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三10.4 电容器的电容 教案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6/1358516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必修三10.4 电容器的电容 教案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6/1358516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物理必修 第三册4 电容器的电容教案设计
展开本节内容为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三第十章第4节的内容。这节内容包涵认识电容器、电容器的充放电、电容器的电容、探究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电容的因素、常见电容器五部分内容。本章前几节中已经学习电荷量、电场强度、电势差等物理量,这节内容既是对以上知识的综合应用,也是物理在实际生活中的体现,同时也为下节学习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打下基础,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学情分析
学习本节的学生为高二年级秋季学期学生,由于在上学期末已7选3选课完毕,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未选课物理的学生,故以学业水平考试要求为主,且大多数学生物理基础较差,对物理学科学习缺乏兴趣;学习本节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电荷量、电势差等相关知识,为学习本节内容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电容器对于学生来说非常陌生,电容器的充放电过程和电容概念,也非常抽象,学生对电容器的电容由哪些因素决定也需要有一个逐渐认识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增设较多的实验,增加学生学习兴趣,并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引导为主,讲授为辅,让学生自然的理解和接受新知识,同时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实验观察、科学探究、分析论证、归纳根据等能力。
教学目标
物理观念:知道电容器的概念,了解电容器的结构和充放电现象,构建“电容是表征电容器储存电荷特性的物理量”这一物理观念,认识常见电容器。
科学思维:理解电容的定义式,会应用其分析、讨论、解决简单问题。
科学探究:体会比值定义法;通过观察分析电容器的充、放电实验中借助电压、电流传感器得到的I-t、V-t图像,归纳电容器充、放电过程中的电流电压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分析电容器充放电过程中电子的移动。通过实验探究得到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电容的因素有两极版间距离、两极版正对面积和两极板间电介质(的介电常数)。
科学态度与责任:加强观察,分析,归纳,类比的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电容器的充、放电现象,电容器的电容,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电容的因素。
教学难点:电容器的充、放电过程中各物理量的变化,电容概念的建立。
生活中常见的电容器
电容器
电容器
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电容的因素
认识电容器
电容器的充放电
电容的定义
电容器的标识
电容器
电容器
电容器
电容器
教学设计思想
教学方法与策略
讲授法、实验法、讨论法
资源与工具
PPT、希沃白板、电容器(16V 3300uF、5.5V 1F)、小灯泡(2.5V 0.3A)、电池(18650锂电池*2)、单刀双掷开关、导线、电压传感器、电流传感器。
预设教学过程
导入:生活中各式各样的电器中都有一块或几块电路板,在电路板上我们总能发现一些凸起的圆柱体元件,我们常常把它称为电容,严谨的叫法应该是电容器。今天的物理课就是围绕它展开的。
新授:
1.电容器的构造是怎样的?
展示电容器拆解图片,可以观察到电容器是两层铝箔中间夹着一层纸。简化归纳:任何两个彼此绝缘又相距很近的导体都可以看成一个电容器,两个导体称为电容器的极板,导体间的绝缘物质称为电介质。给出电容器的电路图符号。
2.电容器具有什么功能?
电容器,顾名思义,容纳电荷的元件,电容器真的能容纳电荷吗,我们不妨观察以下实验:
实验:电容器和小灯泡连接,小灯泡不发光;电容器先和电池相连,再连接小灯泡,小灯泡发光,亮度逐渐变弱之后熄灭。小灯泡发光,表明有电荷流经灯丝,电荷来自电容器,表明电容器有容纳电荷的能力。
3.电容器如何“装进”或“倒出”电荷
根据之前的小实验,我们可以猜测电容器和电源相连“装进”电荷,两极板分别连接小灯泡两连接点“倒出”电荷,我们将“装进”电荷的过程称为电容器的充电,将电容器“倒出”电荷的过程称为电容器的放电。电容器充放电过程中电荷的移动有什么规律、通过电容器的电流、电容器两端的电压随时间是如何变化的呢,让我们通过接下来的实验来探究这些问题。
如右图所示连接电路,单刀双掷开关打到1时电容器充电,打到2时电容器放电;观察电压、电流随时间的变化。
结论:电容器充电过程中电流由最大逐渐减小到0,两端电压逐渐升高到电源电压;电容器放电过程中电流由最大逐渐减小到0,两端电压逐渐由电源电压降低到0;充电和放电过程电流方向相反。
借助电流方向分析充、放电过程中电子移动方向,PPT展示电容充放电过程中电子移动的示意动画,讲授充放电的概念、“电容器充电结束后两极板带等量异种电荷”、“电容器所带电荷量指的是电容器一个极板所带电荷量的绝对值”。
练习电容器充放电相关习题:1、2
4.如何表示电容器容纳电荷的本领:
展示大小各不相同的电容器,个头大的电容器容纳电荷本领一定强吗,应该如何比较?
