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18-2022年福建中考化学5年真题1年模拟分项汇编 专题02 结构组成及化学用语(学生卷+教师卷)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原卷
      专题02 结构组成及化学用语-5年(2018-2022)中考1年模拟化学分项汇编(福建专用)(原卷版).docx
    • 解析
      专题02 结构组成及化学用语-5年(2018-2022)中考1年模拟化学分项汇编(福建专用)(解析版).docx
    专题02 结构组成及化学用语-5年(2018-2022)中考1年模拟化学分项汇编(福建专用)(原卷版)第1页
    专题02 结构组成及化学用语-5年(2018-2022)中考1年模拟化学分项汇编(福建专用)(原卷版)第2页
    专题02 结构组成及化学用语-5年(2018-2022)中考1年模拟化学分项汇编(福建专用)(原卷版)第3页
    专题02 结构组成及化学用语-5年(2018-2022)中考1年模拟化学分项汇编(福建专用)(解析版)第1页
    专题02 结构组成及化学用语-5年(2018-2022)中考1年模拟化学分项汇编(福建专用)(解析版)第2页
    专题02 结构组成及化学用语-5年(2018-2022)中考1年模拟化学分项汇编(福建专用)(解析版)第3页
    还剩1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18-2022年福建中考化学5年真题1年模拟分项汇编 专题02 结构组成及化学用语(学生卷+教师卷)

    展开

    这是一份2018-2022年福建中考化学5年真题1年模拟分项汇编 专题02 结构组成及化学用语(学生卷+教师卷),文件包含专题02结构组成及化学用语-5年2018-2022中考1年模拟化学分项汇编福建专用解析版docx、专题02结构组成及化学用语-5年2018-2022中考1年模拟化学分项汇编福建专用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61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02 结构组成及化学用语

    1.(2022·福建·中考真题)我国神舟载人飞船供氧系统中含有下列物质,其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O2 B.CO2 C.NaOH D.Na2CO3
    【答案】B
    【解析】A、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不符合题意;
    B、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属于氧化物,符合题意;
    C、氢氧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碱,不符合题意;
    D、碳酸钠是由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不符合题意;
    答案为:B。
    2.(2022·福建·中考真题)某海水淡化系统(如下图)工作时,蒸发腔中的水在光热作用下变为水蒸气,太阳能风扇将水蒸气吹到冷凝腔冷凝,实现海水淡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光热作用下,水分子运动速率加快
    B.液态水变为水蒸气,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C.水蒸气冷凝为水,水分子本身变小
    D.海水变为淡水,水分子化学性质不变
    【答案】C
    【解析】A、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故光热作用下,水分子运动速率加快,选项正确;
    B、液态水变为水蒸气,水分子本身没有改变而是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大,选项正确;
    C、水蒸气冷凝为水,水分子本身没有改变而是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小 ,选项错误;
    D、海水变为淡水,水分子本身没有改变,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故水的化学性质不变,选项正确;
    答案为:C。
    3.(2022·福建·中考真题)硫辛酸(C8H14O2S2)被称为“万能抗氧化剂”,广泛用于治疗和预防心脏病等多种疾病。下列有关硫辛酸的说法错误的是
    A.属于有机化合物 B.碳元素质量分数最大
    C.由4种元素组成 D.含有1个氧分子
    【答案】D
    【解析】A、含碳的化合物是有机物,硫辛酸(C8H14O2S2)含碳元素,属于有机物,选项正确;
    B、根据硫辛酸中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硫元素质量比是,由此可知碳元素质量分数最大,选项正确;
    C、根据硫辛酸化学式是C8H14O2S2,硫辛酸是由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硫元素四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选项正确;
    D、硫辛酸是由硫辛酸分子构成,不含氧分子,选项错误;
    答案为:D。
    4.(2022·福建·中考真题)我国古代常用灰吹法炼银(如下图),其过程为:将矿物银熔于铅形成银铅块,通过焙烧使铅氧化成PbO进入炉灰,灰吹得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银是活泼金属
    B.银铅块属于混合物
    C.PbO中Pb的化合价为+2
    D.灰吹法炼银过程含有化学变化
    【答案】A
    【解析】A、银的金属活动性排在氢后属于不活泼金属,选项错误;
    B、银铅块是由银和铅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选项正确;
    C、根据化合物中化合价代数和为0,氧元素显-2价,设铅元素化合价为,,选项正确;
    D、根据题意,通过焙烧使铅氧化成PbO,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选项正确;
    答案为:A。
    5.(2021·福建·中考真题)全硼富勒烯团簇()的分子结构像中国红灯笼(如图)。属于

    A.单质 B.氧化物 C.酸 D.盐
    【答案】A
    【解析】根据图中结构分析进行解答,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A、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作单质,所以A正确;
    B、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一种是氧元素,所以B错误;
    C、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所以C错误;
    D、盐属于化合物,由多种元素组成,所以D错误;
    故选:A。
    6.(2021·福建·中考真题)大蒜素(C6H10S2O)能抑制和杀灭多种细菌。下列有关大蒜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A.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B.由4种元素组成
    C.一个分子由19个原子构成
    D.属于有机化合物
    【答案】A
    【解析】A、大蒜素中C、H、S、O元素的质量比为:(12×6):10:(32×2):16=36:5:32:8,故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符合题意;
    B、大蒜素由C、H、S、O四种元素组成,不符合题意;
    C、大蒜素由大蒜素分子构成,每个大蒜素分子由6个碳原子、10个氢原子、2个硫原子、1个氧原子共19个原子构成,不符合题意;
    D、大蒜素含碳元素,属于有机物,不符合题意。
    故选A。
    7.(2019·福建·中考真题)高氯酸钾(KClO4)可用于制备火箭燃料。有关 KClO4 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含 6 种元素 B.属于混合物
    C.氯元素的化合价为+6 D.钾、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39:64
    【答案】D
    【解析】A、高氯酸钾化学式为KClO4,含有钾元素、氯元素、氧元素3种元素,故A不正确;
    B、高氯酸钾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故B不正确;
    C、根据组成化合物的各元素的化合代数和为零,设氯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则,故C不正确;
    D、钾、氧元素的质量比为,故D正确。故选D。
    8.(2020·福建·中考真题)“加铁酱油”“高锌奶粉”“富硒茶叶”中,“铁、锌、硒”指的是
    A.单质 B.元素 C.金属 D.维生素
    【答案】B
    【解析】物质是由元素组成,加铁酱油、高锌奶粉、富硒茶叶中的“铁”、“锌”、“硒”指的是元素,不是单质、金属和维生素。故选B。
    9.(2020·福建·中考真题)2020年6月23日,我国“长三乙”火箭将第55颗北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完成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组网。该火箭第三级的推进剂为液氢和液氧组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氢气液化过程中,氢分子之间的间隔保持不变
    B.分离液态空气得到液氧的过程中,氧分子静止不动
    C.液氧变成气态氧时,放出热量
    D.氢气与氧气反应的本质是氢、氧原子的重新组合
    【答案】D
    【解析】A、氢气液化过程中,体积越来越小,这是氢分子之间的间隔减小造成的,选项A不正确;
    B、分离液态空气得到液氧的过程中,氮气首先达到沸点,从液态空气中蒸发出来,剩下的主要就是液氧,液氧中氧分子也是不断运动的,选项B不正确;
    C、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要吸收热量,因此液氧变成气态氧时,应该吸收热量,不会放出热量,选项C不正确;
    D、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反应物的分子破裂,所含各原子重新组合生成新的分子的过程。因此氢气与氧气反应的本质就是氢、氧原子的重新组合,选项D正确。故选D。
    10.(2019·福建·中考真题)一定条件下,水在密闭容器里的冷却过程中,温度和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①、②、③表示水在不同时刻的存在状态,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

