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高考数学统考一轮复习第4章4.7解三角形应用举例学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高考数学统考一轮复习第4章4.7解三角形应用举例学案第1页
    高考数学统考一轮复习第4章4.7解三角形应用举例学案第2页
    高考数学统考一轮复习第4章4.7解三角形应用举例学案第3页
    还剩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考数学统考一轮复习第4章4.7解三角形应用举例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高考数学统考一轮复习第4章4.7解三角形应用举例学案,共10页。学案主要包含了知识重温,小题热身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知识重温】
    一、必记5个知识点
    1.仰角和俯角
    与目标视线同在一铅垂平面内的水平视线和目标视线的夹角,目标视线在水平视线①________时叫仰角,目标视线在水平视线②________时叫俯角.(如图所示)
    2.方位角
    一般指正北方向线顺时针到目标方向线的水平角,如方位角45°,是指③__________________,即东北方向.
    3.方向角
    相对于某一正方向的角(如图)
    (1)北偏东α:指从正北方向顺时针旋转α到达目标方向.
    (2)东北方向:指北偏东45°或东偏北45° .
    (3)其他方向角类似.
    4.坡角
    坡面与④________的夹角.(如图所示)
    5.坡比
    坡面的铅直高度与水平宽度之比,即i=eq \f(h,l)=tan α(i为坡比,α为坡角).
    二、必明1个易误点
    易混淆方位角与方向角概念:方位角是指北方向与目标方向线按顺时针之间的夹角,而方向角是正北或正南方向线与目标方向线所成的锐角.
    【小题热身】
    一、判断正误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请在括号中打“√”或“×”).
    (1)俯角是铅垂线与视线所成的角,其范围为eq \b\lc\[\rc\](\a\vs4\al\c1(0,\f(π,2))).( )
    (2)若点P在点Q的北偏东44°,则点Q在点P的东偏北46°.( )
    (3)方位角大小的范围是[0,π),方向角大小的范围是eq \b\lc\[\rc\)(\a\vs4\al\c1(0,\f(π,2))).( )
    二、教材改编
    2.[必修5·P15练习 T1改编]从A处望B处的仰角为α,从B处望A处的俯角为β,则α,β的关系为( )
    A.α>β B.α=β
    C.α+β=90° D.α+β=180°
    3.[必修5·P11例1改编]如图所示,
    设A,B两点在河的两岸,一测量者在A所在的同侧河岸边选定一点C,测出AC的距离为50 m,∠ACB=45°,∠CAB=105°后,就可以计算出A,B两点的距离为( )
    A.50eq \r(2) m B.50eq \r(3) m
    C.25eq \r(2) m D.eq \f(25\r(2),2) m





    三、易错易混
    4.一船向正北航行,看见正西方向相距10海里的两个灯塔恰好与它在一条直线上,继续航行半小时后,看见一灯塔在船的南偏西60°,另一灯塔在船的南偏西75°,则这艘船的速度是每小时( )
    A.5海里 B.5eq \r(3)海里
    C.10海里 D.10eq \r(3)海里
    5.若点A在点C的北偏东30°,点B在点C的南偏东60°,且AC=BC,则点A在点B的________方向上.





    eq \x(考点一) 测量距离问题[自主练透型]
    1.
    如图所示,A,B两点在一条河的两岸,测量者在A的同侧,且B点不可到达,为了测出AB的距离,在A所在的岸边选定一点C,可以测出AC的距离m,再借助仪器,测出∠ACB=α,∠CAB=β,在△ABC中,运用正弦定理就可求出AB.若测出AC=60 m,∠BAC=75°,∠BCA=45°,则A,B两点间的距离为________m.
    2.如图所示,要测量一水塘两侧A,B两点间的距离,其方法为:先选定适当的位置C,用经纬仪测出角α,再分别测出AC,BC的长b,a,则可求出A,B两点间的距离.即AB=eq \r(a2+b2-2abcs α).
    若测得CA=400 m,CB=600 m,∠ACB=60°,则A,B两点的距离为________ m.
    悟·技法
    测量问题中距离问题的解法
    (1)选择合适的辅助测量点,构造三角形,将问题转化为求某个三角形的边长问题.
    (2)根据已知条件,选择正弦定理或者余弦定理求解.
    考点二 测量高度问题[互动讲练型]
    [例1] [2021·开封市高三模拟考试]国庆阅兵式上举行升国旗仪式,在坡度为15°的观礼台上,某一列座位与旗杆在同一个垂直于地面的平面上,某同学在该列的第一排和最后一排测得旗杆顶端的仰角分别为60°和30°,第一排和最后一排的距离为24.5米,则旗杆的高度约为 ( )
    A.17米 B.22米
    C.30米 D.35米
    悟·技法
    求解高度问题应注意的3个问题
    (1)在处理有关高度问题时,要理解仰角、俯角(它是在铅垂面上所成的角)、方向(位)角(它是在水平面上所成的角)是关键.
    (2)在实际问题中,可能会遇到空间与平面(地面)同时研究的问题,这时最好画两个图形,一个空间图形,一个平面图形,这样处理起来既清楚又不容易搞错.
    (3)注意山或塔垂直于地面或海平面,把空间问题转化为平面问题.
    [变式练]——(着眼于举一反三)
    1.如图,一辆汽车在一条水平的公路上向正西行驶,在A处时测得公路北侧一山顶D在西偏北30°的方向上,行驶600 m后到达B处,测得此山顶在西偏北75°的方向上,仰角为30°,则此山的高度CD=________m.

