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广西梧州十中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广西梧州十中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含答案),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学年广西梧州十中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含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
1.(3分)远古时期,半坡人从事的下列生活、生产活动中,一定有化学变化的是( )
A.夯筑土屋 B.结绳记事 C.磨制石器 D.烧制彩陶
2.(3分)下列仪器不能加热的是( )
A.烧杯 B.试管 C.量筒 D.燃烧匙
3.(3分)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A.镁+氧气氧化镁
B.甲烷+氧气水+二氧化碳
C.氢气+氧化铜铜+水
D.氧化汞汞+氧气
4.(3分)下列事实对应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
A.物质的热胀冷缩﹣﹣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B.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的体积很小
C.水和过氧化氢化学性质不同﹣﹣分子的构成不同
D.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恢复原状﹣﹣分子间间隔变大
5.(3分)有关空气中主要成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氮气可作保护气
B.稀有气体可用于制作霓虹灯
C.氧气可与多种物质发生反应
D.二氧化碳是一种空气污染物
6.(3分)2020年,罕见的新冠病毒肺炎疫情暴发,下列消毒剂广泛使用。以下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括号内物质)中,氧元素质量分数最大的是( )
A.过氧乙酸消毒液(C2H4O3)
B.酒精消毒液(C2H5OH)
C.“84”消毒液(NaClO)
D.双氧水消毒液(H2O2)
7.(3分)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
A.水 B.氮气 C.氯化钠 D.二氧化碳
8.(3分)加铁酱油有益于身体健康,这里的“铁”指的是( )
A.分子 B.原子 C.元素 D.单质
9.(3分)下列物质属于溶液的是( )
A.食盐水 B.油水 C.泥水 D.蒸馏水
10.(3分)下列有关饱和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大
B.一定温度下,向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加入水后会变成不饱和溶液
C.任何饱和溶液升温后都会变成不饱和溶液
D.饱和溶液降温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11.(3分)下列说法不符合化学史实的是( )
A.拉瓦锡﹣﹣测定空气组成
B.门捷列夫﹣﹣编制元素周期表
C.张青莲﹣﹣测定水的组成
D.道尔顿﹣﹣提出原子论观点
12.(3分)关于水的净化,正确的是( )
A.活性炭的吸附性属于化学性质
B.过滤可以除去所有杂质
C.蒸馏对水的净化程度最高
D.明矾净水的作用是杀菌消毒
13.(3分)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2”表示的意义不正确的是( )
A.2N中的“2”表示两个氮原子
B.S2﹣中的“2”表示硫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C.CO2中的“2”表示每个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两个氧原子
D.中的“2”表示氧化汞中汞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14.(3分)将100g 10%的硝酸钾溶液与200g 10%的硝酸钾溶液混合后,不发生改变的是( )
A.溶质的量 B.溶剂的量
C.溶质质量分数 D.溶液总量
15.(3分)如图所示各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质子数不同的原子,其中能表示化合物的图是( )
A. B.
C. D.
16.(3分)下列物质,氧气(O2),水(H2O)二氧化碳(CO2)、硫酸(H2SO4)中都含有( )
A.氧元素 B.氧分子 C.氧离子 D.氧气
17.(3分)下列结构示意图所表示的粒子属于稀有气体元素的是( )
