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优质课ppt课件
展开义乌是个县级市,隶属于浙江省金华市。1991年4月义乌民航机场通航,成为我国第二个县级航空港(图4.1)。1993年、2006年和2012年三次扩建。2007年开通至香港特别行政区的临时航线。2014年8月,成为对外开放口岸,是我国第一个县级对外开放航空口岸。义乌北距杭州萧山机场只有约120千米,为什么还要在义乌建设民航机场?为什么金华没有民航机场,而其管辖的义乌却有民航机场?是什么原因促使义乌机场不断扩建,并成为对外开放航空口岸?
1. 交通运输布局的任务和目的
实现区域运输的合理化,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①组织一个区域的交通线网、场站。
②分配和引导客流、货流。
2. 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因素
与此同时,也要考虑当前的交通运输实际和预测客流、货流未来的发展趋势。
3. 交通运输布局的原则
4. 交通运输布局的变化
1. 交通运输需求对布局的影响
一般而言,交通运输需求量较小,则布局的交通线标准较低、场站规模较小; 交通运输需求量较大,则布局的交通线标准较高、场站规模较大。
2. 交通运输布局的关注重点
2.高铁站基本上都设立在城区的边缘,为什么?
① 主要在沿途重要城市设站。
② 过密不易于高速铁路速度优势的发挥; 过疏不能满足沿线重要城市的运输需求。
高速铁路全线封闭,且列车通过时速度快、噪音大,布局在城区边缘,减少对城市交通和市民生活的干扰。
区域内的发展是不平衡的,运输需求差异较大,布局需重点关注需求大的点和线。城市是区域经济发展中心,也是区域客货集散中心,交通运输需求大。因此,主要线路应尽可能连接沿线主要城市。我国规划未来50万人口以上城市都通高速铁路。在相邻重要城市之间,往往需要布局多条平行的交通线,才能满足两城市间庞大的交通运输需求。例如,北京和天津之间,就建设了高速公路、高速铁路、普通公路和铁路等不同交通线。
3. 综合性交通枢纽的产生
交通运输布局还要注意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衔接和转运效率,综合性交通运输枢纽便应运而生(图4.4)。
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可以实现民用航空、高速铁路、磁悬浮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市区公共交通、高速公路客运等集中便捷换乘,被称为“世界上最复杂的综合交通枢纽”。
交通运输需求有运距、运时、运量、运价、运向等差异,因此,区域交通运输布局要充分发挥不同运输方式的特点。 运输任务的完成往往需要经过不同运输方式。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不同区域间经济联系更加紧密,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交通运输的需求不仅关注单种运输方式的运速,更关注从起点到终点的运输时效。
非洲绝大多数国家曾长期沦为西方国家的殖民地。西方国家为掠夺这些国家的农矿资源,多建设从内陆或矿山通往沿海港口的铁路线,方便农矿产品出口,并倾销工业制成品。这些国家实现民族独立以来,虽然在铁路建设方面也有发展,但总体上铁路布局仍保留了殖民时期的特点:多布局在沿海地区,内陆地区很少:多从沿海港口向内陆延伸,未形成相对完善的铁路网(图4.5)。铁路线的这种布局反映了非洲多数国家仍然没有摆脱以农矿产品出口为主的经济模式,以及由此决定的运输需求。
1. 经济发展的“先行官”
交通运输对区域经济有巨大的推动作用;若不能满足区域发展所产生的运输需求,则会阻碍区域发展,甚至成为区域发展的“瓶颈”。从这个意义上看,人们把交通运输比喻为区域发展的“先行官”。
2. 交通运输发展的一般规律
政府需借助外力使交通不断发展
3. 经济发展和交通建设的关系
青藏铁路分两期建成,一期工程东起青海省西宁市,西至格尔木市,于1958年开工建设,1984年5月建成通车; 二期工程,东起青海省格尔木市,西至西藏自治区拉萨市,于2001年6月29日开工,2006年7月1日全线通车。
我国的青藏铁路,近年来才攻克多年冻土、高寒缺氧、生态脆弱三大世界级难题(图4.6)。
交通线和站点建设涉及气象、水文、地质、工程、材料、机械等技术领域及施工水平。交通运输的电气化快速化、专业化,对各项技术的要求更高。 随着区域经济水平提升,从而有足够资金推动相关技术水平提高,使交通运输布局受自然条件的限制大为减弱。
分析交通线、站布局与运输需求的关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交通线、站布局变化很大,有些交通线、站经历多次改造和扩建,其中,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就是一个典型案例。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于1958年3月投入使用。1980年1月,一号航站楼及配套工程建成并投入使用。二号航站楼于1995年10月开始建设,并于1999年11月投入使用。二号航站楼每年可接待2650万人次的旅客。2004年3月,三号航站楼开始建设,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投入使用(图48),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旅客年吞吐的设计总量达到8200万人次。表4.1显示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旅客年吞吐量突破整千万人次的年份。
二号航站楼大约用了5年; 三号航站楼大约用了4年。
随着经济发展,交通需求会越来越多,适度超前可满足未来一定时期增量的需求;但如果过度超前,会造成资金、设施利用率不足,造成投资的浪费。
理解:从国内看,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快速提高,且北京是我国首都; 从国际看,我国与世界各国联系和交流越来越密切;感想:我国经济发展速度超过专家预测,在世界上也是少有的发展奇迹。
一公司新建办公大楼,大楼建好后,四周铺上草坪,并未铺就通向大楼的便道。 一段时间后,草坪便被踩出路来。该公司在踩出的路上重新铺就便道,从此,非便道的草坪则不见踩踏痕迹。这则故事告诉我们,把路修在最需要的地方。 一位早些年乘火车去过吐鲁番的人回忆:下了火车,改乘汽车,经过两个多小时的颠簸,才到达吐鲁番市区。打开地图一看,与大多数城市的火车站相比,兰新铁路上的火车站离吐鲁番市区的距离的确远了些(图4.9)。为什么当时把火车站选在离市区如此远的地方呢?
