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2-2023学年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一上学期10月选科诊断测试化学试题含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2-2023学年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一上学期10月选科诊断测试化学试题含解析第1页
    2022-2023学年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一上学期10月选科诊断测试化学试题含解析第2页
    2022-2023学年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一上学期10月选科诊断测试化学试题含解析第3页
    还剩1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2-2023学年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一上学期10月选科诊断测试化学试题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一上学期10月选科诊断测试化学试题含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实验题,元素或物质推断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选科诊断测试化学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古典诗词远流长,包罗万象,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下列诗词隐藏化学变化的是
    A.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B.遥见寻沙岸,春风动草衣
    C.荷风送秋香,竹露滴清响 D.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
    【答案】A
    【详解】A.绿蚁新醅酒,“新醅酒”即新酿的酒,在酿酒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故A正确;
    B.诗句译文为远远望去,渔夫似在寻找沙岸泊船,春风轻拂,吹动着他们的蓑衣,无新物质生成,没有发生化学变化,故B错误;
    C.译文为一阵阵的晚风送来荷花的香气,露水从竹叶上滴下发出清脆的响声,诗句中无新物质生成,没有发生化学变化,故C错误;
    D.译文为当红日西下,大地山川一片寂静的时候,它又自松林间吹起,响起一片松涛声,诗句中无新物质生成,没有发生化学变化,故D错误;
    故选A。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O2与NaOH反应生成NaNO3、NaNO2,所以NO2是酸性氧化物
    B.Na2O2与盐酸反应生成盐、水和氧气,所以Na2O2是碱性氧化物
    C.FeO、Fe2O3与硫酸反应只生成对应的盐和水,所以都是碱性氧化物
    D.NaHSO3能电离出氢离子溶液显酸性,所以NaHSO3是酸
    【答案】C
    【详解】A.NO2与NaOH反应生成NaNO3、NaNO2和H2O,但生成的盐是两种,且发生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所以NO2不是酸性氧化物,A不正确;
    B.Na2O2与盐酸反应生成盐、水和氧气,反应过程中存在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且生成了氧气,所以Na2O2不是碱性氧化物,B不正确;
    C.FeO、Fe2O3与硫酸反应只生成对应的盐和水,没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所以FeO、Fe2O3都是碱性氧化物,C正确;
    D.虽然NaHSO3能电离出氢离子使溶液显酸性,但NaHSO3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所以NaHSO3是酸式盐,D不正确;
    故选C。
    3.下列关于电解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液态HCl不导电,所以HCl不是电解质
    B.NaCl晶体不能导电,所以NaCl是非电解质
    C.SO2溶于水能导电,所以SO2是电解质
    D.BaSO4在熔融时能导电,所以BaSO4是电解质
    【答案】D
    【详解】A.液态HCl不导电,但HCl的水溶液能导电,所以HCl是电解质,A不正确;
    B.NaCl晶体不能导电,但溶于水或熔融时能导电,所以NaCl是电解质,B不正确;
    C.SO2溶于水能导电,但导电离子来自SO2与水反应生成的H2SO3,所以SO2是非电解质,C不正确;
    D.BaSO4在熔融时能导电,且BaSO4是化合物,属于盐,所以BaSO4是电解质,D正确;
    故选D。
    4.美国科学家用某有机分子和球形笼状分子C60制成了“纳米车”(如图所示),每辆“纳米车”是由一个有机分子和4个C60分子构成,直径约6到9纳米。“纳米车”可以用来运输单个的有机分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60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B.C60与石墨互为同素异形体
    C.人们用肉眼可以清晰看到“纳米车”的运动
    D.用激光笔照射该物质,光线通过时出现明亮的光路
    【答案】B
    【详解】A.C60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不属于化合物,A错误;
    B.C60与石墨是同种元素构成的不同单质,属于同素异形体,B正确;
    C.因纳米车很小,我们不能直接用肉眼清晰地看到这种“纳米车”的运动,C错误;    
    D.每辆“纳米车”是由一个有机分子和4个C60分子构成,直径约6到9纳米,该物质分散在蒸馏水中形成的分散系才属于胶体,而该物质属于纯净物,没有丁达尔效应,D错误;
    答案选B。
    5.碱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离子组是
    A.K+、MnO、Na+、Cl- B.K+、Na+、NO、CO
    C.Na+、NH、NO、SO D.Fe3+、Na+、Cl-、SO
    【答案】B
