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课件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8/1268936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课件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8/1268936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课件03](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8/12689368/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课件04](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8/12689368/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课件05](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8/12689368/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课件06](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8/12689368/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课件07](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8/12689368/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课件08](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8/12689368/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完美版课件ppt
展开一、基础知识梳理(一)阅读教材“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回答以下问题概括宋元时期农业、手工业发展的表现。(二)阅读教材“商业和城市的繁荣” ,回答以下问题:概括宋元时期商业发达的表现和大城市空前繁荣的特点。(三)阅读教材“经济重心南移” ,回答以下问题:分析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过程、表现及影响。(四)阅读教材“社会的变化” ,回答以下问题1.概括宋朝时期社会变化的具体表现及原因。2.从交通、政府政策、经济、政治、中外交流等方面思考辽宋夏金元时期经济发展原因?
一、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1)作物熟制:一年两熟(稻麦复种制)或一年三熟。
(2)经济作物:南方普遍种植茶树;棉花种植的始于宋,推广于元,带动南方棉纺织业发展;部分地区出现固定经济作物种植户,一定程度上突破自然经济结构。
历史纵横 北宋的人口 户口增长是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北宋初期的 989年,全国户数只有650万。到北宋末的1110年,已增长到2088余万。但史料记载这一年的“口数”仅为4673余万,每户平均口数仅为2.24。绝大部分学者认为,宋代统计的口数仅包括男丁,即成年男子,如以汉唐史料所载户口比例(每户5口左右)推算,北宋末年的实际人口数应当已经超过1亿。这在中国古代人口史上是一个划时代的标志。
辽代统治者采取赐贫农耕牛、垦荒免赋等措施,大力发展农业。西夏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区有完善的的灌溉系统,是主要的粮食生产基地。金统治者进入中原以后,将具有先进农业文明的汉人迁至东北各地,充实人口,开垦荒地。元世祖对农业十分重视。中央设立负责农业和水泥机构大司农司,向全国颁布《农桑辑要》一书指导农业生产。
“你<汝>哥一定当军<钧>官”
宋代“五大名窑”分布图:
1.制瓷技术有重要改进,宋朝出现五大名窑,元朝出现了青花瓷、彩瓷。
2.采煤技术得到普遍应用,提高了金属冶炼的产量和质量。
3.印刷业成为新兴的手工业,推动了造纸业的发展。
材料 1987年,南宋沉船“南海一号”在广东海域发现,位于传统海上丝绸之路上,后出水超过6万件瓷器,主要来自江西景德镇窑、浙江龙泉窑、福建德化窑等南方窑口。 --摘自《南海一号考古报告》等
从材料能够获取南宋瓷器生产的哪些信息?
规模化生产;瓷器制造中心南移;大量外销(海上瓷路)
交通之变:运河和海洋构成的交通网的形成,中国已经和世界紧密联系起来, 一个由中国带动的世界市场和世界经济开始形成。
公元1161年宋金采石场大战中南宋车船
泉州出土的这艘宋代福船残长24.4米,残宽9.15米,排水量近400吨,载重200吨,该船采取水密隔仓技术,共有13个独立舱区。远洋航行中,即使一两个舱区破损进水,也不会流入其他舱区。
材料 :(东京)朱雀门外除东西两教坊,余皆居民或茶坊。……茶坊每五更点灯,博易,买卖衣物、图画、花环、领抹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市子。……又北山子茶坊……仕女往往夜游吃茶于彼。——[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商品经济高度发展,基层市场蓬勃涌现,大众服务商业成主流。
史料:宋榷(专卖)茶之制,择要会之地,曰江陵、曰真州(江苏仪征)……初数户,后繁之。市中茶坊林立,徽人、晋人荟萃,五音杂语。……输之于边,数倍利之,骤富焉。 ——[宋]庄季裕《鸡肋编》
官方榷场贸易,民间贸易均十分繁荣。
史料:而宋之南渡,其利尤溥,自和好后,与金国博易,三处榷场,其岁入百余万缗。 ——(明)沉德符《野获编》
纸币产生推动了商品经济发展
材料:每日交五更……诸门桥市井已开,……酒店多点灯烛沽卖,每分不过二十文,并粥饭点心,亦间或有卖洗面水,煎点汤茶药者,直至天明。……更有御街州桥至南内前,趁朝卖药及饮食者,吟叫百端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宋代城镇特点:1.突破坊市空间 2.突破时间限制
宋元商业繁荣表现
基层市场:市坊制度被打破,早市、夜市繁荣
货币发行量增多,出现纸币
东京、临安、大都等商业兴盛,商业功能增强
农业的发展为工商业提供足够的粮食和原料
手工业的发展为商业提供大量的商品
“朝廷在故都(东京)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江苏)中又为东南根抵。 — —《宋史》
经济重心南移促进了南北商品交流
宋太宗下诏:“除商旅货币外,其贩夫贩妇,细碎交易,并不得收其税”。 宋仁宗景祐年间,对屡禁不止的“侵街”现象让步,允许沿街开设商店。
原因:①自然条件: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②社会环境:北方动荡不安,南方相对安定。③政府政策:南方政权统治者重视发展经济。④人口因素:北方人口南迁增加了劳动力,带来了先进生产工具、技术。⑤经济因素:区域经济发展的多样性、不平衡性与互补性日益突出。
官方二十四史收录的各省名人统计表
根据材料概括经济重心南移有何影响?
