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怀化市2021-2022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试卷(Word版附解析)
展开怀化市中小学课程改革教育质量监测试卷
2021年下期期末考试高二地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西江千户苗寨位于黔东南谷地。层层落落的木质吊脚楼依山而建,呈阶梯状逐级抬升、与自然和谐共融,成为名副其实的“生态建筑”。下图示意西江千户苗寨吊脚楼分布与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吊脚楼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融体现在( )
①可就地取材建房且室内冬暖夏凉
②能获得较多光照且节约建筑用地
③底层架空以利于防涝且通风透气
④底部支柱长短的选择可适应地形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 与该地气候类型相符的是( )
A. B.
C. D.
【答案】1. B 2. B
【解析】
【分析】
【1题详解】
吊脚楼的修建就地取材,位于河谷地区依山而建,室内冬暖夏凉,①正确;层层落落的分布,可以获得较多的太阳光照且节约建筑用地,②正确;结合材料“层层落落的木质吊脚楼依山而建,呈梯状逐级抬升”可知,该地排水通畅,不易出现涝害,底层架空是为了适应地形修建,而不是为了防涝,③错误;底部支柱长短的选择可适应地形,④正确。①②④正确,B正确;③错误,ACD错误。故选B。
【2题详解】
该地位于黔东南谷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结合所学气候类型判读的相关知识,A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的温带季风气候;B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的亚热带季风气候;C为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的地中海气候;D为冬冷夏热、降水稀少的温带大陆性气候。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气候类型的判断方法和步骤:第一步:判断该地所属的南北半球。如果气温曲线中7月份气温高,是北半球的气候类型;如果气温曲线中1月份气温高,则是南半球的气候类型。4第二步:根据最热月和最冷月的均温值确定所在热量带。 有以下几种情况:1.最冷月均温在15℃以上,属于热带的气候类型。2.最冷月均温在0℃~15℃之间,属于亚热带的气候类型,加上温带海洋性气候。3.最冷月均温在-15℃~0℃之间,属于温带的气候类型,温带海洋性气候除外。4.最热月均温-15℃以下,属于极地气候,包括苔原气候、冰原气候。(注:以上的气温界限中的温度是一个大约值,而不是绝对值。)5第三步:根据雨型判断具体的气候类型。有以下几种情况:1.属于年雨型的有: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2.属于夏雨型的有:热带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温带季风气候。3.属于冬雨型的有:地中海气候。4.属于少雨型的有:热带沙漠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寒带(极地)气候。
日晷(guǐ)是古代的一种测时工具。“日晷”的意思为“太阳的影子”,其测时原理是利用太阳照射下物影的移动来指示时间。日晷由晷盘和晷针组成,可分为赤道日晷、地平日晷等。赤道日晷的晷面应与地球赤道平行,晷针垂直穿过晷盘中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若哈尔滨、广州、长沙三地的天文馆内都建有赤道日晷,则三地晷针与地平面的夹角( )
A. 一样大 B. 由南到北增大 C. 由南到北减小 D. 无法确定
4. 2022年元月15日,你的学校所在地太阳升起时,晷针的投影应最靠近( )
A. 酉 B. 寅 C. 未 D. 辰
5. 某地建有一赤道日晷,晷面与地面夹角为50°,当北京时间12:48,晷针的投影落在“午”字上,则该地的地理坐标可能是( )
A. 40°N 108°E B. 40°S 122°E C. 50°N 108°E D. 50°S 122°E
【答案】3. B 4. D 5. A
【解析】
【分析】
