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咏雪教案设计
展开8 《世说新语》二则
【教学目标】
1.借助注释疏通文意,初步感知古今汉语的差别;通过朗读培养文言语感。
2.感受古人的生活情趣和文化修养,欣赏古代少年的聪慧和方正,拉近与古人的心理距离。
3.了解“谦辞”和“敬辞”的概念,注意积累具有文言色彩的谦辞和敬辞,在言语交际中恰当使用,增强文化底蕴。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了解“谦辞”和“敬辞”的概念,注意积累,恰当使用,增强文化底蕴。
2.教学难点:感受古人的生活情趣和文化修养,欣赏古代少年的聪慧和方正,拉近与古人的心理距离。
【课前准备】
教学多媒体课件,有关《世说新语》的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了解相关文学常识,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
2.学习本文运用语言、运用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掌握理解文言实词含义的方法。
3.感受古人的生活情趣和文化修养,拉近与古人的心理距离。
【教学过程】
咏雪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教师:(出示课件1、2、3)
同学们,我们一起看看古代这四个智慧少年的故事吧!如曹冲称象、司马光砸缸、孔融让梨、王冕学画……今天,让我们走进《世说新语》,再认识两个充满聪慧的人。
教师板书课题:8 《世说新语》二则 (出示课件4)
二、自主学习,知识备查
1.学生查阅文本相关资料,了解一下本文作者及这部作品。
(1)走近作者
教师要求:布置预习这课的作者,了解这课作者的情况,在课上交流。
预设:(出示课件6)
刘义庆(403—444),字季伯,南朝宋宗室,袭封临川王。自幼才华出众,爱好文学,喜纳文士,组织编写了志人小说集《世说新语》除《世说新语》外,还著有志怪小说《幽明录》。
(2)作品介绍
教师讲解:教师出示课件,介绍这部作品,为后面同学们理解本文内容做准备。
预设:(出示课件7)
《世说新语》原为8卷,今本作3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识鉴、赏誉等36篇,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较全面地反映出当时士族的生活方式和精神面貌。鲁迅说它“记言则玄远冷隽,记行则高简瑰丽”。《咏雪》被编入书中《言语》篇,《陈太丘与友期行》被编入书中《方正》篇,“方正”,指人行为、品性正直,合乎道义。
(3)文体知识
教师讲解:(出示课件8)
志人小说是指魏晋六朝时期流行的专记人物言行和人物传闻逸事的一种杂录体小说,又称清谈小说、逸事小说。它具有以下特点:一是以真人真事为描写对象;二是以“丛残小语”、尺幅短书为主要形式;三是善于运用典型的细节描写和对比衬托手法,突出刻画人物某一方面的性格特征;四是语言简练朴实、生动优美、言约旨丰。这些艺术特点对后世小说产生了很大影响。
2.预习检查,夯实基础。
读一读生字词。(出示课件9)
教师提示:注意“差可拟”“不”的读音。
三、新课学习,整体感知
教师:教师利用多媒体手段,播放这课朗读,要求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注意停顿、重音、语气、语调。朗读课文后,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1.参照注释,朗读课文,看看课文写了哪些内容。(出示课件11)
(朗读时注意节奏和断句。)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2.读完课文,说说文中主要介绍了哪些内容。(出示课件12)
教师:学生带着问题朗读,然后回答。
预设:时间:寒雪日
地点:家中
人物:谢太傅、儿女
叙述事件:谢太傅问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和兄女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撒盐空中”“柳絮因风起”。太傅大笑乐。(咏雪)
补叙身份:谢道韫——谢无奕之女 王凝之之妻
教师指导:文言文翻译方法点拨(出示课件13、14、15)
文言文的翻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
直译:即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的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要求原文字字在译文中有着落,译文字字在原文中有根据。
意译:即根据语句的意思进行翻译,做到尽量符合原文的意思,语句尽可能照顾原文词义。意译有一定的灵活性,文字可增可减,词语的位置可以变化,句式也可以变化。
文言文翻译“六字诀”:
① 留:专有名词、国号、年号、人名、地名、物名、官职、称谓等,可照录不翻译。