A. B. C. D.
18.(3分)明胶常应用于制药和食品工业,其所含的一种蛋白质在人体内水解,可得产物之一是苯丙氨酸(化学式为C9H11O2N)。下列关于苯丙氨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苯丙氨酸中氢元素质量分数最小
B.C、H、O、N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9:11:2:1
C.苯丙氨酸由C、H、O、N四个元素组成
D.苯丙氨酸由23个原子构成
二、填空题(本题含5小题,文字表达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24分)
19.(4分)请用化学用语填写下列空白,注意按示例要求书写大小写。示例:
(1)磷元素
(2)2个钙原子
(3)3个铝离子
(4)三氧化二氮
20.(6分)化学知识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请根据题意填空。
(1)烧水时,易产生大量水垢(氢氧化镁和碳酸钙)的水,属于 (填“硬水”或“软水”)。
(2)鱼虾能在水中生存是因为在水中溶有少量的 。
(3)用洗洁精除去油污,是由于洗洁精对油污有 作用。
(4)碘酒是家庭常备药,碘酒中的溶剂是 。
(5)久置于空气中的澄清石灰水会产生一层白色固体,这是由于空气中含有 。
21.(5分)已知如图是一部分的元素周期表,图1、图2是某两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1)原子序数为11的元素属于 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原子序数为16的硫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2)图1是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该元素在周期表①②③序号中 位置。
(3)图2是氯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其在周期表与氟元素同一纵列,两者原子结构相似,由此推断氟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氟元素与周期表中②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22.(4分)文化的传承、科技的发展、新材料的研发都离不开化学,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酒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了分子 。
(2)氧化钴锂(LiCoO2)是目前锂离子电池普遍采用的主流正极材料。其中锂(Li)元素为+1价,则钴元素(Co)的化合价为 。
(3)长征五号火箭是中国研发的第一款重型运载火箭,它采用2台液氢发动机和8台煤油发动机,液氢燃烧的文字表达式为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
23.(5分)回答下列与溶液有关的问题。
(1)向盛有水的小烧杯中分别加入下列某物质,会使温度下降的是 。
A.氢氧化钠固体
B.食盐固体
C.硝酸铵固体
(2)通过观察就能鉴别氢氧化钠与硫酸铜溶液,依据的是 。
(3)现有一瓶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要把它变成饱和溶液,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写一点)。
(4)实验室用质量分数为20%的氯化钠溶液配制200g溶质质量分数为0.9%的生理盐水,则需要20%的氯化钠溶液 g。配制过程除了用到玻璃棒,还需要用到下列仪器中的 (多选)。
a.托盘天平
b.烧杯
c.漏斗
d.量筒
e.胶头滴管
三、实验题(本题含2小题,文字表达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16分)
24.(6分)如图为三个实验基本操作,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仪器名称:a ,b 。其中A操作存在的错误是 。
(2)用B操作量取一定体积的水时,量取水的体积会 (填“偏大”或“偏小”)。
(3)用C装置电解水,通电后发现两极上都有气泡冒出,与a端相连的为 (填“正极”或“负极”)。电解水时,b端产生气体的检验方法为 。
25.(10分)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探究。
A组同学模仿教材中演示实验,选用铜粉和装置一进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已知硬质玻璃管和注射器的容积均为50mL。
(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把气球内空气排尽,注射器活塞拉到50mL处,并按要求连接仪器。然后推动注射器,观察到气球变 (填“大”或“小”),停止推注射器一段时间后,气球大小不变化,则装置气密性完好。
(2)进行实验:实验前把注射器活塞拉到50mL处,点燃酒精灯,先给试管预热,然后用酒精灯的进行加热药品,并来回推拉注射器。
实验现象:观察到铜粉 ,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完全反应后停止加热并冷却到室温,观察到注射器活塞停留在34 mL处,则该小组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 。
(3)反思与评价:来回推拉注射器的目的是 ;实验结果与理论值有误差,造成该误差的可能原因是 (写一点)。
(4)交流与讨论:如果用装置二代替装置一进行实验,效果会更 (填“好”或“差”),原因是 。
四、计算题(本题共6分)
26.(6分)现有80g质量分数为10%的KNO3溶液,
(1)溶液里含有多少克KNO3?
(2)向溶液里加入10g KNO3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3)要把这80g溶液稀释成5%的稀溶液,需要加多少水?
