李元昊。②俾:使。
17.请解释下列加粗词在文中的意思。
(1)增其旧制 制:_________
(2)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求:_________
(3)皆畏不行 畏:_________
(4)“大范老子”谓范雍也 谓:_________
18.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仲淹奏请兼领延安军以待寇至,上嘉而从之。
19.【甲】文中,“属予作文以记之”中的“之”代指_________________;【乙】文中,“贼闻之”的“之”代指________________。
20.结合以上两则材料,谈谈你对范仲淹的认识。
六、古诗文阅读。
【甲】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
郭伋(jí)始至行部①,到西河美稷②,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伋问:“儿曹何自远来?”对曰:“闻使君到,喜,故来奉迎。”伋辞谢之。及事讫,诸儿复送至郭外,问:“使君何日当还?”伋谓别驾从事③,计日告之。行部既还,先期一日,伋为违信于诸儿,遂止于野亭④,须⑤期乃入。其为人若此。
(选自《后汉书•郭伋传》)
【注释】①行部:巡视州郡。②西河美稷:地名,③别驾从事:部下官吏。④野亭:郊野外的亭子。⑤须:等到。
21.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相委而去(舍弃)
B.去后乃至(就)
C.伋辞谢之(感谢)
D.先期一日(约定)
22.用“/”给文中画框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
2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①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②遂止于野亭,须期乃入。其为人若此。
24.从【甲】【乙】两文的故事中,你得到了哪些启示?
七、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乙)
梁惠曰:“寡人愿安承教。”孟子对曰:“杀人以梃①与刃,有以异乎?”
曰:“无以异也。”“以刃与政②,有以异乎?”曰:“无以异也。”曰:“庖③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殍④。此率兽而食人也!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⑤在其为民父母也?”仲尼曰:‘始作佣者,其无后乎!’为其象⑥人而用之也,如之何⑦其使斯民饥而死也?”
(注释)①梃:棍棒。②政:施行恶政。③庖:厨房。④饿殍:饿死的人。⑤恶:表示反问的语气。⑥象:同“像”,⑦如之何:怎么,为什么。
25.请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标一处)
此率兽而食人也
26.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
(1)往之女家___________ (2)威武不能屈___________
(3)无以异也___________ (4)始作俑者___________
27.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2)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
28.孟子的文章以雄辩著称,大量使用排比句,气势非凡。请结合(甲)(乙)两段文字具体分析。
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乙】
赵简子①问子贡②曰:“孔子为人何如?”子贡对曰:“赐不能识也。”简子不说,曰:“夫子事孔子数十年,终业③而去之,寡人问子子曰不能识何也?”子贡曰:“赐譬④渴者之饮江海,知足而已。孔子犹江海也,赐则奚⑤足以识之?”简子曰:“善哉,子贡之言也!”
【注释】①赵简子:赵国开国君主,名鞅。②子贡:孔子的弟子,姓端木,名赐,字子贡。③终业:完成学业。④譬:好像,犹如。⑤奚:怎么。
29.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
(1)人不知而不愠 愠:_______________
(2)择其善者而从之 善者:_____________
(3)简子不说 说:_______________
(4)赐不能识也 识:_______________
30.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寡人问子/子曰/不能/识何也?
B.寡人问/子子曰不能/识何也?
C.寡人问/子子曰不能识/何也?
D.寡人问子/子曰/不能识/何也?
3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夫子事孔子数十年,终业而去之。
32.【甲】【乙】两文都与孔子有关,请概括其内容侧重点有何不同。
九、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学而》)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张》)
【乙】
孔子观于周庙,有敧①器焉。孔子问于守庙者曰:“此谓何器也?”对曰:“此盖为宥座②之器。”孔子曰:“闻宥座器,满则覆,虚则敧,中则正,有之乎?”对曰:“然。”孔子使子路取水试之满则覆中则正虚则敧。孔子喟然而叹曰:“呜呼!恶有满而不覆者哉!””子路曰:“敢问持满有道乎?”孔子曰:“聪明圣知,守之以愚;功被天下,守之以让;勇力抚世,守之以怯;富有四海,守之以谦。此所谓挹③而损之之道也。”
(选自《荀子•宥坐》《韩诗外传》)
[注释]①敧(qī):倾斜。②宥座:座位右边。“宥”通“右”。③挹(yì)古同“抑”,抑制,谦退。
33.下面句子中加粗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陈太丘与友期行》)
B.敢问持满有道乎 闻道龙标过五溪(《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C.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友人惭,下车引之(《陈太丘与友期行》)
D.对曰:“然。” 公欣然曰(《咏雪》)
34.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恶有满而不覆者哉!
