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18-2022年福建中考化学5年真题1年模拟分项汇编
2018-2022年福建中考化学5年真题1年模拟分项汇编 专题06 实验操作与基础实验(学生卷+教师卷)
展开这是一份2018-2022年福建中考化学5年真题1年模拟分项汇编 专题06 实验操作与基础实验(学生卷+教师卷),文件包含专题06实验操作与基础实验-5年2018-2022中考1年模拟化学分项汇编福建专用解析版docx、专题06实验操作与基础实验-5年2018-2022中考1年模拟化学分项汇编福建专用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06 实验操作与基础实验
1.(2019·福建·中考真题)下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稀释浓硫酸 B.倾倒液体
C.读取液体体积 D.点燃酒精灯
【答案】B
【解析】A、稀释浓硫酸时,必须将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要用玻璃棒搅动液体,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故A不正确;
B、倾倒液体时,瓶盖倒放在实验台,倾倒液体时,应使标签向着手心,瓶口紧挨试管口,缓缓地将液体注入试管内,故B正确;
C、读取量筒内液体体积时,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故C不正确;
D、点燃酒精灯一定要用燃着的火柴,决不能用一盏酒精灯去点燃另一盏酒精灯,故D不正确。故选B。
2.(2020·福建·中考真题)在制取氢气()的实验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检查气密性 B.加入锌粒
C.加入稀硫酸 D.收集氢气
【答案】A
【解析】实验室用锌粒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反应物为固体和液体,反应条件不需要加热,采用固液不加热型发生装置,氢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则有:
A、检查气密性的方法为将导管的一端伸入烧杯中的液面下,用手握住试管的外壁,若导管口形成气泡,松开手后,导管口形成一小段水柱,说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A选项操作正确,符合题意;
B、锌粒为固体颗粒,加入到试管的操作是将试管平放,用镊子夹起锌粒放置在试管口,再缓缓的竖起试管,使锌粒慢慢划入试管底部,图中试管竖放,直接将锌粒放入,有可能会将试管底部打破,B选项操作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C、倾倒法加入液体试剂稀硫酸的操作为取下瓶盖倒放在桌面上,使试剂瓶的标签向着手心, 图中瓶盖没有倒放,标签没有向着手心,有可能造成试剂的污染且瓶口残留的液体可能会流下腐蚀标签,C选项操作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D、氢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图中为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D选项操作不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
4.(2021·福建·中考真题)稀释浓硫酸并进行硫酸性质实验的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稀释浓硫酸
B.测稀硫酸的pH
C.倾倒稀硫酸
D.滴加稀硫酸
【答案】D
【解析】A、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取一片pH试纸放在玻璃片或白瓷板上,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故选:D。
5.(2022·福建·中考真题)下列有关硬水性质实验的操作,正确的是
A.取样品 B.滴加肥皂水
C.振荡 D.加热水样
【答案】B
【解析】A、使用滴管取用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立在桌面上,如图错误;
B、向试管内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要在试管口正上方正立,不要伸到试管内,更不能触壁,如图操作正确;
C、振荡试管时不能上下振荡会使液体药品溅出,要左右振荡,如图操作错误;
D、给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的三分之一,用酒精灯外焰加热,如图试管内液体过多,容易溅出伤人,操作错误;
答案为:B。
1.(2022·福建南平·二模)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学好化学的重要基础。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倾倒液体 B.加热液体
C.稀释浓硫酸 D.检查气密性
【答案】A
【解析】A、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试管口,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稀释浓硫酸时,要在烧杯中进行,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D、检查气密性:将导管的一端伸入烧杯中的液面下,用手握住试管的外壁,若导管口形成气泡,松开手后,导管口形成一小段水柱,说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故选:A。