2021-2022学年广西梧州十中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含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
1.(3分)远古时期,半坡人从事的下列生活、生产活动中,一定有化学变化的是( )
A.夯筑土屋 B.结绳记事 C.磨制石器 D.烧制彩陶
【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夯筑土屋、结绳记事、磨制石器都属于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解答】解:A、夯筑土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B、结绳记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C、磨制石器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D、烧制彩陶,燃烧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基础性比较强,只要抓住关键点:是否有新物质生成,问题就很容易解决。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2.(3分)下列仪器不能加热的是( )
A.烧杯 B.试管 C.量筒 D.燃烧匙
【分析】根据常见化学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进行解答本题。
【解答】解:A、烧杯不能直接燃烧,需要垫石棉网,故不符合题意。
B、试管能直接加热,故不符合题意。
C、量筒不能加热,故符合题意。
D、燃烧匙能直接加热,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实验室中一些仪器可以直接加热,有些需垫石棉网,有些根本就不能被加热。烧杯、烧瓶不能直接加热,需垫石棉网。
3.(3分)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A.镁+氧气氧化镁
B.甲烷+氧气水+二氧化碳
C.氢气+氧化铜铜+水
D.氧化汞汞+氧气
【分析】分解反应:一种物质反应后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其特点可总结为“一变多”;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分解反应的特点是“一变多”,即:一种物质反应后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故分解反应的反应物一定是一种,生成物一定是两种或两种以上,观察选项只有D符合该特点,其它选项的反应物都是两种,故一定不是分解反应;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解反应的特征(“一变多”)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4.(3分)下列事实对应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
A.物质的热胀冷缩﹣﹣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B.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的体积很小
C.水和过氧化氢化学性质不同﹣﹣分子的构成不同
D.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恢复原状﹣﹣分子间间隔变大
【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A、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而不是大小)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故选项解释错误。
B、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是因为分子的体积很小的缘故,故选项解释正确。
C、水和过氧化氢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的构成不同的缘故,故选项解释正确。
D、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恢复原状,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间间隔变大,故选项解释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5.(3分)有关空气中主要成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氮气可作保护气
B.稀有气体可用于制作霓虹灯
C.氧气可与多种物质发生反应
D.二氧化碳是一种空气污染物
【分析】A、化学性质稳定的物质作保护气;
B、根据稀有气体的用途考虑;
C、根据氧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考虑;
D、二氧化碳不是一种空气污染物。
【解答】解:A、化学性质稳定的物质作保护气,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可作保护气,故A说法正确;
B、稀有气体通电后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用于制作霓虹灯,故B说法正确;
C、氧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可与多种物质发生反应,故C说法正确;
D、二氧化碳不是一种空气污染物,故D说法错误。
故选:D。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空气的组成和性质。
6.(3分)2020年,罕见的新冠病毒肺炎疫情暴发,下列消毒剂广泛使用。以下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括号内物质)中,氧元素质量分数最大的是( )
A.过氧乙酸消毒液(C2H4O3)
B.酒精消毒液(C2H5OH)
C.“84”消毒液(NaClO)
D.双氧水消毒液(H2O2)
【分析】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判断即可。
【解答】解:A、过氧乙酸消毒液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B、酒精消毒液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C、“84”消毒液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D、双氧水消毒液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7.(3分)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
A.水 B.氮气 C.氯化钠 D.二氧化碳
【分析】根据金属、大多数固态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等由原子构成;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气态的非金属单质和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如氢气、水等;有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一般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如氯化钠,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A、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B、氮气属于气态非金属单质,是由氮分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C、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选项正确。
D、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方面的知识,对物质进行分类与对号入座、掌握常见物质的粒子构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8.(3分)加铁酱油有益于身体健康,这里的“铁”指的是( )
A.分子 B.原子 C.元素 D.单质
【分析】我国推广使用强化铁酱油,这里的“铁”指的是铁元素。
【解答】解:在强化加铁酱油中,铁是以无机盐的形式存在的,这里的铁指铁元素。
故选:C。
【点评】“关爱生命,拥抱健康”是人类追求的永恒主题,对营养元素与人体健康的考查也就成了热点之一,特别是它们的分类、存在形式、生理功能、食物来源、缺乏症,摄入时的注意事项等内容。
9.(3分)下列物质属于溶液的是( )
A.食盐水 B.油水 C.泥水 D.蒸馏水
【分析】根据溶液的特点考虑: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解答】解:A、食盐水属于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A正确;
B、油不能溶于水,与水在一块形成的是乳浊液,故B错;
C、泥水不稳定,一会就回沉淀,所以属于悬浊液,故C错;
D、蒸馏水属于纯净物,溶液必须是混合物,故D错。
故选:A。
【点评】熟记溶液的特点:均一性、稳定性、属于混合物.