35.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三处。
孔子使子路取水试之满则覆中则正虚则敧。
36.【甲】文中的“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和【乙】文体现的共同的学习方法是什么?从【乙】文中,你还得到什么其它的启示?
十、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竟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节选自吴均《与朱元思书》
【乙】
山距城西南水行三十里。至则舍舟就舆,经平林浅坞间,道傍竹石蒙翳①,有泉伏不见,作泠泠琴筑声。予欣然停舆②听,久之而去。山多怪石若卧若立若搏若噬,不可名状。复有泉出乱石间,曰白云泉,线脉索络,下坠于沼,举瓢酌尝,味极甘冷。泉上有亭,名与泉同。草木秀润,可荫可息。过此,则峰回磴盘③,十步一折,委曲而上,至于龙门。又其上有石屋二:大可坐十人,小可坐六七人,皆石穴,空洞,广石覆之如屋。既入,则凛然若将压者,遂相引以去。至此,盖始及山之半矣。
——节选自高启《游天平山记》
[注释]:①蒙翳:遮蔽。②與:借指车。③磴盘:石磴盘曲。
37.根据语境,参考方法提示,解释下列加粗字词的意思。
38.请用“/”,给乙文中画框线部分断句( )
A.山多/怪石若卧若立/若博若噬
B.山多怪/石若卧若/立若博若噬
C.山多怪石/若卧若立/若博若噬
D.山多/怪石若卧/若立若博若噬
39.将文中划横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②至此,盖始及山之半矣。
40.“山川之美,古来共谈。”请从甲、乙文中各摘录一句能体现山川美的相对完整的句子,并谈谈此景美在何处。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1)一会儿;(2)大体;(3)相比;(4)趁、乘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解释词语,尤其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①句意:和他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子女:指子侄辈;②句意:不久,雪下得大了。俄而:不久。
2.答案:①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
②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补、移”,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①重点词:差,大体。拟,相比。句意:在空中撒盐差不多可以相比。②重点词:未若,不如。因,趁,乘。句意:不如比作柳絮凭借着风飞舞。
3.答案: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解析: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文言语句的节奏划分一般以句意和语法结构为划分依据,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中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
4.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ABC.正确;D.有误,谢太傅对侄子侄女的两个比喻都很满意。故选:D。
5.答案:(1)曾经;(2)筷子;(3)数落,责骂;(4)离开
解析: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句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1)句意:曾经有一次吃鸡蛋。尝:曾经。(2)句意:用筷子扎鸡蛋。箸:筷子。(3)句意:亲自前去数落王蓝田。数:数落,责骂。(4)句意:谢无奕离开了。去:离开。
6.答案:瞋甚/复于地取内口中/啮破即吐之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根据文言文断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结合语法,然后断句。句意:(他)愤怒极了,又从地上拾取放入口中,把蛋咬破了就吐掉。根据句意,能把句子分为三部分,“瞋甚”,“复于地取内口中”,“啮破即吐之”都表达完整的意思。应该在“复”和“啮”前面断句。故断句为:瞋甚/复于地取内口中/啮破即吐之。
7.答案:①鸡蛋在地上旋转不停,他接着从席上下来用木屐踩。
②然后才转过身又坐回原处。当时的人赞赏他虽然性情急躁,可是能宽容别人。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重点词有:①圆转:旋转。啮:踩。②叹:赞赏。容:宽容,包容。
8.答案:王蓝田性格急躁,但懂得忍让(宽容别人)。(要求联系文章内容)
解析: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从文中“王蓝田性急,尝食鸡子,以箸刺之,不得,便大怒。举以掷地,鸡子于地圆转未止,仍下地以屐齿碾之,又不得。瞋甚,复于地取内口中,啮破即吐之。”即他因为没有扎中鸡蛋就愤怒地扔鸡蛋和咬鸡蛋再踩鸡蛋可知,王蓝田是一个性格急躁的人;从“谢无奕性粗强,以事不相得,自往数王蓝田,肆言极骂。王正色面壁不敢动。”即对面谢无奕的谩骂却没有反驳可知,他是一个懂得忍让(宽容别人)的人。
