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3节 免疫失调导学案
展开学习课题:4.3《免疫失调》学案
姓名: 班级:
【学习目标】
- 举例说出免疫失调引发的疾病,了解过敏反应和自身免疫病等的致病机理(生命观念,科学思维)
- 阐述HIV感染人体的机理,了解怎样预防艾滋病的传播(社会责任)
【思考讨论】
生活中,我们有时看到这样一些现象,有的人吃了鱼、 虾等食物后,会发生腹痛、腹泻、呕吐,或是皮肤奇痒难熬;有的人吸入花粉后,会发生鼻炎或哮喘。这些都是过敏反应的表现,据统计,全世界20%〜40%的人被过敏问题所困扰。
1. 你还知道哪些过敏现象?
答案:学生还可能听说过药物过敏(如青霉素过敏、链毒素过敏)、呼吸道过敏(如花粉过敏、尘蜡过敏、毛屑过敏)、消化道过敏(如食用鱼、虾、蟹、蛋、奶导致的过敏性肠胃炎)、皮肤过敏(如荨麻疹、湿疹)。学生能举出实例即可,不需要了解分类方式。
2. 上述过敏反应与免疫反应有什么关系?
答案:从本质上说,过敏反应就是机体接触过敏原后发生的一种免疫反应。
【自主梳理】P77-80
一、过敏反应
1.概念:已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触相同的抗原时,有时会发生引发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的免疫反应,这样的免疫反应称为过敏反应。
2.过敏原:引起过敏反应的抗原物质。如鱼虾、牛奶、蛋类、花粉、花生、室内尘土等。
3.反应机理
(1)在过敏原的刺激下,B细胞会活化产生抗体。这些抗体吸附在皮肤、呼吸道或消化道黏膜以及血液中某些细胞(如肥大细胞)的表面。
(2)当相同的过敏原再次进入机体时,就会与吸附在细胞表面的相应抗体结合,使这些细胞释放出组织胺等物质,引起毛细血管扩张、血管壁通透性增强、平滑肌收缩和腺体分泌增多,最终导致过敏者出现皮肤红肿、发疹、流涕、打喷嚏、哮喘、呼吸困难等症状。
4.特点:有快慢之分;有明显的遗传倾向;有个体差异。
5.预防措施:尽量避免再次接触过敏原。
二、自身免疫病
1.概念:如果自身免疫反应时对组织和器官造成损伤并出现了症状,称为自身免疫病。
2.实例:风湿性心脏病、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三、免疫缺陷病
1.概念:指由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而引起的疾病。
2.分类
(1)先天性免疫缺陷病
①原因:该病是由与淋巴细胞发育有关的基因突变或缺陷引起的。
②实例: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
(2)获得性免疫缺陷病
①原因:感染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其攻击免疫系统,使辅助性T细胞大量死亡。
②实例:艾滋病,其主要传播途径: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预防措施:洁身自爱,不共用卫生用具等。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3节 免疫失调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3节 免疫失调学案,文件包含43免疫失调教师版-高二生物同步讲义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docx、43免疫失调学生版-高二生物同步讲义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55页, 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第4章 免疫调节第3节 免疫失调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第4章 免疫调节第3节 免疫失调学案设计,共6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自身免疫病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3节 免疫失调导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3节 免疫失调导学案,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