    考点三 测量角度问题[互动讲练型]
    [例2]
    [2021·武汉市武昌区调研]如图一艘海轮从A处出发,以每小时24海里的速度沿南偏东40°的方向直线航行,30分钟后到达B处,以C处有一座灯塔,海轮在A处观察灯塔时,其方向是南偏东70°,在B处观察灯塔时,其方向是北偏东65°,那么B,C两点间的距离是( )
    A.6eq \r(2)海里 B.6eq \r(3)海里
    C.8eq \r(2)海里 D.8eq \r(3)海里
    悟·技法
    求解角度问题应注意
    (1)明确方位角的含义;
    (2)分析题意,分清已知与所求,再根据题意正确画出示意图,这是最关键、最重要的一步;
    (3)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可用数学方法解决的问题后,注意正、余弦定理的“联袂”使用.
    [变式练]——(着眼于举一反三)
    2.在一次海上联合作战演习中,红方一艘侦察艇发现在北偏东45°方向,相距12 n mile的水面上,有蓝方一艘小艇正以每小时10 n mile的速度沿南偏东75°方向前进,若红方侦察艇以每小时14 n mile的速度,沿北偏东45°+α方向拦截蓝方的小艇.若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拦截住,求红方侦察艇所需的时间和角α的正弦值.
    考点四 正(余)弦定理在平面几何中的应用
    [互动讲练型]
    [例3] [2020·江苏卷]在△ABC中,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已知a=3,c=eq \r(2),B=45°.
    (1)求sin C的值;
    (2)在边BC上取一点D,使得cs∠ADC=-eq \f(4,5),求tan∠DAC的值.
    悟·技法
    平面几何中解三角形问题的求解思路
    (1)把所提供的平面图形拆分成若干个三角形,然后在各个三角形内利用正弦、余弦定理求解.
    (2)寻找各个三角形之间的联系,交叉使用公共条件,求出结果.
    [变式练]——(着眼于举一反三)
    3.[2021·武昌区高三年级调研考试]在△ABC中,已知AB=eq \f(5\r(6),2),AC=7,D是BC边上的一点,AD=5,DC=3.
    (1)求B;
    (2)求△ABC的面积.
    第七节 解三角形应用举例
    【知识重温】
    ①上方 ②下方 ③北偏东45° ④水平面
    【小题热身】
    1.答案:(1)× (2)× (3)×
    2.解析:由已知及仰角、俯角的概念画出草图,如图,则α=β.
    答案:B
    3.解析:由正弦定理得eq \f(AB,sin∠ACB)=eq \f(AC,sin∠CBA),又由题意得∠CBA=30°,所以AB=eq \f(ACsin∠ACB,sin∠CBA)=eq \f(50×\f(\r(2),2),\f(1,2))=50eq \r(2)(m).
    答案:A
    4.解析:如图所示,依题意有∠BAC=60°,∠BAD=75°,所以∠CAD=∠CDA=15°,从而CD=CA=10(海里),
    在Rt△ABC中,得AB=5(海里),
    于是这艘船的速度是eq \f(5,0.5)=10(海里/时).
    答案:C
    5.
    解析:如图所示,∠ACB=90°,
    又AC=BC,
    ∴∠CBA=45°,
    而β=30°,
    ∴α=90°-45°-30°=15°.
    ∴点A在点B的北偏西15°.
    答案:北偏西15°
    课堂考点突破
    考点一
    1.解析:∠ABC=180°-75°-45°=60°,
    所以由正弦定理得,eq \f(AB,sin C)=eq \f(AC,sin B),
    ∴AB=eq \f(AC·sin C,sin B)=eq \f(60×sin 45°,sin 60°)=20eq \r(6)(m).
    即A,B两点间的距离为20eq \r(6) m.
    答案:20eq \r(6)
    2.解析:在△ABC中,由余弦定理得
    AB2=AC2+BC2-2AC·BCcs∠ACB,
    ∴AB2=4002+6002-2×400×600cs 60°=280 000.
    ∴AB=200eq \r(7)(m).
    即A,B两点间的距离为200eq \r(7) m.
    答案:200eq \r(7)
    考点二
    例1 解析:如图所示,依题意知∠AEC=45°,∠ACE=180°-60°-15°=105°,∴∠EAC=180°-45°-105°=30°,由正弦定理eq \f(CE,sin∠EAC)=eq \f(AC,sin∠AEC),可得AC=eq \f(24.5,sin 30°)×sin 45°=eq \f(49\r(2),2)(米),
    ∴在Rt△ABC中,AB=AC·sin∠ACB=eq \f(49\r(2),2)×sin 60°=eq \f(49\r(2),2)×eq \f(\r(3),2)=eq \f(49\r(6),4)≈30(米).
    答案:C
    变式练
    1.解析:由题意,在△ABC中,∠BAC=30°,
    ∠ABC=180°-75°=105°,故∠ACB=45°.
    又AB=600 m,故由正弦定理得eq \f(600,sin 45°)=eq \f(BC,sin 30°),