    A.水分子间的间隔:①>③ B.水分子的运动速率:②>①
    C.状态③的水分子静止不动 D.①→②发生了化学变化
    【答案】A
    【解析】A、水在①处的温度高于③处,物体的温度越高,其分子的运动越快,则水分子间的间隔:①>③,故A正确;       
    B、水在①处的温度高于②处,物体的温度越高,其分子的运动越快,则水分子的运动速率:①>②,故B不正确;
    C、构成物质的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状态③的水分子在运动,故C不正确;
    D、①→②没有新物质生成,发生物理变化,故D不正确。故选A。
    11.(2018·福建·中考真题)下列是《本草纲目》记载的四种无机药物,其成分中Hg的化合价为0的是
    A.水银(Hg) B.升丹(HgO) C.朱砂(HgS) D.轻粉(Hg2Cl2)
    【答案】A
    【解析】A、水银是金属汞的俗称,Hg属于单质,化合价为0,正确;B、升丹(HgO)中汞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错误;C、朱砂(HgS) 中汞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错误;D、轻粉(Hg2Cl2)中氯元素显-1价,那么汞元素显+1价,错误。故选A。
    12.(2018·福建·中考真题)钠是人体必需的常量元素,下图是钠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1g B.钠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C.钠由液态变成气态,微粒间间隔变小 D.人体缺钠会导致甲状腺疾病
    【答案】B
    【解析】A、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3,错误;B、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小于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正确;C、钠由液态变成气态,微粒间间隔变大,错误;D、人体缺碘会导致甲状腺疾病,错误。故选B。
    13.(2018·福建·中考真题)南京大学课题组研制出ZnGa2O4催化材料,实现将CO2转化为碳氢化合物燃料。下列有关ZnGa2O4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金属材料 B.含有2个氧分子
    C.对碳循环利用有积极意义 D.Ga、O元素质量比为1:2
    【答案】C
    【解析】A、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及它们的合金,ZnGa2O4属于化合物,错误;B、一个ZnGa2O4分子中含有4个氧原子,错误;C、ZnGa2O4作催化剂,将CO2转化为碳氢化合物,对碳循环利用有积极意义,正确;D、ZnGa2O4中Ga、O元素质量比为(70×2):(16×4)=35:16,错误。故选C。
    14.(2019·福建·中考真题)2019 年是“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
    (1)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对铟、铱、锗等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做出了杰出贡献。锗   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如下图所示,锗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_,该元素属于-________(填“金属元素”或“非金属元素”)。

    (2)中国科学家姜雪峰当选为“全球青年化学家元素周期表硫元素大使”。
    ①下图是硫原子结构示意图,硫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________;硫离子的符号为________;硫离子与硫原子的化学性质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

    ②火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黑火药爆炸的反应为S+3C+2KNO3 X+3CO2↑+N2↑,X 的 化 学 式 是 ________ 。
    【答案】     72.63     金属元素     6     S2-     不同     K2S
    【解析】(1)由锗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可知,锗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2.63,锗元素是金字旁,故属于金属元素。
    (2)①由硫原子结构示意图,硫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6;硫原子易得到2个电子,故硫离子的符号为;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硫离子与硫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同,故化学性质不同。
    ②黑火药爆炸的反应为S+3C+2KNO3 X+3CO2↑+N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个数相同,反应前有1个硫原子,3个碳原子,2个钾原子,2个氮原子,6个氧原子,反应后有3个碳原子,6个氧原子,2个氮原子,故X的化学式为。
    15.(2020·福建·中考真题)模型认知是建立宏观与微观联系的思维方法。
    (1)①如图为硅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硅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_____ 。

    ②如图为氧原子结构示意图,x的数值为 ____________ 。在化学变化中,氧原子容易 ___________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2)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① 所表示的微粒中,碳、氢、氧原子的个数比为 _____
    ② 处的微粒是 _____
    (3)道尔顿原子学说的部分观点如下:
    ①原子是不可分割的实心球体;
    ②物质都是由原子构成的;
    ③同种元素的所有原子的质量完全相同。
    现代科学证实以上观点均不确切,请选择其中一个观点简要说明: ___
    【答案】     28.09     8     得到     1:4:1     H2O     ①原子由原子核与核外电子构成(或“②物质也可以由分子或离子构成”“③同种元素的原子,若中子数不同,则质量也不同”等其他合理答案)
    【解析】(1)①根据硅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可知,汉字下方的数值是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8.09;
    ②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数字表示质子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每层上的电子数,在原子中,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所以=2+6=8,;最外层电子数多于4个,易得电子成为阴离子,小于4个易失电子成为阳离子。氧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多于4个,易得2个电子成为氧离子,形成稳定结构。
    (2)根据该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该反应为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条件下生成甲醇和另一种物质。根据质量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和种类和数目都不发生改变。反应前原子的种类和个数分别为:2O、1C、6H;反应后已知原子和种类和数目为1O、1C、4H;故还少1O、2H;所以每个未知分子中含有一个氧原子和2个氢原子,所以其化学式为:H2O;
    ①所表示的微粒中,碳、氢、氧原子的个数比为1:4:1。
    ②处的微粒是H2O。
    (3)①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不是不可分割的实心球体;
    ②有的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如锌等金属单质;有的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如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还有的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如氯化钠就是由离子构成的;
    ③同种元素的原子,若中子数不同,则质量也不同。
    16.(2020·福建·中考真题)科学使用化学物质,可以保障人体健康。
    (1)某同学的部分体液的pH如图所示。

    ①图中碱性最强的体液是____。
    ②该同学胃酸(主要成分为盐酸)过多,可服用胃舒平【主要成分为Al(OH)3】治疗,其原理是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某84消毒液产品的部分说明如下表。
    84消毒液
    【产品特点】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钠(NaClO),有效氯的质量分数为5.1%~6.9%。
    【餐具消毒】用有效氯的质量分数为0.04%的消毒液浸泡,20min后用生活饮用水冲净。
    【注意事项】①外用消毒剂,须稀释后使用。
    ②不得将本产品与酸性产品(如洁厕类清洁产品)同时使用。
    依据表中信息,将有效氯的质量分数为6.0%的84消毒液与水按质量比为1:___进行稀释,即可用于餐具消毒。洁厕灵(主要成分为盐酸)与84消毒液混合会产生有毒的氯气(Cl2)。请将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 2HCl+NaClO=______+Cl2↑+H2O。
    【答案】     胰液          149     NaCl
    【解析】(1)①溶液的pH小于7,溶液呈酸性,pH越小,酸性越强;溶液的pH大于7,溶液呈碱性,pH越大碱性越强;pH等于7,溶液呈中性,图中碱性最强的体液是胰液;
    ②胃酸(主要成分为盐酸)过多,可服用胃舒平【主要成分为Al(OH)3】治疗,其原理是氢氧化铝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反应方程式为;
    (2)设将有效氯的质量分数为6.0%的84消毒液与水按质量比为1:x进行稀释,即可用于餐具消毒。则: ,x=149;
    原子种类
    O
    Na
    Cl
    H
    反应物中原子个数
    1
    1
    3
    2
    已知生成物中原子个数
    1
    2
    2
    2
    差值
    0
    1
    1
    0
    化学式
    NaCl
    方程式为2HCl+NaClO= NaCl +Cl2↑+H2O。
    17.(2021·福建·中考真题)“嫦娥五号”月球采样返回,“天问一号”成功抵达火星,标志着我国航天事业取得突破性进展。
    (1)月壤含CaAl2Si2O8以及可作为核聚变燃料的氦-3等物质。
    ①CaAl2Si2O8中,Si、O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
    ②如图为氦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氦-3原子的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为3则其中子数为_______、核外电子数为_______。