10.(3分)下列有关饱和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大
B.一定温度下,向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加入水后会变成不饱和溶液
C.任何饱和溶液升温后都会变成不饱和溶液
D.饱和溶液降温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分析】A、根据选项说法没有指明溶质的种类和温度,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有些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饱和溶液的特征,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选项说法没有指明溶质的种类和温度,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大,故选项说法错误。
B、一定温度下,向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加入水后,能继续溶解氯化钠,会变成不饱和溶液,故选项说法正确。
C、不是饱和溶液升温后都会变成不饱和溶液,有些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升高温度后,溶解度减小,溶液仍为饱和溶液,故选项说法错误。
D、饱和溶液降温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不能继续溶解该物质,一定是饱和溶液,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饱和溶液的特征、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的方法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1.(3分)下列说法不符合化学史实的是( )
A.拉瓦锡﹣﹣测定空气组成
B.门捷列夫﹣﹣编制元素周期表
C.张青莲﹣﹣测定水的组成
D.道尔顿﹣﹣提出原子论观点
【分析】根据科学家们各自在科学上做出的贡献,进行分析解答本题。
【解答】解:A、拉瓦锡首先通过实验得出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结论,故选项错误。
B、门捷列夫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故选项错误。
C、张青莲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测定了一些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故选项正确。
D、道尔顿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提出了原子学说,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化学的发展历史,关注化学学科成就,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12.(3分)关于水的净化,正确的是( )
A.活性炭的吸附性属于化学性质
B.过滤可以除去所有杂质
C.蒸馏对水的净化程度最高
D.明矾净水的作用是杀菌消毒
【分析】A、根据活性炭吸附性特点解答。
B、根据过滤适用于不溶于水的固体和液体解答。
C、根据蒸馏的过程解答;
D、根据明矾溶于水形成的胶体能将不溶性固体小颗粒凝聚在其表面解答。
【解答】解:A、活性炭吸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吸附性属于物理性质,故说法错误;
B、过滤适用于不溶于水的固体和液体,只能除去不溶性杂质,不能除去可溶性杂质,故说法错误;
C、蒸馏是通过加热的方法使水沸腾变成水蒸气,然后冷凝成水的过程,是净化程度最高的一种方法,故说法正确;
D、明矾溶于水形成的胶体能将不溶性固体小颗粒凝聚在其表面,可以加速沉降,不能杀菌消毒,故说法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化学知识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加了学生分析问题的思维跨度,强调了学生整合知识的能力。
13.(3分)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2”表示的意义不正确的是( )
A.2N中的“2”表示两个氮原子
B.S2﹣中的“2”表示硫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C.CO2中的“2”表示每个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两个氧原子
D.中的“2”表示氧化汞中汞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分析】A、标在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
B、标在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1个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C、标在化学式中元素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数目。
D、标在元素符号正上方的数字表示该元素化合价的数值。
【解答】解:A、标在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2N中的“2”表示2个氮原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B、标在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1个离子所带的电荷数,S2﹣中的“2”表示一个硫离子带有两个单位的负电荷,故选项说法错误。
C、标在化学式中元素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数目,CO2中的“2”表示1个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D、标在元素符号正上方的数字表示该元素化合价的数值,O中的2表示在氧化汞中汞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元素符号不同位置的数字表示的意义,掌握标在元素符号不同位置的数字所表示的意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所在。
14.(3分)将100g 10%的硝酸钾溶液与200g 10%的硝酸钾溶液混合后,不发生改变的是( )
A.溶质的量 B.溶剂的量
C.溶质质量分数 D.溶液总量
【分析】根据溶液的均一性和稳定性和分析判断.
