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双减作业答案
【培优分级练】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08课《世说新语》二则 培优分级练(含解析)
展开
第08课 《世说新语》二则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①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②俄而雪骤 ③公欣然曰 ④撒盐空中差可拟 ⑤未若柳絮因风起 ⑥陈太丘与友期行 ⑦下车引之 ⑧太丘舍去 ⑨相委而去 ⑩元方入门不顾 【答案】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急;高兴的样子;大体;不如,不及;相约同行;拉,牵拉;离开;舍弃;回头看【解析】【分析】根据平时对文言词语的积累及句意理解词语意思,注意“内集”“差”“未若”“期行”“引”“去”“委”“顾”都是古今异义词,不要以今释古。 故答案为: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急;高兴的样子;大体;不如,不及;相约同行;拉,牵拉;离开;舍弃;回头看【点评】此题考查解释文言实词的能力。文言实词的解释要求准确并符合语言环境,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学习时要注意积累、背诵,尤其注意课下注释中出现的词语,必须重点记忆,答题时可按记忆回答。课下注释中没有的词语可以结合上下文来理解,还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等特殊现象。 培优第一阶——基础过关练1.填空。 《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是 (朝代)人 (姓名)组织编写的。“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一句总述了谢太傅家人咏雪的背景,极精炼地交代了时间“ ”、地点“ ”人物 事件“ ”等要素。【答案】南朝宋;刘义庆;冬雪纷飞的日子里;谢太傅的家里;谢太傅及他的儿女;讲论文义【解析】【分析】 《世说新语)是南朝宋刘义庆(公元403—444 年)编撰的一部笔记小说集。刘义庆是刘宋王朝的宗室,袭封临川王。历任重职,喜好文辞。书中主要记载东汉未至魏晋间士族阶层的遗闻、轶事、琐语,而以晋代为主。但是书中谈到的人物不只士族阶层,上自帝王将相,下至士庶憎侣,
“寒雪日”交代时间是一个下雪的日子;从内集可以看出地点是在家里;人物有谢太傅和他的儿女们;事件是讲论文义,即讲文章的义理。 故答案为:南朝宋; 刘义庆; 冬雪纷飞的日子里;谢太傅的家里;谢太傅及他的儿女;讲论文义【点评】本题考查对文学常识的积累能力,文学常识主要是考查考生对课文所涉及到的重要作家作品以及作品内容、作品人物的识记情况和相关文体知识的识记情况。平时要以课文为依托作相应的知识积累。2.用原文《咏雪(世说新语)》填空a交代咏雪背景的句子: 。b咏雪的直接原因: 。c两个比喻句: 。d谢道韫对雪的描述是: 。e补充点明谢道韫身份的句子(暗示谢太傅对谢道韫才气的赞赏): 。【答案】交代咏雪背景的句子: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咏雪的直接原因:俄儿雪骤。;两个比喻句: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谢道韫对雪的描述是:未若柳絮因风起。;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解析】【分析】“撒盐空中”亦不失为一种比方,雪,以其粉白晶莹飘散而下,谢朗就近取譬,用撒盐空中拟之,虽不高明,也差可形容了。3.下列表述无误的一项是( )A.“尊君”是谦词,是对自己父亲的一种称呼。B.君是对对方的敬称,家君是对人称对方的父亲,谦词。C.“与儿女讲论文义”一句中“儿女”是指公(谢安)兄长的儿子和女儿。D.公(谢安)可以称“胡儿”“无奕女”为“令郎”“令爱”。【答案】B【解析】【分析】A“尊君”是敬词,是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B正确。C“与儿女讲论文义”一句中“儿女”是指公(谢安)的子侄辈。 D公(谢安)可以称“胡儿”“无奕女”为“小儿”“小女”,“令郎”“令爱”是敬称,称呼别人的儿子或女儿 。 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敬辞和谦称的理解辨析能力。敬辞谦称很多,多冠于词头,①敬辞前缀:屈老俯光请,雅芳拜华令; 叨玉垂大贤,高贵恭惠奉。②谦称前缀:愚家小敝浅,鄙舍老贱寒。 拙陋不敢管,窃劳寡奴犬。记住这些,就容易判断了。4.下列句子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 A.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B.未若/柳絮/因风起C.陈太丘/与友期行 D.