    【详解】A. 的水溶液显紫色,在无色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A不符合题意;
    B.离子水溶液均无色,且离子之间及与OH-之间不能发生任何反应,因此离子可以大量共存,B符合题意;
    C.在碱性溶液中, OH-与发生反应产生,不能大量共存,C不符合题意;
    D. Fe3+水溶液显棕黄色,在无色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且Fe3+与OH-反应生成Fe(OH)3沉淀,不能大量共存,D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B。
    6.必需要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的变化是
    A.KMnO4→O2 B.HNO3→NO C.MnO2→MnSO4 D.KI→KIO3
    【答案】D
    【详解】A.KMnO4受热分解可以直接生成O2,不需另加氧化剂或还原剂,A不符合题意;
    B.HNO3→NO,N元素化合价降低,HNO3作氧化剂,需加入还原剂,B不符合题意;
    C.MnO2→MnSO4,Mn2+元素价态降低,MnSO4作氧化剂,需加入还原剂,C不符合题意;
    D.KI→KIO3,I元素价态升高,KI作还原剂,需加入氧化剂,D符合题意;
    故选D。
    7.下列化学反应中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D
    【详解】A.在Cu+2H2SO4(浓)CuSO4+SO2↑+2H2O反应中,Cu是还原剂,H2SO4(浓)是氧化剂,电子转移方向应从Cu→S,即,A不正确;
    B.反应2FeCl2+Cl2=2FeCl3中,FeCl2是还原剂,Cl2是氧化剂,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为,B 不正确;
    C.反应H2S+H2SO4(浓)=S↓+SO2+2H2O中,H2S是还原剂,H2SO4(浓)是氧化剂,S是氧化产物,SO2是还原产物,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为,C不正确;
    D.反应2KMnO4K2MnO4+MnO2+O2↑中,KMnO4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其中Mn元素化合价降低,表现氧化性,O元素价态升高,表现还原性,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可表示为,D正确;
    故选D。
    8.对于反应3Cl2+6NaOH(热)=5NaCl+NaClO3+3H2O,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Cl2是氧化剂,NaOH是还原剂
    B.被氧化的氯原子和被还原的氯原子的个数之比为1∶5
    C.H2O是还原产物
    D.氧化剂的得电子数与还原剂的失电子数之比为5∶1
    【答案】B
    【分析】对于反应3Cl2+6NaOH(热)=5NaCl+NaClO3+3H2O,Cl元素化合价一部分升高、一部分降低;Cl2中Cl显0价,NaCl中Cl显-1价,NaClO3中Cl显+5价。
    【详解】A.由分析可知,反应中只有Cl元素价态发生改变,所以Cl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NaOH中不存在价态发生改变的元素,既不是还原剂也不是氧化剂,A不正确;
    B.由反应方程式可知,被氧化的氯原子(生成NaClO3)和被还原的氯原子(生成NaCl)的个数之比为1∶5,B正确;
    C.H2O中不存在价态变化的元素,所以不是还原产物,C不正确;
    D.依据得失电子守恒的原则,氧化剂的得电子数与还原剂的失电子数相等,二者得失电子数之比为1∶1,D不正确;
    故选B。
    9.根据反应:①;②;③,推断、、、的还原能力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 B.
    C. D.
    【答案】D
    【详解】根据同一氧化还原反应中还原剂的还原性>还原产物的还原性,由反应①有还原性:C->A-,由反应②有还原性:B->D-,由反应③有还原性:A->B-,综上所述,、、、的还原能力由强到弱的顺序是,故答案为:D。
    10.在酸性条件下,黄铁矿()催化氧化的反应方程式为。实现该反应的物质间转化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反应Ⅰ的离子方程式为
    B.反应Ⅱ的氧化剂是
    C.反应Ⅲ的离子方程式为,该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D.催化氧化反应后,该溶液的酸性增强
    【答案】C
    【详解】A.由图可知反应Ⅰ过程中:Fe(NO)2+中铁由+2价变成+3价,氧气中氧由0价变成-2价,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反应的离子方程式,A项正确;
    B.反应Ⅱ的Fe3+由+3价变成+2价,所以反应Ⅱ的氧化剂是Fe3+,B项正确;
    C.反应Ⅲ中无元素化合价变化,所以反应Ⅲ是非氧化还原反应,C项错误;
    D.根据总反应,溶液的酸性增强,D项正确;
    故答案为:C。
    11.已知:某含氯元素的粒子M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已配平)。则物质M、N中氯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
    A.价、价 B.价、0价 C.价、价 D.0价、价
    【答案】C
    【详解】离子方程式为分析可知,硫元素的价态由+4价升高到+6价,发生氧化反应,有4个发生氧化反应转移电子8个,所以由M到N要得到8个电子,又因为含有氯元素的反应物和生成物个数比为1:1,可以推出氯元素化合价降低的数目为8,化合价差值为8,故选C。
    12.工业上冶炼锡的第一步反应原理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该反应中被还原
    B.a的值为3
    C.反应后有两种氧化产物
    D.每生成1个转移的电子数为8
    【答案】B
    【详解】A.该反应中Sn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A正确;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M为CO,其化学方程式为
    ,,B错误;
    C.C被氧化成CO和,C正确;
    D.由化学方程式可知,每生成1个,转移的电子数为=8,D正确;
    故选B。