【3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赤道日晷的晷面应与地球赤道平行,晷针垂直穿过晷盘中心,则晷盘以上部分的晷针指向正北(北极星附近)、晷盘以下部分的晷针指向正南方向,因为北半球某地北极星的仰角即为该地的地理纬度,则晷针与地平面的夹角为当地的地理纬度。哈尔滨、广州、长沙三地纬度不同,广州、长沙、哈尔滨由南到北纬度逐渐增大,则三地晷针与地平面的夹角由南到北增大,B正确,ACD错误。故选B。
【4题详解】
学校所在地为北半球,2022年元月15日,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昼短夜长,日出晚于6:00。根据时辰对照表,酉时为17~19点,未时为13~15点,已是下午,不可能是日出时间,AC错误;寅时为3~5点,该日昼短夜长,日出晚于6:00,B错误;7~9点为辰时,符合题意,D正确。故选D。
【5题详解】
晷针的投影落在“午”字上,说明此时为当地正午12:00,由前面分析可知,晷盘以上部分的晷针指向正北,晷针与地平面的夹角为当地的地理纬度,晷面与地平面的夹角应接近纬度的余角,晷面与地面夹角为50°,则当地地理纬度约为40°N;北京时间采用的是120°E经线的地方时,当北京时间12:48时,与地方时为12:00的经线的时间差为48分钟,则经度差为12°,且该地位于120°E经线以西,则该地经度为108°E,故该地的地理坐标可能是(40°N,108°E),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由于地球的公转和自转,使地球上产生不同的现象。自转引起了地球的昼夜更替、时差和地转偏向力。地球自转和公转产生黄赤交角,导致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运动,引起了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的更替、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五带的划分。
位于澳大利亚西部沙漠中的波浪岩,是一块巨大而完整的花岗岩体,大约在25亿年前形成。经过日积月累的风雨冲刷和早晚剧烈的温差变化,渐渐地被侵蚀成波浪的形状。下图为波浪岩景观图和岩浆与三大类岩石物质循环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 图中与波浪岩的岩石类型一致的是( )
A. 乙 B. 丙 C. 丁 D. 戊
7. 波浪岩的形成过程依次是( )
A. 风化剥蚀→侵蚀搬运→固结成岩→地壳抬升
B. 地壳抬升→侵蚀搬运→岩浆侵入→风化剥蚀
C. 岩浆侵入→地壳抬升→风化剥蚀→侵蚀搬运
D. 侵蚀搬运→风化剥蚀→地壳抬升→固结成岩
【答案】6. B 7. C
【解析】
【6题详解】
读岩浆与三大类岩石物质循环图并结合所学可知,沉积物形成沉积岩,甲是沉积岩。沉积岩可以转变成岩浆或变质岩,而丁既可以转化为沉积物又能转化成乙,且甲也可以转化成乙,而乙可以转化成沉积物,岩浆不能直接转化成沉积物,故乙只可能是变质岩,则戊是岩浆。喷出地表的丁是喷出型岩浆岩,位于地下冷却的丙是侵入型岩浆岩。由材料可知,图中的波浪岩是一块巨大而完整的花岗岩,花岗岩属于侵入型岩浆岩。故B项正确。
【7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图中的波浪岩是一块巨大而完整的花岗岩,花岗岩属于侵入型岩浆岩。所以其形成首先是岩浆侵入地壳冷却,后地壳抬升,被外力风化剥蚀、侵蚀,然后碎屑物被搬运走。故C项正确。
【点睛】本题组主要考查了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地球内部的岩浆必须经历成岩过程,然后再接受内(地壳抬升)、外力作用(主要是风化、侵蚀)才能转化为碎屑沉积物,这一过程必不可少,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下图示意我国M省三大产业结构比重与城镇人口比重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 图中甲、乙、丙、丁分别代表的地理事物是
A. 第三产业、第二产业、城市化水平、第一产业
B. 城市化水平、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
C. 第三产业、第一产业、城市化水平、第二产业
D. 城市化水平、第三产业、第二产业、第一产业
9. 下列地理现象可能与M省相符的是
A. 冰川广布 B. 千沟万壑 C. 江南水乡 D. 山河相间
【答案】8. B 9. C