【解答】解:将100g 10%的硝酸钾溶液与200g 10%的硝酸钾溶液混合后,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液的质量都增加了,但溶质质量分数不变,还是10%.所以C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较为简单,了解溶液的特征即可分析解答.
15.(3分)如图所示各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质子数不同的原子,其中能表示化合物的图是( )
A. B.
C. D.
【分析】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有分子构成的物质中,由一种分子构成属于纯净物,否则属于混合物; 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解答】解:A、图中含有两种物质,都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因此都属于单质,该选项中的物质由两种单质组成,属于混合物,故A错;
B、图中含有两种物质,都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因此都属于化合物,该选项中的物质由两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故B错;
C、图中含有一种物质,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该选项中的物质由一种化合物组成,故C正确;
D、图中含有两种物质,一种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另一种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该选项中的物质是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故D错。
故选:C。
【点评】判断纯净物和混合物时,就是判断物质的物质组成;判断是否是单质、化合物时,既要判断元素组成,又要判断物质组成.
16.(3分)下列物质,氧气(O2),水(H2O)二氧化碳(CO2)、硫酸(H2SO4)中都含有( )
A.氧元素 B.氧分子 C.氧离子 D.氧气
【分析】根据元素组成物质,分子、原子、离子构成物质分析;
【解答】解: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氧气、水、二氧化碳、硫酸中都含有氧元素,分子中都含有氧原子。
故选:A。
【点评】明确物质的组成与构成是解答本题关键。
17.(3分)下列结构示意图所表示的粒子属于稀有气体元素的是( )
A. B. C. D.
【分析】根据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的结构特点进行分析:稀有气体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都是8个(氦为2个),都达到稳定结构,一般情况下不宜得失电子,性质稳定。
【解答】解:根据稀有气体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特点:原子最外层电子数都是8个(氦为2个),稀有气体元素不易失去,也不易得到电子,由原子直接构成。因为: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核内质子数,故:
A、质子数=核外电子数=2,故A正确;
B、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离子,故B不符合题意;
C、虽然为原子,但为碳原子,故C错误;
D、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离子,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的区别和联系;熟记规律:原子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掌握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特点,
18.(3分)明胶常应用于制药和食品工业,其所含的一种蛋白质在人体内水解,可得产物之一是苯丙氨酸(化学式为C9H11O2N)。下列关于苯丙氨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苯丙氨酸中氢元素质量分数最小
B.C、H、O、N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9:11:2:1
C.苯丙氨酸由C、H、O、N四个元素组成
D.苯丙氨酸由23个原子构成
【分析】A、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
B、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
C、根据物质的组成来分析;
D、根据物质的构成来分析。
【解答】解:A.、苯丙氨酸中碳、氢、氧、氮四种元素质量比为(12×9):(1×11):(16×2):14=108:11:32:14,苯丙氨酸中氢元素质量分数最小,故选项说法正确;
B、苯丙氨酸中碳、氢、氧、氮四种元素质量比为(12×9):(1×11):(16×2):14=108:11:32:14≠9:11:2:1,故选项说法错误;
C、由化学式可知,苯丙氨酸(C9H11O2N)是由C、H、O、N四种元素组成的,故选项说法错误;
D、苯丙氨酸(C9H11O2N)是由分子构成的,每个苯丙氨酸分子是由9个碳原子、11个氢原子、2个氧原子和1个氮原子构成的,共含23个原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填空题(本题含5小题,文字表达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24分)
