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2-2023学年度新教材高一化学第一章第二节离子反应能力提高卷

    2022-2023学年度新教材高一化学第一章第二节离子反应能力提高卷第1页
    2022-2023学年度新教材高一化学第一章第二节离子反应能力提高卷第2页
    2022-2023学年度新教材高一化学第一章第二节离子反应能力提高卷第3页
    还剩1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离子反应同步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离子反应同步练习题,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元素或物质推断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度新教材高一化学第一章第二节离子反应能力提高卷时间:100分钟;  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1.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氯化钡溶液与稀硫酸反应:Ba2++SO=BaSO4B.金属镁与稀盐酸反应:Mg+2H++2Cl-=MgCl2+H2C.碳酸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Na2CO3+2H+=2Na++H2O+CO2D.氢氧化镁与稀硫酸反应:OH-+H+=H2O2.在强酸性无色透明溶液中,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AMg2+K+Cl- BAg+Na+Cl-CCu2+Ca2+Cl- DNa+Ba2+Cl-3.某废水中存在大量的K+Cl-Ca2+Mg2+,欲除去其中的Ca2+Mg2+并回收KCl固体,设计了如图流程。废水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加KOH主要目的是除去Mg2+B.加K2CO3的主要目的是除去Ca2+C.加盐酸的主要目的是除去过量的OH-D.蒸发的目的是除去H2OHCl4.某无色溶液既可能是强酸性又可能是强碱性,在该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是()AH+ Na+ NO  SOBNa+  CO  Cu2+ Cl-CK+  Na+ Cl- SODK+  Cl- Ba2+  HCO5.不用任何试剂就能鉴别四种溶液:①NaOH②FeCl3③MgSO4④KNO3,鉴别的先后顺序是()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①③②④ D③①②④6.下列各组两种物质在溶液中的反应,可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A.氢氧化铜和盐酸;氢氧化铜和醋酸B.氯化钡和硫酸钾;氢氧化钡和硫酸C.碳酸氢钠和硫酸;碳酸钠和盐酸D.氢氧化钙和碳酸钠;氯化钙和碳酸钾7.离子方程式BaCO3+2H+= Ba2++CO2↑+H2O中的H+不能代表的物质是()①HCl   ②HNO3   ③H2SO4   ④KHSO4   ⑤CH3COOH    ⑥HFA①②③④ B①④⑤⑥ C①③④⑤ D③④⑤⑥8.在指定溶液中,下列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A.使无色酚酞试液呈红色的溶液中:Na+Mg2+SOCl-B.透明的溶液中:Cu2+K+SONOC.含有大量Ba(NO3)2的溶液中:Na+NHSOCl-D.使紫色石蕊试液呈红色的溶液中:Na+K+CONO9KOH混合后溶液中的粒子如图所示,发生反应的实质是,像这种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反应的式子叫做离子方程式,下列硫酸与不同溶液反应后的粒子示意图中,有关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ABCDNaClO AA BB CC DD10.强酸、强碱和多数易溶盐在水中可完全解离为离子。下列各组混合物溶于水,所含离子种类与其他组不同的是()A BC D11.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的溶液:K+Al3+ClNOB.无色溶液:K+H+SOMnOC.含大量SO的澄清溶液:Mg2+Cu2+ClNOD.强酸溶液:Na+Mg2+ClCH3COO12.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用其它试剂,只用观察和组内物质相互混合的方法,就能将它们一一鉴别出来的是()ANaClH2SO4CuSO4BCaCl2AgNO3MgCl2CBa(NO3)2NaClNa2SO4DHClNa2CO3CaCl213.已知溶液电导率越大,导电性越强。向溶液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然后向其中逐滴加入溶液至过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过程中溶液中的现象仅为产生白色沉淀B.该反应离子方程式为C.图曲线能正确表示滴定过程中溶液的电导率变化情况D.图中B点对应体积14.除去粗盐中的杂质,过程如下: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A.试剂可以是溶液B.除去的主要反应:C.检验是否除净:取少量滤液,加稀盐酸酸化,再加溶液D.滤液加稀盐酸时发生反应:15.