【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及其特点。
【8题详解】
从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来看,区域产业结构演变规律是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不断上升,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读图分析可得,图中丁比重一直最低,且比重呈下降趋势,为第一产业;图中比重一直上升的是甲和丙。由三大产业比重之和为100%知,分析图示四个年份,乙、丙、丁之和为100%。综上分析,甲为城市化水平,乙为第二产业,丙为第三产业,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
【9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区域发展差异。由上题分析,甲为城市化水平,乙为第二产业,丙为第三产业,丁为第一产业。该区域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到2020年接近70%,城市化水平高,第三产业比重不断上升,到2020年比重达到50%以上,成为主导产业,由此可得该省为经济发达省份。冰川广布为西藏,属于西部经济地带省份,属于经济欠发达省份,A错误;千沟万壑是黄土高原地区的地貌特征,黄土高原的省份属于中部经济地带和西部经济地带省份,是以第二产业为主的省份,B错误;江南水乡为我国江苏省苏南地区,该地区经济发达,城市化水平高,第三产业成为区域发展的主导力量,C正确;山河相间的省份位于我国西南地区省份,属于西部经济地带省份,经济结构以第二产业为主,D错误。故选C。
2021年12月26日前后,怀化多地出现降雪天气,专家称受拉尼娜影响,今冬气候将以冷冬为主。拉尼娜指海气相互作用导致赤道中东太平洋海表温度出现大范围异常偏冷,且强度和持续时间达到一定条件的现象。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 拉尼娜现象对太平洋沿岸国家的主要影响有( )
A. 印尼东部岛屿干旱加剧 B. 澳大利亚东部森林火险等级升高
C. 秘鲁沿岸渔业减产 D. 我国南方夏秋季节台风频次增多
11. 下列关于拉尼娜年叙述正确的是( )
A. 表层海水的运动方向决定东南信风的强弱 B. 秘鲁寒流东移并减弱
C. 南赤道暖流增强 D. 热带地区东部表层海水普遍升温
【答案】10. D 11. C
【解析】
【分析】
【10题详解】
读图可知,拉尼娜现象是由于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异常增强引起的,信风增强致使太平洋东岸表层的温暖海水被吹走,从而深层海水就会流上来补充,也就是秘鲁寒流增强,海水异常变冷,因而表层大气变冷,所以南美洲西部空气下沉,同时,由于信风增强,大量南美大陆的干燥空气被吹向海洋,温暖的海水和湿润的空气被吹走,所以太平洋东岸空气异常干燥,降水异常稀少,持续干燥;相反,太平洋西岸由于信风增强,海洋上湿润的空气被吹向陆地,所以降水异常增多,洪涝台风灾害增多。印尼东部岛屿降水增多,A错误;澳大利亚东部降水增多,森林火险等级降低,B错误;拉尼娜现象发生时,秘鲁寒流增强,冷海水上泛更加剧烈,将深层的营养盐类带到表层,浮游生物繁盛,饵料丰富,渔业增产,C错误;我国南方降水异常增多,洪涝台风灾害增多,夏秋季节台风频次增多,D正确。故选D。
【11题详解】
东南信风的强弱决定表层海水的运动方向,A错误。拉尼娜年秘鲁寒流增强,B错误。拉尼娜现象是由于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异常增强引起的,东南信风增强,南赤道暖流增强,C正确。拉尼娜现象影响部分地区,不会使所有热带地区东部表层海水普遍升温,D错误。故选C。
【点睛】拉尼娜现象就是太平洋中东部海水异常变冷的情况。东南信风将表面被太阳晒热的海水吹向太平洋西部,致使西部比东部海平面增高将近60厘米,西部海水温度增高,气压下降,潮湿空气积累形成台风和热带风暴,东部底层海水上翻,致使东太平洋海水变冷。
某山地中部土地利用类型垂直结构(如下图所示)与该山自然垂直带谱的结构基本一致。山地南坡的农田部分地区出现亚热带森林。近40年来,该山地裸地分布范围扩大,向高海拔方向发展。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 该山地属于( )
A. 阿巴拉契亚山脉 B. 太行山 C. 秦岭 D. 喜马拉雅山脉
13. 图中所示的山地( )