19.(4分)请用化学用语填写下列空白,注意按示例要求书写大小写。示例:
(1)磷元素
(2)2个钙原子
(3)3个铝离子
(4)三氧化二氮
【分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
【解答】解:(1)元素可用元素符号表示,磷元素的元素符号为:P;
(2)原子的表示方法就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2个钙原子,就可表示为2Ca;
(3)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3个铝离子可以表示为3Al3+;
(4)三氧化二氮可以表示为N2O3。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
20.(6分)化学知识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请根据题意填空。
(1)烧水时,易产生大量水垢(氢氧化镁和碳酸钙)的水,属于 硬水 (填“硬水”或“软水”)。
(2)鱼虾能在水中生存是因为在水中溶有少量的 氧气(或O2) 。
(3)用洗洁精除去油污,是由于洗洁精对油污有 乳化 作用。
(4)碘酒是家庭常备药,碘酒中的溶剂是 酒精 。
(5)久置于空气中的澄清石灰水会产生一层白色固体,这是由于空气中含有 二氧化碳(或CO2) 。
【分析】(1)根据硬水的性质来分析;
(2)根据氧气的溶解性来分析;
(3)根据除油污的原理来分析;
(4)根据溶液的组成来分析;
(5)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来分析。
【解答】解:(1)硬水中含有较多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加热时会产生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镁沉淀,因此烧水时,易产生大量水垢(氢氧化镁和碳酸钙)的水,属于硬水。
(2)氧气能供给呼吸,鱼虾能在水中生存是因为在水中溶有少量的氧气。
(3)用洗洁精除去油污,是由于洗洁精对油污有乳化作用。
(4)碘酒是碘的酒精溶液,碘酒中的溶剂是酒精。
(5)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水,久置于空气中的澄清石灰水会产生一层白色固体,这是由于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
故答案为:(1)硬水;
(2)氧气(或O2);
(3)乳化;
(4)酒精;
(5)二氧化碳(或CO2)。
【点评】本题突出利用化学的基础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的特点,体现出化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1.(5分)已知如图是一部分的元素周期表,图1、图2是某两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1)原子序数为11的元素属于 金属 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原子序数为16的硫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32.06 。
(2)图1是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该元素在周期表①②③序号中 ① 位置。
(3)图2是氯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其在周期表与氟元素同一纵列,两者原子结构相似,由此推断氟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 得到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氟元素与周期表中②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MgF2 。
【分析】(1)根据11号 元素是钠元素及元素周期表一格的含义进行分析;
(2)根据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排列规律进行分析;
(3)根据最外层电子数大于7原子容易得到电子及化学式的书写方法进行分析。
【解答】解:(1)11号元素是钠元素,属于金属元素,元素周期表一格中,汉字下面的数是相对原子质量,则原子序数为16的硫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06,故答案为:金属;32.06;
(2)图1中原子的质子数是6,是6号元素,因此因为位于①位置,故答案为:①;
(3)氯原子和氟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7,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②代表的元素是镁元素,镁元素和氟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是氟化镁,化学式为MgF2,故答案为:得到;MgF2。
【点评】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同周期元素的原子序数从左往右依次增大。
22.(4分)文化的传承、科技的发展、新材料的研发都离不开化学,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酒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了分子 是在不断运动的 。
(2)氧化钴锂(LiCoO2)是目前锂离子电池普遍采用的主流正极材料。其中锂(Li)元素为+1价,则钴元素(Co)的化合价为 +3 。