有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分别对四种溶液中所含的离子进行检验,所得结果如下,其中一定错误的结果是().Na+KOH-NO        . OH-Cl-K+CO. Cu2+Na+OH-Cl-        . Ba2+K+OH-NOA.甲 B.乙 C.丙 D.丁16.电导率传感器可辅助探究复分解反应的实质。相同条件下,离子浓度越大,电导率越大,溶液导电性越强。将含有酚酞的Ba(OH)2溶液平均分成两份置于两个烧杯中,并插入电导率传感器,往其中一份滴加稀硫酸,往另一份滴加硫酸钠溶液,滴加过程中,这两份溶液的滴加速率始终相同,测得溶液的电导率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曲线对应氢氧化钡与硫酸钠反应B.甲曲线上的M点代表两种溶液恰好完全反应C.乙曲线电导率减小过程中,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D.乙曲线对应的反应中四种离子数目都减少17.下列未知盐的稀溶液所含离子的检验中,作出的判断一定正确的是()A.当加入硝酸银溶液时,有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生成,则一定含有Cl-B.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可判定含有SOC.加入足量盐酸,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溶液中一定有COD.加入盐酸后无现象,再加氯化钡有白色沉淀,可判定含有SO18.氢氧化钠俗称烧碱,是化学实验室中必备的化学品,用途极广。工业上用纯碱和石灰石为原料制备烧碱,主要流程如图所示(石灰石中杂质不参加反应)以下相关说法中,不合理的是()A.步骤发生的化学反应前后各元素化合价不变B.步骤发生的化学反应会放出热量C.步骤形成的石灰水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D.步骤中的化学反应实质为Na+OH结合生成NaOH19.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用稀盐酸除铁锈:Fe2O3+6H+=3H2O+2Fe3+B.向CaCl2溶液中通入CO2Ca2++CO2+H2O=CaCO3↓+2H+C.向Ba(OH)2溶液中滴加稀硫酸:Ba2++OH-+H++SO=BaSO4↓+H2OD.向AgNO3溶液中加入金属CuAg++Cu=Ag+Cu2+20.向下列各物质的溶液中滴加稀硫酸或MgCl2溶液时,均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AFeCl2 BBa(OH)2 CNa2CO3 DNaOH第II卷(非选择题)二、填空题21.已知NaHSO4溶于水时电离出Na+H+,某同学欲探究其化学性质,取5份溶液做了如下实验,请你用离子方程式解释下述实验现象:(1)Zn粒有大量气体生成:____(2)加入Fe2O3后溶液变黄色:____(3)加入CuCO3固体后溶液变蓝色:____(4)加入NaHCO3后有大量气泡产生:____(5)NaOH溶液的反应:____22.为探究盐酸的化学性质,某化学小组做了如下实验:(1)下述反应中无现象的为__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有气泡出现的是_______F试管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将反应后DE试管中的废液倒入一个洁净的烧杯中,观察到烧杯中先有气泡产生,后有白色沉淀出现。将烧杯中的混合物过滤,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滤液。同学们对滤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提出问题】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假设与猜想】猜想一:NaCl猜想二:NaClCaCl2猜想三:NaClCa(OH)2HCl猜想四:_______【讨论与交流】经讨论同学们一致认为猜想三是错误的,理由_______(3)【实验与结论】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适量碳酸钠溶液无现象猜想四成立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适量______________ 【拓展与迁移】稀盐酸和稀硫酸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它们的溶液中都存在_______23.某溶液中含有Ba2+Cu2+Ag+,现用NaOH溶液、盐酸和Na2SO4溶液将这三种离子逐一沉淀分离。其流程图如图(写出最佳答案)(1)沉淀的化学式:沉淀1_______,沉淀2_______,沉淀3_______(2)写出混合液+A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溶液+B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三、实验题24.实验室有一种混有少量硫酸钠、碳酸钠杂质的氯化钠固体,为了制得纯净的氯化钠晶体,可按下图所示的实验步骤除去杂质:(1)为了除尽杂质,每次加入的沉淀剂必须过量。可供选用的试剂有:稀盐酸、稀硫酸、NaOH溶液、AgNO3溶液、BaCl2溶液、Na2CO3溶液、酚酞试液、蒸馏水。请选择必要的试剂:A___________B___________C___________D___________(2)请写出每步实验的化学方程式:步骤②___________步骤③___________步骤④___________(3)完成第步实验必须用到的仪器有:酒精灯、铁架台(含铁圈)___________四、元素或物质推断题25.有一包白色固体粉末,可能含有CuSO4BaCl2Na2SO4Na2CO3KCl中的一种或几种,某同学对其组成进行了探究,过程如图:(1)根据以上实验推断,这包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____,一定没有____(2)可能含有___,为证实该物质是否存在,可采用的方法为____(3)写出沉淀部分溶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