2.(2022·福建泉州·二模)“中和反应”实验中使用胶头滴管的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滴加酚酞试液 B.取用稀盐酸
C.搅拌溶液 D.用完放置
【答案】A
【解析】A、胶头滴管加液时,既不能伸入容器,更不能接触容器,应垂直悬空于容器上方处,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B、取液后的滴管,应保持胶帽在上,不要平放或倒置,防止液体倒流,沾污试剂或腐蚀橡胶胶帽,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胶头滴管不能用于搅拌,应用玻璃棒,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不能把滴管放在实验台,以免沾污滴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A。
3.(2022·福建福建·一模)下列实验操作符合基本规范的是
A.倾倒液体 B.加热液体
C.氧气验满 D.稀释浓硫酸
【答案】D
【解析】A、倾倒液体时,瓶塞应倒放在桌面上,标签朝向手心,试管口和试剂瓶口紧挨着,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图中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检验氧气是集满时,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木条复燃,证明已集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稀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的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故选 D。
4.(2022·福建宁德·一模)化学实验中经常用到玻璃棒,下列有关玻璃棒用途的描述错误的是
A.搅拌溶液 B.过滤引流
C.转移固体 D.蘸取液体
【答案】C
【解析】A、在固体溶解时用玻璃棒搅拌,加速溶解,用途正确;
B、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用途正确;
C、蒸发过程中,玻璃棒作用是通过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不是转移固体,用途错误;
D、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取一片pH试纸放在玻璃片或白瓷板上,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用途正确;
故选C。
5.(2022·福建宁德·一模)图 1 集气瓶中装满 CO2,添加适量蒸馏水,振荡,先后利用注射器滴加 NaOH 溶液和稀盐酸。传感器测得瓶内压强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阶段 I 说明所有二氧化碳溶于水并与水反应
B.阶段 II 的压强变小,说明该过程 NaOH 溶液吸收了 CO2
C.阶段 III 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 Na2CO3+2HCl=2NaCl+H2O+CO2↑
D.若将 NaOH 溶液换成 KOH 溶液,所得的压强变化趋势与图 2 相似
【答案】A
【解析】A、由图可知,阶段I的压强变化较小,说明阶段I中并不是所有二氧化碳溶于水并与水反应,选项错误;
B、阶段 II 的压强变小,且比阶段I压强较小得多,说明该过程 NaOH 溶液吸收了 CO2,选项正确;
C、由图可知,阶段III的压强增大,说明装置中的气体增多,则阶段 III 发生的反应是稀盐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方程式为 Na2CO3+2HCl=2NaCl+H2O+CO2↑,选项正确;
D、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钾都是碱,都具有碱的通性,且都易溶于水,所以将 NaOH 溶液换成 KOH 溶液,所得的压强变化趋势与图 2 相似,选项正确,故选A。
6.(2022·福建福建·一模)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C
【解析】A. 点燃酒精灯用火柴,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不符合题意;
B. 块状固体药品取用时,试管应横放,将固体用镊子夹在试管口,再慢慢竖立试管,不符合题意;
C.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时,如图连接好装置,导管的一端伸入烧杯中,用手握住试管,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则气密性良好,符合题意;
D. 稀释浓硫酸应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搅拌,不符合题意。
故选C。
7.(2022·福建福州·一模)利用图甲所示装置可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其中燃烧匙内的白磷用电加热装置点燃,瓶内气压用气体压强传感器测定,其变化如图乙所示。则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A.t1s-t2s压强迅速升高到最高点,容器中温度保持不变
B.t2s-t3s压强迅速下降,是瓶内氧气被消耗的过程
C.根据t4s时瓶内的气压值,不能计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D.t5s后的实验操作是打开弹簧夹使水进入瓶内的过程
【答案】D
【解析】A、t1s-t2s压强迅速增大到最高点的原因是红磷燃烧放热导致气体膨胀,压强增大,故A项不符合题意;