君与家君/期日中【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根据句意来划分。C项划分有误。句意: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应为:陈太丘与友/期行。 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考生对文言语句的断句能力。解答此题要求考生理解句子的意思,根据句子的现代语法特点进行断句,注意对选项进行逐项判断。5.下列划线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与儿女讲论文义 B.公欣然曰C.待君久不至,已去 D.相委而去【答案】B【解析】【分析】B项中的“欣然”古今意义相同,都是“高兴的样子”。 故答案为:B【点评】此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中古今异义词的能力。古今异义词指的是古汉语中一些字形相同而意义用法不同的词,因其演变情形不同,故古今意义上存在差别。解答此类题,一定要结合好词语所在的句子语境进行理解。6.“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这一情况说明了什么?( )A.元方用自己的行为“责备”客人的“无礼”与“无信”。B.责骂完友人,心里有些害怕,赶紧头也不回地回自己家去。C.元方不懂礼貌,弄得客人尴尬之极,无地自容。D.表现了他的聪敏,赶紧离开,不给友人以辩解的机会。【答案】A【解析】B元方责骂完友人,并不是心里有些害怕。C元方并非不懂礼貌,D并不是不给友人以辩解的机会。7.下列加线词古今词义一致的一项是 ( )A.与儿女讲论文义 B.则是无信C.相委而去 D.下车引之【答案】B【解析】【分析】A儿女:子侄辈,与现在意思不同,B委:放弃,丢下,与现在意思不同,D引:拉,与现在意思不同。B信,都是诚信的意思。8.下列加线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陈太丘与友期行 与儿女讲论文义B.过中不至 尊君在不C.相委而去 人不知而不愠D.下车引之 左将军王凝之妻也【答案】A【解析】A项中“与”皆是“同”的意思。B没有/通否,表示疑问。C表顺承/表转折。D代词/王凝之是人名。9.学校文学社开展“文学与文化”专题活动,邀请市文化馆张老师做专题讲座。下面是邀请函草稿的正文部分。画线词语表达都不得体的一项是( ) 张老师您好。我校文学社拟邀请您于6月20日9点在学校报告厅为我们做“文学与文化”的专题报告。您学富五车,①久闻大名,如果能来我校对我们②不吝赐教,将是我们的莫大③荣幸。本应④光临寒舍向您表达我们的愿望,无奈学习时间太紧,不能成行,敬希⑤见谅。届时我们一定洗耳恭听,⑥不耻下问。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⑥ D.②④⑤【答案】B【解析】【分析】①“久闻大名”,早就听到对方的盛名。多用作初见面时的客套话。这里是写邀请函,还没有见面,用该词不合适; ④“光临寒舍”,具体用法就是在别人到自己家来的时候,为表谦虚和欢迎。用于邀请教授,不合适;⑥“不耻下问”,比喻谦虚好学,不介意向不及自己的人请教。用于向教授请教不合适;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考生的语言要得体。要求考生熟读语句,仔细辨析划线的词语,结合平时说话要得体的知识进行辨析判断,注意平时掌握谦敬词的运用,说话要得体。10.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2)未若柳絮因风起。 (3)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4)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答案】(1)一会儿,雪下得急了,谢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 (2)不如比作柳絮乘风飞舞。 (3)正午时分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人家的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失去礼节。 (4)友人感到惭愧,下车来拉元方。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自家大门。 【解析】【分析】翻译文言文句子,首先看是否为特殊句式,然后再把关键词语翻译准确,最后再根据现代汉语的规范翻译。①俄而:不久,一会儿。骤:急(速),紧。欣然:高兴的样子。何所似:即"所似何",宾语前置。像什么。何,疑问代词,什么;似,像。故此句可以翻译为:一会儿,雪下得急了,谢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 ②未若:比不上。因:凭借。故此句可以翻译为:不如比作柳絮乘风飞舞。③日中,正午时分。故此句可以翻译为: 正午时分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人家的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失去礼节。④引:拉,这里有友好的意思。顾:回头看。故此句可以翻译为:友人感到惭愧,下车来拉元方。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自家大门。 故答案为:⑴ 一会儿,雪下得急了,谢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