    参考答案:1A【详解】A.氯化钡溶液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其离子方程式为Ba2++SO=BaSO4A正确;BCl-不参与离子反应,MgCl2在水中完全电离,故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Mg+2H+=Mg2++H2B错误;CNa2CO3为易溶于水的强电解质,应拆写为离子形式,故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C错误;D.氢氧化镁为沉淀,不能拆写为离子,故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D错误;故选A2A【详解】AMg2+K+Cl-相互间不反应,与H+也不反应,且溶液呈无色,能大量共存,A符合题意;BAg+Cl-形成AgCl沉淀,不能大量共存,B不符合题意;C.含Cu2+的溶液呈蓝色,Cu2+在无色溶液中不存在,C不符合题意;DH+能与反应,不能大量共存,D不符合题意;答案选A3C【分析】某废水中存在大量的K+Cl-Ca2+Mg2+,欲除去其中的Ca2+Mg2+并回收KCl固体,所选试剂分别是氢氧化钾溶液和碳酸钾溶液。过滤后滤液中含有多余的氢氧化钾和碳酸钾,故滤液中需加入盐酸,并蒸发可得到氯化钾固体。【详解】A. 氢氧化镁是沉淀,加KOH主要目的是除去Mg2+、同时不引入杂质离子,A正确;B.碳酸钙是沉淀, 加K2CO3的主要目的是除去Ca2+、同时不引入杂质离子,B正确;C. 加盐酸的主要目的是除去过量的碳酸根和OH-C不正确;DHCl易挥发,蒸发的目的是除去H2OHCl,以得到氯化钾固体,D正确;答案选C4C【分析】与酸或碱溶液中的离子不能结合生成沉淀、气体、水等,则离子大量共存,并结合常见离子的颜色来解答。【详解】AH在强碱性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故A错误;BCu2有色,且COCu2不共存,故B错误;C.酸或碱溶液中四种离子均不反应,且离子均为无色,大量共存,故C正确;D 在酸性和强碱性溶液中都不能大量存在,故D错误;故答案选C5B【详解】FeCl3溶液呈黄色,首先鉴别出的是FeCl3溶液;把FeCl3滴入剩余3种溶液中,生成红棕色沉淀的是NaOH溶液;把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剩余2种溶液中,生成白色沉淀的是MgSO4溶液,无明显现象的是KNO3溶液,鉴别的先后顺序是②①③④,选B6D【详解】A.氢氧化铜和盐酸反应产生CuCl2H2O,离子方程式为:Cu(OH)2+2H+=Cu2++2H2O;氢氧化铜和醋酸反应产生醋酸铜、H2O,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u(OH)2+2CH3COOH=Cu2++2CH3COO-+2H2O,可见二者的离子方程式不相同,A不符合题意;B.氯化钡和硫酸钾在溶液中反应产生BaSO4沉淀和KCl,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2++=BaSO4;氢氧化钡和硫酸反应产生BaSO4沉淀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2++2OH-+2H++=BaSO4↓+2H2O,可见二者的离子方程式不相同,B不符合题意;C.碳酸氢钠和硫酸反应产生Na2SO4H2OC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H2O+CO2;碳酸钠和盐酸反应产生NaClH2OC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H+=H2O+CO2,可见二者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不相同,C不符合题意;D.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产生CaCO3沉淀、NaOH,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a2++=CaCO3;氯化钙和碳酸钾在溶液中反应产生CaCO3沉淀和KCl,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a2++=CaCO3,二者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相同,D符合题意;故合理选项是D7D【分析】BaCO3+2H+═CO2↑+H2O+Ba2+H+表示强酸,但不能为硫酸或硫酸的酸式盐,否则会生成不溶于水的硫酸钡,在离子反应中保留化学式。【详解】①HCl为强酸,且氯离子不与钡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中可用H+表示,错误;②HNO3为强酸,且硝酸根不与钡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中可用H+表示,错误;③H2SO4为强酸,但是硫酸根离子会与钡离子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不能用H+表示硫酸,正确;④KHSO4中含有硫酸根离子,能与钡离子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不能用H+表示KHSO4正确;醋酸为弱酸,不能用H+表示醋酸,正确;⑥HF为弱酸,不能用H+表示HF正确;符合条件的为③④⑤⑥,故答案选D8B【详解】A.