B、t2s-t3s压强迅速下降,不只是因为瓶内氧气被消耗,还与温度下降有关,故B项不符合题意;
C、t4s时压强为80kPa,开始是100kPa,可以得出减少的体积为原来体积的,因此可计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故C项不符合题意;
D、t5s后气压又显著增加其原因是打开弹簧夹使水进入瓶内,液体进入瓶内后,瓶内气体体积减小,导致气压显著增大。故D项符合题意。
故选D。
8.(2022·福建福州·二模)实验室配制一定溶质质分数的稀硫酸并用其除铁锈的部分操作中,正确的是
A.稀释 B.装药
C.滴加 D.微热
【答案】C
【解析】A、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的扩散;图中是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生锈铁钉放入试管,先将试管横放,用镊子把铁钉放在试管口,再慢慢将试管竖立起来,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D、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图中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C。
9.(2022·福建福州·二模)将一定质量碳粉在密闭容器中引燃(如图1),一段时间后碳粉消失。实验过程测得容器内气体压强(同温下,容器内压强与气体分子数成正比)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2。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AB段温度达到碳粉的着火点
B.反应生成的CO2导致CD段压强增大
C.E点气体的成分是CO2和CO
D.燃烧放出的热量减少导致DE段压强下降
【答案】C
【解析】由题意分析,碳粉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也能生成一氧化碳,根据化学方程式:;因为一定温度和体积下气体的压强与分子数成正比,生成二氧化碳的过程中氧分子和二氧化碳分子的分子个数比为1:1,所以生成二氧化碳的过程中气体体积不变;生成一氧化碳的过程中氧分子和一氧化碳的分子个数比为1:2,生成一氧化碳的过程中气体体积增大;若完全转化为一氧化碳,气体分子个数变为原来的2倍,压强也变为原来的2倍,但图示中显示压强为原来的1.4倍,所以没有完全生成一氧化碳,即反应后的气体应该为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混合物,据此解题。
A、AB段电热丝放热,使容器内气体受热膨胀,压强变大,但温度没有达到碳粉的着火点,选项错误;
B、生成二氧化碳的过程中氧分子和二氧化碳分子的分子个数比为1:1,所以生成二氧化碳的过程中气体体积不变,CD段压强增大 是由于反应放热和生成一氧化碳造成的,故选项错误;
C、根据分析可知,反应后生成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故E点气体的成分是CO2和CO,选项正确;
D、根据分析可知,燃烧结束后,温度下降至室温,气体收缩,压强减小,所以CD段压强下降,故选项错误;
答案为:C。
10.(2022·福建厦门·二模)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称量NaCl B.放置滴管
C.稀释浓硫酸 D.点燃镁条
【答案】A
【解析】A、天平称量药品质量时应左物右码,在左右两个托盘上各方一张质量相等的纸,有腐蚀性的药品要放在玻璃容器中称量,如图所示操作正确;
B、滴管不用时应保持橡胶帽在上放置于烧杯中,如图所示错误;
C、稀释浓硫酸是应将浓硫酸沿着烧杯内壁缓慢倒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切不可将水直接倒入浓硫酸中,如图所示错误;
D、点燃镁条时应使用坩埚钳加持镁条,不能用手直接接触镁条,如图所示操作错误;
答案为:A。
11.(2022·福建泉州·二模)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取用固体药品 B.熄灭酒精灯
C.溶解固体 D.称取氯化钠
【答案】B
【解析】A、取用固体药品瓶塞需要倒放,图中瓶塞正放,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
B、用灯帽熄灭酒精灯,操作正确,符合题意;
C、量筒可以用于量取液体,不能用于溶解物质,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
D、称量固体物质左物右码,两托盘需要各垫一张质量相等的纸,砝码端未垫纸,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2.(2022·福建·福州三牧中学一模)下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干燥气体 B.测溶液pH
C.过滤 D.稀释浓硫酸
【答案】D
【解析】A、浓硫酸干燥气体:气体从长导管通入浓硫酸中,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将气体干燥,干燥后气体从短管逸出,操作错误;
B、测溶液的pH:在玻璃片上放一小片pH试纸,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到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读出溶液的pH,不能将pH试纸直接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操作错误;
C、过滤要点一贴、二低、三靠,该操作中未用玻璃棒引流,漏斗下端口未紧靠烧杯内壁,操作错误;
D、稀释浓硫酸:一定要把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里,并不断搅拌。切不可将水倒入浓硫酸,操作正确;