    解得BC=300eq \r(2)(m).
    在Rt△BCD中,CD=BC·tan 30°=300eq \r(2)×eq \f(\r(3),3)=100eq \r(6)(m).
    答案:100eq \r(6)
    考点三
    例2 解析:过点C向正南方向作一条射线CD,如图所示.
    由题意可知,∠BAC=70°-40°=30°,∠ACD=110°,
    所以∠ACB=110°-65°=45°.
    AB=24×0.5=12(海里).
    在△ABC中,由正弦定理得eq \f(AB,sin 45°)=eq \f(BC,sin 30°),即eq \f(12,\f(\r(2),2))=eq \f(BC,\f(1,2)),所以BC=6eq \r(2)海里.
    故选A.
    答案:A
    变式练
    2.解析:如图,设红方侦察艇经过x小时后在C处追上蓝方的小艇,
    则AC=14x,BC=10x,∠ABC=120°.
    根据余弦定理得(14x)2=122+(10x)2-240xcs 120°,
    解得x=2.故AC=28,BC=20.
    根据正弦定理得eq \f(BC,sin α)=eq \f(AC,sin 120°),
    解得sin α=eq \f(20sin 120°,28)=eq \f(5\r(3),14).
    所以红方侦察艇所需要的时间为2小时,角α的正弦值为eq \f(5\r(3),14).
    考点四
    例3 解析:(1)在△ABC中,因为a=3,c=eq \r(2),B=45°,
    由余弦定理b2=a2+c2-2accs B,得b2=9+2-2×3×eq \r(2)cs 45°=5,
    所以b=eq \r(5).
    在△ABC中,由正弦定理eq \f(b,sin B)=eq \f(c,sin C),
    得eq \f(\r(5),sin 45°)=eq \f(\r(2),sin C),
    所以sin C=eq \f(\r(5),5).
    (2)在△ADC中,因为cs∠ADC=-eq \f(4,5),所以∠ADC为钝角,
    而∠ADC+C+∠CAD=180°,所以C为锐角.
    故cs C=eq \r(1-sin2C)=eq \f(2\r(5),5),则tan C=eq \f(sin C,cs C)=eq \f(1,2).
    因为cs∠ADC=-eq \f(4,5),所以sin∠ADC=eq \r(1-cs2∠ADC)=eq \f(3,5),
    tan∠ADC=eq \f(sin∠ADC,cs∠ADC)=-eq \f(3,4).
    从而tan∠DAC=tan(180°-∠ADC-C)=-tan(∠ADC+C)=-eq \f(tan∠ADC+tan C,1-tan∠ADC×tan C)=-eq \f(-\f(3,4)+\f(1,2),1-\b\lc\(\rc\)(\a\vs4\al\c1(-\f(3,4)))×\f(1,2))=eq \f(2,11).
    变式练
    3.解析:(1)如图,在△ADC中,由余弦定理,得cs∠ADC=eq \f(AD2+DC2-AC2,2·AD·DC)=-eq \f(1,2),
    所以∠ADC=120°,从而∠ADB=60°.
    在△ABD中,由正弦定理eq \f(AB,sin∠ADB)=eq \f(AD,sin B),得sin B=eq \f(\r(2),2),所以B=45°.
    (2)由(1)知∠BAD=75°,且sin 75°=eq \f(\r(2)+\r(6),4).
    所以S△ABD=eq \f(1,2)AB·ADsin∠BAD=eq \f(25\r(3)+3,8),
    S△ADC=eq \f(1,2)DA·DCsin∠ADC=eq \f(15\r(3),4),
    所以S△ABC=S△ABD+S△ADC=eq \f(55\r(3)+75,8).

    相关学案

    统考版高中数学(文)复习4-7解三角形应用举例学案:

    这是一份统考版高中数学(文)复习4-7解三角形应用举例学案,共17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必记3个知识点,必明2个常用结论,必练4类基础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高考)高考数学一轮考点复习4.7.2《解三角形及应用举例》学案 (含详解):

    这是一份(新高考)高考数学一轮考点复习4.7.2《解三角形及应用举例》学案 (含详解),共2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真题集中研究——明考情,题型精细研究——提素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A版高考数学一轮总复习第4章第7节解三角形应用举例课时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A版高考数学一轮总复习第4章第7节解三角形应用举例课时学案,共1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教材概念·结论·性质重现,基本技能·思想·活动体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