我们将电容器和等高的圆柱体水杯类比,提问:
a如何判断某个圆柱体水杯中水体积多少----液面高度h
b两个不同的圆柱体水杯液面高度相同时如何比较水体积的多少-----底面积s
c两个底面积不同的圆柱体水杯中液面高度也不同,如何比较水量--圆柱体体积公式V=s×h
d 底面积s和h、v有关吗------无关
s是水杯本身的特性,表示水杯容纳液体的本领,h是外界因素,同样的,我们可以猜测电容器的带电量也有类似V=s×h形式的公式,电容器的电荷量Q,影响电容器带电量的外界因素是两极板间电势差u,则有Q=k×U形式,其中k是关于电容器储存电荷本领的参数,Q=k×U变形得到k=Q/U。
根据大量实验和事实,发现同一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Q与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势差U的比值是定值,这个叫做电容器的电容,用字母C表示。学生根据电容的定义得出电容的定义式C=Q/U,介绍电容的单位法拉(F),常用单位 微法(µF)、皮法(pF)和法拉(F)的换算。
5.电容器上标识的是什么参数。
展示图片:电容器上标识的额定电压和电容,简述击穿电压和额定电压的区别。
6.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的因素有哪些
平行板电容器:两块相距很近的平行金属板中间夹上一层绝缘物质(电介质)。
实验;探究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电容的因素(视频)
观看实验视频,引导分析得到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电容的因素有两极版间距离、两极版正对面积、两极板间电介质(的介电常数)。
7.生活中常用电容器有哪些种类,电容器在生活中有哪些用途呢?
电容器的应用:各类电器的电路板电路板,动力模组,空调压缩机启动….
拓展:超级电容器
课堂小结。
学习评价与作业设计
1.有一个已充电的电容器,两极板之间的电压为200V ,所带电荷量为 0.1C,此电容器的电容是( )
A.20 F B.2000 F C. 5×10-4 F D.5×10-5 F
2. 某电容器的电容是30 μF,额定电压为200 V,击穿电压为400 V,对于该电容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电容器两极板间电势差为1 V时,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为3×10-5C 。
B. 电容器带电荷量0.015 C时,两极板间的电压为50V 。
C. 该电容器两极板间能承受的最大电压为200 V。
D. 该电容器能容纳的电荷量最多为6×10-3C 。
3.一个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是6×10-8C,两极板间的电压是2V,那么这个电容器的电容是______F。如果将所带电量全部放掉,这个电容器的电容是______F。
4.有一个已充电的电容器,两极板之间的电压为3V,所带电荷量为4.5×10-4C,则此电容器的电容是 μF ,将该电容器的电压降为2V,电容器的电容是 μF ,所带电荷量是 C。
作业设计意图
电容器的定义。
电容器的额定电压与击穿电压的区别。
3,4:电容器的电容与两极板间电压无关。
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三册4 电容器的电容一等奖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三册4 电容器的电容一等奖教案及反思,文件包含1041电容器的电容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三册教案doc、1042电容器的电容典例分析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三册教案doc等2份教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教案共8页, 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三册4 电容器的电容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三册4 电容器的电容教学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核心素养,常用电容器,电容器的动态分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三册4 电容器的电容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三册4 电容器的电容教学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电容器,电容,常用电容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