例:元方 陈太丘 (照录不译)
② 补:补出省略成分。
例:(陈太丘)去后(友)乃至 。 (家君)待君久(君)不至,(他)已去。
③ 换:用现代汉语替换古义词。
例:陈太丘与友期行 约定
④ 调:调整顺序,使句子更符合现代汉语的语序。
例:白雪纷纷何所似? 所似何(像什么)
⑤ 删:删去没有实际意义的词。
⑥ 加:为了使句子更通顺,加上些词句,符合现代汉语的意思。
3.朗读课文,疏通文意。
教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把课文齐读一遍,然后疏通文意,注意画线词语的意思,我们要重点掌握识记。
预设:(出示课件16、17)
教师:同学们,我们刚刚疏通了课文的内容,下面对照注释,尝试把这段文字翻译一下。
预设:(出示课件18)
【译文】谢太傅在一个寒冷的雪天把家人聚集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谈论文章的义理。一会儿,雪下得紧了,太傅高兴地说:“白雪纷纷扬扬的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谢朗说:“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可以相比。”他哥哥的女儿谢道韫说:“不如比作柳絮乘着风满天飞舞。”太傅高兴得大笑了起来。(谢道韫)是太傅的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四、 细读课文,精读细研
1.本文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氛围?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出示课件19)
(学生朗读课外,然后思考回答。)
学生1:本文营造了一种融洽、儒雅、欢快、轻松、温馨的家庭氛围。
学生2:我们可以从“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可以看出来。
2.把雪比作盐,比作柳絮,到底哪一个好?还可以用哪些事物来比喻雪?(出示课件20、21)
学生1:我认为“撒盐空中”一喻好,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跟盐比较接近,而柳絮呈灰白色,在风中往上扬,甚至飞得更高更远,跟雪的飘舞方式不同。写物必须首先求得形似而后达于神似,形似是基础。
学生2:我认为“柳絮因风起”一喻好,它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有深刻的意蕴。而“撒盐”一喻所缺乏的恰恰是意蕴。 好的诗句要有意象,意象是物象和意蕴的统一,“柳絮”一喻就好在有意象。
教师补充:我们还可以用“鹅毛”“蒲公英的孩子”等来比喻雪。
3.“公大笑乐”该如何理解?谢太傅到底认为谁回答得最好?(出示课件22)
(学生朗读课文,再讨论分析后回答。)
学生1:谢太傅对以上两个答案的优劣未作评定,而是“大笑乐”,十分耐人寻味,营造了一种融洽、欢快、轻松、温馨的家庭氛围。
学生2:从文中谢安“大笑乐”的反应来看,他倾向于“柳絮因风起”的说法。
你们认为哪种比喻更好?说说你们的想法。(出示课件23)
(学生讨论,教师指正。)
预设1:“柳絮因风起”更好,因为它写出了雪花飘舞的轻盈状态,“柳絮”是轻盈的,“盐”却是沉重的颗粒,缺乏美感。
预设2:“撒盐空中”更好,因为文中说到“雪骤”,大雪下得密集时,只见雪粒片直落,看不见雪花轻飘曼舞的样子。“撒盐空中”的比喻,也许更为真切地描摹了当时的场景。
4.文章结尾交待了谢道韫的身份,有什么用意?(出示课件24)
(师生讨论。)
学生:补充交代了谢道韫的身份,是一个有力的暗示,表明作者赞赏谢道韫的才气。
五、 课堂小结
1.这课我们已经学习完了,下面请你们概括本文的主题。(出示课件25)
教师:要求一至两名学生归纳,最后教师指正。
预设:《咏雪》借谢太傅在家中与子侄辈咏雪一事,表现了谢道韫的文学才华和聪明机智,同时也透露出一种生活的雅趣和文化的传承。
2.我们一起明晰本课的写法,体会它的写作特色。
(教师讲解补充。)
预设:语言精练,意蕴含蓄。(出示课件26)
文章开头短短十五个字,却涵盖了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可谓精练之至。本文只是客观地将谢家儿女咏雪一事的始末写出,作者并没有直接表明自己的态度,只是在结尾处补充交代了谢道韫的身份,而作者的意图就蕴于这简洁的叙述之中。
附录:板书设计(出示课件27)
第二课时
陈太丘与友期行
【课时目标】
1.了解相关文学常识,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
2.学习本文运用语言、运用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掌握理解文言实词含义的方法。
3.学习古人诚实守信和尊重他人的美德,拉近与古人的心理距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教师:(出示课件28)