⑵ 不如比作柳絮乘风飞舞。
⑶ 正午时分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人家的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失去礼节。
⑷ 友人感到惭愧,下车来拉元方。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自家大门。【点评】本题考查对文言句子的理解翻译能力。翻译文言句子要注意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要落实重点字词,不能遗漏,句意要通顺连贯。还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特殊用法的词语,注意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等特殊句式的翻译。可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语句畅达。 培优第二阶——拓展培优练●课内重点语段阅读11.(2020七上·六安月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世说新语》两则咏 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1)请解释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含义。 差可拟: 因风起: 尊君在不: 相委而去: (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两个句子。 ①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②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3)下面将谢道韫的诗句和谢朗的诗句进行对比,陈述有误的一项是( )A.“柳絮”一句较“撒盐”一句更有画面美感,写出了大雪漫天的氛围。B.“柳絮”一句较“撒盐”一句更写实,描摹出了大雪的色彩和下落之态。C.“柳絮”一句较“撒盐”一句更有诗歌意蕴,以春景喻冬景非常巧妙。D.“柳絮”一句较“撒盐”一句情感更饱满,表现出了诗人对大雪的喜爱。(4)请结合文章内容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元方是从哪几个方面批驳友人的?②元方自己的行为与他的言语之间有没有矛盾之处?【答案】(1)差,大致、差不多;因,凭借;不,通“否”,句末语气词,表询问;委,丢下、舍弃。(2)①谢太傅在寒冷的雪天,和侄儿侄女们谈论诗文。②您和我父亲约定的时间是中午。中午您没有来,就是没有信用。 (3)B(4)①元方从友人“无信”“无礼”两方面批驳友人。②可以说不矛盾。“元方时年七岁”,因为生友人的气而“入门不顾”,体现了孩童的单纯而非言行不一。可以说矛盾。元方对惭愧的友人“入门不顾”,也是“无礼”的行为,一方面指责友人的“无礼”,一方面自己行为“无礼”,是言行不一的体现。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分析】(1)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和识记,要求学生对重点词语的解释进行重点识记。还要求学生对文章熟读,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注意“不”,通“否”,句末语气词,表询问。(2)此题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和翻译能力,要求学生多读文章,掌握文意,尤其是重点词的翻译。注意句中关键字眼的意思。如“雪日”:下雪天。“内集”:家人聚会。(3)B项陈述有误。“撒盐空中”亦不失为一种比方,雪,以其粉白晶莹飘散而下,谢朗就近取譬,用撒盐空中拟之,虽不高明,也差可形容了。“柳絮”有美感,有意蕴。⑷考查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①仔细阅读,根据元方的对“友人”的批评。从无信,无礼两方面作答。②关于矛盾与否,二者皆可,但理由必须合理,言之成文即可。不矛盾,可从体现了元方作为孩童的单纯角度作答。矛盾可从元方自己言行不一的角度作答。 故答案为:⑴1、差,大致、差不多2、因,凭借3、不,通“否”,句末语气词,表询问4、委,丢下、舍弃。⑵ ①谢太傅在寒冷的雪天,和侄儿侄女们谈论诗文。②您和我父亲约定的时间是中午。中午您没有来,就是没有信用。
⑶(B