材料二……(北宋)自进士科一并之后,榜出多是南人预选,北人预者极少。自哲庙(宋哲宗)以后,立齐、鲁、河朔五路之制,凡是北人皆别考,然后取人南北始均。 ——宋元之际 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三二)
宋代部分官员的家庭出身信息
材料:观今之俗,娶其妻不顾门户,直求资财,随其贫富。 ——宋 蔡襄《端明集》
取士更加公平,门第观念逐渐淡化
高宗朝,岳州知州范寅敷指出:“本州农民,自来兼作商旅……欲出榜招召,务令疾速归业。如贪恋作商,不肯回归,其田权许人请射(承佃耕种)。”户部提出不同意见:“商人田产,身虽在外;家有承管,见今输送二税,难许人请射。”宋高宗采纳了户部的意见。——据《宋会要辑稿》
材料: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有钱则买,无钱则卖。…… 富儿更替做。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
宋太宗时,京师有一名市民击登闻鼓,起诉其家奴丢失了他家的一头猪,要求家奴赔偿损失。太宗下诏,“赐千钱偿其值”。这是中国社会史的一个标志性案件:意味着从魏晋到隋唐的奴婢制已经瓦解,主家与奴婢从此都是法律上的主体。双方如果有了纠纷,可以通过诉讼解决! ——吴钩《从身份社会到契约社会》
1333 年(元统元年)的科举是在元朝统治下第一次举行的允许各民族人士参加的科举考试……那年考中进士的人名单保存至今。从名单中可以看出蒙古和其他少数民族的人士跟汉人结婚的比率很高:其中,母亲为汉人的占58%,而已婚的那些人中近70%是娶汉人为妻。不论民族成分如何,每个中试者授予的第一个官职均是职位差不多的地方官。 ——《剑桥中国辽西夏金元史(907-1368年)》
1.门第观念淡化:科举更完善;平民进入政坛;婚姻择偶
2.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贱民减少;世袭奴婢减少,雇佣关系发展;农民租佃关系发展。
3.国家对社会控制松懈:“不抑兼并”,对土地买卖、典当不加干预;对百姓限制松池;金元时期,大趋势没变。4.民族交融加强—……
国家对社会控制相对松弛
人身自由增加,市民生活丰富
1.两宋时期出现江南大量种植粟、麦、豆,江北广种水稻的现象,棉花的种植也由福建、广东推广到江淮、川蜀。这种现象说明( )A.南稻北粟格局开始打破B.经济重心出现北移趋势C.南方生态环境破坏严重D.南北农业经济交流加强D
2.《析津志》记载:元大都城内外的商业行市即达30余种。其中,米市、面市、缎子市、皮帽市、帽子市、穷汉市、鹅鸭市、珠子市等,皆在今北京积水潭(当时是南北大运河的终点)北面的钟、鼓楼一带,这是因为南方来的漕运船只皆停泊在积水潭上。这一商业布局体现出( )A.水陆交通不畅阻碍了商业发展B.元朝时期南北物资交流频繁C.市的细化便于征税和百姓购物D.元政府积极鼓励工商业发展B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教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教课ppt课件,共1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繁荣的时代,变革的时代,课本第65页图片,农业发展,商业发展,手工业发展,商业和城市的繁荣,运钞车铜钱,肉店酒楼,北宋城市的繁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课文内容ppt课件: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课文内容ppt课件,共2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手工业,经济重心南移,南粮北运,社会的变化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集体备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集体备课课件ppt,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