我看到同学们一双双充满智慧的眼睛,我就不由得想起了冰心的一首诗:
万千的天使/要起来歌颂小孩子/小孩子那细小的身躯里/含着伟大的灵魂/有着无穷的机智
是啊,在我国古代文献中就记录着许多聪颖机智的少年儿童,他们的故事至今流传。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世说新语》中的一位聪慧少年——陈元方。
教师板书课题: 陈太丘与友期行 (出示课件29)
二、新课学习,整体感知
教师:教师利用多媒体手段,播放这课朗读,要求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注意停顿、重音、语气、语调。朗读课文后,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1.参照注释,朗读课文,朗读时注意节奏和断句。(出示课件30)
(学生听读媒体朗读。)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
2.找出两个能够表现本文要义(思想内容)的词。(出示课件31)
教师:同学们朗读课文,边度边在课本上勾画,然后回答。
学生1:信。
学生2:礼。
3.朗读课文,疏通文意。
教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把课文齐读一遍,然后疏通文意,注意画线词语的意思,我们要重点掌握识记。
预设:(出示课件32、33)
教师:同学们,我们刚刚疏通了课文的内容,下面对照注释,尝试把这段文字翻译一下。
预设:(出示课件34、35)
【译文】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是正午。过了正午朋友没有到,陈太丘丢下友人离开了。他离开以后,他的朋友才到。陈元方这年七岁,在家门外嬉戏。朋友问他:“你的父亲在吗?”陈元方回答说:“父亲等待您很长时间而您没有到,已经离开了。”客人便发怒说道:“不是人啊!和人家相约同行,丢下我走了。”陈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定的时间是正午,正午了您却没有到,就是没有信用;对着人家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没有礼貌。”客人很惭愧,下了车拉元方(表示好感),元方走入家门,(根本)不回头看。
三、细读课文,精读细研
教师:同学们带着下面的问题,再读课文,总结答案。(出示课件37)
1.友人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出示课件37)
(学生读课文,然后结合语句分析归纳回答。)
学生1:从“期日中。过中不至”中,可以看出友人言而无信,不守信用。
学生2:从“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中,可以看出友人缺乏修养、没有礼貌。
学生3:从“惭,下车引之。”中,可以看出友人知错能改。
2. 你认为陈元方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出示课件38)
语句出示: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学生:从“无信”“无礼”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懂礼识义的孩子。
语句出示:元方入门不顾。
学生:从“入门不顾”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性格直率,好恶分明,情感易外露,正直不阿的孩子。
3.有人认为友人已经认错,元方就应该原谅他,而他居然“入门不顾”,弄得友人尴尬至极,无地自容,这的确有些失礼。你是否同意这个看法?(出示课件39、40)
(师生讨论,然后回答。)
学生1:不同意。元方当时才七岁,他能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从容不迫地反驳一个成年人,使对方明理,并赢得对方的叹服,维护了父亲的名誉,这已属不易。我们不能对一个七岁的孩子求全责备。
学生2:同意。父亲的友人已经表示了歉意,应该给人改正错误的机会。人不可能一辈子都不犯错误,只要改正,就是好的,不能总是抓住人的“小辫子”不放。
四、课堂小结
1.这课我们已经学习完了,下面请你们概括本课的主题。(出示课件41)
教师:要求一至两名学生归纳,最后教师指正。
预设:《陈太丘与友期行》讲述了七岁儿童陈元方的故事,表现出陈元方年纪虽小但聪慧善辩、正直明理、落落大方,同时告诫人们做事要讲诚信,为人要方正。
2.同学们,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有着怎样的感悟呢?(出示课件42)
(师生共同讨论,最后教师指正。)
预设:文中友人无信无礼,七岁的元方却懂得诚实守信。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应继承发扬这一光荣传统,为人真诚守信。让我们以天地为心,真诚为骨,做一个高尚的人,真正的人。我们相信:诚信相伴,一生无悔!
