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海陆的变迁练习-2022-2023学年六年级地理上学期鲁教版(五四学制)(含答案)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10/1355263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2 海陆的变迁练习-2022-2023学年六年级地理上学期鲁教版(五四学制)(含答案)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10/1355263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2 海陆的变迁练习-2022-2023学年六年级地理上学期鲁教版(五四学制)(含答案)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10/1355263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学年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课后测评
展开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课后测评,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2 海陆的变迁练习-2022-2023学年六年级地理上学期鲁教版(五四学制)
一、选择题
华北平原7000多年前曾是大海湾,山东丘陵原为海中的一个大岛。黄河等河流携带大量泥沙逐步堆积,把海湾分成了南北两部分。由于黄河多次改道,以及其它河流的冲积,海湾内堆积的泥沙使陆地不断扩大,海岸线不断向外推移。经过长期的搬运和堆积,原来的海湾最终形成了华北平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表现华北平原形成的排序是
A.③①④② B.②④③① C.④②③① D.③①②④
2.此形成过程表明,
A.人类活动改变了山东丘陵的位置
B.海湾终将能变成陆地
C.海洋和陆地处于不断运动变化中
D.全球陆地范围不断扩大
3.在“海陆变迁”知识结构图中,表述有误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读板块运动方向示意图(部分),完成下列小题。
4.图中A板块的名称是( )
A.亚欧板块 B.印度洋板块 C.太平洋板块. D.非洲板块
5.按照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红海会缩小 B.地中海会缩小 C.①山脉会消失 D.②山脉会消失
6.关于板块构造和板块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阿拉伯半岛属于亚欧板块 B.台湾岛属于太平洋板块
C.红海是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 D.喜马拉雅山脉是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
7.根据有关板块的知识,未来地中海的面积应( )
A.扩大 B.缩小 C.不变 D.有时扩大有时缩小
8.下列能解释“酷寒的南极大陆下沉睡着万顷煤田”这种现象的是
A.大陆漂移 B.气候变暖 C.人类活动 D.植被迁移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图中古地层主要分布在( )
A.太平洋沿岸 B.大西洋沿岸
C.北冰洋沿岸 D.印度洋沿岸
10.图中古地层的分布说明( )
A.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B.非洲和南美洲有共同的文化习俗
C.地球是个球体
D.陆地曾经连在一起,之后发生了分离漂移
11.几乎全部是海洋的板块是( )
A.太平洋板块 B.印度洋板块 C.亚欧板块 D.南极洲板块
2020年11月10日,中国研发的万米载人潜水器“奋斗者号”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底,坐底深度10909米,刷新中国载人深潜的新纪录。下图为探索过马里亚纳海沟的国家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马里亚纳海沟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欧亚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张裂拉伸 B.欧亚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张裂拉伸
C.欧亚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碰撞挤压 D.欧亚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碰撞挤压
13.探索过马里亚纳海沟的国家( )
①均不临印度洋②均为北半球的国家
③均位于亚欧大陆上④均为海陆兼备的国家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4.探测马里亚纳海沟可以( )
①绘制更精准的陆地地图②探索大洋底部的海洋生物
③开展海洋资源的勘测和开发④揭示深海沟处板块运动的规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下图为东西半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5.关于图中大洲、大洋的判断,正确的是( )
A.①是亚洲 B.②是大西洋 C.③是欧洲 D.④是太平洋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陆地全部集中在北半球 B.同一半球,海洋面积大于陆地
C.北极附近是陆地 D.⑤大洲北临的地中海在不断扩大
17.下列现象能说明海陆在不断变迁的是
A.春夏秋冬四季的交替
B.两极冰川在不断融化,将会导致海平面不断上升
C.我国东海海域发现古河流的遗迹
D.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
18.地壳板块发生张裂运动时,地表会发生的现象是
①断裂陷落 ②地表隆起 ③形成高大山脉 ④ 形成新的海洋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020年12月8日,中国与尼泊尔共同宣布珠穆朗玛峰新高程8848.86米,图为某地理兴趣小组绘制的“珠峰的前世今生”漫画图,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9.漫画中,“关系不和”的两个板块分别是( )
A.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 B.非洲板块和亚欧板块
C.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 D.美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
20.漫画中,因两个板块的碰撞挤压,被伤及的“无辜”是指( )
A.阿拉伯海扩大 B.古地中海消失 C.红海出现 D.阿尔卑斯山脉隆起
21.宋·朱熹在《朱子语类》中说:“尝见高山有螺蚌壳或生石中,此石即旧日之土,螺蚌即水中之物,下者却变而为高,……。”据此,回答下题。
高山有螺蚌壳,说明
A.螺蚌曾经生活在陆地上 B.此山为火山喷发而成
C.此处从水域上升为陆地 D.此处从陆地下沉为水域
2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地震、火山可以在短时间内改变地表形态 B.在喜马拉雅山发现了古老的海洋生物化石,说明海洋可以变为陆地
C.地球大地坚固稳定,海陆轮廓亘古不变 D.台湾海峡海底发现了森林遗迹和古河道,说明陆地可以变为海洋
23.火山、地震大多发生在
A.板块内部 B.地壳稳定的地带 C.板块交界地带 D.岩层褶皱、断裂地带
24.下列探索中体现了“观察发现——大胆假设——寻找证据””这一过程的是( )。
A. B.
C. D.
二、解答题
25.读图,完成下列各小题。
(1)写出图中的山脉名称:
①是________________,②是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②山脉的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图中板块的运动方式可知,红海的面积正在______________。
26.读下列材料和地图,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科学工作者在喜马拉雅山发现海洋生物化石。
材料二:在我国东部海底,人们发现了人类活动的遗迹。
材料三:欧洲的荷兰是世界著名的“低地国”,全国1/4的陆地低于海平面,但是国土面积在过去的百年中不断扩大。
(1)材料一说明喜马拉雅山在地质时期曾经是________;材料二说明我国东部海底大陆架在地质时期曾经是________。(陆地/海洋)
(2)材料一、二共同说明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的变动和________的升降。材料三说明________活动也可以引起海陆的变化。
(3)图中①和②代表喜马拉雅山脉的是________,由板块运动方向判断:喜马拉雅山脉将会________。(升高/降低)
(4)由板块运动方向判断:④处的红海海域面积将会________。(扩大/缩小)
(5)写出字母代表的板块名称:A________B________。
参考答案:
1.B 2.C 3.C
4.A 5.B
6.D
7.B
8.A
9.B 10.D
11.A
12.D 13.A 14.D
15.A 16.B
17.C
18.D
19.C 20.B
21.C
22.C
23.C
24.B
25. 阿尔卑斯山脉 喜马拉雅山脉 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相互碰撞挤压,再隆起抬升而形成 扩大
26.(1) 海洋 陆地
(2) 地壳 海平面 人类
(3) ② 升高
(4)扩大
(5) 亚欧板块 印度洋板块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鲁教版 (五四制)六年级上册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综合训练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鲁教版 (五四制)六年级上册第五章 发展与合作综合与测试练习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四章 居民与聚落第三节 人类的聚居地—聚落综合训练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