4) ①元方从友人“无信”“无礼”两方面批驳友人。②可以说不矛盾。“元方时年七岁”,因为生友人的气而“入门不顾”,体现了孩童的单纯而非言行不一。可以说矛盾。元方对惭愧的友人“入门不顾”,也是“无礼”的行为,一方面指责友人的“无礼”,一方面自己行为“无礼”,是言行不一的体现。言之成理即可【点评】⑴要确定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不仅要靠平时的积累,还要在积累的基础上掌握一些推断词义的方法。还要注意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等现象。
⑵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时,既要注意顾及全篇,又要字斟句酌,还注意落实一些重点词语。特别要注意一些特殊的文言现象,如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翻译的句式要和原文一致。
⑶要在理解文言文的基础上,从诗句表达的内容、修辞手法、形似、神似、意蕴等多方面去品析。要注意表达效果的不同。
(4)首先理解文言文全文,疏通文意,读懂内容,这是归纳概括的前提和基础。其次要注意题目的要求,要言之有理。【附参考译文】(一)译文: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谈诗论文。忽然间,雪下得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二)译文:陈太丘跟朋友约定时间出行,约定在正午时分。过了正午友人还没有来,陈太丘就不再等候,离开了。离开后没多久友人才到。元方当时年龄只有七岁,正在门外玩耍。友人就问元方:“您父亲在么?”(元方)答道:“他等了您很久您也没到,已经离开。”友人便生气地说:“真不是人啊!和别人约好一起出行,自己却丢下别人自己离去了。”元方答道:“您跟父亲约好正午见。正午时您还不到,就是不守信用;对着人家的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没有礼貌。”友人感到惭愧,便下车想拉元方的手以示友好,但是元方径直走向家门,没有再回头看那个无礼的人。 ●课后拓展阅读12.比较阅读 【甲】……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世说新语·陈太丘与友期行》 【乙】僰①人养猴,衣之衣而教之舞,规旋矩折,应律合节。巴童观而妒之,耻己之不如也,思所以败之,乃袖茅栗以往。筵张而猴出,众宾凝伫②,左右皆蹈节。巴童佁然③挥袖而出其茅栗,掷之地。猴褫④衣而争之,翻壶而倒案。僰人呵之而不能禁,大沮。 郁离子曰:今之以不制之师战者,蠢然而蚁集,见物而争趋之,其何异于猴哉?——《郁离子·僰人舞猴》【注释】①僰(bó):我国古代西南部的一个民族,今川南及滇东一带。 ②伫:站立。 ③佁然:静止貌。④褫(chǐ):剥去,脱下。(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君与家君期日中 ②耻己之不如也 ③思所以败之 ④乃袖茅栗以往 (2)翻译下面的语句。 ①与人期行,相委而去。②蠢然而蚁集,见物而争趋之。(3)元方、巴童聪明机智,其令友人“惭”、使猴舞“败”的原因有何共同之处? (4)你认为两文在“修身”“治军”方面提出的积极主张分别是什么? 【答案】(1)中午;以……为耻(或认为……是耻辱);用来……方法(手段等);用袖子装(2)①和别人相约出行,却丢下别人自己走。
②蠢笨得如同蚂蚁一样聚集一起,看见东西就上前争抢。(3)都抓住了对方身上存在的问题或弱点。(4)①甲文主张讲“诚信”和“礼仪”;
②乙文主张治军要强素质,整军纪,倡导节制利欲,从军为国为民。 【解析】【分析】⑴根据平时对文言词语的积累及句意理解词语意思,注意“日中”“所以”是古今异义词,不要以今释古。“耻”“袖”属于词类活用。
⑵翻译文言文句子,首先看是否为特殊句式,然后再把关键词语翻译准确,最后再根据现代汉语的规范翻译。①期行:相约同行。期,约定。委,丢下、舍弃。去,离开。故此句可以翻译为:和别人相约出行,却丢下别人自己走。②蚁:像蚂蚁一样。趋:争抢。故此句可以翻译为:蠢笨得如同蚂蚁一样聚集一起,看见东西就上前争抢。
⑶ 【甲】友人怒斥陈太丘不讲诚信,其实是他自己不讲信用,而且还当着别人的面骂别人的父亲,陈元方正是抓住他的这两点进行反驳,最后把他驳斥得哑口无言。猴子爱吃毛栗子,巴童正是抓住猴子的这个弱点而使猴舞“败”。据此概括答题意対即可。
⑷①【甲】根据“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可知在修身方面应该“诚信”和“礼仪”;②【乙】根据“今之以不制之师战者,蠢然而蚁集,见物而争趋之,其何异于猴哉”可知郁离子主张治军要强素质,整军纪,倡导节制利欲,从军为国为民。 <o:p故答案为:⑴①中午;②以……为耻(或认为……是耻辱);③用来……方法(手段等);④用袖子装。
⑵①和别人相约出行,却丢下别人自己走。②蠢笨得如同蚂蚁一样聚集一起,看见东西就上前争抢。
⑶ 都抓住了对方身上存在的问题或弱点。