    (2)着陆器上的仪器可探测水。若月球上存在大量的水,可利用光催化分解水技术得到氧气,对人类在月球上活动意义重大,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3)火星拥有丰富的金属矿物和二氧化碳等资源。火星低层大气的主要成分如下表。
    气体成分
    CO2
    N2
    Ar
    O2
    其他
    体积分数/%
    95.32
    2.7
    1.6
    0.13
    0.25
    ①为鉴别一瓶模拟“火星低层大气”组成的气体和一瓶空气,可采用的化学方法是___________。
    ②若为满足人类未来在火星上生活,下列研究设想不合理的是___________(填标号)。
    a.将CO2转化为O2,提高O2含量                  
    b.将CO2分解转化为N2,提高N2含量
    c.寻找水的存在和开发水循环技术                  
    d.利用火星上的金属矿物冶炼金属
    【答案】     7:16     1     2          分别将燃着的木条深入两瓶气体中,若木条熄灭,则说明该气体是模拟“火星低层大气”组成的气体,若木条燃烧无明显变化,则该气体是空气。     b
    【解析】(1)①CaAl2Si2O8中,Si、O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28×2):(16×8)=7:16。
    ②由氦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可知氦的原子序数为2,即氦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为2,又氦-3原子的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为3,故其中子数为3-2=1,核外电子数=核内质子数=2。
    (2)分析信息可知水在光催化下分解得到氧气和氢气,故反应方程式为:。
    (3)①空气中二氧化碳约占总体积的0.03%,而模拟“火星低层大气”组成的气体中二氧化碳气体的体积含量是95.32%,故可根据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能燃烧的性质进行鉴别。具体操作方法是:分别将燃着的木条深入两瓶气体中,若木条熄灭,则说明该气体是模拟“火星低层大气”组成的气体,若木条燃烧无明显变化,则该气体是空气。
    ②a. 模拟“火星低层大气”组成的气体中氧气含量比空气中少,且二氧化碳中含有氧元素,可通过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以提高氧气的含量,此选项设想合理;
    b.二氧化碳中不含氮元素,故无法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氮气,此设想不合理;
    c.水是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物质,故应寻找水的存在和开发水循环技术,此设想合理;
    d.火星拥有丰富的金属矿物,故可利用火星上的金属矿物冶炼金属供人类使用,此设想合理。故选b。
    18.(2021·福建·中考真题)为方便推测某些复杂物质的化学性质,可将其化学式改用常见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如碱式碳酸铜【Cu2(OH)2CO3】可改写为Cu(OH)2·CuCO3,推测其兼具Cu(OH)2和CuCO3的化学性质。
    (1)举重运动员常用碱式碳酸镁【Mg2(OH)2CO3】粉末抹在手掌以增大摩擦力。
    ①参照上述方法,碱式碳酸镁的化学式可改写为__________。
    ②该物质兼具__________(填“酸”或“碱”)和碳酸盐的化学性质。
    ③该物质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2)某种茶垢清洁剂的主要成分为过碳酸钠(可表示为2Na2CO3·3H2O2)。将过碳酸钠溶解于热水中,有大量气泡产生,其原因是________;当不再产生气泡后,往溶液中加入足量澄清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答案】     Mg(OH)2·MgCO3     碱     MgO     过氧化氢受热分解生成水和氧气    
    【解析】(1)①碱式碳酸镁的化学式可改写为Mg(OH)2·MgCO3;
    ②该物质兼具氢氧化镁和碳酸镁的化学性质,氢氧化镁是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属于碱,碳酸镁是由镁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碳酸盐,故填:碱;
    ③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物中含Mg、O、H、C的个数分别是2、5、2、1,生成物中含Mg、O、H、C的个数分别是0、3、2、1,故生成物中还应含2个Mg、2个O,故X的化学式为:MgO;
    (2)过碳酸钠兼具碳酸钠和过氧化氢的化学性质,将过碳酸钠溶解于热水中,有大量气泡产生,其原因是:过氧化氢受热分解生成水和氧气;
    当不再产生气泡后,往溶液中加入足量澄清石灰水,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9.(2022·福建·中考真题)钙是人体必需元素。
    (1)下图为钙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钙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钙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_______。

    (2)牛奶、豆类等食物含钙丰富,这里的“钙”指的是_______(填“单质”“元素”或“原子”)。
    (3)人体若缺钙,可服用补钙剂。
    ①缺钙可能导致的健康问题是_______(填“骨质疏松”或“贫血”)。
    ②服用主要成分为CaCO3的某钙片,与胃酸(含有HCl)反应后钙才能被吸收。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答案】(1)     40.08     20
    (2)元素
    (3)     骨质疏松    
    【解析】(1)根据元素周期表标签最下面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故如图可知钙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0.08,故填:40.08;
    根据元素周期表标签左上角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原子序数等于质子数等于原子的核外电子数,如图可知钙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20,故填:20;
    (2)牛奶、豆类等食物含钙丰富,这里的“钙”指的是钙元素,故填:元素;
    (3)①人体的骨骼主要含钙元素,故人体缺钙儿童会引起佝偻病,成年人会引起骨质疏松,故填:骨质疏松;
    ②碳酸钙和胃液中的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20.(2022·福建·中考真题)水是生命之源。通常所说的水为H2O,而更广义的水还包括矿物中的氢氧基团(OH)、其他形式的氢(H),它们在高温下才以水分子的形式释放出来。A~C是氢、氧原子及其构成微粒的示意图。

    (1)一定条件下由A生成C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A→B→C的变化过程中,不变的是__。
    (2)参照上图微粒表示方法,画出“氢氧基团(OH)和氢(H)结合成水分子”的微观示意图:___。
    (3)科研工作者将“嫦娥五号”采集的月球玄武岩中的磷灰石分解,其化学方程式为。则X的化学式为____。
    (4)理论上,通过测量外星球矿样中氢元素的质量,可换算出矿样中水的质量。若1.0g某矿样含氢的质量为8.0×10-5g,则含水的质量m(H2O)=____g
    【答案】(1)          氢原子和氧原子(或H、O)
    (2)
    (3)H2O
    (4)7.2×10-4
    【解析】(1)如图可知A中的物质是氢气和氧气,C是水,故氢气和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水的化学方程式为:;如图反应过程中氢分子分解为氢原子,氧分子分解为氧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再从新结合,故反应过程中不变的是氢原子和氧原子,故填:氢原子和氧原子或H、O;
    (2)“氢氧基团(OH)和氢(H)结合成水分子”的微观示意图: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反应前钙原子、磷原子、氧原子、氢原子的个数分别是10、6、26、2,反应后钙原子、磷原子、氧原子、氢原子的个数分别是10、6、25、0,故X中含有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则X的化学式为:;
    (4)1.0g某矿样含水的质量是,故填:。
    21.(2018·福建·中考真题)我国科学家研究出碳化钼(Mo2C)负载金原子组成的高效催化体系,使水煤气中的CO和H2O在120℃下发生反应,反应微观模型如下图所示。

