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学年第二节 滑轮及其应用教案设计
展开沪科版八年级物理10.2滑轮及其应用教案
教 学 目 标 | 1.知识与能力: (1)知道使用滑轮的好处,理解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的作用。 (2)会根据滑轮的挂线判断省力情况,会根据要求正确组装滑轮组。 2. 过程与方法: (1)学习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中找出问题发生的原因。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真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思维习惯。
|
教学 重点 | 理解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的作用。
|
教学 难点 | 会根据滑轮的挂线判断省力情况,会根据要求正确组装滑轮组。
|
教学 方法 | 实验探究,小组合作。 |
板 书 设 计
|
第二节 滑轮的应用 一、定滑轮:实质是个等臂杠杆. 使用定滑轮可以改变动力的方向. 动滑轮——实质是动力臂是阻力臂二倍的杠杆. 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力. 三、在使用滑轮组时,承担动滑轮的绳子有几根,绳子上的拉力就是总重的几分之一.
|
教学过程与内容 | 教法学法与补记 | |||||||||||||||||
一、复习引入 问:什么叫杠杆? 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如果能绕着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就叫杠杆。 问:杠杆一定是直的吗? 不一定.杠杆也可以是弯的或其它形状的。 问:可以是圆的吗? 可以。这就是滑轮。 二、自主学习 学生自主学习本节的主要内容,小组之间相互交流讨论。 三、合作学习 (一)定滑轮 .1定义:滑轮是一个周边有槽,能绕轴转动的小齿轮,根据要使用的情况可有定滑轮、动滑轮以及滑轮组,在日常生活,生产中,滑轮作为一种简单机械有广泛的应用。 2、实验探究:定滑轮的特点 (1)、先用弹簧测力计测量钩码所受的重力G (2)、再通过定滑轮匀速竖直向下拉动钩码,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数据分析:F G 思考: 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那为什么还要使用定滑轮呢? 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但是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3、定滑轮不省力的原因 定滑轮实质上是一个等臂杠杆,比如向上提物体时,力的方向朝上,通过定滑轮就可以向下用力,这一点在一些场景中特别重要。例如升国旗时。 (二) 动滑轮的特点 1、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钩码和滑轮所受的总重G= N 2、再通过动滑轮匀速拉动钩码F= N
数据分析: 实验结论: 动滑轮的使用能使力的大小变化,能省一半的力,但是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3、动滑轮省一半的力的原因 画出动滑轮的动力臂L1和阻力臂L2. 动滑轮的实质:动力臂是阻力臂2倍的杠杆,可以省一半力。 动滑轮由两根绳子共同承担重物,因此每根绳子各承担物重的一半. (三)滑轮组 问:如果既想省力又想改变动力的方向,怎么办呢? 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 我们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称它们为滑轮组. 1、滑轮组的特点:定滑轮的好处是可以改变动力的方向,动滑轮的好处是可以省一半力. 2、滑轮组的组装:使用滑轮组省力的多少由滑轮的组合形式和绳方法共同决定,对于由一根绳子的滑轮组,其平衡时动力(F1)与阻力(F2)之间的关系是F1= F2/n其中为承担生物和动滑轮总重的绳子股数。确定滑轮组承担生物的绳子的股数,及滑轮组省力情况,关键是确定股数的数值。
|
导入新课
自主学习本节的主要内容
实验探究
分析总结
画力臂并比较
记录实验数据
画力臂分析总结结论
理解记忆
分析滑轮组的特点
| |||||||||||||||||
3、F=___G,并且________也改变了。 再将两个单滑轮按组装,手通过测力计拉住绳的一端,当滑轮组平衡(或使重物与动滑轮一起匀速提升)时,记录数据,得出结论:当n=3时,F=___G,力的方向_____。 使用滑轮组的时候,滑轮组用_几股绳子吊着物体,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忽略了滑轮与轴之间的摩擦以及滑轮自重等因素) (四)总结对比
四、诊断评价 完成课后作业和同步探究的相关练习 |
实验探究
总结对比
巩固练习
| |||||||||||||||||
教
后
反
思 | 在教学时先让学生观察了解滑轮的构造,然后将学生按学习小组分成几大组,每组探究一项内容,并向全班汇报探究结论在学生讨论交流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定滑轮的实质是等臂杠杆,用杠杆的平衡条件分析定滑轮不省力的原因。 用杠杆的平衡条件分析动滑轮省一半力时,“支点位置”的分析是一个难点,教学中不必涉及动滑轮使用时支点随时间变化的问题。
| |||||||||||||||||
物理八年级全册第二节 滑轮及其应用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物理八年级全册第二节 滑轮及其应用教学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第二节 滑轮及其应用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第二节 滑轮及其应用教案,共4页。
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第二节 滑轮及其应用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第二节 滑轮及其应用教案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分析,学生学习情况分析,设计思想,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具,教学过程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