    二、多选题
    13.某化学兴趣小组欲研究H2SO4、NaCl、KCl、Na2CO3、FeCl3、NaOH的性质,对于如何研究,他们设计了两种实验方案。
    方案①:将它们按照酸、碱、盐分类,然后分别溶于水得到溶液,进行实验;
    方案②:将它们按照钠盐、钾盐、铁盐和其他化合物分类,然后分别溶于水得到溶液,进行实验。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常温时,将少量铜粉分别投入上述溶液中,按照方案①的分类,能够完全溶解铜粉的是稀硫酸溶液
    B.取某种溶液,向其中加入上述方案②中的钾盐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入稀硝酸,沉淀不消失,则该溶液中含有Ag+
    C.按照方案①的分类,属于碱的有NaOH
    D.按照方案②的分类,属于钠盐的有NaCl、Na2CO3、NaOH
    【答案】AD
    【分析】依据方案①:H2SO4为酸,NaOH为碱,NaCl、KCl、Na2CO3、FeCl3为盐;
    依据方案②:钠盐为NaCl、Na2CO3,钾盐为KCl,铁盐为FeCl3,其他化合物为H2SO4、NaOH。
    【详解】A.常温时,铜粉与稀硫酸不反应,所以稀硫酸不能溶解铜粉,能够完全溶解铜粉的是FeCl3溶液,A不正确;
    B.上述方案②中的钾盐只有KCl,能生成白色沉淀,且不溶于入稀硝酸,则沉淀为AgCl,该溶液中含有Ag+,B正确;
    C.由分析可知,按照方案①的分类,属于碱的有NaOH,C正确;
    D.按照方案②的分类,属于钠盐的有NaCl、Na2CO3,NaOH属于碱,D不正确;
    故 AD。
    14.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大理石与醋酸反应:
    B.澄清石灰水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
    C.向氢氧化钡溶液中加入稀硫酸:
    D.氢氧化钠溶液与过量的碳酸氢钙溶液反应:
    【答案】BD
    【详解】A.离子方程式应为,故A错误;
    B.澄清石灰水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生成碳酸氢钙,离子方程式为:,故B正确;
    C.向氢氧化钡溶液中加入稀硫酸的离子方程式应为,故C错误;
    D.氢氧化钠溶液与过量的碳酸氢钙溶液反应离子方程式为:,故D正确。
    答案选BD。
    15.已知反应: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参加反应的HNO3和作为氧化剂的HNO3的个数比为4∶1
    B.上述反应中消耗3个铜原子时,转移3个电子
    C.Cu(NO3)2是还原产物,NO是氧化产物
    D.若有64gCu被氧化,则被还原的HNO3的质量是42g
    【答案】AD
    【详解】A.在反应中,若有8molHNO3参加反应,则有2molHNO3作氧化剂,所以参加反应的HNO3和作为氧化剂的HNO3的个数比为8∶2=4∶1,A正确;
    B.上述反应中,Cu由0价升高到+2价,则消耗3个铜原子时,转移6个电子,B不正确;
    C.在反应中,Cu是还原剂,则Cu(NO3)2是氧化产物,NO是还原产物,C不正确;
    D.若有64gCu(物质的量为1mol)被氧化,则被还原的HNO3的质量是=42g,D正确;
    故选AD。