    (1)反应微观模型中,除钼外还有______种元素,有_______种单质分子。
    (2)该反应过程中:
    ①构成催化剂的各原子_______(填“有”或“没有”)变化。
    ②金原子对______(填“CO”或“H2O”)起吸附催化作用。
    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4     1     没有     CO     CO+H2OCO2+H2
    【解析】(1)根据微观示意图分析解答;(2) ①根据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自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解答;②根据由一氧化碳转化为二氧化碳分析解答;③根据一氧化碳和水在120℃和催化剂的作用下生成二氧化碳和氢气解答。(1)反应微观模型中,除钼外还有C、H、O、Au共4种元素,有1种单质分子;(2) ①构成催化剂的各原子没有变化;②金原子对CO起吸附催化作用;③一氧化碳和水在120℃和催化剂的作用下生成二氧化碳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H2OCO2+H2。

    1.(2022·福建南平·二模)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A.2个氮分子:2N B.铁离子:Fe2+
    C.高锰酸钾:Kmno4 D.氯化铵:NH4Cl
    【答案】D
    【解析】A、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分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2个氮分子可表示2N2,故选项错误;
    B、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的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单位电荷时,1要省略。铁离子可表示为Fe3+,故选项错误;
    C、高锰酸钾中钾离子的化合价为+1价,高锰酸根离子的化合价为-1价,其化学式为:KMnO4,故选项错误;
    D、氯化铵中铵根离子为+1价,氯离子为-1价,其化学式为:NH4Cl,故选项正确。
    故选:D。
    2.(2022·福建南平·二模)2021年12月,我国首座自主研发大型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发电机组正式投运,超临界二氧化碳是二氧化碳的气态和液态交融在一起的流体。下列关于“超临界二氧化碳”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它是混合物
    B.每个分子是由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的
    C.它与干冰化学性质完全不同
    D.它转化成二氧化碳气体时发生了化学反应
    【答案】B
    【解析】A、超临界二氧化碳是二氧化碳的气态和液态交融在一起的流体,只有一种物质二氧化碳,是纯净物,错误;
    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每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的,正确;
    C、分子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它与干冰都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化学性质相同,错误;
    D、它转化成二氧化碳气体时,只是物质状态的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没有发生化学反应,错误;
    故选B。
    3.(2022·福建南平·二模)2021年12月9日下午,王亚平老师在“天宫课堂”利用Vc泡腾片做了一个充满气泡的水球。Vc泡腾片的主要成分有维生素C(C6H8O6)、柠檬酸(C6H8O7)、碳酸氢钠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泡腾片实验中产生的气体主要是氮气
    B.维生素C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比柠檬酸大
    C.维生素C和柠檬酸中C、H元素的质量比均为3:4
    D.维生素C、柠檬酸、碳酸氢钠都属于有机化合物
    【答案】B
    【解析】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维生素C、柠檬酸、碳酸氢钠中不含氮元素,故反应后不可能生成由氮元素组成的氮气,选项错误;
    B、维生素C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柠檬酸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维生素C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比柠檬酸大,故选项正确;
    C、维生素C和柠檬酸中C、H元素的质量比均为,选项错误;
    D、含碳的化合物叫有机物,维生素C、柠檬酸都含碳属于有机物、碳酸氢钠也含有碳元素,但化学性质表现出来的是无机物的性质,不属于有机物,碳酸氢钠属于盐类,选项错误;
    答案为:B。
    4.(2022·福建泉州·二模)北京冬奥会冰壶赛场,制冰师在冰道上喷洒水珠,水珠遇冷迅速凝固成冰粒,该过程称为“打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冰粒中分子停止运动 B.“打点”过程中分子间空隙没有改变
    C.水珠与冰粒的分子构成相同 D.水珠凝固成冰粒后分子数目减少
    【答案】C
    【解析】A、 分子是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故选项说法错误;
    B、 “打点”时,水珠由液态变成固态冰粒,分子间间隔变小,故选项说法错误;
    C、水珠与冰粒都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故选项说法正确;
    D、水珠凝固成冰粒后分子数目不变,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5.(2022·福建泉州·二模)次氯酸钠(NaClO)具有强氧化性,可做漂白剂。自来水厂对原水预处理时,将原水与次氯酸钠混合引入回形反应池中(如下图)消毒杀菌并除去色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NaClO属于无机化合物 B.NaClO中Cl的化合价为-1
    C.除去色素利用了 NaClO的强氧化性 D.反应池设计成回形能使反应更充分
    【答案】B
    【解析】A NaClO中不含有C元素,因此不属于有机化合物,属于无机化合物,正确;
    B NaClO中Na的化合价为+1,O的化合价为-2,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故Cl的化合价为+1,错误;
    C NaClO的强氧化性可以使得色素分子的化学结构被破坏,进而使得色素褪色,故正确;
    D 反应池设计成回形增加了进水到出水水流的流动路程,延长了反应时间,可使得反应更加充分,正确。
    故选B。
    6.(2022·福建泉州·二模)据《Science》报道,中国首次在实验室实现CO2人工合成淀粉[C6H10O5)n]。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淀粉是人们食用的主要糖类之一 B.用碘水可以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淀粉
    C.淀粉中C、H、O的质量比为6:10:5 D.该合成过程一定有含氢元素的物质参加
    【答案】C
    【解析】A. 淀粉属于糖类,米、面中富含淀粉,是人们食用的主要糖类之一。正确。
    B. 碘水中含有碘单质,碘单质遇淀粉变蓝,用碘水可以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淀粉。正确。
    C. 淀粉中C、H、O的质量比为(12×6n):(1×10n):(16×5n)≠6:10:5,错误。
    D.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二氧化碳中无氢元素,淀粉中有氢元素,所以该合成过程一定有含氢元素的物质参加。正确。
    故选:C。
    7.(2022·福建泉州·二模)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3个铝原子:3AL B.镁离子:Mg2+
    C.硫化锌的化学式:Zn2S D.2个二氧化硫分子:2SO2
    【答案】BD
    【解析】A、元素符号的第1个字母大写,第2个字母小写,3个铝原子表示为3Al,故A错误;
    B、离子的表示方法:在元素符号的右上角标出所带的电荷数和正负,数字在前,正负在后,镁离子表示为Mg2+,故B正确;
    C、硫化锌中锌元素显+2价,硫元素显-2价,化学式为ZnS,故C错误;
    D、化学式前加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故2个二氧化硫分子表示为2SO2,故D正确。
    故选BD。