(3)长征五号火箭是中国研发的第一款重型运载火箭,它采用2台液氢发动机和8台煤油发动机,液氢燃烧的文字表达式为 氢气+氧气水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化合反应 。
【分析】(1)根据分子的基本性质,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液氢燃烧生成水,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酒香不怕巷子深,是因为酒精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酒香。
(2)在化合物中锂(Li)元素为+1价,氧元素一般显﹣2价,设钴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x+(﹣2)×2=0,则x=+3价。
(3)液氢燃烧生成水,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氢气+氧气水;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形式,符合化合反应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
故答案为:
(1)是在不断运动的;
(2)+3;
(3)氢气+氧气水;化合反应。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分子的基本性质、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特征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3.(5分)回答下列与溶液有关的问题。
(1)向盛有水的小烧杯中分别加入下列某物质,会使温度下降的是 C 。
A.氢氧化钠固体
B.食盐固体
C.硝酸铵固体
(2)通过观察就能鉴别氢氧化钠与硫酸铜溶液,依据的是 两种溶液颜色不同,氢氧化钠溶液为无色,硫酸铜溶液为蓝色 。
(3)现有一瓶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要把它变成饱和溶液,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增加硝酸钾固体或降低温度或蒸发溶剂 (写一点)。
(4)实验室用质量分数为20%的氯化钠溶液配制200g溶质质量分数为0.9%的生理盐水,则需要20%的氯化钠溶液 9 g。配制过程除了用到玻璃棒,还需要用到下列仪器中的 bde (多选)。
a.托盘天平
b.烧杯
c.漏斗
d.量筒
e.胶头滴管
【分析】(1)根据氢氧化钠溶于水,溶液温度升高,硝酸铵溶于水,溶液温度降低,氯化钠溶于水,溶液温度基本不变进行分析;
(2)根据硫酸铜溶液显蓝色,氢氧化钠溶液显无色进行分析;
(3)根据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进行分析;
(4)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以及稀释溶液需要的仪器进行分析。
【解答】解:(1)氢氧化钠溶于水,溶液温度升高,硝酸铵溶于水,溶液温度降低,氯化钠溶于水,溶液温度基本不变,故选:C;
(2)通过观察就能鉴别氢氧化钠与硫酸铜溶液,依据的是:两种溶液颜色不同,氢氧化钠溶液为无色,硫酸铜溶液为蓝色;
(3)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现有一瓶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要把它变成饱和溶液,可以采用的方法是:增加硝酸钾固体或降低温度或蒸发溶剂;
(4)实验室用质量分数为20%的氯化钠溶液配制200g溶质质量分数为0.9%的生理盐水,则需要20%的氯化钠溶液=9g;配制过程除了用到玻璃棒,还需要用到的仪器有烧杯、量筒、胶头滴管,故选:bde。
故答案为:(1)C;
(2)两种溶液颜色不同,氢氧化钠溶液为无色,硫酸铜溶液为蓝色;
(3)增加硝酸钾固体或降低温度或蒸发溶剂;
(4)9;bde。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三、实验题(本题含2小题,文字表达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16分)
24.(6分)如图为三个实验基本操作,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仪器名称:a 试管 ,b 铁架台 。其中A操作存在的错误是 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 。
(2)用B操作量取一定体积的水时,量取水的体积会 偏小 (填“偏大”或“偏小”)。
(3)用C装置电解水,通电后发现两极上都有气泡冒出,与a端相连的为 负极 (填“正极”或“负极”)。电解水时,b端产生气体的检验方法为 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玻璃管尖嘴处,然后打开活塞,观察木条的变化情况 。
【分析】(1)熟记仪器的名称以及加热固体的注意事项来分析;
(2)根据量筒读数的方法来分析;
(3)根据电解水的知识以及气体的检验方法来分析。
【解答】解:(1)仪器a是试管,b是铁架台,A操作存在的错误是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可能会导致冷水倒流,炸裂试管;故答案为:试管;铁架台;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
(2)用B操作量取一定体积的水时,量取水的体积会偏小;故答案为:偏小;
(3)由“正氧负氢、氢二氧一”可知,与a端相连的为负极。电解水时,b端产生的气体是氧气,氧气具有助燃性,氧气的检验方法为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玻璃管尖嘴处,然后打开活塞,观察木条的变化情况;故答案为:负极;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玻璃管尖嘴处,然后打开活塞,观察木条的变化情况。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实验基本操作,防止错误操作造成实验失败。