9.答案:(1)坚定;(2)一起;(3)所以;(4)立刻、马上
解析: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1)句意为:坚定志向做文章。笃:坚定;(2)句意为:私下里和他们谈论志向。相与:一起;(3)句意为:所以来济是针对这些所说的。故:所以;(4)句意为:来济立即做注说“如志”。遽:立刻、马上。
10.答案:(1)突厥入侵,来济带领士兵抵抗突厥。
(2)宰相或许不能希求,希望做到通事舍人就满意了。
解析: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注意重点词语的含义及句式理解,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达到词达意顺即可。(1)句重点词语:入寇,入侵;总兵,带领士兵;拒,抵抗。(2)句重点词语:或,或许;冀,希求;愿,希望;足,满意。
11.答案:①有治国才能,爱护百姓。唐高宗曾经询问治国之计,来济以齐桓公为例,献上了“省徭役”之策。②忠君爱国。在突厥入侵时,来济领兵抵抗,冲锋陷阵,战死沙场。③重情重义,尊重他人意愿。好友孙处约希望将来成为通事舍人,后来来济做了吏部尚书,就成全了他的愿望。
解析:考查人物形象的分析。解答此题需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语句来分析。结合文章内容,从“昔齐桓公出游,见老人,命之食,曰:‘请遗天下食。’遗之衣,曰:‘请遗天下衣。’公曰:‘吾府库有限,安得而给?’老人曰:‘春不夺农时,即有食;夏不夺蚕工,即有衣。’由是言之,省徭役,驭下之宜也”可知,唐高宗曾经询问治国之计,来济以齐桓公为例,献上了“省徭役”之策。可见他有较强的治国才能,爱护老百姓;从“遂不介胄而驰贼,没焉”可知,在突厥入侵时,来济领兵抵抗,冲锋陷阵,战死沙场。可见他视死如归,忠君爱国;从“后济领吏部,处约始以瀛州书佐入调,济遽注曰‘如志’,遂以处约为通事舍人”可知,好友孙处约希望将来成为通事舍人,后来来济做了吏部尚书,就成全了他的愿望。可见他重情重义,尊重他人意愿。
12.答案:因为文章开头交代他“笃志为文章,善议论,晓畅时务”,此处写他领兵抗敌,不是为了表现他的骁勇善战,而是旨在表现他的忠君爱国精神。
解析: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笃志为文章,善议论,晓畅时务,擢进士”,意思是他从小坚定志向做文章,善于议论。通晓熟知时务,考中进士。文章开头交代他“笃志为文章,善议论,晓畅时务”;“龙朔二年,突厥入寇,济总兵拒之,谓其众曰:‘吾当以身报国。’遂不介胄而驰贼,没焉,年五十三”,意思是龙朔二年,突厥入侵,来济带兵抵抗,对他的部下说:“我应该以身报国。”于是披甲戴盔追赶贼人,全力奋战而死。终年五十三岁。此处写他领兵抗敌,旨在表现他忠君爱国的精神。而不是为了表现他的骁勇善战,所以对来济领兵抗敌的内容写得较为简略。
13.答案:①共同,一起;②只是;③到……去;④最终,终于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解释词语的含义,要注意文言词语的通假、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现象,以及虚词的用法。此题注意“相与”,共同、一起。
14.答案: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解释词语的含义,要注意文言词语的通假、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现象,以及虚词的用法。
15.答案:①(月光下)庭院的地面像积满了水一样清明澄澈,水中水藻、荇菜交错纵横,大概是(或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吧)。
②苏轼天天住在河堤上,(即使)路过家门也不进去。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解释词语的含义,要注意文言词语的通假、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现象,以及虚词的用法。此题注意“诣”,到……去。
16.答案:宦途失意的苦闷(贬谪的悲凉)。勤于政事,爱护百姓。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作者情感及概括人物形象特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主旨,结合具体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人物描写,联系作者的人生经历和时代背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闲人”包含了作者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心境,作者在政治上有远大的抱负,但是却被一贬再贬,流落黄州,在内心深处,他也不愿做一个“闲人”。赏月“闲人”的自得只不过是被贬“闲人”的自我安慰罢了。因此,【甲】文表现了苏轼安闲自适的心境,还流露出作者宦途失意的苦闷。【乙】文写苏轼不躲避洪水,率领士卒修筑长堤,天天住在堤上,由此可见苏轼是一个忠于职守、勤于政事、身先士卒、爱护百姓的人。
