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学年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课文内容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课文内容ppt课件,共2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问题探究,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壹 认识这一时期在经济与社会等方面的新变化
贰 认识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在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材料一 马可·波罗在忽必烈汗国所见到的富庶景象令他瞠目。他说,那里人户“繁多”,乡村“景色宜人”,城市“广大庄严”,土地“精耕细作”,“百物输入之众,有如川流不息”。当他的驳船在大运河上航行时,只见“沿河城市、村庄甚众,到处皆有民居,要说人家尽枕河大概也不为过。沿途物资——米、面、肉、鱼、水果、时蔬、葡萄美酒之属,供给一应充足,且价格极廉。”城市居民“恃工商为活,商货繁盛,人民赖之收入甚丰,舟船往来不绝。” ——摘编自[加]卜正民《挣扎的帝国:元与明》
马可·波罗这段话描述的是哪个朝代的繁盛景象?繁盛体现在何处?
马可·波罗行走在元帝国的土地上,漂流在元帝国的河流上,他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惊,如此盛景奇迹,不似在人间,令他恍若置身于唐代诗歌中的宫殿华厦,其繁荣程度已大大刷新了欧洲人的想象力。
一 建构大厦的基石 ——发展中的农业手工业二 巨大变革的前奏 ——繁荣的商业和城市三 由北向南的认同 ——变迁中的经济重心四 阶层构成的巨变 ——变化中的社会生活
建构大厦的基石——发展中的农业手工业
材料二 中国种植的稻米几乎都是水稻。水稻的种植必须要挖渠灌溉,种植水稻也需要有相当的经验、知识以及较多的劳力。农民要静心照看稻苗和苗床,在幼苗移栽前田地还要进行锄草、耕耙,收割之前还要对稻子进行不断的看护,不时地灌溉田地。稻作农业导致了许多农具的发明,如翻转犁和专门的耙、镰刀;稻作农业也需要有专门的耕种技术。 ——[德]迪特•库恩《儒家统治的时代:宋的转型》
水稻的广泛种植说明了什么?
材料三 全国垦地面积从太宗至道二年(996年)的3125251顷增加到神宗元丰年间(1078-1085年)的4116556顷,这中间还不包括数量甚多的隐漏和不纳税的土地。随着垦田面积扩大,户口数也大幅度增加,至道三年全国共有主客户4132576户,到徽宗崇宁元年(1102年)增加到20019050户,若每户以五口计算,人口当在一亿以上。 ——朱绍侯、齐涛、王育济《中国古代史(第5版)》
材料四 同时,水稻早熟品种的引进,使作物在过去只能一季一熟的地方达到一季两熟,从而促进了农业。此外,宋朝兴修的水利工程,大大扩大了水利灌溉面积。据估计,11至12世纪,水稻产量增加了一倍。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
阅读材料并结合教材,列举除了传统农作物水稻的广泛种植外宋朝农业的新变化,并分析原因。
制瓷技术改进,出现五大名窑为代表的瓷器,瓷器大量出口,成为中华文明的象征。矿冶业的发展表现在煤的大量开采,并成为东京居民的燃料,金属冶炼的产量和质量大大提高。
自主学习:根据教材内容,归纳宋朝制瓷业和矿冶业发展的表现。
巨大变革的前奏——繁荣的商业和城市
材料五 很显然,以前那种森严的坊市界限已荡然无存,商业机构和商业活动已完全深入居民区,从而成为城市经济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交易时间上看,交易可以从早到晚,甚至“通晓不绝”,有所谓“夜市”“早市”之称,商业交易也不再受时间限制。 ——薛平拴:《五代宋元时期古都长安商业的兴衰演变》 材料六 北宋中晚期以降,各地城市广泛出现的“瓦子”“瓦肆”等商业性文化娱乐场所,其中所表演的说唱、歌舞、杂技、杂剧等百伎艺术,大多来自于民间文艺。 ——陈国灿:《转型与调整:宋代都市文明的演变》
和前朝相比,宋朝商业出现了哪些新的变化?