25.(10分)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探究。
A组同学模仿教材中演示实验,选用铜粉和装置一进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已知硬质玻璃管和注射器的容积均为50mL。
(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把气球内空气排尽,注射器活塞拉到50mL处,并按要求连接仪器。然后推动注射器,观察到气球变 大 (填“大”或“小”),停止推注射器一段时间后,气球大小不变化,则装置气密性完好。
(2)进行实验:实验前把注射器活塞拉到50mL处,点燃酒精灯,先给试管预热,然后用酒精灯的进行加热药品,并来回推拉注射器。
实验现象:观察到铜粉 由红色变黑色 ,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铜+氧气氧化铜 。完全反应后停止加热并冷却到室温,观察到注射器活塞停留在34 mL处,则该小组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 16% 。
(3)反思与评价:来回推拉注射器的目的是 加快装置内空气的流动性,使反应更充分 ;实验结果与理论值有误差,造成该误差的可能原因是 药品的量不足(合理即可) (写一点)。
(4)交流与讨论:如果用装置二代替装置一进行实验,效果会更 差 (填“好”或“差”),原因是 装置一能让空气更易流通,全部通过铜粉,使氧气与铜粉充分反应 。
【分析】(1)根据将注射器活塞向内推,内部压强变大分析;
(2)根据加热条件下铜与氧气反应生成黑色氧化铜分析;根据题目中的数据计算;
(3)根据实验的目的以及注意事项进行分析;
(3)根据装置的特点分析。
【解答】解:(1)实验开始时应先检查装置气密性。连接装置后,将注射器活塞向内推,内部压强变大,会观察到气球变大,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故答案为:大。
(2)加热条件下铜与氧气反应生成黑色氧化铜,现象为:物质由红色变黑色;文字表达式为:铜+氧气氧化铜;完全反应后停止加热并冷却到室温,观察到注射器活塞停留在34 mL处,则该小组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50mL﹣34mL)÷(50mL+50mL)×100%=16%;
故答案为:红色变黑色;铜+氧气氧化铜;16%;
(3)实验中,加热时不断推拉注射器活塞的目的是加快装置内空气的流动性,使反应更充分;实验结果与理论值有误差,造成该误差的可能原因是药品的量不足、未冷却到室温读数等;故答案为:加快装置内空气的流动性,使反应更充分;药品的量不足(合理即可);
(4)装置一气球在后面,更有利于空气流通,全部通过铜粉,使氧气与铜粉充分反应,因此装置二效果更差;故答案为:差;装置一能让空气更易流通,全部通过铜粉,使氧气与铜粉充分反应。
【点评】可以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物质应该具备的条件是:能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物是固体,不能和空气中的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四、计算题(本题共6分)
26.(6分)现有80g质量分数为10%的KNO3溶液,
(1)溶液里含有多少克KNO3?
(2)向溶液里加入10g KNO3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3)要把这80g溶液稀释成5%的稀溶液,需要加多少水?
【分析】(1)根据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来分析;
(2)根据溶质的质量分数=来分析;
(3)根据溶液稀释过程中溶质的质量不变。
【解答】解:(1)80g质量分数为10%的KNO3溶液中硝酸钾的质量为:80g×10%=8g;故填:8g;
(2)向溶液里加入10g KNO3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20%;故填:20%;
(3)溶液加水稀释的过程中,溶质的质量不变。
设需要加水的质量为x,则:
80g×10%=(80g+x)×5%
x=80g
故填:80g。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溶质质量分数的有关计算、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所在。
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日期:2022/9/19 9:59:07;用户:山东省北镇中学;邮箱:bzzx001@xyh.com;学号:44838527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广西梧州苍梧县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推断题,简答题,实验题,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苍梧县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年广西梧州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Word版,文件包含2020年广西梧州中考化学试卷docx、2020年广西梧州中考化学试卷答案解析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