使无色酚酞溶液呈红色的溶液为碱性溶液,碱性溶液中Mg2+OH-生成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B.各离子之间互不反应,能大量共存,故B正确;C.含有大量Ba(NO3)2的溶液中,钡离子与硫酸根离子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C错误;D.使紫色石蕊溶液呈红色的溶液为酸性溶液,酸性溶液中碳酸根离子与氢离子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不能大量共存,故D错误;故选B9C【详解】A.稀硫酸和碳酸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正确;B.硫酸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硫酸钙沉淀和盐酸,离子方程式为B正确;C.稀硫酸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离子方程式为C错误;D.稀硫酸和次氯酸钠反应生成一元弱酸次氯酸和硫酸钠,离子方程式为D正确;答案选C10A【详解】BCD中含钾离子、钠离子、铵离子、硝酸根、硫酸根、氯离子;A中碳酸根不同。答案选A11C【详解】A.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的溶液,说明是碱性溶液,则Al3+OH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BMnO在溶液中显紫色,故B错误;C.含大量SO的澄清溶液:Mg2+Cu2+ClNO都大量共存,故C正确;D.强酸溶液:H+CH3COO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故D错误。综上所述,答案为C12D【详解】ACuSO4溶液呈蓝色,可以观察鉴别,但NaClH2SO4无颜色且相互之间不反应,A错误;BCaCl2AgNO3MgCl2三种试剂都没有颜色,且银离子与CaCl2MgCl2两者都有白色沉淀生成,不能鉴别,B错误;CBa(NO3)2NaClNa2SO4三种试剂都没有颜色且Ba(NO3)2Na2SO4虽生成沉淀但不能确定具体是哪种试剂,C错误;DHClNa2CO3CaCl2三种试剂相互混合,若能与其中一种试剂产生沉淀且与另一种试剂产生气体,则该物质是Na2CO3,与之产生气体的是盐酸,另一种是氯化钙,D正确。13C【详解】A.反应产生白色沉淀,消耗OH-c(OH-)逐渐变小,溶液中红色逐渐变浅,故A错误;BBa(OH)2是二元强碱,当向其中滴加H2SO4时,二者发生中和反应:,故B错误;CBa(OH)2是二元强碱,完全电离产生Ba2+OH-,因此开始时溶液的电导率比较大,当向其中滴加H2SO4时,二者发生中和反应:,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浓度减小,因此溶液的电导率逐渐减小,当二者恰好反应时,自由移动的离子浓度几乎为0,后来硫酸过量,硫酸电离产生离子,使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浓度逐渐增大,溶液的电导率又逐渐增大,故C正确;D.图中B点恰好发生反应,故氢氧化钡和硫酸的物质的量相等,故=,故D错误;故选C14A【分析】氯化钙加入碳酸钠除去、氯化镁加入氢氧化钠除去、硫酸钠加入氯化钡除去,注意碳酸钠要在氯化钡之后,这样可以除去过量的氯化钡,沉淀过滤后加入稀盐酸,蒸发结晶得到氯化钠;【详解】A.由于需要碳酸钠除去过量的氯化钡,所以试剂一定不是碳酸钠溶液,A错误;B.镁离子用氢氧化钠除去,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B正确;C.检验硫酸根离子是否除净的操作为取少量滤液,加稀盐酸酸化,再加氯化钡溶液,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C正确;D.由上述分析可知,滤液溶质含有过量碳酸钠、过量氢氧化钠,故向滤液中滴加稀盐酸时,盐酸还会与碳酸钠、氢氧化钠发生反应,D正确;故选A15C【详解】丙中Cu2+OH-会发生离子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所以丙组数据一定不正确,其他甲、乙和丁组离子可大量共存,只有C项符合题意。16B【分析】氢氧化钡与稀硫酸反应生成了硫酸钡沉淀和水,恰好反应时,溶液的电导率为0;氢氧化钡与硫酸钠反应生成了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钠,溶液始终显碱性。由此可知,甲为加入稀硫酸的曲线,乙为加入硫酸钠的曲线。【详解】ABa(OH)2溶液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恰好反应时,溶液的导电率为0;氢氧化钡与硫酸钠反应生成了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钠,导电性不可能为0。由此可知,甲为加入稀硫酸的曲线,乙为加入硫酸钠的曲线,故A错误;B.甲曲线上的M点是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故B正确;C.乙曲线是氢氧化钡溶液与硫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钠,所对应的实验过程中观察到溶液始终显红色,故C错误;D.