再细看地图,则能体会当时此段铁路线路选择的主导思想。兰新铁路是20世纪50年代由苏联专家设计的。吐鲁番段铁路基本上是沿天山山麓的等高线延伸的,而吐鲁番市位于深陷的盆地中。当时国家经济困难,出于国防等需要,铁路如此选线,线路最短,工程量最小,技术要求低,造价低,建设方便。 然而,按照以交通促进区域发展的建设目标,新修铁路的选线应该经过吐鲁番市,以满足运输需求,促进对外联系。2014年年底建成通车的兰新高铁就是从吐鲁番市的北郊通过的。
梅汕高速铁路(见下图),简称梅汕高铁,又名梅汕客运专线,全长122千米,于2015年4月27日正式开工,已于2019年10月11日全线运营。据此完成1~3题。
1.与高铁相比,( ) A.公路运输污染更小 B.航空运输准点率更高 C.水路运输投资更少 D.管道运输灵活性更好2.与西成(西安—成都)高铁相比,梅汕高速铁路的最大坡度较小。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地形 B.气候 C.经济 D.技术3.梅汕高速铁路运营后,会( ) A.结束广东无高铁的历史 B. 缩短梅州至深圳的通行时间 C. 加强云贵地区与外界联系 D. 大幅缓解南北方的交通压力
解析:第1题,高铁以电能为驱动,汽车主要以石油作为驱动,因此高铁污染更小;航空运输受天气变化影响较大,准点率较高铁低;高铁相关设施建设成本高,水路运输主要利用天然条件,改造相对较小,投资相对较少,管道运输的灵活性差。C符合题意。第2题,西成高铁主要经过秦岭山地、四川盆地,地形起伏大,坡度大;而梅汕高速铁路经过平原地区,地形平坦,坡度较小,因此与西成高铁相比,梅汕高速铁路的最大坡度较小。其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A符合题意。第3题,梅汕高速铁路运营后,会缩短梅州到深圳的通行时间,梅汕高速铁路主要经过我国的东南沿海地区,其开通对北方、云贵地区没有影响,在梅汕高速铁路开通之前,广东省已有京广高铁通车。B符合题意。答案:1.C 2.A 3.B
2017年12月6日西成高铁全线开通运营,西安与成都间的列车最短运行时间由原来的16小时缩短为3小时27分。西成高铁即西成客运专线,全长643 km,设计时速为250 km,全线共设14个车站,工程的桥隧比高达93.5%。读“西成高铁示意图”,完成4~5题。
4.造成西成高铁桥隧比高的主要原因是( )①穿越地形起伏较大的秦巴山地 ②通过岭谷相间的横断山区 ③经过较多的自然或水源保护区 ④经过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5.西成高铁的建成最有利于( ) A.促进川陕两省传统工业的发展 B.加强长江经济带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联系 C.降低四川农副产品的外运成本 D.稳定沿线各站点城市的土地、房地产价格
解析:第4题,造成西成高铁桥隧比高的主要原因是穿越起伏较大的秦巴山地,①对;经过较多的自然或水源保护区,③对;不通过岭谷相间的横断山区和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②、④错。第5题,西成高铁建成最有利于加强长江经济带和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联系,可促进川陕两省新兴工业、第三产业发展,高铁是运输旅客的专线,可能引起沿线各站点城市土地、房地产价格上涨。答案:4.B 5.B
(高考全国卷Ⅰ)甘德国际机场(如图)曾是世界上最繁忙的航空枢纽之一,当时几乎所有横跨北大西洋的航班都要经停该机场补充燃料。如今,横跨北大西洋的航班不再需要经停此地。据此回答6~7题。
6.导致甘德国际机场成为世界上最繁忙机场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经济 C.位置 D.人口7.甘德国际机场失去国际航空枢纽地位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区经济发展缓慢 B.横跨北大西洋航班减少 C.飞机飞行成本降低 D.飞机制造技术进步
川藏铁路起于成都,经雅安、康定、昌都、林芝等地,最终到达拉萨,沿线地区矿产资源丰富。川藏铁路从1998年就开始选线,2014年才开工建设,预计2025年建成通车,全线运营长度1 838千米,桥隧总长1 413千米。
(1)指出影响川藏铁路建设工期较长的自然条件。(2)川藏铁路建设规划中有多处明显弯曲,试分析原因。(3)目前该地区已有川藏公路,说明仍要修建川藏铁路的原因。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评优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评优课课件ppt,共4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知识拓展,电气化,快速化,专业化,对点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背景图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背景图ppt课件,共42页。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四章 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第一节 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多媒体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四章 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第一节 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多媒体教学课件ppt,共4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