A. 南北坡垂直自然带谱一致 B. 土地类型界线因季节而变化
C. 相同土地类型南坡分布海拔较高 D. 南北坡土地类型垂直带谱差异明显
14. 近40年来裸地分布范围向高海拔方向发展,说明高海拔区域出现( )
A. 草地退化 B. 冰川萎缩 C. 降水减少 D. 过度放牧
【答案】12. D 13. D 14. B
【解析】
分析】
【12题详解】
该山地北坡海拔在6000米以上,阿巴拉契亚山脉、太行山、秦岭海拔较低且其山顶没有冰川雪被带,故该山地属于喜马拉雅山脉,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3题详解】
据图可知,该山地南坡土地覆被类型完整多样,北坡相对简单,结合材料分析可知,南北坡土地类型垂直带谱差异明显,自然带差异也明显,D正确,A错误;土地利用类型的界线并不会随季节的变化而发生变化,B错误;对同种土地类型而言,南坡较北坡分布海拔低、幅度宽,C错误。故选D。
【14题详解】
据图可知,裸地以上是冰川雪被带,裸地分布范围增大,且向高海拔方向发展是由于气候变暖导致冰川退缩而形成新的裸地区域,B正确。草地分布的海拔低于裸地,A错误。图文材料中无法判断高海拔区域降水减少,C错误。裸地以上的高海拔地区是冰川雪被带,不能放牧,D错误。故选B。
【点睛】影响山地垂直带谱的因素:1.纬度:山地所处的纬度越高,带谱越简单。2.海拔:山地的海拔越高,带谱可能越复杂。3.热量(即阳坡、阴坡):影响同一带谱的海拔高度。
锋面上下的风向往往存在明显差异。下图为我国东部甲、乙两测站位于冷、暖锋下方时,自下而上垂直方向不同高度测得的风向、风速变化图。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 有关测站上空锋面类型、锋面位置、风向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甲站冷锋距地面1.5~2.0km锋下西北风,锋上东北风
B. 甲站冷锋距地面2.0~2.5km锋下东南风,锋上西北风
C. 乙站暖锋距地面1.5~2.0km锋下西南风,锋上东南风
D. 乙站暖锋距地面2.0~2.5km锋下东北风,锋上西南风
16. 下图中与测站周边近地面等压线分布最接近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15. C 16. A
【解析】
【分析】
【15题详解】
该锋面位于我国东部地区,甲站近地面是西北风,锋面应该向东南移动,应该是冷锋;乙站近地面是西南风,锋面向东北移动,西南风来自低纬度,气温较高,应该是暖锋。“位于锋面上下的风向往往存在明显差异”,甲站锋面风向变化最明显的高度范围是2.0~2.5km之间,乙站锋面风向变化最明显的高度范围是1.5~2.0km之间。由图可知,甲站冷锋距地面1.5~2.0km风向和风速变化不大,表明这样高度都处于锋下,A错误。甲站冷锋距地面2.0~2.5km锋下为东北风,锋上为东南风,B错误。乙站暖锋距地面1.5~2.0km锋下西南风,锋上东南风,C正确。乙站暖锋距地面2.0~2.5km风向和风速没有明显变化,表明这样高度都处于锋上,D错误。故选C。
【16题详解】
由上题解析可知,甲地为冷锋过境,乙地为暖锋过境。根据所学知识,锋面形成于低压槽中,且低压系统的左侧为冷锋,右侧为暖锋。由图中等压线a>b>c可知,①图中天气系统为低压系统,甲测站位于北半球,且位于该天气系统的左侧,可知甲测站此时为冷锋过境,A正确;②图为高压系统,此时乙测站受高压脊控制,风和日丽,与材料不符,B错误;③图中乙测站乙风向为东南风,与图中所示西南风不符,C错误;由④图可知时甲测站风向为西南风,与图中所示风向不符,D错误。故选A。
【点睛】锋面气旋的识读方法:1、无论是气旋还是反气旋,都是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三力的共同作用下,风从高气压区斜穿等压线吹向低气压区。2、锋面只形成于气旋中,因为气旋的水平气流是向中心辐合,在槽线(低气压等压线向外弯曲最大处的连线)两侧冷暖气流易相遇形成锋面。而反气旋的气流呈辐散状,在脊线(高气压等压线向外弯曲最大处地方的连线)两侧气流不可能相遇,故不能形成锋面。3、锋面气旋前方、后方的确定是看气流的前进方向,气流的前进方向为前方,反之为后方。4、锋面气旋中冷气团和暖气团的判定:在一个低压系统中,两个锋面将低压区分为两部分,其中纬度较高的部分,受冷气团控制,纬度较低的部分,受暖气团控制。5、锋面气旋中雨区的确定:冷锋降雨发生在锋后,雨区比较狭窄;暖锋降雨发生在锋前,雨区比较大。
二、综合题(共52分)
1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海上丝绸之路战略背景下的港口合作正如火如荼地展开。我国于2013年取得瓜达尔港的经营权。