17.答案:(1)规模;(2)探求;(3)害怕;(4)是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含义。(1)句意:扩大它原有的规模;制:规模;(2)句意:我曾经探求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求:探求;(3)句意:大家都害怕不愿意去;畏:害怕;(4)句意:“大范老子”就是范雍;谓:是。
18.答案:(1)不因外物和自己处境的变化而喜悲。
(2)范仲淹请求带领延安的军队等待敌人到来,皇帝赞许并且听从了他的意见。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翻译文言语句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汇,做到译句文从字顺,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注意重点词的解释:(1)以:因为。本句运用互文修辞,翻译时要注意。(2)至:到;上:皇帝;嘉:夸奖;从:听从。
19.答案:滕子京重修岳阳楼;范仲淹挑选将领训练精兵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虚词“之”的代指。“属予作文以记之”句意:他嘱托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情。根据前文“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乃重修岳阳楼”可知,这件事指滕子京重修岳阳楼。“贼闻之”意为:敌人听说这件事。根据前文“阅兵得万八千,选六将俾领之,日夕训练,号为精兵焉”可知,这件事指范仲淹奏请兼管延安军,挑选将领,训练精兵。
20.答案:豁达乐观、抱负远大,富有谋略、勇于担当(意思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由甲文“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可知,范仲淹豁达乐观的性格;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可知,范仲淹具有远大抱负,忧国忧民;由乙文“仲淹奏请兼领延安军以待寇至,上嘉而从之”可知,范仲淹在政治上勇于担当;“阅兵得万八干,选六将俾领之,日夕训练,号为精兵焉”可知,范仲淹在军事方面也是很有训练兵士的能力,富有谋略。
21.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实词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ACD.正确;B.有误,句意: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乃:才。故选:B。
22.答案: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
解析:本题考查句子的断句。解答此类问题,首先要明确句意,然后根据句意进行分析。句意为:有几百儿童,各骑着竹马,在路旁拜迎。故断句为: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
23.答案:①你中午不到,就是没有信用,对着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没有礼貌。
②于是郭伋在野外亭中止步歇宿,等到预定时期才进城。郭伋做人就像这样(说到做到)。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翻译文言文句子要尽量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直译和意译相结合。①中重点词语有:信,诚信,讲信用;则,就是。句意为: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孩子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貌。②句中重点词语有:遂,于是,就;于,在;乃,才。句意为:于是在野外亭中留宿,必须(等到)约定日期才进城。他就是这样做人的。
24.答案:示例:①要有礼貌:②要勇于改正错误:③要容许别人改正错误:④成人要为儿童做出好的表率:⑤对儿童说话算数;⑥做人要言行一致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主题的理解。解答此类问题,要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主题。【甲】文讲了陈元方斥责不讲信用还辱骂自己父亲的友人;【乙】文郭伋为了不失约于一群欢迎他的儿童,在野外亭中留宿,等到了约定日期才进城。根据两文内容可知,文章说明了做人要讲信用。得到的启示,言之成理即可。示例:要容许别人改正错误;成人要为儿童作出好的表率;对儿童也要说话算数;做人要言行一致。
25.答案:此/率兽而食人也
解析:本题考查断句。句意:这如同率领着野兽来吃人啊!故断句为:此/率兽而食人也
26.答案:(1)同“汝”,你;(2)屈服,这里是使动用法;(3)不同;(4)制作
解析:本题考查重点词语。(1)往之女家:到了你夫家。女同“汝”,你。(2)威武不能屈:威武不能使他的意志屈服。屈:屈服,这里是使动用法。(3)无以异也:没有什么不同。 异:不同。(4)始作俑者:第一个造出陪葬用的木俑土偶的人。作:制作,造出。
27.答案:(1)他们一发怒,诸侯就害怕;他们安静下来,天下就太平无事。(2)怎么能让这些百姓们饥饿死呢?