    8.(2022·福建福建·一模)光气(COC12)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与水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保持光气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C、O、Cl原子
    B.反应前后氯元素的质量变小
    C.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D.生成的丙与丁的分子个数比为2:1
    【答案】D
    【解析】根据微观示意图可知,光气和水反应生成氯化氢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A、光气是由光气分子构成,保持光气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光气分子,故错误;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前后氯元素的质量不变,故错误;
    C、该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无单质参与,不属于置换反应,故错误;
    D、根据分析的化学方程式可知,生成的丙是氯化氢,丁是二氧化碳,两者的分子个数比是2:1,故正确;
    故选D。
    9.(2022·福建福建·一模)科学家发现一种奥林匹克烯(C19H12)分子,其结构形似奥运五环(如下图),宽度约1.2nm,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小的“五环标志”。下列关于奥林匹克烯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无机物 B.碳、氢两种元素质量比是19:12
    C.奥林匹克烯由31个原子构成 D.480g奥林匹克烯含碳元素的质量为456g
    【答案】D
    【解析】A、奥林匹克烯的化学式是C19H12,是一种由有碳、氢元素组成的有机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B、奥林匹克烯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19):(1×12)=19:1,故选项说法错误;
    C、一个奥林匹克烯分子中含有31个原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D、480g奥林匹克烯含碳元素的质量为,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10.(2022·福建宁德·一模)生产核酸检测试剂的原料之一是脱氧三磷酸核苷(C10H14N5Na2O12P3),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物质是氧化物
    B.该物质是由6种原子构成的
    C.该物质中碳、氮元素质量比是12:7
    D.该物质中氢元素含量最高
    【答案】C
    【解析】A、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脱氧三磷酸核苷是由碳、氢、氮、氧、钠、磷六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B、脱氧三磷酸核苷分子由6种原子构成的,故选项说法错误;
    C、氧三磷酸核苷中碳、氮元素的质量比为(12×10):(14×5)=12:7,故选项说法正确;该物质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选项说法错误;
    D、脱氧三磷酸核苷中碳、氢、氮、氧、钠、磷六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0):(14×1):(14×5):(16×12):(23×2):(31×3)=120:14:70:192:46:93,该物质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11.(2022·福建福建·一模)下列符号表示2个氢原子的是
    A.2H B.2H+ C.H2 D.2H2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下列符号中,表示两个氢原子的是2H,2H +表示两个氢离子,2H2表示两个氢分子,H2表示宏观的物质和微观的分子。故选A.
    12.(2022·福建福建·一模)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A
    【解析】A、氧化钙和水生成氢氧化钙,正确。
    B、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错误。
    C、镁燃烧生成氧化镁,化学方程式:2,错误。
    D、盐酸和硝酸钾不反应,错误。
    故选:A。
    13.(2022·福建福州·一模)中国科学家研究表明:“清肺排毒汤”可有效降低新冠肺炎死亡风险,麻黄是其重要成分之一,麻黄的有效成分是麻黄碱(C10H15N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麻黄碱中碳、氮、氧元素的质量比为60:7:8
    B.麻黄碱由10个碳原子、15个氢原子、1个氮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C.麻黄碱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麻黄与麻黄碱均属于纯净物
    【答案】A
    【解析】A、麻黄碱中碳、氮、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0):(14×1):(16×1)=60:7:8,此选项正确,符合题意;
    B、麻黄碱是由麻黄碱分子构成的,1个麻黄碱分子由10个碳原子、15个氢原子、1个氮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此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C、麻黄碱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0):(1×15):14:16=120:15:14:16,麻黄碱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此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D、麻黄的有效成分是麻黄碱,说明含有其它成分,属于混合物;麻黄碱中只含有麻黄碱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此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4.(2022·福建福州·一模)下列知识整理的内容中,都正确的选项是(   )
    A物质构成
    B化学与安全
    ①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②空气、液氧、过氧化氢中都含有氧分子
    ③氯化钠分子是保持氯化钠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①进入溶洞前做灯火实验
    ②煤气泄漏,立即开灯查找泄漏点
    ③煤炉上放盆水防止CO中毒
    C物质与元素之最
    D物质鉴别
    ①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氧气
    ②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
    ③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
    ①鉴别硬水和软水――用肥皂水
    ②鉴别过氧化氢、水――用二氧化锰
    ③鉴别O2、N2――用燃着的木条
    【答案】D
    【解析】A、①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说法正确;②空气中含有氧气,液氧是氧气的液态形式,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因此空气、液氧中含有氧分子,过氧化氢中不含氧气,所以不含氧分子,而是含过氧化氢分子,说法错误;③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由离子构成的物质,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离子,所以保持氯化钠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钠离子和氯离子,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B、①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溶洞里容易积聚较多的二氧化碳,且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进入溶洞前做灯火实验,来检验二氧化碳含量是否过高,说法正确;②可燃性气体和空气或氧气混合达到爆炸极限时,遇明火会发生爆炸,开灯时会有明火,所以煤气泄漏,立即开灯查找泄漏点,易发生爆炸,说法错误;③CO有毒,难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煤炉上放盆水不能防止CO中毒,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C、①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氮气,而不是氧气,说法错误;②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说法正确;③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元素是氢元素,所以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D、①鉴别硬水和软水可用肥皂水,其中产生泡沫少、浮渣多的是硬水,泡沫多、浮渣少的是软水,说法正确;②向过氧化氢中加二氧化锰,可以观察到气泡,水中加二氧化锰无明显现象,故可以用二氧化锰鉴别过氧化氢和水,说法正确;③氧气具有助燃性,可使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氮气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可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现象明显不同,可以鉴别氧气和氮气,说法正确;故符合题意。
    故选D。
    15.(2022·福建福州·二模)利用电化学装置将二氧化碳转化为乙烯(C2H4)和乙烷(C2H6),原理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生成3种新物质 B.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C.电源负极通入的气体为甲烷 D.反应前后氢原子数目不变
    【答案】D
    【解析】A、根据图示信息,电源正极生成了3种物质,负极生成了一种物质,故A错误;
    B、复分解反应是指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该反应不属于复分解反应,故B错误;
    C、根据图示信息,电源正极通入的是甲烷,负极通入的是二氧化碳,故C错误;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不变,故D正确。
    故选D。
    16.(2022·福建厦门·二模)铷原子钟为我国北斗导航卫星系统提供精确时间。下图是铷元素的部分信息,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铷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B.铷原子的质子数为37
    C.铷原子在化学变化中容易失去一个电子 D.铷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5.47g
    【答案】D
    【解析】A、铷元素的偏旁部首是金字旁,说明铷元素属于金属元素,选项正确;
    B、根据铷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圆圈里的数字表示质子数,如图可知铷原子的质子数为37,选项正确;
    C、根据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化学反应时易失去电子形成稳定结构,如图铷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1,故化学反应时容易失去一个电子,选项正确;
    D、根据元素周期表最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如图铷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5.47,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单位是“1”,没有实际单位,选项错误;
    答案为:D。
    17.(2022·福建厦门·二模)用微观粒子特性解释下列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不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气体能被压缩在钢瓶中—分子间有间隔
    B.液氧和氧气都能支持燃烧—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
    C.晴天晾晒衣服比阴天更易干—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D.水壶烧水沸腾时,壶盖被顶起—分子的体积变大
    【答案】D
    【解析】A、二氧化碳气体能被压缩在钢瓶中,是因为二氧化碳分子之间有间隔,压缩时间隔变小,从而物质的体积变小,选项正确;
    B、液氧和氧气都是由氧分子构成,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故液氧和氧气都能支持燃烧,选项正确;
    C、分子在不断的运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故晴天晾晒衣服时水分子会更快地运动到空气中,比阴天更易干,选项正确;
    D、水沸腾是物理变化,沸腾时比沸腾前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水分子本身没有变化,选项错误;
    答案为:D。
    18.(2022·福建厦门·二模)建构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模型与说法匹配的是
    A.四个氧原子模型 B.地壳中元素含量模型
    C.物质分类模型 D.空气成分(体积分数)模型
    【答案】D
    【解析】A、如图表示两个分子,不能表示4个原子的模型,应表示为 ,选项错误;
    B、地壳中元素含量是氧、硅、铝、铁,如图铁和铝的含量标注有误,选项错误;
    C、物质根据物质组成的种数,分为净物和混合物,而化合物是含多种元素的纯纯净物,和纯净物混合物不是并列关系,选项错误;
    D、空气按照体积分数计算,氮气占,氧气占,其他占,如图选项正确;
    答案为:D。
    19.(2022·福建厦门·二模)艾草中含有的黄酮素(化学式为C15H10O2)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下列关于黄酮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黄酮素属于有机物 B.黄酮素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C.黄酮素由27个原子构成 D.黄酮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答案】C
    【解析】A、含碳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根据黄酮素(化学式为C15H10O2),黄酮素含碳元素属于有机物,选项正确;
    B、根据黄酮素(化学式为C15H10O2)可知,黄酮素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选项正确;
    C、根据黄酮素(化学式为C15H10O2)可知,一个黄酮素分子是由15个碳原子、10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共27个原子构成,选项错误;
    D、黄酮素中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是:,由此可知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选项正确;
    答案为:C。
    20.(2022·福建泉州·二模)乙烯(C2H4)常用做水果催熟剂。下图是乙烯燃烧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 B.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2:3
    C.乙烯属于有机物 D.图中X的数值为2
    【答案】B
    【解析】由微观示意图分析可知反应方程式为:。
    A.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及个数不变,选项正确。       
    B.由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1:3,选项错误。
    C.乙烯中含有碳元素,所以属于有机物,选项正确。       
    D. 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所以最终配平可得图中X的数值为2,选项正确。
    故选:B.
    21.(2022·福建·福州三牧中学一模)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A.2个铁离子:2Fe2+ B.氖气:Ne2
    C.氨气:NH4 D.2个氮原子:2N
    【答案】D
    【解析】A、一个铁离子带3个单位的正电荷,2个铁离子表示为2Fe3+,2Fe2+表示2个亚铁离子,故A不符合题意;
    B、氖气是稀有气体单质,由氖原子构成,化学式为Ne,故B不符合题意;
    C、氨气的化学式为NH3,故C不符合题意;
    D、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微粒的个数,2个氮原子表示为:2N,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22.(2022·福建泉州·二模)请阅读信息,回答问题。
    资料:i.铷原子钟为火箭运载系统提供精确时间,其单质化学性质比钾活泼。图1是元素周期表中铷元素的部分信息,图2是铷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ⅱ.铕(Eu)为铁灰色金属(如图3),用作彩色电视机的荧光粉、激光等的重要材料。新制的金属铕在空气中点燃会猛烈燃烧,生成白色固体。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填标号)。
    A.铷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B.铷原子的质子数是37
    C.铷原子的中子数是37 D.铷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85.468g
    (2)图2中n的数值为______________。
    (3)根据资料分析,铕的物理性质______________(写一点),铕的金属活动性可能比锌______________(填“强”或“弱”)。
    (4)铕在空气中燃烧生成+3价铕的氧化物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
    【答案】(1)CD
    (2)18
    (3)     铁灰色     强
    (4)
    【解析】(1)A. 铷含有金字旁,所以铷元素属于金属元素,选项正确。       
    B. 在元素周期表中,左上角的数字代表原子序数,质子数对应原子序数,所以铷原子的质子数是37,选项正确。
    C.铷原子的中子数等于相对原子质量减去质子数等于48,故选项错误。       
    D.铷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单位为1,省略不写,为85.468,故选项错误。
    故选:CD
    (2)图2是铷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原子中核外电子数对应核内质子数,所以图2中n的数值为37-2-8-8-1=18
    (3)铕(Eu)为铁灰色金属,铕的物理性质为铁灰色。物理性质(不需要化学反应就体现出来的性质);铕的金属活动性可能比锌强,因为金属铕在空气中点燃会猛烈燃烧,所以铕的活性比锌强。
    (4)铕在空气中与氧气燃烧反应生成氧化铕(铕元素显+3价,氧元素显-2价,所以生成物为三氧化二铕),化学方程式是:。
    23.(2022·福建宁德·一模)18 世纪以来,科学家开始对元素知识进行总结和归纳。
    (1)1789 年,拉瓦锡对元素分类作出了初步尝试,其中将碳、硫等归为“能氧化为酸的简单非金属物质”,以下属于这类物质的是______(填序号)。
    ① 磷             ② 汞             ③ 石灰
    (2)1869 年,门捷列夫编制首张元素周期表,之后预言了一些未知元素。1875 年与铝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镓被发现。请预测镓的化学性质______(写一点)。
    (3)现代常把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结合起来认识元素,如下图:

    ① 镁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
    ② 镁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______(选填“得到”或“失去”)电子,说明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的______关系密切。
    【答案】(1)①
    (2)能与氧气反应等其他合理答案
    (3)     24.31     失去     最外层电子数(或核外电子排布)
    【解析】(1)根据题意,能氧化为酸的简单非金属物质,① 磷属于非金属且对应的酸有磷酸,符合题意② 汞属于金属不符合题意; ③ 石灰不属于非金属单质,不符合题意;故选:① ;
    (2)根据题意,镓元素与铝化学性质相似,由铝是活泼金属能与氧气、酸等反应,故填:能与氧气反应等其他合理答案;
    (3)①由元素周期表标签可知最下面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如图镁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31,故填:24.31;
    ②根据镁原子结构示意图最外层电子数为2,由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化学反应时易失去电子,故填:失去;由此判断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化学性质关系密切,故填;最外层电子数(或核外电子排布)。
    24.(2022·福建·福州三牧中学一模)厉害了,我的国!中国智慧”、“中国制造”誉满全球。神舟十三号飞船将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下个目标是在2024年将航天员送到月球。
    (1)载人飞船上大量使用一种用石墨烯(化学式为C)和铝合金合成的新材料--“烯金属”。石墨烯是从石墨中分离出来的单层石墨片,所以石墨稀属于______(填“单质”或“化合物”),“烯金属”在飞船的外壳上使用,依此推测其具有______性质(任写一点)。火箭各个部位所用材料是不同的:①石墨弹头②高强度铝合金弹体③钢铸件发动机,这些部件中使用了金属材料的是______(填序号)。
    (2)火箭中的助推剂偏二甲肼(C2H8N2)与氧化剂四氧化二氮(N2O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条件省略),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
    (3)空间站中的氧气主要来自于电解水,在直流电源的______(选填“正极”或“负极”)上产生氧气。宇航员呼出的CO2用含氢氧化锂(LiOH)的过滤网吸收,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为了保持太空舱空气新鲜,航天员产生的CO2被一种叫“分子筛”的设备分离出来,“分子筛”的作用类似于实验室中的______操作。
    【答案】(1)     单质     熔点高     ②③
    (2)CO2
    (3)     正极    
         过滤
    【解析】(1)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石墨烯(C)是从石墨中分离出来的单层石墨片,只由碳元素组成,属于单质;
    “烯金属”在飞船的外壳上使用,可推测具有硬度大、熔点高、耐腐蚀等性质;
    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及它们的合金,石墨弹头是碳单质,不含有金属,不属于金属材料,高强度铝合金弹体、钢铸件发动机中含有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故填:单质;熔点高;②③;
    (2)中等号左边含有2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6个氮原子、8个氧原子,等号右边含有6个氮原子、8个氢原子、4个氧原子,依据化学方程式等号两边原子种类、数目均相等,可知2X中含有2个碳原子、4个氧原子,则1个X分子是由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的,X的化学式为CO2,故填CO2;
    (3)电解水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则在直流电源的正极上产生氧气;
    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锂反应生成碳酸锂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航天员产生的CO2被一种叫“分子筛”的设备分离出来,“分子筛”的作用类似于实验室中的过滤操作,故填:正极;;过滤。
    25.(2022·福建·福州三牧中学一模)建立“宏观-微观”之间的联系,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1)硒元素被科学家称为“抗癌之王”,根据图一硒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易______电子(填“得到”或“失去”),硒离子的符号为______,硒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_____。根据硒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请写出它和氧元素形成氧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
    (2)为了缓解碳排放引起的温室效应,我国科学家成功合成新型催化剂,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甲醇(CH3OH),该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二所示,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______,写出甲和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答案】(1)     得到     Se2-     78.96     SeO3
    (2)     22:3    
    【解析】(1)由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硒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大于4,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从而带上2个单位的负电荷,形成硒离子,故硒离子表示为:Se2-;
    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故硒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
    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硒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故硒的最高正价为+6价,氧元素显-2价,故硒元素和氧元素可形成的氧化物为三氧化硒,化学式为:SeO3;
    (2)由图可知,该反应为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转化为甲醇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44:6=22:3。
    26.(2022·福建福建·一模)硒元素与硫元素是在同一族上,硒可以改善人体免疫功能,增加机体抵抗力,图1、图2分别是硒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截图、硒原子结构示意图。在2021年12月18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被列为明年的重点任务之一,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也被再次强调。图3为我国科学家取得的将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化工原料的重大突破微观示意图,请根据你所学知识,结合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2中n为______,硒化锌常用于制作镜片,请写出硒化锌的化学式______。
    (2)画出代表图3小方框内物质的微观示意图______,我国科学家取得的将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化工原料的意义是______(答一点)。
    【答案】(1)     6     ZnSe
    (2)          降低温室效应等
    【解析】(1)元素信息图左上角的数字是元素的原子序数,等于原子核外的电子数,由图可知,硒元素的原子序数为34,则硒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34,所以n=34−2−8−18=6,故填6;
    硒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2个电子,则化合物中硒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化合物中,锌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则硒化锌的化学式写为ZnSe,故填ZnSe。
    (2)由图可知,反应前出现了2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和4个氧原子,反应后出现了8个氢原子和4个氧原子,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后尚缺的2个碳原子与4个氢原子存在于方框内,故物质的微观示意图画为;
    将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化工原料,能够降低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进而降低温室效应,故填降低温室效应等。
    27.(2022·福建南平·二模)引火方式与用具的演变伴随着人类走过漫长的岁月。