    三、填空题
    16.化学基本概念是学习化学的基石,请正确回答下列问题。
    (1)今有7种物质:①液态氯化氢②乙醇③熔融的KNO3④铜线⑤NaCl晶体⑥小苏打溶液⑦氨水⑧CH3COOH⑨NaOH溶液。属于电解质的有_______;属于非电解质的有_______。
    (2)写出⑥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
    (3)写出⑧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
    (4)在⑨溶液中缓缓通入过量的CO2可生成酸式盐,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答案】(1)     ①③⑤⑧     ②
    (2)
    (3)
    (4)CO2+NaOH=NaHCO3

    【解析】(1)
    电解质是指溶于水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非电解质是指溶于水和熔融状态下均不导电的化合物,据此分析解答。
    ①液态氯化氢溶于水能导电,属于电解质;
    ②乙醇溶于水和熔融状态下均不导电,属于非电解质;
    ③熔融的KNO3能够导电,属于电解质;
    ④铜线为单质,不属于电解质;
    ⑤NaCl晶体在水中和熔融状态下均能够导电,属于电解质;
    ⑥小苏打溶液属于混合物,不属于电解质,也不属于非电解质;
    ⑦氨水属于混合物,不属于电解质,也不属于非电解质;
    ⑧CH3COOH在水溶液中可发生部分电离,属于电解质;
    ⑨NaOH溶液属于混合物,不属于电解质,也不属于非电解质;
    综上所述,属于电解质的有①③⑤⑧;属于非电解质的有②;
    (2)
    ⑥中溶质为碳酸氢钠,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其电离方程式为:;
    (3)
    ⑧为弱酸,在水溶液中发生部分电离,其电离方程式为:;
    (4)
    在⑨NaOH溶液中缓缓通入过量的CO2可生成碳酸氢钠,其化学方程式为:CO2+NaOH=NaHCO3。
    17.在工业上次磷酸(H3PO2)常用于化学镀银,酸性条件下发生的反应如下:
    Ag ++ _____H3PO2+_____ H2O   →______Ag↓+_____H3PO4+_______
    请回答下列问题:
    (1)H3PO2中,P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该反应中,H3PO2被___________(填“氧化”或“还原”);反应每消耗1个H2O,转移___________个电子。
    (2)配平该离子方程式:_____Ag++_______H3PO2+_____ H2O →  ____Ag↓+_____H3PO4+_____ 。___________
    (3)已知H3PO2是一元弱酸,NaH2PO2属于___________(填:酸式盐、正盐或者碱式盐)。写出H3PO2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答案】(1)     +1     氧化     2
    (2)4Ag++1H3PO2+2H2O=4Ag↓+1H3PO4+4H+
    (3)     正盐     H3PO2+NaOH= NaH2PO2+H2O

    【分析】结合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等于0判断H3PO2中P元素的化合价;根据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变化与反应类型的关系判断发生的反应及物质的性质;结合电子守恒、电荷守恒、原子守恒配平方程式;一元酸电离产生一个H+,根据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结合物质拆分原则,书写方程式。
    (1)
    在任何化合物中所有元素化合价代数和等于0,在H3PO2中,H为+1价,O为-2价,则P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在该反应中P元素化合价由反应前H3PO2中的+1价变为反应后H3PO4中的+5价,P元素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被氧化;配平离子方程式可得4Ag++1H3PO2+2H2O=4Ag↓+H3PO4+4H+,反应每消耗1个H2O,转移2个电子,故答案为:+1;氧化;2;
    (2)
    在该反应中Ag元素化合价由反应前Ag+中的+1价变为反应后Ag单质中的0价,元素化合价降低1价;P元素化合价由反应前H3PO2中的+1价变为反应后H3PO4中的+5价,元素化合价升高4价,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元素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可知Ag+、Ag系数是4,H3PO2、H3PO4系数是1;根据电荷守恒,可知H+的系数是4;根据原子守恒,可知H2O的系数是2,故该反应方程式4Ag++H3PO2+2H2O=4Ag↓+H3PO4+4H+;故答案为:4Ag++H3PO2+2H2O=4Ag↓+H3PO4+4H+;
    (3)
    H3PO2是一元弱酸,H3PO2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产生NaH2PO2、H2O,NaH2PO2属于正盐,H3PO2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3PO2+NaOH= NaH2PO2+H2O。故答案为:正盐;H3PO2+NaOH= NaH2PO2+H2O。

    四、实验题
    18.将少量饱和氯化铁溶液滴入沸水中,继续煮沸,可制得Fe(OH)3胶体,反应的方程式为:FeCl3+3H2OFe(OH)3(胶体)+3HCl。
    (1)当液体呈_______色时,停止加热,即制得Fe(OH)3胶体。
    (2)氢氧化铁胶体与氢氧化铁沉淀的微观本质区别是_______。
    (3)下列叙述错误的是_______(填标号)。
    A.雾属于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B.用盐卤点豆腐与胶体性质有关
    C.无法从颜色上区别FeCl3溶液和Fe(OH)3胶体
    D.工业静电除尘装置是根据胶体的性质设计的
    (4)某实验小组用如下实验探究Fe(OH)3胶体的制备方法。