氢氧化钡溶液与硫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钠,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的数目没有减少,故D错误;故选:B17D【详解】A.当溶液中有时,加入硝酸银可以生成硫酸银,硫酸银微溶于水且不溶于稀硝酸,则有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生成,不一定含有氯离子,A错误;B.加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溶液中可能有银离子,与氯离子生成了氯化银沉淀,且碳酸根离子等也能和氯化钡生成白色沉淀,因此不一定含有硫酸根离子,B错误;C.若溶液中含有亚硫酸根离子,加入足量盐酸,生成二氧化硫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因此溶液中不一定有碳酸根离子,C错误;D.加入盐酸无现象,排除了碳酸根、亚硫酸根和银离子存在的可能,再加入氯化钡有白色沉淀,则说明含有硫酸根离子,D正确;故答案选D18D【分析】由题给流程可知,石灰石高温条件下发生分解反应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溶于水得到石灰水,石灰水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氢氧化钠。【详解】A.由分析可知,步骤发生的反应为石灰石高温条件下发生分解反应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前后各元素化合价不变,故A正确;B.由分析可知,步骤发生的反应为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反应中会放出热量,故B正确;C.由分析可知,步骤为氢氧化钙溶于水得到石灰水,石灰水呈碱性,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故C正确;D.由分析可知,步骤发生的反应为石灰水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氢氧化钠,反应实质为钙离子与碳酸根离子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故D错误;故选D19A【详解】A.用稀盐酸除铁锈,离子方程式为:Fe2O3+6H+═3H2O+2Fe3+,故A正确;B.盐酸的酸性强于碳酸,二氧化碳与氯化钙溶液不反应,故B错误;C.向Ba(OH)2溶液中滴加稀硫酸,离子方程式为:Ba2++2OH-+2H++═BaSO4↓+2H2O,故C错误;D.向AgNO3溶液中加入金属,离子方程式为:Cu+2Ag+═Cu2++2Ag,故D错误;故选:A20B【详解】AFeCl2与氯化镁、稀硫酸都不反应,A错误;B.氢氧化钡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与氯化镁反应产生氢氧化镁白色沉淀,B正确; C.碳酸钠与稀硫酸反应但不能产生白色沉淀,C错误;D.氢氧化钠与稀硫酸反应但不能产生沉淀,D错误;答案选B21(1)Zn+2H+=H2↑+Zn2+(2)Fe2O3+6H+=2Fe3++3H2O(3)CuCO3+2H+=Cu2++H2O+CO2(4)+H+=H2O+CO2(5)H++OH-=H2O 【分析】NaHSO4溶于水时电离出Na+H+,电离出氢离子相当于一元强酸。1锌是活泼的金属,能与氢离子反应生成氢气,离子方程式为Zn+2H+=H2↑+Zn2+2氧化铁是碱性氧化物,能与氢离子反应生成铁离子,离子方程式为Fe2O3+6H+=2Fe3++3H2O3CuCO3属于碳酸盐,能与氢离子反应生成铜离子和水、二氧化碳,离子方程式为CuCO3+2H+=Cu2++H2O+CO24碳酸氢盐能与酸反应生成CO2H2O,离子方程式为+H+=H2O+CO25NaOH溶液与H+反应生成钠盐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OH-=H2O22(1)     D     BEEB     (2)     NaClNa2CO3     Ca(OH)2与稀盐酸会反应不能共存(3)     稀盐酸     有气泡冒出     H+ 【解析】(1A试管中紫色石蕊试液滴加稀盐酸,溶液变红色;B试管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冒出,溶液由无色变成浅绿色;C试管中滴加稀盐酸固体消失,溶液变成黄色;D试管中滴加稀盐酸无明显现象;E试管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冒出;F试管中滴加稀盐酸,生成白色沉淀;故上述反应中无现象的为D,有气泡出现的是BEF试管中硝酸银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化学方程式为AgNO3+HCl=AgCl↓+HNO3故答案为DBEEBAgNO3+HCl=AgCl↓+HNO32观察到烧杯中先有气泡产生,后有白色沉淀出现,说明D中盐酸过量,E中碳酸钠过量,混合后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盐酸完全反应后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猜想一:氯化钙和碳酸钠完全反应时溶质是NaCl;猜想二:氯化钙过量时溶质是NaClCaCl2;猜想三:氢氧化钙和盐酸能发生反应,不能共存,所以猜想三一定不正确;猜想四:碳酸钠过量时溶质是NaClNa2CO3;故答案为氯化钠、碳酸钠,Ca(OH)2与稀盐酸会反应不能共存;3证明猜想四成立,即要证明溶液中含有碳酸钠,故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适量稀盐酸,现象是有气泡冒出。