⑷①甲文主张讲“诚信”和“礼仪”;②乙文主张治军要强素质,整军纪,倡导节制利欲,从军为国为民。 【点评】⑴本题考查对文言词语含义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根据平时对课文注释的识记及积累,结合具体语境进行解释。还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特殊用法的字词。另外还要掌握一些常用实词含义推断的方法,如:字形推断法,语境推断法,结构推断法等。
⑵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在文言文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翻译文言语句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汇,运用“增、删、调、换、留”等译文的基本方法,做到译句文从字顺,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句意尽量达到完美。
⑶本题考查对文章主要内容的概括能力。要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需要在文章各个部分寻找关键的词语,提取关键的信息来组织表达。
⑷本题考查的是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概括。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概括即可。
【参考译文】
【甲】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出行,约定在中午。过了中午还没到,陈太丘不再等候就离开了。离开后朋友才到。元方当时年七岁,在门外玩耍。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元方)回答道:“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现在已经离开了。”朋友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君子啊!和别人相约出行,却丢下别人自己走。”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您没到,这是不讲信用(的表现);对孩子骂他父亲,这是没礼貌(的表现)。”朋友惭愧,下车去拉元方,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了大门。
【乙】僰族人(善于)调教猴子,给它们穿上衣服教它们跳舞,(使它们)旋转得很圆转动有角度(很有章法),配合音律节拍(默契)。四川的(一个)儿童看了很妒忌他们,为自己不如他们而羞耻,想着用什么方法破坏它们,就在袖子里放了茅栗子前往。宴席开张猴子们出来(表演),众人都站起来专心观看,左右的猴子舞蹈跳得都很合节拍。四川的儿童故意地挥袖丢出茅栗,将它们丢到地上。猴子(见了)扯掉衣服上前争抢,酒壶也撞倒了桌案也掀翻了。僰族人(怎么)呵斥也不能制止,非常沮丧。
郁离子说:“当今用没有纪律约束的军队去打仗的,蠢笨得如同蚂蚁一样聚集一起,看见东西就上前争抢,他们和猴子有什么区别吗?” 培优第三阶——中考沙场点兵13.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选自《世说新语》)[乙]戴安道①既厉操②东山,而其兄③欲建式遏④之功。谢太傅曰:“卿兄弟志业,何其太殊?”戴曰:“下官不堪其忧,家弟不改其乐”。(选自《世说新语》)【注释】①戴安道:人名,即戴逵。②厉操:磨炼情操,使情操高尚,指隐居。③其兄:指裁逯。④式遏:指阻止害民之事,保卫国家。(1)解释下面加点的字或短语。 ①寒雪日内集( )②撒盐空中差可拟( )③未若柳絮因风起( )④家弟不改其乐(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两个句子。 ①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②卿兄弟志业,何其太殊?(3)下面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乙]两文都具有语言简练词意隽永的特点,[甲]文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乙]文则没有。B.[甲]文先交代咏雪的背景,接着写主要事件---咏雪,最后补充交代了谢道韫的身份,层次分明;[乙]文则先叙事,然后通过对话表现人物的性格。C.[甲]文勾画了古人家庭教育和家庭文化生活的画面,两代人在富有文化气息的交流中透出一种生活的雅趣和文化的传承。[乙]文则通过简短的对话,展示了两人不同的志向。D.[甲][乙]两文在写法上都是直叙其事,不作任何夸饰,刻画人物都运用了语言描写、神态描写。(4)[甲]文中太傅为什么“大笑乐”? (5)[乙]文中“下官不堪其忧,家弟不改其乐”,这表明了兄弟二人怎样的人生态度? 【答案】(1)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相比;不如,不及;我弟弟(2)①一会儿,雪下得急了,谢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②你们兄弟二人的志趣事业,为什么那么不同(悬殊)呢? (3)D(4)因为侄女将大雪比作乘风起舞的柳絮,生动传神有艺术韵味,所以他高兴地“大笑”。 (5)哥哥戴逯积极进取,渴望保家卫园,建功立业;弟弟戴逵洁身自好,追求个人身心修养。这两种人生态度都值得肯定。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词语含义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即可。 ①句意为:谢太傅在一个寒冷的雪天举行家庭聚会。內集:把家里人聚集起来。②句意为: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可以相比。拟:相比。③句意为: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未若:不如,不及。④句意为:舍弟却改不了那种乐趣。家弟:舍弟,我弟弟。(2)本题考查翻译语句。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①句中重点词有:骤:紧;欣然:高兴的样子。②志:志趣。业:事业。(3)D.有误。[乙]文并没有对人物的神态进行描写。故选D。(4)本题考查理解课文内容。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找出相关的语句即可。通读全文,把握文意,根据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明确“公大笑乐”的原因是:孩子们的比喻生动、形象,他为孩子们的聪明智慧感到欣慰,快乐。文中虽然没有明确交代谢太傅的评价,但从文末补充谢道韫的身份可以看出,作者分明是在暗示谢太傅更赞赏谢道韫的才气。(5)本题考查理解人物的人生态度。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找出相关的语句来分析即可。从“而其兄欲建式遏之功”可知,哥哥戴逯积极进取,渴望保家卫国,建功立业;从“戴安道既厉操东山”“家弟不改其乐”可知,弟弟戴逵洁身自好,追求个人身心修养。故答案为:⑴ 1、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 2、相比 3、不如,不及 4、我弟弟 ⑵ ①一会儿,雪下得急了,谢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②你们兄弟二人的志趣事业,为什么那么不同(悬殊)呢? ⑶D⑷ 因为侄女将大雪比作乘风起舞的柳絮,生动传神有艺术韵味,所以他高兴地“大笑”。 ⑸ 哥哥戴逯积极进取,渴望保家卫园,建功立业;弟弟戴逵洁身自好,追求个人身心修养。这两种人生态度都值得肯定。【点评】⑴本题考查对常见文言词语意义的理解及知识的迁移能力。解答此题要结合句子进行理解,词语的意思可根据知识的积累结合原句进行推断,考生在平时要注意对常见文言词语进行积累。注意对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词类活用、一词多义、通假字和古今异义的掌握。
⑵本题考查的是重点句子的翻译。解答此题要遵循翻译的原则,掌握翻译的方法,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顺畅,翻译时要注意重点词语和常见句式的正确理解。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⑶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能力。考生要读懂文章,理解文章的内容,对选项逐项审读,仔细辨析,判断正误。
⑷本题考查考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要求考生熟读文章,读懂文意,结合文章的具体事情或语句进行分析阐述。
⑸本题考查考生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要求考生通读文章,理解文意,结合与人物有个的语句和事情进行分析,注意文中对人物评价性的语句的把握。【参考译文】【甲】谢太傅在一个寒冷的雪天举行家庭聚会,和子侄辈的人谈论诗文。一会儿,雪下得紧了,谢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儿子胡儿说:“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可以相比。”他哥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谢太傅高兴地笑了。这就是谢太傅大哥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乙】戴安道已经在东山隐居磨炼情操,而他哥哥则想为国家建功立业。太傅谢安对戴逯说:“你们兄弟俩的志趣事业,为什么如此悬殊啊?”戴逯回答说:“我如果处于贫困境地,就会经受不起忧苦;我的弟弟虽隐居贫困,却能不改其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