材料七 但是,城市对所有人都充满了吸引力,它给人们带来了谋生的希望。餐饮业、娱乐业、生活服务设施和商业活动等繁荣起来,充满活力的男男女女都能挣到大把的钱,经济上获益的希望极大地弥补了城市生活所带来的拥挤问题。 ——[德]迪特·库恩《儒家统治的时代:宋的转型》 材料八 杭州(临安)在隋朝已负盛名。南北大运河开创后,它是南端终点。它与开封不同,后者大体上是一座消费城市,购买力操在政府官员及其家属和随从手里。南宋的国都――杭州,则是制造业中心。造船业、丝织业、瓷器与纸张的制造在南宋尤其突飞猛进。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北宋开封被称为是“新型都城”,临安被誉为“世界之舟”,宋朝城市的商业活动体现了商业发展的什么特点?
材料九 吴自牧1275年断言,在京城(杭州)什么需求都有,什么需求都能满足。他书中罗列了大量家庭经营的店铺和比较高级的手工作坊和商行,这些为他的论断提供了充分的证据。人们对商品的需求正逐渐超越生存和温饱的需要,与其同步发展的城市风尚也在急剧变化,二者使京城的消费市场大大地扩大,远远超出官府所能控制的范围。城市轨道空间的扩展以及其向贸易中心的转型改变了这个南方京城的居民生活。杭州作为一个商业中心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是非常独特的。 ——[德]迪特·库恩《儒家统治的时代:宋的转型》
印制纸钞的凸版(宋代,12世纪。10枚铜钱的图画下方的文字:“除四川外,许于诸路州县公私从便主管,并同见钱七百七十陌流转行使。”)
材料十一 纸币在宋代的使用是因为有几个先决条件:首先,宋代经济的繁荣使许多行业的产品生产对铜和铁产生了巨大的需求。其次,纸币的印制技术已经很成熟,使得货币可以印制的很精良(制作伪钞很难),而且在纸币上能印制出面值较大的数字。第三,宋代关注货币制度的学者很清楚货币具有支付和交换的功能,他们知道,货币不是按照自己本身的价值,而是根据金或者银的价值来确定自身价值的。如叶适(1150—1223)所说:“然钱货至神之物,无留藏急需之道,惟通融流转,方见其功用。”据他的看法,货币的功能就是便捷地流通,而纸币比硬币更好地履行这个功能。 ——[德]迪特·库恩《儒家统治的时代:宋的转型》
结合材料思考,纸币在宋朝出现并使用的条件有哪些?
阅读教材内容,概括宋元海外贸易发展的表现。
外贸税成为宋元国库的重要收入来源 手工业品大量出口 广州、泉州等外贸港口城市发达
由北向南的认同——变迁中的经济重心
材料十二 宋朝经济重心的南移不是个偶然现象,而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北人南迁从秦时就已开始,在这个漫长的历史发展中,由于北人南移,不仅增加了江南的劳动力,更重要的是带去了北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加速了南方的开发。……自从十世纪后,由于少数民族的崛起,辽、西夏、金不断南侵,北方屡次遭到践踏,生产受到极大破坏,而宋王朝却实施妥协退让的政策,直到最后,北宋南渡,促使了历史上第五次北方人的大迁徙。它标志着南方经济文化的空前发展,随着政治中心南移,我国经济中心也完成了南移这一过渡。……高宗即位初年,南宋就开始采用“免耕牛税”的办法,来奖励农民归田,同时还进行了军屯、民屯以及水利工程的修建,由于这些措施的实施,南方农业获得了很大发展。 ——王松苗:《关于宋朝经济中心的南移》
阅读材料并结合教材,总结南宋完成经济中心南移的重要因素。
阶层构成的巨变——变化中的社会生活
材料十三 早期儒家传统中,士的形象往往与“贫”分不开。但到宋代,中国的社会结构发生了变化,魏晋至隋唐时期的豪门阶层渐次衰落,代之而起的是新兴的布衣阶层,宋人郑樵总结道:“自五季以来,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这种不问家世而取士的姿态,随着科举制度的严密化,无疑会加速社会阶层的流动。相应地,宋代商业经济繁荣,社会中也出现了都市贫民阶层,为应对这一新的社会变化,宋代政府开始有专门针对救济贫弱老者的政策出台。 ——张文涛:《宋代救济制度与当代扶贫》根据材料,可以看出宋代的社会结构出现什么样的变化?原因有哪些?为了解决新的社会问题,政府采取了什么举措?
