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学年第3章 图形的相似3.6 位似优秀第2课时教学设计
展开第3章 图形的相似 | |||||||||||||||||||||||||||||
课题 | 3.6.2 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似 | ||||||||||||||||||||||||||||
本课(章节)需 14 课时 ,本节课为第13 课时,为本学期总第 31 课时 | |||||||||||||||||||||||||||||
教 学 目 标 | 1.巩固位似图形及其有关概念. 2.会用图形的坐标的变化来表示图形的位似变换,掌握把一个图形按一定大小比例放大或缩小后,点的坐标变化的规律. 3.了解四种变换(平移、轴对称、旋转和位似)的异同,并能在复杂图形中找出这些变换. | ||||||||||||||||||||||||||||
重点 | 用图形的坐标的变化来表示图形的位似变换. | ||||||||||||||||||||||||||||
难点 | 把一个图形按一定大小比例放大或缩小后,点的坐标变化的规律. | ||||||||||||||||||||||||||||
主备教师 |
| 教具 | 多媒体 | 课型 | 新授 | ||||||||||||||||||||||||
教 学 过 程 | 个案修改 | ||||||||||||||||||||||||||||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知识回顾 ①两位似图形的性质 ☺两个位似图形上每一对对应点都与位似中心在一条直线上 ☺对应线段平行或者在一条直线上 ☺位似图形与原图形上对应点到位似中心的距离的比等于位似比, 即等于相似比 ②平移、轴对称、旋转(中心对称)变换前后两个图形对应顶点的坐标之间在平面直角坐标中坐标特点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探究:位似是否也可以用两个图形坐标之间的关系来表示呢?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两点A(6,3),B(6,0)以原点O为位似中心,相似比为,把线段AB缩小,观察对应点之间坐标的变化,你有什么发现? △ABC三个顶点坐标分别为A(2,3),B(2,1),C(6,2),以点O为位似中心,相似比为2,将△ABC放大,观察对应顶点坐标的变化,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活动: 学生小组讨论,共同交流,回答结果. 教师活动:分析【归纳】 位似变换中对应点的坐标的变化规律: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如果位似变换是以原点为位似中心,相似比为k,那么位似图形对应点的坐标的比等于k或-k. ①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原点为位似中心作一个图形的位似图形可以作两个. ②当位似图形与原图在原点同侧时,其对应顶点的坐标为原坐标乘以k; 当位似图形与原图在原点两侧时,其对应顶点的坐标为原坐标乘以-k. ③当k>时,图形扩大为原来k ;当 0<k<1时,图形缩小为原来的 k 倍. ④位似图形对应点的坐标的比等于k或-k. 三、针对练习,巩固提高 ❶已知坐标平面内图形的位似变换,求坐标 如图所示,已知O是坐标原点,△OBC与△ODE是以O点为位似中心的位似图形,且△OBC与△ODE的相似比为1∶2,如果△OBC内部一点M的坐标为(x,y),则M在△ODE中的对应点M′的坐标为( )
A.(-x,-y) B.(-2x,-2y) C.(-2x,2y) D.(2x,-2y) 解析:△OBC与△ODE是以O为位似中心的位似图形.位似比为1∶2,∴M(x,y)经放大变换后的点M′的坐标为(-2x,-2y),故选B. 方法总结: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如果位似是以原点为位似中心,相似比为k,则点P(x,y)的对应点的坐标为(kx,ky)或者(-kx,-ky). 如图,正方形ABCD缩小后得到正方形OEFG,点A和点F的坐标分别为(3,2),(-1,-1),则两个正方形的位似中心的坐标是 解析:当位似中心在两正方形之间时,此时位似中心为(1,0);当位似中心在两正方形的左边时,此时位似中心为(-5,-2),故填(1,0)或(-5,-2).
方法总结:位似中心是两位似图形对应点连线所在直线的交点,故当对应关系没有明确时,需分两种情况求出. ❷在坐标平面内作位似图形 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AB的顶点O为原点,A(-2,0),B(-1,2),按要求作图. 以O为位似中心,将△OAB放大,使得放大后的△OA1B1与△OAB对应线段的比为3∶1,画出△OA1B1(△OA1B1与△OAB在原点两侧). 解:根据题设可知A1的坐标为(6,0),B1的坐标为(3,-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标出A1、B1两点,连接OB1,OA1,△OA1B1就是△OAB放大后的图形. 方法总结:画△AOB关于原点的位似图形,可先确定对应点的位置,然后连线即可得到所求图形. 四、课堂小结,升华知识
五、反馈检查,完善自我 1. △ABO的定点坐标分别为A(-1,4),B(3,2),O(0,0),试将△ABO放大为△EFO,使△EFO与△ABO的相似比为2.5∶1,求点E和点F的坐标. 2. 如图,△AOB缩小后得到△COD,观察变化前后的三角形顶点,坐标发生了什么变化,并求出其相似比和面积比.
|
| ||||||||||||||||||||||||||||
教 学 反 思 | 本课时所学习的内容多与实际相结合,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在日常生活中发现问题,并进行合理的整合归纳,选择适宜的数学模型来解决问题.此类与实际应用联系紧密的知识,能更为有效地开发学生的各项潜能.
|
数学九年级上册3.6 位似第2课时教案: 这是一份数学九年级上册3.6 位似第2课时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归纳结论,教学说明,归纳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湘教版九年级上册3.6 位似精品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湘教版九年级上册3.6 位似精品教学设计及反思,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对本节课的课题设计的思考,对“动脑筋”教学设计的思考,“做一做”的教学设计,对第99页例题的设计思考,对第99页“练习”的设计思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数学湘教版九年级上册3.6 位似优秀第2课时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湘教版九年级上册3.6 位似优秀第2课时教学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归纳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