    实验
    实验操作
    丁达尔效应
    1
    向40mL沸腾的蒸馏水中滴入5滴饱和FeCl3溶液(浓度约为30%)
    迅速出现
    2
    向40mL蒸馏水中滴入5滴10%FeCl3溶液,然后滴入1滴10%NaOH溶液,边滴边搅拌
    迅速出现
    3
    加热40mL饱和FeCl3溶液
    一段时间后出现

    ①实验1,生成Fe(OH)3胶体和_______(填化学式)。
    ②实验2与实验1对比,优点是_______(写出1条即可)。
    ③综合上述实验:制备Fe(OH)3胶体提供OH-的物质可以是H2O或___,控制反应条件即可制得。
    【答案】(1)红褐
    (2)Fe(OH)3粒子直径大小不同
    (3)C
    (4)     HCl     无需加热,节省能源     碱

    【分析】制取Fe(OH)3胶体的方法并非只有一种,在FeCl3溶液中滴加少量碱、加热FeCl3溶液,也可制得Fe(OH)3胶体。
    (1)
    Fe(OH)3胶体的颜色是红褐色,当液体呈红褐色时,停止加热,即制得Fe(OH)3胶体。答案为:红褐;
    (2)
    胶粒直径介于10-9~10-7m之间,浊液直径大于10-7m,则氢氧化铁胶体与氢氧化铁沉淀的微观本质区别是Fe(OH)3粒子直径大小不同。答案为:Fe(OH)3粒子直径大小不同;
    (3)
    A.雾的分散质粒子直径介于10-9~10-7m之间,属于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A正确;
    B.用盐卤点豆腐,属于电解质使胶体发生凝聚,与胶体性质有关,B正确;
    C.FeCl3溶液呈棕黄色,Fe(OH)3胶体呈红褐色,可以从颜色上区别FeCl3溶液和Fe(OH)3胶体,C错误;
    D.工业静电除尘是利用胶体电泳的性质达到除尘的目的,D正确;
    故选C。答案为:C;
    (4)
    实验1中,FeCl3 +3H2OFe(OH)3(胶体)+3HCl,所以生成Fe(OH)3胶体和HCl。
    ②实验2中,FeCl3溶液与NaOH溶液直接反应制得Fe(OH)3胶体,实验1中,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继续加热至溶液呈红褐色,所以实验2与实验1对比,优点是无需加热,节省能源。
    ③实验1、3都是FeCl3与水反应,实验2是FeCl3与碱反应,则制备Fe(OH)3胶体提供OH-的物质可以是H2O或碱,控制反应条件即可制得。
    答案为:HCl;无需加热,节省能源;碱。
    【点睛】制取Fe(OH)3胶体时,不能搅拌,不能长时间煮沸。

    五、元素或物质推断题
    19.A、B、C、D四种可溶性盐,其阳离了分别是Na+、Ba2+、Cu2+、Ag+中的某种,阴离了分别是Cl-、、、中的某一种。现做以下实验:
    ①将四种盐各取少量,分别溶于盛有5 mL蒸馏水的4支试管中,只有B盐溶液呈蓝色。
    ②分别向4支试管中加入2 mL稀盐酸,发现A盐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C盐溶液中有较多气泡产生,而D盐溶液无明显现象。
    (1)根据上述实验事实,推断这四种盐的化学式分别为:A:___________;B:___________;C:___________;D:___________。
    (2)对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①A+D→:___________。
    ②B +D→:___________。
    ③C+HCl+气体→:___________。
    【答案】(1)     AgNO3     CuSO4     Na2CO3     BaCl2
    (2)     Ag++Cl-=AgCl↓     +Ba2+=BaSO4↓     +2H+=CO2↑+H2O

    【分析】只有B盐的溶液呈蓝色,说明B盐中含有Cu2+;分别向4支试管中加入2mL稀盐酸,发现A盐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说明A盐中含有Ag+;C盐溶液中有较多气泡产生,说明C盐中含有;又A、B、C、D四种盐均为可溶性盐,故A盐为AgNO3;C盐为Na2CO3,B盐为CuSO4;D盐为BaCl2。
    (1)
    由分析可知A盐为AgNO3;B盐为CuSO4,C盐为Na2CO3;D盐为BaCl2。
    (2)
    ①结合分写可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分别为:
    ①A+D→:Ag++Cl-=AgCl↓;
    ②B+D→:+Ba2+=BaSO4↓;
    ③C+HCl→气体:+2H+=CO2↑+H2O。

    相关试卷

    【期中真题】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查化学试题.zip:

    这是一份【期中真题】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查化学试题.zip,文件包含期中真题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查化学试题原卷版docx、期中真题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查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

    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自主招生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自主招生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6gB.9gC.17,8g变为10,96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自主招生考试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自主招生考试化学试题,共8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