3.我们一起明晰本课的写法,体会它的写作特色。
预设1:人物形象鲜明,叙述详略得当。(出示课件43)
文中描写陈元方的形象是从“时年七岁”开始的。首先描写了元方彬彬有礼地回答友人的问话,接着描写了元方对友人骂其父的行为据理驳斥,最后写“元方入门不顾”。一个聪慧善辩、正直明理、落落大方的儿童形象跃然纸上。本文在语言叙述上十分自然,情节安排合理,详略得当。为突出元方的形象,作者有意省略了陈太丘等候友人的过程,详写了元方与友人的对话。
预设2:剪裁得体,详略得当。(出示课件44)
本文剪裁得体,而且在语言叙述上十分自然,不加任何雕饰,给人以真实自然的感觉。
五、合作探究、归纳总结
(一)合作探究,知识拓展
1.“君”“尊君”“家君”的称谓有什么不同?(出示课件46)
(教师讲解,学生记录,进行传统文化积累。)
君:是有礼貌地称呼对方,犹今之“您”。
尊:敬辞。用于称跟对方有关的人或事。 如:尊姓大名。
家:谦辞。对别人称自己亲属中年长于自己的人。 如:家父。
2.辨别下列词语哪些属于敬辞,哪些属于谦辞。(出示课件47)
①敝人 ②卑职 ③陛下 ④令尊 ⑤寡人
⑥足下 ⑦令郎 ⑧老朽 ⑨麾下
(师生共同讨论归纳。)
敬辞有③④⑥⑦⑨
谦辞有①②⑤⑧
(二)字词句归纳
1.古今异义(出示课件48、49)
与儿女讲论文义 古义:子女,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 今义:儿子和女儿
陈太丘与友期行 古义:约定 今义:日期
太丘舍去 古义:离开 今义:前往
下车引之 古义:拉,牵拉 今义:引导
元方入门不顾 古义:回头看 今义:照顾或光顾
2.通假字(出示课件50)
尊君在不 “不”同“否”
3.一词多义(出示课件51)
4.词类活用(出示课件52)
友人惭 形容词用作动词,感到惭愧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名词作状语,在门外
5.文言句式(出示课件53、54)
判断句
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也”表判断
省略句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寒雪日”前省略介词“于”
去后乃至 “乃”前省略主语“友”
待君久不至 “待”前省略主语“家君”
倒装句
白雪纷纷何所似 宾语前置,应为“白雪纷纷所似何”
撒盐空中差可拟 状语后置,应为“(于)空中撒盐差可拟”
附录:板书设计(出示课件45)
六、课堂检测,当堂反馈(出示课件55-60)
要求学生当堂做完下列题目,师生再共同订正,看看还有哪些知识没有掌握,教师及时要求学生巩固。
七、知识迁移,拓展延伸
1.中考链接(出示课件61-65)
2.类文阅读(出示课件66-68)
八、课后巩固,布置作业 (出示课件69-71)
1.摘录并背诵“咏雪”和关于“诚信”诗句名言。
2.推荐阅读《世说新语》,能用现代汉语复述其中的小故事。
【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中,注重自主、合作、探究等多种学习方法的指导。在自学中出示具体的要求;建议学生针对不懂的问题向同学或老师求助,学会合作;在问题探究中,再协作商议完成老师所提出的问题。
课堂教学中,设计了较多的拓展及训练,因此拖延了课时。诸如对古代称呼的补充介绍可以直接放到解词中几句话带过,或者放到作业中让学生去找。可以用更多的时间指导学生当堂背诵,这样效果就更好了。
【课后预习】
1.预习本单元的《写作 学会记事》,为学习这课做准备。
2.学习记事要注意哪些要素?
3.找两至三篇记事文章来引导,找出本文记事的要素。
初中语文第二单元8 《世说新语》二则(咏雪、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太丘与友期行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第二单元8 《世说新语》二则(咏雪、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太丘与友期行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课时安排,课前准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咏雪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咏雪教学设计及反思,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新课导入,走进课文,布置作业,推荐阅读篇目,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七年级上册咏雪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语文七年级上册咏雪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交流点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