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一等奖教学设计
展开《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多层次朗读,读准字音,读好停顿,读出韵味和情感。
2.理解《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中词句的意思,想象词句所描绘的画面。
3.通过对比阅读,连接资料,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理解《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中词句的意思,想象词句所描绘的画面,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播放《清平乐》,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刚刚这首词是辛弃疾退居在江西上饶时所写的一首词。咱们学过是不是?在这儿的十八年里,他还写了两百多首词。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一起读课题。——《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师:读了课题,你知道了什么?
生:我从夜行黄沙道中这个题目中看出来,他是在夜晚行走在黄沙道上面的。
师:是的,你不仅知道了时间,还知道了他是行走在黄沙岭的那个道路中。还知道什么?
生:它的词牌名是西江月,题目是夜行黄沙道中。
师:你真会读书。词都有词牌名。这首词的词牌名是——(生说)西江月。
师:【PPT出示图片】你们看,这就是八百多年前的江西上饶附近的黄沙岭。这里呀有山岭,有农田,有茅店,还有溪流。据说呀,辛弃疾常常在这里步行游览,对这里非常熟悉。到写这首词的时候,他已经退居在这里七年了。这一年的一个夏天的夜晚,他又一次(师手指黑板上的题目)——
生:夜行黄沙道中。
师: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都写在了这首词里,听老师读。(配乐读)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好停顿
生:自己读一读,把每一个字的字音读准,开始吧。
师:(抽一名学生读)其他同学注意听哟,他在读的时候,我们每一个字都要跟着念,争取把每个字音都读准了,好吗?
生:读词。
师:真棒。准确,非常好,特别是这个见和平时读的不一样,在这里它读[xiàn]。你看,注释里也有呢。刚才都读对的举手。真棒,手放下。我们一起把这句话再读一遍,旧时齐——
生: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师:字音读准了,把整首词连起来,自己再读一读。这次要特别留意词句间的停顿,好吗?好,开始。(请一名学生读)
生:读词。
师:刚才我在下面听到,有个别同学这句话跟我读的不太一样。【指大屏】我读的是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有没有同学知道我为什么要这样停顿?你说说。
生:这两句的意思是在天上挂着七八个星星,山前雨淅淅沥沥的下着。
师:你真会思考。这句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来理解?也就是说,天外有——(生)七八个星。山前飘来——(生)两三点雨。
师:会停顿了吗?好,咱们一起再来把这句诗读读看,七八个星七——
生: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师:字音和停顿都能读准确了,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首词。
三、走进夜行,读懂词意,想象画面
师:同学们词都读正确了,那辛弃疾的这次夜行经历能读懂吗?让我们再一次走进他的这次夜行。【板:行】
PPT出示要求:默读这首词,结合词句,想象画面,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辛弃疾夜行的所见所谓。
1.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生: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这一句辛弃疾夜行的所见所闻是一轮明月挂在横斜的树枝上,惊走了喜鹊。半夜的时候,听着蝉的鸣叫,清风徐徐拂来。
师:已经能把自己的所见所闻连成画面来说了。我们一起来看看他描绘的这样的一个画面【出示PPT】。这是词的第一句,非常特别这六个词语叠加在一起,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感受感受,好不好?
生:读第一句。
师:放慢一点,在脑海里想着那个画面,再读两遍。
生:读第一句。
师:我想问问你啊,这月是怎样的月?这风是怎样的风呀?不用说出来。在你的脑海里想着那个画面把第一句词读一遍,但是要让我们大家听出来,有信心吗?来试试。
生:读第一句。
师:(学生读得好)你看,月很美,风很柔,偶尔还有鹊飞和蝉鸣。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词。
(学生读得不好)要结合词句的意思引导学生理解词句,再词读,争取读出进步。
师:六个词、十二个字就为我们展开了一幅乡村夜晚的画卷。你还有哪些所见所闻呢?
2.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生: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句话的意思是,在稻谷的香气中,人们讨论着丰收的年景,蛙声阵阵。
师:你真会读书,不仅用眼睛看,还用耳朵听,甚至还加入了自己的想象,看来你已经走进词里去了。还有哪些所见所闻呀?
3.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生:还有七八个星天外,就是有七八个星在天上,两三点雨山前就是有细细的毛毛雨,在山前下落下来。
师:夜行的最后到底发生什么?都没有同学来说,是不是有点难?没关系,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句词。
4.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生:读词句——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师:究竟发生了什么呢?既然是夜行,咱们不妨借助插图一起去走一走,辛弃疾就是走在这样的道路中,走着走着,忽然转了一个弯,又过了一座桥,这时忽然出现了什么?