    (1)《礼记·内则》载:“左佩金燧……,右佩木燧……。”郑玄注:“金燧,可取火于日……木燧,钻火也。”
    ①“金燧”通常指青铜质凹面镜,引火时在其底部放置干燥艾绒,晴天可聚日光为火。金燧聚光生火的用途主要利用金属的性质是______(填序号)。
    A.良好的导电性             B.良好的金属光泽             C.熔点较高
    ②阴天可钻木取火。方法是通过摩擦引燃木屑,再小心吹气引燃外面包裹着的干燥茅草,若吹气太猛,原燃着的木屑反而会熄灭的原因是______。
    (2)1823年,德国化学家德贝莱纳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打火机(见图)。其主要原理是锌与硫酸反应产生氢气,并利用铂棉催化引发氢气燃烧。

    ①打开顶端阀门时,内管里的氢气冲到铂棉(Pt)上会直接燃烧,请写出氢气在该条件下燃烧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_。
    ②现代一次性打火机燃料主要是丁烷。按下阀门时,液态丁烷会变成气态,请从微粒的观点解释该变化过程______。
    【答案】(1)     B     气流把热量带走,导致温度降低
    (2)          压强减小,丁烷分子之间间隔变大
    【解析】(1)①金燧聚光生火的用途主要利用金属的性质是良好的金属光泽,可以反射光线,故选B;
    ②燃烧的条件:可燃物、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可燃物与氧气接触;灭火就是破坏燃烧的条件;吹气太猛,原燃着的木屑反而会熄灭的原因是气流把热量带走,导致温度降低,火焰熄灭;
    (2)①氢气和氧气利用铂棉催化引发燃烧生成水,;
    ②按下阀门时,液态丁烷会变成气态,是因为压强减小,丁烷分子之间间隔变大,变为气体。
    28.(2022·福建南平·二模)苯乙烯是石油化工产品,是制作橡胶、塑料的重要原料。最近,我国科学家利用在石墨烯包覆镍纳米颗粒上构建钯单原子催化剂,实现了苯乙炔(C8H6)高效选择性加氢制取苯乙烯,如图3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化石燃料除石油外,还有煤和______。
    (2)图1是镍原子结构示意图,图中“x”数值是______。
    (3)图2是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的部分信息,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
    (4)写出苯乙炔在钯催化下制取苯乙烯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_,在该变化过程中,保持不变的是______(填序号)。
    A.分子种类       B.原子种类       C.分子数目
    【答案】     天然气     2     106.4     C8H6+H2C8H8     B
    【解析】【1-1详解】
    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故填天然气。
    【1-2详解】原子的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所以x=28−2−8−16=2,故填2。
    【1-3详解】元素信息图中,最下方的数字是元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由图可知,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06.4,故填106.4。
    【1-4详解】由图可知,苯乙炔与氢气在钯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反应生成苯乙烯,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C8H6+H2C8H8;
    【1-5详解】化学反应中,分子能够分成原子,原子不再分,所以在该变化过程中,保持不变的是原子的种类,故填B。
    29.(2022·福建泉州·二模)金属的锈蚀和防护是科研的重要课题。

    (1)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铜器已锈蚀。
    ①图甲是铜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铜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_______________。
    ②图乙是铜原子结构示意图,则x的值为________________。
    ③用稀盐酸除铜锈【主要成分为Cu2(OH)2CO3】,反应生成氯化铜和两种氧化物,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2)图丙是用钢丝棉验证铁生锈条件的装置。一段时间后,观察到a处锈迹斑斑,b处无明显现象,c处出现少量锈迹。
    ①还可观察到U形管左侧液面________________(填“高于”或“低于”)右侧。
    ②为了避免在c处出现锈迹,改进的实验方案是________________。
    (3)依据所学知识,提出防止金属制品锈蚀的一种做法: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63.55     1    

    (2)     高于     将水煮沸
    (3)刷漆(合理即可)
    【解析】(1)①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故铜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3.55;
    ②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29=2+8+18+x,x=1;
    ③铜锈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碱式碳酸铜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两种氧化物,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反应物中含C、H元素,故生成的两种氧化物为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①a处铁与氧气和水接触,生锈,b处铁只与氧气接触,不生锈,a中铁生锈消耗了氧气,装置内气体减少,压强减小,故观察到U形管左侧液面高于右侧;
    ②水中含有溶解氧,故c处出现少量锈迹,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为了避免在c处出现锈迹,可将水煮沸,使气体逸出;
    (3)金属锈蚀,是金属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了缓慢氧化,故防止金属制品锈蚀,可以隔绝氧气,如刷漆、涂油等。
    30.(2022·福建泉州·二模)绿矾(FeSO4.7H2O)是一种天然矿石的主要成分。
    (1)绿矾由________________种元素组成。
    (2)《天工开物》记载,绿矾可制备红色颜料铁红(主要成分是X),反应原理如下: ,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
    (3)据明代《徐光启手迹》,用绿矾制得的硫酸与“硝”(KNO3)反应可制得硝酸(HNO3)蒸气。
    ①“硝”(KNO3)的化学名称是_______________,在农业生产中可用作化肥,其属于_______________(填“钾肥”“氮肥”或“复合肥”)。
    ②加热条件下,硫酸与“硝”发生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
    【答案】(1)4##四
    (2)Fe2O3
    (3)     硝酸钾     复合    
    【解析】(1)绿矾由铁、硫、氧、氢四种元素组成的;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不变,反应前铁、硫、氧、氢原子的个数分别为:2、2、22、28,反应后铁、硫、氧、氢原子的个数分别为:0、2、19、28,故X为Fe2O3;
    (3)①“硝”(KNO3)的化学名称是硝酸钾;硝酸钾中含有氮、钾元素,属于复合肥;
    ②硫酸与硝酸钾加热生成硝酸蒸气和硫酸钾,化学方程式为:。
    31.(2022·福建泉州·二模)甲烷(CH4)燃烧新技术的反应微观示意图如下(载氧体A和B是CuO、Cu2O中的一种)。