材料二:青藏高原继续隆起,不断影响南亚气候的变化。研究表明大陆架M海域的沉积物主要来自喜马拉雅山脉和德干高原地区。该海域陆源碎屑物质输入深受南亚季风强度变化的影响,研究发现,南亚季风强度增大,M海域沉积物中来自德干高原沉积物碎屑占比上升。
材料三:南亚、西亚略图,瓜达尔港气候直方图
(1)瓜达尔港6月份经常出现极端高温天气,试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原因。
(2)判断图中保克海峡处1、7月份洋流流向并分析原因。
(3)随着青藏高原隆起,推测M海域来自喜马拉雅山脉的碎屑占比并分析原因。
【答案】(1)6月降水少,晴天多,大气削弱太阳辐射的作用弱;纬度偏低,6月正午太阳高度角大;夏半年,白昼时间长;多沙漠,植被覆盖率低,吸热升温快。
(2)1月盛行东北季风,洋流自东北流向西南;7月盛行西南季风,洋流自西南流向东北。
(3)占比:减少原因:青藏高原不断隆起,喜马拉山脉海拔升高,冰雪覆盖面积扩大,岩石风化剥蚀速率降低,入海碎屑物质占比减少。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海上丝绸之路为背景材料,涉及洋流流向及成因、影响气温的因素、港口的功能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及综合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等地理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读图1可知,瓜达尔港位于北回归线附近,地处低纬度,6月太阳高度大;该地位于北半球,6月份白昼时间长;读图2分析可知,6月降水少,大气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位于北回归线附近,终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形成炎热干燥的热带沙漠气候,沙漠地貌,植被覆盖率低,升温快,因而瓜达尔港6月份经常出现极端高温天气。
【小问2详解】
读图可知,保克海峡位于北印度洋海域,受季风影响,不同的季节,洋流流向不同;1月吹东北季风,洋流自东北向西南流;7月吹西南季风,洋流自西南向东北流。
【小问3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青藏高原不断隆起,喜马拉山脉的海拔高度不断升高;由材料信息“该海域陆源碎屑物质输入深受南亚季风强度变化的影响”可知,随着海拔高度的不断越高,东南季风对其影响的强度减小;海拔越高,气温越低,冰雪覆盖面积不断扩大;使岩石被风化剥蚀速率降低;结合“大陆架M海域的沉积物主要来自喜马拉雅山脉和德干高原地区”可知,来自喜马拉雅山脉和德干高原地区的陆源碎屑物质减少,导致M海域入海碎屑物质占比将会减少。
【点睛】
1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宁夏回族自治区略图
材料二:永宁县位于贺兰山东麓,曾是茫茫戈壁滩,风吹沙石跑,干旱不长草的地方。经过多年福建、宁夏对口帮扶,如今这里形成以劳务输出、葡萄种植、光伏农业、肉牛养殖、红树莓种植和光伏发电为主的六个产业增收渠道,村民的收入也从当年的人均500元增加到现在的1万多元,成为我国脱贫的典型。
(1)简析该地区年降水空间变化规律,并根据该地年均温的分布推测该省的地势特征。
(2)有人建议永宁县大力发展光伏发电产业,你是否赞同,并说明理由。
【答案】(1)受来自太平洋东南季风水汽的影响,年降水量由东南向西北减少;年均温南低北高,地势南高北低。
(2)赞同。该地光照强,太阳能资源丰富;清洁无污染,可再生;经济落后,地价低;可扩大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该地用电紧张,用电需求量大;国家政策支持。
不赞同。太阳能资源分散,能量不稳定;自然条件恶劣,建设难度大,初始投资高;当地技术弱;距离消费市场远。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宁夏回族自治区略图和永宁县相关资料为背景材料,涉及年降水空间变化、地势特征、永宁县是否能大力发展光伏发电产业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及综合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等地理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根据图中年等降水量线的分布规律及所学知识,该地降水主要受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带来的水汽的影响,由东南向西北影响减弱,降水减少。根据年均温等值线的分布规律,南部温度低,向北温度升高,说明这里地势南高北低。等值线平缓,说明总体地势起伏不大。