此外,酸在水溶液中可解离出氢离子和酸根离子,不同的酸溶液中都含有氢离子,稀盐酸和稀硫酸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它们的溶液中都存在H+故答案为稀盐酸,有气泡冒出,H+23(1)     AgCl     Cu(OH)2     BaSO4(2)     Ag++Cl-=AgCl↓     Cu2++2OH-=Cu(OH)2Ba2++=BaSO4 【分析】将三种离子逐一沉淀分离;溶液含有Ba2+Cu2+Ag+,应先加入HCl,生成AgCl沉淀,过滤后再加入Na2SO4,可得到BaSO4沉淀,最后加入NaOH,可得到Cu(OH)2沉淀;或者过滤后在加入NaOH,可得到Cu(OH)2沉淀,最后加入Na2SO4,可得到BaSO4沉淀。1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沉淀1AgCl,沉淀2BaSO4Cu(OH)2,沉淀3Cu(OH)2BaSO42混合液+A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g++Cl-=AgCl↓;沉淀2BaSO4Cu(OH)2,溶液+B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2++=BaSO4Cu 2++2OHCu(OH)224(1)     蒸馏水     BaCl2溶液     Na2CO3溶液     稀盐酸(2)     BaCl2Na2SO4=BaSO42NaClBaCl2Na2CO3=BaCO32NaCl     BaCl2Na2CO3=BaCO32NaCl     2HClNa2CO3=2NaCl+CO2H2O(3)蒸发皿、玻璃棒 【分析】混有少量硫酸钠、碳酸钠杂质的氯化钠固体加蒸馏水溶解,加过量氯化钡生成碳酸钡、硫酸钡沉淀除去硫酸钠、碳酸钠;过滤,滤液加过量的碳酸钠除去剩余的氯化钡生成碳酸钡沉淀,过滤;滤液加过量盐酸除去剩余碳酸钠,蒸发结晶得氯化钠固体。1混有少量硫酸钠、碳酸钠杂质的氯化钠固体加蒸馏水溶解,加过量氯化钡生成碳酸钡、硫酸钡沉淀除去硫酸钠、碳酸钠;过滤,滤液加过量的碳酸钠生成碳酸钡沉淀除去剩余的氯化钡,过滤;滤液加过量盐酸除去剩余碳酸钠,所以A是蒸馏水、BBaCl2溶液、CNa2CO3溶液、D是稀盐酸。2步骤氯化钡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氯化钡和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反应方程式为BaCl2Na2SO4=BaSO42NaClBaCl2Na2CO3=BaCO32NaCl步骤氯化钡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反应方程式为BaCl2Na2CO3=BaCO32NaCl步骤是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水,反应方程式为2HClNa2CO3=2NaCl+CO2H2O3步实验为蒸发氯化钠溶液,装置图为,必须用到的仪器有:酒精灯、铁架台(含铁圈)、玻璃棒、蒸发皿。25(1)     BaCl2Na2SO4Na2CO3     CuSO4(2)     KCl     焰色试验 (3)BaCO3+2HNO3=Ba(NO3)2+H2O+CO2 【分析】取少量白色粉末,加水溶解,过滤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滤液,则固体中不含CuSO4,白色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硝酸,沉淀部分溶解且有气体放出,则白色沉淀为硫酸钡和碳酸钡,固体中有BaCl2Na2SO4Na2CO31由分析可知,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BaCl2Na2SO4Na2CO3,一定没有CuSO42由分析可知,KCl可能有、也可能没有,KCl中有钾离子,钾元素的焰色为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因此可通过焰色试验证实氯化钾是否存在。3白色沉淀为硫酸钡和碳酸钡,硫酸钡不与稀硝酸反应,碳酸钡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钡、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aCO3+2HNO3=Ba(NO3)2+H2O+CO2 

    相关试卷

    化学必修第一册第4章 原子结构和化学键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律同步训练题:

    这是一份化学必修第一册第4章 原子结构和化学键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律同步训练题,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元素或物质推断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化学键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化学键练习题,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元素或物质推断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金属材料练习: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金属材料练习,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元素或物质推断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