材料十四 由于商品经济是一种富于分化的经济形式,唐宋社会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必然引起财富的两极分化,……随着富贵贫贱的不断转化及其分离,旧有的等级制度便再也不能维持下去了。旧有的门阀士族和士农工商等级制也再不能维持,整个社会呈现出流动和分层。在社会流动和分层的过程中,兴起了一个新的社会阶层——富民。……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富人阶层就是财富力量的集中表现。 ——林文勋:《商品经济:唐宋社会变革的根本力量》从唐到宋,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出现了哪种新的社会力量?
材料十五 ……商人处于社会的最底层,在社会上处处受到歧视。一直到宋代,这种局面才发生了转变,商人的社会地位得到了巨大的提高,商人不在是低位的“杂类”,商业也不再是君子不耻的“贱业”。宋仁宗景祐元年(1034年)商人被编入坊廓户,成为国家编户齐民,具有民事主体地位。两宋法律赋予了商人很多的权利,如:参与国家政策的制定。……子孙可以入朝做官,并且其人身财产受到国家法律的保护等等。——杨军、刘金:《试析两宋经济立法的专门化对两宋社会及后世的影响》 两宋商人的社会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
T Explre Prblems
材料十六 总的来说,有几个原因导致了宋代经济表现优异。首先是提供赋税且登记在册的耕地面积大幅增加——从959年占国家领土面积的2.5%增加到1021年的13%——这对宋代的繁荣起到了保障作用。土地登记和同步进行的税制改革使自耕农(占1078年农户总数的66%)成为宋代农业的支柱。农业经济的兴盛对技术进步特别是新工具产生了需求。而技术进步和新工具的使用需要有高效的采矿方法,这就促进了铜、铁产量的提高。当这些金属的产量迅速提高时,就会被大规模地铸造成钱币——钱币是快速发展的全国性市场进行交换的重要媒介。 ——[德]迪特•库恩《儒家统治的时代:宋的转型》
材料十七 此外,宋朝统治者对经济法制也较为重视,宋太祖、太宗对法律作用的高度重视直接影响了后世各代皇帝,仁宗即指出“法制立,然后万事有经,而治道可必”,神宗也认为“法出于道,人能体道,则立法足以尽事。”上述经济思想和法律思想对宋朝经济立法具有重要影响和指导作用。 ——金亮新:《宋朝经济立法探析》
问题探究:以小组为单位,结合以下材料进行合作探究:为什么政治军事上积贫积弱的宋朝经济却飞速发展?
夏辽金元这些民族政权不是个别狭隘民族主义者所认为的是出现在音乐正剧里几段充满异族特色的变奏或插曲,而是都担当起积极和正面的主演角色,由他们和宋王朝一起来贯穿从唐到元这一时段的中国史进程,也正是因为如此,才刻画出一段很不一样的中国历史,中国也实现了从“小中国”变型为“大中国”的一次漂亮的转身。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图片课件ppt,共2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三经济重心南移,四社会的变化,农业商品化加强,商业和城市的繁荣,宋代海上贸易图,一过程,经济重心南移,三影响航P59,辽宋夏金的经济与社会,耕作制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集体备课ppt课件,共1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经济之变,耕作制度,粮食产量提高,经济结构,农业发展成就突出,手工业的发展,制瓷业,矿冶业,印刷业,农业发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图文ppt课件,共1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手工业的发展,制瓷业,矿冶业,印刷业,发达的商品经济,商业和城市的繁荣,经济重心南移,社会的变化,“存天理灭人欲”,课堂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