【小问2详解】
此题为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赞同的理由:该地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较少,晴天多,光照强,太阳能资源丰富;太阳能属于清洁能源,清洁无污染,且太阳能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属于可再生能源;该地位于西北地区,经济不发达,可利用的荒漠、荒地较多,地价低廉;发展光伏发电产业,可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有利于增加农民就业,提高农民收入;该地电力不足,用电需求量大;有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政策支持。不赞同的理由:太阳能资源分散,能量分布密度小,获得的能源受季节、昼夜及阴晴等气象条件影响大,能量不稳定;该地自然条件恶劣,建设难度大,初始投资高,目前相对于火力发电,发电机会成本高;当地技术水平落后;该地位于西北内陆地区,而主要的电力消费市场是东部地区,距离消费市场远。
1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量最大的古代运河,随着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古老的运河又焕发出新的生机。
材料二:下图为2018年江苏省部分地级市产业总值及构成图。
材料三: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历史上黄河多次改道,黄河最后一次大的改道,是由江苏盐城改到山东东营。下图为苏北地区不同年份海岸线变迁图。
(1)从水文变化的角度,简析南水北调工程促使古老的运河焕发新生的原因。
(2)图示调水路线为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分析该线路优势和劣势。
(3)据图分析苏北地区受黄河改道影响最大的时间段并说出判断原因。
(4)据图说出以长江为界,江苏运河沿线南、北经济差异。
【答案】(1)增加流量,改善水质;提高水位,改善通航条件。
(2)优势:调水量大;有京杭大运河及沿线湖泊可利用;黄河以北水可自流。劣势:水质较差;黄河以南需动力提水。
(3)1855年。依据:1855年~1921年期间,废黄河口海岸线后退最多,说明堆积作用减弱,黄河改道,废河口处海浪侵蚀作用加强。
(4)长江以南地区产业总值较高;产业结构较合理(第一产业比重较低,第二、三产业比重较高)。(以北产业总值较低,产业结构不合理)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京杭大运河、2018年江苏省部分地级市产业总值及构成图、苏北地区不同年份海岸线变迁图为背景材料,涉及南水北调工程促使古老的运河焕发新生的原因、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优势和劣势、苏北地区受黄河改道影响最大的时间段并说出判断原因、江苏运河沿线长江南北经济差异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及综合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等地理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南水北调东线调水经京杭大运河将长江水调往华北地区。因此从水文变化看,南水北调使京杭大运河水量增加,有助于改善京杭大运河的水质。历史上京杭大运河的主要作用是航运,但由于河道淤塞,京杭大运河通航能力下降,山东济宁以北河段几乎不再通航,京杭大运河水量增加,有助于提高水位,改善通航条件。
【小问2详解】
南水北调东线方案的主要优势有:从长江下游取水,调水量大,水源保证;充分利用京杭大运河及沿线天然湖泊等水道,工程施工量小,大大节约了成本;黄河以北地势南高北低,水可自流。劣势有:流经地区人口稠密,工农业生产密度大,水质较差;黄河以南地势南低北高,需要借助动力逐级提水。
【小问3详解】