解析:本题考查翻译句子。注意重点词语:(1)怒:发怒。惧:害怕。熄:指战火熄灭,天下太平(2)使:让。民:百姓。
28.答案:甲文的“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巧用排比,气势磅礴,义正词严地指出了大丈夫精神的实质;三个“天下之”的反复,将大丈夫精神的崇高性推向极致。乙文的“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殍”,用排比句罗列极度不公的社会现象,触目惊心,从而自然推出必须实行“仁政”的政治主张。
解析:本题考查赏析排比修辞。甲文排比:“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采用排比句式,指出大丈夫精神的实质;文章体现了儒家的人生追求、人格精神、道德观念。“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运用排比,体现了中华民族不屈的气节。乙文排比: “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用排比指出不公平的社会现象,这是批评梁王只图自己享乐,不管人民死活,最终是要点出行仁政能使国富民强,天下无敌。
29.答案:(1)生气,恼怒;(2)好的方面,优点;(3)同“悦”,愉快;(4)了解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字词。可结合句意推断词义。(1)句意: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愠:生气,恼怒;(2)句意:选择他的优点向他学习。善者:好的方面,优点;(3)句意:赵简子不高兴。说:同“悦”,愉快;(4)句意:我不能了解他。识:了解。
30.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结合“寡人问子子曰不能识何也”分析,“寡人问子”中“寡人”是主语,“问”是谓语,“子”是宾语,句子成分完整,不可中断,故在“子”后断句;“子曰”是主谓短语,可在“曰”后断句;“不能识”是“子曰”的内容,不能中断,故在“识”后断句;“何也”是疑问句,不能中断;再结合句意“我问你,你(却)说不了解,为什么啊”,据此可断句为:寡人问子/子曰/不能识/何也?故选D。
31.答案:(1)懂得学习的人比不上喜爱学习的人,喜爱学习的人比不上以学习为乐的人。
(2)先生您跟随孔子学习几十年,完成学业才离开他。
解析: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1)句中注意重点字词“知(懂得),不如(比不上),好(喜爱),乐(以……为乐)”要理解正确;(2)句中注意重点字词“夫子(先生),事(跟随),终(完成),去(离开)”要理解正确。
32.答案:【甲】文主要通过孔子及其弟子的话,阐释学习方法和个人修养方面的问题;【乙】文主要通过赵简子和子贡的对话,表现孔子的为人。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结合【甲】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知,孔子和曾子的话告诉我们学习了知识要经常去温习;别人不了解自己,但自己不生气,这是有修养的表现;每天要进行自我检查,提升个人修养与学识;温故可以知新;要有正确的学习态度等;据此可知,【甲】文主要通过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语来阐释学习方法和个人修养方面的问题;结合【乙】文“赵简子问子贡②曰:‘孔子为人何如’”“子贡曰:‘赐譬渴者之饮江海,知足而已。孔子犹江海也,赐则奚足以识之”可知,赵简子问子贡孔子为人怎样,子贡认为孔子就像江海一样,不能够完全了解他;据此可知,【乙】文主要通过赵简子和子贡的对话来表现孔子的为人。据此作答。
33.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一词多义。A.相同,诚信;B.不同,方法/谈论;C.不同,代词,学习/补充音节;D.不同,好的样子。故选:A。
34.答案:(1)只读书却不认真思考,就会迷惑;只空想却不读书,就会疑惑。
(2)哪里会有盈满而不倾覆的呢!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翻译文言文句子要尽量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直译和意译相结合。①中重点词语有:罔,迷惑;殆,疑惑。句意为: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思考而不学习,就会疑惑。②中重点词语有:恶,哪里;而,却。句意为:哪里会有满却不倾覆的呢?
