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件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1节考点3分散系及其应用 (含解析)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377217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通用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件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1节考点3分散系及其应用 (含解析)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377217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通用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件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1节考点3分散系及其应用 (含解析)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3772173/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通用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件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1节考点3分散系及其应用 (含解析)第4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3772173/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通用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件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1节考点3分散系及其应用 (含解析)第5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3772173/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通用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件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1节考点3分散系及其应用 (含解析)第6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3772173/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通用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件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1节考点3分散系及其应用 (含解析)第7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3772173/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通用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件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1节考点3分散系及其应用 (含解析)第8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3772173/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通用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课件 (含解析)
(通用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件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1节考点3分散系及其应用 (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通用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件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1节考点3分散系及其应用 (含解析),共2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栏目导航,夯实考点,知识梳理,思维深化,考点突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分散系(1)概念: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2)分类。①按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
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
②按照分散质和分散剂的___________分:
(3)三种分散系比较。
2.胶体的性质(1)丁达尔效应:当可见光束通过胶体时,在胶体中出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丁达尔效应可用于区分溶液和胶体。(2)聚沉:在一定条件下,胶体粒子聚集成较大的颗粒,形成沉淀从分散剂中析出。使胶体聚沉的常用方法:①加入_____________;②加入带相反电荷胶粒构成的胶体;③________。(3)电泳:胶体粒子带有电荷,在电场的作用下,胶体粒子在分散剂中做定向移动的现象。常用于工业上静电除尘。
一条光亮的“通路”
3.Fe(OH)3胶体的制备(1)过程:将烧杯中的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向沸水中逐滴加入1~2 mL ________________,继续煮沸至溶液呈________,停止加热,即制得Fe(OH)3胶体。(2)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Ⅰ.胶体的本质特征及性质(1)胶体、溶液和浊液这三种分散系的根本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 )(2)利用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别溶液与胶体( )(3)溶液是电中性的,胶体是带电的( )(4)雾是气溶胶,在阳光下可观察到丁达尔效应( )(5)“钴酞菁”的分子(直径为1.3×10-9m)在水中形成的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
Ⅱ.胶体的应用及纳米材料(1)明矾与水反应生成的Al(OH)3胶体能吸附水中悬浮物,可用于水的净化( )(2)水泥厂、冶金厂用高压电作用于气溶胶以除去烟尘,是利用了电泳原理( )(3)将“纳米材料”分散到某液体中,用滤纸过滤的方法可以从此分散系中分离得到该“纳米材料”( )(4)碳纳米管属于胶体分散系,该材料具有超强的吸附能力( )(5)胶体微粒可用于制备纳米材料( )(6)浓氨水中滴加FeCl3饱和溶液可制得Fe(OH)3胶体( )【答案】Ⅰ.(1)√ (2)√ (3)× (4)√ (5)√ (6)× (7)× (8)√ (9)× (10)×Ⅱ.(1)√ (2)√ (3)× (4)× (5)√ (6)×
2.往Fe(OH)3胶体中逐滴加入稀硫酸至过量,实验过程中可能观察到哪些现象?试分析其原因。【答案】先出现红褐色沉淀,然后沉淀又完全溶解。原因是加入稀H2SO4后,Fe(OH)3胶体发生聚沉而产生红褐色沉淀,随后H2SO4与Fe(OH)3发生反应,使沉淀溶解。
1.(2018·广东茂名测试)磁流体是电子材料的新秀,它既具有固体的磁性,又具有液体的流动性,制备时将含等物质的量的FeSO4和Fe2(SO4)3的溶液混合,再滴入稍过量的NaOH溶液,随后加入油酸钠溶液,即可生成黑色的、分散质粒子直径在36~55 nm的磁流体。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所得的分散系在电场作用下会定向移动B.该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C.所得的分散系中分散质为Fe2O3D.所得分散系为胶体,且胶粒直径不是氢氧化铁分子直径
【答案】C【解析】所得分散系为胶体,能发生电泳,A项正确;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B项正确;分散质是黑色的,而Fe2O3是红色的,C项错误;该胶体是由多个Fe3O4胶粒聚集在一起形成的,D项正确。
2.下列关于溶液和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A.蔗糖溶液、淀粉溶液属于溶液,烟、雾属于胶体B.溶液和胶体的本质区别是后者具有丁达尔效应,而前者无此现象C.制备Fe(OH)3胶体的方法是将饱和FeCl3溶液滴加到沸水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D.利用过滤的方法能将Fe(OH)3胶体从FeCl3溶液中分离出来【答案】C【解析】淀粉溶液属于胶体,A项错误;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的性质而不是胶体和溶液的本质区别,B项错误;胶粒也能透过滤纸,二者不能用过滤方法分离,而应用渗析法分离,D项错误。
3.(2018·山东淄博一中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分类是化学学习与研究的常用方法,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A.Cl2O7、P2O5、SO3、CO2均属于酸性氧化物B.Na2O、Na2O2为相同元素组成的金属氧化物,都属于碱性氧化物C.根据是否具有丁达尔效应,将分散系分为溶液、浊液和胶体D.根据溶液导电能力强弱,将电解质分为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答案】A
4.(2018·河南郑州一模)近年来高铁酸钾(K2FeO4)已经被广泛应用在水处理方面,高铁酸钾的氧化性超过高锰酸钾,是一种集氧化、吸附、凝聚、杀菌于一体的新型高效多功能水处理剂。干燥的高铁酸钾受热易分解,但在198 ℃以下是稳定的。高铁酸钾在水处理过程中涉及的变化过程有( )①胶体的吸附 ②盐类水解 ③焰色反应 ④氧化还原反应A.①②③④ B.①②④C.②③④ D.①③④【答案】B
胶体知识“5”提醒(1)胶体微粒一般是离子、分子或难溶物的聚集体,但有些高分子化合物,如淀粉、蛋白质,因其分子非常大,其相对分子质量通常为几万、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千万,因此一个分子就是一个胶体微粒,它们的溶液是胶体。(2)胶体具有介稳性的主要原因是胶体粒子可以通过吸附而带有电荷,且同种胶体粒子的电性相同。(3)在Fe(OH)3胶体中,Fe(OH)3胶体粒子的数目要远远小于原FeCl3溶液中Fe3+的数目。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通用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件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1节考点2物质的性质与变化 (含解析),共2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栏目导航,夯实考点,知识梳理,思维深化,考点突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通用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件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1节考点1物质的组成 (含解析),共3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考纲解读,考点1物质的组成,栏目导航,夯实考点,知识梳理,思维深化,考点突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通用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件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4节考点2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及应用 (含解析),共3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栏目导航,夯实考点,知识梳理,思维深化,考点突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