由图中不同年份的海岸线的分布可知,1855年~1921年之间的时间间隔最短,海岸线变化大,受黄河改道影响最大。读图可知,1855年~1921年期间,黄河改道,河口缺少了河流携带的泥沙,堆积作用减弱,废河口处海浪侵蚀作用加强,废黄河口海岸线后退最多。
【小问4详解】
结合图例读图可知,以长江为界江苏运河沿线南、北经济差异主要表现在产业总值和三大产业构成两个方面。江苏运河沿线以南地区产业总值较高,第一产业比例较低,第二、三产业比例高,产业结构较合理。长江以北产业总值较低,第一产业比例较高,产业结构不合理。
20.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长期以来厦门人口与经济高度集中在岛内,现阶段厦门本岛土地利用已基本饱和而岛外发展明显滞后。厦门市政府2014年3月提出构建“两环八射”快速交通路网体系,落实习总书记提出的“提升本岛,跨岛发展”的发展战略,意在实现从海岛型城市到海湾型城市的转变使岛内外6个区和港口机场、火车站等交通枢纽高效顺畅连接实现市域“半小时交通圈”以及厦漳泉闽南金三角区域“一小时交通圈”。下图为厦门市“两环八射”快速交通路网示意图。
材料二:厦门漳州、泉州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有关数据对照表。
城市 | 常住人口(万人) | 面积(km2) | 人口密度(人·km2) | GDP(亿元) | 城镇化率(%) |
厦门 | 516 | 1516 | 3404 | 6384 | 89.41 |
泉州 | 878 | 10864 | 808 | 10159 | 67.2 |
(1)简析交通大提升后厦门岛仍然出行拥堵、停车困难且房价居高不下的原因。
(2)读材料二对比分析厦门、泉州的区域差异,推测厦门重点发展北向东向的环东海域的原因。
【答案】(1)岛内基础设施完善,交通、教育、医疗等人居环境好;人口和经济在岛内高度集中,地狭人稠;上、下班高峰期岛内外人口车辆流动频繁。
(2)相比厦门,泉州地广,人口密度小,经济总量大,城镇化率较低;北向、东向的环东海域邻近泉州,更能吸引泉州方面的企业投资及人才、消费等。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厦门市“两环八射”快速交通路网示意图和厦门漳州、泉州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有关数据对照表为背景材料,涉及交通大提升后厦门岛仍然出行拥堵及停车困难且房价居高不下的原因、厦门与泉州的区域差异及厦门重点发展北向东向的环东海域的原因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及综合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等地理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由材料“长期以来厦门人口与经济高度集中在岛内,现阶段厦门本岛土地利用已基本饱和”可知,厦门岛内人口和经济高度集中,面积较小但人口密度很大,地狭人稠;由于人口与经济高度集中在岛内,上、下班高峰期岛内外人口车辆流动频繁,从而导致交通大提升后厦门岛仍然出行拥堵、停车困难。厦门岛环境优美,气候宜人,交通等基础设施完善,加上教育、医疗等人居环境好,因此房价居高不下。
【小问2详解】
泉州位于厦门的东北部。由表中信息可知,泉州面积比厦门大的多,人口密度却比厦门小很多,但经济总量大,城镇化率比厦门低;北向、东向的环东海域距泉州近,发展北向、东向的环东海域有利于吸引泉州方面的人才及企业投资,方便泉州人到厦门消费,有利于促进厦门的发展。
湖南省怀化市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湖南省怀化市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3页。
湖南省湘潭县2021-2022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湖南省湘潭县2021-2022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湖南省郴州市2021-2022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湖南省郴州市2021-2022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 关于图示时刻的说法,正确的是, 发布该天气预报信息的城市是, 推测图中甲、乙自然带分别, 阿尔泰山友谊峰南部雪线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