35.答案:孔子使子路取水试之/满则覆/中则正/虚则敧。
解析:本题考查句子的断句。解答此类问题,首先要明确句意,然后根据句意进行分析。句意为:我听说右座之器盛满水就会倾覆,空了就会斜着,水装到一半时就会垂直。故断为:孔子使子路取水试之/满则覆/中则正/虚则敲。
36.答案:共同的学习方法:不耻下问(发问求教);多思考。
启示:(1)做人要谦虚谨慎,不要狂妄自大,骄傲自满;(2)我们要学习孔子的实践精神,不能一味听信传言,要亲自动手验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3)不正的容器,水满了就会颠覆,所以我们首先要使自己成为正直之士,才能成为饱学之士。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甲】文的“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的意思是“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乙】文中“聪明圣知,守之以愚;功被天下,守之以让;勇力抚世,守之以怯;富有四海,守之以谦。此所谓挹而损之之道也”的意思是“聪明而又睿智,就要用笨拙来保持它;功劳遍布天下,就要用退让来保持它;勇力抚驭世间,就要用怯弱来保持它;富有四海的,用谦恭来保持它。这就是所谓的不断注入而又不断减损方法啊”,说明要广泛地学习,有一颗谦卑的心。结合“满则覆,虚则敬,中则正”,意思是“盛满水就会倾覆,空了就会斜着,水装到一半时就会垂直”,得到的启示是做人要谦虚,不要自满。
37.答案:于是,就;说出、形容、描绘;向高处远处伸展;……的样子。
解析:
38.答案:C
解析:这句话的意思是:山上有很多怪石,有的像躺着有的像站着,有的像要抓人有的像要咬人。因此断句为:山多怪石/若卧若立/若博若噬。
39.答案:①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凶猛的浪花像飞奔的骏马。
②到这里大概才到山的一半呢。
解析:①句中重点词语:甚,比。若,好像。句意为: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汹涌的水浪好像飞奔的马。②句中重点词语:至,到。盖,大概。句意为:到这里,大概才爬到山的一半呢。
40.答案:①从甲文摘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这句运用水中的鱼儿和细小的石头都清晰可见,侧面烘托,描写出富春江水清澈;②从乙文摘录“有泉伏不见,作泠泠琴筑声”,这句运用拟声词、听觉描写,写出天平山泉水清越,山谷幽静之美。(其他句子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和概括。根据文章内容和题干要求,找出能体现“山川之美”的句子,并做分析。甲文中“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从正面和侧面描写出富春江水清澈;“急湍甚箭,猛浪若奔”说明水急;“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说明山高;“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说明山险。乙文中“有泉伏不见,作泠泠琴筑声”,这句运用拟声词、从听觉描写,写出天平山泉水清澈,山谷幽静秀美。加粗词语
方法提示
解释文字意思
遂相引以去
关联教材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记承天寺夜游》)
(1)遂:
不可名状
使用词典选择义项
名:①称谓,名字②说出,叫出③名誉,声誉④名次,排位。
(2)名:
互相轩邈
参考词典解释,联系语境形成新的解释
轩:高。邈:远
(3)轩邈:
则凛然若将压者
根据同类词猜测其意思。
豁然,怡然,欣然,庞然
(4)然: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届中考语文高频考点专项练习:专题五 考点12 说明文阅读质检卷(B),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阅读文字,回答问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说明文阅读,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届中考语文高频考点专项练习:专题五 考点12 说明文阅读质检卷(A),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列文本,完成下面小题,说明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题,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阅读下面选文,回答下面小题,阅读选文,完成问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届中考语文高频考点专项练习:专题五 考点11 议论文阅读质检卷(B),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选文,回答下面小题,阅读下文,完成小题,阅读下面语段,回答后面问题,阅读下面选文,按要求完成问题,阅读下面短文,完成下面小题,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