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1节 群落的结构教案及反思
展开2.1群落的结构 教学设计
课题 | 2.1群落的结构 | 单元 | 选择性必修2 | 学科 | 生物 | 年级 | 高中 |
教材分析 | 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第2章群落及其演替第1节《群落的结构》,主要包括了群落的概念、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群落的物种组成、种间关系和群落的空间结构等内容。本节课知识要点与生活联系密切,来源于生活,又是对生活、对自然环境高度的概括,从而形成一些生物学中的核心知识、核心概念、客观规律等。所以在教学中要善于联系生活,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另外学生对所学的知识都有生活体验和经验,所以教学应该在学生的认知水平基础上,引导学生从已知来推导未知,把生活认知提升为理论高度。 | ||||||
学习 目标与核心素养 | 一、知识目标: (1).识别群落,说出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2).分析群落的物种组成,区别不同的群落。 (3).举例说出一个群落中不同生物种群间的种间关系。 (4).说出群落的空间结构,季节性和生态位。 二、能力目标: 通过分析讨论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习,培养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凭借概念对具体的生物学现象作出判断和推理,训练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通过对群落动态规律的研究,懂得合理开发利用生物资源、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意义,从而进一步树立环保意识。 生命观念: 说出群落水平研究的问题,认同探究视角的重要性,尝试从不同视角提出新问题 科学探究: 分析群落内的物种组成,种间关系和空间结构等,说明群落是物种通过复杂的种间关系形成的有机整体 科学思维: 群落研究范围,培养科学思维能力 社会责任: 通过分析当地自然群落中某种生物的生态位,说出生态位的概念及生态位分化的意义 | ||||||
重点 | 群落的物种组成与种间关系;群落的空间结构 | ||||||
难点 | 群落的结构特征和生态位。 |
教学过程 | ||||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
导入新课 | 课件展示 问题导入 1、图片稻田与稻田中河蟹共同生活在同一环境中 知识普及:稻田中生活着多种底栖动物。在稻田中饲养中华绒螯蟹(俗称“河蟹”),由于河蟹喜食底栖动物和杂草,底栖动物和杂草都会减少。同时,河蟹的爬行能起到松动田泥的作用,因而有利于水稻的生长 2提出问题 (1).河蟹与底栖动物(如螺类)的关系是怎样的? (2)提高河蟹的种群密度,稻田中其他动物种群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教师引导学生,并与学生一起得出答案 复习生命系统结构层次 提问种群的概念 多个种群构成生物群落,师生一起总结出群落的概念 |
思考问题 讨论回答
复习 | 联系农业生产和生活实际,使学生觉得知识学有所用,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将群落的知识与必修一联系起来 | |
新课讲授
|
【提出问题】对比种群研究的问题 如何去研究一个群落需要研究群落的哪些内容? 群落中有哪些种群?这些种群中是否有主次?各种群之间是否有相互关系,关系如何? 不同种群在空间上如何分布,群落会不会有变化? 教师总结:群落研究物种组成、优势种、种间关系、群落的空间结构,群落的季节性、生态位以及群落的演替等等。 2.物种组成 展示图片:新疆北部的常绿针叶林、福建武夷山的常绿阔叶林及其物种资料 设问: 1.不同群落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2.什么是丰富度? 3.丰富度大小的比较: 案例1:从南极到赤道纬度梯度上群落中丰富度的比较 案例2:随高山海拔高度的增加,群落中物种数量变化的趋向是什么? 案例3:从我国东北到海南的森林群落,越靠近热带, 物种丰富度如何变化?。 3.种间关系 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回顾初中时所学的种间关系,列出种间关系的名称、概念、举例、并阅读课本24页分析该种间关系特点。 教师可给予适当引导,使学生定义概念更加精确 分小组说出种间关系 教师总结5种种间关系(捕食、种间竞争、寄生、互利共生、原始合作)的曲线图例和特点。 1.生存斗争、种内斗争、种间斗争、竞争的区别 2.捕食曲线中如何判断捕食者和被捕食者? 3如何区分寄生与互利共生,原始合作与互利共生? 4.群落的空间结构 群落中各个生物种群分别占据了不同的空间,称为种群的空间结构。 【资料分析】展示森林群落中植物的空间结构,可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植物的分布呈现什么样的现象,决定该现象的原因及这样分布的意义? 动物的分布与植物分布有何区别与联系? 教师总结动植物垂直结构的现象、决定因素及意义。 【深化拓展】 (1)甲处不同高度的山坡上分布着不同的植物群落,是否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 (2)乙丙两处的植株分布情况分别属于哪种结构? (3)乙丙处的现象是由何种因素造成的? 5.群落的季节性 【资料分析】展示因季节变化后阳光、温度、水分的变化导致的群落外貌和结构的变化情况,引导学生分析图片,总结得出群落的季节性 6.生态位 前面我们提到了群落中的优势种,它数量多,对其他物种影响大。其实群落中的每一个物种都有一定的地位作用,包括其所处的空间位置占用资源情况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这就是生态位。 【提出问题】对于动植物来说,生态位的研究内容一样吗?分别会包括哪些内容?生态位会随意改变吗? 教师总结:生态位其实是相对稳定的,因为这是群落中物种之间及生物与环境之间协同进化的结果,有利于不同生物充分利用环境资源。 总结生态位的意义 课堂练习 略 |
思考 讨论 回答
思考、讨论及小组内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 讨论
展示
通过问题深化理解
阅读信息,思考问题,合作讨论 回答
阅读材料 思考问题
思考讨论问题
做练习 |
整体把握群落研究的范畴
启发学生的思维进行横向和纵向延伸,总结理解概念。
加强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
拓展深化 学会对基本规律和方法的总结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强化信息处理能力,加强逻辑关系训练
让学生正确理解生态位
及时巩固新知 | |
课堂小结 |
|
|
| |
板书 | 2.1 群落的结构 一.群落的定义 二.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三.群落的物种组成 四.群落的种间关系 五.群落的空间结构 六群落的季节性和生态位
|
|
| |
生物选择性必修2第1节 群落的结构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生物选择性必修2第1节 群落的结构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设想,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1节 群落的结构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1节 群落的结构教案及反思,共1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群落的季节性】,生态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第1节 群落的结构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第1节 群落的结构教案,共1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群落的物种组成,种间关系,群落的空间结构,群落的季节性和生态位,研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