故选D。
13.(2022·福建·福州三牧中学一模)化学兴趣小组发现向碳酸钠溶液中滴加盐酸并不是立即有气体生成,据此小组查阅资料:原来向Na2CO3溶液中加入盐酸时反应分两步完成。
第一步: ;
第二步:。小组成员使用数字化传感器测定反应过程中pH及CO2浓度的变化值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实验分析正确的是
A.A~B段,溶液中溶质为碳酸氢钠
B.A~B,溶液中的pH值逐渐变小,碱性变大
C.上图曲线,②表示盐酸滴加到碳酸钠溶液中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体积数
D.滴加0-40mL盐酸溶液时CO2浓度几乎不变,说明此时盐酸与碳酸钠未发生反应
【答案】C
【解析】从给出条件可知,第一步反应无二氧化碳生成,第二步反应开始有二氧化碳生成,有二氧化碳生成后二氧化碳浓度会越来越大,所以②是二氧化碳的图像,①是pH图像。
A、A-B段对应二氧化碳浓度明显增大,说明已经发生第二步反应,溶液中肯定含有氯化钠,故A错误;
B、A-B溶液pH逐渐变小,碱性应逐渐变小,故B错误
C、该图像的两条曲线分别是二氧化碳的浓度和pH,二氧化碳的浓度是不断增大,pH是不断减小,曲线②表示二氧化碳气浓度,故C正确;
D、由曲线得知,当加入盐酸体积0﹣40mL时CO2浓度几乎不变,说明此时基本没有生成二氧化碳,但题目信息反应分两步进行,第一步反应没有生成二氧化碳,并不是盐酸与碳酸钠没有发生反应,故D错误。
故选C。
14.(2022·福建福建·一模)下列实验操作不规范的是
A | B | C | D |
倾倒液体 | 闻气体气味 | 称量氯化钠质量 | 量取液体体积 |
【答案】A
【解析】A. 倾倒液体瓶塞倒放,标签朝向手心,错误。
B. 闻气体气味应用手轻轻扇动,使少量的气体飘入鼻中,正确。
C. 托盘天平称量药品左物右码,氯化钠不具有腐蚀性也不易潮解,放在称量纸上称量,正确。
D. 读取液体体积,视线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最低处持平。正确。
故选:A。
15.(2022·福建福州·一模)某校活动小组的同学,对碳与氧化铜的反应进行了实验探究。
(1)用图甲进行实验,发现B 中试管内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I.碳与氧化铜反应中,表现出还原性的物质是_______(填“碳”或“氧化铜”)。
II.实验结束时,应该先_____(撤出导管/熄灭酒精喷灯),再_______(撤出导管/熄灭酒精喷灯)。
(2)小组同学认为当碳较多、温度较高时,A 中试管内气体产物中可能含有 CO和 CO2。为了确认气体产物的成分,又用图乙进行实验。
I.实验前,需进行的操作是______。
II.实验中,点燃 C 中酒精灯前,先通一段时间 A 中试管内产生的气体,其目的是______。
III.证明气体产物中含有 CO 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
(3)若 A 中试管内有 0.1mol 氧化铜全部转化成铜,且气体产物中含有 CO 和 CO2。则参加反应的碳的物质的量(n)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答案】(1) 碳 撤出导管 熄灭酒精喷灯
(2) 检查装置气密性 排尽玻璃管内的空气,避免加热时爆炸 玻璃管中黑色粉末变红
(3)0.05mol-0.1mol
【解析】(1)碳与氧化铜的反应中,碳是使氧化铜还原为铜的物质,它具有还原性;为防止澄清石灰水倒流入试管,使试管炸裂,实验结束时应先撤出导管再熄灭酒精喷灯;
(2)为防止装置漏气,实验失败,实验前,需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点燃 C 中酒精灯前,先通一段时间 A 中试管内产生的气体,其目的是排尽玻璃管内的空气,避免加热时爆炸;
证明气体产物中含有 CO 的实验现象是玻璃管中黑色粉末变红,因为原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所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不能证明气体产物中含有 CO;
(3)若气体产物中只有CO2时,则设参加反应的碳的物质的量为x
x=0.05mol
若气体产物中只有CO时,则设参加反应的碳的物质的量为y
y=0.1mol
A 中试管内有 0.1mol 氧化铜全部转化成铜,且气体产物中含有 CO 和 CO2,则参加反应的碳的物质的量(n)的取值范围是:0.05mol-0.1mol。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18-2022年福建中考化学5年真题1年模拟分项汇编 专题08 实验设计与评价(学生卷+教师卷),文件包含专题08实验设计与评价-5年2018-2022中考1年模拟化学分项汇编福建专用解析版docx、专题08实验设计与评价-5年2018-2022中考1年模拟化学分项汇编福建专用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4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18-2022年广州中考化学5年真题1年模拟分项汇编 专题02 化学标识 实验操作辨析(学生卷+教师卷),文件包含专题02化学标识实验操作辨析-5年2018-2022中考1年模拟化学分项汇编广州专用解析版docx、专题02化学标识实验操作辨析-5年2018-2022中考1年模拟化学分项汇编广州专用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2022年江苏中考化学3年真题分项汇编 专题03 化学实验操作(学生卷+教师卷),文件包含专题03化学实验操作-三年2020-2022中考真题化学分项汇编江苏专用解析版docx、专题03化学实验操作-三年2020-2022中考真题化学分项汇编江苏专用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