生:突然出现了一个茅店。
师:想象着诗人夜行的所见所闻,再把这首词读一读,你一定能比刚才读得更好。
四、对比《宿建德江》,初步感受《清平乐》的感情
师:同学们,在这首词之前,我们还学习了一首诗,是——【出示】《宿建德江》
师:这一诗一词虽然都是写的月夜的景色,但是他们表达的感情却不太一样。【标红】如果说《宿建德江》全首诗都写出了这一个愁思,看看我们今天这首词,你看不到一个直接写情的字吧?但是我们刚才读着读着,好像又处处能感受到作者的那种情。【板:情】那么问题就来了,这个情到底藏在这首诗的哪里呢?
【PPT出示小组合作要求】这首词中的“情”在哪里?请你找一找,圈一圈,说一说。
师:赶紧读一读,找一找,拿出笔来可以圈一圈,画一画。有了发现,在四人小组当中交流交流。
生:我从稻花香里说丰年里面感受到作者开心的心情。因为在稻谷的香气里面想起了丰收的季节。
师:这是丰收的喜悦。那你能不能带着这种心情读读这句词。
生:读这句词。(创设情境:要丰收啦,你来读/要丰收了,你再读。)
师:同学们,辛弃疾是不是真正的农夫?他并不是真正的农夫,可是为什么这小小的稻花香,这小小的蛙声,就能让他这么高兴呢?这有一个故事,自己读一读,想一想。
【PPT出示】辛弃疾当官时,江西曾大旱两年,饥荒遍地。辛弃疾一边禁止官商哄抬物价;一边拿出当时官府所有钱款,从其他省购买粮食,赈济灾民,使当地百姓平安度过灾荒。
退居后,他在上饶修建了一座宅院,宅院很少栽种奇花异草,却大量种植了水稻、蔬菜。--《辛弃疾传》
【出示文字】退居之后,在这个宅院里,很少栽种奇花异草,却大量种植了水稻和蔬菜。
师:他还给这个宅院起了个名字,【板:稼轩】叫什么呢?这也是他的别号。
师:为什么这小小的稻花香和这蛙声能让他这么高兴呢?你知道原因吗?好,你来说说。
生:因为当时大旱,农民们都没有粮食,但是今年却丰收了,他为那些农民感到高兴。
师:对于时时念着百姓的辛弃疾来说,那一晚就算有千百种的香味,也不如这——
生:稻花香。
师:就算有千百种动听的声音,也不如这说丰年的——
生:蛙声。
师:这是老百姓再也不用饿肚子的高兴,读——
生: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师:这十三个字里,有词人最动人的情。再读——
生: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师:把这句词记在心中。还有哪里让你也感受到了作者的情?你来说说。
生: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也可以体现出他的高兴,因为这个画面我觉得很美好。
师:这些景物给人一种特别美好、让人心情愉悦的感觉,是吗?好,就把你体会到的这种愉悦的、美好的感觉给读出。
生: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师:原来人的情感也是可以通过选取的景物来表达的。还有哪里也让我们感受到作者的情感?
生:天快要下雨了,突然见到了旧时的茅店的,多么高兴喜悦呀。
师:明明就是非常熟悉的茅店,辛弃疾为什么却有忽然出现在眼前的感觉呀?不是该早就出现在那儿了吗?【出示文字】咱们一起来回到这首词里来,或许你就知道了。那个夏夜,辛弃疾夜行黄沙道中,抬头他望见——
生:明月别枝惊鹊。
师:走过田间,他感受着——
生: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师:当他再次抬头放眼望去的时候,他发现——
生: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师:一路明月清风,一路稻花香甜,走着走着,这时——
生: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师:熟悉的茅店为何会忽见?你知道原因吗?你觉得可能是——
生:我觉得可能是他沉浸在稻花丰收的喜悦之中,已经忘却了身边的人和事,所以当遇到这茅店时,感觉是忽然出现的。
师:同学们,《中国诗词大会》在评价这首词的时候这样说过,说辛弃疾在这首词中不写酒店,写——
生:茅店。
师:他不写星汉灿烂,不写烟雨蒙蒙,却写——
生:七八个星,两三点雨。
师:他不写梅花、菊花,却写——
生:稻花。
师:他不写歌声,却写——
生:蛙声。
师:还有那明月清风,他用一个个事物为我们创造了一幅最美好的乡村意境。我们也从这么多的景物当中,感受到了词人的那份情。带着这种情,你再来读一读这首词。
师:记住这些景物,你就能记住这首词,就能背得熟。一起来背背。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教案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盘点知识,导入新课,初读诗歌,扫清障碍,把握诗意,品析情景,总结延伸,回顾课文,布置作业,提高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教案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整理学习目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评价,点拨启发,拓展延伸,对比欣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人教部编版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人教部编版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教案,共1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歌曲铺垫新课,构建学习任务,建立文化自信,布置作业套餐,把握“词眼”所蕴含的思想情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