    (1)该技术将甲烷燃烧后的CO2捕集利用,有利于缓解的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_。
    (2)甲烷燃烧过程中,能量转化的主要形式是___________。
    (3)载氧体A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
    (4)下列关于反应Ⅱ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填标号)。
    A.属于分解反应
    B.反应前后,碳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C.参加反应的CH4分子与生成的H2O分子个数比为1:2
    【答案】(1)温室效应
    (2)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3)CuO
    (4)C
    【解析】(1)根据二氧化碳气体对环境的影响分析。
    (2)根据甲烷燃烧过程中,能量转化分析。
    (3)根据载氧体A、载氧体B在反应中的作用及其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分析。
    (4)对反应Ⅱ进行分析。
    (1)该技术将甲烷燃烧后的CO2捕集利用,减少了二氧化碳在空气中的排放,有利于缓解温室效应,故填:温室效应。
    (2)甲烷燃烧过程中,放出大量的热,能量转化的主要形式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故填: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3)由图知,载氧体B在空气反应器中吸收空气中的氧气,得到载氧体A,载氧体A转到燃料反应器中跟甲烷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并放出大量的热,得到载氧体B,所以载氧体A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比载氧体B大;CuO中氧元素质量分数为:,Cu2O中氧元素质量分数为:,所以载氧体A的化学式是CuO,故填:CuO。
    (4)由图及分析知,反应Ⅱ是氧化铜与甲烷反应生成氧化亚铜、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A、由化学方程式知,此反应不属于分解反应,故A不符合题意;
    B、反应前甲烷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反应后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反应前后,碳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故B不符合题意;
    C、由化学方程式知,参加反应的CH4分子与生成的H2O分子个数比为1:2,故C符合题意。
    故填:C 。
    32.(2022·福建福建·一模)2022年北京冬奥会蕴含许多化学知识。

    (1)冬奥会场馆采用自主研发的碲化镉发电玻璃,它在低温条件下也能持续发电。根据图1信息,Te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Cd的质子数为______,Cd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形成离子,其离子符号为______。
    (2)比赛场馆用冰采用CO2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在该技术中CO2被压缩循环利用。从微观视角解释CO2气体能被压缩的原因是______。
    (3)火炬“飞扬”采用氢气作燃料,从环保角度分析,采用氢气作燃料的优点是______。
    (4)火种采用的燃料是丙烷(C3H8),写出丙烷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5)冰墩墩内部填充物为聚酯纤维,常用______方法区别聚酯纤维与棉花。
    【答案】(1)     127.6     48 Cd2+
    (2)分子之间有间隔
    (3)无污染
    (4)
    (5)燃烧
    【解析】(1)根据图1信息,Te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7.6;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Cd的质子数为48,Cd原子最外层电子为2 ,容易失去两个电子,形成带两个正电荷的离子,其离子符号为:Cd2+;
    (2)CO2气体能被压缩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加压后分子间的间隔变小;
    (3)氢气燃烧生成水,产物无污染;
    (4)丙烷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聚酯纤维属于合成纤维,灼烧时产生特殊气味,棉花属于植物纤维,灼烧时有烧纸的味道,故常用燃烧的方法鉴别。
    33.(2022·福建宁德·一模)18 世纪以来,科学家开始对元素知识进行总结和归纳。
    (1)1789 年,拉瓦锡对元素分类作出了初步尝试,其中将碳、硫等归为“能氧化为酸的简单非金属物质”,以下属于这类物质的是______(填序号)。
    ① 磷             ② 汞             ③ 石灰
    (2)1869 年,门捷列夫编制首张元素周期表,之后预言了一些未知元素。1875 年与铝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镓被发现。请预测镓的化学性质______(写一点)。
    (3)现代常把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结合起来认识元素,如下图:

    ① 镁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
    ② 镁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______(选填“得到”或“失去”)电子,说明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的______关系密切。
    【答案】(1)①
    (2)能与氧气反应等其他合理答案
    (3)     24.31     失去     最外层电子数(或核外电子排布)
    【解析】(1)根据题意,能氧化为酸的简单非金属物质,① 磷属于非金属且对应的酸有磷酸,符合题意② 汞属于金属不符合题意; ③ 石灰不属于非金属单质,不符合题意;故选:① ;
    (2)根据题意,镓元素与铝化学性质相似,由铝是活泼金属能与氧气、酸等反应,故填:能与氧气反应等其他合理答案;
    (3)①由元素周期表标签可知最下面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如图镁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31,故填:24.31;
    ②根据镁原子结构示意图最外层电子数为2,由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化学反应时易失去电子,故填:失去;由此判断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化学性质关系密切,故填;最外层电子数(或核外电子排布)。
    34.(2022·福建福建·一模)第24届冬奥会在北京举行,本届冬奥会彰显“绿色冬奥”“科技冬奥”。
    (1)国家游冰中心使用“水冰转换”技术,使水立方变冰立方,适合冰壶运动。“水冰转换”属于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冰壶的成分有二氧化硅(SiO2),其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
    (2)火种灯灯体材料使用再生铝合金。铝合金属于_____材料,其抗腐蚀性______(填“强”或“弱”)。
    (3)“飞场”火炬采用氢气为燃料。燃烧系统包含高压储氢容器、大减压比供氢系统、氢燃烧装置。将氢气压缩到储氢容器中,氢分子间的间隔变_______。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答案】(1)     物理     +4
    (2)     金属     强
    (3)     小    
    【解析】(1)“水冰转换”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冰壶的成分有二氧化硅(SiO2),氧元素-2价,根据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其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故填:物理;+4
    (2)铝合金属于金属材料,合金抗腐蚀性强,故填:金属;强。
    (3)将氢气压缩到储氢容器中,氢分子间的间隔变小。氢气燃烧生成水,化学方程式,故填:小;。
    35.(2022·福建福建·一模)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如图为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和氧在元素周期表的信息。氧原子的质子数为______,最外层电子数为______,在化学反应中易______(填“得”或“失”)电子。氧元素属于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氧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
    (2)硫化氢(H2S)和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的微观过程如下图所示。

    ①上图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反应前后共有______种单质。
    ②硫化氢是有毒气体,其水溶液叫氢硫酸,测定该溶液酸碱度的最简便的方法是使用______,测得其pH_____7(填“>”“=”或“

    相关试卷

    2018-2022年北京中考化学5年真题1年模拟分项汇编 专题06 化学用语和物质分类(学生卷+教师卷):

    这是一份2018-2022年北京中考化学5年真题1年模拟分项汇编 专题06 化学用语和物质分类(学生卷+教师卷),文件包含专题06化学用语和物质分类-5年2018-2022中考1年模拟化学分项汇编北京专用解析版docx、专题06化学用语和物质分类-5年2018-2022中考1年模拟化学分项汇编北京专用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18-2022年福建中考化学5年真题1年模拟分项汇编 专题11 探究题(学生卷+教师卷):

    这是一份2018-2022年福建中考化学5年真题1年模拟分项汇编 专题11 探究题(学生卷+教师卷),文件包含专题11探究题-5年2018-2022中考1年模拟化学分项汇编福建专用解析版docx、专题11探究题-5年2018-2022中考1年模拟化学分项汇编福建专用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65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18-2022年福建中考化学5年真题1年模拟分项汇编 专题10 流程题(学生卷+教师卷):

    这是一份2018-2022年福建中考化学5年真题1年模拟分项汇编 专题10 流程题(学生卷+教师卷),文件包含专题10流程题-5年2018-2022中考1年模拟化学分项汇编福建专用解析版docx、专题10流程题-5年2018-2022中考1年模拟化学分项汇编福建专用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5页, 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